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本科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学本科论文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1

一、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过程演绎

我国高校推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纵观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从规章制度到具体运作及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完备。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本科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因为存在着教师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论文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历着废除与存续的舆论煎熬。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对高校现行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展开演绎分析,然后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展开调查研究,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探讨毕业论文的“弃存”或“改革”问题。

(一)管理主体及架构

综合来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省(市)教育厅及其相关部门。作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之一,浙江工业大学的主管单位是浙江省教育厅,其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及其质量评估等各项工作由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包括编写《普遍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规范、下发通知、抽查各校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等。第二,高校教务处(科)。从学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务处一般都设立教学科具体负责毕业论文的指导、监督工作,包括制定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语、毕业论文进程安排与考核等。从毕业论文题目申报、中期检查、答辩督导到论文抽查等每个环节上来规范和监督各个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第三,学院教学主管机构。如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写作指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三大监管主体的指导下,毕业论文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则是:毕业论文教学年度工作计划及组织实施由系负责,包括参照导师制确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组织和动员指导教师、毕业班学生认真学习毕业论文有关制度规定;组织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审核签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组织答辩委员会,确定答辩程序,组织答辩工作;做好毕业论文总结工作;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毕业论文具体工作的安排,包括统计和整理各类表格、安排论文评阅教师、发放通知、收集论文等;由论文导师负责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包括选题、撰写开题报告、论文初稿及其修改、答辩等。

(二)管理机制和流程

根据现行制度框架,毕业论文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管主体比较清晰、管理制度规范程度较高,大致的运行机制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毕业论文管理运行机制从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上来看,以导师与学生为主的毕业论文教学主要包括选导师、选题目、开题、论文写作、答辩等几个主要环节。结合以上两部分内容来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除了受到教学监管层的影响之外,关键还是在执行层的论文导师与学生。下面就以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为观察对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探索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实施及问题

教学改革是基于现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因而,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必须先要清楚高校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毕业论文导师双向选择

论文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是政管学院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教学管理创新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时候开始实施论文导师的双向选择工作: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习课程等情况,结合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填写“论文导师选择志愿表”,每个学生可以填写三个志愿;另一方面,论文导师通过阅读学生简历、面试等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指导的学生名单。最后由学院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情况确定最后的名单,并进行公示。这一制度实施近五年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所选择的导师是第一志愿的比例达到62.07%,学生对导师选择结果“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总和达到了98.85%。这说明:第一,学生的选择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对该制度的认可度高。第二,论文导师的选择过程及程序透明、公正,体现了学院教学管理过程的民主化。第三,此项制度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这为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和完成奠定了良好地基础。但是,我们把学生的评价与毕业论文导师的评价情况进行对比,则反映出论文导师对该项制度的认同度比较低。为此,课题组专门对政管学院长期担任论文导师的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综合来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其中对学术研究感兴趣、学习认真的学生日益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指导教师一方面对选择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另一方面选不到自己满意的学生,因而一些导师认为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不如随机分配。第二,部分学生滥用选择权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自实施以来就存在一种情况,即不少学生在填写志愿前同时给好几个教师打电话,希望导师选择自己,而指导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法掌握的,所以导致指导教师在自己选择的学生名单里(一般是五个左右)选择了该学生,而该学生的第一志愿却是其他指导教师。简言之,对整个教学工作来说,作为第一个环节的“选导师”,其重要性则不用多说。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该制度在设计、执行、监管等各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选题分析

结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的毕业论文题目统计表来看,有几个情况比较明显:第一,从选题来源来看,从高到低分别是“学生自定(45.98%)”、“导师课题(33.33%)”及“导师建议(12.64%)”;在选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学生人数占到62.79%,而且大多学生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选题,选择这两个选项的人数比分别为80.42%和76.47%。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这为较好地完成最后的毕业论了一个铺垫;另一方面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作为评价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仍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第二,论文题目体现了专业特色。2011届本科毕业生共提交113篇论文,大约有20篇论文题目是教育管理方面的,27篇论文属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选题,其余66篇则集中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方面。这与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模块课程设置基本一致,明显反映出学校公共管理的特色。从近几年学生论文题目分析来看,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较多、选题偏空泛。以2009届行政管理专业为例,40篇论文中就有10多篇论文选题明显空泛,不适合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实证研究的偏少,研究方法运用不当。从本届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尽管有35个选题是对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但从其论文终稿来看,案例说明主要以网络、政府文件、已有研究数据为主,真正自己去做实证的调研数据、访谈资料少之又少。第三,热点问题关注多,理论知识运用则明显缺乏。本届毕业论文讨论主题涉及“菜价最后一公里”,“以房养老”、“廉租房政策”、“居家养老”、“民间慈善基金会”,“用工荒”,“房屋拆迁”等非常热点的社会公共事件和政策。不过,这些论文均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其中最大缘由则是理论知识运用的欠缺。

(三)开题报告分析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直受到教学管理机构、毕业生、论文导师的重视。有36.84%和47.37%的论文导师认为开题报告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对应地,学生中有19.77%和53.49%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不过,尽管有53.4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和答辩,但在开题报告上所花时间比较多的人数比例只有45.35%,同时对于整个论文教学中“哪个环节最重要”的问题选择时,只有5.81%的人认为“开题”最重要。结合师生的访谈情况,发现开题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真正体现开题对论文写作的意义。目前,在开题报告教学时间安排上,学院考虑到学生考公、考研和就业的压力,适应地做了调整,即把开题报告的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学第一周。这一教学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开题,更好地完成报告的写作。对于这一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中,有61.79%的学生选择“合理”,但是,仍有42.11%的教师反映学生在开题前才和教师联系。同时,仍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花在开题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基于上述问题,在本次调研中,课题组专门设计了“是否把开题报告作为过程考核的一部分”的调查。对此,论文导师中有47.37%的人认为对毕业论文的阶段性量化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26.32%的人则认为基本上没有影响,另外还有21.05%的人选择了“不清楚”。结合前面的数据来看,如何真正地发挥“开题报告”的作用,加强对这一环节的考核或许是可以尝试的一项改革。

(四)论文写作环节分析

论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过程。课题组从动机、写作时间、师生互动情况、论文质量情况等几方面来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情况。从写作动机来看,有55.81%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40.7%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仅有3.49%的学生是为了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成绩;从论文写作的时间上来看,76.74%的学生到5月份才完成初稿写作,仅有23.26%的人在4月下旬之前完成初稿;从论文写作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都经过导师3次以上的修改,人数比例达到75.58%,而且没有一位学生的论文是未经导师修改直接提交的;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选择“有事情才联系”,这说明师生之间在选题、开题、初稿、定稿这些重要的“事情”上才会交流;从互动方式来看,现在师生间的交流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话为主,传统的面对面或小组式讨论日趋减少。从毕业论文教学监管单位、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构和论文导师的多方评价来看,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以浙江省教育厅对浙江工业大学政管学院2005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抽查分析的结果来看,与省内其他高校相比,论文总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层次,特别在“选题”、“教师指导”、“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这几大方面,得分明显落后于其他高校。其次,根据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办公室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本科毕业生的成绩分布大致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所谓两头小,即“优秀”和“不及格”的论文少,大部分论文都处在“及格”和“中等”之间。调查显示,“及格”和“中等”的论文比例占到64%。同时,与前几年相比,“良好”的论文比例则有所上升。最后,从对论文导师的调查来看,仍有16.67%的导师认为本届毕业生论文抄袭情况“非常严重”,22.22%的导师认为“比较严重”,而认为“基本没有抄袭”的比例是零。也就是说,如何提升毕业论文质量,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仍旧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

(五)答辩环节分析

毕业论文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学校教务处组织专门的督导组对下属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从学院层面上看,非常重视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包括事先成立答辩委员会,制定了毕业生答辩工作规范并及时公布答辩信息等。从相关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院的答辩工作程序比较完善,师生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学生对答辩工作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23.26%,比较满意的占61.63%。此外,浙江省教育厅也开始加大对本科毕业论文的监管力度,要求2011届本科毕业生提交论文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对此,政管学院在答辩资格审核中增加了文献相似性检测报告的环节,即文献相似性检测超过20%的学生不能参加首轮答辩,而与为首轮答辩没有通过者提供第二次答辩机会的大组一起答辩。对该项规定,有73.68%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可以防止严重抄袭的现象;26.7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可以保证论文质量”;68.6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不够完善”。至于相似性检测的结果是否合理,60.47%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有15.12%的学生认为非常合理。

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改革路径设计

从政管学院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发现:第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学院和系。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监督的作用,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实施责任主要落实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头上。据此,要提高毕业论文教学的质量,则需要各学院、系(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第二,毕业论文教学的核心是导师和学生。毕业论文好不好关键在于导师“导得好不好”,更在于学生“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一方面毕业论文导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把写好毕业论文作为自身内在的要求,增加对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兴趣。第三,优化毕业论文教学的成效需要从改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出发。毕业论文教学是个周期漫长,场地分散的教学活动,这就需要突出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监督和考核。课题组认为要优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可以探索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应该进一步完善毕

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机制,特别是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就管理过程来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主体,尤其是学院这一层级,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调控功能。在此,仅选择导师双向选择制度、论文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为对象展开讨论。首先,就政管学院实施的导师双向选择制度来看,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较高,而论文导师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因而,导师双向选择制度的优化方案要做到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也尊重导师的选择权,具体改革可尝试:第一,把大三第一学期(第五学期)前两个月作为师生沟通月,鼓励师生在选择之前做充分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第二,每个学生只能限填一个志愿,如未被该导师选中,则服从调配。第三,为提升学生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的匹配性,设置导师与学生的流动、协调机制,包括交换、共带等。第四,适度考虑学生所学模块课程与导师选择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需调配的师生,则可以充分考虑这一点。其次,鉴于导师在整个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参考其他高校的相关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论文导师评价指标体系。为此,课题组专门设计了关于开展这项制度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认可度较高,而指导教师的态度则比较模糊。因此,应立足本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经验来设立导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先研究讨论评价指标项,然后征求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试行。从内容上来看,导师评价体系可以包括导师自评、学生评价、领导小组评价等。

(二)推行实证研究论文的教学改革

从学生选题和监管部门的评价情况来看,公共管理系的学生选题偏大、空泛的问题比较突出。选题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纯理论、重大问题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导师对此类论文写作的指导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论文教学中对选题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论文教学改革中尤为值得探索的一项工作。鉴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普遍修过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课程,结合学院目前正在推行的“五个一工程”等教学环节,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优化方案的核心可以放在推行实证研究性本科毕业论文。所谓实证研究论文是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公共管理领域的某一现实问题为关注点,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定结论。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学习如何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出发,运用合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探索更好的公共管理策略。从这一内涵出发,推行实证研究论文教学的意义在于:首先,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既避免学生做大而空、无意义的理论研究,又会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责任感,提升写论文的积极性。其次,以现实问题为基础的研究,凸显了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这一点正好能弥补目前学生对论文意义的虚无看法。再次,从现实来看,实证研究论文的训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职业,为胜任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一方案的实施细化,需要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环节的配套改革,例如需要毕业论文监管主体的配套性制度支持,包括教育厅、学校对改革试点的支持、学院毕业论文规范的改革、学生从事实证研究的相关费用保障、论文导师教学方式的改革等。

(三)构建过程考核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过程考核首先是指对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主要环节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并折合成一定的成绩比例,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基于政管学院毕业论文教学的开展现状,可以考虑把选题、开题、论文及答辩四个环节分别折合成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学生毕业论文最后的成绩。其中,可以探索公共管理系+导师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具体指选题、论文环节的考核由导师来完成,开题报告和答辩的成绩考核则由公共管理系来完成。这一考核体系还可以建立与其他考核体系的衔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毕业论文的过程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奖联系起来。加大对学生,在各种竞赛、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奖的宣传和奖励。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2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师;基本素养

2013年10月22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自2016年起,语文中考分值由120增至150,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增至180。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其公布的最新中高考改革方案表明,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将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更高要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多层次的培养。具体说来,不仅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注重获得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形成正面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老师,肩上的责任无疑更加重大,专业素养的要求也更高。

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自身必须要有一缸水。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深入,教师必须丰富自身学养,增强专业基本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提出,教师必须“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书”化自成语“胸有成竹”。只有“胸有成竹”,在画竹的过程中才能驾轻就熟。只有“胸中有书”,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自身知识储备,充实课堂内容。“胸中有书”是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博学多闻、学养丰富,有能对课文进行解读再创造的真才实学,同时能对这种真才实学加以运用才能叫做“胸中有书”。

博学多闻,学养丰富。语文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学科,有很强的综合性。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多种文体,如文言文、诗歌、议论文、散文、说明文、新闻等。这些文体对历史故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知识、新闻传媒等均有涉猎。可见,语文教学是对多种知识的综合学习,是复杂的。语文的综合性,要求语文教育者不仅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包括呈现在教材中的历史、科学知识,蕴含在教育教学中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做一名好的语文老师,博学多闻、学养丰富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越宽,学养越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更充实,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

对文本的解读与再创造能力。对文本的解读与再创造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语文教育以文本为依托,有文本必有文本解读。教师的文本解读与再创造能力,关乎平常教学。只有具备对课本进行解读与再创造的能力,才能对中学语文课本进行知识的重新架构,将课本进行知识的自我重组,最终并入教育者的知识体系。这样,在讲课的过程中,教育者才能明确课程内容,既不偏离教学目标,又有教育者的个性解读与自我特色。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教师常常采取一定的套路。如通过什么方法描写了什么景物,歌颂了什么精神,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种极端不正确的做法,教育者根本没有对文本进行解读与再创造,而是一刀切、模式化。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享受语文激励心智发育的喜悦,同时又能够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底子。”①的目标。

不同的人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会有出入,文本的解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可选择一定的角度,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双管齐下。”②可见,教师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与再创造,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让经典在课堂中重现,引发学生的探讨,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教师要想练好基本功,做到“胸中有书”,绝非易事,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博学多闻,对其他学科知识广泛涉猎,而且还要有文本解读与再创造的能力,可以从适当的角度切入,对文本进行自我架构。这既是对教育者专业素养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

二、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特级教师李镇西的观点,从教师的角度说来,就是要关注学生,热爱学生。关注学生,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学情,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加以解决,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关爱学生,才能让老师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学生的真正认可,从而创造良好的尊师爱生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对于爱学生,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深刻的体会和看法。于漪老师认为,作为教育者,不仅要胸中有书,还要目中有人。目中有人,即发自内心的对学生进行爱与尊重。于漪老师将教师比作导演,学生比作演员,一部影视剧最终效果如何看的还是演员。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理解尊重学生,将学生放在眼里、心里,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漪老师曾这样总结:不要成为教书匠,要成为教育家,成为教育专家。③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学生是有情感体验的综合个体,尊重他们,热爱他们,是从情感上对他们进行感化和造就。当教育者怀着对学生深切的爱进行教学时,学生在情感上必定更加容易产生共鸣,也就更加容易创造教育的奇迹。

对学生从根本上进行尊重是“目中有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首先就得尊重学生。《教育学》明确指出:“尊重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把尊重学生落到实处,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理解学生,鼓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并养成自觉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教书要符合育人的伟大目标,老师要站在育人的时代制高点上,时刻想着培养的是明日的建设者,是21世纪的人。”⑤可见,教育者首要的目标是育人,是把学生培养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对语文教育怀有真正的热情

爱一行干一行是在众多行为个体择业时的一个标准,其实也是对从业者的一种内在感情认可的要求。具体到教师这一职业,是要教育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激情,进行内在的生命教学,孜孜不倦,诲人不倦。许多教育者,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充满激情的坚守教师岗位,用心追求教育的真谛,力图优化课堂教学,使教育制度更加完善。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真正的教育者心中怀有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热爱。因此,从根本上对教育事业怀有责任心,使命感,“心中有情”,也是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之一。

心中充满对语文教育的热情,才有前进的动力,才有成为优秀语文教育者的可能。语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要求语文教育者要有不断钻研的精神。心中充满着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和传承中国文化的伟大使命感,才能不断充实自我,使自己博学多闻。心中对教育充满激情,才能深入探究,对前人解读了千百回的文本进行重读和自我创造,让经典在不一样的解读中重生。心中充满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十分重要,它是教育者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必须有的重要素养,有了对语文教育充满激情的前提,才有了博学多闻,胸中有书,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后续。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能够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从根本上关爱学生。同时还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行业,充满神圣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总结起来,即是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情”。教育者只有无限提升自己,将三者相结合,才有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可能。中学语文教师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因而更应加强自我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注解:

① 见《温儒敏论语文教育》第1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版

② ③⑤见《于漪文集第2卷》第52-53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8版

④ 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 于漪.于漪文集[M].山东教育出版社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3

一、 民办高校本科新闻学专业错位竞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所谓错位竞争,指的是一种竞争策略,表现在高校人才培养层面,强调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本校的特色,避免与其他高校雷同。但因为新闻界公认全国新闻学专业最好的有两所高校北人大、南复旦,所以多数本科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参照的是人大或复旦的模板:包括新闻学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力量的配备、课程设置、教材的选定等,这两所高校对新闻学教育起着领先和主导作用。因此,对于民办本科高校新闻学专业来说,要与公办大学优势新闻学专业竞争,分得社会新闻人才需求市场的一瓢羹,就有必要进行错位竞争,避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

(一)错位竞争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21世纪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应用型强的新闻学专业人才更是如此,争复合型新闻人才、抢应用型媒体从业人才已成为各新闻媒体单位最大、最激烈的竞争。新闻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研究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研究内容是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事业管理,研究框架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和边缘新闻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

首先,仰恩大学作为民办高校,要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建设,就必须有自己的人才定位和培养模式,就必须走错位竞争策略。新闻学专业的错位竞争,主要侧重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竞争,这就要求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学科定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均需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新闻人才就要求所有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手段均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由于新闻学专业本身的实践性强,因此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在最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

其次,错位竞争策略是避开同类专业的市场优势,扬己之长破他人之短确立相对优势竞争地位的一种竞争策略。例如,泉州地区开办新闻学专业的高校有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黎明大学(专科)等,还有一些相关学科的艺术类高校(如华光艺术摄影职业学院),光在泉州地区每年都有几百位新闻学专业的人才竞争,而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错位竞争成功经验证明,走一条不同于同地区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之路,只要错位竞争策略用得恰当,不仅可以顺推得势,而且可以逆转取势,达成新闻人才需求市场和新闻学专业学生双赢的局面。

(二)错位竞争的可行性分析

教改即教育改革,广义上的教改包括整个国家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狭义上仅指的是学校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办学自主权相对更高,人才培养模式更灵活。

首先,作为民办高校,仰恩大学2012年起进行了整体上的教改工作:高考录取按大类招生,头两年学生主要进行通识课教育,第四学期选择自己的专业,这种教改试点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了解大学了解专业后再选择,有的放矢地选择自己理想专业,而不是在高考后对大学专业不甚了解情况下选择某一专业。例如新闻学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学生通过前两年的专业通识课(如新闻学概论、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教育,进行自我认定后,或在校外实习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或在咨询相关教师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的教改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避免专业盲区,一让学生在后两年的专业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培养自己,二可以了解新闻传播学大类的基本学科和基本常识,依附民办高校的办学优势,在学校整体上保证了错位竞争的可行性。

其次,新闻学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要求,要求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活动必须能与社会有效对接。第一,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和其他兄弟院校新闻学业专业一样,积极和专业媒体机构积极对接,如泉州广播电台、泉州晚报等,第二,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也进行了一些校企合作项目,如源和堂1916文化创意园、领SHOW天地创意园等;第三,仰恩大学每学期进行的台湾教授团集中授课,都有新闻传播学类的台湾教授来本专业授课,让师生拓展了眼界,增广了视野。基于以上对接活动,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在最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中,增设了《灯光照明》、《PS技术》、《网络新闻制作技术》等实用型课程,并带领学生进行某一集中时间的外出实习,保证了错位竞争的可行性。

再次,纵观泉州本科高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由于泉州独特的人文环境,中小企业遍地开花,泉州地区的公办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更乐意进企业做相关的媒介策划、企业策划、品牌策划等,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则多挤进新闻媒体从事主持、摄影摄像、采编等专业媒体工作,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莆田电视台、厦门电视台、海峡都市报、泉州晚报、新华网福建频道等均有本专业毕业生,这证明了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毕业生定位的准确性,也印证了错位竞争的可行性。

二、 民办高校本科新闻学专业错位竞争的具体实施方案

新闻学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一直面临着对口就业难的局面,媒介融合大趋势及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的时代背景,又使其显示出就业面宽泛的新特点。从错位竞争理论中的动态错位策略和静态错位策略出发,以高校教改和新教改的具体内容为基础,依托媒介融合与文化产业背景,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错位竞争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 静态错位方案:静观其变,不欲其乱

1培养方案的错位定位:错位竞争的定位策略有两种方式,一是顺错位定位,以强克弱,以己之长攻他人之短。二是逆错位定位,以弱滞强,以中克弱,以强克中,如田忌赛马。综合民办高校的各项办学条件,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的错位竞争可采用逆错位定位方案:在新闻学专业几乎都倾向于新媒体传播的现代新闻学专业的情况下,本系新闻学专业不跟风不盲从,逆行而上,侧重学生摄影摄像、编辑制作、主持采访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样逆行错位的培养,让本系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民办本科高校新闻学专业要想与公办高校优质新闻学专业竞争,就必须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有自己错位竞争的定位: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定位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保证实践动手能力,仰恩大学充分建设新闻学专业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属于省级示范实验室,实验器材在省内甚至在国内尚处领先地位:虚拟演播室、摄影实验室、音频实验室、非编实验室、设计实验室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各项实践实验活动,这也让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直接无障碍上岗。

但是,校内的培养平台毕竟有限,故本专业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新闻媒体从业技能,也向信息产业甚至文化产业等相关领域拓展和延伸,具体表现在实习实践的安排上,第一,校内专业老师带队,进泉州晚报、泉州广播电台等媒体参观实习,并邀请相关的校外指导老师来学校进行新闻业实践经验的讲座和课程的讲授;第二,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直接进驻校企合作单位,如源和堂1916文化创意产业园、领SHOW天地创意园、厦门联合优创网络科技公司等,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专业技能训练,并在其他时间对接相关校企合作单位的实践项目;第三,学生的寒暑假实习和第八学期的实习推荐和实习指导,指导学生不同学年进行不同类别的实习,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个人专业综合素质。

2教育理念的错位创新:王冀生教授在《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中曾提出: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①高校教育是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延伸开来的教育,这种教育和升学教育的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学生还只是天天想着考试考个高分,这种理念就是错误的,高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专业人才,如果专业人才只是死读书,会考试,这种教育理念就非常没有远见卓识,这种人才也是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多面手人才。因此,学生应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但学习理念不能局限于校内,一定要对接到校外,需要以社会人才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创新,否则直接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也就存在问题。所以,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积极与校外媒体、文化产业、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让学生立足于学界,但是又有业界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对新闻学人才的实际需求,校内老师和校外老师的共同教学让学生在校企合作实习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满足社会对新闻学人才的需求。

(二) 动态错位方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学术权力的错位改革: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沈毅教授多次强调,一个好的大学教师不应该只是课上得很好,还需要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科研水平。时任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曾指出:高校教育改革应以强化学术权力为核心,其实,高校同样需要进行大部制改革,压缩管理部门数量,减少管理成本,真正建立以学术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②民办高校教师也应该以学术权力为核心,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以研促教。近年来仰恩大学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愈加重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任教师也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并带动学生一起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申报各类省市级社科项目和课题,包括新闻学领域内课题。正如刘经南院士所说,大学靠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组成的二元权力结构,来维系整个系统的运行。而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学术权力才是大学的核心和内在逻辑。③

2 教学模式的错位结合: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积极响应学校的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拓展多个实习基地、与台湾高校合作,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开拓了眼界。同时,也让学生在未进入社会、未从事社会工作之前有了一定的实习见习机会,有一个实际能力的培养过程,让学生真正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从业人员,即我的现在还缺少什么能力和素养,通过校企办学,学生向对口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学习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台湾教授团的访问教学也让本系新闻学专业师生大开眼界,例如台湾中州科技大学黄斿棣教授的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深受学生好评,也让老师大开眼界,黄斿棣教授结合台湾大学生学时、能力塑造、毕业作品提交、实习就业等问题指出,台湾大学生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如构建优质化妆室造型室、完善3D影棚等设备,这让仰恩大学新闻学专业看到了之前专业建设的盲区,开始考虑更优势的错位竞争策略,例如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影视素描与色彩》课程,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3 教学方法的错位借鉴:知识都是相通的,新闻专业人才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授渔而甚于授鱼,学生更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自学相关知识。部分媒体曾表示宁可要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经济学甚至就物理学、数学专业的学生,也不愿意接受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因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无专业,招一个有专业的其他专业学生进媒体后,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新闻从业技能的培养,这些非新闻专业的学生能很快上手。事实上,最新的高校教改建议中也有提及,现在很多高校都采用了一种相近学科可攻读第二学位的制度,比如浙江大学的一本一专人才培养制度、武汉7所高校的联合办双学位制度等,这种政策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是一项非常好的错位方案,学习新闻学会没有专业背景,融汇某一个具体的专业,双学位可做到既博又专,真正满足媒体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真实需求。

4 文化产业的错位建设:媒介融合的发展大势,催生了许多以媒介传播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新兴文化业态,这也拓宽了新闻学人才建设领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曾说,信息化社会中,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实现人们各自追求的各项生活目标中进一步凸显。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④2009年9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强调的八项重点工作中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⑤第七项则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⑥媒介融合与文化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公众再一次热衷于新闻传播类职业,因此新闻学专业的错位竞争也是恰逢其时。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大学群体中实现“错位发展”,大学文化建设是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及问题分析,发现大学文化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内涵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文化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的类型与层次需求是多样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需要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给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从自身的发展环境看,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是区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就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专科转型而来,与老牌本科大学相比,不但具有本科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等先天不足,而且受师资力量、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方面的局限,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型人才并不现实。新建本科院校也不可能像高职高专一样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一、二流本科大学与职业院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实现“错位发展”,就必须在“高级”上下功夫,培养出“既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与普通本科相比,它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与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继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一)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1.知识层面 

在知识层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人文科技素养,形成相对扎实和完备的理论知识结构。此外,还需要通过使其具备必要的应用性知识。使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既区分于研究型大学,也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形成差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即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技能性知识相对熟悉,生产的全程性知识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知识相对丰富,确保应用型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质和基础。[2] 

2.技术层面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介于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是掌握完备的应用性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生产领域实际问题、保障工作正常运转的高级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表现出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具有综合性、复合性的特征,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1] 

3.能力层面 

从能力层面看,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在能力的多样性上。所谓能力的多样性是指既有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还有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的多样性,是建立在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上的技术传播与技术应用能力,是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营销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掌握相关行业生产原理和操作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服务技术和商业谈判技术以及获取和综合信息的技术等能力。 

4.素质层面 

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特别整合其知识、技术、技能等专业素质,创造性地应对市场和社会形势变化,同时需要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政治、文化、心理等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人才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种社会胸襟、精神境界和历史眼光,是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及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充足的自信心、强烈的责任心等等非智力素质。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的提升带来了办学定位的迅速转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对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高级的内涵表现为“高素质”,即除了既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又需要有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性素质。其次,表现在“高技术”,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大学培养的高层次领域、高科技范畴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不需要有那么“高”的知识理论和创新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它不同于停留于精通某一项工种、某一岗位即可的“技师”型人才,而是“高”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一般“技术蓝领”,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高级技术人才。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探索时间尚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2.缺乏岗位所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更和大学的文化熏陶和大学的学风密切联系。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就业后,缺乏对岗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频繁变换发展方向,丧失了单位对人才的信任度,也破坏了人才成长的良好土壤。 

3.存在“量”与“质”的供需矛盾 

从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看,一方面社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是市场需求的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有又存在就业难的现象,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即“量”与“质”供需矛盾。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人才口径不合。新建本科院校在强调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时,面临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怪圈,容易把文化教育仅仅视为附加课程,在思想观念和管理层面把文化教育分离于专业教育领域。[2] 

二、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着力加大大学文化建设力度的态势已见端倪。在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办学特色培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支撑等方面,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日益受到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视。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一)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补充作用 

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要素,而大学文化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学校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等,这些隐性文化因素都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校训、标语以及形式各异的风格建筑,和各项活动集中反映着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培养意向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力量,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补充。 

(二)对大学在校生素质结构的完善作用 

在行为和实践上片面强调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建构自身素质结构的需要。大学文化的陶冶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多是要靠学生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体感中学到东西。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以学生自觉教育的形式完成。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也只有在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文化环境中养成和陶冶。 

(三)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标签作用 

处于发展的起步期和建设期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不能忽视大学文化对人才特色的独特作用。正如清华学子的自强不息精神,北大学子的追求进步精神。大学生走向社会,其母校的精神特征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口碑,也散发着母校的影响力。这种精神特征继承于母校,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扬光大,增加了人才自身的附加值,从而形成以大学精神烘托下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特色的循环促进。 

(四)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深远影响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行业和技术工种换代越来越快,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也呈加快的趋势,同时,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跟不上知识更新、技术进步的速度,其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这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在专业教育上基本难于达到,学校只有通过大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使其具备适应未来岗位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的内涵素质 

文化建设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要把握时代脉搏,从学生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出发,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大学文化,就要实现观念、制度、载体和作用方式的创新。 

(一)树立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大学文化观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现代大学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但在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建构与很多办学悠久的大学有较大差距,即作为大学的深层文化模式与文化精神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为大学里的各种文艺和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之外的一种辅助的校园育人活动,关注的是基本意义上的各种校园文化现象和学生为主体的自发、自主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普遍没有得到成熟的积淀。仅凭相对较低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无法标志大学的文化精神,也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无法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发展源泉。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必须创新观念,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大学文化观。新的大学文化观是一种比校园文化更加上位的文化观,不仅包含校园文化活动,还应包括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等多个层面。文化主体不单是学生,而是通过塑造“文化校园”,使大学文化成为一种总体性的校园文化理念,渗透于校园内的全部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之中。 

(二)形成一体化的大学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大学文化基本上是着眼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外在性、附加性、表面化、具体化、主体缺失、精神缺失等等是其主要特征。这种处在较低文化内涵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利于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精神的融合,使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大学精神主体,致使本应与大学精神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领域被人为割裂,缺乏内在精神支持;也造成了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迎合和突兀等特征,形成“为活动而活动”、非主体参与者旁观的现象,致使教师和管理人员处于脱离大学文化建设主体参与者的尴尬境界,使校园文化被误认为专业学习之外的带有装饰色彩的文体活动。基于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上,应当以制度的形式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改变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机构、人员单一化的局面,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形成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三)营造提升人才内涵的无声无形的文化教育环境 

就大学文化中教育影响的呈现方式而言,一种方式是采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来呈现影响,另一种是通过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大学文化的作用方式的创新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外化转变为以一种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教育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无声无形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构建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并影响教育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应遵循文化作用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按照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使大学文化全方位、全过程发挥影响作用。 

(四)构建多元化大学文化载体 

与作用方式相对应的,学生对文化影响的接受方式,也可以分为有意接受和无意接受两种。对有意接受而言,学生总是能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什么,接受什么,目的性比较强,一般都采用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方式,不断的调节自己,以求最大限度的获得各种经验;而对无意接受来说,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经验,通过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接受教育影响,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要改变重社团文化,轻班级文化的思路,重视非正式群体建设,实现载体的创新。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以活动和交往促自律,通过自己的理性探究,审视既定的规范体系,在工作岗位中自觉负起责任与使命,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体验奉献、创造之愉悦,尽责之崇高,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5

关键词 新闻教育 改革 现实选择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论文(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历史、政治学、科学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中国新闻教育重视实践却脱离实践”,“是学界和业界比较公认的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高校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系统、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比如一些高校实施的小实习(学年实习)、大实习(毕业实习)方案,尽管在教学时间上保证了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时间到媒体实习。但是这些实习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够达到实习的目标和任务?恐怕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心里都没底。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媒体在市场化、企业化过程中,不愿承担高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多数高校实施的,各种实习都是依靠教师私人关系联系的,难以从制度上确保实习的规范化;媒体的指导教师也不愿承担指导实习生的义务和责任,如有的实习生在媒体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人生意外事故,或采写稿件出了问题,而给媒体和记者本人带来了麻烦。更主要的是高校在这些实习过程中,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忙于科研,不屑于指导学生实习,这些实习的任务往往由年轻教师或辅导员担当,实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再如,高校新闻专业的实验室教学、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满足于课内教学任务的完成,疏于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中的实践。这和美国新闻院校“希望教师能够非常努力的工作,花很多时间同学生见面交流,阅读而且一行一行地修改他们的作品。教师是否会专心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才是最重要的”,“新闻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很特别,教师每周都要给学生改很多作业,改作业花的时间往往是上课时问的若干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些好的传统也被丢弃,如教师

高校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有序流动等等。导致实践教学的边缘化和非中心化的原因很多,既有体制的客观原因,也要人事人力的主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这与目前国内普遍流行的以学科建设和科研导向的人事评价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普遍埋头于科研学术工作,缺乏教学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一所以,无论从何方面看,只要高校现行的唯科研学术是瞻的体制不变革,重视实践教学就永远是侈谈,搭建校园一体化新闻实践平台也只具有形式的意义。

4 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目标驱动下,各个高校人事选拔制度的门槛普遍提高,非博士者无法进入高校的师资队列中。俨然,高等教育打造的是一支学术型的师资队伍。针对这种现象,新闻教育界早有有识之士对此提出批评:“在我国很多高校中流行的招聘教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的‘一刀切’的选拔标准和只以纯学术成果评价教师水平的管理思路,其实并不利于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因为:学术型教师的辛要精力在“学术文章”上,不愿在教学上面花费时间精力,不愿把很多时间花在一字一句批改学生写作的报道文章上,也不愿把大量时间花在对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指导上;学术型教师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就像没有上过战场的军事教官在指导学员如何打仗一样,这样如何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工作者,从国际新闻学教育发展趋势看,建立一支由“实务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组成的融合编队是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这种既有学术高度又有专业高度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学”和“术”等各类知识的需要,能够担当起培养富有深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富于崇高职业理想、掌握各种媒体技术能力的新闻工作者的重任。

但是,限于国内高校不具有办学自、院系没有人事权、从媒体到高校的人事流动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充实部分优秀的“实务型”媒体人士到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来还只能是一种设想。即使这些“实务型教师”被聘请进来,如果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不发生改变,这些“实务型教师”也会无法立足、会被早早淘汰出局。

总之,只要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性因素不发生根本的变革,新闻教育要想在微观层面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变革,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和空谈。当然,这些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二、现实选择:以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为突破口

通过以上对新闻学教育微观层面问题的盘点。我们看到新闻学基本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以克服的因素,似乎新闻学教育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其实不尽然。从表面上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遇到的宏观和微观上的种种问题,矛盾处处存在,改革的掣肘和障碍重重。但是,新闻教育改革的现实性选择完全掌握在新闻院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手里。只要我们有勇气面对现实,承认不足,积极创新,完全可以做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从局部的微观层面改变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硬伤和漏洞。新闻教育改革有不少现实的路径(如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最先改革的应当是作为高校教学实践重要一环的毕业论文(设计)。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编辑。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自然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

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政治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可以预见的是,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工作量和责任心要远远大于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和责任心。比如,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论文选题要比帮助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新闻作品)选题容易的多。一般指导教师在阅读一遍学生写的论文后,很快就能发现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一般指导教师要反复观看、反复阅读后,才能发现作品的各种细节的失误和表达缺陷。因此,不要简单的认为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比指导毕业论文简单容易。指导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过程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1)帮助学生选好报道题材,提炼新闻主题。新闻报道的对象是整个社会,报道内容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学生完全是在象牙塔里完成大学学业的。尽管经历的各种校内外实习和媒体实习,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新闻工作经验,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观察社会的角度还是不够成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工作学习尚未完全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社会生活中独立的找到好故事?

新闻学本科论文范文6

【事件】目前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的一个必备条件,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评论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四川大学新闻系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中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 四川大学新闻系计划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对此,中国之声特约评论员曹景行作了如下点评:

曹景行:四川大学新闻系的主管者在解释为什么可能要取消毕业论文的时候,说出的理由有些矛盾。他提出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写论文,现在水平越来越差,而且抄袭的越来越多。我们知道学生的毕业论文是要由老师来辅导的,老师辅导之下还弄成这个样子,那么老师到底起了什么辅导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老师起不到辅导作用,那么作为学员有没有监督老师去做好这样的作用,这本身的环节在学校、在老师,但是却要说,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太差,所以干脆取消了之,这是一个不符合逻辑的说法。

再有一个理由是认为,学生写论文是为了解决大学教育与实践脱节,写论文并不等于就是和实践脱节。因为你可以写和实践相结合的论文,现在是我们的教育当中,许多和实践相脱节的内容还在继续推进,这个不改革,却去怪在毕业论文身上,这又是不符合逻辑的。只拿学生平时在媒体上发表的东西作为毕业的时候的一个标准,那么这个当中又可能出现许多新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