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钣金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车钣金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车钣金实训总结

汽车钣金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钣金维修 多功能撬棍 暗筋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09-01

在日常的汽车钣金维修实训课程的指导过程中,师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首先是来自客观的问题,因为钣金维修课程需要结合实践操作所以需要结合校企合作单位苏友快修提供一些事故车辆供同学们进行钣金修复演练。其次在客观来说在这些真刀真枪的动手练习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在正常理论课程中意想不到的问题。

苏友快修提供的事故维修车辆因为不同的车型、不同的事故位置、不同程度的受损情况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出截然不同的维修解决方案,但问题在于,实验室统一采购的成套钣金维修通用工具有时难以完全胜任,造成了对本来就是钣金初学者的学生以不必要的困难。通过事故车辆修理完毕后大家的总结得出,学生需要在成套的工具的基础上研发出新的钣金专用工具这样在特定的维修场景下,自制的工具会特别的得心应手并获得更好的维修质量。因此,作为指导老师也特地走访了许多汽车修理厂,并且与扬州钣金工众多的安徽合肥中涛汽车修理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有趣的是在国内汽车修理界,最有名最出色的汽车钣金工大多来自江苏扬州),他们也给出了很多指导意见。其次在学生们反复的事故维修作业中,学院汽车系的钣金工具有一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耗,除了加强管理规范化操作外,作为指导老师很有必要想出一些方法来重新利用实验室里一些因长期使用报废的工具,这样做既环保又可以减少实验室的工具损耗率,物尽其用降低运营成本。

1 钣金多功能撬棍

经过讨论研究,师生发现实验室里有一些报废的汽车公斤扳手,有的指针损坏脱落,有的表盘损坏,有的已无法显示施加的公斤压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里日常所用的专用钣金撬棍在学生实操中存在一些问题,撬棍杆部过于扁平化,在使用频率较多时,容易发生弯曲甚至折断,而通过理论的教学可以知道由于公斤扳手专门用于大扭力的操作其杆身可以承受极大的作用力,非常结实,所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师生得出,可以将实验室废弃的公斤扳手进行废物再利用,利用苏友快修的乙炔焊接设备对公斤扳手进行再加工,得到新的钣金自制专用撬棍。在具体制作中,项目主持人孙超同学提出,可以在新撬棍的工作部位,也就是铲形的中间再切割出一个小豁口,使该撬棍还具备起钉功能(在事故维修中我们常常发现订购来的配件如玻璃、机盖、天窗等用木箱包装,经常需要撬起木箱上的铁钉),这样师生边做边改善,最终得到了自制钣金多功能撬棍。

2 汽车钣金专用暗筋锤

在整形车门、翼子板等带“筋”的钣金外部件中,对于初学者能够把因事故造成的凹陷、凸起整平已属不易,但现在的汽车造型越来越多中多样,有的还配有夸张的腰线来彰显个性,如果事故部位恰好处在腰线位置,那么除了要把此处整平,师生还需要把腰线也就是钣金工所说的“筋”给整出来。根据指导老师先前在丰田从事钣金修复工作的经验来看,其实筋还分为明的和暗的,明的学生一眼便可看出,而“暗筋”则是学生新手的大敌,第一其不易被发现,往往需要光线较强烈时或是在阳光下才可看出,第二如果没有发现当整形完毕后,从视觉上看,整形效果不好,但学生却无法找出原因,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困扰,严重的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指导老师会在整形前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受损部位,找出有暗筋的部位。但即使是这样,普通的整形锤也难以胜任,结果是整形过度把凹下去的暗筋给整的明显凸出来,对汽车造成二次伤害。经过请教从业几十年的钣金老师傅加上指导老师自己数年的钣金从业经验,师生得出可以在普通的整形锤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作出新型暗筋锤,在整特定的暗筋场合里,使用这种专用锥非常得心应手,整形效果良好。

3 结语

在钣金练习、总结、整改、再练习的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操作能力,同时也使他们能在实践中积极的开动脑筋,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是否能够得到预想的效果,今后打算在钣金最复杂的工作-大梁弯曲修复的工作中继续探索,争取制作出一些工具降低气动拉拽的危险性并缩短作业时间。

参考文献

[1] 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汽车钣金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素质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车型的改进,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必须把实验实训作为重点,充分关注社会的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目标,把就业导向作为中职汽修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教学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技能为主的办学特色。

建设实训基地是基础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是实现实训教学的重要物质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001年我校的1700万元的日本无偿援助汽修设备到位,建立了实训中心。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中心、底盘拆装与检测中心、电器设备拆装与检测中心、车身修理与喷漆中心。主要设备有发动机综合测功仪、V.A.G1552解码器、镗缸机、磨缸机、电喷喷油器清洗机、火花塞实验仪、奔驰四缸柴油发动机、菲亚特汽油发动机、汽油机与柴油机透明模型、废气分析仪、烟度分析仪、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测试仪、制动测试台、灯光测试仪、汽车升降机、国内一流烤漆房等290多项维修设备。(2)校外实习基地。与轻型汽修厂、储运公司汽修厂、松花江专修汽修厂、江苏钣金喷漆汽修厂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实习基地实习、实际操作、排除故障、解决疑难问题。并且当学生毕业时,由厂方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招工与就业双赢。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障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的纽带,是实现实验实训的有力保障。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基础,因材施教。(3)操作技能熟练。(4)有一定的实际修理技术。(5)组织教学能力强。(6)校内外协调管理能力强。(7)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注重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技能比赛。一方面做好在职学习和教研,一方面参加河北省组织的汽修骨干教师培训和专业教师技能比赛。先后参加了河北省师大职技学院、河北省农大、邢台职技学院、河北省劳动厅、河北省交通专科学院等组织的培训和技能比赛,使专业教师从理论和技能等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另外,利用到校外汽修厂实习,聘请专业修理人员到校讲课等方式,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质量。

汽车钣金实训总结范文3

高职院校 汽车类专业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幅提高,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所沿用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普通较差。如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学工作者目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仍然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实训课上使用的设备大多都是已经过时、甚至是残缺不全的设备,比如,在拆装课上使的设备大多零部件都已不全,在汽车维修课上没有四轮定位、车身轿正设备,在调漆课上没有电脑调漆设备,维修企业常见的车型学生只有走上工作岗位才能看到。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单一教学,在教学中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表现多为公共理论课偏多,而且有时会出现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排列顺序混乱,相关连的课程之间上课顺序混乱等现象,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相对较差,汽车应用教材相对滞后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教学改革有效方案

依笔者看,想要找到符合中国国情,办出具有高职特色的教育之路,就必须彻底打破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制定完善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进行必要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加强实习实施和实训基地建设,走校企合作之路,在传授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感性认识,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才会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技能一流的高素质人才。

1.制定完善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前,要到市场进行调研,并咨询从业经验丰富的相关专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要求进行充分论证,本着以高职汽车类专业要适应市场的办学目标为原则,并且所制定的目标及方案应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2.培养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教师团队建设是汽车专业改革的重点之重。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一支既能从事基础理论教学,又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做后盾。为此应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专业教师每年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进行专门的培训和锻炼,及时更新汽车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与技术发展同步的专家级教师。另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教师技能比赛、职业技术大赛等,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常年聘请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社会阅历和市场信息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不定期地举办讲座,经常和汽车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加快和弥补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了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加强教材建设

在教材改革上。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精心选取多种版本的教材、练习册和实训手册,教材的文字表述要言简意骇,使它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并根据市场的动态需求不断调整教材内容,对于陈旧的内容要及时删除,注重实践和技能的培养。

4.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建设

(1)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为主线,以培养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能把专业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的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实训和实习为突破口,要以专业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先进性、应用性为原则,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并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在教学方法上,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的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时间安排上,最好采用四学时连上,这样有利于教师讲完课后,学生有理解、消化、吸收的时间。(3)在授课方法上。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即把理论教学搬到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室中,这样可以使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各种零部件的外形,师生双方通过边交、边学、边做、边交流,使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大化的掌握知识,并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5.加强实习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

汽车类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大一的学生一入学就进入了实训环节,三年中分段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课的训练,汽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有部局合理、面积足够的场地和门类齐全设施及设备,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物质保障。为此配备先进车型的自动变速箱和发动机、维修企业的主流车型车身矫正设备、四轮定位设备、电脑调漆设备、以及加强对汽车结构分析与维修实训室、汽车电子技术实训室、汽车美容烤漆房以及汽车检测维修实习机地等设施建设,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操作技能。

6.加强校企间合作

高职院校要想使培养出的学生跟的上汽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校企合作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学校坚持不懈地深入到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对人才的需求,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培养出的学生要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这样学生毕业实习就可以直接进入合作企业,缩短了到岗位后的适应期,为学生最终走向工作岗位做好了铺垫。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的同时,也使企业了解了学生,为企业能招聘到合格的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要想加快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以遵循专业特点为基本原则,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注重特色、注重创新、注重规范为出发点,以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为总绳,以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石未华,樊勇.谈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理念的根本转变[J].辽宁高职学报,2009,(8): 21-22.

[2]曹洁.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改革探索[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 (2):47-48.

[3]郭建明.高职《汽车钣金工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研究[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63-65.

汽车钣金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汽修专业 教学改革 职业行为导向 校企合作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从2005年的570万辆猛增到2010年的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而且创全球历史新高。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上升,汽车维修和保养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主要业务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调研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预测,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五十万作业人员,为此培养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高技能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

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界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为此我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先导、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汽车维修各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努力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

一、教学设施的建设

我校汽修专业拥有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实训大楼,各种车系教学整车车辆30余辆,拥有汽车认识与保养实验实训室、汽车钣金修复与喷漆实验实训室、汽车改装实验实训室、发动机结构拆装实验实训室、发动机电控技术实验实训室、底盘技术实验实训室、车身电气技术实验实训室和汽车整车销售实训室等,设备总价值5000余万元人民币。这些设备绝大多数是2007年以后添置的,技术水平和先进性足以满足汽修教学,在数量上也符合汽修学生实习的需要,是我们开展教改活动最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的制定

德国在总结研究职业教育双元制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职业行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方式的概念。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织教学,首先要从企业生产的工作过程中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组织学习领域,形成教学课程,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再通过“职业行为导向”组织教学,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最后考核评价要用企业员工工作过程完成任务的标准考核。

我校参照德国《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大纲》学习领域划分思路,深入维修企业调研访谈,到广州、浙江等地的职业学校考查学习;制定“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我们制定出汽车相关专业的13个课程标准:强调“做中学,学中做”,解决汽车专业教什么,怎么评价考核的问题。这13个课程标准是:《发动机机械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认识课程标准》、《汽车维护保养课程标准》、《发动机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电源系、启动系、点火系)课程标准》、《车身电气系统检测与维修(灯光照明、仪表、车身电器)课程标准》、《汽车传动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悬架转向制动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性能检测课程标准》、《汽车常见小修作业课程标准》、《汽车美容课程标准》、《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标准》、《汽车保险理赔课程标准》。

三、教材的建设与开发

德国双元制模式教学注重能力培养、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注重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内容有机结合。2010年开始,我校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教学,需要相应的配套教材。然而市场上没有完全适合我们学校汽修专业课程标准的教材。于是我们聘请德国专家及国内行业专家组织我校教师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情况自编讲义,逐渐改进完善,从而形成校本教材。我校还组织汽修专业教师编写一体化教材,先后外研出版社出版发行《汽车维护保养》、《汽车电器维修》和《汽车运行材料》等教材。这些教材具有模块式组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科学、实用,是我们学校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随着学校的壮大,我校现有汽修专业正式教师33人,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学历25人,高级技师6人,技师19人,高级工8人。在这些教师中,有正规大学汽修专业的毕业生,有企业从事多年技术工作的骨干。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强,但是实践经验不足;企业的技术骨干具有丰富的维修实践经验,但教学能力较弱。为此我们将大学生与从企业来的技术骨干进行有机的结合,彼此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开展教学教改的能力,满足“双元制”教学“一体化教师”的要求。

1.增强教师实践经验。

对教师进行汽车维护作业的规范操作和发动机电控系统、底盘系统、灯光信号系统等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作业培训,要求每位教师都独立规范操作、维护作业且能识别、排除汽车常见故障。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以后,对以前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对讲授的教学内容不再照本宣科,而是进行再创造;用亲身经历的案例组织教学,吸引学生有兴趣地学习。

2.组织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备课、编写教案是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案,要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定位,首先要对学生学习基础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过程,其次要清楚教学内容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在后续课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再次制定具体、可检查的教学目标,最后还要考虑考查评价方法,如何判断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此我校组织教改教研活动,狠抓典型教学课题的教学设计,通过说课这一教学手段展示交流,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使所有老师逐渐熟悉在新的教学标准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进行多种渠道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近年来我校抓住各种机会组织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培训,利用国家教委德国双元制培训项目及我校国际合作教学项目,输送教师到德国、加拿大、新加坡进修学习;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参加国内教学设备企业与大学合办的专项技术师资培训班;学校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还将老师送到企业内部参加企业生产维修实践,聘请企业专家担当技术指导顾问,举办多种教研教改培训班等。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师资队伍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的各项技能都有所提高。

五、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经验组织教学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了关于“职业行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和咨询人,达到了显著的效果。

所谓“职业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职业能力,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把观察、思维、决策,以及肢体活动都调动起来,有兴趣地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能力;形成自己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然而要使学生行动起来,就必须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就解决方法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实施直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要素具体包含: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体现就是教学教案。一个合格的教案主要涉及学生基础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节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根据学生基础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都要考虑,老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设计意图是什么,要学生认识什么、说出什么、体会什么、感知什么、感悟什么、记住什么、应用什么,等等。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者,学习过程的策划者、保障者和主持人,坚决不能成为播音员、灌输者。

六、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企业、学校、学生实现“三赢”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载体。近几年来,我校与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北京福田、北汽新能源、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方案。我校根据企业生产特点调整课程设置,企业派技术专家担当指导教师,学生除了在学校内完成部分课程之外,还要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训,将实训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做到教室与车间相融,教师与师父相融,真正实现双元制的教学机制,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七、结语

我们虽然已取得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开端,但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还很遥远。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正日新月异地涌现。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改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远未结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叶昌元,李怀康.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汽车钣金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钳工实训课程;一体化课程教学;学习任务;学习活动;一体化课程教学师资

引言: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也要求有较高的表达能力、协作精神、纪律观念、工作态度等综合能力。由于钳工实训教学内容陈旧、单调,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使钳工实训无法正常教学,然而钳工基本功技能又是机械类、机电类、家电维修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看图能力,提高测量技术,可以应用钳工技术对零件进行钳加工,使学生初步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对专业工种实训有很大帮助。我校钳工实训课程自试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以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

1. 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特点 所谓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把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完好衔接和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针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突出以技能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设计多个学习任务完成实训课程,把有关的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等内容分别融合到各个学习任务中,通过开展多个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应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不会造成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通过精心设计的各个学习任务完成本专业各项技能和相关理论的学习,学生参与设计、编制工艺、加工、评价等各个环节,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被动学习局面,创造了以学生为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2. 钳工基本功内容及学习路径

2.1 钳工基本功学习主要内容

钳工主要分为装配钳工、机修钳工、工具钳工,尽管他们分工不同,但无论哪一类钳工,都应当掌握扎实的钳工基本功,包括: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矫正、弯曲、铆接、刮削、研磨、基本测量和简单的热处理等。

2.2 钳工基本功学习路径

钳工基本功学习要有方法和路径,其中“划线”主要学习平面划线、立体划线,对于非钳工专业的学生通过划规划能划出φ8直径的圆和利用高度尺划出尺寸界线即可,钳工专业必须学习立体划线,懂得借料和纠正技术即可;“錾削” 主要学习錾削平面、錾削键槽、利用錾子切断金属薄板、刃磨錾子、錾子热处理,对于非钳工专业的学生能利用錾子切断金属薄板即可;“锯削”最终目的是锯出准确尺寸,主要通过学习纠正来得到这一成果,锯削纠正的最高境界是能把约12毫米厚的铁板锯成正面呈直线,背面呈曲线的效果;“锉削” 最终目的是锉出尺寸和形位公差较高的平面和圆弧,锉削的最高境界是只利用一把锉刀就能把3毫米以上厚度,20毫米以上长度的铁板锉成中间底的效果;“钻孔” 主要学习钻床使用、尺寸控制和麻花钻刃磨,通过起钻时的纠正来达到钻准的目的,通过学习用手感应出钻穿来防止事故;“攻、套螺纹” 主要学习一些螺纹底孔直径计算,丝锥选用、攻套丝方法和小螺纹的攻丝技巧;矫正与弯曲要学习双向矫正与弯曲技术;基本测量就是常用量具测量,机械制造类学生必须学会用百分表测量尺寸和角度,非机械专业只要学会游标尺和千分尺即可;简单的热处理包括淬火、回火,在錾削时学习效果最佳。

3. 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策划

3.1 学习任务的设计

学习任务的设计是钳工实训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最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各个任务,把钳工各项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全部学到。学习任务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和趣味性,并根据各专业特点来设计,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小铁锤制作” 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制作小铁锤,可完成设计、编写工艺、划线、锯削、锉削平面和斜面及圆弧、钻孔及倒角、攻螺纹、套螺纹、基本测量和简单的热处理的钳工基本功学习。通过学习“色扣制作”或“小汽车制作”,完成设计、编写工艺、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矫正、弯曲、铆接、基本测量等钳工基本功学习。通过学习“微型平口钳制作”,完成设计、编写工艺、錾键槽、锯削、锉削、钻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铆接、基本测量、装配等钳工基本功学习。通过学习“V型铁制作”, 完成刮削、研磨、测量等钳工基本功学习。

3.2 学习活动的策划

教师在学习活动的策划中,要有始有终,例如“小铁锤制作” 这个学习任务,由以下5个学习活动组成:

学习活动1“小铁锤的设计”,学生分组设计,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设计一个新颖的产品,然后通过评比,选择最优秀的作品来加工制造。

学习活动2“工艺分析”, 学生分组制定工艺,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工艺,然后通过评比,选择最合理最先进的工艺。

学习活动3“小铁锤加工制作”, 学生按所制定的工艺来加工完成制作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加工,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习活动4“测量和误差分析”, 学生各自根据图纸测量自己制作出来产品,并填写检测表,教师观察和指导学生的测量。

学习活动5“工作总结与评价”,学生写工作总结,做自我评价并打分,小组对各成员做评价并打分,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并做教学总结和分别给学生评分。

在选择学习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合理选择,例如机电、家电维修类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制造小铁锤、色扣这两个学习任务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而且加工出来的产品可以在他们的专业实训中使用,更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汽车维修类的学生,他们重点学习矫正、弯曲、铆接等钣金技术和基本测量,其次是学习刮削、研磨、钻孔、攻套螺纹等日常修理技能,可选择制造小汽车、色扣等学习任务来完成这些基本功的学习。对于数控加工类的学生,他们重点学习测量、编写工艺、钻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等技能,可以考虑一些偏向于锉配类的如“微型平口钳制作”的学习任务。对于与钳工接近的如模具制造专业、装配钳工专业的学生,则要全面学习完所有钳工基本功内容。

4. 一体化课程教学师资的培养 要顺利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就要培养一体化课程教师,一体化课程教师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也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提升主要在校内培训,通过自学和“老带新”活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其次是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班来提高教学水平。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必须了解如何获得本专业各项基本技能最高境界的学习途径,懂得获取这些技能的最佳方法,教师的技能要真正达到本工种高级工以上水平。

教师要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先进工艺,了解相应工种各岗位对工人综合能力的要求,为此每年必须到企业锻炼,主要是了解企业文化及各类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了解各种先进工艺、先进工装及各种工作流程,了解各岗位对工人综合能力的要求等,因为这些知识是在校内和书本中都学不到的,只有到企业调研和通过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培训教师,才能使教师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总的来说,一名合格的一体化课程教师,必须了解本专业应掌握的理论课知识,具有本专业过硬的操作技能,熟悉企业用人的要求和工作流程。

5. 结束语 当然,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如果有理想的学习环境和设备必定事半功倍,提高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在现代工业突飞猛进的时代,以培养生产、服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学校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应对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出现的厌学现象,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一体化课程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最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总结和创新,一定会使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得到完善和推广,逐步在全校、全国推广使用,成为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推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汽车钣金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岗位职业能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编号:GXGZJG2016A058),《依托区域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编号:2013JA04)。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为汽车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在汽车制造和售后过程中需要大量掌握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的人才,因此该专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调研和分析过程中,该专业具有高入学率和高就业率的特点[1]。为了更好地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需要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实施创新,以适应与促进汽车行业发展。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前期主要工作之一。专业教师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即岗位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服务,然后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包括岗位需求、能力需求和素质需求[2]。

(一)岗位需求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能适应的岗位包括汽车生产、汽车装配、汽车检测以及汽车服务等,以及汽车行业后市场中的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信贷等,主要的岗位工种有汽车维修工、汽车油漆工、汽车美容师、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理赔师等,专业的发展岗位有车间主管、技术总监等。

(二)能力需求

该专业人才要适应岗位能力要求,需具备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以及通用能力。三者相辅相成,专业基础能力是基础,核心能力是关键也是保障,是通用能力发展的关键,包括汽车发动机技术、汽车地盘、汽车构造、汽车原理以及汽车电气结构故障诊断、检测、维修等专业知识,能理解检测设备原理,掌握检测设备的使用,能够对汽车性能进行检测和故障诊断与排除,同时具备从事汽车相关行业需要的生产、维修、管理、服务的能力。

(三)素质需求

该专业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包括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汽车行业售前、售中、售后的要求。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应当充分考虑岗位需求、能力需求、素|需求来实施课程体系的创新(如图1)。

二、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目标

首先,以人才市场为导向,社会需求为根据,由专业负责人和专业任课教师,征询企业建议来确定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和培养目标,对人才的岗位进行定位。

其次,符合教育规范,注重素质教育,提升综合素质,通过调研企业行业对该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充分分析总结,制定职业能力培养标准体系和目标,并对其进行创新性规划。

三、组织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

以岗位汽车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对任课教师要求更高。如何将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有效联系起来,是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例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设计单元课程。

在教学目标构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分析,从单项素质和能力逐一分析、分解,以形成素质、技能和知识模块。依据模块的性质、内容以及功能和互相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原则,组织课程内容、教学以及实习,优化互相间的衔接,合理配置教学任务,整体考虑,优化排序,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凸显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模块化课程结构,形成素质、理论与实践教学互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公共课、岗位职业能力基础课、岗位职业能力核心课以及岗位职业能力拓展课。为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达到专业能力的“专”,在专业下细化学习领域,学生可根据兴趣或就业方向重点学习。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及设备》《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汽车装饰与美容》等培养岗位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细分整合为四大学习领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技术》《汽车美容》,以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竞争力[3]。

四、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也是能否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情境,突出能力培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让抽象化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以及生动化,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其次,认真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整合的四大学习领域的实施过程中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时间比例,让学生学习后会动手,理解原理。实施方法如下:细分教学责任人制,让每个教学模块项目化,每个项目的目标都是“懂(原理)会(操作)”。在项目计划之初,根据项目特点,融合理论与实践,合理安排时间和顺序,与两者之间的衔接,能够让学生自主动脑动手,学会后知识和技能都能得到提升。

再者,积极和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需求,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为之后的工作选择提供很好的参考,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和企业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有机地结合理论与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理论中体现实践。

五、建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评价体系应多元化,从单一课程试卷考试中脱离出来,把实践能力纳入考核方式,同时建立学校与企业双重评价体系。即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由学校教师负责评价(理论与实践能力),在校外实习期间由企业导师负责评价(以综合素质为主)。

在学历教育中,融入“双证书”制度。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学生毕业的学分制,毕业离校前取得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如汽车维修工证、二手车评估师等可以抵扣相应学分。同时制定毕业生在工作后的跟踪调查制度,对毕业生实行跟踪调查,评价学校办学效果,听取毕业生意见,加强重点课程和技能的培养。制定企业随访制度,定期开展企业随访,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情况,以指导学校人才培养改革。

总之,实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评价体系,应当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摒弃单一的由一份试卷或者一次实践操作考试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建立理论考试、技能考核以及企业考核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六、结语

本文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其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施进行了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要适应汽车产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坚持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出能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锂婷.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实施创新研究[J]. 科技展望, 2015,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