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化建筑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化建筑设计范文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puts forward the intelligent 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key points combined the examples.
Keywords: intelligent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建筑设计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智能化建筑以其具有的高效、灵活、低耗能的特点,成为建筑设计的创新“黑马”,它将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智能建筑更能适应未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建筑的智能化设计也成为重点。
1 智能建筑
1.1 智能建筑的定义
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由山洞,逐步发展为茅草屋,石筑房屋等等。人类的生活方式也由群居演变为分阶级等级居住。各种用途的建筑物也在逐步发展。社会的进步也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建筑方向。量变的积累,引发质变。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建筑设计的出现是必然的。智能建筑是建筑的一个质的飞跃。它将建筑的定义提高了一个层面。
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各集团、研究中心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美国智能建筑研究中心提出:智能建筑是通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最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国际智能工程学会说:建筑设计包含了可提响应的功能,用户对建筑物的适应性,及信息技术的灵活能动性。智能建筑是系统的综合、安全、有效、舒适、节能、使用功能强,充分利用投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满足用户实现高效率的需要。
我国从2006年12月29 日并于 2007 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原《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同时废止。该标准对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提出具体设计要求。同时也重新审定了智能建筑的定义:以建筑物为平台 ,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1.2 智能建筑系统设计
1.2.1 智能化集成系统 (IIS)
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将不同功能的智能化系统联系成一个整体,最后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1.2.2 信息设施系统 (ITSI)
为确保建筑物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的互联及信息畅通,对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类信息予以接收、交换、传输、存储、检索和显示等进行综合处理的多种类信息设备系统加以组合,提供实现建筑物业务及管理等应用功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1.2.3 信息化应用系统 (ITAS)
以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各类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多种类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而组合的系统。
1.2.4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
顾名思义,是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公共安全系统等实施综合管理的系统。
1.2.5 公共安全系统(PSS)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维护公共安全,以及时应对社会的各类突发危险事件而构建的技术防范系统或保障体系。
1.2.6 机房工程(EEEP)
为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和装置等提供安装条件,以确保各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地运行与维护的建筑环境而实施的综合工程。
2 智能化设计原则及实例
智能建筑开始于80年代,其鼻祖是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城市广场”(CITY PLACE)。它是由一座金融大厦改造成的。随后 ,英法等发达国家开始注重设计发展智能化建筑。根据相关材料介绍 ,目前美国的智能建筑占新建筑的 70%,日本的智能建筑占新建筑的60%。我国智能建筑所占比重较少,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是也取得了较显赫的成绩。
2.1 智能化设计原则
智能化建筑代表了建筑一个新的层面,首先它必须有创新设计意识,不断的创新才会有发展,逆流而上不进则退。其次,智能化建筑要体现实用性以及人的中心地位。智能化建筑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一个和谐稳定、便利、低耗能的环境。智能化建筑一旦脱离实际,一味地追求高端、华丽,将失去原本服务为人的基本意义。再者,智能化设计应当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安全防控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智能化建筑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智能化建筑设计要点
2.2.1 先进性设计
系统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技术设计思想上,只有系统设计结构的先进才有整个系统先进的基础;二是要考虑系统及其设备的升级扩充性,保证在规模上能满足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的扩充需要,并且易于升级;三是系统及其设备的兼容性也是系统先进性的重要指标,先进的系统和设备在横向上应具备广泛的兼容性,一方面能兼容多种品牌、协议、厂家的不同的设备,还可以广泛兼容其他智能化设备,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2.2.2 空间多样化设计
为适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喜好,建筑设计需要向多层面发展,由平面设计延伸至三维甚至四维设计。
2.2.3 节能性设计
低耗能是智能化建筑的应具备的显著特点。比如 ,汇丰银行于 2006 年在墨西哥城金融和酒店区的中心设立了新的总部,该办公楼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认证。这一荣誉的获得要归功于大楼先进的照明技术和控制系统。办公楼层均采用开放式设计,采光自然。同时配备专门设计的M51光学系统和T8 4100 K灯管,照明光感令人感到舒适。每个照明灯具都可以单独控制,并且此套照明设备可以根据光线的强弱,来调节亮度,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减少了灯光污染。
2.2.4 系统集成设计
智能建筑由多个系统优化组成,每个系统集合在一起才可发挥其最大优势。例如,烟台市银贸大厦是一座集办公、商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面积15000。大厦智能化系统包括楼宇自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紧急广播/背景音乐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为了达到高要求的智能化系统水平,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严格按照智能大厦 5A 系统的集成模式对整个大厦进行智能化设计。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将各个子系统联系在一起,并使各子系统达到最优化利用。
2.2.5 方便性设计
只有方便操作的系统才是实用的系统,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系统的功能目标,降低人员成本和维护成本,本设计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2.2.5.1 在确保安全防范工程高性能、高质量的基础上,在系统结构上采用先进性设计,在设备选型上选择操作通用简便的设备,着重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2.2.5.2 系统及其设备要易学易用,真正做到学用方便、使用方便、维护方便。一般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值班,操作、复核和处理各种情况和报警事件,便于管理活动。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中智能化设计的分析指出,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并深化各种智能化系统,提高建筑的智能化设计水平,学习各国的先进智能化建筑设计方法,为人们营造一个和谐,稳定,高效率,低耗能的工作及居住环境,并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与激情。这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同时也响应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崔芳丽.智能建筑设计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刘雨.浅谈智能建筑设计[J].华章,2010(9).
[3]夏静.论现代建筑的智能化设计[J].江西冶金,2004(4).
[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S].
智能化建筑设计范文2
【关键词】医院;病房楼;建筑设计
近年来随着国外先进医疗技术与设备的大量引进,医院现代化的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因此在设计中开始逐步考虑合理分区管理、楼宇智能化、设备自动化、信息数字化、管理电脑化等等,为科学的管理和诊治的需要提供智能化的设计。
与此同时,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手段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随着对医院环境功能价值的重新认识,医院设计的观念也在更新,一切以病人为核心,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医院的“家庭化”、“园林化”和“人情味”逐渐成为医院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
1项目概况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位于哈尔滨市西南区域,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南侧,规划用地30000m2,拟建集医技、护理单元为一体的综合病房楼。由于医院承担繁重的医疗服务任务,因此医院的新建要求尽可能不对正常的医疗服务造成大的影响,计划中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周边已有建筑与新建建筑的关系,做到有机整合。
综合病房楼设计方案总建筑面积约为89700m2,其中地上17层,4层裙房,建筑面积73040m2 ,地下2层,建筑面积16660m2。建筑主体分为医技、住院两个部分。一层为住院部大厅和医技部大厅、出入院登记、取药处、付费中心及管理办公;二层为手术中心及辅助部分;三层为内窥镜科、DSA、超声波检查;四层为病理科、检验科及会议中心等。地下一层为中心药房、中心供应、太平间、后勤辅助及设备用房;地下二层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库。此外,在二层手术中心和四层裙房上均设置了设备夹层。
2 设计定位
充分体现21世纪我国医疗事业现代化的风貌、体现时代特色,以“治疗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为主题,以提升综合竞争力,成为现代医院的精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突出“环境――心理――生理”的医学模式的建筑创意及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应作用。
3 设计原则
按照院方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及功能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卫生、经济高效、环境优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3.1 功能设计原则
功能区域独立设置,内外分区,洁污分流,资源共享,灵活、主动、可持续发展。
3.2 建筑设计原则
第一,功能区域模块化,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分而不散;功能结构灵活化,功能结构充满活力;第二,尊重基地现有制约条件,注重经济性原则和资源共享原则的充分体现;第三,单元流程体系化,各类人流、物流、车流明确;第四,以病人为中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结合,治疗空间与公共空间并重;第五,综合建造成本,运营成本、技术成本,注重生态、环保、节能、可待续发展,全面提升医院整体能级;第六,建筑造型体现清新简约的现代风格,注重形式与使用需求的平衡统一。高层主体建筑确立医院的标志性形象,为哈尔滨的城市景观提供清新舒展的形象。
4 造型设计理念
结合医院的总体规划,建筑造型大胆采用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在高层屋面结合交通体及设备用房,抽象了中国传统大屋顶的元素,以组群形式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呼应医院整体形象。
主体立面上采用统一开窗模数与墙面划分,简洁、现代的风格产生明确严谨的规律感,呼应医院严谨、高技的特点。群房采用大块面的虚实对比手法,创造大气而又整体感的形象。对整栋大楼的两大功能体块(护理单元与医技)赋予与其相适应的立面元素,构成体型韵律。采用玻璃、石材等材料,打破医院“白墙面、十字框”的传统印象,强调建筑的现代感,强调“人性化”医院的设计理念,以高起点、高标准、高眼界来为该建筑定位,打造院内具有标志性和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同时,精致的细部设计和小空间设计又加深了建筑的内涵。
5 平面布置
总体规划要求充分满足医院特殊的功能要求,为了方便病患在各功能区之间的便捷,将联系紧密的各功能区进行合并,采用医技-病房竖向重叠布置,一层至四层为医技,五至十七层为标准病房楼,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使各科室既有效联系又能保持相对独立,有效减少交叉感染,做到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满足复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不同要求,体现现代化医院不断进步完善的设计理念。
5.1 地下室
地下一层设置中心药房、中心供应区、太平间等功能用房。在东侧设计地下连廊于外科大楼衔接,为二栋大楼的医疗物流系统实现点对点运输提供条件。南侧预留3米宽的污物通道可通过远期规划与院内各楼实现对接,完善医院院区地下物流网络系统。
地下二层南侧为设备后勤用房,其他为停车库,战时设人防功能。层高6米,可采用机械式停车,适应医院未来发展的需要。
5.2 医技部
医技部设置于地上一层至四层,底层东侧为医技部大厅,进入宽敞的大厅后即可在大厅内办理手续,由北侧电梯间进入上层医技区。底层西侧为影像中心,设置X光机3台、CT2台以及MRI2台等,东侧为付费中心。设计采用医患分开的布局特点,工作人员区域与病人候诊区域相对分开,互不干扰,保证了各自的环境,提高了就医质量。
二层为手术中心区,设置18个洁净手术室。以洁净手术室为核心,其他辅助用房为其服务的布置原则,平面上做到污染区-半污染区-洁净区-无菌区分区严格,各区之间设缓冲间,采用强制卫生通道,高级别对低级别保持正压,洁污路线分明,医、患及其他工作人员各行其道。并有洁净和污物二条连廊与原外科大楼手术区域相连。通过建筑手段达到手术资源共享,节约运营及管理成本。
三层设置内窥镜科、DSA介入治疗、超声波检查科,每个科室单独成独立的单元,各个单元采用围合式布局,使各科室相对独立,且每个单元均有独立的二次候诊区域,就医环境更为安静舒适。病人由楼电梯进入楼层后则可直接到达各科室,互相不交叉,避免了交叉感染机会,医生的办公用房则布置在单元端头处,保证了二者的相对独立,体现了对病人和工作人员的两方面的人文关怀。
四层布置检查科、病理科,各个科室独立分区,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保证了检验环境的质量。病人由电梯进入楼层后即可到达宽敞的前厅,在这里前往各科的人员可以进行分流。
5.3 住院部
住院部为主楼的五层至十七层,并通过设备转换层与裙房部分相接。采用折板式布局,争取了最良好的朝向。
在平面布局上,病房全部布置于南侧,呈折线布局,争取最好的通风采光面,交通核布置在北面,节约了面宽。每层分为二个护理单元,每个护理单元47床左右,共1222床。有双人间、三人间、等多种规格的病房,可为患者提供多种选择。
护理单元设计采用医患分离的复廊式平面,病房沿南北向周边布置,医护工作区域位于中间,北侧布置办公、值班、会议等医护用房,布置紧凑、相对独立,尽可能缩短了护理流线,便于管理及使用。护士站布置于护理单元中部,能直接观察到各病房的情况,便于病患家属的接待和管理,并保证护士站与医务用房最直接的联系。抢救室、治疗室、药品库等布置在护士站周围,为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污物电梯分别布置在平面两侧,确保洁污分开。
6 交通组织
主要电梯厅和主要疏散楼梯均为自然采光,以增强舒适感,并节省运行成本。
医技病患从东侧医技大厅乘电梯到达一至四层医技部分,住院部由北侧住院大厅进入,通过核心筒体,到达病房。各部分人流之间可快速到达目的部位,最为经济有效的解决了人流疏散问题。
参考文献:
智能化建筑设计范文3
首先,智能建筑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产物,计算机技术、建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都是其重要的技术基础,作为一个新型现代化楼宇,智能建筑旨在为住户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环保的环境空间。建筑电气的高效智能化节能需要技术的优化革新,我国建筑电气智能化节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发展的有力技术支撑。虽然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许多新型能源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新性能能源的应用处于摸索阶段,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能耗现状并不乐观。电气能耗是目前智能化建筑的主要支撑,据相关调查显示,建筑能耗占我国所有行业能耗的较大比重,电气能耗位居所有能耗的首位。我国对于建筑节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设计方面的标准尚未实现规范化,因此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科学的建筑电气节能优化是未来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攻关方向,这也是我国电气工程行业技术要突破的重中之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农业、工业等的生产规模日渐庞大,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建筑消耗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降低能源消耗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节能减排是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能源过度消耗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研究,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是造福后代的重要举措。
二、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还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电气节能设计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此外,相关设计人员对设计理念的认识不够全面,对节能优化环节没有做到客观的分析和综合把握。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存在诸多的不完善因素,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自动化、智能化电气设备研究、开发水平有限
目前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所取得的成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电气节能优化设计中的质量安全监督存在漏洞,电气工程师对技术的应用缺乏实践论证,导致其在建筑电气的应用不具备较强的实用性。而且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有限,加之缺乏必要的附加设施,导致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方案在实施中遇到诸多阻碍,其节能效果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控制方式、照明光源等选择不合理控制方式以及照明光源的设计
直接关系着能耗的大小,照明耗电量占整个建筑耗电量的较大比重,而目前我国的智能建筑的控制方式以及照明光源等的设计不尽合理,不利于电气节能系统的发展。
3、智能建筑的通风与设计不合理
智能建筑通风与设计不当会导致建筑内的空调冷量过高,而且不利于机械排风和室内的通风换气而形成冷负荷,使得空调的冷负荷增大。
4、设计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协调统筹
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体系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设计,智能化建筑节能设计中,协调统筹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致使控制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增加了能耗,使得节能体系运行效率低下。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措施
1、设计时需遵循一定的准则
首先,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应在确保建筑自身基本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实施,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建筑功能的所有因素,如照明需要、运输通道的畅通、娱乐设施的正常运转等,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为人们提供完整的服务。第二,电气节能优化设计要在符合实际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进行。权衡高效节能与投资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节能方式和设备材料,优化资源配置。第三,在保证节能方案可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损耗。分析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节能方式,避免无用耗能方式的出现,如变压器的损耗以及传输电缆线路上的耗能,不能发挥功用,却造成能源的损失。第四,节能优化设计需考虑环境因素。电气节能优化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2、加强供配电系统节能优化策略研究
在充分掌握建筑用电设施功率以及负荷容量等信息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供电节能设备,首先从变压器负载情况入手,在符合成本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分配负载,选择适当的变压器,确保其与驱动负载能力相匹配。其次,可通过选择电阻率值相对较低的导线的方法减少电能损耗,进行线路布局时,尽量避免弯路线路,以减小导线的长度。
3、加强对建筑内照明系统的节能研究
建筑内照明设备的照明时间、照明方式、设备功耗、建筑面积等都是影响照明耗电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可以从照明设备选择、照明时间分配、建筑设计、照明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最大化的节能供电。
4、加强对建筑内电梯、空调以及供水系统的节能研究
建筑内电梯型号、功率等的选择对建筑电气能耗有较大影响,选择与电梯型号和功率相匹配的电机驱动。空调系统的节能应考虑环保型的水源热泵式空调,降低污染,且运行效率较高。使用空调时设定合理的工作模式,减少能量损耗。设计供水系统时,考虑供水系统的负压作用,尽量选择无负压作用的设备,提高水质净化度,又有利于环保。
5、提高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电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要加强对风能、太阳能、热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这些新型可再生资源利用到建筑电气中去,减少电能的功耗。此外,选择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作为建筑电气设计装修材料,提高节能效果。
四、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设计范文4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节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的节能环保观念的深化与发展,在实践生活中有很多的行业都采取和应用了节能技术来促进我国的环保节能事业的发展。在建筑行业中建筑业对于能量的消耗是较高的,因此在建筑业采取节能措施,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促进我国的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弊端。建筑节能技术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常常被建筑企业所忽视,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所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而节能减排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筑节能以及优化设计
建筑能耗是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研究表明建筑业在我国还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社会需求量巨大。现有的建筑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住宅建筑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建筑能耗包括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的建造能耗和使用能耗,占能源消耗的很大份额,而在建筑中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耗又是最大的。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相比较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距离。因此节能措施的研究还是有很大意义。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之一。我国每年完成的建筑工程总量约为 20 亿平方米,约占全世界建筑总量的 50%,每年的新增建筑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工程能够达到国家制定的节能目标能够成为节能建筑。我国已建成的建筑面积总量约430亿平方米,累计已建成节能建筑总面积约有28.5亿平方米,仅占城镇既有建筑总量的 6%,今后建筑节能任务十分艰巨。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建筑用钢量约占全国钢总用量的 25%;水泥用量占全国水泥总用量的 70%,木材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 40%,建筑用水占全国总用量的 32%。以上总计约高出发达国家耗能 2~3 倍,加剧了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在建筑能耗方面,我国已建工程的外墙、外窗、屋面等采暖耗能量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约高出 3~4倍。建筑能耗随国家建筑工程量增长而增加,大大超过了我国能源生产增长速度。
所谓的建筑节能主要是指在建筑在发挥其基本功能的同时降低对于能量的消耗以及在建筑的中设置一些隔热或者保温的设置来提高建筑的能量的使用效率进而降低能耗。在建筑中达到节能的目的需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才可以获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建筑节能对于国家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重视节能问题,配合国家的节能环保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可以通过建筑节能来降低建设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对于建筑节能的设计进行优化主要是指在建筑节能的设计过程中,将各种节能方案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这些方案中找出最为节能的优化方案,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节能的目标。但是什么样的节能方案是最好的,怎样做到节能方案的最优化,这并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每一种方案都有其利弊,在节能设计中对方案进行优化需要综合各种方案的突出优势,结合具体的建筑设计,整合出一种比较理想的节能方案。
二、智能建筑节能评估方法
(一) 照明监控系统的节能评估
根据照明系统能耗分项计量的能耗监控点,可以得出照明系统节能评估表,如表 1 所示。
表1 照明系统节能统计表
没有使用智能化技术的能耗,须运用各分项灯具功率和使用时间进行计算,照明监控设备由 DDC 控制器、红外线控制开关、红外控制器、多功能传感器、模拟量输出和各种继电器组合而成。在照明系统中分项之间的节能评估可以按照未使用节能技术的能耗和监控的设备能耗进行计算,将各项能耗进行累加所得结果就是对照明系统的节能评估。
(二)空调监控系统的节能评估
空调监控系统主要由冷站监控系统、热源监控系统和风量空调系统组成。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依据各系统中的能耗监控点,绘制空调节能评估表。
空调系统设备的能耗要依据冷站系统增加的监控点进行计算,未使用节能技术的设备耗能的计算要依据设备的功率和运转时间来,计算其能耗 ;对热源系统能量的计算,要依据供热热量对设备监控系统能耗的计量来实现。投入的监控设备有 DDC 控制器,流量、压力、温度传感器和变频器等,电磁阀也可根据功率计算出其能耗。空调监控系统各分项的节能量可根据“节能量 = 未使用智能化技术的能耗-实际能耗-投入监控设备的能耗”计算出来,最后累加就可得出空调监控系统总体的节能效果。其中热源系统可以以热量和电能混合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将热量转换成电耗量来统计。
(三)给排水监控系统的节能评估
给排水系统分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根据给排水系统增加的监测点,绘制排水系统节能评估表。给排水系统中,给、排水泵实际能耗可由增加的监测点计量出来,未使用智能化技术的能耗可根据其功率与工作时间计算出来 ;给、排水泵系统监控设备有 DDC 控制器,变频器,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其能耗也可根据功率计算出来。各分项节能量可根据“节能量=未使用智能化技术的能耗-实际能耗-投入监控设备的能耗”计算出来。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效果根据各分项能耗节能量累计相加计算出来。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
(一)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
智能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这需要从电气的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建筑用电设备的特点、用电负荷容量和设备具体布置。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科学、合理地建设供配电节能设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着手:①用电电压。应尽量保持用电电压的稳定性。②供配电布线。应尽量使供配电布线短且直,从而简化电气系统,减少能源的损失。
(二)电梯、通风和供水系统的节能优化
选择合适的电梯型号,并减少小机房的电梯数量,以减少电梯的电能消耗。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当以电力需求作为设计标准,同时考虑设备的配置,进而选择高效益的产品。在选择空调系统时,应首选水源热泵空调,因为其有节能性能优、零排放和无污染等优势,且其机组效能远比传统空调高。在设计供水系统时,可以优先选择无负压供水设备,这样不仅能够做到节能环保,同时还能对水质进行净化。
(三)利用再生资源
在系统设计中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这既能有效减少高耗能设备的使用,又能减少非节能设备的使用。此外,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时,还可以使用光电幕墙,并采用新型的节能保温材料建造,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四)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条件差别较大,建筑风格不同,因此在选用照度标准时应在规范推荐的高、中、低值中确定合理的标准。在民用建筑中实施的照度标准值,可以根据照明要求的档次高低来选择照度标准值。
表2 居住建筑每户每户照明功率密度值
1. 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标准执行,对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而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具体来讲,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时应根据建筑房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区设置照明类型;比如,建筑空调房内采用照明空调组合系统,在控制好照明用电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多光源方式满足特殊高照度要求;对色光要求高的场所可选用混合照明的方式满足照明需求;建筑房屋的墙面、地面等部位应采用浅色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利用太阳光等天然光源提高建筑室内的照度;对于生产车间、教室可选用一般的照明系统;如果同一个建筑空间内要求同时具有不同的照度和色光,可根据具体的照明要求进行分区设置照明装置。
2.推广使用高光效光源,采用高效率节能灯具。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时应根据建筑功能性、照明灯具的数量和用户对光源质量等要求科学选择光源,尤其是在照明灯具的发光效率、显色性、价格等方面严格控制,为高效节能的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构成奠定基础;建筑物室内灯具选择时,应选择控光效果好的灯具,可有效节约电能;另外在灯具选择时还应注意其它的一些因素,如灯具的配光曲线,根据配光曲线确定来降低建筑单位面积内的耗电量,可有效控制照明灯具安装时的成本投入费用;根据建筑室内的空间面积确定照明灯具的光束所照射的区域范围,根据有关光学只是计算地面反射系数,进而确定所选的照明灯具安装数量及节能灯具类型;通常情况下,建筑房屋内一般采用直管的荧光灯作为首选照明灯具,直管荧光照明灯具通常造价低廉,显色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可将直管荧光灯具在建筑房屋照明方面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对于酒店大厅内可选用高频无极荧光灯,这种灯具显色性能好,安全可靠性强,并且维修维护方便,易于操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建筑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建筑物的节能设计进行优化变得更加迫切,对于节能设计的优化的策略的探析可以更好地提高节能技术的应用性,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青青. 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J]. 山西建筑,2014,11:223-225.
智能化建筑设计范文5
关键词:高层商住楼 建筑智能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智能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内容包括:整体结构、给排水、空调暖通、电器设备安装等各个专业于一体的过程。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共同的平台,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设计师所设计的方案不仅应具备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还应考虑智能化建筑的特殊性
1、在整体设计方面,设计人员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整体规划与设计需要利用各项智能化功能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在保证各系统功能效果的同时,还能使系统具备信息资源共享,统一协调配合的综合能力。设计人员应该熟悉和掌握各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与特点,了解各个系统间的联系,根据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选择最佳设计方案。建筑智能化的根本是其智能化功能,要从整体上考虑智能化与各种影响因素的问题
2、建筑智能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特殊的系统工程,其内部所有系统不能简单化,要保证其协调性和统一性。山于设计人员无法个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及设计方法,而无法正确地进行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对此,需要设计人员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扩展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智能化设计一般是在建筑主体设计完成后开始的,这就使得智能化各系统设计空间受到限制,难以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对此,设计人员必须与主体设计队伍进行相互沟通,优化智能化系统布局,避免设计过程中影响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实际需求
3、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阶段,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中各个控制器与受控设备、消防系统与安保系统的信息共享、消防系统的联动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与资源共享等都存在相互性的联系,这些相联设备与系统都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此方便系统运行,其是系统工程的技术要点。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进行早期的技术控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智能化系统功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二、工程概况及系统设计
本工程为高层一类商住楼,地下两层,地上28层,其中地下1.2层为车库及储藏室,地上1、2层为综合商场,3一28 层为住宅。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计41600mm2,总高度89.6m ,共2个住宅单元。
根据工程其体情况,结合业主要求,该工程设计了包括车辆管理、电视监控、可视对讲、门禁及电子巡更在内的五大种能化系统。
图1本工程的智能化系统
1、车辆管理系统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汽车的数量也在迅猛增长,于是出现了车多场少、停车困难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创建具有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停车场,以顺应时展的要求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个好的停车场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以保证车辆进出快捷、顺畅、方便、有序,泊车安全;同时还需要有优秀的管理软件以保证管理的方便及收费的公开、公正、合理。
本工程主楼与裙楼共享地下车库,设计车位260个,其中车辆进口和车辆出口各一处,车辆进出口现场与管理中心的人员可通过配置对讲机来实现通话。
该系统由电子显示屏、自动出卡器、停车场控制器、车检测器、自动道闸、摄像机、管理电脑等部分组成,除了能够供住户及商场业主的固定卡使用外,还支持外来临时车辆的收费管理。外来车辆在车库入口处按动位于入口控制机盘向上的“取卡”按钮,取卡后在入口控制机读卡区内读卡,即可打开道闸驶入车库。同时电脑自动记录了车辆进场的时间,待该车辆刷卡驶离车库时,卡片被读卡机自动收回,并由系统软什计算进场时间以收取停车费。
同时该系统还设计了防砸车功能,位于道闸正下方的地感线圈和车辆感应器一同使用。当车辆经过道闸时,地感线圈检测到有车辆在通过,通过车辆感应器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就知道此时道闸底下仍然有车,即使车辆的速度很慢(要较长时间才能进出停车场),道闸都不会放下,直至车辆驶离道闸下方。
图2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平面示意图
2、可视对讲系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户要求安全防范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在住宅楼入口安装可视对讲和防盗门,以实现访客与住户的可视通话,待业主确认访客身份后遥控开启防盗门允许其进入,能有效地防止非法人员进入住宅楼内,充分保障用户的安全。
本工程在住宅楼单元入口处安装黑白可视对讲主机,并配备门禁系统,每户住宅内安装黑自可视对讲分机。该可视对讲分机具备4防区报警扩展功能,其优点在于外形上对讲系统和报警系统是一体的,而内部核心元件却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这样对讲部分与报警部分在工作状态下是完全分离的,这样就避免了通话时对报警信号的影响,也就不会出现对讲状态下无法报警的情况。
系统特点:
・住户对讲功能:住户监视单元入口功能、住户呼叫中心管理机功能、住户遥控打开楼道单元大门,响应管理中心机及副管理中心机的呼叫并与之迸行免提通话。
・楼道单元机功能:楼道单元机呼叫住户功能,楼道单元机呼叫管理机功能、楼道单元门密码开锁,楼道单元门感应卡开锁、单元机系统设置功能,用于设置本楼道所有住户信息与本机参数的设置。住户通过单元机设置,可持有自己设置的开锁密码,实现每个住户均有单独的开门密码。
・楼道单元机的被动功能:响应中心管理机监视的操作,以实现中心管理机监视楼道单元机的功能,同时可实现管理中心的网络开锁功能。
・中心管理机功能:中心管理机可实现呼叫住户、监视楼道单元机、接受住户分机及楼道单元机、中心管理机监视楼道单元机。
3、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是与对讲系统配合使用的,通过在住宅单元门上安装门禁锁,可有效地防止非法人员进入住宅楼内,充分保障用户的安全。
该系统由闭门器、电锁、控制器三大部分组成,常用电锁有电磁锁和电插锁两种,该工程采用满足消防要求的电磁锁,其DC12V电源由对讲主机提供。
系统特点:
・消防状态下由消防系统联动.自动打开单元对讲门,以便于人员琉散及火灾救援,同时将开门信号传送到消防值班室。
・管理人员能够新增和删减场内所有持卡人。
・可设置和修改持片人的权限,如进出的地区和时间等。
・记录和保存门的进出资料和情况,如开门的人士、时间、日期、门的开关状态等,方便管理人员调出历史资料。
・门提供报警功能,当紧急设施被启动或门被非法方式打开时,发出报警信号并传递给管理人员
・只有持有有效卡的人进入,除了记录有效卡资料外也记录无效卡资料,方便管理人员跟踪
4、电子巡更系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人员对特定的区域、楼宁、设备和货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巡查管理。一般的巡查管理制度都是通过巡查人员在巡查点记录本上签到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但这种方式既难核实时间又难避免冒签、补签或一次多签等作弊行为,在查核签到时比较费时费力,对于失盗、失职分析难度较大,使得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一旦出现问题,管理层很难判明责任。随着非接触式IC卡的出现,便很自然地产生了感应巡更系统,这一系统的推出不仅方便了物业部门的工作管理,同时对社会的安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工程采用了较为常见的离线式巡更系统,配置了3台巡更机和36个信息钮,信息钮的布没涵盖了地下车库、商场走廊、住宅大堂等重要位置。在实际使用时,巡检人员只要将巡逻棒对着各巡检点的巡更卡片一晃,通过射频感应原理,就可将巡检点名称和当时巡检日期与时间记录下来,等到巡更完毕,巡更员回到管理中心通过通讯接口把巡逻数据上传至电脑,通过巡更管理软件,可实现对巡更人员的考勤及事件查询。
系统特点
・无需布线、安装简易,巡查范围广。
・操作简便、对使用人员要求不高
・巡查点IC卡埋入非金属物内,设置隐蔽安全,
・巡查机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5、电视监控系统
闭路电视监拧是智能化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因为该综合楼集居住办公、餐饮、娱乐为一体,来往的人员层次多,成份复杂。因此不仅要对外部人员进行防范,还要对内部人员加强管理,同时对重要的出入口、主干道以及场所进行特殊的保护。闲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实现,一方面可以起到上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在减少人员配备的同时充分发库机器始终如一的优越性。
本工程以监视尽可能大的范围为原则,力求做到人员密集场所无盲点。室外采用6台带红外夜视功能的一体化摄像机,主要监视商场楼前场地;地下车库设置8台高速球形摄像机,用以全方位监视车库;住宅大堂作为住宅区的必经场所,设计一台高速球形摄像机,即可随时掌握进出住宅楼的人员情况;1,2层商场设置16台彩转黑定焦摄像机,主要监视楼梯口及走廊。监视系统末端为6台21寸和2台32寸无闪烁监视器组成的电视墙及切换矩阵、硬盘录像机、操作琴台等。保安人员可以通过监视器观察摄像机所摄取的现场情祝以应付突发的事件,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其了解楼内的人流、物流情况以及楼内特别是公共区域中服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工程的系统和设备,既要满足用户的当前要求,同对又要兼顾日后发展的需要,做到有效、充分的利用合理投资,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方便、舒适、便捷的环境,这也是当前智能化系统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柴坷.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完善建筑智能化设计[J].中国科技纵横,2010(7).
[2]李明明,袁东 建筑智能化设计在现代建筑的应用一以某地块商业金融用房为例[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6)
智能化建筑设计范文6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电气节能;优化设计;节能水平;安全性能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1-011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5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建筑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智能化建筑是建筑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问题。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落实节能环保理念,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及安全性能,将有利于推动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1 智能化建筑的概述
智能化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融入了现代智能技术及计算机技术,通过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建筑管理,并对公共安全系统进行优化组合。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这种建筑形式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在现阶段,仍然是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系统运行不稳定、操作复杂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智能化建筑的一些技术及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在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方面,对保障智能化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非常有益。
2 智能化建筑气的概述
计算机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建筑业的发展模式,智能化建筑开始逐渐取代传统建筑,成为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在智能化建筑中,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非常关键。区别于传统建筑业的电气系统,智能化建筑中能够利用智能系统来对建筑设备进行监控,对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对电气系统的能耗进行在线监测与评估,通过调整系列参数来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以实现节能效果,并保障电气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智能化建筑的智能控制系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电气设备的节能功效,从而避免资源浪费,保障建筑安全。简单而言,智能化建筑类似于是由各种智能设备构建而成的一个智能网络,智能化建筑的电气系统是整个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及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电气系统进行在线监测与控制,以此来保障建筑安全,并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3 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现状
我国智能化建筑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节能优化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变压器选择不当、照明光源选择不当、电气监控设备运行不合理、通风系统设计存在缺陷、辅助设施安装不到位及缺乏全面的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这些问题对智能化建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很大影响,造成建筑电气设计难以达到预期设计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变压器选择不当的根本原因是在对智能化建筑进行电气设计时没有准确计算用电负荷或是用电数据统计不完全,导致变压器选择过大,造成变压器的运行效率低下。照明光源选择不当主要是由于照明制度设计不规范造成的,这将会导致能源浪费。目前,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中,电气监控设备通常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相比普通建筑,这类智能化建筑的用电量会超出30%,造成电力资源浪费。大型智能化公共建筑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一些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这类建筑中没有安装在线检测及监控设备,导致智能化系统功能不完善,影响了建筑电气的节能效果。通风系统设计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在一些智能化建筑中,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空调冷量超出标准,一些中央空调的运行制度不合理,智能通风不畅,空调冷耗量过大等。辅助设施安装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供暖通风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方面,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如果供暖系统设备及给排水系统设备运行方式设计不合理,将会导致能耗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节能效果。在质量监督方面,由于当前我国智能化建筑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督制度,也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督措施,再加上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水平。由此可知,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进行节能优化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电能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保障建筑运行安全。
4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原则
对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进行节能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建筑电气设备的能源消耗,在实现节能环保目的的同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应从建筑电气设备布局、用电负荷核算、建筑电气设备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优化节能方案,保障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并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保障建筑安全,保障人们能够正常使用建筑并能够得到良好的服务;其次,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节能运行的成本,通过选择合理的节能方式及选择恰当的设备及材料,来进行成本控制;最后,智能化建筑的运行系统应充分考虑各种节能因素,尽最大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通过选择合理的节能手段,来实现节能环保目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5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方法分析
5.1 优化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关键,在进行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时首先就要考虑对供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对智能建筑供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各种用电设备如何进行布局;二是各种用电设备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具体而言,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供配电布线、用电电压、用电设备功率、负荷容量及用电设备布局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首先,是要选择最为合适的供配电节能设备,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消耗;其次,由于在供电系统中变压器的电能损耗较大,设计人员应重点考虑变压器负载问题,应在尽量降低成本的情况下,选择与驱动负载能力相互匹配的变压器,合理分配变压器的负载,以此来减少电能消耗。设计人员在对供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满足用户的日常用电需求,保障供电系统稳定运行,在此基础上选择能源消耗最少的节能设备以及最为合适的变压器,尽最大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目的。
5.2 对供水、空调以及通风电气进行优化
除了供电系统以外,智能化建筑的通风系统、供水系统以及空调系统都是设计人员重点考虑的能够降低能耗的地方,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风机、水泵及空调等各种用电设备。通风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是非重要的,而风机通常都是大功率的耗能设备,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经济实用的风机,这样就不仅保障了智能化建筑中有良好的空气环境,又能实现节能目标。供水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设计人员应选择那些既节能环保又能够净化水质的设备,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还能够实现节能目的,通常情况下应选择无压供水装置。空调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电能消耗量较大的系统,设计人员在选择空调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尽量选择那些节能环保、零排放的空调,在现阶段,一般情况都选择水源热泵空调,这种空调相比其他空调更为节能。
5.3 优化照明系统
在智能化建筑中,照明系统的能耗很大,而照明系统是具有最大节能优化空间的系统。由于灯具的型号和种类非常多,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求,在控制运行成本的情况下,选择那些能够节约电量的智能化灯具,选择能够减少能源浪费的声控开关。另外,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的过程中,工程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采光情况,尽可能地多利用自然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室内的自然照明程度,提高自然光的利用效率,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
5.4 充分利用其他再生资源
考虑利用再生资源是进行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能够利用的再生资源主要为太阳能和风能,因此,在进行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时,应在建筑物中增加能够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设备,减少那些能耗较高的用电设备,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智能建筑的室内装宜采用各种节能产品,而建筑物的外墙也应多采用节能材料,这样不仅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也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5.5 提升工程系统的控制水平
除了优化供电系统、供水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以及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外,智能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建筑工程系统的控制水平。智能化建筑设的智能控制能力是体现其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利用工程系统来对空气温度、湿度、风力、风速等进行自动调节,不仅能为用户提供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还能够实现节能的目的。除此之外,通过利用工程控制系统,对各种用电设备进行监控,并对其运行参数进行调节,使各种用电设备都维持在最优的运行状态,这样不仅能够保障用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也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损耗。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通过深入研究,来制定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不断提高工程系统的控制水平,最终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6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大力建设两型社会,随着人们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必将会更加关注。智能化建筑是建筑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橹悄芑建筑融入了现代科技,能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更加方便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对智能建筑电气进行节能优化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智能化建筑的设计水平,也能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节能环保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落实节能环保理念,在为人们设计出舒适便利的建筑的同时,推动我国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爱娟.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探索[J].建筑
知识,2016,(9).
[2] 苏莹.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2015,(18).
[3] 马建垒.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的有效途径分析[J].科技
风,2014,(3).
[4] 何泳滨.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多元措施刍议[J].城市
建筑,2014,(6).
[5] 谭立刚.建筑智能化过程中的电气节能研究[J].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