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式教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合作式教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合作式教学论文

合作式教学论文范文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文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应用能力,这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小学作文学习。体验式教学的使用在小学作文中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素材,同时投入自身的真实情感。本文结合当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对如何进行体验式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作文 体验式教学

作文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学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学作文学习。使用体验式教学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作文素材,使得自身对作文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之后能写出更好的作文。体验式教学的使用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作文学习基础,使学生在未来的语文作文学习中能更顺利地进行。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使用是困扰着教师的主要问题,接下来我会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行问题的解决。

一、贴近生活实际

教学源自于生活,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的讲述和生活紧密联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对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并且把生活中一些能使用的素材记录下来,使得自身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点。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能够感受到作文学习的魅力,并且对慢慢地培养自身对语文写作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在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生需要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文章中,这样文章才会变得更加生动,写作的技巧也会变得成熟,而真实情感的最好来源就是生活实际,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写作的灵感,并且细节的描述也变得更真实,不会使得文章变得空洞无趣,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有更多的素材可供参考,不会出现无物可写的现象,这也是对小学作文高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在生活中进行体验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记录素材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将体验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四年级第八单元的教学时,我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科技带来的变化,让学生记录科技是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以及它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对科技有一个更加深入地了解,在让学生体验了生活中科技的便利之后,我会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将自己对科技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这实质上是学生一种情感的流露,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作文的方式写下来,这样的文章会变得真实,很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同时也达到了体验式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需要重视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使体验式教学得到最大化的效果实现。

二、情境的创建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带着学生去课外进行体验,在这时候就需要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情境教学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但是情境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对情境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究,情境的创建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作文学习需求,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写作能力的提升。体验式教学在情境中能够得到更好地实施,因为情境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些较为真实的体验平台,使得学生的体验变得更有效率,并且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了体验之后能够马上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投入到写作中,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教想要更好的进行体验式教学就需要对情境教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创建更加有效的情境,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菜市场”情景的描述教学时,我会创建一个类似于菜市场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些小商品,让他们扮演生活中的商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很好地了解商贩是如何进行交流和菜市场中一些会发生的事件,因为这是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的,能够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真实,写作的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需要重视情境的使用,能够使得体验式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三、阅读中的体验

阅读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将阅读中优美的语句运用起来,作文也会变得更有可读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体验,感受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融入的情感和描写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加高效,写作也会变得更好。但是教师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体验是需要重视书籍的选择,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很难分辨那些书籍是对自己有益处,哪些书籍对自己是有坏处的,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挑选有积极意义,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好进行体验式学习的书籍,这也是对学生写作的重要保证,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技巧。

【结 语】

在当下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开展也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组者的重视。体验式教学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且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让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语文写作,养成良好的语文写作习惯。体验式教学的使用符合当下的小学作文的改革需求。本文论述了如何在小学作文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其他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合作式教学论文范文2

一、建立合作意识,实现课堂民主

素质教育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旨在尊重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在合作学习教学中,要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必须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学生在一种互相接纳、互相理解的友好的亲密合作的伙伴关系中学习,会感到轻松愉快、毫无压力,会全身心地投入,并在讨论中互相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可以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给学生编排小组,小组的总体表现作为奖励的依据。于是,小组内的学生彼此鼓励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学习能力强的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会了关心和理解别人,增进了同伴间的友谊。

二、创设合作情境,精心设计问题

有效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提出明确的合作要求,并留有充分合作交流的时间,使每一位学生真正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

对教师来说,创设合作情境,包括组织合作学习的小组和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小组成员组合上,可采用“组内异质,互补互助”的办法,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编组或自愿编组成为一个小组,目的在于优势互补。要使讨论富有成效,交与学生讨论的问题首先必须有讨论的价值,其次必须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比如《新型玻璃》,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新型玻璃,你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特点来推销自己?”这个问题容量大,几乎覆盖了全文,理解了这个问题,也就理解了全文的内容。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当然也就存在着讨论的价值;而且这个问题会让学生有话好说,小组的每个同学都可以从课文的不同段落举出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它能够体现小组集体的力量,同时又能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合理安排小组学习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兴趣和信心

常用的小组组建,是以邻桌的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分组时老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一般会根据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搭配,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当。在使用这样的小组形式让学生学习时,教师一般要选取探讨一些比较浅显但是答案又可以是多样的问题。如《荔枝》的教学中,找出体现作者非常喜欢荔枝的句子。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这样可以让每位学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还可以让教师深入学习小组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弥补不足之处。另外的一种分组形式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划分,这种小组人数不限,志同道合即可。当教师要对若干问题同时进行探究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赏析句子说说喜欢某句句子的原因,大家志同道合,在小组内就会侃侃而谈,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出创新灵感。即使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基础相同,也会做一个专心的听众,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还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这远比把观点各不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品析句子要来得更具有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学生在自学中弄懂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理解、学不懂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可以交流。

四、把握合作时机,安排合作时间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积极作用,应将小组讨论用在刀刃上。在以下的环境中,我们认为适当展开学习讨论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组织学生讨论;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者留有空白时,引导学生讨论。为了使讨论得到充分展开,在时间上应根据学习任务有一个合理的安排。目前,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存在这样一种遗憾: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所讨论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便偃旗息鼓,终止了大家的讨论,致使当前的许多课堂讨论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小组讨论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了小组讨论的深入展开。所以,即便受40分钟的限制,即便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既然组织了小组讨论,教师就应该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否则小组讨论永远是为讨论而讨论的形而上学。对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不妨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辨。

五、传授合作技能,运用评价激励

合作式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整合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我国教学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这个信息技术时代,将信息技术介入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将它变成自己手中的认知工具,从中收集资料,增强阅历,进而充实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以实现作文教学的优化已是必然。

1 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后的教学结构

1.1 "创设情景"环节

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把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媒体信息有机集成,将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的交互界面和超文本连接,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展示的内容、设置的情景进行细致观察,抓住所展示画面、场景、情境的主要内容,明确写作目的。例如,在指导六年级《难忘的一次活动》习作时,我播放了本班曾经开展的一次关于科技辩论的中队活动录像,引导学生对照录像观察人物的语言、表情、行动,感知当时的场景气氛,同时利用Powerpoint软件讲述写作要求,并展示多篇写作范文,分析探讨写作方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一改以往的畏难情绪,对本次写作表现出跃跃欲试之状,写作信心溢于言表。

1.2 "收集素材"环节

在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写作网站,学生利用网络这个取之不竭的资源库,根据个人需要浏览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自由选择写作素材,积累丰富的写作语言,触发瞬时的写作灵感。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文章内容不再空洞,语言不再贫乏,学生自然得心应手地实现个性创作。例如,在上作文课《今天我当上了小记者》时,课前我提供了中国少年雏鹰网站,建议学生浏览网站中的小记者栏目,学习小记者课堂知识,明确当小记者的要求。课堂上,学生发言踊跃,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找到的资料。由于有了充足的材料准备,因而这次写作成了他们的快乐,积极性很高。

1.3 "创作表达"环节

信息技术的介入,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内容呈现、互动交流等强大的功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利用网络各种通讯工具自由自在地进行交流。例如,在写想象作文《我的理想》时,我建议学生把写作中的困惑发到班级群空间,让大家共同解决。在班级群空间里,不少学生抛掉昔日的羞涩,纷纷畅所欲言。有的学生问:"老师,我的理想是当医生,但我不知道要当好一个医生要具备什么条件?"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时,我看见屏幕上已经跳出了一行字:"你可以在搜狐、百度、谷歌里输入你的问题,答案马上就出来了。"通过这种开放性的交流,我发现许多学生变得活跃起来,班级凝聚力加强了,我与他们的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谐。

1.4 "评议修改"环节

评议修改是前一次作文指导的继续,又是本次作文讲评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扩展了学生习作评议的时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更快的速度、让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意见。如本学期,我要求学生把《我熟悉的一个人》一文以软盘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上交,也可以保存在班级群空间里,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网上共同阅读,互相批改,写出批改评语。最后,我有的放矢地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已修改后的习作,以屏幕广播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师生共同评议作品的优劣。这种修改方式方便快捷,提高了反馈作文的效率,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广泛互动交流。

2 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应注意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亮点。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确优化了作文教学,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既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又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具备以下素质要求。

2.1 教师应该掌握好关于网络的基本知识技能

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是时展的新趋势,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顺应教育的发展潮流,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觉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一定的网络基本知识和网络使用技能,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2 教师应该做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导航角色

网络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庞大资源库,小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还没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也十分薄弱。为防止学生在网络上漫无目的地浏览,教师需要提供相关的教学网站,并与家长共同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切实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于作文教学。

2.3 教师应该调动好网络与生活的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搜索一切写作资源。现实生活也是写作资源之一,学生不能完全脱离生活谈写作,个人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是网络不可替代的。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资源,还要关注生活中的事物,从身边的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让作文教学既要现代化,也要生活化。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优化了教学环境,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整合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合作式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实用性 创新性

高中教育阶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方面对义务教育时期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升级更新;另一方面,也是对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知识储备。因此,整个高中时期的知识量是很庞大的。而且,作为母语教育的主要形式,语文学科在高考升学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当前有一些不正确的教学观点,认为语文教学在母语环境下不需要进行创新,只需要寻找相应提高分数的方法。这种观点很显然是不正确的。正因为要应对高考,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体系之后,要面临更加复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缺乏语文知识会造成理解障碍和表达障碍。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语文作文在高考分数中所占地比例很高,一般在三十分到五十分之间,相比于其他的题目而言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学生的总分。其二,语文作文内容十分复杂,涉及了几乎所有的书面表达知识。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要发挥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等。忽视语文作文教育工作,必然导致其他关联性学科的负面因素出现。

在新时期背景下,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高中语文教育在难度和程度上比义务教育期间要求更高,由此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性就更明显。

一、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高中作文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掺杂在日常的基础教育工作中的,并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初中作文教育工作的方式。由于教学体系的时间限制关系,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在限定时间内的作文能力的培养(高三毕业班会进行少量的训练)。

作文的完成过程通常有以下的步骤:首先由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并提出构思的方向;其次,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完成并上交;再次,教师在课堂上随即抽出几篇进行评价,总结出文章的优缺点。

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局面。少数作文内容质量并无法代表平均水平,多数学生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会逐渐减退学习语文作文的热情。

同时,在高中语文作文教育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形式,即教师通常会选择作文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公开讲评和赏析,以实现共同学习的效果。但这种形式容易造成两极分化,导致学生能力参差不齐。

结合教育实际问题分析,高中语文教育和作文教育之间的层次关系并不明显。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语文教育分为“听说读写”等主要环节,其中写的环节主要体现在作文方面。但由于这一环节无法在课堂上有效展开,因此被客观地忽略掉了。要做到语文作文教育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就应该从改进方式入手。

二、我国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分析

(一)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分析

所谓实用性,是针对两方面而言的。其一是在高考中的实用性。考试通常是要限定实践和作文内容的。同时,基于考核保准的制定,出题者会对作文题目给出一些限定要求,如常见的命题作文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必须具有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的能力,并将作文高度进行提升。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表现在对作文限定条件的理解程度上。其二,是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应用。作文的本质是书面表述,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应用机会,如对工作的总结、会议发言等。

单纯从考试实用性教学角度来说,教师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的模式根据考试模式确定,但这种模式并非是要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相反,是让学生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想象能力、逻辑能力发挥到最高的极限。

实用性的作文教学工作有多种形式,最为明显的是结构教学形式。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体系中,由于学生前期已经掌握了较为完善的文学知识,对文章的结构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可以让学生将这种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所谓的结构,主要包括文章开端、、结尾部分。这些部分如何把握,结构如何更加更紧凑,是可以通过长期的练习来实现的。

实用性语文作文中另外一个方式是“举一反三”。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章阅读量,并具有很强的逻辑能力。例如,学生针对命题论文中的某一个事物进行变通,从而快速构思自己所表达的内容。这种方式虽然有些取巧,却是最大限度发挥了实用性的特点。

(二)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创新性是语文作文教育中的永久性旋律。换句话说,文章的创新本身就是相对性的。从教学工作出发,实用性与创新性是否存在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根据高考作文的考核形式就可以简单判断,同样一个题目或者命题要求,不管如何变通都无法跳出同质性的圈子。要想在这种限定的资源条件下实现脱颖而出,就需要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发挥创新性特点。

简单地说,实用性是容器,而创新性是精神,是灵感。在进行作文教学的创新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式方法,利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观点。当然,前期的必要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谓创新,不是指针对某一种模式的创新,更多的是在整体上的创新。高中语文教育针对作文方面的工作,要改变以往赏析评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机会,刺激其学习热情。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育是学习母语体系的重要阶段,而作文教育工作又是语文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基于它所包含的多项知识,更应该加强训练,而不仅仅是为了在高考中获取高分,还要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文字表达基础。综上所述,积极展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高考:综合版,2013(12):111.

[2]赵春香.针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4(6):127.

合作式教学论文范文5

1.合作小组建立需谨慎

在进行自主合作模式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们建立其合作小组。首先,合作小组建立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和配合能力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遵循“平均分配,差异配比”的原则,保证不同的合作小组都可以顺利地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例如:有的同学可能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出色,但其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强,教师就可以让其负责小组日常运作的工作;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习成绩好的,教师可以让其负责学习探讨的领头人工作。总之,要合理地配比每个合作小组。其次,合作小组的具体成立过程,师应该按照班级的具体人数,划分合作小组的数量,一般情况下,一个小组以2~6人为宜,确定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在确定相关人员后,教师要对组长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全部组员积极合作,参与到讨论学习中来。同时,不同小组之间要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竞争中求发展,增加学习的兴趣性。最后,教师对待不同的学习小组要一视同仁,不能根据个人喜好偏爱或者厌恶某个合作小组,从而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2.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教师在自主合作模式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教学模式里,要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就应该定好自己的位置,在学习中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监督者。例如: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时候,由于实验过程比较复杂,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掌握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首先进行天竺葵避光处理,学生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叶片图案,获得了极大的实验兴趣,教师再通过适当的引导,确保实验的正确性,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和学习的动力。

3.要和学生形成良性的互动

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会产生很多超出教学预期的课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旦出现这种问题,教师就会横加干预,将学习方向拉到自己规划的方向上来,这样会给学生的积极性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跟随学生的思维变化来组织教学,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环环相扣,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例如:在讲到“蒸腾作用”的时候,学生会衍生出夏天游客在树荫下避暑,甚至有的还会提出知了不停地鸣叫,这些都是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点,教师在此时就应该抓住学生的思维,利用这些兴趣点来让学生明白生物知识的魅力,诱发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结语

合作式教学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语文教学

我国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可见,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然而,何为有效的合作学习呢?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包括关注合作小组成员的进步与发展;应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提高教学效率;应该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应是建立在整体合作与适度竞争的基础之上;应该具备有效的评价标准。

一、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出现的无效性或低效性

在语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显得很盲目;对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不当;合作小组组建不科学;合作学习准备不足,合作交流难以深入;学生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放任自流;合作学习的评价不能正常实施。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背离了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的本意,而且徒然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倾向。

二、影响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

笔者从语文合作学习需要的条件,语文教师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学生在语文合作学习中的心理等几个方面分析影响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

2.1语文合作学习需要的条件

在西方学校里,教师们十分注重学习空间(学习中心或学习区域)的创设。这样的学习中心“一是能够提供给学生学习或发现事物;二是互动,在学习中心必须集中多种方法,让孩子们能够共同进行工作和讨论;三是无形的成果。”

可见,语文合作学习的条件会影响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语文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形成自由的气氛。这样的气氛有助于学生自由的表达意见,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对讨论的问题要进行设计,要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

2.2语文教师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

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也会影响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语文教师不应该满足于只做一名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同时教师应该做知识的先行者,应该对讨论的问题预先进行深刻和广泛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2.3学生在语文合作学习中的心理

学生在语文合作学习中的心理也会影响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生的合作态度受个体的态度及小组其他成员的影响。

(1)学生的合作态度。社会心理学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学生的合作态度有服从、同化、内化三个层次,处于不同态度层次的学生会对合作学习有不同的理解,并对合作学习做出不同的反应。教师应引导学生的态度逐步向更高的层次转变。

(2)小组对学生的影响。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始终不足,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肯定会大打折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尼斯(I·Janis)研究发现,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寻求一致,以至于对不同意见和评论进行压制的倾向型思维。④这就涉及到合作学习中的冲突问题。当小组积极互赖越强,凝聚力越高,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争论和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小组成员由于具有对问题不同的背景信息、认识、看法、推理加工程度不同、基于不同的理论,将导致智力争论和认知冲突。小组成员自觉不自觉产生群体认同,必然对个人观点不予重视,对不同意见会进行压制。

三、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的建议

3.1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大量研究表明,合作小组的组建对教学任务的达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尽量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要关注认知水平低的学生,对组内的成员要进行合理分工,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有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并且小组整体的任务需要每个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才能完成。另外,教师应经常调整合作小组的组员,因为在实践中发现,在合作学习中经常变换学生的组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化、合作化技能将会发展得很快。

3.2营造平等、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发生的极大的变化,从教书匠变成了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帮助者、合作者。教师应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营造一种愉快、平等、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气氛中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小组中,教师应参加不同的合作小组的讨论和交流,与小组成员平等对话。各成员在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合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不注意创设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各合作成员之间不能友好地相处,合作学习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3.3运用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

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还能激励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寻找合理、有效的合作学习评价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语文教师应注意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情感评价,如口头评价、掌声、赞赏等;制定语文合作学习课堂评价表。教师应关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亲听、交流、协作的情况,对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作出及时评价。

3.4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同教师指导是分不开的,积极主动、和谐平等的合作氛围要靠教师去营造。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小组的组建、组内成员的分工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走动观察、倾听,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控,必要时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与行为,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引导和启发;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声音,通过倾听来判断学生表达的内容是否清晰合理,并有针对性地、有效地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帮助。当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疏导、点拨;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指引方向;当小组活动秩序混乱或声音过大时,教师要提示组长进行协调。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应尽量给他们更多的展现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机会,启发组内其他同学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帮助和鼓励。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在实践中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和合理评价,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效开展,成为促进学生提高的有效方法。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