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建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近代建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近代建筑

近代建筑范文1

1间接加固方法

1.1预应力加固法这个方法能够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能提高加固效果,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不过会对原结构外观造成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重型结构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工程,但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不能在温度高于600℃的环境中使用,也不适合用于收缩徐变大的结构的混凝土。

1.2增加支承加固法这个方法简单可靠,但容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且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合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

2直接加固的方法

2.1加大截面加固法这个方法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且具有成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经验;适合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工程;但现场施工的作业时间较长,对生产和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间会有一定的减小。

2.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这个方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并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间,但同样存在施工时间较长这一的缺点;适合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工程。

2.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这个方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钢材耗量较大,且不适宜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以上的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

2.4粘贴钢板加固法这个方法施工快速,能做到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较小,并且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间没有显著影响,但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加固效果;适合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工程。

2.5绕丝法这个方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合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加固工程。

3改造配套技术

3.1托换技术是托梁、拆柱、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其实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3.2植筋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3.3裂缝修补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性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的一种专门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但对受力性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3.4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是指采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真空吸尘方法、喷砂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迹、残渣以及其它附着物的专门技术。

3.5混凝土袁层密封技术是指采用柔性密封剂充填、涂膜等方法对混凝土进行防水、聚合物灌浆、防潮和防裂处理的技术。

4其它技术

如结构、构件移位技术、调整结构自振频率技术等。

4.1砌体结构加固方法砌体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整合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

4.1.1直接加固方法:

①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砌体加固后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柱、带壁墙的加固;其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②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载力不如前者;适用于砌体墙的加固,有时也用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带壁柱墙时两侧穿墙箍筋的封闭。

③增设扶壁柱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亦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承载力提高有限,且较难满足抗震要求,一般仅在非地震区应用。

4.1.2间接加固方法:

①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方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的加固;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

②预应力撑杆加固法。该方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适用于加固处理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的加固:其缺点是不能用于温度在600℃以上的环境中。

4.2钢结构加固方法钢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有:减轻荷载、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大原结构构件截面和连接强度、阻止裂纹扩展等。当有成熟经验时,亦可采用其它加固方法。

4.3改变结构计算图形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方法是指采用改变荷载分布状况、传力途径、节点性质和边界条件,增设附加杆件和支撑、施加预应力、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等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4.3.1对结构可采用下列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

①增加支撑形成空间结构并按空间结构验算;

②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或者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

③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结构的长细比减少以提高其稳定性;

④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列柱的刚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减轻其它柱列负荷;

⑤在塔架等结构中设置拉杆或适度张紧的拉索以加强结构的刚度。

4.3.2对受弯杆件可采用下列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①改变荷载的分布,例如将一个集中荷载转化为多个集中荷载;

②改变端部支承情况,例如变铰接为刚结;

③增加中间支座或将简支结构端部连接成为连续结构;

④调整连续结构的支座位置;

⑤将结构变为撑杆式结构;

⑥施加预应力。

4.3.3对桁架可采取下列改变其杆件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①增设撑杆变桁架为撑杆式结构;

②加设预应力拉杆。

近代建筑范文2

关键词 岭南建筑 西方建筑 近代化 建筑风格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建筑就开始传入岭南地区,这使得岭南建筑的西化比中国其他地区起步时间都要早。作为当时重要的对外开放地区,广东是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碰撞与交流最早、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并于20世纪20-30年代最终建立起职业建筑师以商业为纽带的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和富有地域性、时代性的近代建筑体系。纵观广东地区的近代岭南建筑,其发展过程呈现为两个层次和四类建筑风格的脉络特征。

1 两个层次

1.1 传统建筑工匠的建筑活动

从近代营建的骑楼到西关大屋,再到开平碉楼、梅州围垅屋、潮汕侨乡建筑,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建筑工匠的杰作,极少有职业建筑师的参与,这些建筑部分地融合外来建筑要素,呈现出富有地域特征的多样化建筑风格。但是整体上依然从属于岭南传统建筑体系,这是由传统建筑工匠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建筑动机决定的,并不因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使用数量的多寡和规模的大小而改变。其中,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上,丰富了岭南传统建筑的形式要素,却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文化结构。这反映出当时开放、灵活的社会心态,是岭南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猎奇性和盲目性,传统建筑工匠对岭南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再发展与职业建筑师的深层次设计文化追求有着本质差异。另外,前,传统建筑工匠在西式建筑的建造中也充当了土木工程师的角色,从广州传统的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最先接触到西方建筑技术,到19世纪末的沙面建筑,第一代岭南土木工程师才从传统建筑工匠主导的传统建筑业中分离出来。

1.2 职业建筑师的建筑活动

在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过程中,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是第一批非职业的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建筑活动范围限于澳门和广州的外国人聚集区,建筑类型主要有教会、商行和洋人住宅建筑,例如圣保罗学院教堂前壁是澳门唯一残存至今的17世纪初期天主教教会建筑,其设计者是传教士卡鲁洛·斯皮诺拉神父。后,大批的西方职业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进入岭南地区从事建筑活动,建筑活动范围扩大到香港、汕头、惠州、江门等地区,建筑类型涉及政府、学校和医疗等建筑,代表人物有丹备(William Danby)、帕内尔(Arthur William Purnell)、伯捷(Charles Souders Paget)、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等。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建筑师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专业考察,并率先提出“中国古典复兴”式设计。岭南地区的华人土木工程师和职业建筑师相继出现后,全面进入各种城市建筑领域,逐渐成为近代岭南建筑的主导者,代表人物有林护、林秉伦、黎巨川、谭胜、杨锡宗、林克明、陈荣枝等。虽然这一群体的建筑活动时间较为短暂,只有十多年时间,对农村建筑涉猎较少,但是发展了以复兴传统建筑文化为主要诉求的主动式探索民族新建筑的社会思潮,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显得难能可贵,在岭南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2 四类建筑风格

2.1 中国传统建筑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岭南建筑风格,20世纪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主导着岭南地区建筑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消失趋势。保存至今的典型中国传统建筑有广州的陈家祠(原称陈氏书院)、梅州的张弼士故居和潮州的己略黄公祠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岭南传统建筑是1894年竣工的广州陈家祠,该祠规模宏大,集岭南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

2.2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要元素,力图在近代建筑中复兴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新民族建筑设计风格,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建筑师推动此建筑风格的形成,其中,美国建筑师墨菲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中国近代建筑先驱人物吕彦直在1918-1921年担任他的助手,其设计理念和手法深受墨菲影响,而林克明、杨锡宗等建筑师的作品也深受影响。这类建筑在广州有许多,建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最初的30余年间,例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林克明设计的市府合署、黄玉瑜设计的岭南大学女生宿舍等。

2.3 西方建筑

从第二次后,各种风格的正统西方建筑系统传入广东地区,加速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进程,提升了岭南地区建筑工程技术水平,还影响了岭南建筑的审美取向。这类建筑可细分为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巴洛克式、新折衷主义式、券廊式和新装饰主义式等,其代表建筑分别有广州石室圣心教堂、粤海关大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沙面大街48号大楼和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大楼。

2.4 中西合璧建筑

从早期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到岭南学堂部分建筑、广州骑楼和开平碉楼等侨乡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体现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发展趋势。自16世纪到1945年以来,中西合璧建筑最为最丰富多样,是岭南民间建筑的重要建筑风格类型。其代表建筑有梅州的万秋楼、潮汕的陈慈黉旧居和开平立园等。

3 结语

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输入,到20世纪30年代,广东地区的岭南建筑初步建立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形成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突破了岭南传统建筑体系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发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多层次,民间阶层和精英阶层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接受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二是建筑风格多样,体现了岭南社会的开放兼容性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彭长歆著.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 唐孝祥.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J].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2003-06-30.

近代建筑范文3

【关键词】 民国建筑;历史主义观;菲利普·约翰逊;传统文化

1、菲利普历史主义观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建筑正处于“现代主义”的进程中,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建筑理念、建筑形态和建筑风格。在这一时期众多的建筑风格运动中,密斯·凡·德·罗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改革先驱和国际主义风格的奠基人之一。而菲利普·约翰逊在20世纪40至50年代曾是密斯忠实的追随者,约翰逊在康涅狄克州纽坎南兴建的“玻璃住宅”,是使他声名大躁并极具典型的体现密斯精神——“少就是多”的成功案例。但当他与密斯合作设计1958年落成的西格拉姆大厦的时候,却开始走向另一种方向。

密斯的建筑哲学中,他强调的“少就是多”及继承的“建筑的统一性”、“结构的诚实性”的设计原则,这在当时主流的设计思想中是较为推崇的。而当约翰逊与密斯合作设计位于纽约总部加拿大酿酒企业西格拉姆大楼时,约翰逊开始对密斯过于统一、刻板的设计风格产生怀疑,厌恶过去高层办公楼这一“乏味的建筑类型”,他希望突破这个局限,发展建筑的丰富面貌。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的活动中心已转移到对现代主义的怀疑和否定,并确立自己称之为“历史主义”的原则。这一时期的中期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是一条自己也在寻找和探索的道路,并希望在广博精深的历史中,吸取养分,来滋润现代主义建筑。在他提倡的“新古典主义”便反映了继承传统的态度,他认为古典的形式基本仅作为一种设计概念和气氛而加以撷取运用,而不是图式和构件的照搬。他还曾多次表示“我们不能不懂历史” 并强调指出:“历史是一种广阔的、有用的教养”,“要是我手边没有历史,我就不能进行设计。”[1]这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后的近十余年里,约翰逊建造的摩天大楼中无一不能找出这种受历史先例影响的痕迹。建筑师迈耶曾对约翰逊做出这样的评价:“对建筑艺术的鉴赏力和历史观,以及敢于接受和彻底摒弃各种影响的勇气。”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约翰逊的本质。

2、近代民国建筑历史沿革与形成原因

1842年,中英《》签订以来,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大量土地的割让,使西方国家迅速在中国生根,在租界相继建立了欧式风格的使馆、洋行、银行和工厂以及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主要建筑风格。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尤其是1937年爆发前,租界区建立了大批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自此,西方建筑大量传入中国,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出现了空前的营造高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国建筑。

2.1 近代民国建筑形成的原因

历史上中国建筑是其他国家欣赏和效仿的典范,但到了近代民国时期兴起的建筑无论是在形式或风格上几乎于大气候上移植外国建筑。究其原因,这主要由两大因素组成:

(1)外部因素——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国外建筑风格登入中国正是西方列强入侵,企图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属一种文化侵略是西方侵略行径的一部分。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看,中国应该说是处于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外国一些学者都对此大感惊异不解。例如:雨果曾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而大名鼎鼎的黑格尔也评价:“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议论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面。”从这些外国学者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时所持的态度。即认为西方的历史文化经历过巨大变革的优越性。

(2)内部因素——中国内部的腐败。内部因素则为中国自己的建筑体系没有在近代自主提升。这也与中国建筑历史的特殊性有关。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我们的建筑有小的变化,没有大的更新。如林徽因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所作的精辟总结:“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广大的区域。虽然在思想及生活上,中国曾多次受外来异族的影响,发生多少变异,而中国建筑直至成熟繁衍的后代,竟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的原始面目,形成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系统。”虽然中国传统建筑是古代能工巧匠对木结构的极致发挥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但因其始终没有大的演变,在近代建筑中便显现其负面效果。

3、历史主义观对民国建筑的影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在中国港口开埠以来,外国殖民者纷纷在中国的大陆上划定本国的租界势力范围。尔后由租界国内的建筑设计师或其它国家的西方建筑师承接修建早期的新建筑。这些建筑风格类型各异具有浓烈的其租界国特色,但又是西方现代建筑的集体表征。因租界所具有的特殊政治原因使临近租界范围的土地极为抢手,地价也水涨船高起来。在尔后修建其它的商业银行大厦、民居住宅等新建筑几乎皆由大富商,大官僚或海外华侨集资修建。在此之前外国建筑师已开始逐步转变,更加关注我国的建筑环境文化特色,“开始以中国建筑之部分应用于近代建筑”。

中国人很快吸收了西方新的建筑施工技术,接着又生产出许多自行研究的新型建筑材料。20世纪20年代,一批到国外学习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技术的年青学子已陆续归国。到民国时期,新建筑已经能由中国自己的建筑设计师承接兴建与外国在华建筑师分庭抗礼。早期,这批建筑师可能还只是停留在移植西方的建筑风格,但这批建筑师同时也通晓本国的传统文化及建筑特色,因此很快便能很好的融入了一些中国本土化的传统建筑特征,形成一些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如范文照、赵深设计的铁道部等均以欧式建筑为体干,但在建筑上缀以中国特色构件。

因此历史的东西不完全只是腐朽与过时的沉积,它也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古代能工巧匠的经验、摸索和智慧的总结。在纵观近代民国建筑的兴起与转变中,可以看出它透露着一种无形的“历史主义观”。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4、尊重历史建筑未来

无论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到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迭起云涌或是中国近代民国建筑的发展来看,根植于各自本土的建筑都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过程亦或是阶段,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对新风格前的传统建筑风格的完全否定,再而怀疑反思,最终提倡尊重历史来建筑我们的未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大师菲利普·约翰逊从事建筑事业的亲身经历中便反映着历史主义观对他的影响。同样,在中国的近代民国建筑亦是如此,从移植国外纯西式的建筑风格,进而内部吸收与再创造,发展中西合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建筑,使中国建筑再次融入到世界建筑的发展潮流,也让国际的建筑风格符合中国的水土,使之本土化。他们都透露着建筑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根植于历史,历史是文化延续下来的结合点,是总结了许多代匠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精华,、抹杀、毁灭历史沉淀的东西便是割断了传统的文脉。

我们新时代的建筑必须要懂得如何尊重我们的历史,在开发与保护,历史与现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之相协调。陈丹青曾在访谈中也说过他在看哲学家萨伊德写的书中“innovate”是创新的拉丁文的原意,而它的原意并不是指创新,而是指返回和利用过去的资源,找到一个新的可能性。回到过去的某一历史时期的氛围,在这种返回的过程,你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你的智慧,你的表现力,这个叫做创新。现代建筑显示了设计意识的大胆性和突破性,在认真研究古代人类居住环境的基础上,已创造了一组梦幻般的空间构图组合的形式,为建筑形式的更加多样化提供了新的启发。

返回现今建筑遗产上的复兴,有些老建筑本身就带有特定的人文背景如工厂的厂房、烟囱,古门楼,牌坊,胡同,民居等,当这些建筑遗迹及所处土地被收购时,更应该把握“尊重历史,建筑未来”的原则去建构新的环境,因此开发不是一定要建立在对传统和历史的破坏上,历史与现代的矛盾性仅仅只是我们的认识问题。

结语

对历史的完全摒弃,是对文脉的一种毁灭。许多房屋不是单纯的物质用器,它们还负载着精神功能和文化意义。建筑学不是纯粹的科学技术,它包含着人文内容和艺术创造的成分。中国现代建筑先天带有国际性,而缺乏中国文化的根基,需要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努力把中国的文化精神灌注其中,使之本土化。[4]中国和西方虽是两个不同而又完整的系统,可无论是在西方或是中国的绘画史和建筑历程中,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艺术家对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西方古典绘画大师安格尔曾画《路易十三的宣誓》便是模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可见东西方的艺术大师都坚信:从传统资源中可以生长出自己新的艺术风格,很多被人称道的大师都是在古代经典作品中,寻找一种自我发展的道路。

在建筑中亦是如此,菲利普·约翰逊的历史主义观及其建筑历程,中国近代民国建筑的发展。普桑、大卫、安格尔效法古代,赵孟頫、董其昌临仿古代经典,他们都只是整个人类学习的传统,从传统中创新,这样的文化策略中的一个缩影。但背后却向我们显示着历史主义观的重大作用,告诫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2] 张钦哲,朱纯华.菲利浦·约翰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12月

[3] 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月

[4] 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月

近代建筑范文4

【关键词】折衷主义 易兆云 建筑 装饰 纹样

一、中国近代折衷主义建筑的产生与特点

中国的近代史一直与西方列强相互抵触又相互联系,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科技方面还是哲学、艺术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融合发展。随着20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特别在沿海地区,汇集了大量的西式建筑体系及装饰纹样,并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独具一格。受19世纪折衷主义影响的中西融合式建筑在近代建筑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折衷主义起源于希腊语,意为“有选择的”,折衷主义的建筑就是自由组合各种建筑的风格特征,不以固定法式限制建筑形态与装饰的搭配方式,将不同历史和文化渊源的建筑装饰符号杂糅在一起,中国折衷主义建筑表面的中西装饰纹样的组合和铺排是中国近代建筑的独特所在。

二、天津易兆云故居建筑装饰纹样特色

作为19—20世纪中国最大的租界城市之一的天津,建筑界的封锁已被逐渐冲破,涌现了一批具有中国语言和西方风情的近现代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有浓重时代感的重要一笔。其中,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92号的易兆云旧居,以其对平衡美学的追求和匠心独具的装饰,较完整地体现了20世纪初建筑设计师们对中国“新式建筑”中装饰纹样的诠释和感情。

旧居建于民国初年,整体为意大利风格。建筑使用了西方绘画中的构图手段,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对于中轴线对称的热衷,建筑师在采用西方建筑格调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也做了重新定义。

(一)易兆云旧居的柱式装饰

作为意式风格建筑,立柱控制了室内空间的分隔和外部视觉空间的连续,立柱上的装饰也是旧居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易兆云旧居中的柱式取形于优雅的爱奥尼柱式,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纹,但在柱头中部雕有一个科林斯柱式中的对称毛茛叶纹样。柱头顶端连接一个须弥座似的装饰,有多层凹凸线脚做纹饰,承接处流畅自如,这种纹饰通常用于尊贵的建筑物上,在浪漫之余,将居住者处于社会高层的庄重严肃赋予这片土地(图1)。

厚重的墙壁、窄小的窗口、半圆的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和高大的塔楼,以及大量砖石材料构成意大利式建筑的主要特征,相比于同时期天津意租界的其他建筑,例如汤玉麟故居中宾客楼多使用曲线和弧线作为建筑的整体语言,宾客楼外表面使用两组古希腊的科林斯柱式作为柱结构的外部装饰,以一层向外凸出的古罗马式穹顶拱券为轴心对称分布,穹顶四周为四个拱形开窗,形似拜占庭时期的教堂构造。易兆云旧居简化了西方古典建筑中繁复的柱式装饰,将中式木柱柱础的基本形态组合在立柱底部,使得意式的优雅柔美与中式的大气中正相互穿插,完美结合。

(二)易兆云旧居的“福、禄、寿”纹样装饰

团寿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样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应用颇为广泛,多用装饰织物和瓷器,并常与福、禄装饰纹样组合。“人寿长,物久存,道恒在”是中华民族传统寿文化的独特追求,例如盛行于清代的吉祥纹样“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但由于基督教义中认为“蝙蝠是邪恶之物”,所以在近代中国建筑装饰中,谐音“福”字的蝙蝠纹应用较少。在天津同时期的意租界建筑群中,只有极少数的建筑将蝙蝠纹样用于建筑装饰中,如始建于1920年的曹锟旧居,门楼正上方雕刻有代表“福、禄、寿”的蝙蝠纹和寿桃纹等。易兆云旧居中将团寿纹用于屋檐下缘处的装饰,以示招福纳新,祈盼长寿健康。墙面顶端檐口下饰有二方连续葫芦和蔓带纹石雕,葫芦在传统艺术中因其茁壮的生命力,故寄托出对家族文化的传承祈望。纹样中间穿插欧洲古典花毛茛叶纹,将“福禄万代”与受人敬仰的寓意赋予整栋建筑,二者组合方式自然,装饰效果更具中心感,这一纹样装饰表现出居住者对健康长寿以及身份地位的盼望。

(三)易兆云旧居的其他建筑细节装饰纹样

一层窗户上方以二方连续梅花浮雕为主要装饰,与线性纹样曲直相映,多处窗楣为洛可可式C形造型,内嵌梅花卷草浮雕纹饰,窗户下方为西方古典宝瓶石栏杆。二层窗楣采用了欧洲传统建筑装饰,有着雍容的身份象征和大气奢华之意,窗户下方为叠层回纹石栏杆。一二层窗户间采用多条凹凸线脚作过渡连接,并在脚线下端做仰覆莲花瓣浮雕,将佛教信仰中的装饰与其他中西纹样用平行脚线贯穿。

窗户窄而高,玻璃上的木质装饰采用了中式传统菱形、方形窗格纹样,是中国传统窗棂的缩影。在一部分窗户两侧的柱式装饰呈方形,改变了以往圆形柱形结构,融入了中式方正对称的元素,方柱上雕刻了以S形曲线竖直排列、以窗户中轴呈对称分布的传统唐草纹。

结语

易兆云旧居的建筑装饰产生于一次融合的时代,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庸”为主导观念,追寻一种来自不同文化传承和人居环境的融合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现代世界逐步成为融合的统一体,对于现代设计而言,突破传统界限的铺排,是对一成不变的设计的反抗,这是易兆云旧居的装饰纹样带给中国建筑装饰纹样的启发,是创造性的建筑语言和思想的传承。

建筑装饰的融合是创新,更是一种发展趋势,相比较现代主义带给楼房的机械化和后现代主义带给城市的整体形态变化,建筑装饰纹样的再突破也是对后现代主义中“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倡导的一种应和。数千年来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经了无数代人的探索和文化的积淀,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天津折衷主义建筑的装饰已经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密切。目前意式风情区的建筑由于建筑本身历史价值和建筑装饰的独特艺术价值,已成为城市中心的旅游景区,意租界的建筑也大多用于商业发展,未来这样的中西融合的折衷主义建筑装饰,将会以其不拘一格的设计思想和语言在装饰设计界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高阳.中国传统装饰与现代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

[2]吴良忠.中国纹样[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3]邹加勉,易凯.西方古典装饰图案与配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近代建筑范文5

关键词:近代建筑群中西合璧建筑装饰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年代,正是建筑领域折衷主义思潮的兴盛期,它提倡创作自由,模仿一切建筑的长处。这种建筑思潮对我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历史影响。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就是在这一思潮影响下筹划和建设的,是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河南建筑由传统向现代转折期留下的文化遗产,它具有参酌古今、中西合璧的风格,是河南近代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和典范。

1、引言

1912年,河南大学在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立的“河南贡院”旧址上创办,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自1915年起,学校设计修建的一组近代建筑,是当时学校的教学、办公和生活用房。从校大门向北至大礼堂构成一条南北长0.5公里的中轴线,中轴线东内侧有六号楼,东外侧有 10 座分布整齐的斋房(称为 “东十斋”),中轴线西内侧有七号楼,西外侧有2 座斋房(称为“西二斋”)。西二斋西部有清代“改建河南贡院碑”、“重修河南贡院碑”各一通。建筑群总体构图为主体建筑居中,“前门后堂,左右斋房”,是典型的中国传统书院的布局形式。其风格还融合了西方建筑部分手法,美观实用,浑厚典雅,是近代中国公共建筑中最具组群特色的建筑类型。该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的近代建筑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与史料价值,至今仍保存完好。

2、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风格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既有中国传统的屋顶、木雕、彩绘及墙体的对称布局,又有爱奥尼式的巨柱和装饰精美的窗套和门楣等,它完美地融会了中西建筑的艺术风格。“近代建筑群的94根古典柱式也闪耀着创新追求之光。”[ 陈宁宁.黉宫圣殿——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P47]六号楼、大礼堂的爱奥尼式及七号楼的塔斯干式,都经过了设计者的改良。笔者认为,同样具有古典特质的西方柱式容易也能很好的经过设计整合后,和中国传统古老的建筑融会贯通,赋予中国的传统建筑新的面貌。

2.1南门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1936年兴建的河南大学正校门门为四柱三楼牌楼式建筑,砖木及混凝土结构。 大门为南北两个牌楼圆拱相连,中为正楼,两边为次楼,形成重檐效果,是我国古代四柱三楼式牌楼的进一步发展。多种珍禽奇兽雄踞双重飞檐之上,使人顿生庄严大方之感。大门上有筒板瓦、花脊走兽,下有斗拱承檐,檐飞起翅,四角如翼。正楼匾写“河南大学”,次楼匾额镶古典花纹,檐下额枋、雀替均饰以中国传统彩绘和木雕工艺,麒麟、凤凰等穿越在祥花瑞果间。两侧匾额镶嵌着中式古典花纹雕刻,这些都渗透着浓浓的中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

2.2六号楼

六号楼是河南大学第一座中西建筑手法合璧的建筑。该楼突破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平面呈“T”字型,中间4层,两翼3层。中间部分,6根爱奥尼式巨柱贯通二三层,门口设平台直达二层。屋顶中部为悬山灰瓦坡顶,两翼为硬山四坡顶。底层为基座层,灰泥粉饰,二层以上为青砖清水墙,西式玻璃门窗。其屋顶、墙体对称布局,中间高两侧低,具有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风格。六号楼的柱式、门窗,楣饰、圆劵柱、外廊、花瓶型栏杆以及灰泥线饰和窗套均为西方建筑装饰营造手法,给人稳重厚重的感觉。三层外廊下方的主体正立面上还有六根带有罗马混合风格的柱子,这些柱式经过了建筑师的革新,虽然没了凹进去的园槽和凸出来的槽背,但柱头左右仍各有一个秀逸纤巧的涡卷。柱子之间的门楣上装饰着半圆形和三角形的白色山花装饰,是简化了的西洋建筑装饰造型。

2.3 大礼堂

大礼堂为殿式建筑,分上下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楼梯6座,后台有两座为木质楼梯,水泥地基,青砖墙,大玻璃窗,采光良好。礼堂南立面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台基、屋身、屋顶”三分式构图手法,但在门厅凸出部位的屋身上则大胆引用了4 组8根直通檐口的具有罗马爱奥尼风格的巨柱,大大强调了建筑的主入口,突出了建筑立面的壮观效果。

巨柱柱身有24个平齿凹圆槽,槽背呈带状,下部是多层的西式柱础,柱头左右各有一个秀逸纤巧的祸卷,造型严谨,符合西方古典建筑形制。巨柱向上自然连通着中国传统彩画额枋,造型连接的自然美妙。在挺拔向上的西式巨柱之间是中式三樘垂花大门,大门以酱红色油漆涂饰,门上方悬挑坡顶,再向上方又照对着中国传统圆形彩画透花窗,使建筑庄重而不呆板,活泼而又不失严肃。

2.4七号楼

又称“博雅楼”,于1921年建成。楼高3层,其中半地下室1层,为当时主教学楼。该楼平面呈“工”字型,主门在楼中部东侧,四面各设一入口,均有歇山卷棚屋顶式灰瓦门廊。歇山式屋顶四角悬挑飞檐,建筑檐脚上设置套兽,檐下有中国古建筑特有的彩色木雕漏花挂落、雀特和垂柱。垂柱头雕刻着215个垂柱雕刻成的覆莲柱头造型,垂柱间镶嵌着曲2000多块精雕细刻、内容各异的锒透雕花板,古色古香,亮丽雅致.手工精到,充分反映了中国古建筑装饰艺术相当高的技术水平。与之浑然一体的装饰造型是二、三层墙面贯通至檐口的80根塔斯干壁柱、“柱身无圆槽,有柱础。柱式稳固有力,雄浑挺拔,造型比例严谨,尺度、体型、材料的运用较成功,在彰显简约之美的同时,不乏阳刚经典之气。柱间上下层窗间为悬挑坡顶式灰简瓦缠腰。楼四周安置西式风格的木质门窗并涂以传统的酱红色油漆。立面墙上底层以水泥沙浆抹面并以横向凹槽加以修饰,又使得建筑在典雅中饱含粗犷大气。”[ 冯柯.论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造型艺术的特色.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9,49(4).]

2.5东西十二斋房

东十斋、西二斋统称东西十二斋房。斋房位于南大门至大礼堂轴线之两侧。礼堂两侧分布斋房正是沿袭古代书院讲堂左右布置斋舍的做法,而且对建筑群起衬托作用。斋房处处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风格。结构为中式传统砖木型,屋面为横三道屋脊且四周有城垛式女儿墙相围,斋房门口均设有精巧的仿古式垂花门罩,顶部覆有筒板瓦。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30块木雕花板镶刻在两个垂柱之间,板上雕有梅兰竹菊、莲花、、珍禽异兽(麒麟、凤凰、蝙蝠等)、果实(石榴、葡萄等)、太极八卦图等。室内红色油漆的实木房门、楼地板、做工细腻的木质楼梯、扶手、栏杆。立面墙开设的传统平开长方形木窗,在窗洞外边采用简约的西式装饰线脚间或穿插卷草纹线条装饰。使得整座建筑在传统装饰氛围中,又有淡淡的西方建筑之韵味。

3、传统具象和现代抽象装饰的融合

近代建筑范文6

自明治维新(1868年)以来,日本建筑受西方工业文明成果冲击,其建筑技术及形式的演化,与同在远东地区的上海近代建筑中的西洋建筑形成情况相比较,进程相似――均较多引进当时西方先进技术和经典样式,洋为己用,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折衷和演化。本文将这类建于明治维新以来的西洋式历史建筑,简称为“近代建筑”。此类建筑,在日本多集中兴建于当年城市、港口的经济繁华地带,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其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矛盾尤为突出。近年来,出现一批强调保护理念、技术工艺先进、设计构思大胆的兼顾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工程实例。本次考察现根据在保护利用中对近代建筑的干预程度的不同,对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概述:

(1)日本近代建筑“本体”的保护利用。

(2)日本近代建筑的“改扩建”及可持续利用。

日本近代建筑本体的保护利用

这一类型的日本近代建筑强调对历史建筑“本体”的保护利用,总体来说,遵循着“尊重历史、兼顾利用”的原则。本次重点考察了广岛和平原爆点、神户北野异入馆街、横滨红砖仓库、以及东京国立新美术馆别馆等案例。上述案例以对近代建筑本体进行保护、修缮为重点,有的内部功能维持原样,有的做了更新,注重所植入的新要素与近代建筑本体的可识别性与原真性(表1)。

1 广岛:和平原爆点遗迹保护(表2)

广岛平和公园,坐落于原爆点南侧所对应的本川-元安川之间的三角形地块之中,由原爆点、原爆死役者慰灵碑、平和纪念资料馆等若干个遗址、雕塑、纪念建筑组成纪念序列(图1、3)。原爆点原建筑为广岛县物产陈列馆,坐落于广岛县元安川畔、相生桥东侧,是一座中央穹顶高5层、两翼4层的中轴对称建筑,有一个内庭院(图2)。1945年二战期间,世界首枚原子弹由美军投至广岛,原爆点就在该建筑西北方向160m处的空中。爆炸中,该建筑屋顶、所有楼板以及1层以上墙体几乎全被摧毁。而5层顶部的穹顶金属骨架则残留下来。战后,因其建筑残骸、屋顶穹顶钢骨形态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作为原爆纪念地而留存(图4)。此后,该建筑又历经2次修缮,作为战争遗址得以保护,最大限度地维持原状,体现其战争遗迹的特殊性与纪念性。

原爆点单体保护修缮理念与要点:①扩大范围作战争遗址环境及建筑的整体保护:总体设以平和公园为核心的含周边共42.7hm2的缓冲地带,在平和公园内设定0.4hm2的世界遗产区域和以此为中心的史迹。在此区域内的建筑配置、墙面材料、色彩、广告设置、景观要素等,均有相应要求。②原爆点附近立碑纪念建设者人员殉职处,营造了肃穆的战争遗址公园氛围(图5)。③照片测量记录:利用照片测量方式,用近400张照片记录并测量建筑现状。④加固残存墙体:第一次修缮的最大难题是正面入口左侧墙壁的扶正纠偏。两次修缮先后设置了钢结构加固措施,以避免横向震动。并对墙面进行树脂注入补强以及钢骨架修复等工作(图6)。⑤展示教育:在纪念馆内陈列战争及爆炸多种证物、及原爆点区域原爆前后沙盘模型等,并出售介绍原爆点建筑复原修缮的图册。

2 神户北野异人馆街:萌黄之馆、风见鸡之馆(表3)

自1868年兵库开港以来,神户市山手地区周边一带逐渐成为外国人居留地和日本海外贸易的窗口。现存北野地区异人馆街是日本明治中期兴建的西洋住宅的典型案例,在历经二战破坏、战后重建、过度利用以及个案迁移保护之变迁后,自1978年起,依据《文化财保护法》被选定为“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遵循“整修”、“修景”两大原则,确保整体街区风貌和绿化景观的保护与延续(图7)。

作为神户北野地区异人馆街中最具代表的两幢建筑,反映着独特的异域风情与建造文化――萌黄之馆是两层木结构,木板墙建筑,风见鸡之馆是砖瓦外墙建筑。其保护修复工作,充分尊重建筑的原始历史信息、原使用功能甚至原业主信息,并真实再现了外观风貌、色彩与室内特色装饰及场景(图8~11)。

保护复原理念与要点:①全面整治,恢复历史风貌,保持原真性:重点修缮并恢复建筑原有外观风貌与原有色彩,其中,萌黄之馆外檐色彩复原为初始的淡绿色。同时,整治完善排水沟及防水设施,保护外墙及地基等。②保护室内特色:全面保护建筑室内格局、特色装饰及陈设,如顶棚、侧墙装饰线脚,壁炉,木楼梯、木护壁、木地板、门窗以及家具等均得到妥善保护与修复。③忠实记录并保留历史建筑损坏过程的特殊状态:如原样保留风见鸡之馆的砖砌烟囱在地震中被震倒在庭院泥地中的状态,旁立牌纪念(图12)。④保留原设施设备、新增必要设备:完整保护室内原有特色吊灯、壁灯,原样保留原有卫浴设施做展示用,萌黄之馆另在庭院内新增加厕所供观众使用,并铺石板。还新增空调设施,室外机隐蔽搁置于院内。风见鸡之馆的消防、报警、广播设施集中设置,小型高效。⑤历史场景再现:还原展示建筑原有历史信息,如陈列屋主原有照片、按原室内陈设格局重新摆设家具等,并出售原设计明信片、相应物品等,将陈列博物馆浓郁的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给公众(图13-15、17、18)。

3 横滨:红砖仓库1号馆、2号馆(表4)

明治末年兴建的横滨港区二幢红砖仓库,长约150m,内设推拉防火钢门,代表当时最先进技术水平,为日本的模范仓库。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后,1号馆部分损毁,之后对1号馆进行缩短长度及补修工程,从此形成了短1号馆和长2号馆。二战后至1956年红砖仓库被美军接管,1989年停用。1992年2月该建筑进行基础、外墙修缮,构造补强等,2002年4月作为新的文化商业设施,重获新生,现在是横滨港富有历史特色的新商业文化旅游场所(图16)。

保护利用理念与要点:其清水红砖外立面的完整保护修复,细部构造及构件的保留等凸显历史原真性;而新添要素及修复、加固措施具有可识别性。新商业文化功能的植入,使老建筑焕发新生,并重新融入都市生活之中(图19、20)。

(1)、兴建公园,重塑总体环境,妥善保留历史场所信息:红砖仓库1号馆、2号馆坐落于横滨港今红砖公园内,环绕建筑的是大片草坪与铺地,公园内经整治后再无其他建筑,从很远处就可完整欣赏建筑风貌。公园广场上现保留原有铁轨痕迹及明治时期的石块路原样,此外,铁桥及船坞等当年的地标建筑物也被完整保护修复(图21)。

(2)维持历史建筑外观风貌,注重原真性与可识别性:修缮后基本维持了关东大地震后1号馆短、2号馆长的体量现状和原建筑外观,未作体量补足与过多干预。同时,在1号馆朝向海港的方

向贴建钢结构2层观景敞廊,在1、2号馆平行的长边分别扩建有1层玻璃围护结构茶座,贴建构筑物具有可识别性和可逆性(图22~24)。

(3)根据功能需要重新划分空间:现有空间主要为开敞式大空间,以供商业灵活布局,同时局部保留历史原有隔墙。新增卫生间、电梯、自动扶梯等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增设疏散楼梯为不锈钢金属构件加玻璃的通透造型,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和可识别性(图25、27)。

(4)特色构件留存展示:原位保留历史原有避雷针、消防用水管,特别保留有极具特色的原有防火门及美国产吊滑轮,但不再作为防火设施使用。此外,还集中搜集历史原有砖瓦构件,并陈列于商业空间的主要通路之中,增添趣味性与知识性(图26)。

4 东京国立新美术馆别馆(原步兵第三连队兵舍局部留存)(表5)

原日本旧路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三连队兵舍,总体格局呈“曰”字形,二战后自1962年起作为东京大学生技术研究所使用。在研究所于2001年迁走后,这栋建筑原本预定被全部拆除。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多方呼声下,该建筑虽有历史价值但仅小部分得到保存,经内部改造后,于2006年开始作为国立新美术馆别馆使用。目前,除小部分保留建筑外,兵舍原址矗立着面积约为47 960m2的国立新美术馆,曲面玻璃结构的造型材料新颖,极具现代感。(图28-31)

保护利用要点:这是一般历史建筑局部留存并再利用的特殊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各方对该建筑局部留存的不同态度以及修缮过程的复杂性,通过复原模型、历史照片以及介绍手册等方式,在国立新美术馆中经展示,完整真实地呈现给大众。

近代建筑的改扩建及可持续利用

日本有的近代建筑根据新的功能在保护修缮及可持续利用中,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对“整体性”,“原真性”、“可识别性”、“可逆性”等保护原则的理解。本次重点考察有东京丸之内车站保存复原、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修缮扩建、东京三井主楼(中央三井信托银行)修缮扩建、神户税关大楼修缮扩建、日本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横滨分社修缮扩建等项目。这些案例,或立足于街区整体保护,或积极探索地下空间,或充分利用特殊容积率制度,技术工艺先进。设计构思大胆,值得借鉴(表6)。

1 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原旧帝国图书馆)(表7)

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坐落于东京上野公园内,原为旧帝国图书馆,呈“H”形平面。该建筑为文艺复兴风格,1906年部分竣工,1929年扩建,而原设计构想的“口”字形平面始终未能实现。直至1999年前,该建筑一直作为国立国会图书馆支部上野图书馆使用。由于使用者减少,建筑物老化,于2000年被改造成专门的儿童图书馆。

该建筑折射着日本近代不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变迁:明治时代创建的原建筑结构被称为“钢加强砖混结构”――用水泥砂浆将红砖砌成墙,砌筑红砖并不露出表面,同时用钢梁托住楼板,由钢梁和砖墙来支撑整个建筑。其东、北侧外墙表面选用白色安山岩和米色点状砖,与红砖砌体结构浑然一体。在砖的砌筑法上,东、北侧采用法式砌筑,西侧采用英式砌筑。

修缮扩建理念与要点 建筑本体的重点保护区域按历史样式甚至历史工艺进行精心修复,新添体量及要素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造型,具有可识别性;建筑设备设施及性能得到全面提升:结合儿童的安全、舒适、愉悦等心理与生理需求进行设计。

(1)外立面保护修缮与尽量维持历史建筑的三个外立面被完整保护。而朝向内庭园的原外立面因新玻璃走廊的植入,变为室内空间的界面,但仍尽量完整保留外墙原有风貌。此墙完整保留原有“白釉砖”和原有榉木框玻璃窗等历史信息,从楼板和原外墙的交接处仍可清晰反映新旧标高关系。因功能布局的需要,部分外窗槛墙被拆除后改成朝向走廊的内门,并用历史样式加以呼应(图32-36)。

(2)室内厅堂保护:室内主要楼梯、厅室的门窗、线脚、特色构件等被原样保留、重点保护。大楼梯的保护修缮尤为精致――大楼梯为铸铁结构、榉木楼梯,梯段背面铺木板,并由四周墙壁悬臂支承。楼梯间净高20m,气派华丽。考虑儿童使用安全防护需要,在原有铸铁镂空栏板和实木扶手的内侧加装较高的玻璃栏板。原位保存有创建时期的黄铜灯架、石灰玻璃灯罩的吊灯原物,并作为室内其他房间灯具复原的依据(图37-39)。

(3)功能优化与性能提升:扩建部分设有休息厅、休息廊、疏散楼梯等作为图书馆功能的必要补充,并整体增设必要的、具有装饰性和隐蔽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与空调、消防与电气设备,尽量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4)新旧体量穿插与可识别性:扩建的玻璃块体与历史建筑形成一种斜向穿插关系――客流可通过低矮的新玻璃块体入口进入,经过历史建筑的原有门厅,随后被引入与其相连的面向内庭园的新增玻璃走廊(图40-42)。

2 东京:三井主楼(表8)

建筑坐落于东京都日本桥地区,在关东大地震中损毁后,经改建、作为日本桥地区的象征性建筑物留存至今。1 999年,包括三井主楼在内的所在街区作为第一个适用于特定容积率制度的街区,在以前特定街区扩增容积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于被认定为重要文化财建筑物的三井主楼基地面积3倍的建筑面积,这使保存三井主楼、并建设与东京都中心写字楼需求相适应的最先进的超高层大厦得以实现(图43、44)。

修缮扩建理念与要点:①整体保护主楼本体:主楼本体的外立面、底层大堂、重要功能房间等均得到最大限度的整体保护。②保留特色构件:特别保留有原建筑的金库大门等特色构件,并按历史样式复原了壁灯。③新旧建筑体量并置:老楼为多层建筑,新楼为高层建筑,二者以纵高的共享空间及水平空中连廊相衔接。④情景再现用一面刻划有历史建筑巨柱细部的玻璃墙面,作为新旧建筑的衔接与对话过渡。⑤功能衔接与设置:在老建筑4层、即新建筑3层标高处以桥廊连接,功能共享。具体设置包括有,4间宴会厅、6间功能用房、商务中心、沙龙等。⑥为日本首例成功运用“特殊容积率制度”,保护老建筑、并扩建高层建筑的项目(图45-49)。

3 神户:神户税关大楼(表9)

神户税关旧厦为外廊式建筑,建成于1873年,后于1922年火灾中被烧毁。第二代神户税关大楼竣工于1927年,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中区一层办公区损毁严重。大楼于1998年进行修缮扩建,老楼沿街建筑被完整保护,地震中损毁的中区办公区被改为室外庭院,并保留多根沿老楼内侧的柱子。同时改建成展厅连廊,展厅内设有专门的建筑沿革陈列展览区及对外咨询服务区。新楼则主要作为税关的内部办公空

间使用。扩建后的税关大楼采用“船”的造型,占据了整个街区,成为神户港的新标志(图50-54)。

修缮扩建理念与要点:①完整保护原有风貌,体现原真性税关大楼外立面以及原有三层通高圆形大厅、楼梯间等特色空间等被完整保护。圆形大厅内彩色镶拼马赛克地坪、实木扶手、铸铁镂空栏杆、抹灰线脚、柱式等均被完好保护修缮。朝向现有庭园方向的原老楼内立面被完整保留,并依附原保留结构柱做二层通高玻璃连廊,视野开阔。原中区柱式现作为庭院中的景观构筑物被妥善保护(图55-58、66)。

②新旧建筑融合共存:扩建后的税关大楼,其扩建部分采用与老楼相近的建筑语言、要素、色彩,共同构成一个风貌协调统一的完整街区,新旧融合共存。并利用色泽、质感、体量相近的拱廊灰空间,植入于新旧建筑之间,作为衔接与过渡;新增沿街裙房的体量、檐口标高、细部线脚等与老建筑的处理手法一致(图59、60)。

③扩建造型材质体现可识别性:新建筑在内庭院中的造型,整体以透明玻璃材质的现代感十足的船头造型,与老建筑相呼应。而新旧建筑交接处的拱廊及外墙材质采用与老建筑外墙材质色泽相近、工艺相仿的材料,但仍可从直观上加以区分(图61、62)。

④新增生态节能技术,在外墙侧设太阳能发电板指示牌标示。增设消防报警设备系统、空调系统等(图67)。

4 多样的新旧建筑关系处理(表10)

小结与启示

1 总体风貌保护及适当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1)贯彻分级保护策略

普遍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与区域性风貌保护,执行分级保护(国――都、道、县――市、町、村)。区域保护的贯彻以及保护基金的设置,行之有效地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困扰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两大难题。

(2)重要历史建筑扩大风貌保护范围

强调总体环境的整治和营造,深化拓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展示的力度和层面,使之系列化、串行化。

(3)保护制度灵活多样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密度中心城区新建设与建筑遗产保护以及历史文脉延续之间的矛盾。特定容积率制度、特定街区制度等鼓励制度的谨慎选用,在日本城市中心区高密度的历史街区,有的应用较为成功,有的历史建筑借此灵活转化获得新生。

(4)功能定位因地制宜

普遍重视老建筑的功能延续及持续性利用,力求为老建筑注入新的活力,使其重新融入城市生活。

(5)新旧建筑关系多元

对新旧建筑关系的理解与设计构思虽丰富多元,但仍基本遵循原真性与可识别性的原则。注重新建筑采用新材料、新构件,注重在新建筑中保留展示历史建筑原有墙面,设施等历史信息。

2 保护利用设计与修缮技术

(1)全过程、多专业设计

注重记录与考证,普遍利用多样手段对历史建筑本体及周边区域环境的原貌、变迁和现状进行充分记录、测绘、检测与考证,这是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设计的重要前提与必要依据。保护利用设计通常涵盖建筑、结构、水、风、电、室内、景观等多个专业,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2)重视传统技艺传承

尊重并重视对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以及传统结构、构造等技艺的传承延用。充分保护保留原有设施构件及典型工艺构造节点,有条件的尽量做到“原物、原样、原位保护并展示”,对零散构件或根据具体情况集中陈列展示保护。优先采用原工艺原材料进行修缮或复原,基本做到“整旧如故”。对复原部位或构件,并不刻意仿旧,坚持原真性与可识别性原则。

(3)尽量最小干预

历史建筑本体或周边新添要素、新增设备设施,以最小干预历史建筑本体风貌、结构、特色空间为前提。历史建筑的扩建,普遍采用新材料、技术。造型,兼顾与历史建筑本体风貌的协调。

(4)重视结构加固

受地域特殊性影响,非常重视结构加固与抗震加固,多采用隔震措施。

(5)设备设施更新

日本近代建筑的设备设施更新,通常涵盖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和电气设备设施,较为全面、隐蔽、高效、小型、节能。有的历史建筑功能未发生大的变化,其设备设施进行适度改善,充分保护历史原有风貌、兼顾利用。有的历史建筑被植入新的功能,需进行全面的设备设施更新,仍以保护历史建筑重点部位的原有风貌为前提,同时尽量满足新的使用需求。

3 普及展示教育

(1)普及充分

考虑受众的年龄、教育、职业以及语言等的不同,多采用多语种、内容侧重不同的图册进行宣传普及(图68)。

(2)告知详尽

涵盖建筑本体基本信息、历史沿革、原屋主信息、设计施工概况、历次修缮损毁信息、保存历史原有部位构件介绍、甚至本次修缮施工周期及注意事项等诸多层面(图6g)。

(3)陈展多元

上一篇建筑理论

下一篇建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