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品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品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导游业务;课堂教学;小品表演;创造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突出其“职业”特色,同样要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结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职业归属感和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导游业务》是一门以导游服务规范、业务操作、专业技能、突发问题处理、旅行常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具有职业特色明显和实践教学内容比重大的特点,以现场实操教学无疑是理想的教学手段。然而,过度依赖现场实训教学,存在成本高,离校外出频繁,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起实操课以外的教学任务。但是,中职学生讨厌课堂教学,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教师课堂填鸭式教学等诸多难题,一直以来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须面对的永恒课题,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也不例外。
如何让课堂教学成为《导游业务》实操课的得力助手呢?笔者在旅游企业从事导游带团多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9年多专业教学经验,总结一套适用于《导游业务》课程的小品表演教学法,能有效地解决了《导游业务》课堂教学难题,让学生爱上《导游业务课》实训场以外的课堂教学阵地。
一、小品表演教学法的概念
小品表演法符合赫尔巴特教学论的四段法教学规律。赫尔巴特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统觉论和兴趣说,认为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包括“清楚――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小品表演法,就是依据统觉过程,在遵循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理解、组织、参与,以小品表演的形式,系统形象地再现学习内容,模拟知识运用的真实环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受,从而更深入地掌握运用所学知识。
二、小品表演教学对《导游业务》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小品表演属于文艺表演形式,形象直观、生动鲜活,让学生身临其境,能较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极性。将《导游业务内》课程内容专业知识融入到剧本当中,让学生在理解专业知识点的基础上,自己去思索、组织、表演,有利于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模拟导游工作环境,有效对接职业要求
小品表演,是对环境的再现。通过以《导游业务》内容为主要的小品表演,能再现导游职业工作的时空环境、人际关系环境,让学生在职业环境模拟的状态下去学习、思索,有效对接导游职业要求。
(三)有利整合旅游专业课程,拓展学生专业知识
小品表演艺术形式,能较大广度、深度的再现人物、场景、环境,是一个综合再现的过程。以导游工作环境为主要背景,以导游和游客为主要人物,以导游常遇到的问题为矛盾点的小品表演,能整合同专业甚至是跨专业的知识内容。如《模拟导游》、《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英语》、才艺表演等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知识面的延展和运用,大有裨益。
三、如何在《导游业务》课堂中运用小品表演开展教学
笔者将以中国出版集团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联合出版的《导游业务》第四章导游员的带团技能第一节的课堂教学为例。
(一)分设“剧组”――分组竞争
通过分组,将载有不同专业知识点的表演任务进行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之间良性竞争,引导学生以更大的专注力投入到小品的组织、表演中去。以30至40人班级为例,将学生分为3个组,即10至13人为一个组。若班级人数较少,分组后表演人手不足时,可以由剧组向其他剧组“借”人,但要给出借的剧组适当加分以作“片酬”。
老师可以将本节内容中分解为“将强化服务意识”、“导游树立权威”、“树立良好形容”、“合理安排活动节奏”、“协调各方”、“引导游审美”6个知识点,每两个知识点为一组,由学生抽签决定表演任务。
(二)创作“剧本”――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分组,三个小组根据自己抽到有知识点的表演任务后,将知识点整合进行小品创编,要求各组创作的内容在5-7分钟内表演完毕。
以“将强化服务意识”、“导游树立权威”任务点为例,先让学生在课本中预习该节知识,既可以引导学生塑造一个骄横、缺乏服务意识,导致游客不听导游指挥发生旅游事故并被游客投诉的导游形象;也可引导学生塑造一个服务意识强,有能力,在游览过程中冷静解决突发问题的好导游形象。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融入时尚、热点新闻、户外生存技巧、音乐等多种元素,丰满人物形象,加剧人物矛盾冲突。
(三)后台“排戏”――课下排练
表演内容抽签是在上一堂课结束前完成,让学生有充分的课余时间进行创作和编排。期间,老师要在课后给予指导,对学生表演内容的展示角度和方式进行指导,保证表演质量,防止跑题。
(四)好戏“上演”――学生展示
第一节课,老师先利用5分钟对上次所学内容进行一个简要回顾,再由各组“导演”对出场顺序抽签,各组表演时间为5―7分钟,“编剧”解说知识时间为3至5分钟。学生表演过程中,老师要对各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应包括表演效果、知识展示、学生解说、小组合作四个部分,教师评分成绩建议占总绩的70%。
(五)观众“品戏”――学习新知
第二节课,先由各剧组派代表点评其他剧组表演情况并打分,占总成绩的30%,再由老师对各组进行点评,由学生助手将各组成绩由学生登记入册,该环节耗时控制在15-20分钟。最后结合学生表演讲授新课内容,该环节耗时控制在25――30分钟。
(六)新“通告”――布置新任务
最后,布置作业,并由各组“导演”抽取下一场演出任务内容。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避免课堂失控,核心在于学习
老师要严格把控时间,初期要关注、参与学生创作并及时给出意见,防止表演内容跑题,避免将学习课堂变质为单纯综艺舞台。
(二)把握小品表演频率,及时指导,保证质量,避免泛滥乏味
不建议每堂课都采取这种方式,可以隔周开展,对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进行指导,保证表演有一定的品质,树立学生开展活动的信心,避免活动频率过高或质量差导致学生乏味。
参考文献
[1] 何晓玲.《导游业务》情景模拟教学解读[J]. 教育,2015.
[2] 韩卢,敏陆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创新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小品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训;情景岗位教学法;课程运用一、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
情景岗位教学法,是指通过学生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或模拟的岗位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该教学方法主要让学生围绕某个探究的中心问题,来模拟表演某个场景,然后讨论表演,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与技巧。情景岗位教学法在《会计综合实训》教学中,以会计理论为教学依据,以会计实践活动为背景,学生通过岗位角色扮演,增加对企业经济业务岗位化处理的实际感受,积累一定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业务的操作的能力。
《会计综合实训》是财会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实训课程,通过建立模拟公司,进行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独立的会计岗位,所有工作由他们完成的,让学生在特定背景下身临其境地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作为中职学生,在学习《会计综合实训》这类课程时,对业务流程理解和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与未来会计岗位工作是否实现零距离。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讲解每一类核算业务时,应尽量采用简单明了、形象的方式。如:利用多媒体、自制模拟凭证、各种形象道具及情景演绎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核算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学生亲自传递凭证、操作模拟企业会计岗位核算的某阶段或全过程,来加强学生对动态业务的理解,并能在头脑中形象的、清晰的呈现出业务操作的全过程。
二、情景岗位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料到付款业务为例
笔者以《会计综合实训》中的“料到付款业务”这一内容为例子,谈情景模拟岗位教学法在《会计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教具创设业务发生所需的情景。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情景。而制作教具(如:销售单位、采购单位及其所属的采购部门、材料仓库和财务部的挂牌,仿真模拟业务涉及所需的支票、收料单和购料发票等原始凭证)则能帮助我很好地创设业务发生所需的情景。如:以“料到付款业务”为例。我们可以设计采购和销售两个单位,企业采购单位挂牌颜色(教学上习惯称为“本企业”)设计为红色,而对方企业即销售单位的挂牌设计为蓝色,给学生能明显区分两个企业,避免学习上由于角色定错位造成知识理解混乱。同时为了更细致的讲清楚企业的业务具体流程,采购单位又再细设为采购部门、材料仓库、财务部等,达到教学设计的需要。
(二)选择岗位角色扮演者。
教师要根据企业业务发生所需,确定角色扮演适合的人选,并给角色扮演的学生安排好扮演的任务。例如,料料到付款业务中,需要确定采购方的采购员、仓库管理员、出纳、会计主管、总经理和销货方的会计人员等重要角色的扮演者。同时要提前在课前安排好这些扮演者的扮演的任务,让他们首先熟悉业务处理流程及所用到的凭证、单据。
(三)剧情演绎。
教学内容通过小品剧情的演绎,能充分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料到付款流程的演绎中,要求参与演绎的学生要学会合作,注重扮演角色的特征显示、口头表达能力、应变和反应能力。整个扮演过程中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即:如何理解料到付款的业务流程和各岗位职责与权限。演出过程中,在事先设计的停顿处或突发的停顿处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提醒学生对重要情节的关注。
(四)教学重点的提出及讨论。
演绎结束,教师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看剧情的演绎解决教学的内容。例如,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对于采购材料业务处理流程,应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而业务发生涉及的凭证单据的填制和分析又是难点。剧情的演绎最终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呢?最好的方法是由易到难。
(五)小结并考核评价。
在整个演出结束后,角色扮演者和观众都可以对本次演出过程进行小结,并由教师对在角色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解决了的问题进行总的结论,所有参与者共同来分享这些结论。同时制定学生实训反馈表,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三、情景岗位教学法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启示
情景岗位教学法能使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感知认识。但是,通过笔者多年来从事《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了提高该教学法的有效性,应注意教师角色定位、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和营造良好的情景教学氛围。
(一)注重教师角色定位。
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不再停留于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员,只要教材熟悉,教案确当,逻辑结构清晰,语言表述通达,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责任。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承担着组织准备、课堂引导、总结提炼、评估反思的责任,扮演着指导者、导演、催化剂、备用信息库的角色,教师既是反应者、支持者,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推动者,其组织引导作用要贯穿于情景模拟教学的各个环节(华洪珍,2004)。
(二)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情景岗位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景岗位教学法的生命力在于逼真,因此选题总的要求是尽可能地接近于实际,所用的情景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二是教师施教前的准备要充分,同时,作为情景模拟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充分考虑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学员可能提出的问题、自己应当采取的应变措施;三是业务内容的安排要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定好合适的业务内容。四是确定的业务内容要适合采用情景模拟岗位教学法,如果用项目教学法或任务教学法,就很快体现出教学的效果。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
情景模拟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小品”,它要求在一个不长的时间段内尽可能充分地展现现实生活的冲突内容。为此,时间的安排和控制非常重要。尽管教师事先已课前培训演练过全部过程,但进度仍不易控制。可能由于学生多属表演锻炼的机会不够,难免紧张,时快时慢,甚至有时在预演时,教师已经提醒应予强调或更正的部分,到时仍然有让人大跌眼镜的演出。作为“导演”的教师必须在事先作出详细的规划,计划好每一段落的用时,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行灵活的调剂和控制,一切以现场气氛和效果为转移来安排和控制时间,使情景模拟的整个过程紧凑而充分。
(四)营造良好的情景教学氛围。
在《会计综合实训》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是分组讨论或同组学生之间,易有部分学生讨论声音过大造成喧闹。首先,教师通过发挥导演的作用,努力营造起良好的课堂心理气候,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因时因地制宜地从多个途径入手去激趣、激疑、激问、激思,使学员产生巨大的自信力,推动他们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中作出应有的表现。其次,教师通过发挥导演的作用,尽力创设起正常的演练秩序。教师通过发挥导演的作用,处理好个体与整体、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情景模拟岗位教学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创设、角色选定、剧情演绎、讨论及总结提炼、考核评价五个步骤实现了课堂与社会、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实践中,要注意把案例教学同启发式、讲授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中山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秀波.任务驱动法在中职会计模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12,(11).
小品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把“文化传承创新”界定为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教育的文化传承,重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主要体现在育人活动中。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为此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浸润、渗透、教化具有高职特质的专门人才。农业高等职院校在承担培养面向现代农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人才重任的同时,还要塑造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学校发展中形成的学校精神、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在其物质设施、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中的外在表现,是精神、风格、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不仅左右着学校的办学和教学,还决定着学校对社会的影响。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昌吉农业学校,创办于1959年,已有54年的建校历史,学院占地面积2800000平方米,各类在校生一万余人,下设13个分院,有以涉农为主的13个大类45个专业。通过多年的建设,从建筑风格、植物种植、地被草坪等景观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学院采用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各教学环节,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育人文化;通过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开展文化活动,为文化育人搭建了平台科技服务;通过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创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体现了学院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院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1.一产园区为“文化育人”创造了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产园区是在政府主导下,由我区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农业科技推广单位、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联合体,目前有成员单位61家。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理事长单位,园区实行理事会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及成果的共建共享,为“文化育人”创造了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
2.昌吉畜牧学院理事会的建立为校企文化对接创新了机制和体制
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的融入主要体现在校企文化的对接,首先要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将所服务的行业、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感受工业文化。为适应自治区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学院与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昌吉回族自治州畜牧局、畜牧龙头企业共同创建了“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实施”的昌吉畜牧学院理事会办学模式。入会企业达56家,并按专业方向成立了动物防疫与检疫理事分会等9个理事会分会,涵盖了自治区养殖业的整个产业链,覆盖全疆14个地州。与理事会成员单位开展“订单”培养,相继成立了“金牛班”“泰昆班”等30余个订单班,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环节,理解、消化、吸收了行业企业文化,把管理理念和工程案例融入教材和课堂,高起点接受行业企业文化。
3.引企入校、入企办学,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和实训基地,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学各环节
学院引进喜多粒食品有限公司,校企共同投资兴建食品加工实训中心,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学生全程参与中心的食品加工、质量检测、市场营销等生产环节,与麦趣尔集团共建了食品检测实训室等多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按真实场景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形成职业文化氛围,严格职业训练,培育优秀企业精神。学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授课,通过企业人才请入,接受文化熏陶,入企业实践锻炼,直接接受企业文化,养成认真从业、勤恳劳动、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等优秀文化品质,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育人文化,提高了学院“职业化”程度和人才培养水平。
4.“双师”队伍建设建立了校企文化的纽带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从行业企业聘任兼职教师359人,专兼比1∶0.88。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110人,占30.6%。每个专业均有1名来自企业的专业带头人,1~3名来自企业的骨干教师,每年有30余人到企业生产一线参与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实现了双重文化育人才,学生的职业素养显著提升,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学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共有100余名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2004年以来,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位居自治区高校前列,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5.科技服务,通过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实现了文化的传播
学院通过教学服务农业生产、科技带动农民致富,社会服务功能逐渐扩大。与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签订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乡镇”协议,每年选派技术在专家农忙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给农民各类技术,农闲时,举办各种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每年安排400~500名学生参加防疫工作,受到地方政府和广大农牧民好评;组织教师以科技特派员身份,通过科技承包、咨询指导等形式送科技下乡,为农民增收服务,在服务的同时实现了校园文化、农业文化的传播。
6.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开展的文化活动,为文化育人搭建了平台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现拥有各类社团54个,其中精品社团17个,自治区优秀协会3个,参与社团活动的在校大学生超过2500人,开展了各类提高学生素质的专项活动,极大地繁荣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1.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院对校园文化整体设计不足,顶层设计和目标不够明确。在建设中重基本建设,轻精神营造;重行政管理,轻制度文化。
2.特色不够鲜明,没有突出农业特色和职业特色
学院建校54年,没有深挖学校发展进程中的文化积淀,提炼农业产业的文化特征和要素,植物的文化内涵和在景观环境的设计中结合人文和历史不够,对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展示和表现不足,缺乏职业特色。
3.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校园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学院校园面貌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自治区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少教学主楼、实训场地、学生公寓、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硬件等基础设施。
4.景观环境文化建设形式单一,没有突出农业职院院校校园环境特色
学院经过国家示范院校评估和建设,配置了部分休闲设施、标识指引设施等,但相对学院的学生和教职工人数,设施单一,数量较少,如林荫道两边缺少休闲座椅,各环境空间缺少三级标识、电子显示屏幕,缺少具有农业特色和标志性的景观雕塑小品,不能满足师生对校园环境的需求。昌吉校区校园景观中只有2001年度引进以色列旱区农业技术,建造的设施农业特色的温室大棚,景观开放性不足,缺乏田园气息和农耕特色,未能创造出与基地特点相适应的环境空间。
三、建议
(1)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整体规划,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既要考虑近期建设的需要又要适合长远规划;既要保证局部效果,又要兼顾生态环境,整体布局,实现文化、艺术、科学的完美结合。重视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推动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应建立党、政、工、团、班主任、教师、学生干部、学生为一体的管理机制,统筹考虑各个层次和各要素的科学性;完善民主管理与监督,建立廉政文化机制,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
(2)认真总结学校发展进程中的文化积淀,提炼农业产业的文化特征和要素,融入农业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加强与行业合作,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做好行业企业文化宣传,开展具有行业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环节,理解、消化、吸收行业企业文化;按真实场景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形成职业文化氛围,如在校园内的各种标语、园林小品、视觉传媒等环境布局和设置应与职业信息息息相关,形成有职业特色和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3)增加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学院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小品实训总结范文4
【摘要】动画角色在动画影片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扎实且熟练的角色造型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因此,动画角色设计课程应该传授学生从文字到实例体验,再到视觉印象等实践结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影片、图片等)、课堂活动(小品、相声、话剧等形式)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教学环境,使学生亲身体验角色活动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与应用性。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动画设计;实践;情景;表演
一、动画角色设计课程的重要性
动画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在我国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世界各国也都看好中国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外企进驻中国动漫市场。中国原创动画人才资源相对欧、美等先进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动漫人才是动画产业的核心力量,目前国内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校作为动漫人才培养基地需积蓄更多的人才力量。在动画专业中,《动画角色设计》这门课程是其核心课程,尤其值得关注。角色设计对于动画作品、动漫周边产品的开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要以具有吸引力的角色作为脚本。以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脍炙人口的喜羊羊已然成为国内动画作品的主要代表,其他动画作品很难受到关注,这也说明中国的动画角色设计技术相对薄弱。中国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不容忽视,国家及高校应高度重视动画角色设计课程,充分重视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及影响,动画角色设计课程的开展将为动漫产业提供大量人才辅助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也将突破整个动画产业,形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与国外知名动画学院的教学模式相比:
由图1比较可知,国内教学与国外动画教学存在培养模式的差别,学习国外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体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在动画角色设计课堂设计中运用情景教学创设情境。
二、动画角色设计与情景教学的关系
动画角色设计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设计动画角色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角色设计的技法,发挥自己想象力将动画形象以图像形式表现出来,并符合动画制作要求。角色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若学生不能充分了解专业理论知识点,实践操作中将遇到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教学中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情景教学法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如讲授运动规律,教师可通过生动语言来描绘情景,也可利用多媒体等设备播放动画片段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自主的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三、情景教学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探索与应用
(一)动画角色设计融人情景教学法的课程安排
动画角色设计这门课程包含的设计技法及理论知识,按照教学任务安排总计48个学时以上。其中理论知识占40%,实践操作占60%。教师利用情景教学法授课,利用多媒体来辅助讲授理论知识点,播放优秀动画作品(图片及视频)让学生细心欣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利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述知识点、描绘场景,以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理论过后,安排课堂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尽情发挥,亲身深入角色,深深感受情景,让学生在未来的角色设计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进而让学生轻松随意地投入到动画创作当中。
(二)情景教学法在动画角色设计课程中的实施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网络已普及于各行各业,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情景教学效率有极大的帮助。多媒体能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于一身,结合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操作视频,采用现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深刻体会情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刺激学生感官。如设计角色动态,如果教师先讲解教材理论知识,枯燥单一,学生热情不高,此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多媒体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人体行走影像的范例,行走的每一步都十分清晰,行走的每一步都呈现出人体结构、大致行走动态、运动规律等,让学生在赏析的同时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不同形象比较观察,要求两个同学穿着同样的着装,表现出同样的表情、同样的造型。根据对两个同学不同身材比例的观察以及不同性格的了解,最终设计角色的形态却全然不同。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理解和启迪,进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后进行实践操作,老师通过创造的人物情景,对大家熟悉的人物特点分析,知识在操作中使得自我吸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最后教师进行讲评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应用能力。
角色设计课程中有一重要部分是人物表情设计,人物表情是角色动作中的“内心动作”,是对角色塑造的重要手段。情景教学是直观性传递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方式。利用小组配合制定角色类型,进行喜、怒、哀、乐四种表情的表演。设计中运用到这四种表情为主,再以人物性格特征来表现。目的让学生充分了解并理解动画角色表情特点,能够针对不同环境下的角色在真实表情基础上造型夸张、肢体和表情符合性格、表现手法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型思维。教师将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叙述该课程主要理论,针对学生学习接受能力高低不一,进行实践加强训练,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深入理解,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做五个表情,学生通过观察同伴和自身体验真实表情,观察的同时进行写实头部速写,便于实训练习中,在真实角色的基础上按照卡通表情特点完善动画角色表情设计。教师布置要求学生进行实训操作,选取三个写实头部速写进行夸张变形,例如:眼睛大将其变形更大,反之则变形更小,在创作中勇于夸张,大胆发挥创新思维,再集体讨论总结实训作品。
四、结语
设计出一个有生命灵魂的动画角色就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难点所在,也是重点所在。融人情景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实践中理解概念,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校动画角色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未来教学中,我们应遵市场需求原则,探究出更多更好更创新的教学方法,实现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为未来的中国动漫产业储蓄及培养更多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敬标.浅谈动画角色设计[J]电影评介,2013.
【2】宋再红,高职动漫专业角色设计的教与学[J].青年文学家教育论丛,2013.
小品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园林工程、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传统园林工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园林工程课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工程课程的开设可追溯到1951年,是以设置《市政工程》为开端【1】。其最初也是在大学教育中开设,后引入中职、高职教育中来。而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很多课程的教学经验仍来自传统大学教育。高职园林工程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长期以来皆受到大学本科教育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学科教育色彩。这与现代高职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距离,产生了一些问题,概括如下:
1. 课时设置不尽合理,对实践部分突出不够
高职园林工程教学核心任务是要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园林施工中主要施工项目的施工流程和具体施工的操作技能。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要达到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教学效果,需要三个变量:①机会,即允许学习的时间②毅力③能力倾向。而其中,允许学习的时间又被布鲁姆同认为是学生达到掌握水平的关键因素【2】。传统工程教学的实践部分学时一般为30学时左右。而若要带领学生将园林工程的各个部分涉及到的主要施工内容拿到现场或者模拟现场进行操作,30学时难以完成。如果压缩实践内容,则又势必影响教学效果。这个矛盾不解决,实践教学就难以有效开展,也就无法充分实现高职园林工程教学的核心任务。
2.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
以往的园林工程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概念获得等几种有限的模式。教学方法则主要是演讲法,这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手段有限有一定关系。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粉笔等,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获得知识概念。这些模式、方法、手段在纯理论知识的传达上受限制比较小,但是在处理实践知识方面就受到很大限制,有很多具体的操作内容没有办法通过黑板粉笔和单纯的讲述来有效的表达。这些不足都限制了园林工程教学的开展,影响到核心任务的实现。
对传统园林工程课的改革与创新探索
1. 合理调整实践教学时数
通过2003至2008五年的学习研究与探索,辽宁林职院园林工程教研组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园林工程实践教学的模式。教研组始终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和要求,从高职园林工程核心任务出发,经过5轮近30个班级的教学实践,以够用、实用为原则,调整理论课程学时为50至60学时;以实用、适用为原则,调整实践教学学时为120学时左右,在时间上保证了各项实践内容的实践教学。
2. 强化项目教学模式并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在当前国内外教学中应用很多,其理论基础之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3】。其主要内容是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综合来看,项目教学正是非常适合高职园林工程教学的一种模式。
学院园林工程教研组下大力气进行了项目教学模式与园林工程实训基地的紧密联结。学院在抚顺清源开辟了一块面积15亩的园林工程实训基地,并根据园林工程教学内容,制定出7个实际项目,分别为:土方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栽植工程、小品工程。每项工程根据行业规范,制定详细的施工步骤,并提供相关的工程竣工验收标准。学生首先完成每章节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实现理论实践紧密衔接。在实践操作中,首先由教师和聘请的本行业技术人员共同讲解施工环节、示范具体操作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规范的样本。之后学生分组协作,按照规范进行实际操作。这个环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环节,也是整个项目教学的核心环节。在每一项实践项目结束后,由教师和本行业技术人员根据本行业竣工验收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验收评价,总结经验不足,课后可进行讨论研究。这一系列环节,实现了实训基地与项目教学的紧密联结,将项目教学模式与园林工程实践教学有机融合。
除了强化项目教学模式外,诸如自学──辅导,探究、自主学习、现象分析等多种教学模式也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来。一线教师教学中并不是单一应用某种固定模式,凡是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模式都需要综合应用。
3. 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园林工程教学中,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教学环节现代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针对园林工程备课和上课环节信息量大,涉及内容广泛的问题,使用网络手段,快速、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借鉴同行共享的资源。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生动性。针对作业、评价环节繁琐的问题,可使用在线测试系统,统一试题库,练习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实现每章随学随练。考试内容由学校统一制定试题库进行测试考核。②信息重现现代化。利用现代化声光设备和技术,可以轻松实现施工场景真实再现。可以由师生共同收集与园林工程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经编辑加工后作为实践教材向学生们演示播放。这相当于开辟第二现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真实的施工环境,有利于开展知识传授和研究探讨。
高职园林工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才刚刚起步,以上只是总结辽宁林职院对园林工程的改革所作的一些探索经验,不足之处肯定还有很多,我们还有艰巨的任务需要集合各界力量去实现。正如总书记在2006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别强调指出和号召的:“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一个系列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
【1】 孟兆祯,毛培琳.园林工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
小品实训总结范文6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高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立是围绕实际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它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第1层面: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探索创新精神。
第2层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基本技能应该是毕业生能熟练操作office等办公软件和具备使用互联网查找资料的能力。专业能力应包含熟悉掌握银行前台工作的基本能力,如识别真假钞、点钞、捆钞技能;熟练掌握证券公司前台工作基本能力,如能对任一股票债券和基金从基本面和技术面进行分析。同时,能够看懂财务报表和撰写投资报告。
第3层面: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如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具体应包含基本技能、专业技能、金融服务营销礼仪礼貌、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良好职业道德。
第4层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社会上生存,因此,创业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高职院校推动就业的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为了实现实践教学4个层面的目标,我们应精心设计一套完整实践教学内容,并运用恰当的实践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教学内容。完整的实践教学内容应由与课程有关实训活动和独立于课程外实践活动构成。
(一)课程实训构成内容
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应开设实训课的课程(表1):金融与证劵投资专业开设的《商业银行经营实务》、《财务报表分析》、《国际金融实务》、《证劵投资分析》、《证劵交易》等课程,学生除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这些恰恰是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解决的。在每门课实践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原则上既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又要针对行业岗位工作需要。如理论讲到股票发行阶段,案例分析就做股票发行方面的,这样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及学生学习积极性。金融与证劵投资专业对于形成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商业银行经营实务”和“证券投资分析”两门课程还应在课程结束后,在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周的课程综合实训,它属于金融证券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第二、第三阶段。综合实训有别于课内实训,课内实训以知识点掌握为主,而综合实训强化是学生某项技能,应由浅入深,或按工作流程进行,具有连贯性,有利于技能的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实务”应对整个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技能进行系统的实训。实训内容应含: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技能(点钞、辨别真假钞、捆钞、票据填写、);银行工作系统模拟操作,了解银行基本业务流程;初步训练投资组合能力、技术分析能力,并对银行财务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应通过各种专业性分析方法,对影响证券价值或价格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证券价值或价格的变动。实训内容应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交易(对股票基本面和技术面进行分析),进一步熟悉证券交易的交易软件,学会分析预测公司股票走势,学会撰写投资分析报告。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学生可分组到证券公司开设真实交易账户进行实际操作。金融与证劵投资专业的综合实训课可分为3个阶段,在3、4、5学期开设,系统对金融与证劵投资专业学生就业职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能力训练。具体实训安排(表2)。
(二)独立课程外实践教学内容构成
金融与证劵投资专业独立课程外实践教学应包含学生社团活动、科技活动、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自主创业等。
1、社会调查。学生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一般可以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调查内容和形式也可由学生自主决定,学校和老师做好事前动员和事后检查工作。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到银行进行调查,了解银行产品销售情况,或新产品的市场可行性调查,并写出专题报告。社会调查是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训,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及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提高。
2、专业实习。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跟班或顶岗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完成前面各阶段的模拟实习,综和实训、社会调查之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业务技能。一般在三年级上学期可以安排为期4周左右的专业实习。学生可以在银行或证券公司的相应岗位进行实习,协助单位工作人员或独立进行工作,这个过程是对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的技能的实际演练,属于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锻炼,为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胜任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有些优秀学生在专业实习后得到企业肯定,毕业后可以留在企业工作。
3、毕业实习。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相关单位跟班或顶岗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可在第6学期安排2个月左右时间进行。专业实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进一步锻炼,同时,在此期间学生可根据需要收集毕业设计有关资料,进行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
4、毕业设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毕业设计方向(商业银行方向、证券投资方向、财务分析方向),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动手操作设计等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课题相关知识的检索和自学能力;可以培养学生针对课题,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锻炼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校对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三、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是实践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必须构建符合自己实际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一般应该包含以下方面: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意见》强调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为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指明了方向。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在高职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实践教学时数占全部教学时数的比例应在50%以上。从表面看,目前高职教学实践教学时数占全部教学时数比重在50%左右。但如果不把学生劳动、军训这些实践考虑在内,远远低于西方国家45%这个比例。深圳职业技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04年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技能实践课与专业理论课比例为2.4∶1,并在实践中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加大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教学。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对于形成学生技能的相关课程,应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如《商业银行经营实务课程》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第三,开设综合实训课程。学生在学完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后,进入综合实训课程的训练,学生在这一阶段会得到全面的培训以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许多资料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了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虽然不同国家在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很大,但在职业教育中注重和强调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这点上是相通的。因此,学校应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综合实训的内容方式,并力求通过综合实训课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全面提升。
2、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是指导实践教学的重要文件,它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实践教学大纲的内容一般应该包含实习基本信息、实践目的和任务、实践方式、实践教学(或指导)方法与要求、实践内容和时间安排、重点实践方式及手段,实践成果形式,实践成绩评定方式等,不同的实践教学类别具体包含的内容有所不同。
3、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求生技能。因此,需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把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任务落到实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能工巧匠到校任课,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增加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之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不断充实完善教学案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有力“缓冲期”。应届毕业生在知识结构上的重要缺陷就是缺乏工作经验,就业心理准备不够充分。但是我们发现参加过各种实习、实践活动的同学,受到了企业的青睐,竞争优势明显。我们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立专业的综合试验室,一方面保证课程实训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其他课程的授课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下载,加大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信息量。第二,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及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学生通过与企业的“亲密接触”,充分锻炼自己,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甚至有些同学抓住实习的机遇,直接留存在这些单位就业。有的同学虽然没有机会留在实习单位就业,但实习的经历,有助于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教师接触生产实际,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5、实行真正意义上学分制。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衡量学业的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取得最低毕业学分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学分制将弹性学制和选课制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自主选课程,使得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可暂时离校,以工养学,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等。同时,还可以实施奖励学分制,当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以及参加研究、社会社会实践等取得突出成绩时,对其实施奖励,给予相应的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性和创造性活动,以引导学生注重实践课的学习。
6、恰当运用各种形式教学方法。常规的实践教学形式在大部分实践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精心设计运用得当,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教学的老师应根据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及目标,选择恰当的实践教学形式。
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可以运用以下实践教学形式:第一,课前短时演讲。教师结合自己所教课程内容,在上课之前,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演讲。紧紧围绕行业最新信息进行,并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这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收集及应用信息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积极性。第二,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选择实际部门发生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具有真实性、时效性、情景化等特点,鼓励学生动手又动脑,针对具体案例思考、分析讨论,最终作出决策,这样一种训练对学生决策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如《国际金融实务》课程,论述防范国际业务风险、外汇期货与外汇期权部分,实践性教学就应采用案例法来进行教学,使得教学内容生动,教学效果良好。第三,采用模拟岗位教学。提供学生仿真的凭证和道具,以真实的业务为基础虚拟业务情节,要求学生完成整个流程,以大作业的形成对学生进行考核。如在《商业银行实务》课程中,我们可以模拟具体银行网点,通过连续的银行流水工作实现银行具体情景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做分录,制单和编制科目日结单整套流程,既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强化了学生的凭证填写,轧账等基本技能,成功地实现了“教学做”的结合。在《证券交易》课程中,让学生自愿分为两人一组,分别模拟证券公司的营业柜员和投资客户,并将课程中的证券交易有关规则、程序和方法等内容自己组编成一段柜员和客户之间的询问对话,然后上台当众进行演练。这样的实践教学需学生分工合作,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又要实际进行调研,这样的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增强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很好地让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效果反映良好。第四,请专家到学校讲课。有些课程在讲到某些具体操作时,任课教师请相关行业专家来进行教学,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等书本以外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期权期货交易》课程可以聘请证劵公司、期货公司的操盘手来到实训室进行教学。第五,举行知识竞赛配合课程教学。金融和证券投资是技术操作性强的专业,为此,可以采用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教材进行教学。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多,学生学习困难大,因此,在讲授相关课程时,教学班级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计划分阶段进行知识竞赛,到期末课程结束时,进行总决赛。这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第六,运用演小品的方式教学。设计小品,把教学内容反映出来。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七,采用沙龙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组织相关的主题,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提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职业素质教育思想,推行现代化、科学化课程教学模式,取代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确定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因此,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有效运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一个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它应包括机构设置、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其中,最核心的是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全体性原则,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金融类专业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实践教学不像工科类的实践活动那样可以直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因此,为了便于对其实践过程加以控制和操作,合理构成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设校内实践、校外实践评价体系。
(一)校内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实训室课程实训和其他课程实训。对前部分活动的教学评价,一般可以从实训教学条件、实训教学组织过程、实训教学成果等方面设置教学评价体系,且根据某一阶段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如在学校对实践教学整体投入小、师资结构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教学实训资料、实训教学过程及实训教学成果所占比重应较大。对其他课内实训教学,大多以参观、考察、案例分析方式进行,这种实训质量可以根据学生案例分析报告是否有独到见解和是否有一份好的参观考察报告作为评价指标(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