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范文1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衔接,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本课题研究和实践了与职业标准对接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建立以职业标准为纽带、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凸现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标准
第一,培养目标设计。模具企业的技术工作种类多样。通过对技术岗位的调研分析,符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方向的岗位,主要有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制造与装调、模具企业生产技术管理。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从事现代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设计与工艺准备、模具数控加工、模具装调与维修工作,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的技能型人才。第二,对应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以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为主,确定了从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两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并对技能鉴定进行了规定[1]。通过对以上国家职业标准进行系统性分析,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重构教学内容,可以摆脱“学科本位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学历文凭、轻职业证书的做法[2]。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第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培养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调、维护工作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其对应的职业岗位有车铣磨工、模具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加工、模具设计师等。通过对各工种职业标准中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的知识与能力模块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机整合,系统化设计与岗位群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确定毕业生必须具备冲压、塑压、压铸产品工艺设计与模具设计的能力;模具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工装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能力;模具CAD/CAE/CAM应用能力;模具零件数控制造工艺编制与加工能力;模具钳工加工、装调与维修能力;冲压与塑料成形设备调整和维护能力;车间管理能力。根据从事这些工作人员能力的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按照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将技术基础课和技术课进行重构,形成具有“理实一体化”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第二,“宽基础、专门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模具设计中,CAD/CAM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模具加工中,数控设备越来越普及;在模具装配、调试、维护工作中,要求具有熟练的模具钳工技能,可以说模具专业人才是通晓设计、加工、装调、维修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技术融合广、技术进步快、技术水平高的特点。为应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严峻挑战,需采取“宽基础、专门化”人才培养策略,并为此搭建“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与初步技能、模具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专门化方向的能力强化”三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3]。宽基础、专门化、进阶式课程结构(如图1所示)第三,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基于岗位职业标准的“宽基础、专门化、进阶式”人才培养思路,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以模具制造为依托,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形成公共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模具制造、模具设计、专门化方向强化、素质与能力拓展6大模块组合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模块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着眼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专业课模块中各门课程成为一个职业能力子模块,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获得必要专业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子模块编排中,专门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安排在前段。之后的一个半学期,分方向进行专门化培养,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安排模具工艺编制与数控加工实训课程。
三、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一,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操作能力。一是要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定期安排他们到模具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与技术人员协同参与技术研发,提高专业水准。二是要从模具企业聘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第二,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该专业安排有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训、钳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CAD/CAM实训、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实习实训,要按照实训教学要求和职业岗位特点建设专项实验室、综合实训室、模拟实训中心、实习车间等,承担从基础到综合等各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4]。第三,课程开发与考核。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企业要求,编写课程教学标准,形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要从核心课程入手,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要求,整合课程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在优选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基础上,适当的编写一些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编写可邀请企业具备实战经验的技术人员,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借鉴职业技能鉴定的技能评价和认证模式,形成“证课融通”的学业评价体系,实现学历证书、课程认证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有机结合。第四,产学融合育人。产学融合教育是培养实用模具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要坚定走产学融合的发展道路,加大与模具企业的合作力度,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都要深入到技术先进的模具企业;专业课程教学,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指导要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由企业策划。
四、结语
我校紧密结合模具企业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工等岗位所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在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组织实施等改革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实现了教学要素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随着模具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从而达成为模具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大农,戚亚光,吴亚萍.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理念引导下的高职课程体系重组[J].教育与职业,2008(10):23-25.
[2]周国炳,周纯江,屠立.职业资格标准融入高职课程体系的实践[J].机电技术,2009(3):119-121.
[3]孔韬.与英国职业标准相衔接的BTEC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7):89-9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范文2
关键词:校中厂;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校企合作
2013年7月安徽省教育厅了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全省有32所高职院校布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校生也位居前20位[1]。由于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班级授课制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快速培养毕业生,缓解人才市场技术工人的短缺,但是这种模式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真正培养技能型人才。2015年1月安徽省教育厅了《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任务,明确了以服务产业发展和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以传承技术技能、提高师生解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以教产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抓手,以“双师型”师资和实验、实训、实习、实践基地及专业带头人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2]。2014年12月教育部也出台了加快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施意见。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培养技能型人才在实施学徒制研究的成功经验上,以当前政策环境、实训条件为背景,分析技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深究现代学徒制的内涵,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中厂”,解决该专业的课程开发、实训项目实施,真正做到无缝对接。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企业真实需求存在偏差学校的实训教学同企业需求存在差距,企业到底需要何种人才?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核心技能?学校在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以至于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存在错位情况。(2)学生对企业工作岗位无感性认识高职学校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确定性方面进行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还需要掌握大量的技能型知识,同时有些技能型知识需要实践操作、情景认识、不可言传性的感性认知等获得。上述企业要求的核心技能型知识往往需要依靠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师傅示范和样本式的手把手传授,二是徒弟stepandstep式的模仿以切身经历获得经验的感官认识[3]。尽管近几年大多数高校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但限于实训条件、师资、教学组织方式等因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工程实际的感官认识不足,难以获得相应的技能知识。(3)校内实训设备利用率低大多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依然沿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一般前3-4学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后2-3学期进行技能型学习,这样的结果是实训室某一阶段负荷很大,而某些学期及寒暑假非常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4)企业资源利用不足目前很多学校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专业建设委员会,也将能工巧匠聘入学校担任专业课的兼职教师,但是鉴于企业和学校追求的目的不同,实际效果不理想:比如企业师傅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由于教学素养等因素造成与学生无法沟通,影响教学质量。(5)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实训课程的评价应该全方位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技能水平,而现行的评价指标单一,要么“纸上谈兵”,要么只看结果不重养成,要么主观臆断忽视主体[4],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2.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铜陵市有大小模具企业40多家,其中三佳模具为上证上市企业,另外在开发区专门兴建了“模具创业园”;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服务地方产业、企业的定位,通过走访企业,确定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熟悉模具加工工艺;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冲压模、塑料模及其产品的初步设计能力,具有一定模具装配、维修技能;具有一定模具装配、维修技能;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模具行业生产和管理等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基于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思路,与校中厂进行深度合作,共同遴选本专业的校内、厂内双导师,共同分析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原先的课程体系进行再重构,新的课程组成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三个方面,具体情况见表一。上述表格中的公共基础课有理论课教师授课,集中在第一、第二学期完成,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地点设置在校内实训基地,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专业核心课程由校内双师型教师和工厂师傅共同授课,其中理论部分由本校教师讲授,操作部分由师傅带徒弟式传授,最终考核由工厂质检部对产品进行检测,通过评价机制对成绩进行评价。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与实施
(基于现代学徒制体制的校中厂模式)(1)确定核心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对本地企业进行充分调研、专业委员会及校企恳谈会的基础上,总结本专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见表一所示。核心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打破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已建成的“校中厂”———铜陵市格瑞特挤出模有限公司为依托,以该公司的主要产品PVC,PE,PET,PP等塑料异型材模具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为项目,校企融合共同授课,实行双导师制,进行现代学徒制体系的研究探索,具体的流程环节见图一。(2)核心课程实施案例塑料栅栏挤出模是“校中厂”—格瑞特挤出模有限公司的一个主打产品,此产品牵涉到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模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CAD/CAM、数控编程、机械制图等方面的的理论知识,选择注塑模的制造与安装调试这个任务需要的知识,进行理论课讲解,这部分有双师教师讲解。对于上述工作任务的实施,有工厂的加工车间、装配车间两名师傅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传授,然后由学生进行工作任务的体验,最终完成产品。本工作任务有教师1、教师2、教师3、师傅1、师傅2共同评价学生成绩。
4.基于现代学徒制体制的“校中厂”模式效果评价
(1)校企深度合作,互惠共赢格瑞特挤出模有限公司2008年开始在我校建立校中厂,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教师下厂实践、订单培养、外协加工、技能鉴定、员工培训等七个方面的合作,有利的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招人难问题,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学院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利用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解决了教学组织中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现代学徒制(学生与师傅、教师与师傅)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2)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就业底气更足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现,学生具备了双重身份,学生和学徒;该专业大部分学生通过企业轮岗(核心技能)学徒,掌握了更多的技能知识,对以后的工作岗位有了更感官的认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更明显,就业底气更足。(3)价值感归位高职学生高中阶段成绩普遍较差,社会认同感、价值感缺位[4],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学生在学习(学徒)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同时能够获得一定的报酬,让学生真正融入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感。(4)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高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社会融合度都有明显改善,近几学年该专业学生获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六次,三等奖5次,全国三等奖一次。
5.结论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学习方式的继承和发扬,在发挥传统学习方式优点的基础上渗透了现代元素。传统学徒制侧重于手艺的传承,而基于“校中厂”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既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特色,又添加了职业发展目标、课程评价体系、环境培养等新的创新,因此他是职业学院工科类专业的全新培养模式。
作者:张晓春 单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2013年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R].2013.
[2]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R].201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范文3
关键词:模具;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教改
0前言
模具是装备制造业发展之柱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品能否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急速发展,工业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对应的模具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可以说模具的发展是制造业各有关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随着模具技术的提高,我国模具人才的发展却跟不上行业的发展速度,目前模具行业的人才缺口很大,尤其是缺乏高级技术的人才,数量是一方面,质量又是一方面,主要在于学校的培养跟不上行业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模具事业的发展,学校的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建设思路与举措
1.1梳理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找短板,明重点
根据模具生产过程及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等,找出目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不足之处,为重点建设什么、怎么建设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在图标识下划线的文字是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看出目前岗位能力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具有模具结构的设计能力、2.模具CAD/CAM软件的使用能力、3.成型零件加工、4.产品缺陷分析、5.模具结构分析及改进技能。根据上述分析,需对目前的模具专业课程进行改革重建,融入模具CAD/CAM/CAE方面的行业流行软件和最新知识,改变以往传统的零碎的教学方式为项目化教学方式,改变以往试卷考核的评价方式为以产品检验设计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闭门造车的理论教学方式为校企融合共建共教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1.2课程资源开发
(1)教学项目配套的软硬件
教学项目配套的软硬件包括:理论教学模具、实训教学模具、模具虚拟装配软件:
①理论教学模具
教学功能:理论教学模具按照真实模具的制造方法制作而成,采用进口彩色透明材料作为模具的坯料,将模具的构架及模仁及运动等,用不同色彩区分开来,丰富内部层次感,并更加明显地观察模具细微的相对运动,具有可视性和实用性两大功能兼备的优点。该模具系列涵盖了注塑模具在教学项目所需的各类结构,可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
教学效果:通过对各类模具结构的认知,了解各类零件的形状与功能及装配工艺关系,能快速理解各部件在加工中的尺寸关系,及必须掌握的尺寸公差,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实训教学模具
教学功能:铝合金实训拆装注塑模具是提供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的模具。该模具采用进口加硬铝合金制造而成,可反复拆装。与注塑机配合可进行高温注射成型,能用通用塑料与模具配合生产塑料制品。学生学到与工厂实际操作流程和注塑工艺过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得到企业的认可。
教学效果:通过安全方便的模具装拆,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到模具结构,让学生实际操作、拆卸、装配、测量等理论实践相结合,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升操作技能;实训教学模具系列配置注塑机,可在课堂上进行装配、调试,生产出制件,以提高学生对产品成型的直观认识。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组装,能达到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学得会的效果,形成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局面。
③模具虚拟装配软件
将真实模具在UG软件平台上,全立体、全仿真、实时互动,虚拟模具与真实拆装模具相辅相成,形成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具备功能:
a.可模具拆卸、装配全过程的立体动画演示,并同步伴有文字说明,学生可自主完成交互式拆装操作全过程,系统能自动判断其正确性,并能指示下一步可选择的正确操作方法。
b.通过运动仿真读懂模具工作原理,能够以透视、局部、剖面、旋转等各种手段全方位观察模具机构运动全过程。
c.通过知识索引功能立即搜索、查看模具相关设计零件及标准件等模具资料及丰富模具案例的三维设计、二维工程图、采购清单等数据。
d.强大的自动考核功能对学员进行自我训练及作为教学考核及考试所用。
教学项目与先进的教学模具、教学设备、模具虚拟拆装软件结合将改变老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让老师与学生产生真正的互动,学生有了实际参与的环境,将以往枯燥乏味的模具技术理论和让老师用语言难于表达的模具结构,用实物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2)模具制造课程开发
学校培养模具专业人才的弱处在于缺乏实践,所以理论不能转化为工作技能。实训条件具备之后,应加强模具的制造和注塑,以注塑出的产品来检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其教学内容为:成型零件的数控加工、模具装配、模具在注塑机上安装与调试并成型出产品,培养综合使用模具CAD/CAM/CAE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能力,提高模具CAD/CAM/CAE软件的使用能力、成型零件加工、模具钳工装配、产品缺陷分析、模具结构分析及改进技能等岗位能力;其课程开发借鉴业内技术先进企业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专业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培养为目的,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企业标准,按照模块化、分级别的原则开发实训项目,满足不同学情、不同层次学生和企业或社会人员培训需求。
同时,参考全国模具大赛的指导意见对课程进行改革完善,国家级大赛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精心制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有很大的指导意义。《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注塑模具CAD/CAE/CAM及注塑成型竞赛规程》中有关竞赛的总体要求概述是:①依据给定的产品3D数据模型,进行3D模具初始方案设计;②应用注塑模CAE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生成分析报告;③根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完成并细化模具3D结构设计(模具3D装配图)、以及绘制指定零件的2D图工程图(符合标);④编制模具设计说明书;⑤根据现场机床刀具条件,完成型芯型腔以及有关零件的加工制造并填写指定零件的数控铣削工艺卡;⑥根据现场提供的模具零件,完成装配模具;⑦将模具装到成型设备上,填写模具试模工艺卡并进行试模,最终成型加工出合格产品。从以上①~⑦点可以看出,大赛的内容体现了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生产工作过程的核心内容。在开发模具实训课程时,可将全国模具技能大赛内容融入到课程内容中。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范文4
关键词: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34-02
我国模具行业人才需求状况
我国模具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模具行业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2%~15%;2012~2020年,预计将保持在10%左右。经过不懈的努力,可使我国的模具生产水平在2015年进入亚洲先进行列。再经过5年的努力,到2020年时基本达到国际水平,使我国不但成为模具生产大国,而且进入世界模具生产强国之列。
模具业的快速发展和模具行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为就业提供了许多岗位,并产生了一些新型岗位(群),对技术队伍和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模具技术人员已难以胜任。目前,模具企业十分缺乏掌握和能运用模具新技术的设计人才、胜任现代模具制造设备操作的高技能人才和现代模具企业的工艺设计高级人才。模具应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制造业紧缺的人才。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现状
近年来,高职教育虽然采取了工学结合的方式,将技能培养放到第一位,但尚未能与企业完全接轨,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整体系统化,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培养模式过于陈旧。学生一般通过5个学期的基本培养后直接到企业实习,但往往只有少数学生能快速适应,其他学生往往需要3~6个月才能适应,技能适应和能力发展较慢。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学结合力度和方向不明确,盲目跟从兄弟院校的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企业深入合作,未能深入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和先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没有与企业共同展望行业未来,缺乏合理的保障制度和组织,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先导性未得到相应的体现。这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没有很好地融合的结果。因此,应解决模具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层次融合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分配合理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安排,构建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分层递进,工学结合,
能力提升,231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要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职业技能和高尚职业道德的职业人才,即高素质实用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应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源于企业、高于企业要求的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构建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分层递进(从机械设计加工基础内容到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般能力,再到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单向能力,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实习岗位,进行岗前能力实训,根据能力难易程度的递增组织教学),工学结合(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能力提升(能力逐步提升),231(2学期机械基础+3学期专业学习+1学期顶岗实习)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模具设计、分析、制造任务为载体,按照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和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精、高速、高效及相对技术稳定特性要求设计“教学做”,组织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系统化的教学过程。通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运作方式上比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更深刻的内涵。
基于工学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依据所需的职业技能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以培养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机床操作职业人才为核心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结合职业标准或试行职业标准设置的课程体系如下页图1所示。
设置以两设(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和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两加(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和特种加工技术)、一工(模具制造技术)、一辅(模具CAD/CAE/CAM)为主的核心课程,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使课程对应岗位,按照国家模具设计师标准和行业制造标准,培养“懂理论、知工艺、精操作、会设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强调实践性教学,培养多项专业技能
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项目,突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规范下,按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对学生技能的要求,系统地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内容、考核标准;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实训设备,为学生实践锻炼提供方便条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比赛,强化学生实践技能;鼓励学生通过考取双证书,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竞争能力。
要重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内容,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职学生的发展潜力,大力实施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重点放在校企合作上,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程,进行工学结合的系统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效率,培养适合于企业和市场需求的高技能职业人才,重新制定专业性与职业性相融合的教学目标,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稳定性、示范性、时代性、多样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友良,肖鹏.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2]孙晓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2009(5).
[3]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
[4]李忠华,姚和芳.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范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模具设计与制造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3年度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立项号:2013C35083,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5-02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专业培养岗位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适应企业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课程的设置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要实现课程内容与就业岗位对接,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是必然的选择。学校在宁海建立机电分院,通过引厂入校,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为地方经济服务。
一、校企对接,开发“三阶段三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及时了解行业信息,与校内企业广泛开展合作,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形成“三阶段三能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培养的特征有: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来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素质能力,“三阶段三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课程实施
1.课程开发的方法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按三阶段三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培养路径,通过企业调研确定课程的主线,课程设计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能力的任职要求相对应;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以机械制图与识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绘图及公差与技术测量等能力为核心,构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体系,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改革思路。
2.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顺利“对接”,宁海产学研基地将“引厂入校”,学生不出学校门就可以接触到生产第一线,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标准,实训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企业单位对模具设计师、模具工和项目管理等岗位的工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特长分配到相应的实训岗位上,最终确立就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如图2 所示。
学校与宁波华宝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宁海县阳超模塑厂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设计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开展项目教学,学校以校内企业为平台,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进企业、并且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上课,使得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相互交流、共同培养学生,企业工程师与专任教师相互学习,将企业最新技术带入课程,并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打造真正的“双师”教学团队。
三、制定开发模具专业方向的课程改革方案
1.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2.专业课程改革内容
首先是人才市场调研,对职业分析,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特点。对职业行动领域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类与分并,确定教学设计方案,划分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教学实施环节中设计若干个单元,完成学习情境的设计,需要学生完成若干个学习性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一:模具CAD基础知识:CADCAM系统概述;产品开发流程;常用CADCAM软件;零件曲面建模。
学习情境二:注塑模CAD设计:塑模CAD分模技术;型腔排布、标准件选用;浇注系统设计;塑模整体CAD设计。
学习情境三:冷冲模CAD设计:简单冲模CAD设计;简单复合模CAD设计;简单级进模CAD设计。
四、“引厂入校”,建成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主的校内实训生产基地
2007年8月,宁海产学研基地建成,至今已引进宁海当地企业宁波华宝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和阳超塑胶模具厂入驻校内,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两家工厂共同建成了的标准化厂房,分别是“华宝模具教学工厂”与“阳超模具教学工厂”,企业按照现代化模具制造生产标准建立生产线。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到企业的真实环境,校内教学工厂企业管理,设备和生产流程真实化,两家教学工厂与学校积极开展顶岗实习与课程教学,实现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整个生产流程。
五、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省示范建设专业,要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的作用。通过与宁海县政府开展的模具设计师、数控加工培训,密切了与当地企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同时与企业开展师资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打造优秀“双师”师资教学团队;进一步提高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达到校企“双赢”,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宁海产学研基地知名度,积极为当地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罗丹.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4):84-88.
[3]熊运星,肖国华.模具CAD/CAE/CAM课程的改革实践[J].机械职业技术,2012(8):28-29.
[4]张翠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技术,2011(1):57-58.
[5]盛国.“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通信技术专业建设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8-20.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范文6
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一、专业定位分析和培养目标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需求
据资料统计目前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模具设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制造业的需求。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模具设计人员、模具开发人员、模具维修人员已成为市场最紧缺的人才。据了解,在北京普通模具设计师月薪为6000元左右,高级模具设计师数量很少,月薪在8000元左右。而在广东东莞等地,一位经过专业训练、有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人员,年薪常常超过12万元。近年来,随着模具CAD/CAE/CAM技术广泛的应用,高技能复合型模具人才缺口巨大,模具人才普遍匮乏,企业需求迫切。
我国中等技校培养的学员主要是操作工,不具备模具设计的能力。一些高校尽管在近几年内设立了模具专业,但由于软硬件设施的限制,培养出的学员理论水平可以,但实际技能不够,不能满足模具企业的需求。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模具培训班,由于缺乏规范的职业标准,对学员能力的考核鉴定还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因此学员质量良莠不齐。因此,目前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无法满足企业的迫切人才需求,为解决人才需求和人才质量之间的问题,必须对现有的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职业分析
通过调研可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主要的从业单位有:模具制造企业、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和轻工制造企业等;主要的就业部门有:模具设计部门、生产制造部门、生产管理部门、质检部门等;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助理模具设计师、2D绘图员、模具(机械)加工工艺员、模具制造工、模具维护与维修工等;未来的发展岗位有:模具设计师、结构工程师、机械加工工艺师。
3、目标定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能从事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模具零件加工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2211”人才培养模式含义诠释
第一个“2”指入学前两学期,为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的“宽基础”阶段,主要针对中职生源理论基础差的问题,实现中高职过渡无障碍;第二个“2”指三、四学期两学期,为各种专项技能储备阶段,即“备专能”阶段,主要针对普高生源动手能力欠缺,中职生源专项技能拔高;第一个“1”指第五学期,为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阶段,以课题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全面归纳、综合应用、创新培养;最后的“1”表示从业能力培养阶段,也即顶岗实习阶段。
2、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1)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航天职业素质、思想政治课等基础素质课程,以及完成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工程力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进行“航天企业文化”、“航天精神”专题教育,将航天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基础素质培养过程中。学生利用假期选择一定社会工作岗位进行2周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在此培养阶段,学生完成系统的文化基础知知识、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以及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2)系统专项技能培养阶段
学生在校内,以产品为载体,完成《机械零件切削加工》、《模具CAD/CAM》、《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零件铣削加工》等课程的学习。学生轮流在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模具设计与生产企业,参加2个月的实习,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在此培养阶段,将航天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专项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在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基地与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实现学生系统的专业技能培养。
(3)综合技能、创新意识培养阶段
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以典型模具零件的生产为载体,完成模具综合生产实训,以毕业设计为载体,全面归纳、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给定的模具设计任务、典型零件设计加工任务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从业能力培养阶段
最后一学期,学生在重庆和航天制造企业、模具设计与生产厂家,选择与模具相关的职业岗位,完成6个月的顶岗实习,熟悉企业生产现场和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生活节奏。此阶段主要完成学生从业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的无障碍过渡。
3、“2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本人才培养模式将高职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中职生源学生理论基础学习提供保障,将中高职教育实现对接;第二阶段是专项技能培养阶段,为普高生源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供保障,为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化提供平台,使学生具备一专多能,拓宽就业面;第三阶段为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在前期培养基础上,不同生源学生水平基本趋于平衡,开展综合类项目和课题训练,使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第四阶段,从业能力培养阶段,学生在指定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其他综合素质进行检验,了解企业文化,适应企业与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差异,让学生提前逐步适应未来岗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过渡。
三、结论
本专业提出的模具专业“2211”人才培养模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也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使学生由“专业能力”强人,转变为“职业素质”强人,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龚厚仙.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皖东地区模具行业的发展状况[J].滁州学院学报,2012.
[3]邹继强.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模具制造,2013.
[4]王仁志.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模具制造,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