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范文1

当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学科进入了“周课时为1”这一时代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那么,如何适应当前变化,让信息技术课焕发活力呢?答案是:实施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实施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我省许多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的课时被压缩为一周一课时,而所配套的教却都是按一周两课时来设计的,面对这一矛盾,教师的普遍做法有两种:一是用两个学时的课时去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二是每学期上一模块,所教内容是挑选性或压缩式的。方法一能够很好利用教材进行授课,但与学校压缩非高考科目课时的实际需求不符。方法二则使得授课很随意,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模块中要求掌握的知识,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在课时被压缩的背景下采用原来教材授课基本上行不通,改革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就突显出来了。

二、实施教学内容改革的可行性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当下社会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已经十分丰富,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家家户户都有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适当地减少一些课堂课

时,增加一些课外课时,对课程的总目标影响不大。因此,改革教材内容对实现课程的总目标是可行的。

三、实施教学内容改革的方法

我校信息科技组这几年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平台下“导学案”教学实践研究,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以《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为例,谈一谈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改革。

1.围绕课程目标,按每周1课时的要求规划学期教学主题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管理与呈现的基本方法;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围绕该课程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了18课时的学期课堂教学内容主题和18课时的假期综合活动任务:

该主题设计体现了《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课程要求,以信息的获取、处理与交流为主线,重点强调了学生在辅助学习与解决自己生活实际方面的信息素养,而简略了信息的加工,最后通过假期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编制自主学习型教学导学案

编制的导学案要注重以学习任务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素养为宗旨,精选导学任务,各个任务具有层次化、递进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设计的学习任务要尽可能地挖掘德育素材,尽量丰富信息技术课堂的人文内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如第7课时《信息的鉴别评价》导学案的任务设计如下:

【任务一】搜索信息

有一位伟人说了一句话:“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

提问:伟人是谁?这句话的哲理是什么?

【任务二】网络信息鉴别(要求从信息的来源、价值取向、时效性、真伪等方面进行鉴别,提高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

【任务三】手机信息鉴别(提高手机信息的鉴别能力)

【任务四】信息评价

若你通过某权威媒体获得了这样一条信息:“某车主张先生为声援保钓活动,抵制日货,自己砸了自己的日系车。”请针对这一信息展开评论。

上述学习任务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务一是复习前面的获取信息,同时通过哲理分析引入信息鉴别与评价的重要性,任务二是鉴别与评价的实例展示,任务三则是在任务二的基础上要求又有所提高,任务四是关键任务。学生在完成该任务时,由于有了任务二和任务三的铺垫,有可能会从信息的价值取向或时效性等方面进行评论,至少都能提到理国等内容,实现了一次很好的德育过程。到最后,教师点拨时列举了车主张先生的三种身份(激进爱国者,非日系车企的托,敌对政治分子),学生的评论一下子就豁然开朗,同时对理国的教育达到了一个十分

完美的效果。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范文2

随着宽带网络和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用户对宽带接入业务的高可用性要求不断增强,对电信运营商在IP城域、接入网络和支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本文从信息安全管理的理念、方法学和相关技术入手,结合电信IP城域网,提出电信IP城域网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和加固的实践方法建议。

关键字(Keywords):

安全管理、风险、弱点、评估、城域网、IP、AAA、DNS

1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普遍意义上,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保护信息系统和信息,防止其因为偶然或恶意侵犯而导致信息的破坏、更改和泄漏,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所以说信息安全应该理解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活动来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得到持续满足。这些安全需求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防抵赖性”、“可追溯性”和“真实性”等。

信息安全管理的本质,可以看作是动态地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理,即要实现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标准ISO15408-1(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和评估规则),给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模型,如下图一所示:

图一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模型

既然信息安全是一个管理过程,则对PDCA模型有适用性,结合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标准BS7799(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就是PLAN-DO-CHECK-ACT(计划-实施与部署-监控与评估-维护和改进)的循环过程。

图二信息安全体系的“PDCA”管理模型

2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步骤

如图二所示,在PLAN阶段,就需要遵照BS7799等相关标准、结合企业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建设适合于自身的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构建包含以下主要步骤:

(1)确定ISMS的范畴和安全边界

(2)在范畴内定义信息安全策略、方针和指南

(3)对范畴内的相关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a)Planning(规划)

b)InformationGathering(信息搜集)

c)RiskAnalysis(风险分析)

uAssetsIdentification&valuation(资产鉴别与资产评估)

uThreatAnalysis(威胁分析)

uVulnerabilityAnalysis(弱点分析)

u资产/威胁/弱点的映射表

uImpact&LikelihoodAssessment(影响和可能性评估)

uRiskResultAnalysis(风险结果分析)

d)Identifying&SelectingSafeguards(鉴别和选择防护措施)

e)Monitoring&Implementation(监控和实施)

f)Effectestimation(效果检查与评估)

(4)实施和运营初步的ISMS体系

(5)对ISMS运营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

(6)在运营中对ISMS进行不断优化

3IP宽带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实践步骤

目前,宽带IP网络所接入的客户对网络可用性和自身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且IP宽带网络及客户所处的信息安全环境和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又在不断变化。IP宽带网络的运营者意识到有必要对IP宽带网络进行系统的安全管理,以使得能够动态的了解、管理和控制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由于网络运营者目前对于信息安全管理还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人才队伍,所以一般采用信息安全咨询外包的方式来建立IP宽带网络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此类咨询项目一般按照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项目实践:

3.1项目准备阶段。

a)主要搜集和分析与项目相关的背景信息;

b)和客户沟通并明确项目范围、目标与蓝图;

c)建议并明确项目成员组成和分工;

d)对项目约束条件和风险进行声明;

e)对客户领导和项目成员进行意识、知识或工具培训;

f)汇报项目进度计划并获得客户领导批准等。

3.2项目执行阶段。

a)在项目范围内进行安全域划分;

b)分安全域进行资料搜集和访谈,包括用户规模、用户分布、网络结构、路由协议与策略、认证协议与策略、DNS服务策略、相关主机和数据库配置信息、机房和环境安全条件、已有的安全防护措施、曾经发生过的安全事件信息等;

c)在各个安全域进行资产鉴别、价值分析、威胁分析、弱点分析、可能性分析和影响分析,形成资产表、威胁评估表、风险评估表和风险关系映射表;

d)对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风险等级综合评价,并按照重要次序,给出相应的防护措施选择和风险处置建议。

3.3项目总结阶段

a)项目中产生的策略、指南等文档进行审核和批准;

b)对项目资产鉴别报告、风险分析报告进行审核和批准;

c)对需要进行的相关风险处置建议进行项目安排;

4IP宽带网络安全风险管理实践要点分析

运营商IP宽带网络和常见的针对以主机为核心的IT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不同,其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因素有很大差异性。所以不能直接套用通用的风险管理的方法和资料。在项目执行的不同阶段,需要特别注意以下要点:

4.1安全目标

充分保证自身IP宽带网络及相关管理支撑系统的安全性、保证客户的业务可用性和质量。

4.2项目范畴

应该包含宽带IP骨干网、IP城域网、IP接入网及接入网关设备、管理支撑系统:如网管系统、AAA平台、DNS等。

4.3项目成员

应该得到运营商高层领导的明确支持,项目组长应该具备管理大型安全咨询项目经验的人承担,且项目成员除了包含一些专业安全评估人员之外,还应该包含与宽带IP相关的“业务与网络规划”、“设备与系统维护”、“业务管理”和“相关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人员。

4.4背景信息搜集:

背景信息搜集之前,应该对信息搜集对象进行分组,即分为IP骨干网小组、IP接入网小组、管理支撑系统小组等。分组搜集的信息应包含:

a)IP宽带网络总体架构

b)城域网结构和配置

c)接入网结构和配置

d)AAA平台系统结构和配置

e)DNS系统结构和配置

f)相关主机和设备的软硬件信息

g)相关业务操作规范、流程和接口

h)相关业务数据的生成、存储和安全需求信息

i)已有的安全事故记录

j)已有的安全产品和已经部署的安全控制措施

k)相关机房的物理环境信息

l)已有的安全管理策略、规定和指南

m)其它相关

4.5资产鉴别

资产鉴别应该自顶向下进行鉴别,必须具备层次性。最顶层可以将资产鉴别为城域网、接入网、AAA平台、DNS平台、网管系统等一级资产组;然后可以在一级资产组内,按照功能或地域进行划分二级资产组,如AAA平台一级资产组可以划分为RADIUS组、DB组、计费组、网络通信设备组等二级资产组;进一步可以针对各个二级资产组的每个设备进行更为细致的资产鉴别,鉴别其设备类型、地址配置、软硬件配置等信息。

4.6威胁分析

威胁分析应该具有针对性,即按照不同的资产组进行针对性威胁分析。如针对IP城域网,其主要风险可能是:蠕虫、P2P、路由攻击、路由设备入侵等;而对于DNS或AAA平台,其主要风险可能包括:主机病毒、后门程序、应用服务的DOS攻击、主机入侵、数据库攻击、DNS钓鱼等。

4.7威胁影响分析

是指对不同威胁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定,作为下一步是否采取或采取何种处置措施的参考依据。在威胁影响分析中应该充分参考运营商意见,尤其要充分考虑威胁发生后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和信誉影响。

4.8威胁可能性分析

是指某种威胁可能发生的概率,其发生概率评定非常困难,所以一般情况下都应该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制定出一套评价规则,主要由运营商管理人员按照规则进行评价。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范文3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进展

 

我国地大物博,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药资源,据统计有12000种之多。但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既有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药多名等普遍现象;又有来源不同、地区习惯用药有别的客观事实。不但贵重稀有药材的伪劣品屡屡被发现,一些常用普通中药也会有混淆品出现,并且同一药材又有数种不同的等级规格;即使用同一药材其活性成分含量也有波动。。因此以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及其制品进行真伪鉴定、质量控制,对于中药的经营、生产、质量监督和控制及临床用药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从各鉴定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其应用展开综述。

1.显微鉴定

显微鉴定适用于含中药粉末的制剂,是鉴别药材真伪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由于中药的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态、内含物特征等,在不同的种群中是不同的,而在相同种群中则是一定的、固有的、比较稳定的,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常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木质部的构造,导管的有无是区别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的分界线,药物粉末中的细胞形态、大小,所含内含物的种类、特征等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品种,所以该项技术可用来鉴定所用药物的真伪。

另外,中成药组成药物多,中药间的粉末显微特征互相干扰,其鉴别远比单味生药粉末困难得多。通常根据处方,对各组成生药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排除某些类似的细胞、组织及内含物等的干扰,选取各生药在该成药中较具专属性的纤维特征,作为显微鉴别依据。因此,单一粉末生药的主要特征在制剂中有时不一定作为鉴别依据,而有些次要的特征反而起鉴别作用。王世清、郑芸[1]对妇科再造丸的研究表明,当归、三七等的分泌细胞作为的显微鉴定的特征而其鉴别作用。

2.色谱鉴定

2.1.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将固定相载体均匀涂布在具有光洁表面的玻璃板或其他支持物上,用毛细管或适当点样器将样品液滴加薄层的起始线上待溶剂挥散后,置于展开槽内,用一定的溶剂展开,取出干燥,检出或定量。在此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可以得到分离,但分离原理随所用的固定相不同而异[2]。

TLC是一种快速、灵敏、高效地分离微量物质的方法,是最简单的色谱技术之一,它具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专属性好、分离速度快、色谱参数易调整等特点,因而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广泛[3]。黄玉清[4]采用TLC鉴别牡丹皮及其伪品芍药根皮,结果显示,牡丹皮供试液与丹皮酚对照液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色斑点,芍药根皮供试液与芍药苷对照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赵志军[5]建立了益康胶囊的TLC鉴别方法,对方中组成药物人参、黄芪、何首乌、丹参及甲基橙皮苷进行鉴别。结果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阳性对照无干扰。

2.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液体或固体作为固定相的分离分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微量的特点,唯一局限之处在于所分析样品应具有挥发性。气相色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挥发油分析[6-8]。

由于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种类繁多,气相色谱技术作为挥发油分离分析的有力手段,可以用来建立中药材挥发油及其成方制剂的指纹图谱库,为药材鉴别、质量评价及成方制剂和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方法。。王玉萍[9]以紫苏叶中紫苏醛为指标成分,采用内标法测定了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不同放置时间紫苏叶中紫苏醛的含量,对紫苏叶的质量进行了评价。

2.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的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法的理论,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分离技术。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用量少、分离效能高、专属性强、检测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样品不需气化,只需制成溶液即可)、色谱柱可反复使用的特点,因而在重要鉴别与鉴定方面的应用广泛。朱华等[1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种不同蛤蚧进行了鉴别,以防止以伪乱真现象。沙明[11]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相对保留时间来鉴别地榆的真伪,还用峰面积比值来衡量该药材的品质优劣,为地榆提供一种客观、直观的质量评价方法。张思巨等[12]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认了三种胶之间的内在差异,简便、可靠地鉴别了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保证成品中所用阿胶的正源性。

3.红外光谱鉴定

在药物分析中,以红外光谱具有的“指纹”特性作为药物鉴定的依据,是各国药典共同采用的方法。但通常仅限于西药等单组分、单纯化合物的鉴定。由于中药材、中药饮片和成药本身都是远比西药复杂得多的混合物体系,它们的红外光谱是组成它们的所有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叠加。因此对谱图如何进行整体解析以及如何设法消除中药主体成分的干扰等复杂而棘手的问题使得常规的红外光谱法在相当长时期内令人望而却步,从而未能在中药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然而,将红外光谱与计算机辅助解析技术(二维相关中外光谱法、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有机地结合应用于中药鉴定的若干报道,一系列的成果令人信服地向世人展示。这种将中药学、数学、分析化学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的现代红外光谱技术,无疑会在中药的质量控制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13]。刘小平[14]利用红外光谱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将相同波数的数值归在一起,明显得到六味地黄丸及其缺不同药材后的红外光谱的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

4.DNA分子鉴定

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直接载体,信息含量大,在同种或同品种内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且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和生物体发育阶段及器官组织差异的影响,因此用DNA分子特征作为遗传标记进行中药鉴别更为准确可靠[15][16]。Shaw[17][18]等用AP-PCR对人参属3种药材人参、西洋参与三七及4种伪品桔梗、紫茉莉、土人参和商陆进行了鉴别研究,得到了能区别三种人参属药材与伪品的指纹图谱。

5.联用技术

5.1.气相-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是将在标准电离条件下得到的大量已知纯化合物的标准质谱图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里,作为已知化合物的标准质谱谱库。然后将在标准电离条件下得到的、已被分离成纯化合物的未知化合物质谱图与计算机内存储的质谱谱库内的质谱图按一定的程序进行比较,根据匹配度程度检出这些化合物的名称、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结构式和相似度,从而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

气相-质谱联用技术适宜分析小分子、易挥发、热稳定、能气化的化合物;用电子轰击方式(EI)得到的谱图,可与标准谱库对比。马松涛[19]等人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香紫苏油的化学成分,为香紫苏油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5.2.液相-质谱联用技术

液相-质谱联用技术自Horning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开创性研究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趋向成熟,各种商品化仪器相继问世,而且应用日益广泛,它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的强鉴定能力于一体,对研究对象不仅具有足够的灵敏度、选择性,同时还能够给出一定的结构信息,分析快速而且方便,具有其他分析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20]。黎先春[21]等人采用HPLC-ESI-MS分析方法能很好的分离和鉴别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

除以上常用方法外,还有差热分析法[22]、X-射线衍射法[23]、生物芯片法[24]、电镜扫描法[25]、核磁共振波谱法[26]、示波极谱法[27]等新技术。

结语中药鉴定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中药的真伪鉴别、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正向着标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世清、郑芸.妇科再造丸的显微鉴定研究[J].中成药,2003,25(12):1026-1028.

[2] 安登魁.药物分析[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361.

[3] 石俊英.中药鉴定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73-275.

[4] 黄玉清.牡丹皮及其伪品芍药根皮的鉴别[J].中国药事,2005,18(5):296.

[5] 赵志军,李敬荣,赵志强.益康胶囊的鉴别方法研究[J].安徽医药,2004,18(5):296.

[6] 高中华、张文立.多虑乙酰氯的气相色谱分析[J].氯碱工业,2007(5):32-33.

[7] 李晓、李英华、周其芳、王黎萍. 乙酰吗啉的气相色谱分析[J].辽宁化工,2007(4):285-286.

[8] 王振洪、宋湛谦、商士斌、叶伯蕙.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脂松香种类化学鉴别上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5)37-42.

[9] 王玉萍,朱兆仪,杨峻山.紫苏叶的质量研究-Ⅰ[J].药物分析杂志,2000,20(5):

[10] 朱华,林冬杰,莫小玲等.广西蛤蚧、泰国蛤蚧及其混伪品海蛤蚧(红瘰疣螈)的生药鉴定[J].广西中医药,1997,6:34-37.

[11] 沙明,曹爱民,刘春丽等.高效液相色谱保留时间比值法对中药地榆的鉴别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8,18(增刊):74-76.

[12] 张思巨,汤亚池,张义等.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1998,33(7):397-400.

[13]孙素琴,周群,秦竹.中药二维相关红外光谱鉴定图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4] 刘小平,宋青,陈笑宇,李宁.六味地黄丸的红外光谱鉴定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18(3):245-247.

[15]徐红,王峥涛,胡之壁.中药DNA分子鉴定的发展与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3,5(2):24-30.

[16]周佐斌,葛刚.中药道地性的DNA分子鉴定[J].江西科学,2008,26(3):507-516

[17]Shaw P C, But PP H.Genomic fingerprinting as a means to identify gingeng roots.In:Bailey WG,Whiteheak C,Proctor J T A et al.(Eds) The chanllenges of the 21stcentury,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Ginseng Conference Vancouver.Buraby,B.C.Canada,SimonFraser University pp.1994,112.

[18]Shaw P C,But P PH.Authentication of Panax species and their adulterant by random-prim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lanta Med.1995,61(5):466-469.

[19]马松涛,赵继飚,党俊伟等.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香紫苏挥发油成分[J].河南科技,2003,21(6):725-727.

[20] 郭跃伟. 液相色谱/光谱(紫外、质谱及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2003,15(5):456-461.

[21]黎先春,王小如.中药材GAP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分析技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2]陈振江,许腊英,毛维伦等.热分析技术在中药及其制剂质控中的应用[J].中草药,1994,25(9):493.

[23]朱育平,陈逸,戴乐美等.马宝成分的分析与鉴别[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7):394.

[24]金伟,马翊澎,程海鹏等.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展望[J].中草药,2001,32(11):1054.

[25] 许欣荣,赵华英,陈永林等.不同紫苏子和其伪品的扫描电镜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1997 ,22 8 :458.

[26]秦海林,赵天增,都恒青等.核磁共振波谱法鉴定天麻及其伪品[J].中药材,1994 ,17 6 :23

[27] 英华.六种贝母的示波极谱鉴别法[J].中草药,1990;21 4 :3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范文4

[关键词] 分子生药学;教学方法;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 R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b)-0137-02

Investig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of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WANG Lili DAI Liping CHEN Suiqing

Pharmacognostic Research Office, School of Pharmacy, He'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which involves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requires students to possess the professional basis of pharmacognosy,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and other courses, also involves some new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herefore,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teach.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use of variety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urriculum bases on the features of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and serv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jor students through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Key words] Molecular pharmacognosy; Teaching method; Theoretical teaching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正在广泛应用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促使了大批交叉学科和新型学科地产生。1995年,黄璐琦在《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1]中首先提出“分子生药学(molecular pharmacognosy)”这一概念,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生药学的相互渗透和发展促使了分子生药学的产生。分子生药学主要研究内容为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濒危药用植物保护、生药的分子鉴定、道地药材形成机制等,从分子水平对生药的遗传背景进行鉴别研究,克服了传统鉴别方法的不足,因此迅速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2],特别是《中国药典》(2010版)中已经收载了蕲蛇和乌梢蛇的聚合酶链式(PCR)鉴别方法[3]。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由黄璐琦和肖培根主编的《分子生药学》,随后《分子生药学》进入本科生教材系列,我院亦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开展了《分子生药学》的教学工作。笔者通过对《分子生药学》教材进行认真钻研,从教法上进行了摸索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突出重点内容,主次分明

分子生药学讲授的内容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药的分类与鉴定、栽培与保护及有效成分生产所需掌握的技能。根据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设置54个学时,全部为理论教学,在每个章节的课时安排上,笔者对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药用植物的种植资源、道地药材和生药的鉴定等章节做了重点讲述,突出分子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同时对本学科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介绍。例如在生药的分子鉴定一节中,生药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是指通过比较生药间DNA分子遗传多样性差异来鉴别生药基源,确定其学名的方法,因此,选择适当的DNA分子遗传标记,能够在属、种、亚种、居群或个体水平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地鉴别。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用具体的药材来阐明不同种属的药物间在分子水平的差异。以人参为例,通过随机多态性(RAPD)分析,人参、西洋参、竹节参能够产生不同的RAPD指纹图谱,从而达到分子鉴定的目的[4]。应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山药以及其他三种地方常用伪品广山药、土山药、方山药的18S rRNA进行序列测定发现,山药与广山药的序列完全相同,而与土山药和方山药的同源性较低,证明DNA测序技术可以成为山药基源鉴定的有效方法[5]。通过理论及鉴别实例地讲述,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能够使理论应用到实际鉴别工作中,而且使其对本学科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有了进一步地了解。这种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学习效率

2.1 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

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增强理论课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分子生药鉴定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药的科学,是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基因组的结构及功能等来阐明各种生药的真伪优劣。生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不同种类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从分子水平上寻找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多媒体课件既具有文字、图像、动画等视觉信息,也具有多媒体音响的声音信息,这些多重感官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给学生推荐一些专业网站,例如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http://ncbi.nlm.nih.gov)、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The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 database,EMBL,ebi.ac.uk)、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DNA database of Japan,DDBJ,ddbj.nig.ac.jp)等网站,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本专业最前沿的研究和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

2.2 在分子生药学教学中结合新手段、新技术

结合新手段、新技术等应用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突出该学科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野生与栽培药材的鉴别,利用传统的鉴别方法极为困难,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药材的栽培品与野生品进行遗传背景、种间亲缘关系的探讨,对于了解生药变异的实质有重要的意义。以天麻的鉴别为例,由于野生天麻的资源稀少,近年来已有大面积的栽培,采用RAPD技术对野生天麻和三种人工种植的天麻进行DNA指纹图谱的鉴别发现其RAPD指纹图谱存在差异,提示可以利用各个样品之间遗传差异的大小,进行野生和栽培天麻分子水平的鉴别[6]。

2.3 鼓励学生查阅文献

鼓励学生查阅本学科最新的文献报道,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教师拟定主题,每个月举行一期讨论会,根据主题,查阅文献之后写出综述,在全班同学中间展开学习讨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写作能力。

3 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地探讨

分子生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DNA分子鉴定技术对中药的鉴别尚处于理论摸索阶段,目前对大宗药材的鉴别还是依靠来源、性状、理化和化学的方法,分子鉴别由于仪器和试剂价格较高、操作比较复杂、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等因素,尚难普及推广。其次,任何一门新学科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阶段。由于课时的限制,加上分子生物学技术大多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费时费力,很难给学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学生对PCR扩增仪、电泳仪、DNA测序仪等仪器设备和常用试剂比较陌生,没有直接的感性认识,给理论知识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教材中一些章节内容过多,基础概念和理论讲述不够准确,给教学和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例如《分子生药学》教材第五章珍稀濒危的药用植物,对于物种的概念和遗传多样性的描述过于笼统,而且涉及到植物分类学、生态学以及遗传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过于庞杂。当然,分子生药学为新兴学科,尚未形成一整套自己的名词和概念,有待不断发展和完善。

分子生药学的授课是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学习生物技术的原理、手段及其在中药资源学和中药鉴定学中的应用,使学生拓宽知识领域,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结合分子生药学的特点及社会的专业需求,授课中应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方法,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系统全面教学。分子生药学课程的设置是为推进素质教育,解决中药资源和中药鉴定突出问题;其培养目标是力求培养中药专业学生对中药品种和质量、安全等独立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深刻领会中药质量评价的核心思想,了解制订规范化的中药质量标准以及寻找新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为了达到该目标,需要在教学方法和理论以及实践等各方面取得不断完善和进步,让分子生药学课程真正地为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璐琦.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5, 20(11):643-645.

[2] 谢宗万.《分子生药学》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3):261.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4] 马小军,汪小全,孙省,等.野生人参 RAPD指纹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9,34(4):312-314.

[5] 王东,白雁,陈志红.不同产地山药rDNA ITS区序列的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54-55.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范文5

【关键词】中药鉴定;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法;综述

近年来,许多新学科理论和试验技术不断渗透到中药鉴定领域,中药鉴定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1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是按照对象的定性或定量特征进行分组归类的一种现代统计方法。选取不同的模糊相似系数或长短距离计算公式,将一批样品或变量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的动态聚类图,从数图上即可分类、鉴定和评价药材质量。经李慧珍等[1]对马勃等18种真菌显微特征聚类分析、苏薇薇[2]以砂仁及其伪品的紫外光谱为量化特征在计算机上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的实践,证明该法的实验结果与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吻合,显示了该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广阔前景。常璇等[3]利用此法对宁夏中宁县、平罗县两地枸杞中铜、锌、锰、锗、硒、砷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比较研究不同产地之间的枸杞。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在整体水平上可区分不同产地枸杞中6种元素含量,误判率为0。提示经过更多的验证之后,在不同省区枸杞之间进行聚类分析比较研究,可为枸杞道地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张水寒等[4]应用系统聚类法,对20批关黄柏样品的HPLCFP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进行分析。聚类结果显示16、17、18、19、20号样品为道地药材样品,质量均较好,且以湖南的道地药材样品为好。此方法可用于中药的鉴别,方法较为简便,且样品处理较简单,这将对中药质量的规范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指纹图谱法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5]是指某中药材或中成药中所共有的,具有特征性的某类或几种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即用一定的方法(如HPLC、GC、TLC、HPLCMS、GCMS、FTIR、Xray和UV等),对特定的对象(如中药材、提取物、饮片、注射液等)和过程进行分析,得到的有特征性的相对稳定的图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目前使用最多的中药化学指纹图谱是采用HPLC法[6],可提供大量的信息,符合中药复杂体系研究的需要。

3免疫法

不同的动植物药材含有不同的特异蛋白,免疫鉴别即利用该蛋白制备的特异抗体与待检品中的特异抗原结合产生沉淀反应来鉴别药材的真伪。该技术适用于动物药材的鉴别,尤其是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动物药间的鉴别[7]。国内学者[8]采用免疫电泳法及琼脂免疫扩散法准确鉴定了虎、豹等多种动物的骨骼,还能将豹骨进一步鉴定为雪豹、石豹或金钱豹,说明免疫鉴别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鉴别法。

4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分子标记技术也称DNA分子诊断技术,是基于研究DNA分子由于缺失、插入、易位、倒置、重排或由于存在长短与排列不一的重复序列等机制而产生的多态性的检测技术[1]。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中药材(不含矿物药)物种的多样性是由于其基因多态性的结果,而基因多态性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它比在形态、组织和化学水平上检测更能代表其变异类型的遗传标记。由于DNA分子标记直接分析的是生物的基因型而非表现型,鉴别结果不受环境因素、样品形态(原品、粉状或片状)和材料来源的影响,因此可为中药品种鉴别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手段。如: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RFLP);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序技术;随机引物PCR技术(RAPD);DNA序列标记技术等。

综上所述,现代中药鉴定学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包括聚类分析、基因组成特征、指纹图谱法、等多层面的中药鉴定学科体系,同时通过这种学科体系建设,为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提供可靠的指导资料。新晨:

参考文献】

[1]李慧珍,李水福,胡清宇,等.马勃类18种真菌显微特征的聚类分析[J].基层中药杂志,1996,10(3):8.

[2]苏薇薇.聚类分析法在砂仁及其伪品鉴别分类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8,11(2):158.

[3]常璇,胡奇林.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宁夏中宁县和平罗县枸杞中6种元素综合指标的比较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248.

[4]张水寒,郭伟伟,蔡光先.HPLC指纹图谱结合系统聚类法对不同产地关黄柏药材的分析研究[J].科技导报,2006,24(9):53.

[5]王睿,徐伟,方翼,等.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4,7(10):764767.

[6]路飚,彭咏梅.HPLC法测定心脑健滴丸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7878,8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范文6

>> 中药指纹图谱建立 中药复方初级指纹图谱库的建立和应用 路路通HPCE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质量研究 中药及中药血清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中药指纹图谱的发展现状及其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中药指纹图谱在现代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中药黄芩HPLC指纹图谱的化学轮廓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建立黄芪药材中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 随机森林算法在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应用:以不同品牌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分析为例 色谱法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DNA指纹图谱与测序技术在中药品质鉴定中的应用 多维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矿物元素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农产品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蜂胶HPLC指纹图谱的2种分析方法 试论茶叶研究中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 珍珠母水解液中总氮的含量测定及其HPLC的指纹图谱建立 指纹图谱研究现状的分析 “指纹图谱”与中药产业化\科学化的关系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徐祥云")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结晶,中药的现代化成为中药走出国门更上一个新台阶的必要手段,因此药材、中成药的质量标准成为医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药的指纹图谱作为一种非常先进并且切实可行有效手段,在中药质量、中药制剂及其中间体质量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质量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就中药指纹图谱的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药 中药制剂 指纹图谱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17-03

一 指纹图谱在中药中重要性

中药样本经过现代分析技术手段可得到中药各组成部分的中药群体图谱或图像特征。主要用高效液相、气相、紫外、红外、计算机图像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分子生物学技术、同功酶分析法、电泳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聚类分析技术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呈现比较完整的中药的组成与含量及化学特定结构组成的图谱。中药图谱的特征是它并不要求呈现出每一个组分的化学结构,同时对每一个组成部分的精确定量也要求不高,但为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图谱信息必须尽可能清晰、丰富,并一定要具备“指纹”特征,保证了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控性、一致性与稳定性。因此,为了对中药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及药效研究及推广,推行现代化的中药指纹图谱十分必要。

二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

1.TLC(薄层色谱)层析法

因具有容易操作、设备简单、结果呈现直观,分析速度较快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因薄层色谱分析发展较早、应用广泛而作为最主要的鉴别方法被多国植物药典收载(收录)。在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1000余种中药鉴别方法中,指纹图谱法作鉴别的种类有600多种,由此可见指纹图谱层析法应用之广泛、实用性之大。同其他鉴别方法一样,虽然指纹图谱同时能鉴别多个样品,但也有着自己的低效能、低重现性、低灵敏度等缺点,所以如果成分复杂的中药,是很难用指纹图谱来鉴别,并对中药和制剂提出有效的质量评价。

2.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较TLC(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有着高分离效能、重现性好的特点。根据样品的不同和实际需要,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可以连同其他的检测器来分析各种类型的样品。HPLC与质谱分析以(MS)联用,在对中药分析时,不仅可快速得到中药图谱的指纹信息,还可同时得到色谱峰的结构信息,因此,HPLC与MS联用,成为得到中药指纹图谱的主导方法。采用1.7um粒填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PLC)借助于HPLC的理论及原理,在分析时的通量、灵敏度及色谱峰容量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是对天然产物及其代谢产物分离分析的有效方法,给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和平台。

3.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由于其对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和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常用于有挥发性的中药的成分检测分析,同时也用于在中药经衍生化反应后分析其成分中的糖、生物碱、脂肪、内脂、酚类等物质。近年来,为获得样品的全信息特征,多维检测技术的联用越来越受到中药分析的重视。

4.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法

毛细管电泳法因具有较少的进样量,高灵敏度、高柱效、满意的分析速度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毛细管电泳法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进量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有着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不同,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而实现分离析方法,对中药中复杂的成分可实现高效快速分离。毛细管电泳法理论体系逐渐成熟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毛细管电泳法已有多种分离模式,如处理尽量降低电渗流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在缓冲液中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含色谱固定相的毛细管为分离柱的毛细管电色谱等,都可对动植物类中药成分进行高速有效的分离分析,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方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及方法。

5.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

高速逆流色谱法起源于1982年,是连续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和上述色谱分离技术不同,它不需要任何固态载体,它保证了不和样品发生污染、失去活性,因而在分析分离中得到的结果重现性较好。高速逆流色谱法是根据动态液―液分配原理为基础的一类分离分析方法,区别于其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法,有着样品前处理非常简单的极大优势。该方法具有分析纯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也存在分离时间过长、连接处容易出现渗漏等缺点。

6.X射线衍射法

区别于上述分析分离方法,X射线衍射法是依据光衍射原理的分析法。通过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产生衍射现象时,获得的电子密度的分布情况等信息而产生的衍射图谱。目前为止,X射线衍射法主要用于晶体结构分析中,但是只要样品中的组成机构稳定,用X射线衍射法得到的衍射图就可作为该样品的特征图谱(指纹图谱)。因其分析法所需样品量非常小,并且有着样品的前处理非常简单,操作方法简便等优势,以及获得的图谱信息量大,特征信息明显,稳定性较高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7.DNA指纹图谱法

DNA指纹图谱法是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与特异的核心探针杂交取得不同大小的DN段的多点区带图谱,再和已经得到的另一个体的比较以评价其相似性的技术,得到的DNA图谱是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从不同生物样品中进行人工合成DN断,因为其片断的数目和大小都因不同的生物而不同,所以称之为DNA指纹图谱。这种DNA指纹技术不仅有更好的重现性和高灵敏度,而且具有鉴别结果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对样品形态(原品、粉末或片状)和材料来源都没有具体的限制,这样DNA指纹技术就为中药品种鉴别及药效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加精确稳定的方法。

三 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及前景

1.对中药材进行质量鉴定及来源辨认

由于近年来名贵中药的利用价值被不断发现,部分中药又因产地不同或者资源的再生能力差异,中药市场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商品,而中药的有效成分是衡量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鉴别中药材的产地及质量尤为重要。但中药材质量控制在传统上都是以色、状、味等外观来确定真假及产地,后期最多加以显微镜等现代化设备来辨别真伪,但还是非常有限,更不用说一个完整的鉴定体系了。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很好地避免了这些不利条件。在现有的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中,主要偏重于“有效成分”“指标成分”等特定因素,大大对中药的“整体”及“活性”成分给予了毁灭性的否定,所以中药的药用价值不能完全体现,仍难以真正控制现在中药质量。

现代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给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及理论支撑,为中药走出国门、服务人类、建立中药药用价值评价体系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同时由于中药的生长环境不同,药用价值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保证中药材的药效,对中药的种植场地及采收环境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因此在对中药的质量控制及药效监控中,场地和等外界环境因素也是中药质量鉴别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中药的临床效果,这让国内外广泛接受中华民族之医药精髓就有据可查、有据可依,为中医的全面崛起提供了非常强大的理论基础。

2.规范中药制剂,对中间体进行质量控制

中医曾经被怀疑过,有一段时间,人们对中药制剂的临床作用存在顾虑,其制剂的中间质量控制也成为医学领域难以控制的问题。中药因其“整体性”一直困扰着我们。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复杂,有的甚至不能用“化学成分”来定义,所以一份标准的中药制剂是不能简单地说它有什么样的化学成分或组分。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利用中药组分的组合性及指纹特性,很好地为中药制剂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以说中药的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制剂发展的坚强科学支撑,因指纹图谱技术引入了先进的现代分析和检测设备,对中药制剂全面的质量观概念提供了标准化及科学化的依据,为中药制剂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力量支撑。

3.监控中药材炮制过程,规范中药生产工艺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除了能在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产地来源确定、中间体和中药制剂的质量规范行为上有较大的应用外,还可对中药材的炮制过程进行监控、规范及完善中药生产工艺。王冬梅等采用HPLC-UV-MS法,建立了贯叶连翘提取物(含金丝桃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贯叶连翘提取物的主要色谱峰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以10个主要成分色谱峰的定性定量化学分析为质量标准,对中药制剂的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的富集程度、工艺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紧密度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评价。实验证明,在有效的整体质量体系里指纹图谱法可为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以及制备工艺的评价提供依据。

4.其他应用

为了实现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向中药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的转化,利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还可对中药指纹图谱信息与药效活性信息进行相关性实验研究,由此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药效研究体系;建立特征活性成分、有效组分群及特征活性指纹图谱的研究中,特征活性指纹图谱是指纹图谱谱效学的最重要研究核心。中药指纹图谱可用现代分析分离方法对图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可知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和体内代谢过程从数量上联系起来,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有效部位、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和量―效关系。

5.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