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素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作文素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作文素材

初中生作文素材范文1

我国乡村的发展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无论是信息还是物流都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虽然人们的思想在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教育也在不断被重视,但是在乡村中语文作文教学却被大众所忽略。作为乡村的初中学生,他们接触的新事物较少而且他们可以读的书数量也比较少,这些外部不利因素使得他们的写作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他们写的作文会出现虚情假意的状态,他们由于觉得无事可写,无感抒发,就会导致他们写作容易出现雷同的状态。对于农村教师来说,他们不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会使得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而且逐渐丧失写作能力。

【关键词】

乡村生活 素材 引导

当下乡村初中学生与城市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存在了相当大的差距,很多乡村初中生已经对作文形成了惧怕心理,乡村语文教师和家长没有对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真正重视起来,使得他们觉得写作并不重要,逐渐忽视了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作文需要在其产生兴趣的基础上,选材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法国大使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乡村教师应当发挥其作用,引领学生去寻找素材、发现素材,以此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乡村初中生写作的现状

当下乡村学生生活条件与城市学生相比比较落后,很多学生在宿舍住宿,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这就使得他们出现见识面短浅而且课外书籍阅读匮乏的现状,学生的视野狭隘有局限性。他们无论是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或者是社交能力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由于大环境的限制使得他们很难受到文学知识的熏陶,这样会使得学生们很难喜欢写作文而且写出的作文内容容易出现假大空的情况。

二、乡村初中生作文写作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

(一)学生很难在生活中选择合适的素材

乡村初中学生与城市初中学生相比,通常他们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很难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而且乡村中还存在很多留守儿童,他们除了教师的关爱以外几乎无人看管。乡村初中学生由于缺乏对于生活独立的思考,没有用自己的情感去表达自身对于事物的见解的认知,这就会使得他们的写作中常常出现很多套话。

(二)学生日常的阅读量过少

乡村初中学生常常觉得没有题材可写,就会导致其选择靠抄袭的方式来应付了事,所以他们的作文雷同性较强。这是由于他们的日常阅读量过少导致他们的写作内容陈旧匮乏而且创新能力不强,所以提高学生的日常阅读量是提高初中乡村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学生日常生活中选材与写作能力差

乡村初中学生由于自身不会选材,不懂得从生活中选材才会导致其对写作提不起兴趣,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授课中没有将作文选材方式传授给学生,没有将写作提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来,就会导致初中生对写作无法提起兴趣,所以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想办法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提高乡村初中生作文选材能力的对策

(一)通过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觉得在作文写作中觉得无话可说,常常会出现写作空虚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缺乏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的观察思考能力。对于乡村的学生来讲,其生存的空间与城市相比有更多的选材优势,这是因为乡村生活空间广阔。生活相对自由,生活内容以淳朴自然的方式存在,教师可以发挥其引导作用来让学生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在休息的时间带领学生领略田园风光,学生可以在爬树、捕鱼看鸟的时候收集乡村有的素材,蓝天绿树,清澈的水,这样惬意的生活在城市中很难找到,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让素材来源于生活,就不愁难以取材,作文空洞无物。

(二)通过增加阅读量积累素材

农村的生活条件要落后于城市,所以农村信息传递较慢,而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就使得学生常常很难通过去图书管的方式来拓宽自身的阅读渠道。这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很难通过阅读来开拓自己的视野,所以学生们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阅读量。比如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将自己的书籍带到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向亲朋好友借书。通过书籍的分享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是面对少有书籍资源农村地区学校的改进方法之一,所以丰富班级的图书区至关重要。

(三)通过多练习提升选材与写作能力

要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就需要教师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提到日常的语文课程中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进一步叙述、描叙、说明的方式来写出一段话或者几个句子。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描写使得自己文字功底得以提升。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通多对于日常生活中琐碎小事的描写包括一花一木的变化以及气候抑或是自己心情的变化来完成自己的日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可以使得他们不再觉得无事可写、无例可举,同时教师可以对于学生制作板报、写演讲稿等可以提升自己的活动加以支持。

【结 语】

提升初中生作文的选材能力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应当对于乡村初中生实施相应的帮助,让他们度过选材难、阅读量小的难关。让他们的作文选材贴近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这样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会逐渐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不再让学生觉得写作选材难。

【参考文献】

【1】叶玲,杨丽.基于课文范例提升初中生作文能力【J】.教育科学论坛,2016(13)

初中生作文素材范文2

我终于战胜了 初中600字作文素材一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虽然有的困难我们很难克服,但是只要我们肯做,用心做,努力做,就一定会战胜所有的困难,而在所有的困难当中,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

——题记

从小到大,我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自信,别看我平时大大咧咧的,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但是无认你让我在众人面前做什么事,我都很紧张。爸爸妈妈为了培养我的自信心,从小就送我去学唱歌跳舞,并且也有所成就,拿了许多奖,爸爸和妈妈常常在亲戚朋友面前夸我,他们一听,就让我唱歌或者跳舞给他们看,看着这些陌生却又熟悉的面孔,我就紧张的无所适从,浑身冒汗,根本就不敢表现自己,弄得周围的人都很尴尬,自己也很尴尬。

在我得知我初中是在容闳学校上的时候,我很乐意,但是当我知道容闳学校是采用自主教学法之后,我就胆怯了,并和妈妈说不想上容闳学校,妈妈坚决地回答我:“不行!你现在这么胆小,连在众人面前唱个歌,跳个舞都怕,以后到了社会上会吃亏的,容闳这个学校很适合你这种学生,就是要让你去练练胆量,以后才不至于有才华也不敢表现出来!”母命难违,我只好乖乖的回房间了。

七月,我去上容闳学校专门为七年级新生准备的夏令营,“授人以渔”因为夏令营的时间很短,所以我们马上开始了正规的学习。三十分钟预习;五分钟讨论;五分钟板书;一节课展示;一节课反馈。

一节课很快就过了,下一节课就轮到我展示了,我紧张的头皮发麻,坐立不安,全身冒冷汗……“DOREMIFASO,FAMIREDOSI,……”我硬着头皮走到黑板前,看着面前一堆同学,我张着嘴想说点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突然我见到了老师的眼睛,充满了期待和信任,似乎在鼓励我“相信自己,你能做得到!”,于是,我鼓足勇气,“同学们,接下来有我为大家讲……”渐渐地我不再害怕,不再发抖,开始正视同学们。讲完后,我深深给大家鞠了一躬,俨然一副老师的样子走下讲台,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回应了我,我便在这掌声中陶醉了……

我终于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心中的阴影,让老师们、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 我要感谢妈妈,感谢容闳学校,感谢“授人以渔”夏令营。是容闳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找回自信,战胜自己的平台。我相信,通过在容闳三年初中阶段的学习,我一定会更自信,我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终于战胜了 初中600字作文素材二

“学会欣赏自己”,这是妈妈告诉我的。正因为我欣赏自己,所以才战胜了自卑。

我没有横溢的才华,也没有过人的长处。于是小时候,我认为自己是丑小鸭,而且永远也变不成白天鹅。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很自卑,妈妈对此十分着急。

由于自卑,我放弃了班干部,放弃了荣誉,甚至放弃了友情……

自卑让我失去了这么多——回首往事,我猛然醒了。这时妈妈告诉我:“孩子,没有才华不要紧,可是不要不自信。学会欣赏自己,你会发现你生活的色彩斑斓……”

有一天,老师突然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讲一道题。“不,老师,我不行。”我哀求着,“您换别人吧!”,“不行,快去准备一下。”老师的语气很坚决。

被迫无奈的我只好硬着头皮走上讲台,我的额头开始冒汗,两眼不敢直视同学们,“同……同学们……”,“哈……”,教室里开锅了。我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突然我看到了老师的眼睛,充满了期待和信任。“欣赏自己!”我鼓起勇气,“同学们,我们……”渐渐地我不再害怕了,不再发拌了,开始正视着同学们那充满鼓励、羡慕的眼睛。我滔滔不绝地讲了下去。甚至连自己都惊异:“我哪来这样好的口才?”

讲完后,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便在这掌声中陶醉了……

从此我变得爱说爱笑了,不再自卑,成了班里各项活动的“活跃分子”。“欣赏自己”也成了我的座右铭。看到现在的我,谁会想到以前那个自卑到了极点的小孩呢?现在想想,那节课好像是老师刻意为我安排的吧。

我终于战胜了自卑,战胜了心中的阴影。朋友如果你像我一样自卑、怯懦,只要学会欣赏自己,你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终于战胜了 初中600字作文素材三

从前,我是一个害怕困难的人,父母经常批评我,于是,我决定挑战自己。

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登山。起初,我劲头十足,赶过了几个小伙伴。但随着山路越来越陡,我的冲劲渐渐小了。走了不一会儿,我已汗流浃背,“呼哧、呼哧”地直喘气。于是就在山腰上的亭子里歇了下来。

坐在凉亭里,山风阵阵吹来,我感到特别凉爽、舒适。亭子里还有许多人,有的人擦把汗、喝口水或吃点干粮,又毫不犹豫地登山了;有的人仰望山巅,面呈难色,原地徘徊着;有的人望着山巅叹着气,摇着头,溜了下山。

我仰望顶峰,它仍然隐现在云雾深处。到顶峰还有多少路?我想打退堂鼓了。我想“只有登上山巅才能眺望群山大川,纵观风云变幻,照相留念,那才不枉此行。”于是我鼓足劲儿往上爬。但走了不到十来步,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我实在走不动了。

“这么快就走不动了?”爸爸问道。“让我再休息一会儿。”我说。这时,发软的腿和自身的惰性沉重地羁绊着我。我犹豫着,上山的路是那样的陡峭、曲折。而下山的路,既省力又顺溜。但是如果不继续攀登不是半途而废了吗?

这时,一股要克服困难的决心鼓励着我,我向自己发出了警告: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能半途而废!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登上了顶峰。在这里耳听松涛和流泉,极目远眺,一幅广阔迷人的图画尽收眼底。群山连绵起伏,好似奔腾的绿色涌浪,而那涌得最高的浪头被棉花般的白云包围着,若隐若现。美丽极了!

我终于战胜了自己,这使我明白到: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半途而废,最终还会一事无成。

 

我终于战胜了 初中600字作文素材相关文章:

1.我战胜了恐惧600字初中作文素材

2.我进步了初中作文600字素材

3.刚上初中作文素材600字

4.初中我想让 更 作文素材600字

初中生作文素材范文3

一、重视语文阅读,激发作文兴趣。

阅读对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广泛的语文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其情操,可以使学生积累基本的语言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文笔优美、含义深远的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并由此而感悟或联想,对这些感悟和联想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吐不快的心理,自然地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步对作文产生兴趣。阅读材料可以是优美的散文、迷人的科学小品或富有哲理的诗歌,并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这不仅是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手段,更是学生进行练笔的一种形式。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为学生指定阅读的内容,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检查,督促学生长期进行阅读,从而使这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

二、进行日常积累,激发作文兴趣

学生只有积累了一定量的作文素材才能进行写作,在写作的成功中激发再次写作兴趣。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有以下几种途径:从教科书中积累素材。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语言中的精华,而且学生都能背能写,我们应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摘抄,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就能对这些材料各归其位有所选择。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广泛涉猎文学名著以汲取营养。当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广告语等,也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途径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动笔积累的习惯,时间久了,有了量的积累便有质的飞跃。

三、观察思考生活,激发作文兴趣

初中生对社会已经有了个体主观认识,教师适时抓住契机,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巧妙加以引导,学生便会把主动表达这种认识看做一种乐事而对作文产生兴趣。把真实的生活引进学生的作文写作,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更能使学生认识、思考和热爱生活。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真实的生活学习,让他们写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对于近几年学生作文假大空的不良倾向有着很好反击作用,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要注意落实这一点。

四、进行成功评价,激发作文兴趣

学生在写作中取得的成绩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作文如何评价,不仅关系到对学生写作成果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对作文兴趣的培养。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作文的批改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要特别注意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及时捕捉他们作文中的点滴可取之处,通过评讲、鼓励,点燃他们还处于朦胧状态中的智能星火,激发其作文兴趣。作文评语,要感情真挚,态度中肯。评讲要动人,形式活泼,以唤起学生们写好下一次作文的欲望。那种在评语中指责、评讲时点名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五、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作文兴趣

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不同问题,适时传授写作技能,帮助解决具体困难,是培养差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传授的做法有:个别交谈,指出作文的主要问题,以为借鉴;启发思路,教给发掘提炼素材的方法;帮助修改,使原作更加成熟;指导小结,总结作文成功的经验等。作文差的学生多数是无话可说,刚开了头便写不下去。对此通过谈心,引导挖掘生活素材,使之在认识生活的同时产生写作欲望;还可指导列详细提纲,学会依照提纲把内容一层层表达充分。这种做法对各类学生都是有益的,尤其是对差生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六、坚持长期练笔,激发作文兴趣

初中生作文素材范文4

1.积累写作素材的拓展思维教学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通过观察,这也是积累作文素材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为自己的语文作文教学拓展渠道。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去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实践,从而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告诉学生要抓住机遇,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比如,教师在布置学生写《家乡的变化》这篇作文时,可以要求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观察自己的家乡。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去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二组去拜访家乡的老人,并向他们询问这几年来家乡的发展状况;三组去逛商店或者文化古迹,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觉得无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读起来也不会乏味。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有效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效积累实践活动中的生活体验。学生主要通过生活体验来学习知识、积累作文材料。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 酸甜苦辣。学生平时生活比较枯燥,这样的生活难免会使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比如,可以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等。这样,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2.创新性想象力的拓展思维教学

创新性想象力就是不遵从以前的人写作文的习惯,而是自己另辟蹊径,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新性想象力的拓展思维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作文更有表现力。首先,要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学生喜欢学什么,教师在课堂中加入什么,并对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指导。学生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课外阅读。读书可以让学生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在阅读书籍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新鲜素材。展示个性,鼓励想象,可以让学生写起作文来更有动力。学生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由想象,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其次,引导他们阅读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体验一下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思想感情,体会他们想象力的发挥过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另外,在提高学生作文素材数量的同时要注重作文素材的质量,让他们观察选取优质的作文题材,使学生的想象力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想象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的,善于观察生活才能更好把握现实,使写出的作文既有现实基础,也不缺乏想象力。创新性想象力的拓展思维教学能帮助他们延展思维空间,使他们写作更加流畅、连贯,从而解决思路枯竭的问题。

3.自主状态的拓展思维教学

自主状态的拓展思维教学,就是指学生在写作时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状态,就是学生随心所想、率性而为地进行写作。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告诉学生,不要循规蹈矩,而是尽情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扰:有的学生不善写作,在写作文时只言片语、才思枯竭,写作文时没有章法,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作文缺乏内涵;而有的学生思如泉涌,写出来的文章尽是好言好段,充满内涵。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究其根本,就是前者的想象力不够,作文素材缺乏,同时,缺少拓展思维的训练。

初中生作文素材范文5

关键词 片段训练 初中生 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69-02

所谓“片段作文”,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段的写作练习,就叫“片段作文训练”。三年来,武鸣县初中学校在作文训练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指导初中生进行规范化的作文练笔――片段作文训练,从而提高了全县初中生的作文能力。那么,如何通过片段作文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

一、积累素材,夯实学生写作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素材不仅是片段作文也是大作文的必经之路。农村学生在作文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往往深感头疼,究其原因都是缺乏作文素材的缘故。课文其实是片段作文训练的最好积累素材,它蕴含美词、美句,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许多共鸣。教师若能抓住课堂上语文阅读中群情激昂处、有疑质疑处、意犹未尽处等,精心设计情境,就能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片段作文的兴趣不断增厚,自己感觉作文时有东西可写了、会写了。

二、多方训练,培养学生写作素质

片段作文训练法是一种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学生的写作难点的作文教学方式。因为难度较低,更易于找出学生的优点并加以适当的鼓励、赞扬,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一)仿写练习,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

吕淑湘先生曾说:“一个人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所以教师在片段作文训练中首先应鼓励同学们接受模仿、学会模仿、善于模仿,从而开阔自己的写作思维。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赞赏和肯定,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让学生模仿其修辞手法,再写几句赞美春的句子。有一位不善于写作的学生,竟能写出“春天就像一位魔术师,手中挥动着指挥棒,顿时,整个世界变得绚丽多姿!”这样的好句来。当时教师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肯定了这位学生,其他同学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此后这位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作文水平慢慢就提高了。

(二)想象续写,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

续写就是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初中语文教材有些课文是散发性的,意犹未尽。教师只要在课堂上稍加引导,学生便兴趣十足,不吐不快,这时候便可引导学生延伸课文内容进行续写。例如在上《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可以这样设计片段作文训练:英子在经历了爸爸病重直至去世的家庭变故之后,变得懂事了,她镇定从容地上医院去。你和英子年纪相仿,你是不是也渐渐成长起来了呢?你有了哪些懂事的表现呢?请通过一件事写出你懂事的表现。学生的灵感就来了,这次片段训练的效果超出了预期。

(三)适当扩写,理解与练笔结合的最佳方式

扩写是指对原文加以扩展补充,使之充实具体。扩写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扩展能力,也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在学过某篇古文以后,把其中某个局部扩展成几个段落,还可以对某一首古诗中的个别语句进行扩写。如在教学《曹刿论战》时,要求学生扩写“长勺之战”这一过程,重点刻画曹刿的形象,注重心理、语言的描写,想象长勺之战中以弱胜强的壮阔场面等;在教学《三峡》时,要求学生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第三段话进行扩写,写成优美的散文片段。当然,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扩写与翻译的区别,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文采优美。

三、聚段成篇,降低学生写作难度

前面已经说到,片段作文是为了降低学生作文难度而化整为零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它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写好大作文。片段作文写好了,学生写作 “无话可说”现象渐渐杜绝了,那么如何聚段成篇形成精彩的大作文呢?我们可以在片段训练的时候有意识地为单元大作文服务。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作文训练题目是《我爱我家》,对于刚上初中的孩子来说,如何表达出对家的“爱”,还是有点模糊的。教师可以结合单元课文设计“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场景描写”三个片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以家庭为基础进行描写。通过三个场景的描写,到写整篇文章时就可以信手拈来,落笔成文。再如布置《秋》的作文,中等及以下学生普遍觉得比较抽象,可让学生模仿《春》这一课文,自由描写秋天的“风”“雨”“花”“草”“阳光”“树林”“山岗”“田野”等片断,然后组合成篇,学生的作文有了素材和思路。因此,可以说写好了片段作文,写大作文时就能思如泉涌,提笔成章。

四、作文创新,彰显学生个性魅力

农村初中生特别是壮族学生作文底子薄,通过片段的仿写训练确实能在一段时间内迅速提高作文能力。但是根据课题组成员出版的《多元素养作文》仿写的作文,多少会受到例文的内容、结构、章法的限制,假如学生一味去模仿,按某一固定的写作模式去照搬,那就永远跳不出例文的路子套式。所以,为让学生写出有个性、有特色、有风格的作文来,在写好片段作文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鼓励学生在内容、立意、结构、技巧上力求创新。同时要创设各种情境和机遇,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写作,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学生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初中生作文素材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少初中生谈“作文”而色变。因而,“作文难教,作文难学”,成为师生心目中不可言说的共识。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因而,我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主阵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以往作文教学中的症结,也探索出些许提升作文教学水平的良策。

一、当前,初中作文教学暴露出的问题

教师教学作文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写起作文,只能用“无米可炊”来形容。初中作文教学难,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的现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功底都有关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内外实践活动

许多初中教师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及各种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的运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初中生对生活探索、发现的精神需求。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认识不到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造成学生缺乏表达内心想法、思想的渴望。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动机、写作激情都得不到激发。失去了源自生活实践、课外活动实践的生动素材,导致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无话可说、虚构故事、拼凑文章的状况。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师教学中存在功利性倾向

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教学与考试成绩相关性很大,只要平时教师教授过的内容,学生通过理解和记忆就会得到不错的成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来指导学生作文写作,最终可能收效甚微,这就消减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受应试教育顽疾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性思想,有些教师认为花大力气抓作文是得不偿失。

(三)教师本身的写作素养有待提高

有些语文教师平时忽视对自身文学素养、写作水平的培养,导致在作文指导与讲评时捉襟见肘。正是由于学校教师作文教学水平不高,而学生、家长急切想提高作文成绩,于是社会应学生、家长的需求,出现了不少的语文作文辅导班,专门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辅导。参加课外的作文辅导不仅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而且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不参加课外作文辅导的学生又存在写不好的心理负担。因此,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应使我们警醒: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亟待提高,作文教学应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作文教学水平的措施

要想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因为,导致初中生写作水平难以提升的原因中既有学生的,也有老师的。因此,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特殊性来提升作文教学水平成为师生、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打好基本功,师生共同提高写作功底

初中作文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要打好写作的基本功,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写作能力。这就要求师生都要重视课外阅读和练笔。对学生来说要加强课外阅读,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广泛的阅读,丰厚的积累是学生提高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同时,学生平时写作练笔也是培养语感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养成了练笔的好习惯,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对教师来说要加强阅读,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同时要勤练笔,积累写作经验。教师还要善于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借鉴成熟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作文教学。

(二)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师生共同寻找写作乐趣

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初中学生存在着对生活的好奇心、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新奇感,可他们在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将自己的实践内容、生活感悟写入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去找最熟悉或者最适合的材料来写作。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对生活的观察所得、体验所悟就是创作的源泉,有了源头活水,写作也就不难。师生都置身在生活的海洋中,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观察、积累,教师和学生就能激发出写作的激情和乐趣。

(三)从修改中提升,师生共同参与作文批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经过长时间修改成稿的。文章的修改、批改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师生共同提高经验的机会,师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作文的修改必须经过思考,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从而完成作文的修改。具体可以通过教师批改或抽查批改、学生分组互批、学生自批等多种方式交叉修改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总结批改的内容,珍惜批改中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真切地获得写作的经验,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提升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