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1
1.沟通优势
辅导员的年龄优势使其容易和学生沟通。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属于同辈群体。师生之间基于成长背景的差别小,沟通的防御性低、有效性高、互动性强,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支持。
2.资源优势
就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情况都比较了解,加上学生干部团队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教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资源优势。同时,辅导员要伴随大学生走完大学求学的几年时间,相较于专业课教师,他们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上课”门数最多的老师,和大学生接触最广泛、最具体、最有机会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困惑、压力等,知道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这有助于他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自身优势
我国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数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这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较为敏感,而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辅导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或有能力提供正确的实现成长的其他途径。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高校辅导员,在正式参加工作前,也接受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经历,进入职业状态也比较容易。总之,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二、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辅导员开展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与方案。而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就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主要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异常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与他们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预防。上课学习阶段,任课老师也要观察学生情况,反映给班主任、辅导员,结合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学生心理变化,再及时反映到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做统一的心理知识讲座预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个别进行指导、帮助。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
2.培养学生骨干,建设和谐班级
班风的好坏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组合在不同的某一个班级内,班内同学彼此熟悉,没有较大的距离感。而和谐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在班内建立一些爱心小组,同学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这种对心理的关爱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让人动情、感触深,甚至终生难忘。相反,若一个班级的风气是消极的、互不配合,像一盘散沙,那么班级的每个学生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紧张压抑,班集体名存实亡,久而久之不仅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率,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注重班级建设,要把班风建设作为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抓好班风建设。辅导员可以在学生中建立起很好的信任感,做学生的知心人,以“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关键还要靠培养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认识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表率作用。父母应该而且必须配合学校,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父母有责任了解与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尤其在一些年轻人情感纠葛问题上,家庭的处理往往比其他机构更有效。辅导员首先应使家长明确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的作用,让家长认识到预防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重要性。其次应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内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最后对于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辅导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其家长,使家长配合干预,对其实施监控。
5.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辅导员要学会倾听艺术。倾听艺术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情感复杂动荡,有些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将其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辅导员在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说,认真地倾听学生诉说也很重要。如果辅导员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感情,认真地听取学生的陈述,并启发学生陈述,让其在述说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地、客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6.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虽然辅导员很难既是一个“管理者”,又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但是,高校辅导员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仍然是必要的。广博而丰富的理论知识不仅使他们能从容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而且便于他们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而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就必须不断加强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素养与心理咨询水平,在原有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效应,将其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以自己的知识素养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2
>> 学习音乐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一)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进展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综述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分析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死亡态度的关系 探析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丧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 张家口市宣化区某老年公寓离退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老年人身体锻炼与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保障完善度的相关性——以建德市大慈岩镇为例 国内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机构养老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受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以探究法提升高一学生 思想政治学习幸福感的初步研究 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第7页。
[5]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18页。
[6]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7]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431-432页。
[8]张璇:《潮州大锣鼓的观众态度研究》,广州:星海音乐学院,2008年第4期。
[9]樊星:《老年人参与学习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20页。
[10]任杰,金志成,杨秋娟:《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元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期。
[11]温亮宇:《老年音乐教育调查研究》,未刊稿,2011年。
[12]http:///index.htm。
[13]罗小平,余瑾等:《老年・精神・音乐――老年人精神音乐学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年。
[14]刘沛:《世纪末的美国音乐教育动态述评》,《音乐世界》,1996年第1期。
[15]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00页。
[16]沈政:《脑科学与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8期。
[17]注:详见刘沛译:《音乐行为研究的新方向》,《乐府新声》,1993年第3期。
[18]吴姝:《音乐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初步研究》,《大众文艺》,2009年第7期。
[19]黄虹:《愉悦、满足、轻松之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0]罗小平:《老年精神音乐学刍议》,《黄钟》,2006年第2期。
[21]罗小平,任杰:《钢琴学习在认知老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民音乐》,2009年第8期。
[22]任杰,罗小平:《钢琴学习对老年人的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及流体智力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4期。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心理学;积极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49-03
20世纪末开始,西方学者积极推动积极品质的研究,希尔森和玛丽(1999)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的概念,西里格曼(2000)在《真实的幸福》中用“Positive character”取而代之。其后,经过狄、米哈伊、贾米森、西里斯曼等人的努力,积极品质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国内外学术界近20年的主要积极品质理论进行回顾与评析:第一,对积极品质研究的产生进行梳理与分析;第二,对积极品质研究的角度进行区分与分析;第三,对积极品质培养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现行积极品质研究的缺陷以及可思考的范围。
一、态度的界限——积极与消极
在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消极层面,更多地关注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认为积极情绪是消极情绪的衍生物,消极情绪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远大于积极情绪。“积极(Positive)”一词在英文中是“正面、肯定”的意思,它来源于拉丁语(Positum),原意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弗莱德里克森(1998)提出拓延—构建理论假设,将人的情绪初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部分,积极情绪有愉快、兴趣、满意和爱等,消极情绪有悲伤、焦虑、抑郁、愤怒等。他认为积极情绪的体验能拓展个人的瞬间思维——行动能力,这可以构建和增强人的生理、智力和社会资源,而消极的情绪体验则限制这种能力的发展;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建立心理弹性和产生向上精神,增进心理健康。自此,西里格曼等人开始倡导积极心理学这一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培养人的创造力,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西里格曼更是明确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促使人们把关注的焦点从修复生活中最坏的东西转移到建立正面的、积极的品质”。希尔森和玛丽认为人格特征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Positive Personality”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并认为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西里格曼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认为“Positive personal trait”由主观幸福感、乐观和自决等构成。两年后他起用“Positive character”(积极品质)一词,并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具有缓冲器的作用,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利武器。在某种意义上,西里格曼是将美德和力量与积极品质等同看待的,对美德和力量的考察也成为积极心理学兴起后研究的重点。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强调从正面研究与界定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学的注意力应该放在研究和培养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发掘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对消极心理学的回应,使“积极”能够打断“消极”的垄断地位,成为当代主流心理学关注的价值核心之一,而这一辩证的过程也使心理学对“积极”内涵的理解较以前深刻得多。
二、意志的体验——感受与特质
在关于积极品质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积极品质应该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狄认为积极品质为积极的情绪体验,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支持这一观点的国内学者不乏其人,蔡华俭(2008)认为幸福感是积极的情感体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感受,并且幸福感具有稳定性、主观性、整体性三个基本特征。另外也有学者关注幸福感这一积极品质的获得途径。严标宾与郑雪认为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不同的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获取呈现不同的能力,家庭、恋人、室友、朋友之间关系对幸福感影响程度依次减弱(郑雪、严标宾,2006)。另外,社会关系网络也会影响主观的幸福感(郑雪,丘碧群,2006);而李静(2007)则认为异性朋友支持对幸福感的获取影响最大,其次为母亲和老师。郑宏志(2005)认为对于老年人,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性都达显著水平,即任何的社会支持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生活事件因素对幸福感获取的影响也广受关注。韩永红(2007)的调查显示,生活事件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相关,并且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解释力。王极盛等(2003)的实证调查却发现,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体上表现出显著负相关,与学习负担重、不喜欢上学、遭父母打骂、与老师关系紧张这四项生活事件明显呈现负相关。王平,王晖等(2008)对高中生的幸福感调查与王极盛的研究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学习压力致使高中生的幸福感降低。与这些学者关注积极体验不一样,一部分学者认为积极品质既不是归一的变量,也不是离散的变量,它应该由一系列积极特征组成的,是固有的、实际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是优点和美德。这部分学者又分别关注不同层面的特质表现。一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包括乐观、交往技巧、美德、感受力、创造力、天赋、宽容、勇气、智慧等;积极心理学发展了西里格曼早期提出的“人格理论——乐观型解释风格”理论,并把这一理论和六七十年代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等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这些研究正方兴未艾。二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宏观、中观、微观意义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特质。宏观意义上如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制度等;中观意义上主要涉及个体的交际圈与生活圈;微观意义上则主要研究个人的核心生活圈,即家庭组织系统特质。瓦兰特(2000)等人的研究显示,生活环境系统对个体心理防御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积极的生活环境系统促使个体形成与之对应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而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却与个体智商、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没有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另外,赖安德和德慈(2001)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人类的三种基本需要:归属需要、胜任需要和自主需要,而这三种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系统,后者提供了特质标准与满足的方式等。但由于群体积极特质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的多个领域,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理论。双虎(2009)根据2001-2008年在全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据(关于积极品质的研究论文共203篇)统计也显示,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较少(共16篇),只占总体研究的7.88%。不过,在积极品质的研究中,主观感受与特质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邱林,郑雪(2006)认为人格能够有效稳定地预测主观幸福感,他们发现外向性格是预测积极情感的主要指标,而神经质是预测消极情感的重要指标,情感平衡是外向性格和神经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而另一个特质,自尊,也被广泛地用于预测幸福感,两者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外显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吴明证、徐维东,2005;谢威士、张雯,2007)。与外显自尊相对的则是内隐自尊,当个体的外显自尊显著时,内隐自尊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而外显自尊水平处于低水准时,内隐自尊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三、学习的可能——先天与后天
19世纪末,关于人格的系统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才开始出现。弗洛伊德通过深入探索人格结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类型与人格障碍等形成了完整的人格理论系统。他强调遗传与本能对人格的决定性作用,人的心理发展进程是关于性的发展进程。同时,他也强调人需要将不愉快的能量释放从而获得快乐,当能量无法释放时,就会移置于其他领域或其他对象,导致新行为的产生;许多社会心理现象都以此形成,甚至一些艺术、宗教、科学成就等也被解释为满足特殊的和一般生理需求的产物。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系统中,社会文化是本能宣泄的结果,而不是人格发展的影响因子。许多学者表示认同,斯通(1995)认为人格是由基因决定,人的一系列人格特征已经在基因中形成。雷德利(1996)发现遗传对人的性格有影响,人类的第11号染色体中存在着D4DR基因与人类性格有关,它决定了一种喜好追求新奇的性格。D4DR基因较长的人在敢于冒险、追求新奇方面的得分较高,这些人容易兴奋,善变,激动,性情急躁,喜欢冒险,比较大方。D4DR基因较短的人,与之相反。随后大量学者(K.Guthrie,1997;M.Abner、W.Adolph,1998;L.Alan,2007;陈晓娟,2009;任俊,2009;马甜语,2010)指出,随着人类基因的进一步解读,将有更多的人格基因被发现,个体是否拥有积极品质在出生一刻已经被决定。20世纪以后,随着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格天生”就一直被质疑,品质决定论也销声匿迹。费罗姆(1995)反对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能量移置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决定与制约作用。霍妮(1996)认为人的发展受环境所制约。沙利文(1997)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格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形成。卡丁纳(1998)主张文化观点,他认为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人格,对人格的评价也会因由文化而不同。福利特(2000)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并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提出了设计环境因素以唤起积极行为等方法,以帮助人们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总之,他们强调外部环境对人格产生决定性作用,反对把人格单纯地看作是遗传与生物本能所衍生与驱动的生物人;强调社会角色、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文化模式与社会制度都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而积极品格更是源于社会文化因素,因为积极一词本身就是与社会互动才有意义的词语。
21世纪后,人格的研究开始综合先天与后天的作用,并且这一特点也逐步表现在“积极品质”的研究上。谢尔曼(2003)重新使用“品质”一词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积极是一个过程体验的行为。积极与个人处境有关,是指一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了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的关注和追求,促使心理学家多方寻找促进个体积极状态产生的各种内在因素和心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品质研究最早源自于心理学对“消极—积极”的心理状态的研究,在不断的探讨中,积极品质的概念得到极大扩展,产生众多概念,而所有的概念都存在着以下共同点:(1)积极品质强调对品质的开发,而不是对问题疾病的治愈;(2)积极品质相信人类具有对美好的向往以及走向美好的能力;(3)积极品质的品质定义是多元的;(4)积极品质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假设。在积极品质概念扩展的基础上,心理学开辟了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即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大领域就感受与特质、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划分,但又相互联系。通过增进积极体验,个体才能够形成积极人格并得到良好发展,而积极人格的形成也会促使个体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一方面决定其自身环境的形成,另一方面为积极体验的获取与积极人格的培养提供外部环境的保护。积极品质一开始被认为是由基因决定。而后,行为心理学兴起,环境因素得到极大的提倡。现在,积极心理学更多地认为,积极品质的形成一部分由一定的基因条件决定,也有一部分由后天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事实上,由于遗传基因的无法改变,积极心理学更提倡通过后天的积极干预来形成积极品质。尽管积极品质的研究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鲜明的“问题视角”,其主张从个体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来进行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品质概念的拓展与测量以及对积极品质的培养。但,对积极品质的研究并没有对其自身的哲学假设进行讨论,即对人性本善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几乎没有做出探究。
2.积极品质的研究来源于国外,因此国内的研究也继承国外之理论与经验,大多是一些介绍性的文章,主要针对积极心理学思想。也有一些探索方法的文章,但以宏观探讨居多。国内对于中国人积极品质的研究也多参考国外,但“积极”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会因文化而发生很大变化。比如,说话委婉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是一种积极优秀的品质,但在西方文化的话语系统当中却不是。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总结中国人的积极品质特点与成长规律等是中国积极品质研究的重要主题与方向。
3.积极心理学已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有待进一步归纳、整理。虽然积极心理学只诞生了短短十余年时间,却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没有很好的总结,没有形成合理的理论体系,使得人们无法系统地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全貌。关于积极品质培养路径也没有一套全面的体系。
4.尽管国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还缺乏纵向深入,有些甚至还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总结,一些结论常常只能在一种假设或在有限的横向比较基础上得出,积极心理学在个体实践中的运用不足。而纵向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更丰富、更全面,得出的结论自然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但积极心理学几乎还没有经历过有重大影响的纵向研究,这就影响了这些结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Diener E,Suh E M,Lucas R 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1999.
[2]SeligmanMEP,Csiksizentmihaly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 2000.
[3]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03).
[4]彭美春.积极心理学中积极情绪及体验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7).
[5]宛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及其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校园SNS;人人网;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38-02
一、引 言
近年来,有关“幸福”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幸福”相关的名词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而相应的学术研究则集中于心理学领域。20世纪中期兴起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与美德,逐渐形成了心理学界新的研究气象。
目前,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社交网络日渐成为重要的工具,然而大学生能否真正利用好网络媒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国外,有研究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的积极心态有一定的影响,如有学者认为在Facebook的使用和学生的适应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1]。然而,有关社交网络的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总体上说,有两种假设,一种是置换假设,另一种是增益假设[2]。置换假设认为网络交往降低了幸福感,用户将本应用于人际交流的时间花在了网络交往上,产生了交流上的置换,从而降低了幸福感[3][4]。另一方面,增益假设则支持网络的交流有益于促进现实的交流,弥补了现实面对面交流的障碍[5],此假设尤其适用于外向型的人群,这类人尤其容易通过使用网络交流工具来提高自身幸福感[6]。
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却很缺乏,而且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性,国外相关的研究结论不可能完全适应我国。因而,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大学生幸福感的现状以及社交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二、方 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高校学生中抽取一定样本。被试的年龄和年级不限。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5份,回收率90%。
(二)测量工具
1.主观幸福感量表
采用Diener(1985)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包括三个分量表,分别为生活满意度量表(5个题项)、积极情绪量表(6个题项)和消极情绪量表(8个题项)。此量表在不同国家被试中有过很广泛的使用,经Diener等人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7]。
2.校园SNS使用行为量表
参考学位论文《透析人人网_大学生使用SNS的传播学意义分析》[8]和期刊论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and the Well-Being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9]中的问卷修改编制,内容涉及用户校园SNS的使用强度、使用效果、网络人际圈、网络自我暴露等。
(三)研究步骤
以网络问卷的发放为主,同时使用纸质问卷补充样本量的空缺,保证男女比例和学生年级比例的平衡。
(四)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20.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基本信息及统计量描述分析
样本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等;其中男生156人,占49.5%;在年级分布方面,大一或大二学生有178人,大三或大四学生有47人,研究生72人,博士生18人;从生源地来看,156人来自城市地区,159人来自农村地区。
总体上,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正态分布(M=64.47,SD=9.596),比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平均值(M=66.5)略低。积极情绪较量表平均水平高(M=25.39,SD=6.307),而消极情绪较量表平均水平低(M=22.88,SD=7.205),生活满意度水平(M=16.20,SD=4.364)与量表均值基本持平。
在总体样本中,有275名被试是“人人网”的注册用户,占总体的87.3%。在使用强度方面,大多数被试注册时间较长(超过两年),但使用频率较短;在网络交际圈方面,154人的好友人数在100人以下,172人的主页被访问次数小于500次;在使用效果方面,145人表示“人人网”的使用并没有给他们的现实人际关系带来变化,只有8人认为“人人网”能帮助他们认识很多的新朋友;在自我信息暴露程度方面,209名被试人人网上的日志数小于10篇,而195人公开的有自己的照片数小于20张。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分析
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以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为因子。结果如表1所示,当以被试的性别为因子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两个维度有明显差别;当年级为因子时,只有在消极情绪上有明显区别;而当生源地为因子时,被试者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以及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差别,并且p值都接近于0;即来自城市的学生与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幸福感水平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表1 主观幸福感及各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因子
变量 性别 年级 生源地
F p F p F p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 目的比较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状况。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对362名初一至高二的城市、农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学生在智力、外貌、焦虑、合群以及幸福分量表方面均高于农村学生。
Key words Self-concept City school student Village school stud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self-concept between the cit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village schoolstudents.Method 362 subjects were tested by Piers-Harris Self-concept Scale for Children.Result City school studentsself-concepts of intelligence,appearance,anxiety,gregariousness and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villageschool students.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的主观评价,反映了个体评价自我的价值观念。詹姆斯(W.James)是最早涉猎自我的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凡属于我或与我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是自我的内容。荣格(Jung)认为,自我概念指我意识到的一切东西,包括知觉、记忆、思维、情感等。罗杰斯(Carl.R.Rogers)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看待自身的方式,它不仅控制并综合着个人对于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高度决定着个人对于环境的行为反应。我国有关自我概念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其研究描述性、理论性的探索较多,调查性研究尚不多,范围仍不够广泛。本研究试图对农村与城市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作一比较,以期对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有所了解,为中学学校加强不同类型学生的科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被试选取西安市及远郊县的4所中学(两所重点、两所普通)里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共362人,年龄在12~17岁之间,城市187人,农村175人,样本构成见表1。
1.2 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简称
PHCSS),该量表1994年由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苏林雁等人修订,运用范围8~16岁,该量表含80项是非选择项目,分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6个分量表,总分≥46为自我概念水平高,总分
2 结果
通过城市与农村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可看出,在行为分量表方面,2者得分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分量表及总分方面,城市中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中学生,结果见表2。
3 讨论
城市中学生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农村学生,与Hawkins(1967)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研究发现,高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自我概念高于低社会经济阶层,揭示环境因素对儿童自我概念有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城市与农村在经济、教育、文化、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学生有较优越的物质、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接受各种信息快,并且渠道也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因此,他们的思想开放、观念新颖、视野广阔,兴趣多样,所以,他们在知识结构方面呈现多样性、思维灵活。因此在智力评价方面,他们较自信。由于城市学生的文化氛围较好,所以他们的衣着打扮较得体,人际交往方面也很主动,生活的较满意幸福。而农村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拮据,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文化环境相对落后,信息闭塞,生活学习条件艰苦,他们虽然经过努力,考入县城或城市中学,但他们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惯、衣着打扮等和同班或同龄的城市学生相比,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加之,农村学生从小是在比较单一的文化氛围中长大,进入中学后要适应一种较复杂、多层次的城市生活环境,因此在适应过程中易产生焦虑、自卑或不幸福等情绪,在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与主动,导致合群性较差。这样,整体自我概念水平比不上城市学生。转贴于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中学教育工作应掌握不同背景的中学生自我概念特点,尤其是要正确引导农村学生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以保持良好而积极的自我概念。
4 参考文献
[1]Savelson R.J.Rolus.Self-concept:The interplay of theory andmethod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2,74:3
[2]Hattie J.Self-concept.Hillsdale,NJ:Erlbaum,1992
[3]Bengtson VL,Reedy MN,Gordone.Aging and Self-conceptions:Personality processes and social contexts, In Birren JE, Chaie,KW.Hand 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2nd ed).New York:Piers-Harris van Na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95,544
[4]苏林雁、万国斌、杨志伟,等.H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在湖南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4
[5]郑力、李铁军.我国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朝阳师专学报(辽),1986,3:15
[6]陈卫旗.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4:212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育人工作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组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起到里程牌作用,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形成的标志,是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在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论文首次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提出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的目标,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在传统心理学上衍生出来的积极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应用都取得了成效,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实现借助积极心理学,以增强其思政教育的针对性。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然后利用并结合人类的心理品质,不断加强人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最终促进个体的各方面的稳步发展,因而积极心理学在目标和结构上与高校思政工作是一致的,能够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现阶段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许多高校及学术界已经对辅导员能够充分在工作中充分认识和利用积极心理学知识提出了职业要求,并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和高水平化。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积极心理学更适应于高校的育人工作特点,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借鉴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具有相对平缓和高适应性特点。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展开研究,虽然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采纳了许多非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吸收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CSV标准(CharacterStrengthsandVitues:AhandbookandClassification)。
二、高校思政教育現状分析
在现阶段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学校要求辅导员能够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且能够结合学生的在校日常各种行为表现,并围绕特定人群展开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心理辅导工作,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难,走出困境。从全国情况来看,全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预警的趋势已经越来越高涨,根据武汉传媒学院对武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昌理工学院、武汉传媒学院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没有焦虑心理的大学生仅占14%,61%的学生因焦虑而导致经常失眠,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干预及预警工作的必要性已经越来越凸显,保障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心付出。其次,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本来就是一项“人”的工作,处理得当就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成为大学生心理重要的预警和处理中心,只要高校可以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就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依然存在缺乏理论指导、缺乏正确方法协助、缺乏有力的部门来组织的问题,大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形式教育,缺乏实质性的教育工作,导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差,无法及时完成课业要求的育人目标,此外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容易受互联网的影响,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也越简单,更容易受到新思想,新理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更加需要重视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育人过程。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育人环节中的应用
(一)提升学生积极心态
在高校育人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辅导员是否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巧,对于有效调整学生的心态有着重要影响作用。高校应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及时关注和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提高高校思政教学的质量。在校大学生家庭条件参差不齐,思想表现既超前又青涩,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背井离乡来到新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冲击,有的来自人际关系、有的来自家庭压力等。还有对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出现挫败感,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加强对该部分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充分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知识,以不断调整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难题,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良好心态为目标[1]。在育人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辅导员还要综合利用情感教育和感恩教育等形式,以有效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积极正面的内心。
(二)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积极心理学最主要的特点则是通过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影响人的行为,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可以能够通过赞赏教育和鼓励教育等方法,帮助学生分析清楚自身的优缺点,以有效消除学生的强烈个人和排外等不良情绪,强化学生的团结意识、协助意识及集体意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当中,辅导员应该积极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应的实践活动当中,以实现个性化教育,能够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加强泛泛教育的同时,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教育,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能够长期保持乐观的生活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感。
(三)营造正面积极的外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