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五年级简便计算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五年级简便计算题范文1
1.如果电梯上升8层记着+8层,那么“+4层”表示电梯( );电梯下降5层可以表示为( )。
2. 3260平方米=( )公顷 800千克=( )吨 0.9元=( )角
850厘米 =( )米 5.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5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4. 爸爸今年a岁,比小红大b岁。再过x年后,爸爸和小红相差( )岁。
5. 在里填上“>”、“
0.90.90 8.88.08 5.7×0.475.7
6.地球陆地总面积是149000000平方千米,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平方千米,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并精确到十分位是(
)平方千米。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78﹤3.9 9.43﹥9.3
8.大于3小于4的一位小数有( )个,写出其中两个:( )( )。
9.有6支球队参加比赛,每两支球之间都要举行一场比赛,一共要举行 ( )场比赛。
10.商店运来x袋大米和y袋面粉,每袋大米重50千克,每袋面粉重25千克。50x+25y表示
( );50x-25y表示( )。
二、判断题。(6分)
1. 大于0.35而小于0.36的小数有无数个。 ( )
2. 大于0的都是正数,其余的都是负数。 ( )
3. 一个数除以小数,所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 )
4. 把736400000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74。 ( )
5. 3.6×10.1=3.6+3.6×10。 ( )
6.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三、选择题。(10分)
1.一个两位小数加上一个三位小数,和是( )
① 两位小数 ② 三位小数 ③ 五位小数 ④ 六位小数
2.与3.48÷12结果相等的算式有( )
① 348÷12 ② 34.6÷120 ③ 346÷1.2 ④ 0.348÷0.12
3.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应让各数的( )对齐。
① 首位 ② 末位 ③ 小数点 ④ 数位对齐
4.在下列各个温度中,最接近0℃的是( )
① —1℃ ② 5℃ ③ —3℃ ④ +3℃
5.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长方形相比( )。
①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②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④周长变了、面积变了
四、计算题。(共26 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2-0.11= 1.4+6= 5.2-2= 10.32-3.2=
100×3.3= 1.2÷6= 89÷10= 10×0.25=
0.35÷7= 12.5×8= 2÷4= 2-0.65-0.35=
2. 列竖式计算。(带*号要验算。8分)
3.25×8= 50.4÷48= *1.21×18= *1.8÷0.24=
五年级简便计算题范文2
如何有效地提高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呢?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一、深研教材,明确计算教学的侧重点
在四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能熟练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估算。而在下学期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运算定律及性质,积累一些简算技巧。可见,只有深研了教材,明确计算教学的侧重点,才会有的放矢。
二、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确算理
大家都知道,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因此计算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算理,正确把握算法,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作为突破口来教学。就拿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只会熟练地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在此基础上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是两位数除法地笔算、估算时,如果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试着类推,然后再小组讨论,进而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学生不仅掌握了口算、估算、笔算的算理,而且还在争议中体会了算法的多样化。
三、夯实基础,形成计算技能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它必须严格、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因而首先要抓好基础教学,引导学生切实过了基础知识关,为计算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四年级的计算教学也不例外。
要想让四年级学生的口算熟练,并做到脱口而出,需要分阶段完成:
(1)我在教学完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后,要求学生每天自己写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即11×2,11×3……一直练习到50×9,然后返回来再练习,连续复习三四轮,力争让全班熟练掌握5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样做,不仅夯实基础,而且为后续学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五年级时学习约分打下了基础。
(2)基本掌握50――59的前三个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即50×2,50×3……学生掌握了这些常用的乘法计算,学生不论是计算速度还是准确率,都上了一个台阶。
(3)在学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后,每天课前用3到5分钟,练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估算。如140÷70、143÷70等,以此来训练四年级学生关于除法方面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4)运用积商的变化规律、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如,32×25=(32÷4)×(25×4)=800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思维的、计算技巧都会与日俱增。
(5)计算练习注重对比
在计算中,对于一些初看有些相似的题目,计算时容易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而造成错误,所以对这类具有相似性的题目,一定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对比中清楚认识两者存在的差别,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进行计算时加以重视,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25×4=100等这类题目是学生计算时最容易出错的题目,经过分析对比之后,学生的认识会比较深刻,以后的计算中就会减少类似错误的发生。
四、培养良好的习惯,提升计算的实效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四年级计算正确率的保证,在培养他们计算能力的同时,关注他们的习惯也是必要的。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楚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计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强化学生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准确无误。
五年级简便计算题范文3
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试题分析:
(一)第一大题:填空题。
(二)第二大题:判断题。
此题包括6个小题,这6个小题出得较好,能考查学生的能力,如果学生不去认真观察,不去动脑想,就很容易出错。但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得到4~6分,正确率还是较高。
(三)第三大题:选择题。
此题包括6个小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灵活的能力,平时学生会计算,但题意稍微变化,就容易出错,这也为教师们敲了警钟,教学不能太死板,要灵活多样,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总体来说此题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得到4~6分。
(四)第四大题:计算。
(1)多数同学粗心大意,把小数点位置点错,或多点一位,或少点一位。
(2)大部分同学不能在小数中准确运用“四舍五入”法,或者不知道估算时要估算到整数。
(3)大多数同学忘记点小数点,多数同学不会验算,还有部分同学不知道取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要计算到千分位。
第4、5、6、7小题:
(1)第四小题解方程时,“解”字忘了写,不清楚解方程的方法。
(2)第五小题做简便计算时,不会运用运算定律,还有忘记写括号。
(3)第六小题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运算顺序比较模糊。
(4)第七小题大部分同学忘记写括号,虽然计算结果正确,但计算过程错误,仍然不得分,此题失分率较高。
(五)第五大题:图形的观察、分析、操作与计算。
(1)第一小题大多数同学没有带单位,还有同学没有作图,计算式子列对结果算错。
(2)第二小题正确率较高,不过,大多数同学画图时没有原三角形的底为底画三角形。
(3)第三小题错误率较高,学生分不清同样的三角形和面积相等的图形之间的区别。
(4)这种题学生分不清前后左右的方向怎样去看,正确率在50%左右。
(六)我会解决生活问题:
此题共有7个小题。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此题总分21分,大部分同学得分在3~6分之间,大多数同学对于题目含义不能理解,解题思路不明确。
三、学生卷面分析:
1、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应用题,大部分同学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2、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莲山课件]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四、改进措施:
1、要充分利用备课、开展教研活动,加强研读“课标”和“教材”,切实把握好课程标准,准确掌握新课标的理念、教学内容和知识的难度要求,使用好教材。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谈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的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水平。
4、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五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二)
一、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2、适当增加体量,试卷知识覆盖面广,难易适中。
3、注意对概念运用的综合考查,加强对统计中绘图和数据分析的考查。
4、试题的语言背景和数据收集来源于生活实际,注意渗透课改精神。
5、设计了有利于学生探究的试题,注意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6、题型多样,形式新颖,注意人文关怀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二、卷面概况
(一)取得的成绩:
1、数的整除部分基本概念掌握较好,能正确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书写格式正确、规范。
2、能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大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强。
3、能正确规范地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数据分析能力。
4、具有较强的图形识别能力和一般空间观念,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解决生活中有关表面积、体积的实际问题。
5、大部分学生的书写比较认真,教师批改也比较规范、严格。
(二)存在的不足:
2、对组合后的立体图形,很多学生缺乏足够的想象力,适当渗透新教材的内容在求表面积时,缺少解题策略。
3、有的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中的有关试题能否简便计算把握不准,将不能简便的题目也用了简便算法而造成错误。
4、解决实际问题部分依然存在审题不仔细,计算不细心,数量关系不清楚的老问题。如第2题不理解“截面”的含义、解题时没有统一单位名称就列式计算;第3题空间想象力差,不理解数量关系列式错误;第5题不知从何入手解题,仅靠凑数字,无法正确解题。
三、反思和建议
1、要加强概念教学的研究,重视概念综合运用的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2、基本口算的训练要进一步加强,注重四则混合运算题的审题、计算方法的单项训练,尤其是简便计算试题的特征要使所有学生掌握,坚持不懈的抓好计算过关工作。
3、几何形体要加强感性材料的积累,要多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4、注意适当加强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练习,既要夯实“双基”,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从多角度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5、加强中下等学生的补差工作,适当补充拓宽知识点的深化题。
6、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和指导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做题、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五年级数学质量分析(三)
本次参考人数39人,总分2748分,人平70.5分。
优秀人数17人,优秀率43.6﹪。
及格人数29人,及格率74.4﹪。
与平行班相比,优秀率和及格率还存在一定差距。
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全面、呈现方式新颖;试卷难易程度在确保学生基础知识检测的基础上,能够较好地检测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不同的发展水平,具体分析这份试卷,表现出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最后能合格是能够实现的。
2、加强了对数学思考的检测,检测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
3、考查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试卷中对知识点的考查不是呆板的罗列,很多时候都是知识点的有机结合,体现对教师平时教学中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要求。
4、考查知识点原型大多都来源于教材。解决问题中的第1道到第5道应用题、操作题第1题、计算题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填空、选择、判断都有类似的题型。
失分与得分最多的题型分析
失分题型分析:
1、选择题的第(3)和(4)小题。(3)小题是甲与乙自己的关系,学生分析不清楚。(4)小题分数化小数是下学期教学内容。
2、计算题中解方程第2、3小题。2小题未知数出现在减数位,平时训练较少。3小题是小数除法计算。学生在移动小数位时出错。
3、操作题1小题。将看到的立体图形画在方格纸上。平时训练时说的较多,动手操作较少。
4、解决问题2和5小题。2小题梯形面积大部分学生把÷2掉了。5小题平时对路程之间关系训练较多,综合训练较少。
得分题型分析:
1、填空题是基础题,书上原句较多。学生都做的较好。
2、判断题学生掌握较好。
3、计算和常规解决问题学生做的较好,平时训练落实到位。
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
(1)、知识拓展不够,知识的综合性拓展不够。
(2)、对于数学思考的教学不是很到位。
(3)、对于一些知识点的教学不是十分重视,往往只是略微带过,学生初步感知就可以了,导致此题型学生做的都不是很好
2.客观原因
改进措施与方法
1、要求教师在研读教材、使用教材上多下功夫。
2、多开展一些教研活动。平行班教师间多交流研讨。
五年级简便计算题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40-0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但是教师和学生的着重点都在基础知识上,而忽视了计算能力的提高,这反映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实施上的矛盾。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巧设问题情境,理解计算的意义
计算数学试题时,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促进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知。任何知识一旦赋予了它特定的实际意义后,它就容易在学生记忆中有所依着,如果能够联系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计算的意义,更容易让学生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变得鲜活而不抽象,让数学变得可以亲近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二、鼓励运用多种计算方法
计算教学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达到算得对和算得快的目标,计算教学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绝好机会,在鼓励算法多样化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激活,新颖灵活的方法从学生脑子里不断蹦出,不同思路在这里碰撞,人家尽情享受着成功解决问题的乐趣,这对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是很有帮助的。更重要的是,把多样化的计算方法排列在一起,学生有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这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所要求的。在教学中,基本的计算方法往往会在我们的引导下,很快被学生思考、得出,但是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有些方法虽然不易被发现,但一旦被揭示出来,它确实很实用,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比如,五年级学生学习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列举法是很基本,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但是它确实比较慢,如果学生发现了在众多的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练习中发现不断把大数翻倍.也一定可以得到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不但简便易行,而且还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倡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对同一试题的多样化计算方法。
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校对的习惯、审题的习惯。审题时应首先审清数字和符号,再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要让小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做好试题养成验算的习惯。
四、多样式练习,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就采取了习题形式多样化。虽然我们反对过度的练习,但熟能生巧,计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适度的练习,任何知识都需要在用的过程中逐渐被接受和内化。我们可以在练习形式多样性和趣味性方面下工夫,提高练习的操作性,寓学于做,教、学、做合一;增强练习的游戏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寓学于乐。让多样化的练习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变以前的“要我练”为现在的“我喜欢练”,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赛,挑战同学,挑战自己;把练习变成技巧的探索,我发现,我总结,我成功;把练习变成是小游戏,我游戏,我快乐,我喜欢;此外,学生的小组听算检查、比赛,自编计算题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这样通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来巩固计算技能,学生的计算技能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五年级简便计算题范文5
[关健词]应用题教学 、聋生、 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聋生解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它是把一个数学问题变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无处不在,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包含了数学特有的数、式、形的相互转化,又包含了心理达标的转化。转化的目的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数学应用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一次次从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应用题教学中逐步渗透转化思想,指导聋生掌握转化方法,是提高聋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重要策略,在实践操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形式多样化,化计算为游戏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聋生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对聋生的生活很重要。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经常组织聋生进行游戏,游戏与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机结合,创设欢愉的学习气氛,让聋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课堂教学便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数学应用题时,组织聋生做“跳绳”等游戏,如两聋生在跳绳后,提出问题并引导聋生解决,“跳绳比赛,笑笑跳了18下,跳了15下, 笑笑比小红多跳几下?”聋生通过解决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又如求“剩余”应用题,组织全班16名聋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师就要设置提问:“鸡妈妈有16只小鸡,被老鹰捉去了8只,还剩几只?”通过捉去不同数目的小鸡数,还剩几只的反复训练,他们就会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并巩固了所学知识。
游戏转化成数学应用题教学之中, 自然地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培养了转化的意识和提高了聋生的学习兴趣,聋生乐学,学有所得。
二、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
内容是本质,形式归根结底为内容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本末倒置的情况。有一位教师一节课准备了大量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整节课就见他手忙脚乱地贴了取,取了拿,拿了放还进行了多媒体演示。外行看热闹的话他的确使用了不少教具,再看看学生作业,却错了很多。这样的课堂不但没有促进聋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如果教师一味追求形式的热闹,恰恰忽略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宗旨,忽视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形式不图多,只要使用得当,是实实在在地为教学服务,我们何乐而不为!在正确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和形式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趁热打铁,把形式中的数学思想抽象出来,让聋生学会数学思维方法。也就是利用直观形式这根拐杖找到实质的精髓。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通过聋生线段图、实物、演示让聋生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掌握这道题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替补词语、增减条件、交换问题等方法,充实这类应用题的内容,让聋生找出这类应用题的特点,达到独立解题、独立分析、正确解答的目的。如,“乐乐读一本童话书,每天读24页,10天读完。如果要求6天读完,每天应读多少页?”教师指导聋生读题,再利用用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解答。就这道题来说做完了,就完成了教学内容,就聋生的思维来说还没完,我们还可以把“读一本书”换成是“修一条路”,“运一批煤”,让聋生自已思考替换,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就抽象出来凸显在聋生面前了。 可见,以形式教学为依托,在内容上升华、提高,这样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才能收到实效,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化繁琐为简单
著名数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c.a雅洁卡娅曾指出:解题就是把要解的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向已知,从复杂到简单的转化过程。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计算或数量关系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调整解题思路,选择恰当的解题策略,化繁为简,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聋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聋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聋生深刻感受转化思想的作用。
例如;教学数学应用题例题:“五年级共有35个学生,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3。男生有多少人?”时,在聋生掌握了运用方程解答此类应用题的基础上,引导聋生思考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解答,从而激发聋生的求知欲望。具体的教学中引导聋生分析题意,题目中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能不能将题中“五年级共有35学生”这个已知条件变成单位“1”的量,再引导聋生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这个条件画出线段图,
女生人数:
(3份)
男生人数:
(2份)
通过观察线段图,学生知道了男女生人数(即五年级总学生人数)一共是5份,女生人数是五年级男女生总人数的3/5,于是就可以将“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转化为“女生人数是五年级男女生总人数的3/5,”这样聋生就可以很快列出算式35×3/5。再把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聋生认识到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更加简洁。
改进聋校应用题教学方法,提高聋生解答应用题能力,已成为提高聋校数学教学质量急需研究的课题。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过程,是聋生习得知识与方法并将其转化成自身素养的过程,也是数学思想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数学应用题教学内容无外乎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这两个方面,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聋生掌握了转化的数学应用题思想方法,就犹如有了一位“隐形”的教师,从根本上说就是 获得了自已独立解决数学应用题问题的能力。教师潜移默化地让聋生了解、掌握和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转变了聋生的学习应用题方式,提高了聋生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效率,开发了智力,发展了数学能力,提高了数学应用意识。
五年级简便计算题范文6
关键词:计算能力 激发兴趣 良好习惯 讲清算理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无论做什么样的题,解题思路如何,结果都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当下,学生在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着实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计算兴趣普遍不高,计算水平低下,正确率偏低。看错、写错、抄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等。为了改变现状,我尝试在数学课的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做,效果显著。
一、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智能的最集中体现。只有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兴奋、最活跃的状态,数学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呢?单纯的做计算题,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一方面,我采用口算、笔算、利用计算工具等多种训练手段进行计算训练。另一方面,在计算训练中,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大屏幕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通过这些练习,有意识地让他们比谁的正确率高、谁的速度快。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增强了竞赛意识,对计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平日练习中,有时还穿插一些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快乐,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每次计算题全对的同学,除了口头表扬外,还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喜报、评选数学小博士等多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在多样化的评价中不但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得以正确、迅速进行的有效保证。许多小学生对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认真看数的习惯。做题时,让学生认真看清数字,特别是0、8、6这几个数字,学生最容易看错。另外,对于一步计算的算式,要求学生看一眼就能记住,不能看一个数写一个数。养成认真看数的习惯。
2.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认真,可减少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觉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我都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特别是0和8、0和6的收笔,让学生不能草率;长期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3.认真审题的习惯。小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会出现各种错误。因此,计算教学中我也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例如,让学生看清运算符号,弄懂运算顺序,这些都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4.仔细计算的习惯。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许多时候不是由于不会计算,而是由于计算不仔细,例如: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因此,在教学中,我训练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顺序);二想(想算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三算(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5.算后演算的习惯。每次计算结束后,让学生再对计算结果进行重新演算,既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算法、算理双管齐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可见,不管是何种计算都应讲清算理,让学生明确算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以清晰的思路、简练的讲解和灵活的探究方式,让学生理清计算法则、运算定律性质,以及计算公式等,帮助学生掌握好计算的方法。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小数”的教学中,我力求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1.2×0.8=0.96的竖式计算过程,让学生口头表达算理,理解算理,然后组织学生探讨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又如,在教学“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时,如果采用照本宣科,单一讲解计算法则的教法往往会使学生易学易忘。在实际运算中,正确率较低。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我非常重视计算过程的教学。主要体现在:(1)重视教师教的过程。在教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趣味化,形象化。例如,在教学12.6÷0.28时,我将此例题与课前导入的习题相融合,从检查学生的运算结果中,发现学生的困惑,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导入新课,并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中系统讲解此类习题的解法。(2)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在计算小数除法时,难免经常出错,对于学生出错的过程我非常重视。从全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易错的题型加以归类,然后逐一讲解。对于个别学困生我采用让他们上黑板习作的方法,学困生在黑板上习作时,肯定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对于学困生所暴露的问题我面向全体学生再次讲解,这样既解决了学困生的学之所困,也对其他学生进行了复习巩固。这样,很好地提高了学生计算小数乘除法的能力。
四、利用每天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笔算正确率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目的。因此,我每天给学生布置3道笔算题并且对有错题的孩子逐个纠错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让学生反复做大量、单调的试题计算,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就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如新旧知识交叉练、容易混淆的内容对比练等,使学生印象深,训练效果也好。在上述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我还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让每个学生设计一个统计图,记录自己每天的成绩。每组的小组长设计一个统计图,记录本组组员的成绩。定期评比,定期表扬,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和团队精神。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教师的激励、训练与培养。作为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达到培养兴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光锑,晋泉新.小学数学学习心理与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