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粮食生产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粮食生产论文

粮食生产论文范文1

各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不断出台扶持政策,持续增加投入,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为粮食生产十一连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1科技支撑保障粮食产量显著提升

粮食生产政策的大力扶持,加大了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及秸秆全量还田等一系列高产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单产水平的显著提升。2014年,盐城市粮食产量478.9kg/667m2,比上年增8.2kg/667m2,创历史新高,自2007年后一直保持增产势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70亿kg,连续9年超百亿斤;稻麦产量历史最高,达到1014.7kg/667m2,连续2年实现吨粮目标。

1.2生产方式由分散型逐渐向规模型转变

随着政府对土地流转、联耕联种、家庭农场和粮食生产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力度的加大,农业生产由一家一户零散种植逐渐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据2012年统计,盐城市3.33hm2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2342户,经营耕地面积2.52万hm2;粮食生产合作社817个,经营耕地面积4.29万hm2。2013年初步统计,符合农业部统计口径的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1082个。2014年,盐城市各地积极稳妥推广联耕联种,落实到田面积14.2万hm2,示范点2226个。

1.3粮食生产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改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项目政策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建设力度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升,机收机种全程机械化管理得以实现,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威胁的能力增强。2013年,盐城市旱涝保收农田面积63.2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6.9%,较上年增13.4%。盐城市农机总动力596.35万kW,近5年以每年4.8%的平均增长率递增。2014年,盐城市水稻机插率达到72.4%,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81.4%。

1.4农民种粮积极性显著提高

国家实施种粮补贴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加上政府的配套扶持,近几年粮食生产面积以稻麦为主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油菜、棉花等作物因花工多、比较效益不高等原因种植面积下降。从2003年开始,粮食生产面积逐年递增,年平均递增率达到3.2%,至2014年,盐城市粮食生产面积97.88万hm2,比2003年增加了26.92万hm2,增幅达37.9%。

2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粮食生产的实际来看,现有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2.1补贴与种粮面积、主体不对应

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核定补贴面积比实际面积小,地方落实过程中存在打折现象,容易引起少部分农民误解,也存在粮田被承包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或者绿化造林,仍享受粮食补贴的现象。良种补贴存在增量上报及减少不报的现象,导致补贴面积大于实际面积。在补贴对象上,一些通过流转或者租赁的生产大户、服务组织等很难享受到种粮补贴。

2.2种粮补贴落实工作量大

由于种粮补贴种类多、环节多、主体多,加上年际之间变化复杂,造成每年的补贴发放工作量较大,而目前县、镇、村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偏少,其他中心工作任务重,且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导致补贴面积核实难、补贴落实滞后、发放不准确等现象。

2.3农业灾害救助资金落实周期长

一般农业自然灾害产生影响的时间快及恢复任务紧,而目前自然灾害补助资金落实,往往要经过灾情调查、汇报请示、安排资金、制定方案、资金下达及落实到户等一系列环节,周期短则一个星期,长则十几天甚至二十多天,救灾资金或物资落实到户时已错过了最佳恢复期。同时,农业灾害救助资金、物资还存在不能全覆盖的问题,造成基层落实困难大。

2.4产业发展项目扶持标准不高

目前各类扶持粮食产业发展的项目还存在单打独斗的情况,提出的目标很多,有的目标较高,但扶持总体标准却不高。如粮食高产增效创建项目,要求实施666.67hm2,扶持资金高的水稻达40万元,而低的大豆只有16万元,平均扶持分别只有40元/667m2和16元/667m2,因此项目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2.5地方上扶持粮食生产没有扶持高效农业发展政策多、力度大

盐城市每年安排高效农业以奖代补专项资金300万元左右,但是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不大。亭湖区除了对规模高效农业设施有扶持政策外,对土地流转发展连片高效农业与新注册发展设施农业6.67hm2以上的家庭农场都有资金补贴,但是对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粮食生产以及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却没有资金补贴。

2.6粮食生产扶持政策重奖补标准轻考核验收

各地扶持政策文件都详细列出各项补助标准,但是对考核验收办法和资金下发程序等一带而过或者只字不提,可能会导致政策实施不尽如人意。粮食生产季节性很强,如不及时进行考核验收,有可能符合政策条件的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等就享受不到补贴。

3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扶持体系的建议

3.1完善种粮补贴政策体系

坚持种粮得补贴、不种粮不得补贴和谁种粮补给谁的大原则,提升粮食补贴的精准性。要提高精准性,就要建立一套完备的补贴面积核定办法,如建立农民种植情况数据库,分区域、分经营主体、分作物等实行动态管理,充分掌握农民种植布局和变化。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发放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补贴,进行整合,减少基层工作量,明确工作经费;建立种粮补贴动态调增机制,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

3.2提高灾害救助政策的及时性

建议建立灾害救助自动响应扶持机制,将受灾程度分级,充分考虑救灾扶持财政预算和常年灾害发生特点,根据不同分级制定不同救灾补贴标准,明确救灾扶持自动响应对应的灾害等级,一旦达到一定等级灾害,可由当地财政按照制定的补贴标准先行抗灾救灾,以最快的速度救灾,最大程度上减轻灾害损失。在落实补助的过程中,中央或省加强灾情调度和核查,严格审查受灾地区补贴发放是否与受灾程度和范围相符合,经核查无误后下达相应补贴资金。同时,建议关键环节物化补贴如小麦“一喷三防”能做到全覆盖,减少基层工作矛盾。

3.3强化产业项目实施效果

对这类政策项目,建议根据项目设计初衷和项目扶持资金预算,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内容和考核指标,不能将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标准等要求提的过高而无法实现,要突出重点任务与关键环节,确保取得实效。

3.4加大市级财政扶持力度

粮食生产论文范文2

1.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品的间接影响。

1.1农业自然灾害对耕地的影响。(1)农业自然灾害对耕地的毁坏是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洪灾冲毁耕地而造成水土流失,将直接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风雹剥蚀土壤,使耕地沙化。(2)农业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将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造成对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使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pH值及微量元素等都遭到改变,严重时可能导致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发生不可逆转的下降。

1.2农业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影响。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粮食生产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降低水灾、干旱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然而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水利基础设施本身也可能成为被损毁的对象。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六七十年代的设施设备还在被广泛使用,因此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

1.3农业自然灾害对劳动力的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将直接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使农民因灾而致贫或返贫。调查表明,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平均每提高10%,农村贫困发生率将会增加2%-3%,而农民的贫困将造成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建设落后,文化、卫生、教育水平差,最终降低了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2)粮食生产因经常受到低温、干旱、台风、暴雨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而变得不稳定,粮食作物种了毁,毁了种,加之种植效率低下,农民反复对生产进行投入,同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成本不断攀升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辛苦一年却收入微薄。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农民们可能会无法承受因承种土地而带来的风险与压力,由于劳动生产率很低,农机具闲置浪费很大加上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以致种一年的地不如打一个月的工,由此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粮食生产积极性逐年下降,很多农民就宁可让耕地荒芜也不愿耕种,出现弃田荒田的情况。

二、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的对策

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一,地方政府必须制定严厉的政策规范,禁止胡乱砍伐树木、破坏草地及毁林开荒等行为,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开展大规模的造林、种草还草的运动,提高森林覆盖率,让其充分发挥生态“稳定器”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财政投入和补偿力度,最大程度上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第二,政府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来确保现有的水利设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并且加快先进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此外,在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时,一方面要深入认识和理解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各项水利工程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能丢掉市场的竞争机制,因为市场的介入将可能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运行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把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防灾同等主要的位置,不能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了管理,而是应该再加大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相应地增加管理资本的投入,做到“建设和管理并重”。

2.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

第一,选育抗逆粮食作物。为了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育种工作中在选育粮食作物时要尽可能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或人工物理化学方法来挖掘与抗逆相关的新基因,选育耐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确保它们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增加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大部分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更适合其生长发育;但当生长环境出现恶化时,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可能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人们为减少不利因素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釆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改变粮食作物的性状提高其抗逆性(例如施用矮壮素抑制株高来增强作物抗风能力),这就需要科研人员研发出效果更有效、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便宜的化学制剂或发现新的物理方法来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第三,科学栽培管理来增强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科学栽培管理能极大地增强粮食作物抗逆性,例如科学灌溉能有效控制小气候湿度,从而影响粮食作物性状发育提高其抗性并减轻病害的发生;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改良土壤结构,使其疏松绵软且透气良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有利于粮食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合理轮作能调节地力,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

3.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首先,在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力度,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让农民生产粮食能够获得利润。只有建立科学、规范且统一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对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在财政、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给予粮农实惠,使农民减产年不减收,丰产年大增收,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第二,加大粮食生产保险的投入。农业保险属于典型的低收益、高风险产业,而保险公司作为利益主体,难以在低保费、高赔付之间寻求平衡,所以必须依靠政策性支持。因此要以政府为主体,建立农业保险长效发展机制,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发挥政策促进作用,运用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尤其是水稻保险),建立将农业信贷、救助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这样做,既能增强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能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结语

粮食生产论文范文3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探讨

1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目标与原则

1.1目标

质量和效益目标粮食生产区域布局要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要积极发展粮食相关产品的生产,努力提高产业水平;全面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发展粮食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注重粮食产品品牌,实施名牌战略。

经济平衡目标通过合理布局,既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协调增长。均衡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具体研究各生产部门和各地区间的结合、联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粮食生产,从而逐渐形成各区域间粮食生产的合理分工。使粮食生产与工业、交通、科技平衡发展。

结构优化目标目前我国粮食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质差,质量低,是目前中国粮食产品生产和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粮食区域布局中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产品,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1.2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粮食生产要根据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进行布局,就是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热、水、土、气等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进行布局时必须加以认真考虑的。我国领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具有光、热、水、土、气等资源的区域差异,而不同的粮油作物,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又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发展粮油生产,必须认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自然的有利条件,尽量减轻和避免自然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使粮食的生产布局更加合理,达到持续稳产高产的目的。

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要考虑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要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做大做强。

市场调节与宏观管理相结合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是由市场机制的缺陷与粮食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其一,粮食是一个弱质产业,其具有高风险、易波动、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其二,粮食是一个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粮食产品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三,市场经济调节粮食生产具有局限性,市场机制的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具有滞后性,而粮食生产周期长,市场调节容易引起经济波动,需要政府进行事前调节,即通过一定的计划管理,对长期发展作出引导,才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影响因素

2.1资源因素

土地资源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质量,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机械组成最适,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质,酸碱度适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种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质瘠薄也可正常生长;高梁和向日葵几乎可以种植在各种各样的土壤上,甚至包括盐碱土。因各种粮油作物对土壤的要求难以一概而论,应视其不同作物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宜地区布局。

水资源地表水的分布与粮油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水网密布,水量丰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区,通常种植有较多的粮油作物,并能旱涝保收,如我国的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网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农田的地区,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种植,因而栽培的粮油作物一般较少且多为旱粮作物,生产的稳定性差,单产低,因此,粮油产品难以自给,如我国西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地表水以降水补给,因此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地表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配直接影响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分布。我国降水量在地区分布规律上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河川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状况不协调。

2.2市场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其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既为不同类型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效地调动各种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逐步市场化;又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得到发挥,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跨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大生产,形成了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但是占农产品总价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粮食产品的流通却仍处于计划控制之下,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粮食生产中无法得以发挥,而粮食产品在农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农民收入结构、市场交易总量中又都占有基础地位,使得粮食流通的计划控制既影响了整个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粮食区域布局的优化缺乏市场基础。

2.3技术因素

粮油生产是社会经济、自然、技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要发展粮油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学技术对促进粮油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粮油增长量的20%靠科学技术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国目前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存在着“四多四少”:即常规技术多,重大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农业技术进步涉及科研、推广、生产应用三个环节,科技推广是中心环节。科技推广乏力是农业技术进步缓慢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推广手段落后,基层科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推广的后续服务不到位,尤其是技术推广与产品销售服务脱节,即只管推广技术而不管销售产品,这种做法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粮食生产区域优化布局的措施

3.1按粮食主产区域实行专业化生产

按不同的粮食主产区特点实行各种明确分工的专业化生产。在各个地区只生产一种或几种国内、外市场所需的比较效益高的农产品,使粮食生产布局建立在地区间精细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一原则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粮食生产品种固定在一定的地区,这些分工是根据各地的土地特性、气候条件、人口基础、生产水平和流通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粮食各品种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动粮食作物品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提升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

3.2积极推进粮食经营的产业化

随着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和专业化的生产,分工不断加深,使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经营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是否有效取决于粮食经营的产业化程度。粮食经营产业化是指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使粮食生产者由单纯生产粮食初级产品向粮食产品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由单纯务农向农、工、商综合经营转变。通过产业化经营形式,粮食的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粮食的种植与粮食的加工和销售联系起来,使粮食产业与现代工业、商业、金融、运输等产业紧密结合及合作,构建一种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

3.3完善市场体系,提高粮食的商品化水平

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实施要以社会市场体系和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为基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实现粮食区域化生产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粮食生产政策,生产的粮食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粮食产品就可以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过进出口调剂粮食产品的余缺。还可以在优化粮食区域布局的同时腾出一部分土地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这些会进一步加强粮食的商品化生产。随着粮食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品种类及其数量的扩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速度越来越高,为粮食的区域化生产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降低粮食生产的成本和消耗,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者的生产效益是粮食区域布局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粮食区域布局的逐步优化,使粮食生产各品种都相对地集中到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的土壤、水源、交通、能源和劳力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粮食生产区域化的形成还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者与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少粮食区域化专业生产的风险,保证各地的粮食生产都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粮食生产论文范文4

1农业自然灾害对耕地的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对耕地的毁坏是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洪灾冲毁耕地而造成水土流失,将直接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风雹剥蚀土壤,使耕地沙化。

(2)农业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将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而造成对耕地资源的严重破坏,使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pH值及微量元素等都遭到改变,严重时可能导致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发生不可逆转的下降。

2农业自然灾害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影响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粮食生产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降低水灾、干旱等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然而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水利基础设施本身也可能成为被损毁的对象。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六七十年代的设施设备还在被广泛使用,因此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

3农业自然灾害对劳动力的影响

(1)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将直接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使农民因灾而致贫或返贫。调查表明,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平均每提高10%,农村贫困发生率将会增加2%-3%,而农民的贫困将造成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建设落后,文化、卫生、教育水平差,最终降低了粮食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

(2)粮食生产因经常受到低温、干旱、台风、暴雨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而变得不稳定,粮食作物种了毁,毁了种,加之种植效率低下,农民反复对生产进行投入,同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成本不断攀升及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民辛苦一年却收入微薄。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农民们可能会无法承受因承种土地而带来的风险与压力,由于劳动生产率很低,农机具闲置浪费很大加上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以致种一年的地不如打一个月的工,由此导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粮食生产积极性逐年下降,很多农民就宁可让耕地荒芜也不愿耕种,出现弃田荒田的情况。

二、减轻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的对策

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一,地方政府必须制定严厉的政策规范,禁止胡乱砍伐树木、破坏草地及毁林开荒等行为,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开展大规模的造林、种草还草的运动,提高森林覆盖率,让其充分发挥生态“稳定器”的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财政投入和补偿力度,最大程度上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第二,政府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推进水利工程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来确保现有的水利设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并且加快先进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此外,在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时,一方面要深入认识和理解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其带来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各项水利工程能够很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能丢掉市场的竞争机制,因为市场的介入将可能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运行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把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防灾同等主要的位置,不能只注重工程建设而忽视了管理,而是应该再加大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相应地增加管理资本的投入,做到“建设和管理并重”。

2.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

第一,选育抗逆粮食作物。为了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灾能力,育种工作中在选育粮食作物时要尽可能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或人工物理化学方法来挖掘与抗逆相关的新基因,选育耐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确保它们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增加粮食作物的抗逆性。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环境中,大部分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更适合其生长发育;但当生长环境出现恶化时,粮食作物具有的性状可能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人们为减少不利因素对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釆用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来改变粮食作物的性状提高其抗逆性(例如施用矮壮素抑制株高来增强作物抗风能力),这就需要科研人员研发出效果更有效、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便宜的化学制剂或发现新的物理方法来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第三,科学栽培管理来增强粮食作物的抗逆性。科学栽培管理能极大地增强粮食作物抗逆性,例如科学灌溉能有效控制小气候湿度,从而影响粮食作物性状发育提高其抗性并减轻病害的发生;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改良土壤结构,使其疏松绵软且透气良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有利于粮食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合理轮作能调节地力,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

3.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首先,在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同时,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力度,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让农民生产粮食能够获得利润。只有建立科学、规范且统一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对粮食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在财政、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给予粮农实惠,使农民减产年不减收,丰产年大增收,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第二,加大粮食生产保险的投入。农业保险属于典型的低收益、高风险产业,而保险公司作为利益主体,难以在低保费、高赔付之间寻求平衡,所以必须依靠政策性支持。因此要以政府为主体,建立农业保险长效发展机制,加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发挥政策促进作用,运用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尤其是水稻保险),建立将农业信贷、救助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基金。这样做,既能增强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能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结语

粮食生产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日光温室的建设发展已成为我区发展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项目。为了强化此项主导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应尽快扭转改变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低下,导致经济效益一直徘徊不前,难以提高的现状,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日光温室蔬菜管理提高效益

近年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作为高效农业在我市发展较快,主要布局在210国道沿线。日光温室的建设已成为我市发展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政府在组织领导、资金、物质的投入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化、效益化。建立的高效农业示范区、示范点效益显著,科技含量高,带动幅射作用大,整体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El光温窀的发展出现新热潮。

为了强化此项主导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尽快扭转改变El光温室蔬菜科技含量低下、经济效益一直徘徊不前、难以提高的现状,依据几年的上作实践,略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存在问题

1、建棚质量差。

建棚质量差是普遍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缺乏科技知识,不能科学建棚;二是认识模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建造质量无法谈起;三是不少农户思想不纯,目的是为骗取贷款,建棚只是敷衍了事;四是运动式的建棚热潮,完成政治任务的思想,有个模样就行。

2、没有形成有规模的蔬菜专业户。

据粗略的掌握,90%的农户所建菜棚数量和面积甚少,还是以大农业或其他副业生产为主,温室蔬菜生产只是梢带,碰好吃一嘴,碰不好拉倒,没有长远打算。

3、面大分散的现状,难以管理。

近年来我市发展的lE光温室,面大分散,业务部门尽力而为也无法管理好所有的大棚技术。农户也因建棚数量甚少,不能将其作为主要经济收入,从而使技术人员的指导工作难以开展。

4、扶持资金扯皮问题严重,制约发展。

由于上述问题,所以规模小效益差,扶持贷款不能如期回收,影响周转。而信贷人员又是终身负责制,对难以收回的贷款深感胆怯,导致新发展的乡村户应扶持的贷款不能按时到位,影响工程进度,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虽经政府部rJ多次协调,扯皮现象还是迟迟不能解决。

5、管理跟不上。

①、对温度的管理。菜棚不能持续保证适宜的温度是普遍现象,温度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很大。究其原因:一是不懂具体品种的生物学杼陆二是管理粗放或措施不得力,而导致生育不正常,产量低,品质及效益差。

②、对光照的管理。lE光温室大多用草帘作为覆盖保温材料,在卷放过程中,损伤棚膜,同时棚膜上不可避免地落有尘土,影响棚膜的透光率。另外进入冬季天寒lE短,帘子揭迟放早,光照时间不足。

③、连阴雨雪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光照不足,温度较低,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导致蔬菜光合作用下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弱,m现落花、落蕾及落果现象,造成植株徒长,抗逆性降低。

④、浇水施肥。不少菜农在日光温室中大水漫灌,室内湿度急剧增加温度下降。病虫害严重,土壤肥料渗漏,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土壤消毒不彻底,虫害大量发生;大量施用化肥,土壤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影响植株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不按照蔬菜在各个生育期所需的营养元素配方施肥。

⑤、防病防虫。病虫害防治对广人菜农来说,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以防为主的意识淡薄。在病虫害发生轻微时,未能及时治疗或不能及时发现。等到严重时,治病心切,用药的种类和剂量偏大,产生药害。有的单会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能对症用药,影响防治效果,降低了产品的商品性,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的菜农怕产生药害,又用小剂量农药喷洒,出现药到而病不除的现象。

⑥、茬口安排不合理。温室种植的蔬菜种类有限,要种植经济效益高的蔬菜品种,决定品种自身档次和遵循市场导向,还有产品的品质及产量。在生产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茬口安排,要按其特性科学搭配合理安排。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蔬菜,致使土壤营养不平衡,出现缺素症,影响蔬菜品质和产量。同时,连作也为同一种类蔬菜的病菌和害虫提供了繁衍条件,病虫害在温室内发生严重,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品质恶化,商品性下降,大大降低了日光温室的效益。

二、解决办法

1、依靠政府的政策和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我市温室蔬菜生产的产业化进程。

我市温室蔬菜生产,作为主导产业立项以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为推动大棚蔬菜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带来了契机。我们应充分抓住机遇,转变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认识到高效设施农业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以科技为先导,提高业务人才队伍和广人菜农的科技文化素质而努力。

2、彻底改进建棚质量,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

建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棚使用的寿命和经济效益。所以建棚的立地条件选择、墙体的厚度、受光时间和受光率、设施结构、所用材料的成本核算、质量等都要因地制宜。今后建棚要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科技含量高的求实态度。

3、严格实施区域化布局,发展有规模的专业乡、村、户。

我市是多种气候并存,从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看,可以周年进行蔬菜生产。以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看,首先推动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有规模的大棚蔬菜,生产专业乡、村、户,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步人产业化道路。

4、加速提高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促使扶持资金的正常运转。

发展中扶持资金相当重要,只有正常运转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今后要保证正常运转必须做到①严格审批②实施中多方配合,勤检查监督:③提高建成已投人生产大棚菜的经济效益是关键的关键。

5、科学管理。

①、持续保证温室内的适宜温度。掌握好大棚内的温度,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措施。应及时开放通风口的大小、间隔交替放帘、灌水等技术措施调控温湿度;及时关闭通风口、提高覆盖帘的质量、盖严帘子、生火炉、火盆、电热丝等加温技术措施,提高温度。只有保证各个生育期的适宜温度,才能正常生产发育,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的。这是一项细致、耐心、持久的工作,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就非常困难。

②、优化光照条件。应改草帘覆盖为棉被覆盖,延长寿命,避免损坏棚膜,使用质量高的无滴膜,并经常清洁膜面尘土。进入冬季,在大棚的北侧弱光处挂反光膜,增加北侧的光照。

③、合理浇水施肥。大力推广膜下暗灌技术,此项技术适用、易掌握、成本低、效益好。有条件的还可使用滴灌。浇水以勤浇少量为宜,阴雨雪天气不浇水。施肥种类因作物而定,一般叶菜类以氮肥为主,茄果类及瓜类以沼液、有机肥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总的原则是施足底肥,在不同生长期按作物需肥种类和需肥量追施速效性肥料。

④、克服恶劣气候的影响。低温阴雨雪天的管理是日光温室栽培中的关键,光照不足可采用日光灯,在连续阴雨雪天气后骤晴时及时间隔揭帘。棚温低及时采用加温措施,升高时要及时排放棚内有害气体。进行叶面喷肥提高植株抗寒抗病能力。

⑤、加强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措施。选用抗病良种,清理田园,土壤消毒,培育壮苗,调控好温湿度。在病虫害高发期及时预测预防,发生时要认准病虫,对症用药,提高防治效果,有效防治并发病害,减少喷药次数,减轻污染。

粮食生产论文范文6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措施

在我国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的有很多,钻孔灌注桩施工是利。钻孔机械钻出桩孔,然后吊装钢筋笼就位,在进行灌注混凝土而成。它属于无震动,无挤土的成桩工艺,能够适应各种土层条件下的施工。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从而产生一些质量事故。在这里我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桩位偏移、钻孔偏移

1.1 产生原因

A定位放线错误或偏差过大造成桩位偏移,桩机对位不准或现场地面不平整也会使桩位机机架歪斜造成偏移;B钻杆不垂直,钻头导向部分太短.导向性差,没有按照桩的要求而选定,或钻孔是钻头遇到地下障碍物阻碍,例如遇到较大的孤石等造成斜孔;c地下土质软硬度不一,或岩土自身的强度不均匀,在钻孔时造成的桩孔的偏斜。

1.2 防治措施

A审阅设计图纸,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现场放线定出桩位后,做号标记,先用管线探测器探测桩位下面是否有管线,确认无管线埋在地下后,方可埋设护筒;施工前对标记好的桩尖位置进行复核和校正,每天开工前再根据轴线引点复核预埋的桩尖是否仍在设计位置。B察看是否有障碍物,如发现障碍物,属浅部障碍物的用人工挖除,或采用机械挖掘;深部障碍物无法排除者,应该要求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桩位或进行加桩补强处理。C为确保钻孔前钻头垂直准确对在桩位上,可用经纬仪观测钻杆垂

钻头要加工精确,钻杆要安装垂直。在钻孔过程中应注意经常检查,如发现钻杆有偏差,应减慢速度,并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有足够的力量削去硬层,然后转入正常钻孔状态。

2、混凝土强度低

2.1 产生原因

A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量差,不符合设计要求;B混凝土搅拌时,水灰比较大;C混凝土坍落度偏小,混凝土浇灌欠密实;

2.2 防治措施

A选用优质合格水泥和含泥符合规定要求和级配良好的砂、石。B适度增加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提高水泥浆的稠度:调整配合比,适当调大混凝土坍落度。C经配合比设计,使用强度高一等级的水泥或向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减水剂,缩短混凝土凝结时间。

3、桩身缩颈、断桩

3.1 产生原因

A地下土质呈软流塑状,因导管拔管速度过快或混凝土坍落度偏小,形成装孔内混凝土脱空而产生断桩或严重缩颈。B由于冲孔时未将沉渣冲洗干净而形成松软层或捣管下端距离空底过远,混凝土分散而与泥浆混合,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底部疏松体,导致断桩。c桩机钻杆提拔速度过快。

3.2 防治措施

A增加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灌注前要进行坍落度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灌注。B灌注前应清洗导管和漏斗,灌注中做好记录,随时观察,及时分析判断灌注质量的好坏。C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按规定适当提升或拆除导管,根据桩径不同,导管底端出料口必须埋人混凝土面以下至少1-2m,且不得大于6m,拔管的速度不宜过快,要与混凝土灌入量相适应,以免导管下端出料口离开混凝土面时出现“断桩”事故。

4、桩顶和钢筋笼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量超薄

4.1 产生原因

A当设计的钢筋笼长度为整个桩长的1/2-1/3时,下部没有钢筋支撑。仅靠钢筋笼底以下混凝土拖住钢筋笼,难以达到控制标高的目的;设计的钢筋笼主筋以下仅有少量支撑到柱底的钢筋,或钢筋截面偏小,钢筋笼放入桩孔后撑筋易产生弯曲而使钢筋笼顶标高偏低。B虽设计钢筋笼主筋为通长,但由于极端持力层顶标高相差较大.使钢筋笼长度与实际桩长不符。C浇灌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够,使桩顶混凝土标高低于设计标高并使钢筋笼顶标高也低于设计标高。D由于钻头经过松软土层时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孔,当混凝土注入桩孔时,有一部分会扩散到软土中去。

4.2 防治措施

A按设计桩顶标高将钢筋笼顶部两根钢筋延长焊成吊环,浇灌混凝土前用钢绳吊放钢筋笼入桩孔内固定于设计位置,混凝土灌注后钢筋笼吊环露于地表,从而达到控制钢筋笼顶标高的目的。B提高钢筋笼制作的精确度,使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根据地质资料提供的持力层标高,制作每根桩的通长钢筋笼,使其于实际桩深基本相符。c确保混凝土灌注量的充盈系数在一般土层中不小于1.1,淤泥层部分不小于1.2.掌握好各层土的钻进速度,在正常钻孔作业时中途不要随便停钻,以免过大的扩孔。D钢筋笼要缓慢吊入孔内,以防止碰撞孔壁,钢筋笼按设计标高放置后应马上固定好,随即安装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E钢筋笼在运输和起吊过程中,要在钢筋笼上每隔3-4m装上可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以防止变形。

5、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5.1 产生的原因

A桩的因素:桩底未达到设计标高:桩身出现严重的缩颈、断桩或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桩顶混凝土浮浆部分超过规定厚度;桩身直径小于设计桩径,桩侧泥浆壁和桩低沉渣过厚。B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与施工中遇到的实际地质情况有较大出入,设计人员根据地质资料预估的单桩承载力误差偏大。

5.2 防止措施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桩底标高进行施工;采用相应的措施预防桩身产生严重缩径、断桩、混凝土离析。

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确保混凝土强度;将桩顶混凝土浮浆部分剥除干净;适应增加混凝土灌注量,提高浇灌混凝土的充盈系数,确保桩身直径满足设计要求。

在工程桩施工前,先打静载实验桩,根据静载实验取得可靠的单桩承载能力数据,复核原设计单桩承载能力值,若不能满足则应进行适当修改或调整原设计,例如增加桩得数量或加大深度等。

清孔采用正循环换浆方式:开动钻头空钻不进尺,使沉渣处于悬浮状态随旧浆排走。清孔后孔底的沉渣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必须复侧孔底的沉渣度。沉渣要求:摩擦桩小于100mm,端承载桩小于50mm。符合要求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如沉渣厚度超过要求,可在灌注混凝土前对孔底进行高压射水或射风数分钟,使其漂浮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

6、孔壁坍塌

6.1 产生原因

A孔内水压力小于孔外水压力,不能保持原净水平衡而塌孔。B进尺过大,出渣突然增多,泥浆稠度减小,孔内压力变小,也会造成塌孔。C由于土质疏松,加之泥浆护壁不好,护筒水位不高,造成塌孔。

6.2 防止措施

A了解各墩桩的地质情况,注意护筒的下口回填处理;钻孔时经常检查泥浆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1.2以上,在特殊情况下,还应该加大水泥浆相对密度,以增加泥浆护壁的强度。B施工时应经常注意水位情况,避免造成内外水压力差过大。c扩大进尺不能超过3.5/8h,维持护筒内的水位,应使它比护筒外的水位高出1.2-1 5m,同时,泥浆的稠度和相对密度在控制得当,操作中要避免碰撞孔壁。D发现塌孔,首先应保持孔内水位,如是小塌,可能浓泥浆或投入黏土继续钻孔;如大塌,应立即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塌孔部位,用黏土回填到已塌孔壁的高度以上,停一段时间,待土及水位稳定后再行重钻。

7、护筒冒水

7.1 产生原因

A由于埋设护简时周围填土不密实。B由于起落钻头时碰动,导致护简漏水。

7.2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