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 语文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说实在的,很多时候要做到在课堂上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感悟,还真有点茫然,整个课堂总有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去年,再次执教西师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少年闰土》一课,课堂上的两个片段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课堂上放开手,学生的个性会尽情地飞扬起来。

一、课堂上的各抒己见

当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抛出一个问题,你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朗读能手”邓蓉发言了:“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因为有些地方语言好像不太连贯,读起来很拗口的。比方说文中的‘愿心’就很别扭。”是啊,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正是白话文语言阶段,难怪他有这种感觉。不过,我倒是很欣赏他的大胆和直率。这时,一贯以分析擅长的刘靖靖发言了:“老师,这篇文章我还是蛮喜欢的,只是文章的最后‘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作者没说实话,他在撒谎。”“撒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脸的疑惑。我也在心里纳闷:她怎么会想到这个呢?这时一旁的黄亚兰发问了:“你有什么证据呢?”只见刘靖靖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因为我看过鲁迅的小说《故乡》。这篇小说不但写了少年的闰土,还写了中年的闰土和老年的闰土。中年的闰土变得呆板,老年的闰土更可怜,他在帮鲁迅家干活期间还偷鲁迅家的东西。既然鲁迅都写了闰土少年以后的事,那怎么能说‘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呢?”一番头头是道的解释说得大家心服口服,不约而同响起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也不失时机地表扬:“瞧,这就是多看课外书的好处!”再看刘靖靖,也是一脸的自豪。

二、闰土也羡慕“我”

在研读课文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一环节,我先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然后发问:“这个句子有什么不懂的吗?”谢思思问了:“‘他们’指谁?”熊林成回答:“就是和‘我’一样的少爷朋友呗!”“那‘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什么意思呢?”谢思思提出了疑问。思维敏捷的魏玉琦举手了:“我知道。就是说‘我’和那些少爷朋友们整天生活在大院子里,像井底之蛙,眼光短浅。”理解得真到位,我暗暗心喜。“那你们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呢?”沉默了片刻,魏玉琦又高高举起了手:“这句话反映了‘我’对闰土那种生活的向往,还有他对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的不满。因为闰土是那么的见多识广,所以‘我’非常羡慕他。”“其实我也羡慕闰土。”最后他又加了一句。瞧,学生自主感悟的就是不一样,也许魏玉琦和“我”已经产生了共鸣吧!正当我为学生能自主领悟句子的含义感到欣喜时,一向思考独特的刘思雨发言了:“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闰土也在羡慕作者。”“是吗?可能吗?”因为这个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我按捺住心中的疑惑,问他:“那你怎么体会到的?”“我在这儿体会到的。”她随手拿起课本说:“书上这句话‘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告诉我的。闰土生活在农村,他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说明城市里的东西闰土也有很多没有见过。如同‘我’羡慕闰土的见多识广一样,闰土同样也会羡慕‘我’的城市生活啊!”他层层深入的分析使我和其他学生不得不认同。“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在佩服学生独到的感受之余也在为自己感到汗颜。

三、我的反思

1. 转变学生观,还给学生自由畅想的天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尽情飞扬起来,我们就必须给他们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在教《少年闰土》这一课,如果我一开始就否认学生“闰土也羡慕‘我’”的意见,也许就听不到学生那发自个性的呼唤了。

2. 尊重学生和学生间认知上、情感上的差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位学生都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课例中从邓蓉、刘靖靖、魏玉琦的发言,我们看到了学生对课文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也充分体现出学生和学生间在认识上、情感上的“差异”。“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几个学生的生动写照。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教师不应包办代替。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应用

批注式阅读,简而言之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逐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问题情境,确立批注阅读专题。另一方面,学生根据研究的专题,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在文本上打上自己的烙印。在此,教师要把学生的批注当做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从中找到读书的乐趣,形成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建构并丰富情感世界和人格世界。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特点

1.个体性

对阅读文本来说,老师、学生都是读者。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受到各自出身、经历、气质、情感的影响,个体对对象的理解、感悟、欣赏会形成独特的心理印痕,每个人的感受必然是独特的、个性化的。正如“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因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反思性

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阅读教学是汲取,拜读文本为主,而“批注式”阅读教学则带着发现、赏识的眼光读深、读透;带着审视、挑剔的眼光反思、批判。不仅是吸收,更多的是表达,不仅是接受,更多的是反馈,是把输入信息转换为输出信息的双向互动表达交流过程。正如“新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多元性

期望学生面对文本,自身能获得丰富的内部体验,鼓励学生从对不同角色的不同感受出发,进行充分的交流,使不同的观点能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其次,从与文本对话的内容看,能表达自我感悟,展示个人的思考与智慧。这种多元性表达所反映的正是“新课标中提到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基本概念语文素养,它既包含语文能力,又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次,从批注的形式来看也是多元性的。

二、分步批注方式

1.以篇章结构为专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每篇文章都是各部分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作者用一定的方法把句与句、段与段巧妙地连接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从整体着眼,弄清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个部分与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可按“作者写了些什么;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作者又是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步骤进行批注。通过这样的阅读批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不是零星的、杂乱的,而是比较完整、深刻的。

2.符号式批注

符号批注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或不同颜色加以标记。每种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可由学生自己来掌握。符号批注一般在初读时进行。即在初读课文时,对生字新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进行圈点。这时的批注主要在于读通文章,理清脉络,粗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这对深入阅读课文起到了确定方向的作用。这种圈点的过程是学生读、思、记的综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便于检查和摘录。由于使用符号简单易行,此法使用面最广。常用的批注符号及作用:“......”或“――”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

3.文字式批注

文字批注是指学生依据初读时所做的符号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批注,可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眉批是提出疑难问题,旁批是对内容的概括和写作特点的批注,夹批是对字词和语境含义的理解,脚批是总结评价和想象拓展。文字批注是对文章的品评与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消化、吸收、内化和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阅读中形成的看法、疑问、启迪,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写在文章的开头、旁空、行间、页脚等处。这就需要学生细读课文,对初读标记加以整理,该去的去,该加的加。

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将读、思、写结合起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做笔记的良好习惯,从而终身获益。

4.“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3

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以《故乡》为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学背景

《故乡》以“我”回乡的经历为线索,描述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痛苦,抒发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希望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由于篇幅较长,学生对时代背景的疏远,要读懂文章,教师得从历史背景作点拨和指导。于是,我收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并从历史角度介绍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后,进入文本阅读,梳理“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大部分。第二、三课时重点抓住“变”字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我”。我想通过“情节把握―分析典型人物―理解主题”这一模式,应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迥异的教学过程

按预先的教学思路,介绍作者、历史背景,用时15分钟,其中10分钟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和笔记。接着提问:小说以时间为序,围绕我回乡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朗读课文,按“(回)故乡―( )故乡―( )故乡”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课结束后,学生满身倦怠,趴倒在桌上,教师也身心疲惫。教学内容和目标虽然完成,但课堂缺少动态生成。

为何?是不是教学环节出了问题?利用课间活动时间,我与同事交流并做了调整。由于晨间活动,第二节课铃声响后,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我在黑板上写了“故乡”二字,转身说:“同学们,心静自然凉,读书也一样,心静便能读出感受。请大家静静阅读,用一个字或词概括你的感受。”

学生纷纷翻开书本,静下心来阅读。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静得只剩翻书声,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学生也一页页翻看,我有点被他们的认真而感动。

约摸十来分钟,我轻问:“看完了吗?”学生点点头。

学生1迫不及待地回答:“我用‘变’来概括。少年闰土,年轻、活泼、可爱;而文中的中年闰土,麻木呆滞。不仅是他变了,杨二嫂也变了。”

旁边同学插嘴:“豆腐西施。”

师:“对,原先是豆腐西施,而现在……”

学生1:“两脚圆规。”

学生2:“由美丽漂亮变得势力,爱占便宜!”

师:“很好,故乡的人变了。”

学生3:“我发现小说写了‘我’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个阶段,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概括?”

学生4忙说:“三个故乡。”

学生5:“不对,文中没讲三个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现在的故乡是悲凉的。”

师:“有没有第三个故乡?”教室里一时议论纷纷。

师:“请给出依据。”教室再次安静下来,学生静静浏览。

学生6:“第86段‘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说明有第三个故乡,是一个美好的‘我们’未经的故乡。”

师:“很棒!善于发现蛛丝马迹,第三个故乡是未来而美好的。

学生7高高地举手:“老师,我能用数字来概括吗?”

师:“当然。”

“我用‘8’表示。首先课文有88节,其次我把‘8’横放,成为数学中无限循环符号。课文中年轻的‘我’与闰土是那么情深义重,相隔30年后却有隔膜了,而他们的下一代呢?86段写到宏儿和水生刚分开就开始想念了。宏儿与水生不就像当年的‘我’与闰土。而如今他们分离了,他们的未来呢,可以想象,30年之后他们也会像中年的闰土和‘我’一样,情淡了,隔膜更深了。再下一代呢,循环往复,让我不禁感叹人世悲凉。”当这位学生款款落座后,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亦竖起大拇指:“高!一为你的精彩发言,二为你与著名的鲁迅研究学者钱理群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说《故乡》完成的是‘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小说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始于蓬船,终于蓬船’的一个圆,而你把这个圆用在这代人以及他们后代的人生联系上,很棒!”

学生发言越来越精彩,积极性也提高,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三、教学反思

两堂课的教学思路完全不同,课堂氛围也截然不同,我想效果也是有差别的。第一节课试图让学生了解背景,希望少走弯路,结果教师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个体体验,课堂主体倒置。

而第二节课利用学生的躁动,让学生静静阅读,还时间、阅读于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中,深入文本,加深感悟,因此学生的发言精彩、独特、个性化,我尤其赞赏用“8”来解读文本,不拘一格,相当精辟。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4

教无定法。由于课文体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的差异,要求老师课堂教学的导入要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尤其是在强调“以生为本”的学习观在教育实践得到更充分体现的今天,导入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虽说只有短短的3―5分钟,但它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要打造一个优质课堂,就应该从导入着手。

一、谈话式导入

谈话式导入也称文本式导入。教师运用精彩的描述、深刻的哲理、有趣的轶事,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谈话式导入是最传统、最常用的课堂导入方式,它可以是一段情感充沛的抒情,一段生动形象的诗情画意的描述,更可以是蕴涵深刻、精辟独到的哲理。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导入课文,使课堂收到预期效果。

(一)创设悬念,提问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语文老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在导入课文时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阅读等环节,开拓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阅读的心理角度看,阅读是一个‘期待产生――期待实现――新期待产生’过程。”例如,教学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说到日本,你会想到什么?”有人说:“日本是一个贪婪而无信的民族,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日本的工业品质量很好,我们家里的电器和汽车都是日货。”“大家的发言很踊跃,也很有道理,”我说,“要是你要留学,你会选择日本吗?”带着悬念和疑问,同学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课文。就这样,同学们很快就能说出藤野先生的外貌特征、以及在东京时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帮助和照顾,效果甚佳。

(二)寻找课文最适当的切入点导入

有的课文篇幅很长,这样的课文,导入教学就要花点心思了。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得找个最适当的切入点导入课文。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我找到了两个切入点,都可以导入课文,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从少年闰土其人其事为切入点,用这样一段话导入:“有一个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就是闰土。“我”和闰土在大雪之后,在沙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匾,撒下秕谷,看鸟来吃时,远远地将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农村的孩子本来就是捕鸟抓鱼的好手,听到这里,个个都被吸引住了。大家的兴趣上来了,接下来的内容就容易学好了。

二是可以以“豆腐西施”杨二嫂为切入点来导入课文。我是这样导入的:“‘平生最爱鱼无舌,游遍江湖无是非。’说得多好呀,而号称‘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却是一条有舌的鱼,她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尖酸刻薄。这个人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鲁迅先生《故乡》中的典型人物。”这样的导入,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教育了大家,做人做事要厚道。一举两得,既强教育,又强素质。

(三)用家喻户晓的诗句导入

前人给我们留下很多精彩诗歌,绝妙语句。这些诗句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很多与课文内容相关。教学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的这些诗句来导入,这样能使学生既巩固以前的知识,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这样导入:让学生回忆他们以前学过的与“春”有关的古诗,并要求他们说说这些诗句让他们想到了什么。同学们个个都认真思考,踊跃回答,而我是一边提问,一边把这些诗句板书在黑板上:“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花)……熟悉的千古佳句唤起了同学们尘封的记忆,盎然的春意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气氛正浓时,我因势利导说:“绚丽多姿的春天,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抒写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看看在大作家的笔下,春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多媒体导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教育的硬件设施也日趋完善。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图片是很有效的教学资源,直观形象,可以代替很多语言描述,而且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收集了十几幅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导入课文。这些图片从近景到远景的层次、从假山池沼的配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从花草树木的映衬到门窗的雕镂图案等,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美景,让学生耳目一新。这样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来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自然导入课文。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阅读思维能力培育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阅读理解也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而逐渐形成的,而阅读能力又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

语文科的实质在于它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的阅读教学,作为语文能力的基本能力的阅读能力,同样离不开思维的介入。阅读教学中,阅读思维的培育是核心目标。创新思维是在突破思维定势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是囚禁创新思维的牢笼,只有突破思维定势,才能产生创新思维。在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发展好以下四类创新思维形式。一是活化思维。阅读教学中有深度的提问和环环相扣的提问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容易使学生在释疑过程中获得阅读的高峰体验。因此,教师在提问设计上,须巧用心思,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点拨启发,引导学生思维脉络,以收学生思维活化之效。二是比较思维。比较阅读不仅可以扩充教学容量,更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拓展阅读思路,提高鉴赏能力,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三是发散思维。这种思维可使知识产生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的链接,既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充分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广泛地课外阅读,从而拓展了语文学习空间。四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截然相反,这种思维可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分析能力,发展出多元丰富的思维向度和独立的主体意识。

了解了以上创新思维的主要类型,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创新阅读的思维能力呢?

一要质疑。即改变单一思维解读的思维模式,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进行逆向或多向思考,多问“为什么”,以批判的态度去阅读。敢于质疑是古今学者的共识,南宋哲人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梁启超说过,无问题则无学问;也说,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问自己:“我”对作品有什么看法?“我”的判断和作者有什么不同?“我”的疑问有什么独到之处?在美中寻找丑,在丑中发现美;在众人肯定时提出否定意见,在众人否定时力排众议;可推陈出新,经常反思。

质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顺向质疑法,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为什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为什么说读书要“不求甚解”。二是逆向质疑法。即在文本思想及传统认知基础上,提出文中没有或与传统认识相反的问题的方法。这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形式亦有助于发展推理和想象能力。例如:假如我的于勒叔叔真的腰缠万贯地回来了会怎样?假如唐晓芙真的爱上方鸿渐,他们的生活又将怎样?会不会仍是围城?(《围城》)又如《宋定伯捉鬼》彰显的是人性的高尚还是人性的卑劣,人与“鬼”相比谁更可恶?三是比较质疑法,即通过比较提出问题。如:愚公为什么要决意移山而不移“屋”;为什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差别那么大;孔乙己和范进谁更可怜;为什么黛玉刚进贾府时对贾母说自己“只刚念了《四书》”而对宝玉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二要移情。即读者阅读时在理性的认知之外,加上的感性的想像和联想。教育专家朱小蔓女士说:“情感的诱导作用是在与想像的连接中实现的,情感可以激发想像力,使思维创造得到很好发挥。”想像能打破时空限制,使思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所以,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进行天上人间、古今中外的广泛联想和想象,从而激活思维,孕育出创新因子。例如,在阅读舒婷的《致橡树》时,我启发学生联想我们的先祖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吟出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绝唱,联想那“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初恋羞涩,联想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心灵相应,还联想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热恋烦恼和“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贞勇敢,以及“和你肩并肩站在一起”的平等呼唤和深情相依。在这样广阔的联想中,学生感受到的是人类心灵世界爱的辽阔和细腻多彩的个性光辉。

想象比联想更进一层,它把记忆表象改造成新形象,通过它领会到蕴藏在深处的言外意、弦外音。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后主浪漫的想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现实的想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理想的想象。“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典故和“深山隐古寺”的故事似乎更能说明想象的作用。

三要补白。由于文本是借助语言来描述形象和感受,本身具有间接性,加上作者写作中讲究用语的含蓄,结构的精巧与审美感受的需要,往往曲笔成文,留给读者充分想像空间。“补白”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含蓄简省之处进行大胆联想、想像、补充,从而发掘出文本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深邃的思想。这样对文本“空白”的再创造,无疑是对学生阅读创新素质的很好培养。如《祝福》中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黛玉临终前高叫:“宝玉,宝玉,你好……”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故乡》中闰土断断续续说了几句,便“只有摇头……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暗示对以上几处“空白”进行填补,进而会更深入地领会文本意蕴。

四要渗透。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文本内容所涉及的信息也存在著交叉渗透的关系。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所感受到的文学形象,会如浮雕般深嵌在学生的脑海里并丰富着学生的心灵:秋水蒹葭是纯情的象征,红豆明月是思念的归属、南山清流是隐逸的化境……意象经过情感的渲染和时间的渗透便定格为特定的文化符号。学生对文本艺术形象感知、理解、鉴赏时,渗透进自己的生活与情感体验,借助联想、想像形成形象思维,捕捉到文本的“神髓”,获得审美愉悦。文学鉴赏就主要是一种形象思维渗透的过程。对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进行形象再现,从而产生如见其景,如聆其声,如临其境的感性认识。对于精彩的细节描写,在形象再现的同时还要“虚心涵咏”、细细咀嚼。例如朱自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就是动人的精彩之处,那些描写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有韵味,对此教师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感悟体会,学生便会在那种平静的叙述和质朴的语言中,发现一个平凡、落魄的父亲所拥有的自然、深沉、博大的爱子之心。否则,忽视揣摩,缺乏渗透,我们又将何以领略到文字的魅力?又何以促进思维的发展?进宝山却空手而归,那就不仅仅是遗憾了。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6

耕耘小学教坛二十载,历经教海风起云涌,云卷云舒:录用人才从计划分配到不分配;课程更新从短小精悍的美文到洋洋洒洒几千字的长篇大论;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口号喊得惊天动地,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今天观摩,明天示范,后天反思……教学如演戏,各种花样倍出应接不暇。

曾一度,现实让位于形式:是否减轻了学生负担,增加了音、体、美等非考试科目的学时;是否没有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成为区分是不是素质教育的标准。领导经常否定以前的教学方法,提倡要学习,要更新,要注入新鲜血液。今天模仿这个学校,明天模仿那个地区的教学模式。弄得老师无所适从,也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自己多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和方法,在层出不穷的花样教学里,不仅比沧海一粟还微不足道,还好像真的都是荒诞的错误。

诚然社会要进步,教育要发展肯定要更新观念和方法。但我们要学会取舍,不是以前的都是糟粕,现在的都是精华。以前的经验都是先人实践的总结,智慧的结晶。教学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教改前的范文都比较精短,朗朗上口。如《桂林山水》《匆匆》《少年闰土》等,比现在那些长篇幅的文章更适合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和领悟能力。小学生只需要掌握字、词、句和浅显易懂的篇章。短小精悍的文章不仅读起来津津有味、心旷神怡,更能让学生对它的层次中心一目了然。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臃长的范文,小学生读上一节课连句子都难疏通,更别说理解内容。和揠苗助长有何区别?因此,掌握着学生命脉的第一线老师不要过于迷信别人否定自己。

其实我们学校自己的教研一直搞得很好。推行过的简笔画辅助教学、实物教学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如上《瀑布》这首古诗,教师两分钟勾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简笔画:一轮浑圆的太阳照着美丽的香炉山,紫色的云雾缭缭绕绕,一道雪白的瀑布从天而降挂在眼前。学生们马上身临其境了。我上过一堂《玩石子》的自然课,课前让学生自己收集各种类型的石子,课堂上每个人把玩着形态各异的石子兴趣盎然。实实在在地感受着手感的细腻和粗糙;形状的奇特和普通;颜色的深浅和变化……很轻松愉快地弄明白了石子的属性,达到了教学目的。这两堂课教师都只用简单而直观的教具,一些引导性的语言,而给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和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及那些老师的花样占去半节课的各类示范课,它显得那样朴素而真实。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更离不开简笔画和实物辅助教学。儿童的思维非常直观,传道士似的传授,他们脑海会一片空白,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