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1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貌合神离
英汉习语具有文化差异,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貌合神离"的现象,能提高英语学习者准确理解原文意境的能力,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体会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1)地理环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过一首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 诗的最后一行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 Wind ,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西风, 假如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2)。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很多, 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 有神话的“龙王”, 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
(3)风俗习惯。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 “狗急跳墙”、 “狗胆包天”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历史典故。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而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名落孙山”、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
(1)直译法。直译法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误会的联想和误解的前提下,保持习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翻译时使用直译法能保持原文风格。如:Easy come , easy go 来得容易, 去得快。
(2)意译法。一是改造法:这种方法既达意又不悖于原文。例如:a cat on hot bricks.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二是对联法: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上联说形象,下联说的是意义。
(3)套用法。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似上都非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文采,并且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比喻。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不如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
三、习语翻译中的"貌合神离"的现象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2
关键词:文化差异 习语 翻译方法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在感情, 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 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 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有时有的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 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The Trojan horse 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the teeth 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 则可译成“猫有九命”, tower of ivory 为“象牙塔”, “八股文”译作eight - legged essay。
2.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 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 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 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直译则会使读者费解,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应采取意译。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汉语中“龙”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 的文化意义是“怪物、魔鬼、凶残”等。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dragon , 而应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 ,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not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blind horse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 , 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译为Dongshi , an ugly woman ,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 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 ] 张宁.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J ] . 中国翻译,1999 , (3) .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3
一、 文化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 ,一种是 “地层结构” (structure) ,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 ,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 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 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 ,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 ,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异。 “地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一致性 ,使世界人民的交流成为可能;而 “上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多样性 ,使得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甚至产生误解和不愉快。有一次 ,有个外宾对接待他的主人说: “您的夫人很漂亮。 ” 主人很客气地说: “哪里 ,哪里。 ” 译员竟脱口而出地译成 “Where ?Where ?” 当然把外宾装到了闷葫芦里。这段轶事从此也成了译界的笑谈。显然 ,翻译只是逐字逐词地机械对应 ,而忽略了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人向来以谦虚为名 ,而西方人却习惯于自豪地接受赞扬并礼貌地表示感谢 ,说一声 Thank you。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语言中渗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如果我们不了解外国的文化传统也就无法真正掌握外国的语言 ,所以我们翻译就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 ,寻找能在读者中产生相同效果的外文。
二、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1. 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 ,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它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但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 “实指一个社会所就有的独特的信仰 ,习惯 ,制度 ,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其 4 个主要特点是:完整性、 保守性、 可变性和主次之分性。了解文化的特点 ,对树立翻译的文化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语言、 翻译与文化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及表达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工具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因此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迁。而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它不仅涉及两种语言 ,而且还涉及两种社会文化。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 交流思想、 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3. 文化影响的表现方面(1)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 ,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不相同的。例如: Keep dry !请勿潮湿 ! Wet paint !油漆未干 !在此两例中 ,英语是从正面表达 ,而汉语则从反面表达 ,这是由于东西方逻辑思维的差异导致英汉表达习惯不同的结果。再如 ,汉语说 “一箭双雕” 或 “一举两得” ,而英语却说 “一石打死二鸟” (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stone) 。因此在英汉互译时 ,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2) 在各种语言里 ,文化个性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 ,east wind 和 west wind ,英汉两种文化里都有对应的词语 ,所指词语意义相同 ,但内涵却完全不同。在中国人心中 ,东风指春风 ,象征春天和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东风也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汉语有 “东风压倒西风” 一说 ,因而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去的 ,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 ,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英国谚语里就有这样的内容: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 it’ 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 (东风吹寒风到 ,对人对畜都不好)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温暖的西风相当于我国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英国谚语中也有这方面的反映: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 the weather is at thebest .” (风从西边来 ,气候最宜人。 )(3)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 ,翻译时必须作等值意义转换 ,如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 ,见面时喜欢谈天气 ,说: “Lovely weather , isn’ t it ?” 之类的话。汉语译成 “你好哇 !” 也未尝不可。同样 ,在我国早有 “民以食为天” 这一吃饭问题最大的思想 ,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 “吃了吗 ?” 之类的话 ,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招呼罢了 ,译成英文只说 “How are you ?” 或“Hi !” 就行了。(4)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传统和逻辑思维上的差异 ,英汉语用不同的顺序来表达内容重点 ,英美人习惯于开门见山 ,先说明重点 ,表明态度和观点 ,然后再叙述事物的原因;而中国人总喜欢先摆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例如 , “Many thanks for the dinner yesterday , which my wife and I enjoyed verymuch.” ( 我和妻子对昨天的晚宴感到及其愉快 ,深表谢意。 )
三、 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翻译技巧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4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谚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被称为“文化大百科全书”。通过谚语能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内容。本文拟从中日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入手,探讨动物相关谚语表达的背后所映射的中日文化差异。
关键词 谚语;动物相关;文化差异
谚语是人们世代口头相传并流传下来的语句,言简意赅且内容丰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映,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谚语的表达,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而众所周知,长久以来动物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据相关数据显示中日谚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谚语占谚语总数的7%~8%,而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狗、猫、牛、马、鱼等动物。本文拟从动物谚语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这四种动物——狗、猫、牛、马着手,比较中日同种动物谚语,从而了解中日谚语在表达、使用以及文化方面的不同之处。
1 中日动物谚语对比
1.1 与“狗”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相关谚语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围绕狗‘忠诚’本性的表达,比如:犬马之劳;犬马恋主;犬吠非主;而另一类多是:狗眼看人低;恶狗咬人不露牙;狗头军师;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这类多否定、贬义的评价。可见,多为贬义和否定的评价。
(2)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如:「犬は三日養えば恩を忘れない(狗养三日,不忘主人恩);「犬も歩けば棒にあたる(狗若乱跑利也碰棒。比喻想做某事者会祸从天降,亦指遇到意外的幸运之事);「犬と猿(狗和猴子。比喻关系不好,水火难容);「犬も食わぬ(连狗也不吃);「犬に論語(给狗讲论语,意指对牛弹琴);「犬の川端歩き(狗在河边走。意指再怎么在河边走也不会有任何收获。);犬の糞(狗粪。代指不干净的东西,表示蔑视);「犬の遠吠え(犬之远吠。比喻虚张声势);「犬は人に付き猫は家に付く(狗随主人,猫看家留)等等。与中国谚语相反,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表达中,多是褒义的。
可见,中国有关“狗”的谚语大多数比喻贬义、否定、歧视的含义,表示褒义的并不是很多。而日本与“狗”相关的谚语,正面印象要多于反面的印象。
1.2 与“猫”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与猫相关的谚语,多是以猫狗对比的形式存在的。比如:好狗不跳,好猫不叫;猫怕过冬,狗怕过夏;猫是奸臣,狗是忠臣。还有一类,如:被烫过的猫,连冷水也怕;老猫不在家,耗子上屋爬;猫打喷嚏天不晴,等等。
(2)日本与猫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猫に鰹節(让猫看守鱼干。意指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可能);「猫も杓子も(有一个算一个);「泥棒猫(比喻暗地里做坏事的人);「猫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养猫三年恩,三年就忘光);「猫は虎の心を知らず(比喻小人物无法理解大人物的心理);「猫なで声(谄媚声,讨好别人的撒娇声);「猫かぶり(假装老实,隐藏本性);「猫に小判(给猫金币,指对牛弹琴);「小姑一人は猫千匹(一个小姑子堪比一千只猫的麻烦,比喻难对付);「猫の洗いが夕方なら晴れ(猫傍晚洗脸是晴天);「猫が顔を洗うと雨が降る(猫洗脸要下雨)。
由以上可见,中国关于“猫”的谚语基本上都是把猫看作与狗的忠诚相反的存在,多是贬义的。而日本的与猫相关的谚语,猫被看做是贪吃馋嘴的无用之辈,目不识珠的庸才,或者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其次,与猫相关的谚语在气象谚语方面,日本是要多于中国的。
1.3 与“牛”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关于牛的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人类在饲养活动中形成的谚语。如:牛鼻不冒汗,可能有病患;牛儿常放,膘肥肉壮;牛羊恋坡,天要下雨,等等。
(2)根据特征和特性来说理的谚语。如: 牛被捉,在于角;人被捉,在于舌。牛老角硬,人老艺精;牛不吃水强按头;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牛耕田,马吃谷;牛头不对马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2)日本关于牛的谚语词条,根据《ことわざ大辞典》收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引用中国的典故,如:
「牛の首を懸けて馬の肉を売る(挂牛头卖马肉)出典《晏子春秋》
「牛の桃林の野に放つ(放牛于桃林之野)出典《周の武王の話》
(2)占卜天气的俗说、俗信
「牛が夜中に鳴くのは火事の知らせ(半夜牛叫,家中起火)
「牛が子を生んだ夢を見ると病気になる(梦见牛生犊,要生病)
「牛は地震の前には暴れる(牛发狂,要地震)
(3)用牛的特征来比喻的谚语
如:「牛の歩み(牛的脚步。比喻行进的特别迟缓的样子。)
「牛の歩みも千里(牛的步伐也可走千里。比喻只要不懈怠坚持就会有成果。)
「牛の小便(牛的小便。比喻滴滴答答长时间持续的样子。)
「牛の喉から引き出したよう(像从牛的喉咙里拉出的。比喻衣服等东西又黑又脏的样子。)
由以上对比可见,与牛相关的谚语中,中国的基本分为两类,而日本与牛相关的谚语可以归结为三类。具体来看,两国都有从日常饲养习惯中总结的关于牛的习性、特性以及预测天气等谚语。但是日本与牛相关谚语中,用牛的特征来引申作比喻这一类谚语,是中国所没有的,也是非常形象生动的。
1.4 与“马”相关的中日谚语
1)中国关于牛的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类:
(1)人类在饲养活动中形成的谚语。如:马取稳健,不择毛色。
(2)根据特征和特性来说理的谚语。如:马拗损力,人拗损财;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有措手,马有失蹄;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见鞍思马,睹物思人;好马不吃回头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心急马行迟;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2)日本关于牛的谚语词条,根据《ことわざ大辞典》收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引用中国的典故,如:
「馬を鹿 (指鹿为马) 出典《史記·秦始皇本紀》
(2)占卜天气的俗说、俗信,比如:
「馬が嘶けば天気が良くなる(马嘶鸣,天要晴)
「馬の夢を見ると喜びごとがある(梦见马,有喜事)
「馬に自分の血を見せると母が死ぬ(让马看到自己的血,会死母亲)
(3)用牛的特征来比喻的谚语,如:
「馬の耳に念仏(对着马的耳朵念经,即对牛弹琴。)
「馬の籠抜け(比喻局促,勉强。明知勉强而硬干。)
「馬は馬ず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馬には乗って見よ、人には添うて見よ(马要骑着看,人要交着看。即路遥知马,日久见人心。)
「馬に銭 (给马钱。比喻即使再有价值的东西,拥有它的主人不的话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1.5 关于“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
在对比中日两国关于牛和马的谚语时,很容易看到两国都有一句谚语中同时出现牛和马的这一类谚语,所以在此将这类谚语单列来加以对比分析。
1)中国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主要是在日常饲养活动中总结的关于特性的谚语,如:马三牛四,才能下坡耕地
牛不怕淋,马不怕晒
牛不吃脏草,马不喝脏水
马怕鞭子,牛怕火
马卧有病,牛卧身壮
马要勤添少喂,牛要勤歇多喂
2)而日本此类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1)从牛和马的饲养中总结的谚语,如:
「馬に轡、牛に鼻面(马的绺子,牛的牛鼻。比喻妨碍自由的种种事物。)
「馬は逆風を喜び、牛は順風を喜ぶ(马喜逆风,牛喜顺风。用来说明牛和马对比的一些特性。)
(2)把牛和马作为相反的立场去作对比的谚语,如:
「牛売って馬を買う(卖掉牛,去买马。比喻换成比较优秀、好的一方。)
「牛に馬を乗り換える(换掉马,改乘牛。比喻丢掉好的,该用劣质的。)
「馬に乗るまでは牛に乗れ(在乘上飞奔的马之前,有必要习惯迟钝慢速的牛。比喻在达到高的社会地位之前,必须经过在底层用力打拼的阶段,这样的效果会比较好。)
「馬か牛か(儿童的游戏。出正面代表了马,反面代表牛。用来决定顺序或者占卜天气等场合。)
由以上可见,中日两国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都有将牛和马一同列举以及相反特性进行对比的谚语表达习惯。但是不同的是,在日本的牛马同时出现的谚语中,将牛和马的对比用来表达相反立场的存在,也就是说,从「牛―裏「馬―表、「牛―劣るもの「馬―優れるもの的对比表达可以看出,日本的谚语中,用“马”来代表正面、优秀的事物;用“牛”来代表里面,逊色、不好的事物。这一表达也是中日牛马谚语中最为不同的地方。
2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日两国动物相关谚语为研究范围,将动物谚语中有代表性的猫狗牛马为研究对象,从两国谚语的表达类别入手,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异同点。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两国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多层次的差异。故此,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能反映出该国家和民族的喜好和文化心理。这对于在学习和进一步理解中日文化差异、以及更好地理解中日文化和促进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丸邦三.日中ことわざ辞典[M].同学社,2000.
[2]藤井乙男.谚语大辞典[M].1910.
[3]温端正.中国谚语大全[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陈菁晶.与动物相关的中日谚语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11(6).
[5]万玲玲.从动物谚语的比较看中日审美观[J].日语知识,2012(7).
[6]朱欣雨.浅论汉语与日语谚语中的文化差异[J].商业文化,2011(10).
[7]鲁畅,吕楠楠.中日动物谚语概念隐喻的比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5
关键词:异化归化文化特色的保存文化传播
目前,翻译研究已经从初步的等值翻译阶段进入到综合研究阶段。翻译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而且起着社会交流的作用。语言的交换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翻泽的研究范围也扩大到了研究社会、文化等与翻译的关系,翻译理论电随之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从而,翻译也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由语言行为逐渐转换成文化行为。
ChristianNord甚至用InterculturalConununica—tion(跨文化交际)来替代“翻译”一词。我国学者王佐良也指出“他(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而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归化和异化作为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两大原则,也就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红楼梦》的两位译者,杨宪益与霍克斯,在其翻译中分别以异化和归化为主要翻译策略。本文从杨宪益先生以异化为主的《红楼梦》译文赏析中初步探讨文化特色的保存与文化的传播。
一、归化与异化
异化,在英语中可称作alienation或foreignization,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xenceVenuti)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即译作在风格和形式上应完全保留源语的特色,“不同于”目的语,且忽略目的语读者是否接受源语的文化意象。《红楼梦》的英译中,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异化理论,保留了源语的文化因素。例如“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译为“Truly,storlnsgatherwithoutwarninginnature,andbadluckbefallsmeno—vemight.”。此处,杨先生直接将富含中国文化意象的词汇转换到了英语中,“storm”和“luck”两个单词在汉语中就是“风云”和“祸福”,在英语中却失去了对等的含义。但为了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杨先生采用了异化的理论来处理不同的文化意象。
与异化相反的理论是归化,即domestication。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尤金·A·奈达认为“翻译作品应是动态对等的,不仅表达形式而且文化都应符合目的语规范”。对于赞成归化的译者而言,翻译作品时应排除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障碍,翻译的责任就是消除语言和文化障碍,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译作。大卫·霍克斯(DavidHawkes)在翻译《红楼梦》时使用了归化的理论。例如,霍克斯直接将英语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翻译为成语本身的风格,即“Manproposes,Goddisposes”。他将带有佛教色彩的“天”译为西方读者更为接受的“神(God)”。
二、《红楼梦》中异化翻译与文化信息传播
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具体语言文化所特有的、由于承载了其他语言文化没有的信息而极易造成理解障碍的成分。对于汉译英而言,由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漫长积淀,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这在文化交流中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如何在保留或尽量保留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较好地把汉语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特色表达出来,使目的语读者不但能理解作品的原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汉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红楼梦》(以下简称《红》)是一部蕴藏着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自问世以来曾有不少人尝试着对它进行翻译。迄今被译界广泛推崇的有两个译本:一个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DreamofRedMansions,另一个则为大卫·霍克斯(David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Minford)译的TheSto.ryoftheStone。杨宪益在《红》的翻译过程中,以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为目的,以忠实为原则,异化为主要手段,其译文更接近原文,使译文读者得到了更多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的机会。
Nida曾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归为五类,New.mark据此调整为如下五类:(1)生态文化;(2)物质文化;(3)社会文化;(4)宗教文化;(5)语言文化。本文以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所译的英译本《红》为主,依纽马克前四种划分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的翻译进行分析,试论对汉语文学作品英译时如何以异化的翻译方法对文化背景及文化知识进行保留并向译文读者传播。
1.生态文化。
在第35回中:“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一句,杨是这样处理的:“Youratirnkthing!LikeadogthatbitLuTung——pin—-youbitethehandthatfeedsyou.”恐怕很少有西方读者知道吕洞宾是谁。这里,如果只译为“LikeadogthatbitLuTung—pin”,可能会让译文读者如坠云雾之中,但有了后半句“youbitethehandthatfeedsyou”,含义就清楚多了。读者除了能读懂这句话,还能猜到“LikeadogthatbiteLuTung—pin”是中国的一句习语。在这里杨的译法可以帮助读者对某些隐含意义进行理解,并从一定程度上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2.物质文化。
《红》第41回中,妙玉与宝钗、黛玉、宝玉、品‘体已茶”时,黛玉问,“这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涓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杨译:“Isthismadewithlastyear,srainwatertoo?”askedTai—yu.Miao—yusmileddisdainfully.“CanyourealybeSOvulgarasnoteventotelthedifference?ThisissnowIgatheredfromplumblossomfiveyearsagowhilestayinginCurlyFragrnaceNunneryonMountHsu—anmu.1managedto±ilJthatWholedarkblueporcelainpot.butitseemedtooprecioustouseSOI,vekeptitbur-iedintheearthalltheseyears.notopeningittillthissummer.TodayisonlythesecondtimeI"reusedit.Surelyyoucantastethedifference?HowcouldlastyearSrainwaterbeaslightandpureasthis?”茶作为一种饮料,水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水是茶色、香、味的载体。选择佳水烹茶待客十分讲究亦十分富有情趣。
“旧年的雨水”是烹茶的上乘用水,用来招待贵客。然而,用陈年收藏的梅花雪水烹茶比旧年涓的雨水更胜一筹。其中的学问是,水的轻重决定水质。所谓“水轻”是指水中杂质和可溶性物质较少。清乾隆皇帝提出这个标准后命人量得北京京西玉泉山之水为泉水中最轻者,遂定玉泉为第一,作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又量雪水较玉泉水轻三厘,因此雪水的水质最好。妙玉烹茶用水是从梅花上收集的雪水并埋在地下陈藏五年,那更是美妙无比。译文一用“lightandpure”表达原文中梅花雪水“轻浮”的含义,切中了要害。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到今,茶是中国人最喜欢喝的饮料。
饮茶不仅是人们的一种物质生活,而且是一种精神享受。这段译文使读者深切体会到饮茶不仅是中国人的生活情趣的体现,更是我们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丰富多彩的茶俗文化。
3.社会文化。
“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杨是这样处理的:“CantthisbeanotherabsurdmaidcometobuyrflowesrlikeTiayu?”Hewonderedinsomeamusement,“Ifos,shegTungshihimitatingHsiShih(HsiShihwasafamousbeautyintheancientkingdomofYieh,Tungshih"wasanuglygirlwho,triedtoimitateherway),whichisntorigi-nalbutrathertiresome.”对西方读者来说,无论“东施”、“西施”都是陌生的人物。译者以异化为原则,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特色,又使读者对“东施效颦”这一典故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即:模仿他人却不得当),从而达到介绍中国文化的目的。
4.宗教文化。
在第七十二回一段“天地之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阴”、“阳”二字为中国宗教文化所特有的内容,然而,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译者如何处理这一现象呢?请看杨的译文:AllhtingsbetweenheavenandeartharebornfromthedualpirncipleYinandYang.Sowhethergoodorbad,weirdorwondeful,eveuthingthatcomesintobeingdependsonthefavorableorunfavor—ableinlfuenceofthesetwoforces.为了保持语言原有的文化内涵,这里部分地采用音译的手法,让读者了解到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说法即所谓的“YinandYang”。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即可进一步对汉语言文化中阴阳二气的理论追根溯源,并能深切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再如《红》第六回中,刘姥姥对她的女婿说:“靠菩萨的保佑……”。在这句话里,“菩萨”这个词是英语中没有的,而上帝是主宰人们命运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霍克斯的译文中(以下简称霍译),这句话被译为“Wemustleaveittothegoodlordtodecide.”在杨的译文中,由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他们将此句译为“TrusttheBuddha”。作为一个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译者,霍克斯把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融合了起来,使得译文更能够被外国读者理解和接受。而杨译本则更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5.语言文化。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6
关键词: 习语翻译 语用等值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一、引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中最能反映民族文化内涵的一个部分是习语。中西文化交流使得人们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多元性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习语作为语言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吸引了很多汉英翻译者的兴趣。由于习语自身在结构、意思、修辞、内涵等方面的特点,习语的翻译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描述英语习语翻译中的等值问题。
二、习语的定义及其特点
1.定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汉语当中的习语,就其广义而论,包括成语(Phrases)、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歇后语(Literary quotation)、俚语(Slangs)等。英语的习语在广义上不但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和谚语(Proverbs),并且也包括一部分俚语(Slangs)(张培基,1979:1-2)。
2.习语特点
(1)结构。习语通常有比较固定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rain cats and dogs不能变为rain dogs and cats。而且,习语的结构往往并不符合语法规范,比如by and large,the world and his friend,put paid to等(Mona Baker,2000:65)。
(2)语义。习语的意思并不是每个组成部分的相加,换言之,习语往往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Chitra Fernando,1996:3)。a green thumb与“绿色”和“拇指”毫无关系,而是表示某人在种花、种菜方面很有能力。All thumbs也不是“所有拇指”的意思,而是形容某人笨手笨脚的。
(3)修辞。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大部分的习语都是利用恰当比喻的形象化语言(张培基,1979:20)。Crocodile tears用鳄鱼的眼泪来比喻假慈悲。除了运用比喻,习语还利用声音的和谐来达到生动有力的效果(张培基,1979:20),比方,as blind as a bat,neck and neck等。
(4)文化内涵。习语中蕴涵着风俗民情,有一定的典故。英文当中的“Don’t 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eam.”,总是使人想起19世纪美国内战期间担任总统的林肯,林肯在竞选连任的时候遇到了重重困难,当时,他对选民说:“Don’t change horses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eam.”也就是说,不要在过河过到一半的时候换你骑的马。对美国选举来说就是:即使你们对我不满意,但是目前美国问题很多,不是换总统的时候(吴雨农,2004:156)。
三、习语翻译的语用等值
翻译的首要之点,是翻译文本信息的内容,即翻译原文的意思(潭载喜,1984:11)。那么意义的传达对于翻译来说无疑至关重要。伦敦学派的奠基人弗斯曾说:“We shall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我们必须根据一个词所处的环境决定它的意义。)”(转戴炜栋等,1984:72),弗斯之后布龙菲尔德则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观点。布龙菲尔德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把语义定义为“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it,and the response which it calls forth in the hearer(说话者说出的和在听者心中引起的反应)”(转戴炜栋等,1984:73)。如果要准确翻译出弗斯和布龙菲尔德所定义的语义的话,我们就必须考虑语言的语境,也就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考虑语义的翻译即语用翻译。
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何自然,1997:186),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因而语用翻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语言界研究语境最早始于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定义,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谭维,2005:63)。情景语境是语篇产生的环境,也就是语言产生的上下文。文化语境是语言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各民族或语言使用团体都因地理、社会历史、民族风情、、审美取向、价值观念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语义的转换乃是其核心,而语境分析则是获得正确的语义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曾绪,2004:22)。习语的翻译语境尤为重要,只有准确传达出习语在不同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的意义,才能达到习语翻译中的语用等值。
1.情景语境下习语的翻译
由于习语在结构、意思、修辞、内涵等方面的特点,可以直接按照语义学中的概念意义来翻译的习语少之又少,比方to throw cold water on something译成“泼冷水”,当不能通过概念意义来翻译习语时,绝不能望文生义,而应该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翻译习语,从而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
(1)习语的语义特点决定了习语的意思并不是每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长期使用后约定俗成的。如:
I know you are going to be great in the play tonight.Break a leg!
“Break a leg”不是“摔断一条腿”的意思,根据上文“我知道你在今晚的演出中会表现得很出色”,这里译为“祝你成功”。
(2)有些短语本来不是习语,在翻译中,为了忠实于上下文的内容和风格,可以将这些非习语译为习语,使译文形象生动。如:
Dulles greeted me with a bemused look.
“a bemused look”译为“满脸是呆若木鸡的表情”比“发呆的表情”更为传神。
(3)对于习语的翻译还要考虑到习语的多义现象,同一习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如:
Her boss is hell on wheels,he always finds fault with her work.
她的老板非常苛刻,总是挑她工作中的毛病。
She is hell on wheel with her study.
她学习很勤奋。
“hell on wheels”在以上不同的语境中分别译为“非常苛刻”和“勤奋”。
语言的使用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这样的场景就是情景语境。离开具体的情景语境去理解语言的含义或是运用语言就会发生理解错误和语用失误等现象。由于习语是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反复使用形成的,所以习语的翻译离不开对情景语境的理解和对等转换,否则习语的语用等值翻译是不能实现的。
2.文化语境中习语的翻译
习语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积累而成的,许多习语都是来自于民间,有特定的文化语境,翻译的过程是将一种文化语境中语码转换到另一种文化语境的过程,因而在翻译习语的过程中不仅必须考虑源语的文化语境,同时也必须考虑目标语的文化语境。包惠南在他的《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说:“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保证源语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度,同时保证源语习语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是习语翻译的关键。”(包惠南,2001:148)这与奈达在功能对等中提到的使目标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如出一辄,两者都强调不同文化中形象传达的重要性,这也是习语翻译中关注的重要方面。以下我们从三方面考察文化语境的形象如何被传达出来。
(1)源语和目标语中的习语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英语中大部分习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段,其中的一些所运用的比喻形象能在汉语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形象,可以采用直译或套译法。形象相同的可以采用直译,例如:
play the harp to a bull对牛弹琴
sour grape酸葡萄
以上的翻译不仅保留了源语的形象,也使得译入语读者能够理解。
形象相似的可以采取套译法,套译就是借用汉语成语来翻译。
to teach a fish how to swim班门弄斧
to work hand in glove狼狈为奸
还有一部分习语虽然源语和译入语中没有相对应的形象,我们也可以直译出来,而且这部分习语大多已为中国人所接受。
to meet one’s Waterloo译作“遭遇滑铁卢”虽然与汉语中的“败走麦城”相对应,但是通常并不译作“败走麦城”,一方面保留了源语中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经过长期使用,“遭遇滑铁卢”也能为中国读者理解,渐渐变成一种近乎约定俗成的说法。
(2)源语和目标语的习语中同一形象的内涵相反。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形象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位置,有关龙的成语非常多,大多带有褒义。例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蟠虎踞”、“卧虎藏龙”、“画龙点睛”、“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等。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磷,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这来源于《圣经》中的故事。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所以在英语中,dragon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She’s a bit a dragon around place.”意思是“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在许多成语中都有“龙”这个词,有的词典为了区别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把中国的“龙”称为Chinese dragon,以区别于英语中的dragon。另外一个例子是dog,在汉语里狗多带贬义,如“狗腿子”;“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而英语中则多是中性或是褒义,如“Every dog has his day.”;“lucky dog”;“Love me,love my dog.”等。
(3)源语中习语特有的形象。有些带有独特民族形象的英语习语,汉语言中没有的,翻译过程中在保留带有文化内涵的词语的同时,必须加注才能交代清楚原意(齐岩,2006:220)。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下面我们以英国地名形成的习语为例。如:Don’t talk billingsgate in public.译为“不要当众说粗话”也必定让人费解,而必须加注说明“比灵门”位于英国伦敦,它是一个很大的鱼市场,几个世纪以来,这里的人们多半以贩鱼为生,他们在贩鱼时,时常说粗话,比灵门因语言粗俗而闻名。又如:The bicycle made in the factory are true as Ripon steel.译为“那家工厂生产的自行车货真价实”也不够清楚,而必须说明Ripon是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城市,曾经以盛产质量优良的钢铁制品而闻名于世。
文化既是一个被创造者,也是一个创造者。习语作为一种语用现象,不可避免地蕴涵了文化的特殊性。文化在语言的使用中的投射就是文化语境。要在翻译中实现习语的语用等值翻译,就必须考虑文化语境的等值转换,实现文化语境层次的映射。
四、结语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习语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特定的语言现象,保留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传统,如何在翻译中真实准确地传达和反映出习语中所蕴含的文化的差异和特定语境下的内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语用学是一门新的学科,研究语言的使用,上个世纪研究者把语用学的研究引入翻译领域,提出语用等值翻译的概念。习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用现象,是在特定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中形成的,所以习语的等值翻译要点就在于如何实现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对等转换。本文考察了一些典型的习语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关联的现象,既说明了习语等值翻译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实现习语的等值翻译的着力点。习语的语用等值翻译是一个复杂而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最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有赖文化比较学、翻译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诸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Mona,Baker.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Chitra Fernando.Idioms and Idiomaticit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潭载喜.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对外翻译出[M].北京:中国版公司,2001.
[6]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吴雨农.美国之音.美国习惯用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8]戴炜栋.何兆熊,华钧.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
[9]曾绪.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5,(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