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家的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险家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险家的故事

探险家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技术措施

1 工程概况

某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小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7.83平方公里,总库容728万立方米,主要由大坝(含副坝)、溢洪道、左灌溉发电涵管、右灌溉涵管和坝后电站组成。

2 进度保证的主要措施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内容多,施工交叉及相互干扰多,施工关系复杂。工期短、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实现195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目标,工程进度经不起半点折腾,来不得丝毫放松。因此,项目部采取超常规和特事特办的办法,狠抓进度控制不放松,并狠下功夫,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主要措施:

2.1 组织与管理措施

2.1.1 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进度控制工作

施工中,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负责进度控制工作,编制工作流程,落实进度计划的执行。经过咨询了解,施工单位组织人员精心编制了一份科学、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突出做好主体工程施工安排,重点确定了进坝公路、大坝防渗墙、灌溉发电涵管、大坝土方填筑、大坝预制砼护坡和溢洪道几项影响全局的关键项目的施工关系,解决它们的施工交叉干扰和相互影响问题,提出了它们具体的开工、完工时间和控制性进度目标。

2.1.2 加强进度管理,及时采取措施纠偏

及时发现各主要工作环节进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比较,提出进度纠偏措施。9月上旬,检查发现,施工单位所上的两台射水造墙机械不能满足大坝防渗墙控制性进度目标要求,项目部、监理部果断决策,要求施工单位在大坝中段再增加一台机组。由于抓得早,及时采取措施,使原来认为很难按时完成的大坝防渗墙工程最后按期完工。大坝灌溉发电涵管拆除重建项目,在库水位还较高的9月中旬,就开始进行出口段后2节涵管的施工,但施工进度迟缓,检查分析表明涵管也将无法按期完工。至10月中旬,库水位基本放空时,项目部、监理部当即要求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在涵管进口段增加一个班组,增加一个作业面,同时加大模板投入,配足4套内外模板,这样两头并进,日夜奋战,抢抓进度,仅用了20天时间就完成涵管浇筑,比原计划还提前完工。及时为后续项目施工留足了工作面和交通道路。通过采取纠偏等管理措施,进度落后的情况得到及时纠正。

2.2 技术措施

2.2.1 优化设计,确定先进适用的加固设计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原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不一致的情况,项目部专门请来省水利行业资深专家到现场召开了 “工程设计优化与施工技术研讨咨询会”,专家们重点对大坝防渗墙、坝基防渗、灌溉发电涵管和溢洪道加固等几项重大问题提出了工程设计优化意见。通过设计优化,经采纳专家意见,优化后的设计方案确定采用射水法造大坝砼防渗墙(墙厚0.35m),取消坝基帷幕灌浆,取消灌溉发电涵管挖孔桩基础,改明洞内套钢管为钢筋混凝土涵管结构、并缩小了管径(管径采用内径1.8m),溢洪道消力池位置调整至0+235~0+250,泄水渠衬砌长度调整为实施280m等。

根据部分坝段土质松散,射水造墙作业塌孔严重的情况,及时通过设计变更改为采用高压旋喷工艺方案。大坝及坝肩0+010~0+069.28(左岸管身段新填土),0+171.20~0+189.92,0+395.84~0+460.00,由于射水造墙施工作业塌孔严重,无法成孔和造墙,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变更采用改为高压旋喷灌浆工艺。

通过优化设计和对部分工艺措施进行设计变更,确定了较为先进适用的加固设计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原设计方案中存在阻碍施工的几项重要技术难题,施工进度也更有了保证。

2.2.2 精心施工,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

精心安排施工作业,狠抓重点关键项目施工进度。为此,经认真分析,确定并采用先进合理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如下:

大坝防渗墙施工:射水法造砼防渗墙工艺在我省水利行业使用较多,工艺较为先进、成熟。经过设计优化,在施工中采用该工艺。技术方案安排为:在总长只有160m的大坝上,布置两台射水造墙机械,从两端向中间迸进会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率高,9月初又在坝段中间增加了一台设备,这样,三台机械同时作业,确保了防渗墙按期完工。

灌溉发电涵管施工:经过设计优化,灌溉发电涵管采用内径为1.8m的钢筋混凝土圆涵结构,管轴线位置偏移老管左侧9m。考虑水库水位较高,无法实施全管段施工,采取了分段组织的施工技术方案。9月初,先安排出口段后两节管段的施工,待10月中旬,库水位放至死水位时,再在进口段填筑围堰,进行全管段施工。全管段施工时又采取上、下两端迸进的方法,施工工艺安排上,模板、钢筋、混凝土工在不同管节上穿行流水作业。

灌溉涵管封堵施工:采用人工挖竖井,在井底向原涵管内浇灌混凝土填堵进行封堵。由于灌溉涵管管径小,只有60cm,人无法进入作业。我们采取先在封堵的两端用棉絮堵住,两端的棉絮之间用铁丝连接固定,再浇筑封堵用的混凝土,振捣密实,保证封堵质量。

2.3 经济及其它措施

⑴资金优先保障。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必然加大施工资源投入及资金投入。项目部在资金供应方面,优先予以保障,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⑵通过签署“施工进度控制责任书”和制定“主要建设项目施工质量、进度目标实行奖罚的办法”,对质量、进度目标实行责任制和考核奖惩激励机制,也有效促进了施工进度的加快。

⑶及早安排,抢抓进度。在库水位较高、其它项目还不具备条件开工的8月初即开始大坝防渗墙施工;同样在库水位还较高的9月中旬,即开始涵管出口段后2节的施工。以上两项施工安排都打破常规,经过及早安排和抢抓进度,大坝防渗墙和灌溉发电涵管两项重要控制性关键项目的进度得到保证。

⑷妥善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尽管进度问题是本工程成败的关键,但我们始终坚持工程质量第一、确保质量优良和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不变。对于因保质量而影响进度的,坚决要求采取赶工或其它措施解决,把耽误的进度赶上来,决不因为抢进度而放松质量或影响质量。妥善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某水库加固工程进度和质量均得到有效保障,进度较快、质量优良,受到各级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

3 结语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能在短短的195天(不足一个枯水期)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打破了当前一般水利工程施工都拖期完工甚至严重拖期完工的惯例。在全省病险水库加固中树立了典型和样板,起到了示范作用,对我省当前大量开展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和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是领导重视。县政府成立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担任组长,确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召开了全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会议,对全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县政府在会上与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定期和不定期召开调度会、现场会,有力地促进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探险家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质量监督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镇的15座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是群众性大兴水利的产物。由于各种原冈。许多水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病险问题,有的是防洪标准偏低。达不到有关规范、规定要求,有的是工程本身质量差,有的则是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形成的这些大量病险水库,不仅造成水库不能正常运行,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些病险水库急需进行除险加固处理。

这类小型水库大多设计、施工、监测及运行管理资料匮乏,除险加同工程的实施需要做好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1小型水库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除了按规定的任务进行勘察外,还应该重点加强以下五方面的勘察。①增加坝体和坝基中渗透处的钻孔数量,为坝体坝基渗流的计算提供数据。②增加对主要建筑物输水洞和溢洪道处坝体横断面的勘察。为输水洞和溢洪道设计提供数据。③增加对库区山体中可能出现崩塌或滑坡处的勘察,为崩塌或滑坡设计提供数据。,④增加土坝两侧坝头和山体连接处的钻孔数,防止坝头渗漏,为设计提供准确数据。⑤明确土坝坝体纵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分析是否需要进行处理,提出处理意见。

2小型水库工程设计施工中注意的问题

2.1施工标准的选取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全国病险水库专项规则及文件汇编》文件规定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山区、丘陵区最大坝高度应小于15m,保证上下游水头小于IOm,并按平原、滨海区洪水标准设计;②平原、滨海区最大坝高应大于15m,保证水头大于lOm,并按山区、丘陵区洪水标准设计。

2.2水文分析计算

水文部分直接决定工程的投资及安全。小型水库缺乏径流资料,所以,对小型水库的水文计算通常采用水科所法、罗氏法推求设计洪水。确定采用值,并用水文比拟法进行比较。

2.3泄水建筑物的选取

小型水库工程泄水建筑物类型有两种,表面溢洪道和深式泄水洞,其主要作用是输砂和泄洪,其底板高程的确定是重点。在满足原库区淹没线前提下,除险加固底板高程应适当抬高。同时对底板抬高前后进行经济的技术对比,确保现状坝高充分利用。对泄水建筑物进口地形的测量应作到精确无误,并根据实测资料分析泄洪洞进口淤积程度,有无阻死进口现象。是否会影响水库泄洪,抬高底板高程的多少等均应进行经济分析,同时分析下游河道的洪流能力。

2.4起调水位的合理确定

通常,一些中小型水库防洪标准是否应降低须根据坝高以及水头高度而定。若15m以下坝高且水头lOm,应采用平原区标准,此类情况小型水库防洪标准相应降低。调洪时保证起凋水位合理性应考虑:①若原水库设汁中无汛期限制水位,仅存在正常蓄水位时,在调洪时应以正常蓄水位作为起调水位。②若原设计中存在汛期限制水位,则应该把原汛期限制水位当作参考依据,并对水库汛期后蓄水情况应做相应的调查,分析水库管理积累的蓄水资料,总结度汛规律。若蓄至正常蓄水位年份占水库运行年限比例应小于20%,则应利用水库多年的来水量进行适当插补延长,重新确定汛期限制水位,对水位进行起调;若蓄至正常蓄水位的年份占水库运行年限的比例大于20%,则采用原汛期限制水位为起凋水位。

2.5坝顶高程的确定

若采用起调水位进行调洪,坝顶高程与原坝顶高会在计算过程中产生较大误差。因此,确定坝顶高程应利用现有水利资源,以现有坝顶高程为准进行调洪,直至计算坝顶高程接近现状坝顶高程为止,相对提高水库的防洪能力。

2.6坝体横断面的设计

根据《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坝体顶宽应设计成3m~5m。设计施工中,顶宽应根据坝体的实际情况确定。如果土坝顶宽小于3m,坝顶应加宽至3m;如果大于3m,土坝顶宽尽昔以原土坝现状为准,尽量不增加土坝顶宽。因为土坝已经形成并经多年运行。土方深陷稳定,在满足稳定的前提下,不应按照规范增加顶宽,否则势必增大工程投资,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中应加强质量监督措施

(1)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监督员会介入初设评审工作和工程招标投标工作。在评审过程中,监督员不仅可以熟悉自己监督的工作内容。明确监督目标,还可以对工程建设规模是否经济合理。是否符合投资计划进行监督,对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监督。在工程招标投标工作中,监督员重点监督招标投标的程序是否合法,评标方法是否公平、公正。

工程开工前,监督员检查督促项目法人临时占地等协调工作及其它外部关系协调工作等是否落实到位,监督检查监理单位是否到位,监理规划是否合理,施工单位的准备工作是否满足开工要求,施工物料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等。

(2)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监督。

工程施工中工程项目划分应着重检查工程项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方便施工,是否方便工程质量管理,是否方便工程质疑评审和验收。为促进建设、监督。施工单位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充分调动参建各方加强工程管理的积极性。监督员根据已编制监督计划,对参建各方的行为及工程实务进行监督,主要监督内容有:项目法人、监理单位的质量检查体系是否建立健全;建设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施工单位执行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的标准情况;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情况。

(3)工程竣工检验。

监督员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工程质量进行等级核定,出具质量评定报告,并向验收委员会提出工程质量等级的建议。未经质量监督机构核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工程,不得进行工程结算,拨付工程款。

探险家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 框架桥 铁路枢纽 线路加固

【Abstract】 an exampl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bination of Beijing Mei City Road West Extension beneath the Shijingshan South Railway Station railway lin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einforcement in railway hub under complex conditions line,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cheme partitions reinforcement and transverse lift longitudinal pick method, and makes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line reinforcement.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cheme, some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from the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line frame bridge railway hub reinforc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也步入快车道,市政工程与既有铁路线路的交汇情况也越来越普遍。目前,工程实践中多采用下穿式框架桥来解决这个问题。下穿式框架桥有着施工工期较短、造价较低、营业线安全性较高等诸多优点。

框构桥下穿铁路枢纽地段由于线路条件复杂,铁路行车干扰多,各类设备众多成为此类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复杂条件下的大规模铁路线路加固具有很高的难度;另一方面,铁路的运输安全必须保证。

为此,本文结合北京市梅市口路西延下穿石景山南站铁路枢纽的线路加固实例,讨论了在铁路枢纽复杂条件下的线路加固施工方案,提出了分区加固及横抬纵挑法的改进方案,同时对线路加固的结构体系做了详细探讨。通过工程实际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从中得到一些结论供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参考借鉴。

一、工程概况

(一)框架桥概况

本工程桥址位于丰沙铁路下行线里程K2+593.7处,框架桥中心线与丰沙铁路下行线夹角为77.76°,框架桥顶板顶面距最低钢轨底面(丰沙上行二线)的距离为0.8m,框架桥顶板顶面距最高钢轨底面(牵出线)的距离为0.89m。

框架桥结构净高考虑了道路纵坡、横坡、顶板加腋、路面铺装、顶进误差、施工工艺等的影响,顶进到位路面形成后道路使用净高大于4.5m。框构桥自重19927.9吨,最大顶力29891.9吨,顶程82m。

框架桥结构尺寸

(二)桥位处线路情况

桥址位于石景山南站南端咽喉区,距石景山南站站中心约955m。桥址处既有铁路共计有六股道,电气化铁路,大致为南北走向。桥址处铁路为直线区段,铁路以路基形式通过,填方高约1~2m。线路纵坡,均为石景山南站侧高,丰台侧低,坡度约为2‰~4‰。

桥位附近共有6组单开道岔,有2组9号道岔,4组12号道岔。从西往东依次为:101线和丰沙下行二线间的7#道岔、丰沙下行二线和丰沙下行线间的21#道岔、丰沙下行线和丰沙上行线间的13#道岔、丰沙上行线和丰沙上行二线间的3#道岔四组道岔为12号单开道岔;丰沙上行二线和丰沙上行线间的17#道岔、丰沙上行二线和牵出线间的11#道岔均为9号单开道岔。

二、线路加固施工方案

线路加固在桥涵顶进作业中,是保障行车安全的核心,合理的加固方案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本工程采用3-5-3扣吊轨梁和横抬纵挑法布置的工字钢纵横梁以及防护桩、支撑桩、抗横移桩及顶梁组成的线路加固系统(满足列车慢行35km/h的要求)。横梁工字钢托既有混凝土枕底,在线间设置支撑桩,分区加固。线路防横移措施:框架顶板预制时在尾部每隔2m设置一个拉环,布置两道,顶进时用倒链将框架桥与线路加固系统联系在一起,随顶进随拉紧倒链,路基对侧设抗横移桩,将I45b工字钢横梁搭在抗横移桩顶的L形冠梁上,利用以上措施保证线路在顶进时线形正常。线路加固前,需对线路无缝钢轨进行应力放散。

(一)挖孔桩施工及支撑桩拆除

本工程挖孔桩分为防护桩、抗移桩和支撑桩三种类型,施工均采用人工挖孔,钢筋混凝土护壁。

在框架桥顶进至支撑桩时需将支撑桩拆除。支撑桩的拆除采用凿岩机配合挖掘机施工,拆除前仔细检查线路状况确保纵横梁各支撑点稳固,待框构内出土、顶进操作人员全部撤出后再予以拆除。拆除挖孔桩时按先上部后下部,分段拆除的方式,先利用凿岩机凿缝,然后利用挖掘机挖断支撑桩,支撑桩倒下向挖掘土的一边,保证不砸到框架主体。

(二) 加固区域的划分

框架桥线路加固范围内有5组12#单开道岔、2组9#单开道岔。岔枕均为混凝土岔枕,由于混凝土岔枕不能移动,且各组道岔岔枕不相对应,横梁工字钢不能贯通,因此,在丰沙上行二线和丰沙上行线之间、丰沙下行线和丰沙下行二线之间分别设置支撑桩,横梁工字钢在支撑桩处断开,将整个加固区分为2个区域(详见加固系统布置图)。在各加固区域内,以道岔为基准,调整其他线路的轨枕,尽量使之与该区域内岔枕相对应,以便进行横梁工字钢穿束。

(三)穿插木枕

加固前线路进行要点慢行,在道岔处岔枕空当穿插木枕,穿插为隔六根岔枕穿插一根木枕;在非道岔区域,调整轨枕位置,使之与岔枕相对应,并在相对应的位置穿插木枕,穿插范围满足加固长度要求,木枕处振捣密实,穿插时线路从对应于框构中线部位向两侧对称进行,穿插后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查,必须符合轨道施工的有关要求。

(四)铺设吊轨

组装形式按3-5-3扣设吊轨,钢轨接头需错开1m以上,两端伸出框架桥边墙以外不小于14m,且伸出路基稳定边坡以外不小于5m。吊轨与其下的枕木用Φ22-U型螺栓联结一起,钢轨用50kg/m轨。吊轨遇到道岔曲股时顺曲线方向铺设,不能贯通时可断开。

(五)铺设纵、横梁

横梁托既有轨枕底,横梁采用45b工字钢,采取0.6、1.2、0.6的间距布设,平均铺设间距为0.9m,接头错开1.5m长度。沿线路方向两侧采用45b工字钢纵梁,2根一束,双道布设。横梁托枕底后,横梁顶至轨顶为460mm,纵梁顶面基本与主轨顶面相平齐,加大了纵梁的使用区域。纵梁与横梁工字钢用Φ22-U型螺栓联结一起,纵梁两端支撑于枕木垛基础上。横梁在线间支撑桩处断开,分别与纵梁连接,组成套袖的形式,横梁不能套袖的,将两根工字钢焊接成一体。横梁一端支撑在框架顶板顶上,另一端支撑在支撑桩上。扣轨与横梁用Φ22-U型螺栓联结一起,其中三扣与横梁之间用工字钢头I24和木板垫实;五扣与横梁之间有既有混凝土枕,正位时采用特制U形卡,错位时在两根横梁之间焊接一根短I40b工字钢,使横梁通过I40b工字钢来托住混凝土枕。套袖见下图:

(六)转辙器处加固

受转辙器影响部分采用绕避方式,横梁避开转辙器拉杆,受影响的吊轨和纵梁在此处断开,因为每个线间都有两组纵梁,而每个转辙器只会影响一组纵梁,因此能保证转辙器处线路加固体系稳定。

三、现场反馈

本工程框架桥中心线与既有丰沙下行线斜交,角度为77.76°,桥体面积2886。桥位处铁路设备众多且复杂。本桥穿过6条线路,加固范围内有7组道岔,行车密度大,线路加固的实施以及在顶进过程中确保道岔的安全稳定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桥体自顶进开始至就位共历时28天,通过现场的观测数据,在顶进过程中,桥体及铁路线路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加固体系的变形和桥体的顶进偏差均在可控范围内,施工进度按施工组织进行,现场未发生影响铁路行车的事件,整个工程完成的圆满顺利。

结语与建议

本文通过介绍北京市梅市口路西延下穿石景山南站铁路枢纽的线路加固的应用实例,分析了下穿式铁路线路加固体系的改良方案,并探讨了线路加固的结构体系。同时通过现场的施工实践验证了其可靠性,得出以下初步结论与建议:

一、分区加固及横抬纵挑法的改进方案适宜作为下穿铁路枢纽复杂条件下的线路加固方案使用。

二、加固体系在铁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加固体系的各部件连接紧密程度密切相关,加固体系各部件连接越紧密,整个加固体系的刚度越大,线路变化越小。

三、在铁路枢纽复杂条件下的线路加固施工,横梁工字钢在无法从铁路轨枕空隙处穿过时,可以采用从桥枕下穿过,但施工时应对该区域进行加强处理。

参 考 文 献

[1]北京市丰台区梅市口路与丰沙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2007年4月1日起施行);

[3]《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430号令,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探险家的故事范文4

一、对县教育工作评估设置应当遵循的原则

1.体现政府行为原则

县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实行的是政府办学为主体,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办学管理体制。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县政府在教育工作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包括:制定教育施展规划、设置充足的学校、确保教育经费和办学条件、提供足量合格的师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接受完规定年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政府对发展教育事业应承担哪些职责尚不完全明确,认识还不完全到位。因此,在设置县教育工作评估时,应先突出政府行为原则,依法将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应当履行的职责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其中,以让各级政府明确职责,从而主动履行职责。从目前法律规定和工作实际看,至少应将教育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划、管理体制、师资建设、校舍建设、设施配备、财政拨款、经费筹措、社区教育、综合改革、少年儿童入学保障等内容作为考核政府的直接目标,以促使政府千方百计解决困扰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2.体现阶段性目标原则

开展督导评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督导指导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发展教育,保障教育事业各项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教育工作评估体系须设置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既要促进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又要促进某一阶段政府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一般说来,目标设置要体现教育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对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规范,又要把近阶段的教育发展具体目标分解到各项日程内,化解为下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具体工作,全部赋予评估,以确保目标贴近工作实际。以笔者之见,借鉴国家推行五年计划和县政府任期五年制,以五年的教育发展目标为一阶段目标为宜。

3.体现重点评估的原则

督导评估如果对一个县教育工作覆盖不全面,就不可能在评估中准确反映被评估单位的教育整体工作面貌和水平,但突出重点的评估,就会违背教育督导工作的根本目的。既失去了教育督导工作的正确导向,也会冲淡甚至妨碍县教育发展重点项目的实现。因此,作为县教育工作评估的设置,既应当覆盖全面工作,以体现整体工作面貌,又要根据实际,确定重点评估,加重赋值,以体现工作导向。如“两基”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督导评估设置中必须予以重点突出,加重赋值,以确保“两基”的“重中之重”地位的落实。

4.体现分类要求原则

由于经济、教育基础的不平衡,同一县内教育事业发展也会不平衡。因此,设置教育工作评估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一刀切”,在确保县教育整体目标的前提下,确保经济、教育基础,予以分类要求。如果不加区别地统一要求,即不体现政策导向性激发积极性,也会限制甚至阻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可采用两种办法来体现分类要求原则:一是“区别要求,分类考评”,直接按经济、教育的发展基础,对不同地方分别提出同类指标的不同要求,实行分类考核;二是采用“统一指标,分类加权”的办法,在同一评估中,根据不同地方赋予不同的权利系统进行考核。

二、对县教育工作的评估方式,应当采用“两级考核、综合评价、统一奖惩”的方法

1.要实行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和政府教育工作的“两级”考核

以往教育工作的考核和评价往往把范围对象定位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工作上,而忽视了政府教育行为的考核和评价。建立对县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机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对政府教育行为到位情况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督促、检查、评估,促其到位,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是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既是政府对县教育工作领导和决策的参谋部门,又是实施政府决策的具体执行部门,还是有关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协调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主管部门。所以,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地方的教育事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对其职责履行情况,必须予以考核。然而,很多事情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必须解决。

2.要实行教育水平的综合评估

一个县的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社会整体效能的综合指数,既包含政府强有力的行政行为,又有教育部门的积极参谋、协调和实施行为,还有社会、家庭、学校的具体实施行为和积极参与。因此,对县教育工作的评价,为了突出可操作性,可在对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教育行为分别考核的基础上,把两者的分值相加,作为县教育工作整体水平的评价依据、予以奖惩。

3.要统一奖惩

探险家的故事范文5

关键词:水库除险 病害 加固 措施

由于这些水库大部分修建于50年代到70年代,水库运行时间比较长,水库的设施和相关设备不断地老化,而且有些水库工程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水库正常运行的概率小,国家投巨资兴建的水库低水位运行,根本无法达到调蓄水资源的目的,从而严重影响水库工程效益的发挥。

一、目前水库存在的病险问题

1、我国的小型水库为数众多,它们分布的区域广,坝型多样。大多数水库主要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和人民生活、工业用水提供水源,同时在防御洪水灾害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利用水库养殖业已成了一种热门行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水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特别是期间由民工投劳建成的水库问题较多,这些病险水库急需抓紧除险加固处理。

2、工程管理较差。大多缺乏安全监意识和监测设施,病害问题仅限于表面所观察的现象,重大病险有巡视检查及病害记录。绝大部份水库基本条件差,观测设施、运行观测和记录不达标。大坝维护状况差,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

3、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影响,小型水利工程长期作为“福利设施”使用,造成管理无责任、维护无资金,大量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益,使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措施与合理化建议

(一)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措施

1、如何解决项目资金来源问题

小型水库的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显著,这是公认的,近年来,其养殖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因此,加固工程资金以公国家投放为主的观念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拓展,也要改变成以私营投入为主的方向上去,这样才能够将治理治理水库的步伐加快。

2、应积极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目前水库产权不定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的现象较普遍。加强管理,应从这几方面人手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的轨道中。

2.1、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科学管理水库在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建设之初,应确定实行建设与管理统筹结合的新型建设管理体制。投资多元化、产权明晰化、供水供电价格商品化,增加现有水库管理经费,逐步实现良性运营。

2.2、建立并严格遵守水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细则,使其尽早日益完善,步入科学、规范化的轨道。收整水库基本资料,核定水库特征值,为今后进一步复核和维修管理水库安全复核和维修管理奠定基础,做到准确、客观的评价水库性能提供保障。

2.3、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发水土资源,以开发促发展,以发展促管理,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良性管理运行机制。

2.4、要加强对水库调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及水库调度水平。

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地勘工作的重要性。

3.1在工程建设的前阶段,主要管理管部门都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情人员座谈水库的相关情况。这对水库的加固设计有是有益无害。委托具有资深的专业机构对病险水库进行全面的探查,为设计提供一手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做的更好。

3.2、制定水库除险加固规划,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方法逐步消除水库安全隐患,对效益较差、险情较重的水库,可通过降等、报废等解决水库安全问题。合理确定水库规模,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库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经济、技术等条件的不充分所致不足,重点水库设置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确实保证有险能报,遇险能撤。

(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合理化建议

1、病合理确定水库建设规模,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库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经济、技术等条件所导致致的“先天不足”,重点水库设置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确保有险能报,遇险能撤。

2、根据不同的坝型、坝基和病因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较常见的是均质和芯墙土坝的渗漏,处理方法有冲挖、劈裂灌浆、压力灌浆。

3、反滤层法可以代替冲挖法,也是有其理论根据的,即经过反滤效果,将粘粒留住,逐渐生成一道防渗体。但实践发现其投资比冲挖大得多,对国家投资为主的工程采用没有障碍,但对私营投入则难以实施,这里存在一个除险加固工程的效益问题,效益不好,则影响到拍卖,拍卖不成功,则无法筹资修库。

4、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实施要走正规化道路。

探险家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加固;使用年限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众所周知,建筑结构的加固是一项牵涉面广、受诸多因素制约、不定性多而繁杂的综合工程。必须指出,这里所指的结构加固,是广义的加固概念,它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已有建筑结构由于种种原因所需的整体加固或局部加固以及某些结构构件的加固,也包含由于增层或改造所引起的加固;同时还包括在建工程因某些特殊原因而需要的加固。就已有建筑物而言,情况也是复杂多样:有建国前的老建筑,有建国后不同年代的建筑。由于不同时期设计的工程,所采用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不同,它们的可靠度亦不同;如果考虑到不同时期施工质量的差异, 则实际的可靠度差异更大。

“统一标准”规定设计使用年限的做法在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史上是首次, 受到政府管理部门、业主和设计人员的欢迎和拥护,这对规范建筑市场管理和建筑结构安全合理使用,以及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讨论

近2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如大量建筑物超期服役,年久失修,导致损坏,丧失或即将丧失其功能;相当多的建筑物即将步入退役期;以及使用和管理不当,加速了建筑物的早衰和破损;再如,由于设计或施工不当,造成缺陷和隐患,也由于检测、鉴定和加固本身不当,造成不安全;此外,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导致业主更迭频繁,要求改变使用功能或旧房增层、改造以及烂尾楼处理增多,厂房工艺改进, 技术改造,需加固处理等等。还有建筑物遭受地震、爆炸、火、水、风雪、撞击等灾害的破损,也急需加固处理。因此,建筑结构加固市场发展很快,加固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我国已有建筑物总量(包括城镇房屋建筑、工业建筑等) 已超过400亿m2 ,且每年新增20亿m2以上的新建筑。据一些专家估计,约有30%~50%的建筑物出现安全性失效或进入功能退化期。也有统计资料表明:约有25亿m2 的建筑物急需进行鉴定与加固处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显示出加固工程量的巨大。可是,在当前加固工程如此繁重的情况下,不协调的是结构加固设计队伍中,经验不足的设计人员占较大比重,致使加固工程失误案例时有发生,对于结构的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的重大问题更感迷惑,难以正确把握。对于建设方(业主)而言,他们关心的主要是投资和回报,何况他们大多数不是本行业的专业人士。一般仅能提出被加固结构的使用功能要求,对于加固设计使用年限问题同样是难于正确决定的。因此,建筑结构加固后的设计使用年限问题确是当前加固行业中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回顾20世纪90年代颁布实施的一系列加固方面的规范,如《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25.90)、《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77.9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1998)等等,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结构加固这个新兴领域缺乏标准化支持的燃眉之急,使得有章可循,对健康发展加固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国家对这个新兴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可惜的是,这些规范对于加固设计使用年限这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均无明确规定。

可喜的是,最近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2006)(以下简称“混凝土加固规范”)第3.1.7 条规定: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使用年限,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结构加固后的使用年限,应由业主与设计单位共同商定。

2)一般情况下,宜按30年考虑,到期后,若重新进行的可靠性鉴定认为该结构工作正常,仍可继续延长其使用年限。

3)对使用胶粘方法或掺有聚合物加固的结构、构件,尚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检查时间间隔可由设计单位确定,但第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迟于10年。

该规范对于加固设计使用年限提出的三项处理原则,在加固领域是首次,这对于政府管理部门、业主和设计单位无疑是雪中送炭,使他们有章可循;同时对其他结构的加固规范的修订也将是一个促进和启示,这是必须肯定的。

但是,此规定似过于原则,尚未考虑到结构加固的多种复杂情况应如何区别对待的问题。我们认为,下列几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1)被加固结构已服役年限问题。已有建筑物服役年限长短不同,其剩余可靠度亦各不同,加固时均按30年考虑,似过粗。

2)已有建筑物由于增层或改造所引起的加固与一般结构、构件所需要的加固区别很大,前者应考虑新、老部分如何协调使用年限的问题;而后者处理相对比较单一。

3)政府规划部门或业主要求的加固后使用年限不足30年的应如何处理。

4)对于可变作用即楼面活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标准的取值问题应予考虑。因“荷载规范”是按设计基准期50年考虑的,而加固结构应按加固后下一目标使用期(如30年)取值,两者显而易见应是不同的。实际上,加固材料性能取值亦是不同的。

5)对于某些遭受偶然事件如爆炸、火灾、撞击等引起的抢险加固或一些危房已被判“死刑而缓期执行”的抢险加固或急需的临时加固(我们曾负责处理过多起这方面工程)也应区别对待。

6)对某些经验尚不足的加固技术,如使用胶粘剂或其他聚合物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耐老化等问题,是业主和设计者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加固后结构的性能是否能与原结构的性能相同,必须进一步研究。

3 建议

我们认为,在确定结构的加固设计使用年限时,上述问题必须予以考虑,尽可能定得细一些,以便业主和设计者能正确掌握和处理。为此,可考虑分级处理:即分为抢修加固、临时加固、短期加固和长期加固四级,并相应规定其设计使用年限。

3.1 抢修加固

有的建筑由于种种原因已被鉴定为危险房屋(整体或局部),但又因特殊原因而不能即行拆除重建,即所谓被“判死缓”,也有某些建筑遭受爆炸、火灾等偶然事件引起的局部破坏,则必须即行抢修加固。建议抢修加固后的使用年限一般不应超过1年。这种情况加固后应经常检查(如三个月做一次),以防再次发生险情。

3.2 临时加固

为与“统一标准”相协调,对于一些临时性结构或已有建筑结构遭受火灾、地震、爆炸等损坏,业主要求应急加固,然后从长远考虑后再进行处理时,可采取临时加固。建议临时加固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并应加固后每年检查一次;到期后,若重新进行的可靠性鉴定认为该结构工作正常,则仍可适当延长其使用年限。

3.3 短期加固

短期加固一般适宜于已服役30年左右的建筑物需改变使用功能(包括增层、改造) 引起的加固情况,或业主使用要求仅需此期限要考虑拆除翻建,以及城市规划部门有要求的情况。

建议短期加固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25年。这与“统一标准”对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规定的25年也是相协调的。必须指出,短期加固设计时所取用的可变荷载值除应按现行“荷载规范”的规定采取外,还应按下一步目标使用期乘以小于1.0的折减系数予以折减。

3.4 长期加固

长期加固一般适宜于在役时间不长或服役不超过20年的建筑物因各种原因所需的加固。一般情况下其加固设计使用年限为30~50 年或更长。此外,在建工程所需的加固,应按新建工程即50年考虑。这时,加固设计应遵守《混凝土加固规范》的有关规定。

应该指出,对于一些纪念性建筑物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以及业主认为其建筑物极具保存价值,而加固费用也不成问题,则可商定一个超过5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这样,加固设计时其可变荷载取值除应按“荷载规范”规定的取值外,应乘以大于1.0的荷载扩大系数,而材料强度值除应按有关规定取值外,应乘以小于1.0 的折减系数予以折减。扩大系数和折减系数应根据商定的实际设计使用年限按“统一标准”有关规定的概率分布及相应的统计系数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