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遗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遗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遗产

建筑遗产范文1

关键词:城市建设;建筑;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每一座历史建筑都反映着当地的历史文化, 承载着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故事。众多历史建筑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城区, 而每一个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正是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特点的外在反映。它们成群、成组、成片、成区地反映着历史城区城市生活的场景与状况, 为现代人传达着先人们生存的典型片断和信息, 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工艺特产等风俗习惯。这些文化特征是历史城区不朽的灵魂, 体现出一方水土的独特性和地方性, 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具体的时空范围。

一、 建筑遗产保护内容

建筑遗产的内容不仅涉及“有形”的物质实体, 还涉及“无形遗产”。建筑遗产保护有形范围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几项内容:

1、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空间环境的保护和历史地段的保护, 包括如何处理新旧建筑的关系等问题;

2、历史地段包括文物古迹地段和历史街区, 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的生活地区, 历史街区内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 这个空间序列和组织形式也是重要保护的对象;

3、古城风貌特色的保持与延续, 通常包括古城空间格局、自然环境及建筑风格等内容;

4、古城空间格局, 包括古城的平面形状、方位轴线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

5、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如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及传统产业等。

二、城市建设中的建筑遗产破坏类型

1、 建设性破坏

近年来建设性破坏不断发生,特别是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各地出现了开发区热、房地产热、旧城改造热,基本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置历史文化遗产而不顾,在“拆旧、建新、改变城乡面貌”的口号下,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古建民居毁于一旦。

2、开发性破坏

与建设性破坏不同,开发性破坏是在大力提倡历史建筑与旅游相结合的背景下而进行的破坏性开发。现在部分地区认识到文物资源对开放引资、发展旅游、提高本地知名度的重要作用,热衷于对文物古迹的开发利用。但不少地方在开发利用时不按文物保护法操作,从而造成了许多人为的破坏。如长城被破坏、敦煌莫高窟壁画脱落、孔庙孔林被淹等消息频频传出。错位、超载开发,不少历史保护区商业化、城市化程度加深,其结果导致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

3、自然性破坏

自然环境对文物的破坏问题本身是客观存在,如岩石风化、酸雨侵蚀、日晒虫蛀等。但是,如果能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及时加以修缮、修补,文物的自然性破坏就会减少或延缓。问题是由于对古建保护观念的淡薄,对古建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只能眼看着文物自然损毁而得不到维修、保护。

三、城市建设中的建筑遗产保护措施

1、 完善建筑遗产保护法制

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加强立法管理、制定监管体系是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在城市更新发展的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的软环境格外重要,这个软环境主要包括有关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决策者和执行者的保护理念、社区及公民的保护意识。

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规定: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具有持续且完备的立法、监管和保护措施等。在软环境诸要素中,法律制度因具有强制性而最为刚性。在国家法律制定之后,单项法规成为国家法律的外延或执行细则,是对具体的建筑文化遗产最直接的法律支持。多年来,我国的建筑遗产和历史名城等保护立法工作已在宏观层面上展开,有些地区还制定了地方法规,但是总体看来,在许多地方仍然采用统一的保护模式,缺少对不同地域、不同地段及不同文化背景分析下的、具有针对性的建筑遗产和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管理办法。

2、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迅速,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和缺乏有效的控制是造成城市整体风貌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以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扬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更新改造中,完全依靠市场的运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政府加大对保护资金的投入。关于日常维护资金保障制度,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也有差距,在英国,历史地段保护所获得的财力以政府补贴和贷款为主,辅以税收和间接支持手段,主要目的在于补偿房屋业主的额外维护与保养支出。保护建筑的维修或改造可以获得一定的减免税的优惠。

3、保护好名城和准名城的历史生态环境和地下文物旅游区

对于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的法律法规保护,但对于诸多尚未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但历史亦相当悠久且保留有很多优秀传统建筑遗产的历史城市来讲,在城市规划中往往缺乏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容易不考虑甚至无视历史生态环境的延续和地下文物可能埋蔽区的分布,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遭遇保护和建设的矛盾。以前的做法往往是保护让位于开发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被动地服从于城市建设。新世纪中,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部门应努力改变以往这种严防死守的被动局面,注重与规划建设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争取尽可能旱地介入到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中来,为保护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应变空间。而对于规划建设部门则须将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和观念贯穿干规划建设过程之中。各有关部门应注孟有关信息的互通,探讨合适的沟通合作机制,解决当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成建筑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4、保护好历史文化区、历史名城

最近几年,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 大拆大建之风盛行. 拆真建假的行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过度的旅游开发也普遍存在致使一些历史地段发生较大的改动和变动, 甚至面目全非, 结果是真的东西越来越少,二牌的东西越来越多。

历史地段不断萎缩乃至消亡,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逐渐丧失,历史发展的浪迹被抹掉.文化记忆被断裂。新世纪中应坚决制止这种倾向,保护好这些现存的历史地段,使其不再牺牲在盲目的城市建设中,为我们的城市保留下发展的脉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留存一些追忆历史和回归文化的精神家园。

综上所述,要做好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发展, 需提高认识, 建立并完善政策法规; 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整合空间尺度、城市肌理、空间序列等,传达良好的视觉效果, 创造具有人文艺术感染力的舒适空间; 要继承历史文脉, 要做到一脉相承, 处理好外在形式和内在神韵之间的关系, 通过建筑外在的形式, 体味到蕴含在建筑物中的人文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保护优秀历史建筑要正本求原, 这也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再学习、再研究、再认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孙克勤.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11)

[2]王黎明.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J]. 山西建筑. 2010(26)

[3] 裴钰.“文化遗产开发难题”之四 五台山的两难[J]. 中国经济周刊. 2010(32)

建筑遗产范文2

关键词:城市化;建筑遗产;保护古建筑

城市化进程包含了人口增长、生产要素集中、城市功能完善等特点,建设过程中城市范围不断扩张,建筑外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发了建筑遗产保护的矛盾。我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是长时间的自然侵袭与人为破坏,至今保存良好的历史建筑数量十分稀少。根据我国24座古城的建筑保护情况来看,很多值得保护的建筑都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破坏。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古建筑保护,加强建筑文化的传承性,是我国城市建设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 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

人类文明从分散到凝聚,衍生地的综合体就是城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与壮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明史从城市组成后开始飞速发展,其演变与发展正反映了文明的进步。建筑遗产是人类创造出的智慧结晶,具有较强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建筑浓缩了时代的净化,也是时代的见证者,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建筑群体,可以体现出真实的信息与文化记忆。建筑文化是地区与民族的历史坐标,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系与表达,古建筑价值十分宝贵,一旦被破坏将无法被修复,属于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城市建筑过程中往往没有重视历史建筑的价值,为了追求建筑的整体统一性,将古建筑全部推到重建。这种方法虽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古建筑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快节奏的城市发展之中,建设者并没有意识到历史建筑的价值,受到短期利益目标的原因,使得建筑遗产不断受到破坏,导致城市历史与特色消亡,转变为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减小城市特色。

古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城市灵魂的体现。在建筑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意义,并且提高居民对城市的向心力,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未来新时期城市建设发展的首要目标。建筑遗产代表了历史的沉淀,不可再生的特点表明我们需要积极保护这种文化资源,古建筑并不是历史的重担,也不是现代化都市的顽疾,必须认识到建筑遗产蕴含的价值,明确城市建设目标,更好的提高我国城市发展水平。

2 历史建筑保护进程

我国古建筑一般采取土木结构或者纯木结构,受到材料的影响较大,除了早期建筑存在砖石结构外,很多土木结构只剩地下残余存在。受到古代传统理念影响,在朝代交替时都会破坏前朝建筑,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宏大的宫殿无法得到保存。木质结构容易引发火灾,在古代中国战争频发时期,建筑非常容易发生大规模焚毁,这也是保存困难的原因之一。

自中国建国以后,曾多次颁布各种文物保护法,对文物破坏、文物保护、文物管理提供大量法律武器,自从中国成功申请世界遗产清单后,已经具备38处世界级遗产,居全球第三位,为我国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近几年我国开始了历史古城保护,每年都会选取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进行保护,对于一些近代历史建筑,也会进行针对性保护,确保建筑基本原貌与环境不被破坏。

3 建筑遗产破坏因素

3.1 建设破坏

建设破坏十分常见,尤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十分常见,在我国很多城市开展了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房地产等基本建设项目。这些建设项目完全放弃了保护古建筑,为了保证短期经济利益,破坏了很多具有丰富历史价值的建筑遗产。例如学者公认的曹雪芹故居,就因为没有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而被拆除,虽然故居具备极强的研究价值,并且也代表了城市民宅的发展经过,但是最终只留下一口古井当作纪念。

3.2 开发破坏

这种破坏情况与建筑破坏不同,开发破坏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了解历史建筑的价值,在进行历史建筑与旅游项目融合的过程中,造成的破坏性开发。虽然在城市建设中了解文物资源的价值,并且热衷文物古迹开发利用,但是并没有专业的开发手段,在开发过程并没有严格遵守保护规则,导致很多文物被破坏。例如长城破坏、敦煌壁画脱落、孔庙被淹等问题,都是因为没有进行专业化处理导致的问题。一些历史名城被过度开发,导致商业化加剧,自然破坏了古建筑的美感,这种情况也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3.3 自然破坏

建筑遗产会受到自然环境侵蚀是客观存在的破坏问题,例如风化、酸雨、日晒、虫蛀等情况。这些问题必然存在,运用新型防护技术,可以降低建筑受到的危害,延长古建筑使用时间。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古建筑保护,这就导致了建筑保护资金过少,无法及时维修、保护文物,最终导致建筑遭到自然损毁。

4 建筑保护探索

在20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就受到了旧区改造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建筑学者提出了保护性改造原则,从利润为主的盲目拆建,转变为保护为主的旧区开发。在保障历史建筑不被破坏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开发,将建筑遗产的文物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新型改造原则具有很多优秀的案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黎奥塞美术馆,最初在1900年奥塞美术馆是巴黎最高档的火车站,但是60年代初期由于火车升级,月台无法容纳火车,所以法国政府计划拆除火车站台。但是经过建筑保护学者的集体呼吁,奥塞火车站在1986年转变为多功能艺术作品展馆,其艺术内涵堪比塞纳河的卢浮宫。而我国也处于这段转型时期,由最初的飞速发展阶段,转变为和谐发展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坚持以下建设方法。

4.1 保护为主

在进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保护为主,对存在隐患的古建筑需要及时修复,确保建筑原貌不被破坏。历史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通过专业化的维护与保养,将建筑原貌完美还原,这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要素。

4.2 原貌保护

一些古建筑群体外观及其特殊,所以在进行大范围保护时,需要保证环境不被破坏,建筑物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更改,其内部格局可以进行变化,但是要维持建筑外貌不变,确保整体环境不被改变。

4.3 风貌保护

这种保护方法主要使用在重要文物建筑保护之中,对于文物建筑周边景观进行控制。一般重要文物建筑周边环境也具备较强的历史特点,新建工程必须符合当地建筑风格,并且高度也需要进行控制。将风貌保护范围扩大到城市整体,对于街道、河流的布局与民宅特色相结合,这种保护代表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过渡,保证了古建筑不会被现代建筑吞没,突显出城市特点。

5 结 语

我国具有大量木质结构的古建筑,建筑长时间没有得到维修管理,并且保护级别较低,所以在城市化发展下遭到很大的破坏。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价值,并没有重视历史建筑保护,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建筑遗产保护十分困难。未来城市开发过程必须重视建筑遗产保护,将城市开发与文物保护达到平衡的关系,使两者完美结合,这也是今后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卫东风.从奥塞车站到奥塞博物馆的启示――旧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解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4):168.

[2]章见源.见物见人有风有貌――爱护历史文物保护古都风貌[J].北京规划建设,2011(1):69.

[3]伍江.立新不必破旧――浦东一座老房子的保存[J].时代建筑,2010(3):12~13.

建筑遗产范文3

关键词:沈阳地区;辽代建筑遗产;资源体系;城市建设;文化复兴

引言:

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沈阳,每当被提到建筑文化遗产,人们总会想起世界文化遗产“一宫两陵”。有关“满清文化”的研究、宣传与推广也不断地开展与进行。与其相比,沈阳地区辽代建筑文化也同样极具特色,其建筑遗产同样是沈阳地区特色的“文化瑰宝”。然而,相关的辽代建筑遗址与文化内涵却鲜为人知。因而,辽代建筑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得不到有效推进。近几年,以法库东湖新城建设“辽代风情小镇”为首,辽代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之路逐步得到沈城人们的重视。

正文:

1. 辽代建筑遗产

1.1辽代建筑遗产定义

辽代建筑遗产是指遗存至今的 ,具有一定综合价值的辽代建筑、构筑物。它们是辽代历史的见证物,是叠加辽代历史信息的载体。这些建筑遗产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它为人们的整体利益所系,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1.2辽代建筑遗产分布

辽代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今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其中木结构建筑与建筑群遗存数量较少,全为佛寺建筑,包括山门、殿、阁、木塔,以及相关小木作;木结构建筑群仅存遗址。另有若干城市遗址及其相关建筑遗址。

2. 沈阳地区辽代建筑遗产资源体系的构建与剖析

3. 沈阳地区辽代建筑文化复兴展望

3.1 城市建设中辽代建筑文化的复兴发展

近几年,以法库东湖新城建设“辽代风情小镇”为首,辽代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之路逐步得到沈城人们的重视。相关城市建设中注重对辽文化的复兴与再现。笔者认为,在沈城今后城市建设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1) 宏观层面――规划层面

结合沈阳经济区新城、新市镇政策,注重城镇建设的文化性、创新性发展。在城镇规划层面做好定位,并给予政策、法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注重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结合辽代建筑遗址与新的建设项目,打造成规模的辽代文化复兴片区。

(2) 微观层面――建筑设计层面

在建筑设计层面,对辽代文化的复兴绝非是建造出一栋具有辽代建筑外观的仿制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假古董”。而我们要做的应是深入挖掘辽代建筑文化的特质,注重从空间、尺度、文化、生活方式、建筑内涵等角度挖掘其建筑特质,充分结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运用相应的建筑符号与创新模式语言进行合理的设计。

结语:

辽代建筑文化遗产是沈阳地区极具特色的“文化瑰宝”,这些历史遗存印证着曾经的大辽国子孙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地生息繁衍。同时,通过这些遗存,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去研究辽代的历史、技术与文化。它代表了我们沈城地区特色的文化精神。作为建筑师我们,有权利,更有义务在城市的建设中去保护、去宣扬、去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莘.《中国人对辽代建筑的研究》[J].2013年;

[2] 黄镛.《从法库县_辽风小镇_一角看辽代建筑与文化》[J].中国建筑教育,2014年;

[3] 彭菲.《论中国辽代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4] 张晓东.《辽代砖塔建筑形制初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年;

建筑遗产范文4

关键词:无锡;近现代工商建筑遗产;空间形态特点;再生现状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的增强,各个城市经济指数直线上升,无锡作为长三角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目前正在向着打造商业名城和文化名城而努力。无锡这个具有民族工商业传统和丰富的工业遗产的城市,民族工商业和工业遗产成为城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也是无锡发展的良好基础。无锡的文化建筑遗产对城市的形态特征和文化内涵有着重要影响。无锡的经济和历史文化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以及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一系列工商建筑遗产的理论研究与再生的实践,经过了二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现在我们以无锡的工商建筑遗产的再生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1 工商建筑遗产的含义分析

工商建筑遗产含义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工商建筑的含义来讲;另一方面从工商遗产的含义来讲。

1.1 工商建筑的含义

简单来说,“工业建筑是为工业生产需要而建造的各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一般来讲,这些生产用的建筑物人们通常用工业厂房来代表它。对一个工厂而言,除了要有若干个生产车间外,还要有生产辅助用房等,例如辅助生产车间,锅炉房,水池等,这些都称为建筑物。生产厂房的空间尺度由工艺流程以及生产设备的要求所决定。”[1]

1.2 工业遗产的含义

产业遗产的含义于2003年国际产业保护遗产联合会通过的《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中被指出,即“工业文明的遗存,他们具有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这些遗存包括建筑、机械、车间、工厂、选矿和冶炼的矿厂矿区、货栈仓库、能源生产、输送和利用的场所、运输及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例如住宅、宗教和教育设施等”。[1]

在相关文献中,对工商遗产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谓的工商业文化遗存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学,以及审美价值。”[1]因为目前我们所研究的是以“建筑”为核心的近现代工商业遗产,所以我们所确定本文研究的最终概念为“工商建筑遗产”。

2 无锡近现代工商建筑遗产的空间形态特点

在我国各个阶段的近现代化工业建设中,都留下了一批别具特色的工商建筑遗产。每一时期的建筑都具有所处时期的时代烙印,以反映出当时的建造水平,以及那时的审美水平。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工商建筑空间形态是不同的。例如,在民国时期,当时是中国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初期阶段,其一系列的建筑变化,体现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使其建筑具有一定的民国建筑风格。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格局,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多呈现出中轴对称式,大跨度空间的屋架以及柱网结构普遍的存在与当时的建筑中。其次,在建筑材料方面,逐渐以红砖红瓦以及青砖青瓦搭配使用。同时,钢铁、混凝土等现代材料也逐渐被应用到相关的建筑工程中。

民国时期的建筑活动,鼓励采用和尝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建筑形式。但是,当时中国处于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进程的起源时期,中国对待新的技术、材料等基本上处于照搬西方的设计理念与模式的时期。从资料上看,无锡的工业建筑在当时已经使用本土或者是当地建筑师设计的。这一时期主要用无锡人的设计来表现西方的现代建筑形式。在这一时期,建筑外观在不断转变,其原因是建筑功能的不断增大所致。处于这一时期,无锡的建筑技术水平已经有很大的改进,并且建筑处于中西合璧的建筑模式,这种改进模式也包括建筑结构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变化。

3 无锡近现代工商建筑遗产的再生现状分析

3.1 无锡工商建筑遗产再生所带来的价值

无锡作为江南水乡,它的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建筑的空间适应强,分割十分灵活,而且无锡的建筑再生利用时可发挥的余地比较宽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如今无锡的那些工业建筑遗产所在地已经成了重要地段,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并且所处周边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除了这些以外,工商建筑遗产从艺术角度来说,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们以不同的结构和型态美体现了当时时期一种特殊的技术美感。

3.2 无锡工商建筑遗产再生案例分析

无锡的工业建筑遗产有很多,再生的也有很多。例如,被列入无锡市第一批工业建筑遗址的北仓门蚕丝仓库旧址,在2004年,由海外归来的郑氏兄妹将崇安区北仓门37号――创建于1938年的北仓门蚕丝仓库旧址改造成现在的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它现在归属于江苏苏豪国际集团所有,它的建筑结构十分有特点,以多层砖木构成,具有一定的视觉效果。目前,它有6000平方米的室内面积,已经成为具有美术展览、艺术交流、艺术创作、艺术服务四大功能区域划分的艺术中心。同样工商建筑遗产再生的案例还有位于南长区金钩桥23号的鼎昌丝厂蚕丝仓库旧址,它是曾经的无锡第一缫丝厂,建造时间为1928年,现今为无锡银光制丝有限公司所有。目前,这栋老建筑以“郁膳房”为招牌,成为餐饮经营场所。它的建筑结构也是以多层砖木为主,极具感观效果。在对它进行改装的时候,为了保护原有的木头的结构,饭店经营者将厨房安在老房子的后面,并在包厢里都不设置洗手间,并且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先建筑的柱子。这些工业建筑遗址他们的再生状况大部分处于完好状态,并被修复使用,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 总结

随着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部分传统工业已经开始逐渐衰退,许多工商建筑在不断地被废弃,其中也包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但近年来,作为长三角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无锡,已经了几批近代工业遗产名录。无锡近现代工商建筑遗产的再生实践带动众多企业得以迅速发展,也为无锡打造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工商业名城和文化名城提供了一定的历史遗产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Z].2003.

[2] 张成.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空间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29).

[3] 蔡宁.沉醉在乌托邦与现实,记忆与未来之间――北京798艺术区画廊设计调研[J].中外建筑,2010(12).

[4] 徐志恒.浅谈现代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矛盾[J].现代经济信息,2009(15).

建筑遗产范文5

从世界范围来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迅速崛起,工业社会的日渐衰退,出现了“逆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的现象。首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中的传统制造业比重日益下降,新兴产业逐渐取代传统的产业门类。制造业、仓储业与运输业逐渐衰退和退出,而科技、信息、金融、贸易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日趋成为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主要职能。其次,随着生产技术、运输方式和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导致城市局部地区的建筑、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与老化,出现功能性的衰退。

因此,我认为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建筑节能减排设计和建筑可持续利用的趋势中,应该更多的将研究方向设定在对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性建筑设计与改造的方面。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论文的机会,能够学到一些指导后工业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方面的一些指导原则。通过研究一些后工业城市改造的经典案例,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以期有朝一日能在国家的后工业城市更新改造建设中得以运用。

在中国,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很多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工业生产机构与仓储设施被废除或被转移到城市新区,而遗留下来相当数量空置的工业建筑和荒废的工业用地。再者,原先位于城市边缘的工业建筑,由于城市的扩张,现在占据了新城市版图的重要位置,造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土地区位价值的变化还造成级差地租现象,表现为城市用地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的不合理性。因此,无论是城市中衰败的工业区还是衰败的工业城市都势必面对城市更新的趋势。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交通、住宅、商业区、社会公共场所等等一切都变得日渐拥挤、狭小和短缺,城市往往向其内部与周边寻找空间以增加密度和体积的方式容纳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行为,这是城市面临全面更新的原因之一。

在工业遗产的保护的实施层面,巨绝大部分工业遗产不是文物,不能通过文物保护的途径去实现,所以工业一场保护在我国当前是缺乏法律依据的。怎么讲他们保留下来?工业遗产是附着在工业用地之上,所以现在许多工业城市是通过规划的手段来实现对有价值的工业建筑物的保护。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先确定有价值的构筑物和建筑,制定保护名录,把保护建构筑物比较集中的区域,参照历史文化街区划定的方式,划定为工业遗产保护区。并将此作为今后城市开发建设的前提条件,在土地一级开发室将工业遗产保护成本,土地污染成本计算在其中。比如首钢,北京焦化厂的工业遗产保护都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考虑到工业企业搬迁之后,将以往的工业用地转化为满族城市新功能的用地,虽然还是以开发建设为主,但希望在开发建设的工程中通过有效手段留下一些有价值的遗产。上海对于工业退出城市中心区后,推行的工业用地更新模式是“3个1/3”的政策――1/3保留,1/3改造,1/3开发。正是这个政策的引导下,上海才出现很多利用工业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园,大大小小已经有70多个,对上海创业转型和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空间。

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工业用地更新的实例中,几乎各种产业都有。例如机械制造厂,纺织厂,食品厂,印刷厂。在城市中心的企业以食品厂,印刷厂,弄堂工厂这类小规模的工厂居多。城市周边则以焦化厂,化工厂,钢铁厂这类的大型工厂居多。

这些场地更新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在不断扩大,原本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变成了城市的中心地带。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强度虽然不高,占地面积又很大,很多城市道路无法穿过,对城市的交通影响很大,污染对城市的影响也很严重。从城市的发展角度来讲,企业也希望有更大的空间去发展。来自城市与企业上方面的需要,促使了这些工业企业的搬迁。

我国目前在工业一场方面面临着严峻的困境,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的法律法规。首先大量的工业遗产不是文物,本身没有法律身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工业遗产只有13处,还有一些“优秀历史建筑”或“优秀近现代建筑”中的工业遗产,受到法律的保护。但还有大量的工业厂房价值没有那么大,无法列入各级保护当中去,但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应该提倡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这就需要在工业用地更新中通过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来引导。

其次,目前厂房改造多处于“违章”的状态。因为土地原有的用地性质是工业,但建筑被改造之后,建筑用途,规模都改变了,与目前土地和城市规划管理政策存在矛盾,无法办理相关的手续。其次是目前的改造多是由艺术家自己设计施工的,没有按照相应的建筑规范来执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典型案例分析

坐落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市中心的伯利恒钢铁厂改造工程是后工业城市景观改造的一个突出工程实践。该项目是一个综合项目,其设计融合了伯利恒钢铁公司旧厂区的特点,极具工业气息,是近年来美国工业重建工作的典范。该项目的设计人员对占地约80937平方米的一期工程进行景观设计,将场地浓厚的工业背景与当代设计相结合,打造一处全新的城市娱乐中心项目。

钢铁厂旧址中大部分厂区位于利哈伊河南岸,紧邻活跃的城南地区。厂区内砖结构的老式厂房林立,高炉,办公楼,龙门吊,支架灯遍布其间。设计方着眼于钢铁厂的历史,并力图使其在最终的景观中体现出来。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就拥有众多的搞产能的原料加工厂。伯利恒钢铁厂就是其中的一个。20世纪初期,全球性的竞争给工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企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倒闭停产现象,经济开始萧条。那些一度曾经蓬勃发展的工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钢铁厂也是随之不景气,直到最后被废弃。

这个项目围绕着两大目标展开。首先,尽可能地利用并改造现有的建筑。其次,通过为新建筑注入适当的工业设计语言,保护钢铁厂的工业遗产,实现美学上的统一。在设计上,对现有建筑及材料进行适应性再利用,使之融入新的发展规划,从而将这一即是地标改造成新兴的娱乐中心。娱乐中心内设有赌场,酒店,综合零售店以及美国工业遗产历史博物馆。

该方案着力体现工厂的历史,之前被用于从铁道及河流处搬运原料的大型矿石起重机位于工厂的南部,在这一标志性建筑周围加筑了石笼挡土墙,硕石及石块,这一切都致力于模拟历史上曾在这里进行的钢铁萃取过程,植物的栽植也遵循简单,低维护成本的原则。

建筑的再利用乃至整个项目的景观设计无不体现出可持续的特点。铁矿的萃取及运输使场地内土壤的酸度极高。针对此种情况,设计方案采用了易成活的植物,借此改良土壤,以便于灌木,树木以及其他植物在酸性土壤里生长。景观沉降区内设有生态调节沟,用于雨水补给。这些调节沟可作为雨水渗入装置,净化过滤水体,并将其输送到蓄水层。

现在,一度萧条的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娱乐中心,并且为周边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该项目的设计成功之处在于讲历史保护与当前开发结合在一起。

建筑遗产范文6

关键词:建筑文化遗产价值 评价体系 指标权重 评价模型

长沙建筑文化遗产不仅历史悠久,类型丰富,而且保存较好,是城市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保护开发过程中,只有那些具有能表征长沙地域文化价值的建筑遗产,才符合城市文化保护开发的根本要求,才能保证城市文化延续、稳健的发展。因此,建立长沙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体系,衡量和判断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就成为长沙文化特质保护与开发的前提条件。

1.长沙建筑文化价值概念及内涵

评价是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过程,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国内、外对遗产保护评价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形成了多维度的评价标准。以《威尼斯》、《塔吉尔》等核心的国际文献也都形成了一系列以文化遗产为对象的评价标准。从国内的研究看,文化遗产的评价主要以历史和其他方面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评价研究主要在建筑群、大遗址、历史地段、线性遗产、城市特色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村镇、工业旅游等评价中有所发展。本研究针对长沙地区的建筑文化遗产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填补了长沙地区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评价的的空白。

鉴于长沙地区建筑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和复杂性特征,考虑到城市文化特质的延续性和开发性,借鉴《威尼斯》、《塔吉尔》对建筑文化遗产的定义,将长沙建筑文化遗产定义为:地域性特征明显,且具有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区位优势的建筑遗存。具体内涵如下。

1.1长沙建筑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长沙的城市建设长达两千余年,延续至今,主要经历了楚南军事重镇、西汉长沙王都、五代马楚国都、唐宋潭州治所、清中期湖南省会、清末开埠城市和民国湖南省会等多个历史阶段。期间,长沙的城市建筑跨过了封建时代的发展期、鼎盛期,经历了后内忧外患、血火交加、东学西渐的封建社会晚期,进入到坎坷曲折、艰难发展的民国时期。

在这两千余年的时间里,在长沙这片热土上,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涌现出许多的著名的历史人物,都在长沙的建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凝聚了长沙人民痛苦与自豪的记忆。清代修建的鲁班庙和万寿宫,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代表了封建时代长沙民间建筑的最高水平。作为长沙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天心阁见证了长沙城市规模的不断变化和清末运动及的风起云涌。兴建于1913年的的湖南省咨政大楼、1917年的湘雅医院、1929年的国货陈列馆、1926年的中山纪念堂、1932年明德中学乐诚堂是开埠后民国时期长沙公共建筑风格东西融合的典范。可见,长沙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历史文明的体现,是记录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物质载体。

1.2长沙建筑文化遗产具有厚重的社会文化价值。长沙的建筑文化遗产情系长沙人民的生活,是团结联系广大长沙人民的精神寄托。以民居、公馆、老街老巷、老井为例,它们记录了一辈又一辈长沙先民的悲欢离合,是长沙人对自己所处地域文化共同体验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城市中相当部分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对长沙城市文化生活的传承,不但能增加老城区居民心理上的稳定感和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城市社会文化的尊重和城市记忆的保留。

1.3长沙建筑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作为湖湘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长沙拥有大量功能各异、规模不一、形态各式的建筑文化遗产。这些建筑体现了长沙地区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审美需求,是建筑史、艺术史的实证材料。同时,从城市空间的整体布局到类别建筑物的集中,再到具体建筑物的艺术风格,无不体现了时代的风貌,并对城市景观和建筑环境产生了艺术作用。经过1938年的文夕大火和四次的破坏,一些建筑的残存和象征性的遗址,更因为其稀缺而增加了其本身的审美价值。

此外,长沙建筑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区位开发条件。长沙地处湖南中北部,资源独特,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这些优势都增加了长沙建筑文化保护开发的经济价值和城市品牌宣传价值。

2.长沙建筑文化价值评价体系

本项目依据全面性、重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建筑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构建长沙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如下。长沙建筑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共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为目标层,即长沙建筑文化遗产价值评价。其下一层为综合评价层,包括建筑遗产价值和区位开发条件。第三层为项目评价层,是由第二层的各项指标下选择的若干因子组成。具体来讲,建筑遗产价值包括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审美艺术价值三个子因子;区位开发条件包括市场条件、交通便捷性、周边环境与设施、与其他建筑文化遗产的互补与组合等多个因子。第四层是因子评价层,同样是在上一层指标下选择若干因子组成。按照次序联立总目标层、综合评价层、项目评价层和因子评价层,最终形成了长沙建筑文化价值评价体系。具体体系表如图1所示。

主要因子解释如表1所示。

基于各因子在构成总体价值方面所起到作用的大小,以及对于评价目标的重要程度,项目组采用德尔菲法的原理来计算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共向湖南师大、湖南省社科院、湖南省博物馆有关专家发放问卷多份,经过3轮反馈后,专家意见基本达成一致。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依据标度原则,将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十分重要、极为重要分别赋值为,则表示介于以上每两个标度之间的值。然后通过因素比对,先比较三级指标,确定相对比例,后确定二级和四级指标,最后根据总权重相加等于1的原理进行权重分配。

3.评价过程

长沙典型的古代与近代建筑是历史过程中人类创造的产物,对其评价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认识,即用定性加定量评价的综合方法进行评价。具体方法是:根据评价因子影响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程度,把每个评价指标做模糊划分,并对每一个等级的赋以连续的实数区间表征指标分值的变化,然后由专家根据已有的评价等级标准和分值对建筑文化遗产打分评价。

3.1每位专家对建筑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价分值:V=Vi·Pi ,其中,V为某位专家对某类或某个建筑文化遗产的评价值,Vi为第个指标的得分值(0-10分),Pi为第个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数。

3.2全体专家对某类或某个建筑文化遗产的评价汇总后,得到的最终评价值为:V=VJM其中,Vj为第j个专家的打分值,M为专家人数,V为专家对某类或某个建筑文化遗产的综合打分结果。

4. 结论

长沙建筑文化价值评价是一个体系性、关联性、交叉性极强的研究工作,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研究城市建筑文化遗产评价的影响因子,比较其重要程度,挖掘文化特色,可为其他文化特质的评价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本论文是湖南师范大学校级青年课题“基于内容创生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研究”(编号:09XQN07)、湖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编号:10C0996)的主要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8期.

[2]周秋光:《湖湘历史文化与湖南当代文化产业》,《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上一篇建筑生态

下一篇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