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范文1

中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同样也蕴含着注重改善教育环境的重要思想资源。儒家在教育上提倡环境陶冶作用,即外部社会环境对人的品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治铸作用,所谓:“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荀子•儒效》)讲的就是由于环境影响的不同,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荀子•荣辱》)孔子提倡的择友、择处,也是这一思想的表现,他指出:“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第十七》)就强调了后天环境的熏染不同对人天性影响的差异。“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也告诉我们:教育的功用在于能够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性改造的良好环境。由此我们应该对如何发挥环境熏陶与渗透在大学生“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获得一些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慕课”时代的来临,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95后”正逐步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人群,建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网络共享平台课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改革,从而为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开展一系列举措。社会是大环境,学校是中环境,家庭是小环境,网络就是微环境,三位一体教育架构的设想显然已不够全面。如何构建包括网络环境在内的四位一体教育环境架构成为探索“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新问题。“90后、95后”大学生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对于网络环境有更大的依赖性和更多的偏爱性,而网络环境又极具虚幻性和超现实性,因此需要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怀和指引,培养他们正确辨别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能力,保持对“正能量”的追求和对“负能量”的抵制能力。[3]50“基础”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高其思想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从而使其思想现状和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然而,环境会在这个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的矛盾,概括起来就是社会、环境、学校以及网络环境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冲突性会对“基础”课程理论的接受与践行产生非常大的反作用力,以至于“慕课”背景下的“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困难重重。中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除了在教育上提倡环境陶冶作用之外,还倡导整体性、辩证性和合互补性的思维方式。这就启示我们:教育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绝不可以分割开来、区别对待,这样会加大环境作用的反向阻力、降低环境作用的正向合力。因此,应引导四种教育环境方面的作用力在一个和谐互动的系统中相互推进,形成合力。具体来说就是,社会方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统领环境渗透的方向。在当今世界全球化和中国社会巨大转型期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生活的统领才能把握社会环境教育的方向。学校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融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保证学校环境教育的社会正确性,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在内容和方向上都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契合。家庭方面: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水平,注重树立家长的榜样权威性,重视家长在家庭小环境中的引导示范作用,保证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获得与学校和社会方向一致的正作用力。网络方面:协调网络传播媒介,强化舆论推动,凝聚环境教育的正能量。网络环境随处虚拟世界之中,但不可没有社会秩序的稳定指引,要把握网络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冲击,营造健康大众网络平台。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微环境四位一体,相互渗透、互推共进。

二、“三”即三个层面

在这一方面就决定高校“基础”课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需从身、家、国三个层面的互动结合中开展。儒家传统的“家国同构”思想是中国封建宗法制社会的重要思想,它看到了家庭、宗族和国家在架构形成和利益诉求本质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家与国之间始终保持一种连同构通的组织结构,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非常鲜明的表征,而儒家的“家国同构”思想则是集中展现中国这一封建社会特征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将出于人们本性自然之情的孝与忠恰当融合,要求作为臣子对君主理性上要绝对地听从与信服,作为子孙对父辈在感性上要有绝对的父权认同意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将封建政权构建的合法性建立在了每个人内心深层次的感情基础上,使封建专制主义在人的意识层面上更加根深蒂固。家族要保证其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家事繁荣富贵,就必然需要一个坚定稳固的国家层面的行政体系对其进行庇护;而另一方面,国家要维护国家整个局面的平和与安定,捍卫君权的至高无上,这同样也需要将国家的组织形式和家族宗法制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延伸”[4]45的这样一种独特的社会政治模式,但历史的发展表明:由此催化产生的“家国同构”思想并没有合理有效的促进家庭、宗族和国家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拉开了它们之间的现实距离,甚至逐渐使之走向了各自对立的层面,从而导致了:“家是国的附庸,国是家的桎梏”的局面。因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过度强化了君主的权威;另一方面却压制了家庭独立自主观念的形成,这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起到了某些方面的阻碍作用。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两个方面的,儒家“家国同构”思想重视在人们主观观念和自觉意识上着重培育个人的德性和德行,推而广之,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整套非常严格、谨密的言行规范体系,那就是:个人的行为规范、言行举止不仅仅是要与家庭训示、家族规范相契合,更重要的是,要与国家的标准要求相契合,在这一点上,只要有人敢跨过这一“界限”都会被整个宗族,甚至是整个国家所拒斥,这种压力和“惩罚”无疑是巨大的。因此,这一思想在规范人们的社会言论、行为,维持宗族的伦理秩序,保证社会的平稳、安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探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关键在于深入发掘儒家传统文化之中相关的思想资源,结合现实状况的教学改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展要求,适时地做成改造、革新。“基础”课重点之一是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经过适时改造后的“身家国同构”新概念应该克服传统封建思想存在的缺陷,具有促进个人、家庭、国家、社会互动统一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基础”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的问题。传统的儒家“家国同构”思想产生于封建社会,具有与逻辑现实性脱节与过于个人和社会理想化等缺陷,但是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不容否认,更不容忽视。被赋予中国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身家国同构”的新概念强调以履行义务、完善自我为基础,重在建立和谐的身心关系、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的统一、协调、互动中实现三者的互为推动式发展,彻底摆脱传统“家国同构”思想导致“家国错位”的践行偏至。这一点对于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三个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效尤为重要,可以说,经过改造转换的儒家“身家国同构”概念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课教学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建构启示与思维导向。

三、“二”即两个过程

这里的“二”是指知行合一、内外化相耦合的实践过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高尚的道德人格和社会法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全的法律思维。更关键的是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及社会的关系,学法知法还要懂得守法用法,能有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勇于同各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就决定了“基础”课的教育同其他科学知识教学的差别更多地在于实际践行和效果检验上。关于“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及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前面在环境和层面两个部分已经阐述,这部分重点就如何实现法律意识到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再到法律思维的过程对内外化耦合[5]41过程进行论述。其实,教学过程单纯就其本质而言,是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是一种双力互动的过程,这就是现在流行的互动式教学法,这其实是受启示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教育理念。但在这里不讲两个主体、两个课堂的问题,讲的是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大学生从意识到行为、行为形成思维的知与行相统一、内外化相耦合的过程,这同样是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孔子提倡知与行相统一:“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但孔子从没说过“知行合一”一言,真正提出“知行合一”说的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因此,这里暂不论后继者发展的“知难行易”说和“知易行难”说如何,且将“知行合一”说的内涵启示引申到思想意念到实际行动的内外化相耦合的过程上来。而就这一方面来说,“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实现社会思想信念的个体化和个体行为规范的社会化两个过程。社会思想信念的个体化就称之为“内化”,个体行为规范的社会化就称之为“外化”,这两个过程绝不是相互孤立、各自为政,相反是双向统一、互动联合的过程。那么,如何实现两者的双相统一、互动联合呢?这就是内外化如何耦合的机制问题了。“耦合”是物理学概念,原意指多个电路元件之间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关系,在这里引用“耦合”概念是为了表现内外化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内外化的转化机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机制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实施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5]41“机制的创建与运行具有一定的目的,即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目的,各种要素的组合与耦合都要围绕该目标进展。”[6]36“基础”课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全的法律思维,并转化为有效的实践行为,其方法的创新应用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化耦合机制运用的实践当中去,目的就是:一是把参与整个内外化过程的诸多要素通过交互、渗透、联合、重组的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以及个人之间的有效架构和合理培养结构,这就是上述“四个环境”和“三个层面两部分所阐述的重要性。二是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过程中,在各要素相互作用之间完成自身各要素功能作用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通过强化交互培养、学习共同体等特定方式和手段,与自身之外的其他系统耦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5]43如此一来,既能够是内外化耦合机制保持整个过程的整体发挥,又能使“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高的实效性。这一方面这就是下面将要阐述的“一个共同体”的作用叙述和功能发挥。

四、“一”即一个共同体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范文2

通过老师讲解、视频播放、学生演讲等多样化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和所必备的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属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以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结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才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的知识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因此,它在当今高校育人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地位。

在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落实和现实体现,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经环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为主线,以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综合素质为切入点,针对在校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和心理、恋爱、法律诸问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较好地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当代的我们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把社会共同生活作为青年学生形成思想和理论认识的土壤,以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为主线,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勾画了我国社会所追求的基本社会秩序的方向、内涵和样式,也反映了我国社会在秩序领域的基本构造和性格特点。它将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思想道德觉悟与法制观念结合、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结合,以达到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人"、"道德人"、"法律人"的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是以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个体的人生实践,是人生自觉地自我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修养"不是脱离社会现象的修身养性,不是排斥教育的自我封闭,也不是对人的束缚,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自我锻炼,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理论认识、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根源。

对于法律修养部分而言,更重要的是理清法律条文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内涵,要让青年大学生充分认识现代社会在其构成上的特点是追求自由自主的个体和强大的国家机器并存,认识主体、主体的行为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认识遵守法律规范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要能使青年大学生形成对于法律的总体认知--法律规范是为了维护人(不仅是单一的个体,而且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平等、正义而出现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出现的。因此,它既实现人的需要,又约束人的行为;它通过国家的强大力量促使主体在满足和实现自身各方面需要和利益的同时,又不去损害和妨碍他人、社会、国家的需要和利益的实现。法律所调整和规范的行为,都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交互行为,法律规范主体行为的目的就在于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从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看,此时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我们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在我们的思想、认识、观念逐步成熟和成型的大学时期,科学的理论武装可以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可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科学地传播理论,可以让我们学会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复杂现象。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范文3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内容 创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078-02

创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当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每一个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型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思想、观念、策略和方法都在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相对抽象而枯燥,又因为初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学习意识较为松散,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如何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任教师着重思考的问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极大的帮助。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正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的时期,知识的学习和外部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很大。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往往有些时候青年学生无法分辨好与坏、对与错,在面临疑惑的时候,也需要有人能答疑解惑,获得正确人生观的引导。有很多事例证明,缺乏正确思想的导向,沾染社会坏习气坏作风的大学生,做事做人的行为很可能会违道德伦理,有的甚至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本门课程给大学生提供了人生思想原则上的指导和帮助,为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起着帮助、规范、引导的作用,意义非常重大。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涵括了深刻的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课程的内涵深刻、文字精炼。但也正是文字的精炼,年轻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和人生经验,对此难以深入理解,使得许多大学生觉得课本枯燥无味,往往在课堂之上没有太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将本是枯燥的课本内容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或者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讲述出来,让大学生易于理解和领会,这样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课本阐述的内容和知识通过教师在课堂的讲授,学生们基本能懂得课本知识内容;但由于“懂得”和“理解、体会”不同,仅仅“懂得”知识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教师的创新教学手段,能使大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对课本内容真正领会于心,也真正实现了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创新的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以在教学当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在课堂之上形成“一言堂”,不能与大学生生活实际脱离。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用真实、生动、丰富的内容来激发大学生的思维,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此来提升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古往今来的事例说明本课程结论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教师展示精挑细选的事例,让学生运用自己过去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并发表意见和看法。在这一个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允许和鼓励学生参与并积极发表感想。教师应做到和学生一起不断深入主题思想的内涵,不断加大提问的有效性,针对不同思维、不同理解、不同个性的学生加以引导;由于有事例的佐证,往往学生们对概念的理解和结论的产生有茅塞顿开的领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特点在于灵活性和能动性。它的出现,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的单一性,还能为实际的课堂知识与实际社会之间提供联动。通过专家的讲解,原本一知半解的学生能通过富有新意的不同角度,将完整的知识记忆在脑中。同时专家的评判会引起学生对理论与实际的研究的浓厚兴趣,为将来培养研究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讨论教学。讨论教学侧重点在于场景的布置和刻意的命题,是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讲解的一种创新教学手段。通过讨论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讨论课程的安排可事先要求学生准备资料,查阅各方资料,并要求撰写论题讨论报告,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和辩论。在这个过程,学生不仅锻炼了思维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还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4.实地考察研究。为使大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把课堂搬到校外实习基地来开展,把校外实习基地作为第二课堂。通过实地的考察和观摩,学生能受到深刻的思想影响,能迅速有效扭转原有固化的错误思想观念。走进工厂、走进监狱、走进农田、走进交管部门都能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课本知识的正确性,从而树立起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谋福利的正确思想观念。鼓励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长期的跟踪和调查,并不断总结事物的萌芽、发展的过程,使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将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形式上、在内容上,实地考察研究均具有最突出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深入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创新工作,一切以大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积极为他们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引导他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探索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梅宗奇,布占坡.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刘连增,马建豹.浅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7(8)

[3]邓春梅,刘焰余.对美国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和借鉴[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

[4]李华荣,李海涛,汤晓兰.论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5]李振东.大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J].河套大学学报,2005(3)

[6]许达志,高 妍.新时期“两课”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7]范纯.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8]宫臻祥,宫臻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9)

[9]蔡 芸,郭 名,叶 龙.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范文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医学类大专生;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部分[1]。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的建设,同时也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2]。对于医学类的大学生,不仅仅需要他们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医专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部分,同样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笔者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怎样提高大专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结合医学类大专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医学类大专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上进是其主流,但由于部分学生受社会上各种错误观点的影响,以及受自身生活挫折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心中存在着错误的看法和消极的心理。思想教育的过程就是各种正确的、积极的自觉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正确的自觉影响,及时纠正错误的自觉影响,以推动学生的思想朝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比如: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是讲一些套话、空话、大话,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相反呢,他们认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反映的才是实话;在面对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以及对自己学历的不自信,认为在中学时已经学过政治了,大学已经没有必要再学了,把专业课学好才是真真在在的。基于以上原因,部分学生形成了轻基础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专业课的习惯。对于大学阶段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缺乏清醒、足够的认识,不能够理解政治类课程对自己成长、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意义,更有甚者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等同于选修课。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给医学类大专学生上课时,笔者经常选取关于医德方面的实例,分析医务工作者是怎么走上歧路,让学生们知道:没有天生就是医德败坏、拿患者生命当儿戏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他们往往是在情与法、义与利之间失去了自我道德约束力,才走进了错误的深渊。而我们现在所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在面对是非对错的时候,怎样保持定力。我们根据大专医学类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有了较强的学习动力,这样才能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实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帮助医学类大专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和人生观为主,通过课堂上有效的理论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践体验,帮助医学类大专生形成崇高的理念和坚定的法治观、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使学生们进一步提高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3]。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引用生活当中真实发生的事情为案例来具体讲解,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讲授给学生,以促使学生们的自觉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法律观念;也可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以达到思想交锋明辨道理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如“医生医德的培养”等专题,指导学生分组调查研究撰写报告等方式,以达到学生们自主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是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有效的沟通

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要想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能得到学生的青睐,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把道理讲透、理论讲够、内容讲活,更要在课下与同学们全方位的交流,要了解关心他们。

这样既能增进师生感情,也能帮助个别同学在课堂上无法触及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整体的学生,课下交流的时候是面对一个个的同学,这样可以使老师能有机会了解到学生的具体的问题,从而能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有效的为学生化解烦恼,打开其心结。

教师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之外,也可以通过Email,QQ等进行,这样可以使有些学生把不好意思当面讲的问题讲出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立志修身树德的课程,在医专院校这门课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树立起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彭仲生.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9):123—124.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范文5

摘 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新课程方案率先尝试教学改革的课程之一。如何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使“基础”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是“基础”课教学改革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人提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参与为宗旨,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归宿,充分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助力。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一门课程,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现状

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学习态度也日趋功利化,因为基础课

不涉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属于“饭碗课”,再加上不少学生认为《基础》课太枯燥太乏味,与其他专业课相比,部分学生对《基础》课不重视,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往往教师很卖力,学生不买账。能够坐得住,听得进,入脑入心的学生很少,因此在《基础》课上的学习是被动的,如老师叫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因为他觉得,回不回答问题一样,回答的好坏无关紧要,都没什么意义。

二、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

按照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从2006年下半年起,原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把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 “道德” 和“法律”这两种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但是过去这两门课程实际授课时数至少72学时,现在只有48学时。仅就法律部分来看,该课程除了不包括法制史和涉外法律以外,涵盖了我国所有的基本法律知识,从实体法到程序法,面面俱到。但是在课程安排上,将这部分内容主要放在教材的最后两章,容易造成“面面涉及、面面不及”,在非常有限的课时里想介绍这么多的法律知识是不现实的。

(二)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理论与实践结合欠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为主要内容,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给予科学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达到理论深度,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但现在的教学方式方法,大多局限于单调的灌输式教育方式,重规范传授、知识掌握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而轻感情的培养,强调社会规则,以受教育者无条件接受为目的,存在过度理想化倾向;再者,有意规避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社会生活进行随意切割和剪裁,遮蔽了社会生活的本真,因其割裂失去的真实性导致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面前无所适从。受教育者所学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缺乏身体力行和直观的感受,无法做到教学相长,以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无法体现。

(三)“基础”课师资的薄弱和大学生对“基础”课的不良心理

很多高校存在对“基础”课重视程度底,认为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似乎是谁都能教,导致任课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是从其它专业转过来的,缺乏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有些教师是由学校行政部门人员兼职的,经常因为繁忙的工作而无法像专职教师那样认真备课和上课,在教学研究工作投入上就更加有限,导致综合教学水平难以提升。

陈桂芝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大学生对“基础”课程的了解片面,或者慑于“基础”课是必修课,不过关无法获得学历学位的原因,对思想政治教育观点的抗拒,对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否定和歪曲,对我国现实生活中消极事例的认可等等,导致大学生对“基础”课存在无所谓心理、无可奈何心理和逆反心理的错误认识。

(四)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应试教育是中国各层次教育共同的现象,大学的“基础”课在考核方式上,概莫能外。因此,书面考试仍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试最主要的方式,有的书面考试内容灵活,有的则追求答案的标准化。这样的考核方式有一定的效果,但会让教师和学生将重心放在最后的结果上,无法体会到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快乐,难以体会课程的精髓,还会导致学生“临时抱佛脚”,出现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现象。

三、以学生为本,加强教学改革

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认可度不理想、听课状况不佳、对教师教学不满意的状况[1]。因此,《基础》课的改革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把教育人与关心人、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使教育者主动研究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及时解除学生的困惑,有效化解学生的各种矛盾,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所教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将内化的道德法则外化为道德行为和法律行为,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范文6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兴趣;师生情谊

作者简介:王莉(1979-),女,山西朔州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学院,讲师。(内蒙古?包头?014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Y201105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87-02

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的法制观,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课程的认真学习研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精心设计第一堂课,以“新”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课程第一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因而,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重视对第一堂课的精心设计,而如何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课?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增加新鲜元素,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期待心理,消除他们中学时期形成的对思想政治课的传统认识,确立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教学的新形象,建立起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的吸引力。笔者在上“基础”第一堂课时,首先精心设计了开场白,先表达自己第一次见到同学们的愉快心情,接着以幽默和风趣介绍自己的专长、爱好、经历、性格等,这样从“结缘”角度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其次,精心设计了第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再把整个学期课程的教学方式、考试方式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要求进行必要的说明后,把重心落到了“基础”课的重要性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是按部就班地讲本课程的重要作用,而是用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如针对学生刚入校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样既改变了中学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式”的传统讲授方式,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基础”是一门紧扣时展和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思想理论课,它不仅仅传授一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实现“解疑释惑、端正思想”的任务,它对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堂课就在这种新鲜、愉乐的气氛中结束,热烈的掌声便是学生已经对这门课开始有了兴趣的极好回应,这样就会期待下一节课的开始。

二、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活”激发学习兴趣

能否激活学生的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化,长时间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厌倦情绪,从而抑制了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兴趣。“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增加灵活性,用活泼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绪论部分可采取对话互动式教学,让同学们提问,老师回答,类似于答记者问的方式,来解答同学们最为关注的诸如学习、人际交往、恋爱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再如理想信念这一章,除必要的一般讲授之外,可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与社会实践教学法。笔者在上“基础课”这一章时,选取了两个案例,一个是刑前对话马加爵案例,马加爵对记者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当记者问到“你还想对同龄的大学生说些什么”时,马加爵说“现在的大学生可能比平民百姓知识水平高,但他们还有更大更多的空间没有抓住,没有去珍惜,希望每个人都过得充实一点,有所追求”。另一个是居里夫人的信念,一生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她在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以《我的信念》为题写下了异常真诚的文字:“生活对于每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这两个案例使大家见证了理想与信念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另外,通过社会实践这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参观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等方面成就的展览,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与坚定信念。这种多样化教学方法,使原本呆板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当然也可选择其他的教学法,如师生讨论、主题演讲、校友访谈、社会调查、网络学堂讨论、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总之,要根据不同的章节与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才能大大激活学生的兴趣。

三、适度延伸教学内容,以“深”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教材绝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只是教学的凭借和依托,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参考,因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立足于基本教材,又要进行适度地拓展延伸。每一堂课的拓展延伸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是针对教材内容所涉及的具体知识点进行的。如第二章中列举了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除此之外,还应该特别强调抗震救灾精神,因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抗震救灾精神的引入就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这种延伸可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及伟大;可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与时俱进;可使学生更强烈地意识到伟大的民族精神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再如第三章要想使学生真正领悟人生真谛,关键要给学生讲明白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教材内容明确地给出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表述,要想使学生真正地接受这一观点,需要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适度地延伸,通过对古今中外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让学生们从比较中选择出科学的答案:人的本质不能孤立、静止地实现和体现,而只能在与他人、与外界的关系中去考察,也即需要把人放在社会这个更大的范围内去考察,这样便使学生易于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解释是科学的。在对人的本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学生便会领悟到人生真谛即人生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活着,更重要的是怎样活着,即如何超越生命本身的生物意义,不断探寻生命的社会意义及价值。总而言之,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适度延伸,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使学生在认识上得到了强化,视野上得到了拓展,思维上得到了锤炼,情感上得到了触动,同时通过这种延伸,才能做到对教材内容深入地探究和立体式的诠释,从而从“深”这个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积极增进师生情谊,以“情”激发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无数的教育家都看到了师生间保持亲密友谊的重要性。古罗马最有成就、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昆体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看到正确的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师生关系相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业务上有所专长,而且在师生关系上要力求走近学生,与他们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相容关系,达到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相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基础”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积极增进师生情谊,在潜移默化中诱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在言行上主动积极地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大一新生刚入校,人生地不熟,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指导与帮助。教师必须要及时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征,把关爱学生、乐于帮助学生的思想表露出来,并且真正地做到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学习上的帮助者、生活上的关爱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从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由“亲其师”继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因为尊重是加强沟通、增进师生情谊的桥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尽量多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开展谈心、辩论、交换看法,以沟通思想、增进友谊,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良师益友;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对思想的解读、以及富有情感的生动讲述等等情感的表现的主要途径是语言,尽量让语言负载最大量的情感信息,同时,教师带有情感的话语,可以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可以有效地增进师生间的情谊,并在这种情感的滋润下不断地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

参考文献:

[1]张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2]王蕴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新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何燕辉.略论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课中的应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