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名人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名人调查报告范文1

近日,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意在真实反映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本次调查的初衷,同时将其理解与广大群众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作比较,突出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一、大学生创业调查二、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不过,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课件下载[*]况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小,这也反映出自主创业大学生中,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支撑创业的比例较小。

名人调查报告范文2

      

        无

        (8)主角与配角 王凡

        (10)新路上的摇滚 无

        (14)训者为王 无

        (18)插翅难逃 孙硕遥

        (22)由龙剑 无

        (24)天瀑剑 无

        (26)莫问剑 无

        (28)青干剑 无

        (30)舍神剑 无

        (32)竞星剑 无

        (34)日月剑 无

        (36)内线调查报告之东部篇内线综合指数报告 阿莱 阿鬼

        (46)配角人生 大震

        (50)冠军剪影 孙硕遥

        (54)星闻 无

        (54)糗事 无

        (54)爷们语录 无

        (55)火箭队志 无

        (55)访谈 无

        (55)数据 无

        (56)八卦 无

        (56)事件 无

        (57)人物 无

        (58)最后一战 无

        (65)卷土重来 无

        (66)时来运转 威利

        (68)索然无味 独自等待

        (71)潮流宝典大解读 刁钻古怪 无

        (80)神兵天降 无

        (81)最后的礼物 无

        (82)1985nbadraft 大头

        (84)时代的经典对决 独自等待

        (88)三国群英传 威利

        (92)篮球大本营 无

        (98)皇帝的礼物 无

        (100)觐·见 皇帝东巡记 无

        (105)特别推荐献礼之作 无

        (106)我与模型的故事 dingls

        (108)永远的et纪念福建d-tour逝去的陈超 无

        (111)北街篮球教室 无

名人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德育课 学业评价内容 问题 原则

教育部对德育课教学的要求,即“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1],不仅课程教学要体现以上理念,课程评价同样要与之相适应。目前的德育课课程评价是符合以上理念,抑或存在问题,本文将以德育课的必修课之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探讨。

“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课题组对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基本框架,即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包含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两大部分。其中,评价标准包括学习目标、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评价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2]。研究主要从评价内容方面,利用问卷调查法发现评价内容选取上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选取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评价内容脱离实际,缺乏代表性

作业内容是学业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查发现,49%的学生认为作业选择课本上的练习,教师偶尔加入一些精彩好题,效果较好;而18%的学生认为作业内容选择随意,代表性不够强,效果不理想;57%的学生认为作业内容偶尔贴近生活实际;17%的学生认为作业内容并未与生活实际相关。由此可以看出,评价内容参差,作业多数是课本的课后习题,缺乏代表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二)评价未做到因材施教

数据还显示,33%的学生认为教师布置作业时只会偶尔分层安排,26%的学生认为教师不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进行作业的分层。可见,部分教师选择作业内容是为了走形式,并未真正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未能做到因材施教,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影响。同时,教师批改这类无针对性的作业时难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薄弱环节,这将阻碍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再者,不同的任课教师、不同的评价内容也会影响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整体发展。缺乏代表性、未能分层的作业内容,如:收集你所敬佩的名人资料,了解他们的奋斗目标和奋斗过程;你从名人身上学到了什么,对你的在校生活有什么启发等。

(三)评价信息反馈不足

试题内容是学业评价的另一主要内容。24%的学生考核后不了解不足的方面,不知道试题答案;34%的学生大概了解、知道不懂的方面,但不知道正确答案。这一数据显示评价内容反馈不足,原因是期末考试后教师并未评讲试卷,学生只是通过成绩得知自己的学习水平,但未及时改进不足,只能在懵懂中结束课程。评价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导致学生不能把握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四)评价内容侧重理念、概念

教师的学业评价内容会对学生的学习倾向有影响。数据显示,3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程的学业评价方面最关注的是职业规划意识;32%的学生则认为教师关注生涯规划技能, 20%的学生感觉教师评价学生侧重于课本知识,侧重于认知层面的评价内容,如:中职生有梦想,对人生发展有什么作用?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什么特点?

(五)评价未能实现知行统一

关于学生能否将生涯规划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的问题,49%的学生认为很难落实。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内容侧重课程知识和意识培养,学生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容易忽略技能的培养,因此难以将课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另一调查报告也反映出以上问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可知,经过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有近52%的学生有了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能够提前做好融入社会的准备,但仍有近半数的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缺乏目标,不清楚如何融入社会,近6成学生的规划未能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践行,暴露出知行分离的现状[3]。由此看出教学有效性并不高,不少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仍未能对未来职业生涯作一个合理的规划,或虽有规划,但未能起到引导自己行动的作用。

学生知行不一的现象,大大降低了课程的引领作用。原因是教师侧重课本知识和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忽略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目前的评价内容过于重视规划意识。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指导》中,评价更侧重学生的知识和观念,忽视技能的训练[4]。调查显示,58%的学生希望学习的内容倾向于生活实践。而另一份关于新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认识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87%的学生希望得到学校提供有关职业发展的科学指导,期望通过“规划训练提高规划能力”[5]。文春帆强调,职业生涯设计既是一种观念的体现,更是一门学问,需要去研究,去学习,去实践[6]。这就要求评价内容从侧重认知层面转化为技能层面。

二、评价内容选取的依据及原则

名人调查报告范文4

一、感悟历史的沧桑,感悟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做深度的思考,培养探究精神

据AIR夫妇所著《迷失鼓浪屿――时间是用来浪费的》记录,鼓浪屿最繁华灿烂的年代是在19世纪中叶(之后)至20世纪中叶(之前),这百年来呈现了无数的传奇在这个不大的岛上。“这么一个1.78平方公里的小岛,居然有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西班牙、荷兰、丹麦、葡萄牙、奥地利、瑞典、挪威、比利时等国先后设了领事馆。小小的岛上汇聚着带有浓郁故土气息的建筑以及操着各国口音的人。”因此,岛上医院、学校、教堂等等非常多,当年洋人在此繁衍扩建的过程中,给鼓浪屿这个本不着光彩的小渔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课题组的同学通过探究,了解了鼓浪屿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鼓浪屿不仅培养出了100多位知名的音乐家,也造就了其他蜚声海外的人才,如作家林语堂、艺术家周廷旭、天文学家余青松(1897-1978)以及中国的第一位现代运动教练和体育先驱马约翰。鼓浪屿首创女子教育,培育出了诸如妇产科先驱林巧稚女士和世界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女士这样的天才。”随着经济的发展,鼓浪屿的定位一直没有明确下来。而今市政府把原来厦门最好的中小学、幼儿园还有医院外迁,使得鼓浪屿的教育、医疗水平下降,许多原来的岛民因看病难,子女上学难问题不得不迁往岛外,而“只出不进”的政策使得许多原岛民再也回不来,另外又有许多高素质的人群想进又进不来。那些空下来的房子只能出租给外来农民工或者直接空置任其破败,如此这般形成非良性循环发展,全岛的整体文化素质以及人气不断下降,老房子得不到及时修缮而破损最终倒塌。但鼓浪屿的危机不仅仅是那些摇摇欲坠的老别墅,而是鼓浪屿原生态人文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过于浓厚的商业文化。那么,鼓浪屿的定位到底什么是最优的,鼓浪屿的文化应如何传承与发展,鼓浪屿还能造就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么,这些都引起课题组的老师及学生们的高度关注,吸引我们用心地去研究,并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习如何去发现问题,培养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题研究是以学生语文学习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探究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适时引导,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我们老师应积极引导他们充分利用有关书籍、网络来学习、研究。此时有一点却必须引起我们老师的注意,学生们了解的信息虽然很多,有时甚至比老师了解的还要多,但是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却往往比较差。这时,老师就应该主动引导学生依据我们课题研究的主题,对所收集的信息做归类,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2.在走动中探究语文学习,用心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课题研究中,当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怎么办?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就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就可能扼杀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学生在调查鼓浪屿的教育变迁时,就很快发现,鼓浪屿曾经很有影响的一些学校,像鹿礁小学、笔山小学等都不复存在了,厦门二中高中部、人民小学也搬迁到五缘湾及东浦路去发展,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是很强的,我就及时引导他们搜集有关材料,并走访曾经在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在这里学习过的学生,综合相关信息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这些活动,使课题研究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这样既培养了他们了解探究问题的兴趣,又将课题研究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语文的能力。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课题的研究分小组进行,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比如,我们本次课题把学生分成三个研究学习小组(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各小组又有更细的分工,像做“调查报告”时,小组同学就以小学、中学及大中专等教育的发展变迁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在各自研究到一定阶段后,他们又相互合作,汇报交流,然后共同完成了《鼓浪屿教育变迁的调查报告》。这样的学习活动,逐渐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题研究进行一定时间后,要对研究活动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价。这是让学生品味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的环节。学生们通过阶段总结,汇报展示,互相分享探究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学习评价活动的得失,为下一次的探究活动做准备。在总结汇报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和谐、宽松、具有情调的氛围中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交流。有时学生在搜集整理自己所探究的话题的资料到一定阶段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交流。而有时教师又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成果展示,如到林语堂、舒婷、林巧稚等名人故居前讲述他们的趣闻、轶事;到鹿礁小学处讲述鹿礁小学的发展变迁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三、从名人、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鼓浪屿不仅有著名的音乐家殷承宗、许斐平等,也造就了其他蜚声海内外的人才,如作家林语堂、艺术家周廷旭、天文学家余青松、体育先驱马约翰、妇产科先驱林巧稚以及世界著名指挥家郑小瑛等等。我们相信,从这些名人的足迹中,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安逸和艰辛、欢乐和痛苦、顺利和磨难,懂得应该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塑造未来。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人物,都蕴藏着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的丰富阅历和人生体验,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成功要素,他们追求卓越的性格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对我们都无疑具有巨大的启迪和教育作用。通过探究,特别是在阅读大量关于他们的书籍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从网络中查找资料,访问名人故居,采访其亲朋好友,使学生们犹如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感受他们的理想、信念、胸怀、情操,所有这些,都激励着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四、对鼓浪屿的历史文化应充分挖掘,不要过于内敛,太过含蓄,应该充分展示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走在鼓浪屿的大街小巷,同学们也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鼓浪屿,你漫步其间,不经意中与你擦肩而过的一位老者,也许就是具有许多故事的名人呢!还有一事也让同学们惊呼:鼓浪屿人真是太过含蓄了。比如,同学们在探寻拼音和标点之父卢戆章时,许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到通往美华海边浴场的一条小路上,那一块块石板上就刻有逗号、句号等标点。等到我们老师提示时,同学们才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路寻找下去,并在不起眼的海边找到了卢戆章的一尊铜像。同行的老师同学都说:这么著名的一个文化名人,就应该在前往美华的小路两边树起几块大幅的介绍文字来介绍卢戆章其人,并让中外游客也深深地感悟一下我们鼓浪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觉得含蓄虽然是一种美德,但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讲究高效率的时代,过分的含蓄有时也不能符合时代的潮流,而且还会因他人的疏忽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有时直爽一点、直截了当一些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学生质疑问难,是探究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起点

课题活动中,行走在鼓浪屿,学生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走着走着,你的疲劳就不知不觉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鼓浪屿,不经意的美丽,常常震撼着你,而这并不是你刻意去追求得来的;走进鼓浪屿,你去探寻她,一定会被她那耐人寻味的历史韵味所陶醉……所有这些又无不引起学生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对鼓浪屿今天的教育现状,鼓浪屿的定位,鼓浪屿的旅游发展等等都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的质疑问难过程中,学生们产生了不断探究的动力,学生思维的敏捷度与深度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名人调查报告范文5

叶圣陶曾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作文与生活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看田间绿草,听林中小鸟啾啾,写封信,写张请假条等都表明作文需要生活。小学生写作文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的认识过程。教师教学生写作文,要帮助学生树立生活观念,激发对生活的兴趣,培养观察生活的方法。

一、开展活动,丰富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可有意识组织活动,让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春天来了,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到郊外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去感受春风的温煦、春光的明媚、春雨的滋润、春雷的震响……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了解百姓生活的艰苦,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可以深入市场,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名景圣地,开展摄影等活动。也可以在教室里开展各种活动,激励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为作文积累素材。例如,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演讲赛、辩论赛、专题讨论会等。通过讨论交流,相互激励,不断地积累作文素材。

二、融入社会,走进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等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比如面对污水横流、乱砍乱伐、废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将会带给人类的危害。针对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高年级的小学生写调查报告,利用互连网和书本查找相关资料,写成真实可靠的文章,为自己的家乡甚至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写调查报告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是自己和小组成员艰辛劳动的成果。教师带领学生融入社会,走进生活,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提前接触各种社会现实,为其走进社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学科整合,拓宽视野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学科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作文教学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拓宽学生写作视野,多体验多感受。如:在校运会上,让学生都做做班里的通讯员;美术课后,让学生写写想象作文;数学课后,让学生谈谈游戏过程;实验课后,让学生介绍实验步骤。这些作文素材都是可以随手从生活中拈来的,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四、满足欲望,收获喜悦

名人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学习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2-0013-02

【作者简介】王一敏,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南京,211300)校长,高级教师。

一、物型课程建设让学习有深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物型课程是学习方式变革的背景、土壤和环境。充分发挥校内外具有教育意蕴的物化课程资源的功效,创设新型课堂和学习环境,真正让学习浸润于其中。校内以“老街文化”为元素,以“寻根”“立根”为主题,着力建设能对学校精神进行智慧表达的一馆、一室、四廊、五道、十一园、五十五柱、六十八梁;校外,在特色课程文化基地――高淳老街,建立“老街文化少儿体验馆”“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这些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有效载体,完成了从环境文化到教育课程的深度推进。如在学校“寻根廊”,学生对高淳老街布鞋很感兴趣,于是学校便以“一双布鞋走出来的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寻根与探究。非遗文化小组对老街布鞋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开展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和倡议书;经济文化小组从老街布鞋带给家乡人民经济效益入手,制作宣传名片和营销策划书;手工艺文化小组通过走访老街布鞋传承人,了解制鞋工艺,动手学习纳鞋底,做鞋帮;名人文化小组则通过走访和网络,了解布鞋与名人之间的趣闻逸事,在班级开展老街布鞋名人文化故事会。学生探究性学习因校园内外的“场所精神”变得更有深度,更富有文化韵味。

二、特色课程建设让学习有融合度

开发基于实践、基于体验、基于研究的校本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课程选择,探索特色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途径和方式。同时突破学科课程藩篱,以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融合,架构出更丰盈、更完善的学习方式。

1.整合国家课程,构建“1+X”的学科“寻根”微课程。

以“老街文化”特色课程为依托,积极探索与国家课程整合,建设适合学生需求、彰显学校特色课程文化的“1+X”“寻根”学科微课程。如语文学科说老街文化典故、趣闻轶事、方言童谣,写老街文化游记、调查报告、书法作品。

2.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寻根“老街文化”校本特色课程。

基于核心素养融合、共生的特点,积极倡导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校本特色课程,使学生习得知识逐渐形成整体有序的结构,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整体化。如在校本特色课程“寻根:老街璀璨名胜文化”主题学习中,有学生走进高淳老街杨厅,用文字描绘建筑艺术的雅致,用画笔勾勒建筑线条优美,实现语文与美术学科相融合。有学生用导游图的形式记录下老街的每一处名胜古迹,并配以简短文字介绍,实现数学、美术、语文学科相融合。还有学生在游览时,给外国游客做导游,跟老街艺人学唱方言童谣,跟同伴玩弄堂游戏,实现英语、音乐、体育学科相融合。

三、活动课程建设让学习有温度

1.老街文化少儿社团。“自助式”社团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差异,学生的主体性等因素,从社团的组建,学生自主申报,活动运转等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伙伴、选择空间……我们挖掘、整合师资资源,开设体现老街文化元素的老街少儿文学社、导游社、映像社、民间工艺团、民艺团、书画院、娃娃科学院等七大学生社团,下设三十个小型学生社团。同时结合社团性质,建立老街少儿采菊东篱坊、兰亭坊、手工坊、丝竹坊、天籁坊、踏歌起舞坊、运筹帷幄坊七大学生社团工作坊。学生在工作坊里通过教师引领、同伴互助、主题分享等学习方式,在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和谐氛围中发展自我,愉悦身心。

2.老街少儿文化周。学校把国庆长假后的一周设为“老街少儿文化周”。本着全员参与,善于积淀,乐于绽放的活动原则,在文化周期间,举办寻根“老街文化”主题班会、“老街文化”学生才艺大赛、班级“老街文化”布置评比、“老街文化”学生社团成果展等丰富多彩的专题展示活动。

3.老街文化娃娃小课题研究。成立少儿老街文化研究所,依托课程在高淳老街建立的“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课程基地,围绕老街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手工艺文化、书画文化、美食文化、民间文学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俗文化等形成的娃娃小课题,学生通过自主申报、自我管理,有效开展研究。

4.老街文化小导游(汉、英)。以学生社团活动为组织形式,聘请校内特长教师和老街专业导游为导师,开展校内培训、模拟导游、老街实地见习、上岗导游等系列培训。

5.寻根“老街文化”亲子游学。以亲子游学的方式,以“玩”为触点,通过实践体验、德育渗透、贴近生活、学科整合、多元评价等途径开展寻根“老街文化”系列子课题研究性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映晒展示,分享游学成果,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

6.老街传统节日特色德育。挖掘传统节日课程内涵,凸显地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采用“寻根由来――知晓风俗――诵读诗文――实践传承――展示交流――活动评价”六个模块整体架构,突出主题式、体验性、探究性,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实践、创新老街文化。

四、多元评价让学习有效度

我们提出“寻根老街文化”60项微行动的主题研究性学习和多元评价机制。以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审美情趣、勇于探究、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核心素养为指导,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微行动方案。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十项。研制微行动“寻根课程学习卡”,提出每一微行动相应的评价细则。微行动在实施过程中,以成长档案袋的方式,让学生收集体现成长的过程性材料,记录自我的成长轨迹。评价阶段,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综合评价等方式,评选出寻根“老街文化”优秀档案袋,“老街文化小使者”“淳质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