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习课程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1
职业岗位分析通过对武汉富士康、鄂州电信分公司、湖北大为电子有限公司、康佳集团及武汉市中夏无线电厂等主要合作企业用人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产品升级、新技术不断采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发生了变化。目前,企业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岗位群是: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及管理、电子电器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1)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及管理岗位群:主要有电子电器产品(如家电、通信产品等)的生产、装配、调试、检验、设备维护和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产品的技术研发等岗位。特别是生产线的关键工艺岗位(如SMT操作)、检测与质量控制岗位、重要设备的维护岗位,高素质技能人才更为紧缺。(2)电子电器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岗位:主要有电子电器产品的销售、维修(特别是高端产品,如平板电视等)、电子设备运行和维护等技术岗位。其中高端产品的技术服务岗位,高素质技能人才更为紧缺。
课程体系的形成
构建适应“三结合,三融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电子信息“校行企”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指导下,广泛开展专业调研,对应用电子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群)(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制图制版员、电子产品工艺员、电子设计助理工程师等),进行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的描述,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焊接电子电路、装配电子电路、测试电子电路、检验电子电路、维修电子电路、设计电子电路、使用仪器仪表检验电子设备等)。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成“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等行动领域,并转化为学习领域得到“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将典型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要求和职业认证标准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融合[3],构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单项专门操作技能训练、单项专门设计技能训练、系统综合技能训练的技能系统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操作专门知识、专业设计专门知识、知识综合运用的知识系统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两个系统化。引入电子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以及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将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单片机快速开发、电工、电子产品装接、电子产品制版及SMT等6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课程开发,引入电子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调整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主体 意识
1 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好几个年头,但不少教师在更新旧的教育观念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对新理念的接受。帮助学生实现观念的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应该是广大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落实新课程理念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极其关键的一个问题。
1.2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刷新旧的理念的同时,也应该让我们的学生从旧的学习观念中走出来,以自我发展为中心,以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不断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重新给自己定位,找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应担当的角色。
2 语文学习存在问题的分析
2.1教者自身应转变教学理念的角色,教师教学不再是仅仅备教科书、备教等,更重要的是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增强自主学习的功能意识,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积极地完成学习目标任务;教者还应以“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主导”,通过思维训练,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思维,从而让他们明白“生活即语文”的教学观念,拓展延伸他们的语文知识。
2.2学生还应在教师的鼓励和倡导下,自觉地投身到语文学习环境中去。学生应以课堂为学习阵地,通过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语文信心。在此基础上,学生应整体感知语文,通晓大意,从而积极主动地接受必备的语文知识。
3 增强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的策略
3.1鼓励学生认识并接受新的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为了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并接受新的理念,帮助他们揭开新理念的“神秘面纱”,对此,我们应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素养,而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语文学习功在平时,它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而要潜心“修炼”,一步一个脚印练好基本功。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特点。以前的语文学习我们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但并不等于说我们现在就要完全抛开语文的工具作用,而是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尤其我们都来自偏远的农村,基础普遍较差,所以应该注意把语文基础知识特别是字词的正间释义和句子的模拟训练的功底打扎实。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自我为中心,才能有利于其多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要以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主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努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万丈高楼平地起”。
3.2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门个体参与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过程。没有哪一门课的学习比语文课更具有情感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因此也可以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是检验学习语文成败的关键。因为只有学生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说明他主动参与了学习和思考,并从中受到了教育的熏陶。
我在讲《诺曼论著号遇难记》时,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题目:假如你是哈尔船长,在当时非常危急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结果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个学生语出惊人,他说假如他是哈尔船长,他会毫不犹豫地逃生。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这个学生一下子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一声不吭。很显然,这是一个比较自私的学生。但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首先肯定了他的敢于说真话,表扬了他的勇敢。然后再给他指出:“不错,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因为它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它。但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都应有种责任感、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否则,这世界不就变得人人自危,太可怕了吗?”最后我就就事论事,列举了一些相关的事例,让他们明白责任心的重要性,让他们“记住用爱心去温暖我们周围的人,可是我们一辈子的作业!”只有不断地肯定学生,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我所带的班的学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平日接触面不广,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敢主动发言,生怕答错了惹同学笑话。经过对他们不断的肯定,这种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3努力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
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尽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因此,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努力找“茬”。记得有一次,上古诗《登岳阳楼》时,刚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一位学生冷不丁举手提问:“老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杜甫的《绝句》其中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而刚才你说杜甫草堂是在四川成都,四川应位于我国西南。东吴领土在今浙江一带。”杜甫在成都怎会看到东吴的万里船呢?我先对他的大胆质疑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请其他同学通过讨论给他释疑。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样的问题,往往通过同学合作的方式就可以解决。有时课堂上解决不了,我就让他们回家找资料,实在不能解决,我再给以明确的答复。这样提问的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其他同学也能从中找到一种成就感,慢慢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也自然活跃了,学生也乐于学语文了。
3.4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而又必备的语文语言知识。
语文课外作业除了写日记外,我基本上不布置其他的作业,我要求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但由于受条件限制,学上们难得读到课外书。为此,我组织并带领两个班的学生每人交两本以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建成“图书角”,供学生借阅,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
3.5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采取多种方法灵活的教学。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3
考察世界高职教育,国内有关学校改革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经验,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类同,没有消除学科本位,不敢割裂原学科,岗位技术技能训练尚未形成独立课程等,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在部份高职院校进行了高职课程开发及其结构改革的初步尝试。
一、高职课程开发的模式
高职课程开发基本模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目标模式,一种是过程模式,一种是环境模式。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实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十分具体明确且无可替代,它“着重于人才之养成,强调教育的产出,因而一般均以目标模式为其发展之模式”?①。当代世界比较成功的几种职教课程开发模式,基本上都是在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从职业岗位入手,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建立教学模块,确立教学,协调模块间关系,经反复教学实践检验,最终形成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可行有效的课程体系。结合我国现实高等职业教育具体条件和环境,吸收和融汇各国先进的课程开发经验,我们构思了一种简明模式,并在高职课程开发与课程模式改革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我们把课程开发过程归纳成四步:第一步职业分析,第二步目标分解,第三步构建课程,第四步课程评鉴。这四个工作流程。
职业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是通过高职毕业生第一任职岗位、岗位职责、岗位能力需求调查,掌握高职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智能结构,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实际上这也是课程目标的选择。进行职业分析要紧紧依靠行业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切忌仅仅靠学校领导、教师脱离实际的主观判断分析。
目标分解是构建课程前的准备工作,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形成相应智能结构的教学分析,实现由需求向教育功能的转换,建立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这些理论教学和技术技能训练目标的分解,产生了技术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块和理论知识教学模块,这是构建课程的基础。进行目标分解要实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既发挥企业技术人员对职业岗位专项能力及其发展趋势非常熟悉的优势,又发挥教师对教学领域的专长。
课程组织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工作,通过各个技术技能训练教学模块和理论知识教学模块按其性质、功能以及内容和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的整合,构建课程门类,并按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各教学模块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技术技能熟练程度,确定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完成课程建设。这项工作实际是将教学目标及人才规格以模块教学的形式具体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具体体现,必须强调能力本位思想,突出技术技能实训的地位,防止学科本位思想的干扰。课程组织工作的进行,主要依靠任课教师,发挥他们掌握教育规律的优势,但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高等职业教育理论,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课程评鉴是在课程教学实施了一个或几个周期后,检查课程内容与课程目的是否统一,课程目的与教学目标是否统一,因而它是课程自身评价,而不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要排除教师、学生、设施条件及管理上的诸多因素影响,目的在于对课程价值作出判断,以便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二、高职课程模式的开发
高职课程模式,即高职课程体系结构,存在着多种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各有侧重,也各有利弊。横段式结构比较重视理论学习,纵条式结构更有利于专业能力培养,自由式结构反映了宽口径的培养要求,交替式结构则有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课程模式的选择是受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设置本身等各种条件制约的。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模式基本上是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普遍的“三段式”结构,即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构成课程体系。我们认为,为有利于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必须打破“三段式”模式,因为“三段式”结构的课程体系对于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为未来工程设计开发和学术研究奠定宽厚基础的普通高等教育是适合的,但对高职教育来说,却严重的影响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按自身学科体系寻求自我完整,而不是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服务,针对性不强,导致课程教学实际效益的下降,而且挤占了学生接受实际技术技能训练的课时。这种课程模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唯理论是水平,而不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实训课不能形成完整体系,对高职技术人才培养十分不利。我们借鉴加拿大高职教学的纵条式课程体系结构模式的经验,在突破“三段式”结构,建立高职课程体系新结构方面做了大胆的改革。一方面,在整体上变“三段式”为“三条式”:一条为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顶岗实训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见下图所示),在校三年之内连续不断线,这样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课程组织和教学中,又要尊重各类知识、技术技能间的内在联系,按其知识、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的安排各自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
专业课(毕业实习)30%
基础课50%
公共课20%
传统“老三段”课程体系结构
公共课15%
专业课35%
实训课50%
高职新课程体系结构
三、高职课程开发的实践
能力本位的课程论尚未成熟,人们对其还有不同认识和看法。高职课程开发的理论还在探索阶段,我们对高职教育的性质以及要开发的高职课程的预期形态和基本特征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晰。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摆脱不了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影响,许多情况是仿学科中心,或在原专科课程基础上做些技术性处理。几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慎重对待:
1技术指向与人才层次
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有不同的业务能力,这就要反映其行业的技术指向。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把高职教育理解成完全技术指向型的教育。还要认识到各类专业的职业教育也有其层次特点。我们认为,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必须要形成以职业为指向、具有不同职业能力结构的层次差别。这种差别存在于任何专业,并具体表现为管理型、技术型和技艺型三种形式。所谓管理型人才,是指在专业岗位群上具有一定决策权力,并能组织实施上级领导决策方案,具有一定综合管理能力的通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在具备基本的行业或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尤需具有协调管理的能力和自身的发展潜力。技术型人才,主要在于更强调智力技能。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特征,包括观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形成了这类技能,对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难题,进行技术上的革新和创造以及开创性个性品质的养成,都将起很大的作用。技艺型人才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强调,意在培养能够高质量地实施工程设计、管理方案的人才。他们通常需要对本职工作掌握有较多的决窍,在技术上能充分体现熟练性、精确性、高效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2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
培养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过程,一般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学习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和岗位训练阶段。普通高等教育是将前者放在学校内进行,而将后者放在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由企业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岗位培训,因而,在学校里的教育侧重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基础打得深厚、广泛,将来可适应很宽的具体职业的确定和发展。高职教育则是将两个阶段的过程都由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毕业后达到具有立即上岗工作的职业能力。因而,把技能训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岗位培训也放在学习期间作为主要培养手段。因此,职业教育所设课程以职业岗位规范为出发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的必然规律。但是,职教理论认为,职教的着眼点应从一个职业岗位的就业转变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即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学校不仅应使学生在职业阶梯上,稳定的迈出第一步――这是学校培养学生达到第一任职岗位能力的近期目标,而且应继续发展以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高职学校必须提供具有发展潜力及弹性的课程,基础理论不能过浅,职业技能不能过窄,近期目标与长远兼备,而以近期目标为主。不然,将使职业学校教育混同于职教单项技能培训,失去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
3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
要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价值观与课程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观与课程观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知识观的转变表现在:知识是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知识是过程而非结果,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知识是作为整体的对、人类、社会的综合的解释等等。因此,课程也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它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课程的组织不再囿于学科领域,而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强调发现和创造知识等等。新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弹性的特点,注重学生个体的感知和体验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造。根据这一原则,在开发高职课程时可以考虑建立由核心课程、相关课程、交叉课程组成的三维结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由一些文化基础课以及学习某一专业最核心、最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包括理论和技能)构成。相关课程是指与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一类课程,是专业不同方向的几组模块课程,是规定选修课。交叉课程是一种可向相关性专业拓展的课程,属完全选修课。这种三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加强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以少而精的核心课程为中心,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4反复实践与实践中的反复
高职课程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研究,我们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指导思想,更需对高职教育性质及其培养对象应具的知能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也需要对相关职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技能有较深的造诣。在对课程总体设计进行初步开发后,要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开发。开发后的新高职课程的实施,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还仅仅是刚刚起步,开发高职课程的经验还很不足。因此需要对开发的总体设计和每一门课程的编订进行反复的试验,课程开发模式的四个步骤,要经过多次循环。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反复实践是必须的。
高职课程开发,首先是原有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观与能力本位课程观的一次大碰撞,开发高职课程的难点,不仅在于如何形成新体系,更在于是否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在当前,新开发的高职课程尚不成熟,实施过程中许多配套的设施、条件还不到位,往往会遭到“理论上不来,实训没上去”等批评,甚至是责难,有些课程在具体教学中又自觉不自觉的回到原学科模式。我们要正确对待这种会在较长时间内出现的反复,它是必然的,有使整个高职改革与发展夭折的危险,但它并不可怕,我们要紧紧抓住观念的转变,从教学法规上严格管理,把高职课程改革与开发坚持下去,必有成效。
书目:
①《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0版,第207页
②钟启泉:《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7页
③高职:《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中国教育报》,1997.10.8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理论教学 实践课 辩论 言意之辩
古代文论作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特别是文学类的课程相比,内容显得艰涩抽象,需要学习者付出更多的心力尽心研习,而仅以理论传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常常阻碍着学生对古代文论学习的兴趣和投入。面对艰涩的理论,学习者缺乏研读的兴趣、探究的热情,就很难达到使他们准确地把握原理,进而深入地研究理论这一教学效果。
为此,必须大胆地做出在当代教学语境下重构高等院校古代文论课程新体系的尝试――在古代文论的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实践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钻研兴趣,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论的概念和知识体系。本文就此做了理论探讨、实践探索和经验性的总结,以求教于理论教学的各位专家学者。
1 理论探讨
我们所要做的新体系的尝试并不是也不可能平地起高楼,而是基于基本科学和教育历史发展及现实基础之上的。
首先,这符合实践与真知的辩证关系。我们的理论,无论它处于理论体系的哪一个层次,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实践。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和引导实践。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是空泛的,不回到或是根本脱离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头理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不论是解释世界,还是改变世界,都源于人的实践,不可能没有什么过程和媒介,古代文论也是如此。我们研究和教授古代文论的根本目的,是要研究和教授审美和文学创作的根本性规律,以此来指导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实践,创作出更多更美好的作品,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其二,当前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理论教学从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转向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助互促的方式。从教育历史上来说,在西方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对话式”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有先秦的孔子师生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后世一直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近代科学兴起,以往博学式的学者时代向各学科专门性的专家时代过渡。各学科向纵深发展,演绎出一整套一整套的理论。各学科的积累也日益丰厚,要进入各学科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基本知识积累越来越不对等,教育就开始转向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模式,理论教学也渐渐向“独白式”过渡。这种“独白式”传授方式,是传授者从个人经验出发对理论体系的理解,以及依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理解平台的评估建立起来的。这种传授以高密度、体系式的范式使得学生很快能够鸟瞰整个理论体系的全貌。由于理论的抽象、体系逻辑的紧密、教师掌握的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平台的误差、学生们知识结构本身存在的差异,以及现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面临的学生厌烦理论学习,而只重视一些实用性强的实践性课程的学习的短视性学习倾向,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理论教学付出与回报的不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古代文论课进行改革,吸收“苏格拉底对话式”和孔子式教育的特点,建立一种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范式,把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体系构建推到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实践的还是理论的问题,都是教师所欢迎的,当然理论问题的提出更是我们所期待的。同时,实践中的周边性、发散性能力的着力引导和培养,也是我们实践课的一大目标,力求实现“一课多赢”的成效。
其三,受教育者的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需通过一定的实践。教育基本理念的最终目的不仅仅要的是受教育者知识在量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如何通过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课堂实践方式把一些理论知识加以深化,加深学生对它的理解,乃至达到运用的程度,进一步达到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这里的实践能力不仅包括在正确的古代文论体系指导下阅读、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深刻透彻地体会古代文论的概念和体系,思考这些概念和体系的指向和回答的问题,并且能够提出问题等等。
最后,从知识到实践,再回到知识,关键是注意对学生理论思维的训练,力争让学生能够通过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新知识,实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双向促进。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创造,这也是我们整个理论教学的目的之一。
总之,古代文论课程理论实践的基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开拓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激活学生现有的生活性体验性知识和技能,通过深刻体验和领会古代文论的知识概念和体系,达到一种常识与理论的对话,而不是老师个人经验传授中的独白,从而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这些知识概念和体系的同时,在技能上得到深入锻炼,加强他们对生活性体验性知识理论化、体系化的总结水平。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激发作用,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上融会贯通,进入到一个更高的知识体系层次,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提出、研究、解决理论问题,达到创造更多新知识和建构新体系的可能,推进整个知识体系的更新和进步。
2 实践探索
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就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本课程组经过精心研究,确定了课程实践能力训练的一系列活动,并安排了教师主持各项活动。笔者的任务是组织学生以辩论的形式,深入体验和把握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首先,作为研读性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我选了“言不尽意”和“言能尽意”这样一对辩题作为活动内容。一则这是古代文论的核心论题之一;二则该论题古往今来一直颇受关注,就理论和实例材料的搜集来说并不难;三则这个问题与学生个人的认知体验紧密相连,容易将学生亲身经验激活,借助于这些经验实现新知和旧识的对接,容易将新知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其次,确定在本科三年级安排辩论。古代文学理论辩题的展开,是在学生有较多的古代文学知识储备的前提下进行的。我系的古代文论课设置于本科学生已经完成了古代文学史从先秦至唐代文学的学习,宋元文学史正在同期开设,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一部分文学现象的认识和文学作品的研读积累,同时基本理论的学习也需要做一定的铺垫。所以,我们把辩论活动设计在三年级学期中段,以传统的教学――相应的基础理论学习,给学生打下专业发展相应的古代文论的原理和知识基础作为前提。这样辩论才不会流于肤浅而毫无学术含量。另外,辩论这一形式受到高师院校的普遍欢迎,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我系该年级进校之初,就在教师的引导下成立了一个“铁齿铜牙”辩论社,参加了辩论社的学生经过近三年的历练,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而那些从未参与过辩论的同学,通过平时的耳濡目染也跃跃欲试,很有一些与之一较高下的激情。所以该辩论活动的展开,是建立在这一形式受到普遍欢迎的情况下的。
其三,设计、组织、实施辩论。在程序设计上,笔者安排了四个步骤:选择立场,完成书面作业;小组辩论;推荐辩手,进行班级辩论;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点和总结。
为扩大实践活动的参与面,让这一个理论学习的过程人人都有话说,人人都积极思考,我们把选好的文论辩题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言不尽意”和“言能尽意”任选一题完成。学生通过自己对资料的收集、研读,选择自己认可的立场完成作业。在“选择立场,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以个体的形式独立进行,教师没有参与。作业完成之后,教师在批阅过程中发现,虽然两种文论观点在古代文论史上均有论述,但如今的学术热点更多地集中在“言不尽意”的介绍与评价中,加上学生的思辨性和辩论激情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更多地局限在对别人言论的接受上,作业呈现一边倒的情状,80%的人都站在了“言不尽意”一方。这仅是对知识理论浅表层次的认识,无法通过对话的形式互相启发,实现共同进步。
在“小组辩论”过程中,持反方意见“言能尽意”的同学显得底气不足,不敢正面破题,甚至采用诡辩的技巧将“尽”字的含义阐释为“尽可能地”“尽量地”。很明显,这样的阐释方法,只能论证“言”可以表达事物的一般道理,而非所有道理。辩论会结束,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反方学生破题,从“言能尽意”中“言”的含义分析入手,指出“言”的丰富性、包容性。特别是文学作品角度所说之“言”――诗歌,它从《诗经》、“楚辞”深于取象、深于比兴的文学传统一路走来,并以和谐的语音、语象作为语言形式本身,具有普通之“言”所没有的独特的形式表现力。只要充分重视“尽意”的表达力量与“成文”的形式创造力量的统一,只要创造出有巨大情感表现力的语象、语音形式,诗歌就会超越“言不尽意”的表达困境。有了指导教师很小的一点理论点拨,更重要的是有了辩论形式的第一次交锋,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脑筋开始动起来,思维开始活跃,真正开始以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投入的精神展开了资料的再收集和理论的再学习。更有甚者,同学们开始主动地在课后通过互相交流的方法提高自己: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借阅其他同学的作业研读;有的自愿参加其他小组的辩论活动,对每一个新见解都加以关注,表现出极强的参与意识和求胜心理。很快地,我们发现,后进行的小组辩论出现反方获胜的情况,渐渐地又出现正反双方各有胜负、势均力敌的情况。每一个辩论小组是一批不同的同学参加,即每一个同学都只参加了一次小组辩论,但我们却发现,在辩论的推进过程中,越往后发展,同学们对辩题的把握就显得越为成熟;越往后发展,就越多关于论题的精妙见解;越往后发展,就越多对相关文学现象和文学理论的挖掘和分析。这些都是同学积极思辨、自主学习意识增强的表现。
在“推荐辩手,进行班级辩论”阶段,大家把能够代表小组意见和实力的同学推荐出来参加班级辩论,这些同学都积极准备、全力以赴,并以持同样观点的小组成员的大力支持作为后盾,因为在形式上,他们获胜与否直接决定着这些小组成员的期中考核成绩。我们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引导同学们学会协作与互助。而事实上,同学们在辩论准备过程中,的确通过协作形成了交流互助、共同进步的团队意识。
在“评点和总结”阶段,采取师生共同评点,先后总结的方法。评点和总结的主题放在整个辩论的技能、技巧和辩题含义的理解与升华两个方面。通过对辩论技能、技巧的评点,同学们认为辩论的成败并不取决于普通常识对辩题的看法,对辩题内涵的深入挖掘,引君入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辩论技巧的充分运用,辩论中的急智和流利、明白、晓畅的口头表达能力,都影响着听众和评委对辩题的理解和手中赞成票的投向。无论多么难以割舍,辩论总应该有胜利的一方。在决出胜负之后,总结胜负双方对辩题理解上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将其连珠成串,相映生辉,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古代文学理论古时、现代乃至将来的永恒价值。
关于“言意之辩”的辩论实践课,经过充分酝酿和预备,最后参加比赛的辩手在理论储备、论题的挖掘、论点与论证过程的呼应及语言的运用、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论题的挖掘上,正方紧紧扣住“言不尽意”中“尽”的含义做文章,指出“尽”的意思是:“淋漓尽致”“完全的”“所有的”。分析了意内言外,意里言表,不可能一一对应。反方则对言的丰富性、包容性加以阐述,并通过实例给我们展示了“言已尽意”“言能尽意”的许多优秀篇章。学生通过辩论来学习和把握理论的过程告诉我们:从经典写作来立论,是可以“寄言出意”的。攻辩和结论,双方都做到了与理论紧紧相扣。通过旁听同学的阵阵掌声和活动末尾的点评,我们感觉达到了这个实践课的目的――对这一文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把握。
3 经验总结
在坚实的理论指导、师生的互动交流努力下,辩论实践课获得了成功,基本达到了“一课多赢”的效果。对于这次初步的成功,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
3.1 教师在设计实践课时要充分了解到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现有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性体验性知识和技能、兴趣导向、能力所在,学校现有硬件条件、经费、场地、可能投入的时间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譬如,是不是有现有的活动本身可以利用,演讲比赛、读书会、戏剧社等。就这次的辩论赛,笔者对这些实际情况都事先给予了充分考虑。
3.2 不是所有的理论问题都可以用实践形式来演化再现的,而且不同的理论所寄居的实践形式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应当选取合适的实践方式来引导不同的理论焦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实践方式以达到目的,这才有助于对抽象的概念体系进行深入理解。在本课程组编著的教材《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所列举的辩论题之外,辩论赛方式的实践课我们可资运用的辩题还有如下种种:例一:应当继承古代文论的合理内核;应当以西方文论代替古代文论。例二:“言志”与“缘情”名二实一;“言志”与“缘情”不相等同。例三:作家品德无关创作宏旨;作家品德决定创作成就。例四:“遗貌取神”胜于“情事如画”;“情事如画”胜于“遗貌取神”。例五:“文”重于“质”;“质”重于“文”。例六:意境为诗词独有;意境是文学的共性。例七:古代文论没有典型理论;古代文论典型理论突出。例八:小说戏曲的虚构重于写实;小说戏曲的写实重于虚构。例九:唯小说戏曲家须“阅世”;“阅世”为文学家之必须。例十:“文人相轻”对文学批评有促进作用?“文人相轻”只能使文学批评陷入误区。例十一:文学鉴赏不需要理性;文学鉴赏离不开理性。例十二:“知音”无须“博观”;“知音”务必“博观”。例十三:知人论世;论世知人。例十四: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代衰;文学发展的趋势是代兴等等。用合适的实践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不同的理论焦点,我们的《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给出了不少尝试性的经验。
3.3 要注意实践课中,学生在理论理解上受生活体验性知识(感性知识)左右而产生的对理论体系的一些误会
学生对理论和体系的理解与体验性知识的接轨,有助于他们对理论概念和体系的领会,做到心有灵犀,但也要注意,学生平时的生活性体验知识对理论概念和体系有时会产生误导。概念和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自洽的系统,是各个学科中长期积累和认可的抽象知识群,学生限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局限,会对一些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产生“误会”,或因观察的不够全面而对整个体系产生“误会”。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我们的任课老师运用所学帮助学生解惑的最良好时机。“言意之辩”辩论赛中,起初学生对“言可尽意”的反方辩题,因现有的研究和个人对问题的常识性认知的影响,有些不太能够领会,没有人愿意选择反方,经过指导老师的破题点拨,他们若有所悟,许多人开始对反方辩题进行探究。在最后的对决中,以学生为主的评委队伍,还勇敢地把多数票投给了反方。
3.4 要强调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时时引导学生对知识概念和体系的正见,而不是随着兴趣和性子,把实践课变成了娱乐课
实践课寓教于乐是必要的,我们需要这种娱乐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希望通过这种轻松愉快的形式使得学生触摸到古代文论概念和理论体系的瑰丽美感。但是,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并不只专注于这种娱乐性的形式,而是要关注这种形式所承载的内容,不能使理论实践课演绎成“买椟还珠”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不要让学生仅仅满足于实践中一点点外在能力的获得,这不是我们的基本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对整个丰富的体系的体验。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从理论出发引导我们的实践课,后来最终一定要回到我们的理论构建上来。
3.5 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对理论问题提出的见解,要注意从体系中和体系外的知识加以引导,使得学生得出具有自身特征的正见
在“言意之辩”,对“言”和“意”的常识性理解和文学性解释的区别中,我们就可以略见一斑。譬如,在“言不尽意”一文中,学生在识见之初仅是从字典中去查找文字的一对一解释,将“言”解释为:话、言论;说;汉语的一个字或一句话等。阐释问题时往往从言语、言辞的角度入手;“意”也运用同样的方法,释之为“意思”“事物流露的情态”。这让我们感到学生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古代文论体系中。这就需要教师在这里引导他们关注古代文论的相关论述,通过研读《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知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徐铉《萧庶子诗序》:“人之所以灵者,情也,情之所以通者言,其或情之深,思之远,郁积乎中,不可以尽言者,则发为诗。”刘熙载《诗概》“文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的论述,帮助学生认识这里的“言”应该是文学语言而不是其他;对于“意”也应该认识到,尽管由于古代文论概念的复杂演化,同一术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种解释,但如果从文学审美本质认识这个角度看,“意”指文学表现审美体验和审美理想的功能,它具备意、味、韵、趣等审美价值。通过点拨,学生很快进入到古代文论体系中,展开了文学的继承问题、文学的价值问题、文学的审美问题等方面的讨论,最终得出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正见。
3.6 在整个实践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存在主要是在后台,但其影响力应当是整个实践活动的主导和核心
让学生不知不觉、如沐春风式地进入理论体系理解和创造的殿堂中来,使得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但又是在一种有条不紊的过程中实现。
理论教学实践课的诸般好处,我们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但要吃到这个丰硕的果子,教师需要付出的太多,一方面是理论本身实践化的困难,一方面是时间上的有限性。所以,我们主张把几个基本核心性的概念,加以仔细研究,探索它的合适的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钻研和思索,从而得到自己的心得。以此为基础,整个理论大厦的瑰丽体系就将渐渐展现在学生的眼中,种植在他们的心灵中。
当然,我们人文学科的一个核心是铸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对现实世界的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但是,鉴于理论知识体系的宏大,我们不可能一一借助实践来演绎,使得学生们能够理解其深意,而仍然还是要在短短的时间里,把整个学科的基本构架和理论重点教授给学生。这当然主要只能依赖老师高密度、体系化“周公吐哺”式的辛劳传授,这一直是我们历代学人知识和经验的结晶,现在乃至将来,也一直是我们传授知识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们的理论教学实践课还处在一个探索尝试的阶段,但这些初步的尝试,在激活旧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上,还是达到了我们预计中“一课多赢”的实效。
参考文献: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5
历史上苏北五市(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同属淮海文化区域,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上记载的“海、岱及淮惟徐州”,与今天的淮海地区范围大致相同,它南至淮河,东滨黄海,北到泰山,西临河南。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支持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写进了报告,徐州正向智慧城市建设迈进,即将以徐州为中心形成江苏第三大城市圈,带动苏北地区的加速建设与发展;于此同时连云港的海港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尽管如此,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这种经济现象,与两地的文化底蕴、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许多综合的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地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产生差距的重要因素是苏南、苏北两地产业结构不同,苏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苏南,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低于苏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提到了“三次产业结构”,并研究发现了“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产品缺点是需求收入弹性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品则相反。说明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创建并发展高收入弹性的二、三产业更有利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比较苏南、苏北不难发现,目前苏北地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高,目前已经出现需求收入弹性在不断下降的现象。产生差距的核心要素是苏南、苏北城市群空间结构不同。苏南地区是发展比较成熟的多中心城市群。南京、苏州、常州等大型城市多中心发展使得苏南地区资源配置相对平衡,经济增长趋于均衡。从城市群空间结构看,发展态势比较好的苏南城镇群,中心城市离散度较低,城市群释放的能量较大,苏南支点城市有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扬州、南通等,这些支点城市技术与产业实力较强,能够强力支撑城市群的发展,并能够拉动周邻腹地发展。苏南城市群包含大型中心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镇,这三级城市相互联系,层次分明,且功能清楚。苏北地区相对于苏南支点城市较少,且分散。苏北大型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有待于调整,中型城市与小城镇产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造成城市群资源配置不平衡,经济增长不均衡。
二、苏北地区城市群系统功能优化
1.优化苏北城市群的几何形状
苏南地区的发展演化过程表明城市群存在产生雏形、发展演化、繁荣稳定的过程。苏北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有利资源,发展大型中心城市、中型城市,以增加支点城市数量,使得大、中、小三级城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以点带面的圆环形布局,优化苏北城镇群的几何结构。
2.大力发展苏北地区小城镇
苏南地区发展优势在于小城镇星罗棋布,工业高度发达。苏北地区致命短板是小城镇极不发达,缺乏手工业作坊和商业传统,人们创新意识淡薄,县域经济很不发达。小城镇吸纳劳动的能力较弱,对大中城市的支撑能力严重不足。调整城市群的产业区域结构。在布局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时,应该有计划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到苏北小城镇,使城市建设的重心逐步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转移,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一方面可以使中小城镇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人口向中小城镇流动,使得城市群的结构趋于合理。
3.设立苏北城市群建设统一规划结构
针对本省城市群设立统一规划机构,出台城镇建设长期规划。把苏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缩小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落差,实现城市群的均衡发展。建议对由本省相关部门统一规划苏北小城镇的建设与管理,为小城镇培养人才,加强咨询和指导,促进科技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科技创新能促进苏北城市群系统功能的优化
1.整合、利用顶点城市科技资源,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顶点城市指的是在该城市群内具有相当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实力,能够辐射整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该城市具有创新、聚集和扩散的功能。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概念,指出条件优越具有比较优势的少数地点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产生极化效应,形成增长极。增长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当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增长极会产生向周围的扩散作用,带动周围区域增长。江苏城市群发展,可借鉴顶点城市理论,在苏北地区建设几个顶点城市,并做好规划充分利用顶点城市的科技资源,带动周边城镇经济发展。
2.推进科技人才建设,构建苏北科技创新体系
增长极的形成具有条件性,城市群内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及企业家群体创新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本省进一步推进科技人才建设,以城市科技建设为契机,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以苏北地区企业多元化经营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资本及现有科研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新产业科研人才的培养,进而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最终在区域内实现技术转移,推动科研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实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拓宽吸纳创新人才渠道,优化城市群人文环境,创新人才聚集机制,提高人才吸引能力。
3.建立城市群内资源共享体系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6
课程建设,总体构想是,课程建设广博化、实务化、动态化;具体改革分三步,即注重课程开发,做好课程设计,优化课程结构。人类正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传统的适应工业经济时代需要的会计教育模式正面临着外部环境巨大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会计教育与过去相比,明显滞后,无法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我们在会计教育实践性教学目标、思维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供同仁参考。
一、实践性教学目标实践性教学目标,从学的方面来看,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个体性和互动性。学生尽管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性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主体性来讲,实践性教学是为强化理论教学内容而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和自己动手的环境,一个让学生亲手设计的场所,在这里,可以使学生对第一课堂所学的内容有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可以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新思维,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就个体性来讲,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能力,能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早期参加教师的调研工作。就互动性来讲,实践性教学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赋予教材以广阔的现实背景,及时将社会信息和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加工成教学内容,丰富、补充现有教材,特别是将现代科技信息和重大时事有机地融入知识系统之中,提高教材的“开放度”,沟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充分利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成果,互相渗透与补充,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创设师生之间多向互动为主的教学情境,克服了单向交换,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愉快体验、互相合作与创造的过程。
从教的方面来看,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技能知识。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导趣、导向、导疑、导法、导馈五个方面。导趣,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兴趣;导向,即揭示实验目标、引导方向;导疑,即通过实验激发疑问、引发思维;导法,即指导学习实验操作方法、授以技能;导馈,即课间观察检查实验结果、及时反馈、予以纠正。实践性教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最优组合。由于实践性教学环境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要求会计教育工作者随时跟踪会计市场就业结构的变化,不断完善实践性教学,使会计教育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顺势而为,占据主动。
二、实践性教学思维方式据有关调查及本人的观察与体验,传统的会计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忽略实践性教学环节,整个教育过程沿用的是简单的、直线的、单因素的机械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只限于教材内容,往往只注重讲授技能的正面操作处理与直接结果,完全忽略了其负面效应与间接影响的讲授;第二,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只注重结果,忽略方法、技能的形成背景与过程;第三,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只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技能操作的方法,忽略方法的原理与运用背景。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创造性,走上工作岗位后,只能解决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问题,遇到新问题就不知所措。而作为会计教育,其内容、方法的时效性都很强,复杂性与变化性表现也相当突出,客观上要求培养的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仅知道如何做,更重要的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实践性思维方式。
1.实践性教学思维方式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实践性教学,始终贯彻系统论的基本思维,将与特定技能操作问题有关的方方面面层层展开,进行深入的挖掘,避免“就技能论技能”、“就问题论问题”的单因素思维局限。给学生提供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一种同时从逻辑上、整体上、时间上综合分析问题的思路,也就是展示某项技能、某个特定问题的关系图,必要时,还应教会学生找出关系后面的关系。例如,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对利润事项的讲授,从逻辑方面展开,它与收入、成本、税金等计量因素有直接关联;从整体角度观察,宏观与微观的经济政策、市场随机因素与或有事项、计量的与非计量的事项、同行业的发展动态等因素对其有重大影响;从时间发展过程分析,任意时期的利润与其前后期的利润都有必然的联系。这些关系是与利润有关的最基本的关系,在基本关系的背后,还有许多出更深层次的关系,比如,影响利润的收入因素与销量、销价等有关,而销量又与产品质量、销售策略等有关,等等。
2.实践性教学思维方式是一种动态性的思维方式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决定了在会计教育实践性教学中,应始终贯彻不断变革的动态思维,注重其社会生产背景的讲授,紧跟市场环境的变化实施教学。要求学生不受现有职业技能的限制,学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设想,并且尝试着从这些问题和设想中引出理想的境界。例如,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关于权责发生制问题的讲授,可以同时从问题正向变动、反向变动、关联变动等若干角度运用动态思维。从正向变动角度考虑,尽管我国目前会计准则规定使用这种基础,但是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可能改用收付实现制。从反向变动角度考虑,这种会计处理基础与客观实际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这种会计处理基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按实际成本计价,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价变动相当频繁,且与实际成本有很大差别,因此,采用这种基础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大多数是过时了的信息,满足不了企业投资各方的需要。从关联变动角度考虑,这种基础与国家的经济背景,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等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价格变动不大,按照这种基础提供的会计资料能反映客观实际,基本上能满足企业相关各方的需要。而在市场经济时代,这种处理基础就显得有些不适应。
3.实践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开放性思维是相对封闭性而言的,思考问题时,封闭性思维习惯于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中寻求自以为是的方案,并且更乐于驾轻就熟,接受过去所谓成功的办法。运用开放性思维思考问题,是把实践对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来考虑,注重研究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实践对象及其发展规律。职业技能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在网络时代,迫切需要运用开放性思维构建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在实践性教学中,思维的开放,首先是指对客观实际的开放,也就是思维要跟上客观实际的发展和变化,当事物向前发展了,不固守原有的认识结论,而要进行新的认识,以市场对会计技能的需要为核心展开教学;其次,是指对各种理论、观点的开放,了解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吸收、借鉴其合理的因素和成分。这样,思维的发散性才能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发挥,实践性教学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实践性思维方式是一种液化性的思维方式液化性思维是指无固定形态,能以柔性来紧贴现实的硬性,随形就势,富于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灵活度偏小的刚性思维,思维过分定型化和凝固化,液化思维倡导变通。由于网络环境下,社会生产职业变动频繁、不确定性强、科技含量比重大,为了及时捕捉这些信息,使实践性教学更贴近实际,必须学会液化思维。
5.实践性思维方式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知识创新周期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就业结构,在以变应变的心态下,人们更多地从未来目标出发考虑当前的各种问题,面向未来已成为人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特点,这就是前瞻性思维,运用这种思维考虑问题,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围绕人的需要设计职业,针对设计的职业展开实践性教学,注重可能实现的未来,而不仅仅囿于现在已有的现实。从实践性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就业结构对于实践性教学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为了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实践性教学应从未来会计职业对学生的要求着眼,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会计职业岗位的需要。
三、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多年来,我国的会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市场的需求相差较远,教育界与实务界严重脱离,实践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凭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课程建设,妨碍了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此,本人在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总体课程建设缺乏科学性。一方面课程之间存在重复现象,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会计技能课程欠缺,基础技能课程过于单薄,运用范围窄小,不利于学生会计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建设内容缺乏灵活性。注重操作技能与步骤,忽略基本原理,大体处于技能+说明状态。技能知识内容陈旧滞后,与市场实际需要脱节,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脱节。三是课程设置缺乏适应性。教学中选用课程的随意性很大,往往是老师想教什么课就开设什么课,而不是根据市场需要的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
(二)实践性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目标与构想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改革的目标是努力实现从纯技能操作课程向素质教育课程转变。素质教育课程注重的是学员技能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及其综合运用性,而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操作规程与要求。为了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体现实践性教学重原理、重运用、重素质的要求,应注意理论与操作知识的兼容及各种相关技能间的合理交叉与渗透,加大基本原理与技能相关知识的课程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理解、分析、适应能力和信息沟通、技能操作技巧,提高综合素质。具体构想包括课程改革原则以及程序与内容两个方面。
1.实践性教学课程改革的原则总的来讲,实践性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建设广博化、实务化、动态化。广博化要求课程建设涵盖面宽,系统性强,课程设计时应注意相关技能课程之间的结合,避免重复、脱节;课程建设要将某项技能需要掌握的知识、方法、途径、组织实施的方式,以及测试评价纳入一个系统进行全面地思考。实务化要求课程建设直观性好、操作性强,一方面,应大量增加会计技能有效利用的案例、实验、报告、经验等,将课程内容与当代社会实践沟通起来,赋予课程以广阔的市场现实背景,提高课程的开放度。另一方面,应打破以传统学科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建立以会计岗位群的职责任务、技术技能分析运用、预测市场需求等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想,把会计界的现实需求与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动态化要求课程建设灵活性好、及时性强,一方面应明确某个特定时期、某一门技能课程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和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应注意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修改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使课程建设基本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实践性教学课程改革的程序与内容首先,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课程建设、课程开发要从社会生产发展目标出发,广泛展开对会计市场职业特征、职业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专项能力的分析,为搞好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奠定基调。其次,做好课程分析设计工作,一方面,根据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改革的总体目标,把已经具体化的社会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列出相应的模块,划分理论与实践环节,确定逻辑顺序。另一方面,根据模块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方法,确定选编教材、有关参考资料、实验所需的设施与设备、考核测试标准与方法等。第三,优化课程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践性教学课程建设中较优的课程结构应包括现代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技能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技能实务运用、专业技能研究开发课程四类课程群体。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