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1
而起步较晚的电视评论节目,由于受声画并茂这一特殊传媒手段的牵制,比之报纸的评论便显得不够强烈,其传播作用发挥得不够理想。
尽管如此,中国电视依然不放弃对评论节目的探索与追求。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自1994年4月推出《焦点访谈》节目至今,近15年历程,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电视评论新路子,使中国电视评论节目有了实质性的飞跃。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回过头来探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规律与特点了。
一.优化选题是搞好评论的基础
评论是一种重要而难度较大的宣传形式,因此,它需要编辑记者把握选题,即: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与中心工作以及在改革开放中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精心筛选题材、全方位提炼主题、找准切入点,因为这是评论节目能否在观众中产生较好效应的第一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虽不能说它所评述的题目100%都是准的、好的,但起码90%的题目在观众中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有的还在观众中形成了经久不息,街头巷议的传播效果。它的选题范围包括经济现象、社会问题、国际风云、环球教育、法制楼市等等,其题材之广泛,提炼之精确,表达之透彻,评论之精辟足见采编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把握好电视评论的分寸与特点
就内容而言,能够进入电视评论的,多半是属于值得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问题,也多半需要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即相对的理论色彩。但理论色彩过浓重又无法体现电视是以画面说话的特色。这里有一个淡化理论色彩,突出电视色彩的分寸问题。
《焦点访谈》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它所涉及的内容本来许多都是理论味儿很浓的话题,但却往往把一些深奥的道理通过被采访者的话说出来,这样,深奥的理论因变得通俗易懂而观众所接受。
此外,对所涉及的内容也需要一个总的范围和尺度。《焦点访谈》有四句片头话“时事追逐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论”。它既是对电视评论节目所涉及内容的一种概括,又是对评论节目内涵的一种要求,当把它用在具体内容评述的时候,无论一事一议,还是追逐挖掘,都需要记者以敏锐透彻的观察力与峰芒犀利的观点去立意,更需要记者以深思熟虑的思考与客观公正的态度去批判。应该说,这种分寸感,是检验记者综合素质的一把尺子,而其间的让事实说话,用当事人的访谈观点去增加评论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则是较稳妥的电视评论方式。在《焦点访谈》中我们没有看到主持人的夸夸其谈与过多的引经剧典,也没有记者先入为主与唯我独尊。他们在采访中以遵循的纪实性与现场感,以及记者画龙点睛的评论和夹叙夹议的设置,有意无意地观众由一个浅湿的话题引向深入的思考。这种给观众以信服感的适度应该说是电视评论的最佳分寸,也是在实践中能够遵循的一种规律与特点。
三.处理好画面调用与解说思辨的关系
不同于纸质传媒的电视评论,阐明论点论据的方式,仅靠文字解说是不够的,它必须辅之以具有强烈冲击力与说服力的画面内容和同期效果。这正是电视评论的一大特点。电视评论与其他媒体评论一样要富有哲理性、思辨性等抽象色彩的内容。而这些内涵又往往给电视画面的表现增添了难度。怎么处理好两者互为互利的关系,这便向采编者提出较高的专业要求。
在《焦点访谈》里,我们通常看到是这样处理的:当主持人提出所访谈的主要议题时,接着便是一段说服力极强的画面内容或同期采访,遇到需要强化或引导的时候,主持人便入画谈论自己的观点,再不就请专家、学者或权威人士直抒见解,从而使画面内容、同期采访、主持人或记者议论融为一体,互为作用。当然,达到这一效果并不容易,它需要采编人员专业技能的综合调用,有时还需要一些特殊手段,如使用高倍率摄像机、无限话筒、甚至需要乔装“偷拍”。
四.访谈与论点论据
好的评论,在人们通常认识中,是一种结构严谨、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的体裁。在电视评论中,虽然无法在文字解说中找到明显的论点论据,但在整个构思与采制中,却可以循到政论的表达规律。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2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 话语方式 《看见》 《新闻1+1》
1980年,央视推出《新闻与观察》栏目,第一次把“电视新闻评论”作为节目形态亮相,但“三起三落”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史上的过客。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问世,这个在《东方时空》羽翼下孕育的新生儿,从一出生便显示出它的特殊地位,“《焦点访谈》的开播标志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以它为标志,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①
《焦点访谈》开播之后,连连创造收视神话,有数据显示1998年它的年平均收视率在27.48%左右,这意味着“《焦点访谈》成了近1/3中国电视观众每天晚饭后的一项生活内容。”②焦点访谈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节目姿态的放低以及说话方式的转变,从“非我”向“我”靠拢。
这里的“我”与“非我”指的是在不违背新闻真实客观原则下,新闻性节目中传播者进入节目程度的深浅。“我”可以理解为传播者深入或者完全进入节目,以真实的“我”的姿态去理解新闻,传播价值。“非我”则体现为传播者与节目的绝缘,冷眼旁观。中国新闻评论30年,从《焦点访谈》开始,每一次新的评论话语的出现,多多少少有点“非我”向“我”嬗变的意味。
一、《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刺破“假大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提出“自己走路”的诉求,但在具体操作上仍抹不掉浓厚的报纸印记。电视新闻脱不了“新华体”的束缚,评论走不出“画面+文字,以文字为主”的泥沼。直到1994年4月,《焦点访谈》横空出世。
首先是姿态,“真诚面对观众”。这是《焦点访谈》从《东方时空》处延续而来的品质。“真诚面对”不同于之前的“高高在上”式的俯视,这里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亲近的,节目“像说话一样地说话,要给信息传播带上强烈的个性色彩”,“传播者应该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他的思想、智慧、才情和价值观会通过哪怕是纯粹的、对事件的叙述传达出去。”③这里,传播的主体性得到彰显,“我”的意识觉醒。
其次是话语形式,“用事实说话”,述评结合。这是《焦点访谈》的口号,一直沿用至今。“用事实”是方法,“说话”是目的。《焦点访谈》重点在舆论监督,批评报道,它以“事实”做依据,要求传播者充分调动“我”的主观能动性,深入采访、调查,以证据说话。某种意义上说,用事实说话也是用过程说话,用最直观的画面语言展示事实。比如,《焦点访谈》的《罚要依法》报道的是山西309国道乱收费的现象。记者的摄像机拍摄下了整个过程:交警认定超载开罚款单记者试图减少数额交警再撕一张罚单记者无奈。而类似的镜头和手法是《焦点访谈》惯用的。《焦点访谈》的事实是“看得见的流动的过程”④,给当事人双方平等的对话空间,给公众展示公正的、完整的事实。
第三是叙事结构,故事式叙事。“用事实说话”是《焦点访谈》的话语形式,同样是它结构文本的依托。节目制作者对一个个鲜活的事实进行包装,加入悬念和冲突,用“故事化”的手法进行文本创作。《焦点访谈》的叙事结构一般是:“百姓利益受损——记者采访调查——上级领导惩罚非法者——百姓利益得到补偿”,事件本身就是故事;出镜人物一般是“地方官僚/非法者,老百姓/受害者,上级主管领导/拯救者”,多元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构成故事的看点。用故事化结构文本,加入戏剧性因素,比传统式的“提出论点——摆出论据——论证”更富说服力,也更有看点。
《焦点访谈》在摆出事实求证观点的同时,通常会在节目头尾加一段主持人的述评,或者在节目中间加入记者的现场述评,这种“述评结合”的评论样式集纪实性、说理性和思辨性为一体,是延续至今的经典模式,即“提要+引导式主持+主体事实+评论式主持”。
二、《新闻1+1》:引入人际传播,多元声音交流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泛滥愈演愈烈,“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唯一稀缺的是资源,是人们的注意力。”⑤如何获取注意力?在这个新闻报道漫天飞的时代,要的是独家视角和观点。《焦点访谈》选择“用事实说话”,重事实轻言论的模式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央视开始了自己的言论节目探索,在经过《央视论坛》和《新闻会客厅》论坛模式的探索之后,2008年3月24日,《新闻1+1》上线,这是一次“事实”和“论坛”二合一模式的实验。
首先是话语方式,“人际传播,双向交流”。《新闻1+1》由董倩和白岩松联袂主持,董倩是常规主持人,担任节目的串联、引导等工作,而白岩松则以新闻观察员(后改为评论员)的身份出现,很显然,他在节目中的作用是“言论”。节目中经常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在开场白和话题基本情况介绍之后,董倩的第一句话大部分情况下会是“岩松,你怎么看”。虽然只是简短的几个字,却真真体现了人际传播的交流功能。在《焦点访谈》中,记者用“事实说话”,把观念寓于事实之中,属隐性评论。《新闻1+1》则在事实的基础上,把观点突出,显性评论。主持人的提问和质疑,评论员的释疑与拓展,二人双向制动,形成开放的话语场。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特点;制作技巧
电视新闻评论,是综合运用声音、画面、文字等传播符号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判断、有归纳预测的一种引导性新闻节目。常见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有三种类型:访谈式,如《焦点访谈》;群言式,如《铿锵三人行》,这种评论形式与访谈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参与人数的增多,形式较为自由;调查式,如《新闻调查》。
一、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传播的手段和符号决定了媒体的传播特点,不同于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声画结合,双线互补
不同于广播只作用于受众的听觉,报纸只作用于观众的视觉,电视新闻评论把电视传播符号与新闻评论题材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声音、画面和文字手段,既诉诸受众的视觉,也诉诸听觉。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途径接收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和评论观点。电视新闻评论充分发挥自己的图像优势,广泛使用各种传播符号,让人物的语言配合动作及文字真实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大大延长了视听感官,强化了观众对信息的感知能力。电视虽然和广播一样,用线性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广播是单性传播,声音是唯一的传播方式,电视因为可以同时利用声音画面两种手段,能实现“双线互补”的传播效果。
(二)多元角色共同参与
纸媒、单篇是“一言堂”式的评论,表达的只是作者的看法。广播新闻评论是以主持人或评论员为核心,辅助多种声音,虽然代表的可能是一个媒体的看法,但中心人物只有一个,论点也只有一种。电视新闻评论的独到之处在于可以多人共同讨论,形成群体式、参与式评论。在此以《铿锵三人行》为例,关于它的节目形态,虽然迄今为止没有明确定论,但笔者认为,节目的形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思想和内涵。作为电视新闻评论,它兼具发散性和不确定性,没有固定的谈论角度,也没有明确条框的约束,思维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散发。虽然它“将私人间的侃谈搬上电视,以百姓之心,看天下之事,轻松惹笑,真心流露,将娱乐元素注入时事节目”,但其谈论的内容具有时新性、时效性,都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节目的优势也正是不用严格遵守概念、判断、推理这样严谨的推断顺序,而是根据对方的观点随时碰撞产生新的思想。
(三)充分展示纪实信息,现场感强
如果说纸媒和广播新闻评论注重的是观点的阐述和论证,那么电视新闻评论更强调论据和事实的呈现。电视新闻评论是基于新闻的评论,在对新闻事件的展示过程中,往往采用长镜头加同期声的记录方式,在保证声画同步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记录新闻事实。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在展现论据和事实时,可以不断变化图像信息,配合解说词或者记者的介绍,把纪实信息展现得生动形象。
二、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技巧
评论充分体现了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电视新闻评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声画优势,掌握评论的制作技巧,让新闻评论做到有内容、有深度。
(一)评论的选题和角度
选题直接决定了观众对电视新闻评论的第一印象,因此它对一个节目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评论应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群众普遍关心、亟待解决或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并且要做到主题单一集中,一事一议,不要面面俱到。由于电视新闻评论是对新闻的评论,在选题过程中,就要选择新近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在选择评论角度时,不能以大众导向为指引,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见解,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瞄准关键点,力求做到角度独特新颖。一个好的切入点是新闻评论成功的基础,评论时要开门见山,根据电视新闻视听结合的特点,适时插入画面,把论据和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
(二)评论语言的使用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一种拥有自主意识的媒介,已经具有独立承担社会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虽然它以声音画面为传播手段,但评论的主要论点依旧体现在人物的话语中。因此,人物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时,要把好语言关,把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注重节目的宣传教育功能,不能发表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言论。电视新闻评论不同于具有娱乐性质或是商业性质的节目,不能为了收视率而无所不用其极,一定要向观众传达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评论员和主持人在评论过程中,斟酌语句的使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
(三)深入挖掘,客观辩证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本质区别在于,新闻评论是意见性信息,新闻报道是事实性信息。电视新闻评论虽然表现手法多样,但这种多种符号融合的“形象化评论”很容易造成内容的浅显通俗,没有深度。深度要靠事实来支撑。充分全面的背景材料可以拓展新闻评论的深度,发散评论的思维。因此,电视新闻评论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多角度、多层次地收集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有话可说、有据可考才能使评论具有加深主题的筹码。
总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明确了解电视新闻评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掌握电视新闻评论的制作方法,才能让新闻评论节目在众多节目中成为“亮点”,成为对社会负责的媒体。
参考文献:
[1]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19-120.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4
研究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选题广泛、是受众所关心的,论据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为评论主体的论证要科学准确。但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则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
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焦点时刻”和“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电视评论新模式。以丰富深刻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并带动了各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使电视新闻评论成为评论领域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然而随着人们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增强,各地政府对媒体舆论监督态度的日渐开明,电视传播制作手段的日益丰富,近年来有些评论节目反而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与此同时,具有广泛参与性、自由开放性、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等显著特征和优势的网络新闻评论吸引了大量的电视新闻评论受众。特别是随着网络电视的兴起,网络积极吸纳电视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加速了电视观众的分流。
面对收视环境的变化和网络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评论更应该发挥个性优势,强化“电视特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贴近性和电视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具有广泛的贴近性。
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焦点访谈”以4句话表达选题的原则和定位思路,即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该节目播出后,浓缩为一句话:“用事实说话”。体现了栏目重视受众,内容贴近受众,有效地提高了收视率。直至今天,它仍然是中国电视界最有影响的舆论监督品牌。
二、论据的形象性和电视声像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应该具有形象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正因为多是理性的概括叙述,较为抽象,因此报纸评论在提供论据上只有一个渠道――撰稿人的文字叙述。这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因而也在感染力上打了折扣。
而电视声像兼备的优势使得它在提供论据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它至少有三种方式可提供论据:屏幕形象;被采访当事人的同期声;记者、主持人的现场介绍。电视节目的优势贵在视听结合,它所提供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屏幕形象动态、具体、形象,其真实性和可视性使观众身临其境。再加上评论员的直接评述,构成了电视评论在展示论据方面的优势。
当然,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遵循评论论据方面的共性要求――论据的典型性。如果说形象性是解决感染力和生动性的问题,那么,典型性则是解决说服力的有效方法。电视新闻评论中合格的论据必须是形象性与典型性兼备的。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群体性和电视节目参与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应具有群体性。
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评论新闻事实,充分展示电视的个性,在电视评论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评论的特有优势与走向。
报纸上用文字传播的评论是评论员的主体意识传播,虽然引用受众的意见,但完全是主体转述,缺少形象性和感彩。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是以它论证的群体性见长,有评论员的主体传播,也有各界人士的客体参与,充分显示评论论证方面的电视特性。
电视新闻评论成功的论证往往是由具体的人在镜头前讲述来完成的。论证的主体是评论员(记者),由他来把握论证的主题并加以论证,同时还有两个客体,一是群众(参与),二是专家(参与)。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群体性这一特征,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相转化。
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记者(评论员)来串连、补充、引伸。
专家参与论证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专家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电视评论应该是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完成论证任务。光有群众的逐个讲说,易失之过散;光有专家的讲说,易陷于专业性强或失之抽象;光有评论员的讲述,则成为记者的“独角戏”,显得单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可以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通过设立短信平台等形式,使观众能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时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四、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作用和电视能实现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员具有核心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大优势是评论员直接出面述评,而不是像报纸评论员那样靠文字来传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策划。在确定评论选题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就要参与选题的总体策划,开拓题材资源,捕捉社会焦点,并根据电视特性,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
2.即席评说。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语言形态。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说任务有三:
(1)参与提供论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相对讲是比较丰富的,有图像提供的论据,有现场采访提供的论据,也必然要有评论员提供的论据。评论员出镜讲说提供的论据往往是图像所无法传达的抽象的内容,或者是个别被采访者不能掌握的背景材料。
(2)组织、串连作用。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多种电视语言的合力,那么在图像、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方面需要有评论员来组织、串连,作简洁的必要补充、引伸,通过必要的有声语言使图像与现场采访人,使论据与论证都和谐的结合。
(3)对被评论事物的直接论证。
在镜头前真实地讲自己对事物的剖析意见,而这必须是评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具体分析。
3.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评论员经常在现场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他既要懂得现场采访的一般要求,还要十分明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现场采访的特殊要求,认真按照特殊要求来展开现场采访活动。现场采访都是为了获得能够作为新闻事实的那部分信息,这是共性;而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现场采访所要获取的又是两种特殊的新闻信息,一是获取论据,一是请观众和专家参与论证。电视新闻评论员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进行采访和后期制作。
4.是否说到“点子上”。
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的共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善于展开评述,深入剖析,又要能在最后提炼出精粹的思想来。
由于电视新闻评论员直接参与节目采访制作全过程,作为目击者和参与者,他们的采访和评论更贴近节目的内容和观众,因而也大大提高了声音的真实性和言论的权威性以及节目的感染力。
五、用多种电视语言贴近观众和电视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使多种电视语言形成合力来完成评论任务。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5
“魔鬼在细节”,一件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作品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是细节?对于电视来说,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记者抓拍到的那些富有新闻价值、反映人物特有动作的神态、语言、心境以及提示人与事物之间某种微妙关系的一组组景别。那么,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细节的价值有多大呢?细节能不能产生特殊的评论效果呢?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发言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受众对事物的选择性理解,不同的人会对相同的事实作出不同的解读,这就需要观点鲜明的评论来点化,电视新闻评论重在“评论”而不在“细节”,细节无法起到“评论”的作用,因此,我们的许多新闻评论类节目不重视故事化,不注意细节的刻画,习惯于“呆板的画面+生硬的解说+咄咄逼人的评论”的程式,荧屏上类似的节目并非鲜见。事实上,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细节不但可以为评论增色,达到以一当十、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而且可以起到没有“评论”的评论作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节目中,当徐志民老人得知自己种下的林子被人毁坏后,执意要到现场去――
(解说)老汉终于坐不住了,一再要求再次回到园子塔拉看一看,看看他种下的树,我们也再次随他前往这个位于内蒙古库不齐沙漠北部边缘的小村。
(记者)大爷,园子塔拉到了。
(徐志民)园子塔拉到了。
此时,编导没有再用解说词去描绘林子被毁的惨象,也没有用评论式的语言去谴责毁林者的恶劣行径,而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撼动人心的细节:82岁高龄的徐志民老人蹲在有“树王”之称的树桩前,树桩被火燎过,黑黝黝的,他用颤抖的手握着烟袋杆,拂去树桩上的沙土,凝视着惨遭沙火蹂躏的年轮,饱经沧桑的脸上皱纹微微颤动,眼角挂着浑浊的泪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徐志民)这块园子算是丢了!唉,太甚了,败家货,没有人做主了吗?
这一组画面,长度不过十几秒钟,但它所传达的所有表情符号,都深深地留在观众心里,经久难忘。人们看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内心深处发出“评论”!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来说,此处无声胜有声,没有“评论”胜“评论”!
可见,电视评论中细节具有特殊的魅力。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忘记了评论内容、情节,甚至标题,然而精彩的细节却能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法抹去。我想,在电视评论节目中,细节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视细节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深化新闻评论的主题,使新闻评论“立”起来。我们知道,电视新闻评论是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闻体裁。同报纸、通讯社等新闻媒体的社论、评论一样,它需要发表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主张,需要通过大量的“论据”,使评论“立”起来。然而,电视新闻评论毕竟不同于平面媒体评论,它需要用镜头语言来表现。这样一来,细节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运用得当则会起到揭示事物、事件本质的作用。
第二,电视细节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放大”,进而显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使新闻评论“活”起来。众所周知,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尤其是电视镜头的“放大”功能更为明显。比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眼睛往别处瞥一下,并不明显,可是如果是电视上谈话时的特写镜头,这个“小动作”会特别突出,这就是“放大”作用。而这种“放大”作用,恰恰正是“细节”展现“魅力”的地方!1994年,一些地方违反国家的有关政策收购棉花,《焦点访谈》的记者前去采访。由于非法收购棉花的加工点知道了记者要去的消息,便把棉花藏了起来,加工棉花的机器也都打扫干净了,连人都躲藏了起来。记者进到厂区,找到了办公室,虽然不见人影,却看到一杯茶水还冒着热气,显然喝茶的人刚刚离去,于是摄像的镜头推到了茶杯上,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告诉了观众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丰富信息。当时碰巧还有一些女工没来得及走,记者发现了一个女工头发上还有棉絮,于是上前询问,女工答道“玩来了”,似乎非法收购、加工棉花和她没有任何苯系。这时,摄像的镜头稳稳地推到了她头上的棉絮,观众从画面中就可判断出她就是刚刚还在加工棉花的女工。人们看到这里,不仅会产生一种“真逗”的感觉。它向观众传递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也正是这些细节,形成了新闻评论的“兴奋点”,使节目的主题“活”了起来。
第三,电视细节能够起到强化主题以及增强观众对主题的理解的作用,使新闻评论“深”起来;就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好的细节和巧妙地运用新闻细节是新闻评论“深”起来的重要因素。按照传播学者的观点,好的细节具有特别的暗示的感染力, 因为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而这种“亲眼所见”又包括从电视上“看见”的“事实”。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叙述过程中,一定要着力渲染那些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以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深度”。
“魔鬼在细节”。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应做到“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强调的也是细节的作用。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应当是“捕捉”细节的高手。我们知道,任何新闻事实都会有情节和细节的。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视细节呢?
第一,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细节。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它一般都要“记载”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这个发生发展过程中,自然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细节。然而,所谓细节不过是新闻事实中一些细微的片断,它往往是转瞬即逝,当你醒悟过来时已经过去。所以,发现和捕捉到细节,不仅需要记者眼疾手快,具有良好的抓拍能力,更重要的是记者要有一双能发现细节的“慧眼”。西方新闻学者把新闻比作“瞬间的历史”,同样,典型的细节可能是瞬间即逝的,电视记者一定要“眼疾手快”。
第二,记者要善于把握事件的发展方向,及时发掘细节。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件的变化是复杂的,记者也不可能做到未卜先知。但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视觉观察过程中,要仔细分析、观察事件的发展动向,“发掘”细节。
第三,记者采访时要充分了解采访对象与众不同之处,围绕主题“制造”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细节。有位摄影大师曾经说过:“摁动快门的不是我的手,而是我的心。”平庸的电视记者用手去工作,聪明的电视记者用脑子去工作。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有时好的细节需要记者去“制造”。
“魔鬼在细节”。美国学者罗伯特・麦基在谈到选择故事时说:“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环宇,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丰富的可能性,大师的标志就是能够从中只挑选出几个瞬间,却借此给我们展示一生。”同样,电视的多符号传播为电视新闻评论细节表现手法的创新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而任何一个新闻现场,常常都带有极富特征的细节。作为一个电视记者扛着摄像机站在现场时,要带着一双敏锐的眼睛,赋予摄像机以灵性,不错过最精彩的细节,要能够抓住“瞬间”的细节给我们展示“永恒”。尤其是从事电视新闻评论工作的记者,更要注意细节的拍摄和运用,尽量减少干巴巴的说教式的评论,真正让细节“说话”。
电视新闻评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闻评论栏目;生存发展;问题;对策
一、城市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新闻资源的相对匮乏制约栏目的发展
城市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在其设置之初,大多被定位为侧重参与城市生活,兼顾农村题材, 以报道重大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提供新闻背景为己任。这种定位是城市电视新闻总体结构的需要,也符合城市电视新闻受众的需求。但是这种定位也严重限制了新闻评论栏目的生存空间,这种限制主要来源于新闻资源的相对匮乏。对城市人口少于200万的中小城市来说,每天确定重大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而作为评论性栏目,如果因选题相对匮乏而减少播出密度,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播出密度的减少意味着栏目将逐步失去其权威性,并因此减少栏目自身的影响力和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性。同时,由于城市电视台信号覆盖范围的限制、又决定了新闻评论栏目不可能过多的跳出信号覆盖范围和城市行政覆盖范围进行选题,特别是日常的批评性选题。也就是说,城市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没有中央电视台或省级卫星电视的新闻资源优势。
(二)复杂的城市人际关系使新闻评论栏目面临人情关的考验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担负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任务,其选题应是重大新闻事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和典型人物以及与之相关关的新闻背景,具有较为宽泛的选题空间。但是,由于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影响,在创办初期,城市新闻评论栏目往往以舆论监督为己任,这―类的题材在选题中占有相当的数量,这种栏目定位虽然使新闻评论栏目在创办初期快速成长,并在受众当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但是,却忽略了自身与中央电视台在传输信号覆盖和行政隶属关系上的差异。因此,在经过快速成长期之后,栏目陷入了人情关系引发的一种尴尬。在城市规模相对狭小的状况下,复杂的社会网络和无处不在的人际关系,使舆论监督类的选题在采制播出出过程中,面临两难的境地。
二、解决现存问题的策略
(一)评述结合,以“评”立身
当前,各家电视台大都注重新闻立台,着力增加新闻性节目播出总量,集中新闻栏目的综合力量来强化电视台的声音,树立电视台的形象。然而,在相当多的电视新闻性栏目出现在同一频道的同时,由于地方电视台新闻资源的相对狭窄,必然会出现新闻题材的相对重叠,也就造成许多新闻栏目面目相似、栏目的个性特色不够分明。作为城市焦点性新闻评论栏目,要想在众多激烈的频道、栏目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应该从栏目特有的个性出发,大力突出栏目的评论特点,力争成为城市电视台树立形象、表达观点的“发言人”。
现代新闻节目更多强调的是提供事实,而把评判的权力交给了受众,但是,把事实交给观众去评判并不表示栏目可以不亮出自己的观点。作为担当城市电视台“发言人”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既要注重对新闻事实的展示和开掘,让观众通过自身的理解评判感受到是非曲直、同时强调要有画龙点睛、一针见血的评说、明确表达出栏目的观点和倾向,通过恰到好处的点评树立栏目的权威性.增强观众对于栏目的信服力,从而使新闻评论性栏目树立自身的形象,以区别于一般的面目模糊的新闻性节目。
评论自身也能为城市电视台评论性栏目创造了更多的生存空间。由于城市电视台所处的空间有限,不可能像中央台(焦点访谈)一样面向全国,时刻都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选题,城市性新闻评论性节目的选题范围较小,题材的重大性也相对较弱,大量的线索都是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社会新闻类题材。如何把这些选题从社会新闻类题材摆脱简单的叙述形式,使之转化为适合新闻评论性栏目的题材,就要深入挖掘,加大评论力度,从中提炼出更深层次的主题。
(二)抓好新闻落点,凸现时效性
作为新闻评论性栏目,新闻性是生存的关键,因此新闻评论栏目在选题的确定、采制、播出等环节均要强调时效性,通过对新闻时效性的把握以及区别于其他新闻栏目的落点,强化栏目的特点,开拓广泛的发展空间。
1.以栏目的品牌形象为基础,充分发挥栏目的影响力,在规模相同、特点相近的城市之间开展横向联系,拓展栏目的生存空间,强化栏目的生存能力城市新闻评论栏目之间的横向联系,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
首先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是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这种联系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同时出于城市的发展考虑,经验的借鉴可以减少城市发展中的许多负面影响,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而对与市民相关的领域的经验借鉴,媒体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其次是受众心理的需要。一般来讲.城市市民对于与自己城市特性相近的城市有着较为密切的关注,而对于其他城市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件有着一种特殊的好奇心理。这种心理为城市新闻评论栏目之间的横向联系提供了良好的收视基础。
2.发挥栏目的边际效应,利用品牌影响力,培植新的附加产品也是城市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实现创新的一种形式。
三、结论
作为电视新闻中的新生力量,新闻评论栏目因其特有的活力在城市新闻中吸引着受众的目光,也正是因为年轻,城市电视新闻栏目也为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所围困。克服因年轻而有的缺陷,避免因成熟而有的惰性,通过创新实现突围,这是城市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必须也是应该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言人.电视纪录片栏目化生存现状与前
景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