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高中历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课程高中历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课程高中历史

微课程高中历史范文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在不断结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微课程”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密切联系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微课程形式、加强师生互动三方面入手,有效运用“微课程”这一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本文以“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微课程;高中历史;运用

前言

“微课程”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衍生出的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在短时间内掌握细小的知识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的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微课程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让学生在一种更加轻松的环境下习得历史知识。

一、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

微课程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辅助与延伸,因此教师运用这一手段需要建立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微课程有多种呈现形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需要围绕教材以及课堂来进行,不能为满足学生的兴趣而一味的追求新颖有趣。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对每节课进行研究与设计,从中挑选出一些学生难以理解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利用微课程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不断巩固。微课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同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有效运用。教师在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时需要准确地把握课本的知识框架,抓住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尊重史实以及历史学习的思维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例如在学习西方思想解放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很容易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混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进行设计,将三者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记忆与理解。可以首先将三者的时间、背景、中心国家、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批判手段、影响等进行梳理,以表格的形式制作出来。接下来教师可以将这一表格中的相关内容设计成填词游戏,安装在教室的多媒体和学生的手机等电子设备上,让学生边玩边掌握其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将手中的电子设备变成学习的工具,掌握在课上理解困难、记忆困难的知识点。

二、采取多种微课程形式

微课程主要包括PPT式微课程、讲课式微课程、情景剧式微课程三种形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形式,使三者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更好地发挥作用。PPT式微课程在设计、制作与运用上都较为简便,可以直接利用PPT,将所学内容进行制作,并在课间循环播放给学生,高中历史课堂上可以更多地采用此种形式,保证在更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内容。讲课式微课程需要教师做好课程设计并进行录制,能够更为模块化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具备系统性。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一些适合整体解读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解读并录制,做好后期的剪辑之后以电子的形式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学习与巩固,在不断的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情景剧式微课程是三种形式中效果最好但实行起来最为复杂的一种。需要教师与学生根据课堂需要进行研究,并根据教材进行情景剧的设计,制作脚本,选取演员、拍摄场地等,经过拍摄与后期剪辑和制作之后形成微课程的形式。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适用于高中课堂。例如春秋争霸战争的相关知识点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但在战争的实质与影响方面需要教师进行反复强调,此时就可以选择PPT式微课程以及讲课式微课程两种方式,将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及影响的相关知识点制作成PPT,再由教师将自己在相关部分的授课进行录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并做到牢固掌握。

三、注重师生互动

微课程教学虽然具备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突出教学重难点等优势,但又具有所学知识碎片化、不适合长期教学使用等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时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随时了解微课程在学生学习中发挥了何种功效以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利用微课程学习时出现的困难以及理解上的偏差,保证微课程发挥更大的效果。特别是在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的初期,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微课程。同时,由于微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随时监督学生是否合理的利用了自己手中的电子设备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特别是一些课程的重难点内容,教师需要课上讲解之后再让学生通过微课程的手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记忆,不能简单地将微课程布置给学生。在使用微课程之后,还需要定期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并以一种系统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明确高中历史知识是具备系统化与整体性的。例如在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课程之后,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合,特别是将每一微课程进行联系,让学生了解到每节微课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并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行考察,保证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牢固掌握。并给学生进行提问与交流的时间,让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从而更为深入的掌握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能够让学生利用好细碎的时间来掌握更多的内容,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相关设计,并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形式,注重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从而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合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会对历史问题进行合理的思考,落实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宏梅.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21-122.

[2]陈旺.试谈“微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亚太教育,2015,04:65+17.

[3]朱学尧.高中地理微课程的设计——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课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08:53-55.

微课程高中历史范文2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历史教师 角色越位 缺位

角色作为一个戏剧用语,原指演员在舞台上依据剧本情节而扮演的某一特定的人物,后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中,泛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当一个人行使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社会职责,履行相应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模式时,便充当着某种社会角色。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师者角色最简洁的概括,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往往是教师说、学生听;老师不停地灌输知识,学生就不停地接受。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很少去思考,很少去质疑:老师说得对不对?我能不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同时对教师方面,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这就要求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必须发生变化。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单向接受,老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当然,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角色并没有变,转而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研究者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中学历史教师积极面对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扮演好应有的角色,高度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参与者、合作者、探索者、体验者、教学目的终结者等角色体验,是历史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这些理念虽然已被教育人士基本认同,并努力践行,但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越位与学生应有地位的缺失依然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教学案例片段浅析历史学科新课程实践中师生角色越位与缺位的现象与客观原因。

一、案例展现

教学案例片段:“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历史必修3 第五单元 第14课)

第一目:“开眼看世界”

教学程序:(1)分析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教师用谈话法,让学生了解向西方学习的背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前的历史资料,提问的背景),用表格对比当时清朝与英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分析清朝统治日趋衰微,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政府财源枯竭,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教师用课件、音(视)频及生动的语言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林则徐:禁烟运动的领导者(播放片断);研究西方的先行者及《四洲志》、《各国律例》;“师夷长技”的第一人,仿制坚船利炮等实例;并介绍魏源及《》的主要内容(对该书主要内容以“史料”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向学生提问:①林则徐提倡学习西方的什么“长技”?(军事技术)②林则徐、魏源提倡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

(3)开眼看世界的影响。讲解此子目时,以问题形式出现,由学生看书归纳。(答案在本目最后一段即有,学生稍加看书即可归纳)

(4)教师总结,进入下一目。

二、案例分析

本案中,教师用多种教学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有文字“史料”,有课件,有音频、视频资料;教学方式多样,既有教师优美的语言、动情的叙述,也让学生阅读,回答老师提问。教师力图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用谈话法分析东西方的差距,烘托落后挨打的史实,以分析师夷的“必要性”,还以《》的视频资料调动学生兴趣。应该说,教师教这一目,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方式多样,语言丰富多彩,教材研究透彻,注意归纳历史事件的本质区别与影响,也尽力以问题方式调动学生思考,力图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本课学习中来。但从课堂教学中师生应有的行为模式及历史教学最终目标看,不难发现此教学案例中存在教师越位与学生应有角色的缺失现象。

三、师生角色越位与缺位的表现

1.教学程序上――教师按既定脚本导演,学生按分配角色表演。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本,绝大多数场合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该案例中,教师沿着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巧妙地实现自己的教学愿望,忽略学生自己钻研、探究、感悟的过程。教师的教没有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主导没有因学生的学而动、因情景而动。教学程序依然遵循的是复习旧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前的历史资料,提问的背景)――导入新课――按课本循序学习新课――教师小结转入下一目。

2.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学双边活动为单向行驶,以教代学。

在此案例中,教师极力用丰富的资料、优美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尽可能地将自己知道的历史史实呈现给学生,力图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个活生生的爱国忧民、善于学习的民族英雄形象。我们应该承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满激情,有较强的表演力,但只注重教给学生现成的资料、史实及历史性的结论,学生未能“学”到如何查找资料,未能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资料,在史料阅读、分析、欣赏中获得体验,学会思考,并就诸如“为什么林则徐会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这给教师以启发,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所获,进而实现教学相长。

3.教学手段上――呈现方式多而杂,学生被牵着鼻子、赶着走。

此案例中,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手段及方法,尽可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谈话法,对国际国内背景的提问与思考,也有语言的渲染与精彩的表述。在教学中,老师能用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师夷长技”的特点、内容、目的,使学生知道此时中国的先进人士学习西方仅限于“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学习的目的是“制夷”,从而达到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这一根本目的。但采用这种呈现方式,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录,就采用五种方式呈现,时间和空间被老师严格地安排占用,学生自主发展的思维时间和自我发展空间缺失,学生被老师“赶着走”。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两种结果:教师抱怨,备课太累,学生学习欠主动;学生会认为,历史学习就是听听、写写、抄抄、讲讲,教师让干啥就干啥。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内容信息上――教师是辛苦的“搬运工”,学生成为机械的“存储器”。

从教材应用与教学的内容上看,教师虽然给学生丰富的资料、多彩的内容,形声兼备,但对这些资料教师未能有效地加以“研究”与“整合”。《》和《》等相关资料,学生在预习时,完全可以从各个渠道搜集与阅览,而教师课前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及课堂的展示,只是承担了“搬运工”与“传输带”的角色,而学生则成为“容器”与“存储器”。

四、师生越位与缺位的客观原因及思考

历史教学中出现师生越位与缺位的客观原因是多元的。从教师方面看:主要是教师不敢放手,既担心学生不能选好史料,又担心学生忙于应付考试没时间研究史料;既担心教学课时不够,又担心教学要点讲不到位;既不愿照本宣科,以免课堂死气沉沉,又担心中考高考的评比评价。从学生方面看:从小事无巨细,由家长包办代替、安排一切,没有自己做主的意识;小学什么、如何学,没有选择余地,习惯了服从;从小学、初中、高中择校与升学的影响系数中,历史学科处于从属地位,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等观念业已形成。从教材内容编排看:高中新教材专题性的学习确实有利于学生用世界的眼光观察分析历史,但专题式的编排教科书,需要学生有一定基础的通史知识支撑,而这一点恰恰是绝大多数中学生欠缺的。从社会大环境看,谁都知道历史素养关系到民族素养,可是将历史研习与升学、就业、经济指标放在一起选择,该优先发展哪一个时,绝大数学生、家长选择的结果无需多言。

虽然造成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师生角色缺位与越位的客观因素很多,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执行者,而应该是教学的研究者。霍宜尔(E.Hoyle,1969)在《教师角色》(Thee role of the teacher)一书中说明教师专业社会化的内涵,最重要的是将期望教师应有的行为风度及专业价值内化于其人格当中[4]。他指出教师应扮演“教学的事业角色”,是科学的专家,懂得教育方法及具有事业态度;并应扮演“领导角色”,以合宜的领导方法及领导能力,促使教学的成功。课改进行到现在,要深入下去,广大一线教师更应该首先研究并解开自己心中的“困惑”,以教育的超前眼光、应有的行为风度、合宜的组织方法和学生一道走出学习和心灵的困境,获得学习体验的乐趣、个性的张扬、人格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历史(必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8.

微课程高中历史范文3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发散思维 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研制目的是培养出适合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锻炼的关键期,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现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内容。相关研究表明,发散思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它又称为求异思维或辐射型思维,它决定个体创造潜能的大小。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教学中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一、物理发散思维的内涵释义

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方向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答案、结论或假说的展开性思维形式。[1]发散思维的基本特性是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致性,就此分别做如下解释:

1.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指发散思维用于某一方向时,能够举一反三,迅速沿着这一方向发散出去,形成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例如,爱迪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先后用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材料做灯丝并进行了无数次实验,终于研制出了一只炭化竹丝灯泡。

2.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指发散思维能从思维的某一方向跳到其他各个方向上,使其有更多的方向可供考虑和选择。例如,开普勒以第谷积累的大量天文资料为基础,对行星运行轨道研究沿用传统圆形轨道,则研究结论与观测资料不相符,于是他大胆放弃圆形轨道,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即行星运动椭圆轨道角度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与观测资料符合得很好,最终导致行星运动三个定律的发现。

3.发散思维的独特性

指通过发散思维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例如,德布罗意运用发散思维的独特性把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推广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一独特性假说最终为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

4.发散思维的精致性

指通过发散思维对问题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考虑,不仅要考虑问题的全体,还要考虑与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例如,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的提出,既考虑了力、热、电磁各种运动形式的综合情况,又考虑了能量转换与守恒的各种条件及定律本身在不同运动形式中的具体表现。

二、高中生物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散思维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基本方向,现据此结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培养策略。

1.努力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思维环境对于学生能否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和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具有巨大影响。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需着眼于以下两点。

一是努力增强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动力。只有当学生愿意思考、主动思考之时,才能形成思维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运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资料、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使学生产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内在动力。

二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这也就是说要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和畏惧心理,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平等关系。这将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种思维策略、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的相互碰撞、相互激励与相互借鉴,从而为物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要形成这种局面,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发挥好情感教育功能,对学生充满信心、期待与宽容。教师的这种教学行为将会促使“罗森塔尔”效应的形成,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当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心理、智力、知识、能力、行为状况或变化有着某些预先设定时,教师的这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会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创造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思维及其他学习行为产生影响。[2]

2.通过研究、探讨原始问题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原始问题是指直接来源于生活与实践,未经过教师的简化与加工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3]学生通过对原始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并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个人想象,可以提炼出不同的分析、解释或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使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得到具体的运用和训练。例如,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根据现场留下的一系列痕迹,可以推算出事故发生的过程吗?需要测量和分析哪些数据?正因为是原始问题,并有许多次要因素的干扰,学生必须考虑排除一些次要因素,使问题得到简化以致解决。学生可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解释,面对同一问题的丰富内容,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归纳出哪一种分析或解释是可能的,哪一种存在问题,原因是什么?学生经历过这样的研究原始问题的过程,会有效提高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3.通过问题的逆向分析及习题拓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变通性的实质在于多侧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当一条路走不通时,要考虑有无别的路径,切忌一条黑道跑到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当有些问题正向分析受阻时,不妨引导学生逆向分析,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能力。例如,在学习“惯性”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对“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上竖直上抛后的小球会落回车厢原位”的结论往往不易接受,总认为“小球应落在抛起点的后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逆向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个易接受的逆向问题:“地球的赤道约以每秒460米的速度随地球自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是否不用交通工具只凭不停的跳起而回落到起脚点的后面来实现位移呢?”学生会觉得可笑,并立刻回答“不可能”,于是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4]

至于通过习题拓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变通性的方法,则主要是在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手段实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对例题、习题从多方位、多层次上进行解题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多角度提出不同的新问题、新思路,同时对例题、习题进行变化条件、拓宽和加深,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性向多维性发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独特性

高中物理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独特性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某一问题有主见,并且能对同一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发掘新奇思路,提出独特见解。为了使物理实践活动确有其效,教师要引导学生想他人未想,求他人未求,冲破固有观念的束缚,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能独到地处理问题。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使用天平、量筒等仪器测量易溶于水的食盐密度。学生经认真思考发现,食盐的质量可用天平直接称出,如果再知道食盐的体积,则问题可解。然而由于食盐易溶于水,用装水量筒测量食盐的体积显然不可行,这时就得打破常规,另辟新径。教师要启发学生:“设想食盐溶于水,是否也溶于其他液体呢?”学生在这样的启发下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即可找一种与食盐互不相溶,而食盐又能沉没其中的液体来完成食盐体积的测定。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食盐虽溶于水,是否一直溶解不止呢”?学生因此会想到运用化学知识制成食盐的饱和溶液,再用它来代替上述液体完成食盐体积的测量。[5]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这种实践教学活动,不但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已学知识,还能独到地思考问题,找到非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5.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精致性

问题情境不是一般地提出问题,关键在于创造质疑诱思之境。具体实施时,可由教师设置比较熟悉的问题主线,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问题情境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融于其他问题情境之中。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考虑问题本身,还要考虑相关条件,因此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精致性。例如,在讲解电功、焦耳定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有一内阻为r的电动机,加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电流I=■吗?由此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让他们发表个人看法。结合讨论情况,向学生提供多用电表、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和小电动机等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提供正反论据。教师再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电动机转动和人为地抓住电动机抑制转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各等于多少,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把握住问题的核心。经过学生讨论、思考后,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和应用等效电路的方法出发,从整体上把握电动机能量转化的本质和影响电流大小的内在电磁感应机制。这个案例表明,通过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思考,这有助于他们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思考,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从而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水平。而关注思维环境的创造、关注发散思维的基本特性则是培养这种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沈祖荣.探析物理习题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J].物理教师,2004(11):23.

[2]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6.

[3]季见标.物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4(10):5.

微课程高中历史范文4

关键词:物理实验;微课程;课程设计

G633.7;G434

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理论课程,物理学科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完全掌握其内容和知识点,实验是通过设备仪器和一定的操作,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客观、直观的表现出来,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实验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并未达到通过实验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的学习成绩的预期效果,因此提出“微课程”的理念和教学方法,本文就微课程与高中物理实验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微课程

微课程的具体概念最早由美国的戴维・彭罗斯于 2008 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提出,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程不是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1]。微课程的具体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对其深入开展研究过程的进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再局限于最初提出时的内容,现在主要表现为利用微视频进行的较为简短、快速、高效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情景化、可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资源[2]。

在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作为一种直观展示抽象的物理现象和概念的方法,虽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场地、设备、以及教学时间设置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物理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发挥其优势作用,并未产生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的预期,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录制等方法将现实中的物理实验过程转化为实验教学视频,并将其传播给学生。由于此类微课程的时间较为简短、内容准确、不过多占用场地和教学时间等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和设计与应用

基于微课程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此选取人教版高中物理中相关内容为例,分析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设计微课程并将其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例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在重物牵引下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包含了物体的瞬时速度、物体在重物影响下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等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对打点计时器的操作要领有所掌握,以及实验过程中记录研究所需要的数据等。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大,因此利用微课程进行该实验教学,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师选择合适时间、录制仪器、设备等,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打点计时器、电源、导线、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

(二)教师进行实验,并同步开始录制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如下:

1.把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桌子上,滑轮伸出桌外,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没有滑轮的一头,连接好电路。

2.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穿过滑轮,挂上钩码,小车和纸带相连;注意此时并未开始实验,因此应固定住小车,接通电源之后,放开小车,使其在重物牵引下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牵引过程中在纸带上打点,打完之后关闭电源。

3.记录实验数据。

(三)实验过程中教师讲诉注意事项,如固定打点计时器时应让限位孔处于长木板的中央位置、轮滑不能过高、长木板应放平等,并就纸带打点情况计算小车的瞬时速度,画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直观展示实验结果。

(四)录制结束,教师保存录制视频,并进行相关处理工作,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时解释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等,认真检查,保证视频内容的精_性。

(五)在实际教学中,在进行相应内容的教学时,将实验视频提前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

到此为止,“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实验微课程的设计就基本完成了。在此类微课程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在录制实验过程时必须保证其操作和计算等方面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对此实验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和内容进行阐述和说明,并强调实验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微课程的制作对于时间要求不高,一来不规定严格的实验时间,教师在制作微课程时无须在固定时间内进行录制,而是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自由度较高;二来微课程本身的时间较为简短,整体实验和讲解过程不占用教师太多时间,而且在场所上没有严格要求,避免了实地实验对于场地、时间要较高的弊端。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微课程以其简洁明了的内容、直观形象的实验画面、详细准确的实验过程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上文中对微课程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以高中物理知识为例,通过“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展示了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过程。可以看到,微课程的设计过程并不复杂,相对于传统的实验过程,微课程在场所、时间以及教师所耗费的精力方面都有较大优势,同时利用微课程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微课程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戴雁.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2]菅立英.高中物理演示实验“微课程”设计研究与实验[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微课程高中历史范文5

【摘要】当前中国广告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紧缺与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发展所产生的尴尬局面,要求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必须做出相应改革。本文分别选取中美两国广告专业具有代表性且排名领先的8 所高校,重点描述了其研究生课程的结构现状,比较分析其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找出中美两国广告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异同,以期引发对中国广告教育再思考。

关键词 中美高校 广告学 课程体系

一、中美广告教育发展概况

1913 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正式单独设置了美国高校的第一个广告专业;1921年,又首开硕士广告课程之先河。至2008年时,在美国的3000 多所大学里,设有广告专业的大学已有137 所,其中具有广告学(或广告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有58 所。①

1983 年6 月厦门大学设立中国第一个广告学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中国高校现代意义上的广告教育真正起航。根据“2013-2017 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了解,至2013 年,我国设置广告本科专业的高校已有365 所,是目前国内1080 所大学开设的新闻与传播类七个本科专业中布点最多的专业。但由于当前中国广告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都需要做出改革。

二、中美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比较

1、中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

根据2013 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笔者选取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为分析对象,发现其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补修课程。这4 所高校广告专业研究生学位总学分要求基本接近,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也大体相当。(详见表1)

笔者综合了所选4 所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的内容(详见表2),分析发现4 所高校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设置有较高的一致性:首先,都设有包含的公共课程;其次,专业基础课基本都是围绕传播、媒介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课程,表现为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课程居多;再者,专业必修课主要以广告综合理论研究为核心,涉及广告运作管理、广告伦理法规等方面;最后,专业选修课涉及领域广泛,既有研究方法类的课程,也有广告专业实务课程,还包括营销、公关、媒体等方面的研究课程,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

2、美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

根据2013 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本文选择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佛罗里达大学、西北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4 所美国高校为研究对象。他们都将广告专业设在其新闻或传播学院之下,其课程一般分为广告专业的必修课程、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以及毕业环节(包括论文和研讨会),所有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在两个学年内修完,课程安排可由学生自主选择。(见表3)

通过对所选4 所美国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内容(详见表4)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与中国高校不同,美国高校广告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有各自的特点,这种差异在选修课内容设置与选择要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西北大学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远多于其他高校广告专业,分为“品牌与广告策略”、“企业传播与公共关系”、“媒介管理”、“营销分析”、“直销与互动市场销售”5 种类型。

三、中美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比较

1、学科归属

到2004 年,根据《我该去哪里学广告和公关》所列美国129 所设有广告专业大学的统计,有占总数近80%的广告专业设在新闻、传播或新闻/大众传播院系。②而梳理中国高校广告专业所属学院,根据其不同的办学特色,将广告专业基本设立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类院系之中。就本文所选择的中美两国高校来看,其广告专业也基本都设于传播学院之下,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以新闻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为研究生广告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学科基础。

2、课程分类

中国的大学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为政治与英语,美国因社会体制与国情的不同,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一般就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有的学校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辅修课程、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等。本文所选的中美8 所高校都会根据该校广告专业自身特色来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例如西北大学IMC项目就以整合营销传播相关课程为主。除此之外,中美两国也都同样开设了广告学理论与传播学研究方法两门核心课程。(详见表5)

3、课程安排

美国高校研究生的研究课程可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选择,美国学生可完全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只需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学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完全学分制也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③比如佛罗里达大学并未直接规定具体的课程安排时间,但提供了一份“推荐课程列表”,让学生在课程安排选择时有所参考。而中国虽然也实行选课制,但在课程安排上却几乎是统一划定。

四、对中国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自1983 年厦门大学成立广告专业以来,短短的30 年间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广告教育大国。在如此高速的规模发展形势下,如何提高我国广告教育质量则成为了国内广告教育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1、改革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广告业对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日趋扩大。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但整体上仍侧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型硕士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考核评价体系等都深受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影响,并未形成针对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内高校广告专业应拓宽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与资历雄厚的广告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寻求更为广阔的实践性学习平台。

2、优化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广告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一直深受传播学与营销学两大学科影响,中国高校在广告专业课程设置中也将这两门学科作为其学科基础,设置了学分比重较大的相关课程。中国各所高校可根据各自办学特色,在广告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上,必修课中只保留基础学科的研究方法等课程,适度增加广告学核心课程在必修课中的比重。此外,由于广告学所具备的强应用性,其课程设置体系中必须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所以增设美国高校所推行的专题研讨会,有助于在研究生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也使广告专业教学更加多元化。

参考文献

①Bill I. Ross, Jef I. Richards: Whereshall I go to study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Advertising Education PublicationsP.O.Box68232,Lubbock, TX79414-8232)

②查灿长:《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10:114-115

③江天肃、张洪波、杨军、刘博林、徐洪吉,《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2009(6)

微课程高中历史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三维;语法教学;英语

一、新课程语法教学的背景

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一席之地。传统的英语教材对语法教学十分重视,尤其是语法结构的教学,通常在充分灌输语法知识后,利用选择、造句、翻译等练习让学生掌握语法,偏离了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

而人教版的新教材则注重“结构―功能―任务”的三维一体,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最终是为了能正确地使用语言。

二、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语法揭示的是遣词造句等词汇运用的规律,但学生在国内学习英语缺乏天然的语言环境,主要还是通过有意的学习,即通过学习语法规则而较快地掌握语言形式。所以,语法教学的必要性毋庸置疑。

三、新课程理念下语法教学的目标与方法

与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不同,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语法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语言规则,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创设情景,从而准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在教学方法方面,课程标准摒弃了讲解传授、死记硬背、机械套用语法规则的传统做法,而倡导授课教师大胆创新,让语法与语用有效结合,成为有机整体。

四、实践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模式

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常受top-down(演绎法)和bottom-up(归纳法)教学理论的影响。然而,要掌握任何一种语言,只有通过实践运用,才能加深对该语言的感知、理解和内化。对此,语法学家Larsen-Freeman提出了三维语法教学模式――在保持词法和句法等基本条块的基础上,强调三个维度,即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言具体应用的统一性。

这种全新的更具交际性的三维语法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法,提高语言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以下一则课例是笔者是在学习理解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对Larsen-Freeman的三维语法教学理论实践和摸索。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 Unit 2:The Past Participle used as Attribute and Predictive

高中英语三维语法教学模式,以任务为线,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把高中英语要求掌握的相关语法项目从形式、意义和运用三个维度有机串连起来,既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又达到了强化的目的。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语法教学实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所以教师在组织语法教学活动时,要奉行“语法以运用为前提,以运用为目的,以运用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达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而能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