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舆情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1
刘芝华
忽视传统教育是愚蠢的,忽视网络教育是短视的,传统教育方式和网络教育方式,是德育工作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无力飞行,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才能如大鹏那样,“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题记
一、面对互联网的思考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中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结合中学教育实际,我们认为,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基于这一认识,从2003年4月开始,我校以高一、初一年级为试点班级,就网络道德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二、行之有效的步骤
㈠准备阶段。
时间从2003年4月至12月。本阶段主要工作:
1、去中南大学学习网络教育的经验。
2、利用广播、校刊、黑板报、知识走廊及其他形式,向全校师生广泛宣传开展网络德育活动的意义。
3、成立网络德育领导小组、技术服务小组、网络教育日常管理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各小组分别制定工作计划。
4、分别召开试点班级全体任课教师、学生会议及学生家长座谈会,层层发动。
5、建好校园网络,将学校所有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教师办公室和教研室联网。
6、建立网络监控系统,注重加强对网络的防范和管理,删除有害信息,平衡不良信息。
㈡分步实施。
时间从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止。试点年级的学生在双休日、重大节假日,休息时间,凭有效证件,到学校电脑室自由上网。本阶段主要工作有:
1、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向学生发出“文明上网,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开展“上网做什么”的专题大讨论;召开“中学生与网络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并撰写“网络文明建设”的学习心得。
2、成立“家长网络学校”,指导通学生家长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3、发放《学校·家长联系卡》,及时与家长互通情况,以此消除网吧的负面影响。
4、开发校园网络软件,包括建立学校网站、开发德育题材的游戏、网上党(团)校、教育教学管理软件等。
5、每月开展两次以上的网络教育活动,包括名师教学答疑、道德教育专题讨论、校领导与学生对话等方面的内容。
6、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在教师中开展网络德育课件的制作比赛;在学生中开展征集个人主页的竞赛活动、网络征文活动。
㈢、全面铺开。
时间从2004年9月至2004年12月。学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全校学生自由进入学校电脑室活动。具体活动内容在参照上学期的基础上予以调整和补充。
三、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势
1、由防范型德育向发展型德育转变
传统德育是防范型的德育,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及有关人士较多考虑的是如何管理好孩子,企图在孩子与社会现实之间筑起一道“围墙”,如“封闭式”管理、“准军事化训练”等,不考虑孩子的发展要求,不考虑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不考虑客观现实的变化,一律要求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开展网络德育教育,则实现了由堵到疏,由防范到主动出击的转变。
一是通过“上网干什么”的讨论会、网络德育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主动选择、主动发展,充分发挥主体性及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把社会外在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我道德需要。
二是不断丰富网站内容,用健康的网站吸引学生。身边的网站具有吸引力,这是开展网络德育的有利条件。近期来,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成立“校园网吧”,学生在休息时间可以凭学生身份卡进入“学校网吧”上网。现在学校已建有共青团校、红色游戏、红杏文学、名师对话、考试大观等特色版块,深受学生喜欢。
2、网络的交互性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民主性
信息网络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具有双向性和交互性。信息网络使得受教育者不仅是接受者,而且是传播者,双向互动促成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及时联动与沟通。由于人与人之间既没有地理距离,也没有心理距离,因此,网上活动对上网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思想。如每月开展的校长、教师与学生对话、网络道德教育大讨论等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从”关系,改变了受教育者被动、从属的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网上网下联动,巩固和提高了德育工作效果
应该说,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尤其是城区学生)都上过网,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完全荒废学业,陷于其中。在网吧里,首先陷落的是那些意志薄弱、信念不坚的懦弱者。我们要告诉学生:人是有精神支撑的,一个人如果抵制不了一点诱惑,那么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将会摔很多跟头。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有不少同学都曾经深受网吧之害,他们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坚贞不渝的信念在思想上筑起了一道长城,使他们走出了网吧的漩涡,获得了新生,重新找回了人生价值。
初二48班黄某,一段时间内成绩一路下滑,家长怀疑是孩子上网吧误了学习。有一天,细心的妈妈发现每天晨跑归来的孩子不见出汗,只闻烟味。次日爸爸悄悄跟踪,终于在网吧将坚持三个月所谓“早晨长跑”的儿子逮了个正着。当时家长采取了“禁止长跑”、“不给零用钱”的措施,以为这样便可堵住孩子通往网吧的大门。殊不知,孩子网瘾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要想消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果然,以后他又以“外出打球”、“参加假日小队活动”等为借口多次去网吧玩游戏。得知这个情况,学校非常重视,迅速会同班主任,对这位迷恋网吧又善于说谎的学生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谈心活动,晓以利害关系,促其思想转化。另外学校主动与文化稽查队、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取得联系,并在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有违规行为的网吧的义务监督力度。
四、网络道德教育在我市全面辅开
自从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以来,我校未成年人进网吧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通过调查显示,在活动开展之前,试点学校80%的学生上网玩游戏、聊天,10%的学生上网浏览新闻等,5%的学生上网进行学习资料的查找,还有5%的学生进入不健康的网站浏览不良信息。活动开展后,我们组织过多次调查,结果显示,65%的学生上网是查找学习资料和网上测试,25%的学生是浏览新闻等内容,5%的学生收发电子邮件,5%的学生聊天、听音乐。
随着德育工作的创新,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为此,《湘乡报》、《湘潭日报》、《科技导报》、湘乡电视台等媒体对我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试点经验作了宣传报导。如2004年8月5日,《湘潭日报》对我校的做法做了如下宣传报道:“近日,湘乡一中外语老师王琴在上QQ时,发现一名高一学生在线上,王老师便主动与他搭话。得知该生因父母经常吵闹不想回家,干脆住在同学家里,王老师心平气和地在线上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后这位学生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表示第二天立即回家。王老师与学生网上谈心至少有50多次,这种网络教育的形式在全校100多名教师中比较普遍。”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2
他是一位网络舆情分析师,舆情分析师作为一种新职业,近期被《人民日报》撰文评为“朝阳职业”,从业者大多不敢自言资深或专家,而许多人恐怕还不知晓舆情分析是何物。
网络上的情报收集者?
关于网络舆情,比较权威的解释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各种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与“舆论”一词不同,舆情是网络上媒体和网民意见的原始表露,可以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而舆论则是倾向于一致的看法和意见。
舆情可能转化为舆论,自然而然地,网络舆情分析师的重要工作即分析舆情、预测走势,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负面舆论的产生。
对赵嘉和同事们来说,上网阅读新闻便是他们每天工作的开端。他们几乎对网上所有热点事件都有所了解,同时每个人又要着重关注一两个领域,成为半个行家。例如学法语出身的赵嘉就曾硬着头皮研究了经济学知识,因为他服务的客户是贸易部门,在能够基本完成该行业舆情报告的撰写之后,他又“被迫转行”学习了科技知识。
许多媒体对这个行业的介绍中都有这样的描述――专多能的“杂家”。
舆情分析师听起来有点像收集情报者,似乎也能和公关扯上些许关系。为什么一定要冠以“网络”二字?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lO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在大城市中,主流人群基本上都已经是“网民”。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网络迅速的普及速度,使得网络舆论在舆情系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比较普遍的认识是,国内网络舆情监测与研究机构出现于2008年,网格舆情分析师也随之诞生――之前的2007年,山西爆发“黑砖窑”事件,网络热点的沸腾程度让各方开始重视网络舆情。
如今,一条负面信息从出现到形成热点的周期,已经从原来的24小时缩短到了4小时,相关部门如果不能快速做出反馈、制定应对策略,就可能出现舆论一边倒的局面。
舆情分析师的“网络舆情”
按照分析师的工作思路,《世界博览》记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了“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关键词,结果是:6月10日,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6.42万个,谷歌找到约45.2万条结果。
在中国,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外文局、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均提供较为专业的舆情服务,而在国外,“Buzzlogic”、“尼尔森(Nielsen)”、“ReputationDefender”等舆情监控机构早已名声鹊起。
一些经济刊物将“舆情分析”描述为“拥有百万亿潜在市场的大生意”;许多知名大学,例如人民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院;越来越“智能”的搜索引擎还提供了从事舆情分析的专业公司和软件的广告,此类软件系统已成为中国各大部委、省、市、县等各级政府的重要采购对象。
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舆情分析师可以被软件取代,相反,分析师在形成舆情报告过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本质上,机器担当的仍是辅助角色。
赵嘉对《世界博览》记者说,自己每天的工作确实会用到监测软件,但不能依赖,主要使用的工具是百度、谷歌、雅虎等搜索引擎,新闻则来自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站,如西方四大通讯社、各国主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还有一些专门的数据库搜索和站内搜索,和他所在公司的客户一样,“属于商业机密,无可奉告”。他们的客户以国家机关为主,也有少量的企业和私人客户。
舆情分析师通常需要通过搜索工具和监测平台,反复设置不同的关键词,收集媒体评论和网友言论,最终经过选取、概括和分析形成完备的舆情报告。一些客户还要求归类和制作图表。
赵嘉每天完成的舆情日报,长度一般在八九页左右,一些周报和月报以及重大事件的舆情会更复杂,因为这样的报告是从上百甚至上千篇报道中提炼而成的。
赵嘉同事许欣的报告主要面向国家机关:“有的部门经常提出反馈,有的反馈则较少,但总体来看均属比较重视。他们或是了解境内外动态,或是预警,或是报送领导或上级。”
应该说,客户们越来越重视舆情报告,特别是曾在舆情方面“吃过亏”的客户。近期,舆情关注度较高且应对不力的应属故宫,相继经历了“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解雇门”等负面事件,缺乏信息透明和公关技巧的故宫深陷舆论漩涡。
亟需人手的高负荷工作
和写字楼里压力颇高的白领们差不多,网络舆情分析师也常常抱怨身体“亚健康”,鼠标手、颈椎病、视力下降等职场常见病经常会找上门来。
既然需要关注每天的新闻热点,所以,网络舆情分析师在假期也难有“断网”的日子,有时碰到一些项目,客户规定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经常需要加班加点。
许欣对《世界博览》记者说,她做过的最复杂的舆情报告汇编超出2000页,几个人加班到很晚才完成。“最忙的时候连喝水都忘了。”对于每天要浏览的网页数量,赵嘉和同事都算不过来:“大概几百页吧?要想做得好必须不停更换关键词,网页也要尽可能多看。”
在人民网舆情监测窒,“醉驾入刑”的舆情报告需要几位舆情分析师研讨协作,因为仅新浪和腾讯微博上就有近18万条评论,需要多人监测。该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说:“舆情分析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加班加点、每天浏览成百上千条网页是家常便饭。”由于舆情业务增长,这里一直在扩大舆情分析师的编制。
虽然面对着繁重的任务和较高的压力,分析师们也觉得,在不断获取、整理、推论信息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不小――“对新闻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对重点信息的宏观把握和提取,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3
师”纳入职业培训序列,成为舆情行业的新兴职业。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职业认证和兴起,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已经把网络舆情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网络舆情师的职业化之路将使舆情研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深入化,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网络舆情分析师可以说是一专多能的“杂家”,因为网络舆情分析师应掌握六大基本技能:
网络信息挖掘能力。网络舆情分析师的首要任务,是从海量杂乱无章的网络信息中挖掘出可能演变成网络舆情的话题和热点,并及时参与讨论和观察,注意保存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动向和观点言论,为舆情抽样和分析工作积累重要的鲜活元素。
概括剖析能力。通过网络监测获得海量网络信息源后,需要对这些信息源进行分析和严判,从中提取出与事件相关的舆情信息,然后概括剖析舆情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倾向性和发展态势等情况,以准确得到网络舆情选题的类型、标准、定位和途径。
抽样统计能力。网络舆情师一方面通过经验人工处理舆情信息,另一方面需要熟练使用一种或多种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完成网络舆情的抽样、统计、分析和模型制作,已达到更加科学准确的分析结果。
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是书面文字表达水平,主要表现在网络舆情报告编写过程中。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如在沟通、辩论、说服和演讲等方面,能够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舆情会商时,面对轻重缓急等各种局面均能灵活驾驭。
舆情走势预测能力。面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各类舆情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师需要对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时间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总体性研判。
舆情对策研究能力。一般情况下,突发舆情事件一旦爆发,就应积极处置,并把握以人为本、高速高效、依法处理、慎用警力、党政相应五大原则。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4
舆论也要“本地化”
网络舆情研究的“本地化”就是“入乡随俗”,在坚持普适性原则的前提下,网络舆情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要充分考量当地民风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时汇聚与分析网络民意,再理性发挥网络民意,以转化为当地决策部门的实用参考,指导当地政府及时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与回应网民关切,化解网络舆论风波等,使研究成果顺利“落地”。
以湖南省“三问于民活动”为例分析网络舆情研究的“本地化”视角。“三问于民活动”即20 11年10月-11月,湖南省开展的“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三问于民”活动,活动主办方在红网开通“三问平台”,集论坛专版、在线提交、活动专题、电子邮件、短信互动、网络访谈等多种网络参与方式为一体,以此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听取民众呼声。活动开展以来,网络民意倾泻,各类网民诉求或建议数以万计。从网络舆情研究角度来看,“三问于民活动”本身就包含着重大的舆情研究价值。这一活动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与研判中,诸多“本地化”因素也得已体现。
从网络舆情信息分类上看,这一“三问于民”活动舆情研究选题,自然属于“重大决策部署方面的舆情信息”,做好这类舆情信息的研究工作,将直接体现舆情研究“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根本目的。就“三问于民”活动而言,这些“大局”、“决策”所立足的湖南省情,是舆情研究分析重要的逻辑起点,也是内参文件、舆情分析报告等诸多研究成果观点新颖、对策得当、生动可读的前提。另外,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与研判要围绕已有的“大局”、“决策”,熟知湖南省当前的一些重大政策方针,然后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打通官方与民问两个舆论场,使政府决策与民众诉求基本对接。
从网络舆情研究步骤或方法上看,研究的“本地化”存在着一些客观条件。湖南“三问于民”活动,首先将网络互动平台设在红网,通过红网平台汇聚网络民意或网民建议,这是其他网络平台甚至全国性网站无法替代的,红网作为湖南省重点新闻网站已成为了湖南省重要的舆论阵地与舆情窗口。同时,收集与整理舆情的“三问于民”活动小组人员,是从主管部门、省内主流媒体、科研机构中抽调组成。这批工作人员对湖南省社会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基本熟悉。除了这些舆情研究“本地化”的客观因素,网络舆情信息或研究成果的上报应该目标明确,舆情上报后的反馈应落实到位,而不是不知“花落谁家”。
“本地化”的现状
虽然“本地化”是网络舆情研究“落地性”等特征决定的,并且目前的舆情研究实践中一些研究者的脑中也萌发了一定“本地化”意识。政府主管部门为更好地回应网络民意诉求,去实地调研舆情生发的根源,其实客观上仍是一种“本地化”思维。然而“本地化”仍只是众多网络舆情研究机构或政府舆情研判部门研究中的点缀,“本地化”视角并没有真正成为舆情研判或研究的切入点或基本原则之一。
从网络舆情研究或研判的主体来看,政府部门、舆情研究方面的学者专家、新闻媒体及民问研究机构等,对研究的“本地化”未能界定清晰,主要体现在主观认识不到位与客观条件缺乏等两个方面。首先,各地政府部门的网络应对,大多仍处于被动地应付突发事件或敏感性事件的状态,网络舆情应对方式较为原始。当然,一些理论成果立足全局,有一定的思想性或可以为舆情研判实践提供一些指导,理论价值自然值得肯定。然而受制于客观条件,研究成果过于注重网络舆情的“共性”,针对性不强,要真正体现出实用指导性,研究模式亟待优化。再者,以新闻媒体为平台的舆情研究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部门与纯学术机构的不足,但研究或研判水平参差不齐,研发框架难以建构,并且因其新闻媒体属性,对于树立“本地化”视角并常规化运行,显然是个问题。
“本地化”的必要性
应该说,网络舆情研究“本地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舆情研究的方式方法、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从上述的内涵、现状等方面的分析中亦可窥见一斑:
首先,网络舆情研究的方式方法需要树立一种“本地化”视角。例如,网络舆情调查包括网上问卷调查、网上议题设置、电子邮件调查、网络会议调查等,不论是哪一种舆情调查形式,如要获得有价值的统计数据或民意观点,都得科学地进行前期准备:选取调查议题、设计提问或选项、确保调查导向、确定调查对象等。
其次,网络舆情研究的内容或领域需要进行“本地化”透视。网络的发生,热点话题的形成,主要由反映社会思潮的事件、社会民生或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件、灾难突发事件等“导火索”引发。这些“导火索”事件自然是网络舆情研究的主体内容之一。但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该如何选取有舆情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进行“本地化”透视。事实上, 一些舆情机构定期“地方舆情应对指数”等舆情报告,这与“本地化”仍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是综合性地选取一些“整体性网络舆情”,后者不仅包括了前者研究的“共性”,更具针对性地落在舆情研究的切入口,找到了全面而客观地反映网络社情民意的钥匙。如果缺失了体现舆情研究“个性”的这一“本地化”视角,舆情信息工作只会流于形式、机械化且按个人意愿来操作了。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5
关键词:地方公共政策 网络舆情 公民参与
一、网络舆情的概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1月3日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34报告认为,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己经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坛,中国目前拥有130万个BBS论坛,数量为全球第一。报告得出结论,互联网正成为舆论形成的新型重要大众媒介,互联网舆情已经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1]。近些年来,网民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的影响成为引人瞩目的现象,网民已经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演变成为公众的代表,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整个社会的意见和态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
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网络舆情应是借助互联网产生的,它是指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围绕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既可以通过网络言论,如有形的文字、声音、符号、图形等来表达,也可以通过某些网络行为来推测[3]。
(二)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道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同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数据显示,在半年内,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半年内增加了4334万,已达到2.77亿人,增幅为18.6%。中国的网络舆情的兴起于发展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其发展速度迅猛的,其影响力不仅是在社会公民的生活中,也对政府管理者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目前,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网络舆情传播载体的多样化
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机制。目前,人们可以通过电邮、博客、维客、博客、BBS论坛、新闻组、搜索引擎(例如,百度、Google)等方式了解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QQ群等即时通讯的方式在网上发表意见、态度和观点。
2.政府官员加强关注网络舆情,与网民形成互动
互联网创造了公民对政治和社会问题展开讨论的公共领域。公众第一次拥有了对公共事物进行评论、交换意见、形成舆论的场所。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网友对话,2009年2月28日总理也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聊天。这种互动情形不仅能够吸引广泛网民参加,也能接受到广大群众的真实性的想法和意见。
3.基层矛盾凸显,民生问题受关注
根据2010年两会舆情报告显示,网民关注的两会议程多集中于与社会公众紧密联系的民生问题,网民点击、回复、反映率较高的多是在关注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网民关注这些热点问题,是因为这些事件是侵害了个人的自身权益和安全,同时也可能发生在社会中任何一个人身上,因而,推动了网民参与事件的讨论,也让事件在公共舆论的压力下得到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发生被网络化凸显出来,不在是隐蔽的矛盾,能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产生广泛的影响。
二、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缺失
地方公共政策就是各级地方公共权力机构在与社会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依法对辖区内的公共利益或公共事务作出的规范性安排[4]。地方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这是地方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它要求政府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参与政策制定的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履行公平、公正、民主、正义、法制、责任、效益的价值观,以确保公民能够参与和影响政策制定的过程,实现公民的自身的利益。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不断发展,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渠道不正式,这是因为我国没有健全关于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很多制度或法律规范也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这导致了公众参与决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没有规范的程序或规定,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同时,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的薄弱,不能确保公共政策制定参与的普遍性。例如一些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和对信息掌握程度、对政策目标的认识的不足,致使参与政策制定的能力与参与要求不符,参与效率较低。
网络舆情的产生,弥补了公众参与性的缺失,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关注地方公共政策产生、制定和执行、评估,加大了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公民的参政欲望的增强,还在于地方公共政策靠近社会公众,公众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地方公共权力部门,他希望在地方公共政策中找到自己的利益取向,维护自己权益和安全。
三、网络舆情对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公共政策体制中集权色彩较为浓厚,在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往往在逐级传递过程中“过滤”、“异化”一部分民众利益表达,也导致一部分民众利益表达根本没有被关注。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公众价值取向多元化并且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同时,公众的利益诉求多重化、利益表达方式多样化。互联网构建了一个良好平台,促进了公众与政府的互动,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需求,也凸显了网络舆情对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原生态”民意确保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可行性
“网络世界是现实生活的镜像,网络民意是现实生活的观照”[5],网络舆情反映的是一种原生态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为地方公共制定的价值取舍、利弊权衡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地方公共政策制定是否合法有效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为大多数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只有绝大多数人民满意的决策才是具有可行性的决策。在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网络舆情是公共决策科学重要的基础之一,网络舆情涉及人民根本利益问题,表达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意志,它为决策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它对能够诊断社会问题的决策可行性。
(二)推动政策议程并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
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政策议程,根据政策议程,才能针对具体的议程制定出公共政策。在社会生活中,公民有大量的愿望,希望能得到重视或予以帮助,网络可以绕过传统的转换机制,将网民的民意直接输入到政策制定者,从而产生压力迫使政策制定输出回应网民的要求,这一过程推动了政策议程的确定,避开了众多的中间层级的守门人,将网络民意迅速聚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让地方政府的信息部门及时抓住网络热点并予以重视,从而使政策的制定更贴切民意、更有效的推动政策确定的过程。
(三)扩宽了政策制定的主体
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中,社会公众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享有充分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权力,但是传统的地方政策制定的中,只有少数公众能够参与政策制定中。但是,地方公共政策制定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道的原则,协调与平衡不同个人和群体的利益诉求,以维护和实现公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网络舆情扩宽了政策制定的主体,公民可以从网上获得更多的第一手的资料,通过互联网获得了平等对话的权利,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从而使决策的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网络舆情实现了对普通民众话语权限的解放。在网络社会里,任何网民都可以成为舆情的主体,可以自由讨论、自愿交流、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和看法。
(四)网络舆情对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消极影响
1.网络舆情主体缺乏代表性
根据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按照职业分布计算,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一般职员和管理者以及机关工作认为上网所占比例为59.9%,而下岗、失业、农民等上网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而我国目前的人口比例来看,农村人口比例比城市人口大的多。这种比例与网民比例对照,可以得出,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的主体不具有代表性,只是社会某一群体的意见,而不是大多数的,还缺乏完整的代表特性。
2.网络舆情中的非理性民意
网络民意并不总是正确的,况且互联网信息虚实皆有、真假混杂;互联网舆论有的理性,有的偏激,有的独立判断,有的盲目跟风[6]。网络主体的隐蔽性、匿名化,使得言论发表者无所顾忌,不必考虑现实社会的责任,而且网络主体在发表言论带有个人倾向,根据个人利益来影响政策的制定,同时,信息泛滥会造成公众理性的收集和选择信息,因而导致了网络舆情反映的民意不一定合符理性。公众的舆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合体。但是“缺少理性,甚至偏激的情绪或态度一旦形成规模和影响后,就会对社会稳定带来威胁。”
四、总结
地方公共政策可以将公众利益转为现实,真正的实现公众的权益,而网络舆情出现,改变传统的利益表达的方式,将民意直达,让政府直接倾听民意,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时候,不仅应考虑网络舆情的特性,同时也应考虑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实现政府政策制定的民主、科学性及合理性,保证地方政府制定顺利进行,推进其执行的速度,并能保证监督的全面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省略/html/Dir/2010/01/15/5767.htm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3]黄成军.网络舆情与公共事件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9
[4]毕剑明.地方公共政策研究一种政治学的范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网络舆情报告范文6
[关键词]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监测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2-0111-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12.021
引言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校园网中网站、论坛、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上信息资源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主要是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校园网对校园中的某些现象,以及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观点。表现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由此引发对校园网络舆情这种校园信息传播方式的关注,实施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测与管理,维护校园网络舆情信息健康传播,已经成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重点工作。
一、网络舆情概述
1.网络舆情的概念、要素与发展过程
所谓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反映舆情的重要载体。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信息”则是民众在互联网上和传播的能够反映民众舆情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往往是以文字形式为主。网络舆情反映和表达了一定的社情民意,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为社会舆情的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对有关国际重大问题、社会焦点问题、时政问题以及有关校园事务和学校管理等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它不仅包括其对国家、社会的政治态度,也有对自身利益需求的诉求和表达,是要求国家、学校不断改善其现状、情况的诉求和意愿的集合。
从网络舆情的定义可知,高校网络舆情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本体和舆情空间四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其中以学生为主。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是中介性社会事项,包括各种事件、热点现象、行为和政策等等。高校网络舆情的本体是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高校网络舆情空间是指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对中介性社会事项的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情境,通常指学生社会政治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环境。网络舆情空间是多层的、结构化的和复杂多变的,是主客体和空间中具有的其他基本因素之间的多维或多元的互动。舆情空间包括硬空间和软空间。硬空间是指存在于互联网中的各种虚拟空间,如校园BBS、论坛、微博等。软空间是指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角色认知、价值观以及网络文化等。
网络舆情一般都要经历产生、形成、发展、消亡四个过程。首先是社会或校园中某个话题或现象引发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关注。在得到网民的关注后,借助网络的传播和放大作用,更多的网民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一种或数种舆论观点。当参与人数和舆情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程度后,网络的声音开始在现实社会产生影响,引起现实社会的共鸣,促成网络舆情的到来。而一旦热点转移或消失,该舆情热点话题随之退化或转入下一热点。
2.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从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可以得知,网络舆情信息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所谓网络舆情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决策工作产生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开始,到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结果被决策者利用的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和利用分别是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的起始和终结,中间还要经历一系列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包括: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划、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整理和评价、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报送和反馈、网络舆情信息预警等,它们共同构成整个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的主体部分。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的构建
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准确把握教育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导向、发展趋势,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决策数据链,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结合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过程,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分析与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提取(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信息萃取)、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网络舆情决策管理和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环境。
网络舆情信息提取是利用网络抓取技术,包括网络雷达技术、元搜索技术、网页内容智能提取技术等;多文档自动摘要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包括全文检索技术、基于图片内容检索、数据挖掘技术、自动分类与自动聚类、相似搜索与消重等技术,对校园网(新闻、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等)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对转载频率高和访问次数多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和专题聚焦等。
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是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的核心功能。是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者在对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把握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本质,并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的目的是提供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需要将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的结果,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输出给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将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模式及特征输出为舆情监测图谱。在相关数据挖掘、监测分析算法的支持下,形成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报告。同时将生成的舆情信息存储于舆情信息数据库中,以便今后舆情信息研究的需要。
整个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网络舆情监测的环境中,监测环境的建立有助于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处理、决策方针的制定、对舆情的监控和管理。
三、主要功能分析和实现
1.网络舆情信息采集与处理
高校利用对校园网络的控制与管理,校园网内的舆情信息数据可通过对各种信息平台的访问权限来获取。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对校园网内多种异构数据源的信息采集,具体为:利用网络爬虫模块实现对校园网内网页文件的信息采集;利用Lucene数据库接口实现与各种异构数据库的连接;利用Nutch的插件机制,实现对文档文件的解析与读取。
Nutch是一个开源的Java实现的Web搜索引擎,在Lucene基础上通过添加网页数据抓取功能构建而成,提供了构建搜索引擎所需的基本工具模块,包括网络爬虫、文本分析、分词工具、建立索引、搜索功能和结果过滤等。Lucene是一个高性能、可伸缩的信息搜索库。可为Nutch提供文本索引和搜索的API,也可为应用程序添加索引和搜索功能。通过Lucene的数据库接口直接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用API建立索引并提供搜索接口。
互联网的舆情数据信息可利用元搜索引擎技术从网页数据和异构文档中获取。元搜索引擎将检索条件转换为各独立成员搜索引擎(例如百度、谷歌等)能够接受的格式,并通过各自的查询接口提交,然后对获得的HTML格式的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之相对应的链接地址、网页标题以及部分说明文字,将上述信息处理为结构化数据后存放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最后通过对不同独立成员搜索引擎所获取的舆情信息的链接地址和网页标题等信息的对比和有效性检测,实现结果的筛选和去重,然后将结果提交给Nutch插件,与校园网舆情信息统一建立索引。
网络舆情信息预处理包含分词与建立索引。主要对信息采集过程采集到的文本数据库进行读取,逐条进行数据清理,去除文本中的脚本等无用信息,提取出文本的标题、内容,并利用对文本进行分词索引,创建文本模型并提供数据资源。
2.网络舆情信息分析
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是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的核心。学者们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虽然总结了许多应用模型,但不能较全面地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分析,在继承学者们的研究实践(如指标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网络舆情信息,结合内容分析法,选取趋势分析、指标分析、文本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方法,以达到较为全面地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内容的目的。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隐性信息,对事物发展做出预测。内容分析法用于网络信息的分析,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的内容挖掘、对网络的结构挖掘和对网络的使用记录挖掘方面。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内容分析法可以在自动处理环境中深入揭示文本的隐性内容。
趋势分析通过对某一舆情话题,在不同时期内所显示的舆情信息资料进行函数模式的转化,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某一特征的信息的数量、重要性、强度等发生变化和差异的因素,从而可以判断这一舆情话题的趋势倾向。
指标分析用于内容分析中可以测量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热点或重点,检测偏见存在的趋势,推断信仰、信心和动机的水平等。网络舆情信息研究模型里常用的指标有热度指标、倾向性指标、预警指标。
绝大多数的网络舆情信息是以文本形式出现的,文本分析是对文本的表示及其特征项的选取,它以特征词作为分析要素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统计其出现的频次,分析和推断网络传播的内容,以及言论的倾向性。
特征分析把从文本中抽取出的特征词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通过对某一对象的特征词,在不同问题上,或在不同场合上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稳定的、突出的因素,从而判定这一对象的特征。
比较分析是通过对同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来自不同对象的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对比,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研究对象的不同,找出本质上的异同。例如:比较同一舆情信息在不同地域的传播特点、反应热度等;比较不同媒体载体报道风格的异同等。
四、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的实践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分析、决策和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得到重视,它的应用促进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提供技术保障,使高校教育管理适应网络时代的形势发展需要。利用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以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为中心要素,构建互动的反馈响应体系,主体要素为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媒介要素为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如图3所示。
网络舆情信息互动反馈响应体系中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直接面向教育工作者和网络环境,利用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将校园网络环境中的舆情信息采集并挖掘分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舆情信息情报以及决策支持。在舆情分析及管。理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现实环境中的情报信息;舆情管理通过教育工作者在现实环境和网络环境中的决策反馈行为,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作用。另外,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将自己的思想、需求及建议等反映给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建立交流机制。这样,在教育实践中受到阻隔的两大主体要素(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有效地建立互动关联机制,一方面,让教育工作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受教育者的真实想法及行为;另一方面,让受教育者的意见可以畅通地传递给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