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裂缝控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裂缝控制范文1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超长混凝土,虽然在施工中小心谨慎采取多种方法,但裂缝依旧常有发生,特别是基础贯穿裂缝出现在重要的结构部位。危害极大,它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削弱构件的承载力,同时会可能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开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 超长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 设计原因
设计欠妥,或计算错误,受力钢筋截面偏小、配筋位置不合理、节点不规范、梁的跨度过大、高度偏小,结构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引起应力集中,构造处理不当,现浇主梁在搁次梁处如没有设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种结构缝设置不当等因素均容易导致砼开裂。
1.2 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较常见的原因是水泥、砂、石等质量不好,若工程上用了不合格的材料就会产生“豆腐渣工程”。所以说只有材料的质量关把好了,工程质量才会在根本上得到保证。
1.3 结构受荷
关于这一点比较常见。如早期受震、拆模过早或方法不当、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施工超载、张拉预应力值过大等均可能产生裂缝。而最常见的是钢筋砼梁、板受弯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普通钢筋砼构件在承受了30%-40%的设计荷载时,就可能出现裂缝,肉眼一般不易察觉,而构件的极限破坏荷载往往是在设计荷载的1.5倍以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钢筋砼构件是允许带裂缝工作的。
1.4 各种原因造成的变形
由于地基变形造成的应力相对较大,裂缝的大小、形状、方向决定于地基变形的情况,使得裂缝一般是贯穿性的。砼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线膨胀系数一般为1×10-5/℃。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温度变形,由此产生附加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砼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会逐渐减小,收缩裂缝较普遍,常见于现浇墙板式结构、现浇框架结构等,通常是因为养护不良造成。
1.5 混凝土的运输造成离析
因为混凝土从预拌完成后到浇筑现场有一定的距离,而这段运输时间往往是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和易性的关键,同样其亦受一定的隐患因素制约,高温天气混凝土搅拌车尾部的混凝土水份蒸发较快。容易给人造成错觉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大;雨水天气,混凝土搅拌车尾部的混凝土水份较大,容易产生离析。
1.6 施工工艺
1.6.1 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足、支撑的地基下沉、过早拆模等都可能造成砼开裂。施工过程中,钢筋表面污染、砼保证层太小或太大,浇筑中碰撞钢筋使其移位等都可能引起裂缝,施工控制不严,超载堆荷,也可能导致出现裂缝。
1.6.2 砼是一种人造混合材料,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成型后砼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因此砼的搅拌、运输、浇捣、振实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1.6.3 砼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质量与裂缝的关系密切,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如干燥过快,则产生收缩裂缝,通常发生在表面上,裂缝不规则,宽度小,另外水泥在水化及硬化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使砼内外部产生温差,超过一定值时,因砼的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2 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2.1 由于砼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浇筑速度过快、振捣不实、施工缝做法不当、模板走动等原因形成的裂缝可以按照《混凝土施工规程》严格执行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振捣施工缝设置和旧混凝土连接,按模板制作、拆模以及养护方面的规定来防止。对已出现这类裂缝的构件,也要区分构件的类别、构件的受力特征、裂缝所在的部位以及裂缝严重的程度,分别采用一般混凝土裂缝补强措施或采用充填混凝土材料、钢锚栓加固、粘钢板加固、预应力加固等补救措施。
2.2 对水泥、水、骨料、外加剂、钢筋材料选用不当形成的裂缝,必须用对进场原材料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的办法加以预防,凡不合格的次品材料一律不得使用,或经试验后降低等级使用;对已发生这类因材料选用不当而产生的砼缺陷或裂缝,必须作长期详细地观察(因有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现),认真查明其原因和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研究制定其处理和加固方案。这是因为一旦因材料选用不当而发生的质量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
2.3 地基过大不均匀沉降产生过宽裂缝时,进行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沉降验算可以防止这些裂缝的出现,对已出现这类裂缝的结构,要采用地基基础的防治措施对地基基础妥善处理后,再采用建筑结构的加固措施来解决。
2.4 由于天气干燥、初期养护不好、混凝土早期受冻、大气温湿度的变化产生的裂缝分别采用加强混凝土结硬化过程的自然养护、蓄热养护,采用引气剂使混凝土内部均匀分布气泡,预留温度伸缩缝等措施修补。受冻严重的构件,有的要拆除,有的要加固后方可使用。
2.5 由于承受荷载使构件产生过宽裂缝,合理地进行设计,可以防止这些裂缝出现;对已出现的过宽裂缝的构件要采用加固措施进行加固。
2.6 对因使用及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裂缝,要依据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①因多次冻融而产生的裂缝,除对已形成缺陷和损坏的部分予以补强或加固外,宜添加对受冻混凝土构件的保温措施;②因处于侵蚀性介质中而产生的大面积的缺陷损伤,除应剔除受腐蚀和损伤的部位予以补强或加固外,应使用矿渣水泥混凝土或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罩面加以保护;③因地震灾害的损伤要采用抗震构造措施来预防;对已产生的不太严重的地震损伤可参考震损建筑修复加固的办法来解决。
2.7 从改善约束条件着手,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2.8 从控制温度着手,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合混凝土时对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综上分析,大跨度混凝土的裂缝应针对形成原因,首先考虑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计施工及使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结构安全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裂缝控制范文2
关键词裂缝原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墙改、住宅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裂缝控制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的涉及的纠纷和官司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因此加强砌体结构,特别是新材料砌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房屋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产生裂缝的原因:
砌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抗震性能,同时墙体裂缝给居住者感观上和心里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
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八字型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和垂直裂缝。
1.1平屋顶下边外墙的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裂缝位置在平屋顶底部附近或顶层圈梁底层附近。主要原因是钢筋砼顶盖板在温度升高时伸长对外墙产生的推力。
1.2顶层内外纵墙和横墙的八字型裂缝。当外界温度上升时,砼顶盖变形大,墙体变形相对较小,即屋盖部分的伸长量比墙体伸长量大的多,从而使屋盖受压,墙体受拉、受剪。剪应力和拉力又引起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过大时,将在墙体上产生八字型裂缝。
这种裂缝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两端重中间轻,顶层重往下轻,阳面重阴面轻。
1.3女儿墙裂缝: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发现,单是保温层上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在外界温度变化下的伸缩变形也能将外墙推裂。按现有的建筑构造定型节点图,砂浆找平层一直铺到女儿墙根部,不但不断开,反而在边端还要加厚,堆成三角形。夏季阳关照射下找平层的伸缩导致墙体开裂就不足为奇了,由于屋面板和水泥砂浆面层发生过大温度变形,使女儿墙根部受到向外或向内的水平作用力而引起的女儿墙根部与平屋面交接处砌体外凸或女儿墙外倾所产生的。
1.4房屋错层处墙体的局部垂直裂缝。当房屋的楼(屋)面为现浇钢筋砼结构时,由于收缩和降温引起的楼(屋)面缩短受到墙体的限制,使楼(屋)面构件处于受拉状态。如果房屋过长,或设计时按采暖考虑而实际上为采暖,则可能在楼(屋)面上每隔一定距离发生贯通全宽的裂缝,在四个角发生八字型裂缝。当房屋有错层时,错层处的墙体容易产生局部的垂直裂缝。
2、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主要有:
2.1在墙体中部出现的阶梯形裂缝。
2.2环块才周边灰缝的裂缝。
2.3在外墙主要反应在窗下墙,出现竖向均匀裂缝。
2.4在山墙等大墙面由于收缩还会出现竖向、有的是水平向裂缝。
收缩裂缝一般多表现在下部几层,这是由于墙面的收缩变形受基础及横墙的约束所致。
3、温度、干缩及其它裂缝对于烧结类块材的砌体最常见的为温度裂缝,而对非烧结类块体,如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也同时存在温度和干缩共同作用下的裂缝,其在建筑墙体上的分布一般可为这两种裂缝的组合,或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裂缝现象,而其裂缝的后果往往较单一因素更严重,另外设计上的疏忽、无针对性防裂措施、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违反设计施工规程、砌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及缺乏经验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对砼砌块、灰砂砖等新型墙体材料,没有针对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适合的砌筑砂浆、注芯材料和相应的构造措施,仍沿用粘土砖使用的砂浆和相应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墙体出现较严重的裂缝。
二 砌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控制砌体结构裂缝的实用方法,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从防止裂缝的概念上,形象的地引出“防”、“放”“抗”相结合的构想,这些构想、措施已经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一些措施也引入到《砌体规范》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我国砌体结构裂缝仍较严重,纠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
长期以来住房公有制,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认为多层砌体房屋比较简单,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这样一旦出现裂缝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而且会发生一些质量纠纷也不利于保护自己。
2、防止顶层裂缝的的措施:
(1)屋面设置保温层,减小温度变形:屋盖施工尽量做好保温层。
(2)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块预制或留置伸缩缝,或在屋面与砖墙间设置滑动面,以减少屋面伸缩对墙体的影响。
(3)对屋面较长、平面形状较复杂、构造和刚度不同的房屋,可每隔一定的距离将屋盖、楼盖、墙体或其它有关构件断开,形成较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因温度变形和收缩产生的拉力大大减小,从而防止裂缝的出现。
(4)提高砂浆强度,保证砌筑质量,在易开裂处设置水平钢筋承受拉力。
(5)钢筋砼屋面板与墙体或圈梁的的支撑处设置水平滑动层,并强调接触面设两层油毡夹滑石粉保证确实能滑动。
(6)加强圈梁的刚度和密度。
(7)顶层门窗洞口过梁上部水平灰缝内设置水平钢筋网。
(8)顶层挑梁末端下砌体适当配筋。
3、防止底层墙体裂缝的措施:
(1)加强基础圈梁的刚度。
(2)底层窗口下墙体配筋。
4、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1)在屋盖适当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2)当采用现浇钢筋砼挑檐的长度大于12m宜设置分隔缝,缝宽不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3)建筑物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砼裂缝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砼的施工质量,在砼生产及设计、施工中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是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工程质量,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裂缝控制范文3
【关键词】墙体抹灰裂缝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各种工业、民用建筑逐渐发展起来,这也引起了建筑外观、结构等发生了变化,以及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等,都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对房屋的前面建设要求越来越高,而由于建筑设计、施工、建材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各部分无法全面配合,建筑墙体抹灰工程中时常会出现裂缝、空鼓。
产生裂缝的原因
1、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是出现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等。
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由于顶板的温度比其下的墙体温度要高得多,而混凝土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与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一般情况下,剪应力在墙体内的分布为两端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部小。温度裂缝是墙体早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一般在经过一个冬夏之后才能逐渐稳定,裂缝宽度随温度变化略有改变。
2、材质原因
目前,填充墙砌筑都是以轻质的砖块为主, 已经淘汰了黏土砖。因为轻质砖块的质量轻,作为非承重墙的材料是可以有效减少重量,同时还是环保性材料,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但轻质砌块也有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它的收缩率比一般黏土砖块要大,其中的含水量也较低,在长期时候后,材料会出现大量的干缩,很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裂缝出现;其次,轻质砖块容易出现第二次收缩,干缩后的材料受到各种潮湿因素的影响,然后又脱水,在此造成干缩,引起墙体裂缝;最后,轻质砖块的抗拉力和抗压力都较弱,通常只占黏士砖块的5 0%左右: 由于砖块的质量轻,质量不稳定等,会导致裂缝出现。正是因为轻质砖块的这 特点,如果再遇有抹灰时水泥安定性不好或是砂子含泥量大等方面的问题时,极易产生抹灰墙面裂缝问题。
3、抹灰层自身的龟裂缝
抹灰层自身的龟裂缝多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有关规范、管理人员疏于管理造成的。常见的问题有:一次抹灰过厚、基层混凝土或砖墙未浇水、砂浆配比不当、抹灰后墙面养生不够、大风天气门窗封闭不好等。
4、填充墙自身收缩产生的裂缝
该种裂缝是比较规律的,一般出现在柱边或梁底。引起收缩裂缝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在砌筑时砂浆木身具有流动性,加上重力的作用,墙体会逐渐下沉并出现裂缝;墙体砌筑砂浆在凝结的过程中会自然的产生收缩,但是这种收缩时间长,通常在砌筑的1个月左右才能完成;最后,预埋在墙体内的管线布局会影响到墙体的构造,如果处理不当, 也会造成抹灰墙面开裂。
二、墙体抹灰工程中裂缝的防治措施
1、墙体抹灰前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模板必须选择合适的隔离剂,禁止使用油性材料,采用脱模粉或脱模剂,涂刷面干后使用。另外,组砌的方式要正确,根据施工规范和建设要求设置拉结筋或抗震筋,强化墙体的刚度和抗压力。墙体施工必须保证且充分变形,墙体必须具备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抹灰施工, 在常温下为5—8天。砌体和混凝土墙、梁、板的竖直水平缝需要留出宽、深各2cm的缝隙。砌体已经充分变形后,使用1:2.5—1.3水泥砂浆填嵌密实。电气、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预留的管、盒、线槽应先浇水保湿,再用108胶:水:水泥=1:4:3的胶质结合浆涂刷,最后用1:3水泥砂浆分别密实,直到墙体平整为止。
2、原材料控制
(1)砌体材料进人现场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对于宏观检查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退出现场。对于宏观检查合格的材料,要现场取样送检测中心复试,合格后方能用于施工。
(2)在建筑峰期,砌块出厂时大多未达到养生期,这时最好提前做好砌体材料的进场计划。在施工现场堆放砌块时,要注意排水和防潮,用塑料布覆盖,防止雨水淋湿。潮湿的砌块不得用于砌筑。
3、严格控制抹灰施工过程
(1)在墙体抹灰前, 必须做好基层处理涂刷, 基层处理剂应该按照建筑墙体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剂种类。墙面的处理时间也应该按照所处理的建筑种类和涂刷方式而决定。
(2)抹灰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工艺,在施工中必须按照相关的建筑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必须分层抹灰;在施工时限允许的条件下,墙体基层抹灰结束后最好是推后面层抹灰和饰面工作。
(3)由于目前多数墙体都是用轻质砖块砌成的;在完工后,一定要给墙体一定的稳定时间,保证墙体有充分的变形基础。
(4)抹灰前, 在墙体与混凝土之间钉设钢丝网片, 可以稳定墙体;或在基层抹灰时,在抹灰层间铺设无纺网格布,减少收缩裂缝的形成。
4、保证基层平整度
(1)墙面脚于架眼、燃气、电缆、通讯等穿墙管根、孔洞堵塞严密;门窗框与墙体连接处用发泡剂填塞严密;
(2)铺钉镀锌钢丝网;主要的敷设方式和位置是:墙体与混凝土交接处、门窗洞口周围、墙体沟槽剔凿处;铺设要求为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钢丝网为柔性材料,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抹灰层与不同基层材料时因其收缩变形不同对抹灰层产生挤、拉现象而导致抹灰层出现裂缝,并减少裂缝的出现,提高抹灰层质量。
5、防止温度裂缝的措施
(1)屋面、挑檐留置伸缩缝,也可以在屋面与砖墙间设置滑动层,以减少屋面伸缩对墙体的影响。
(2)对于房屋较长、平面形状较复杂、构造和刚度不同的房屋,可每隔一定距离将屋盖、楼盖、墙体或其他有关构件断开,形成若干个较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因温度变形和收缩产生的拉力大大减小,从而防止裂缝的出现。
6、养护
墙体抹灰裂缝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太对的原因综合在一起才发生的。大部分的因素就是由于养护不当,造成抹灰裂缝。因此,抹灰完成后必须加强洒水养护,这对减少和控制裂缝的出现有积极意义。因此,每12小时就应对抹灰层进行一次洒水养护,洒水养护不得少于7天;同时,高温天气应选择在早、晚进行室外抹灰,在抹灰完成的4小时后进行洒水养护,以保证抹灰砂浆早期强度的及时增长,避免由于抹灰时内外温度差异大而造成的温度应力裂缝。
总结
综上所述, 导致墙体出现抹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设计、质量、工程施工等方面加强管理,彻底改善墙体抹灰工程的裂缝问题。首先,我们要求建筑设计和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再者,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严格管理,控制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对任何一部分的工作都不能放松警惕,而施工人员也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使用者也要好好维护建筑结构,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和预防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问题,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莹。对建筑墙体抹灰裂缝的产生及原因分析[J].民营科技,2010,(03)
[2]闰瑞双。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
[3]贾传根。广东地区抹灰层空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09,(05)
裂缝控制范文4
关键词:水泥砼;裂缝;施工工艺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the peop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raffic has a direct imp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the highway pavement structure is the major form of cement concrete road surface. The road surface features are: high intensity, long service life and can be a very good use of local resources. But in the cement concrete road surface tri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oday, there are still some inevitable defects, the main problem is how to control and repair cracks of concret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ement road surface crack prevention and repair method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Keywords: cement concrete; Cra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Q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水泥砼的裂缝的预防
水泥砼路面以其使用寿命长、抗压性强、耐磨度高和稳定等优点在桥梁及路面建设中被大量的使用。但当路面受到破坏或没有定期进行养护时,路面水泥砼就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这种水泥砼裂缝会导致路面的整个抗压性的下降,稳定性大幅下降。所以如何对水泥砼裂缝进行预防是路面施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水泥砼的设计要求
下面主要分析水泥砼路面的设计要求:
水泥砼结构比例
目前,使用的水泥砼在设计中需要的钢筋量每日剧增,并且钢筋的密度更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工人在施工时,不能采用坍落度较大的水泥砼结构。因为这种大坍落度的水泥砼使用粗骨料用量为代价,导致了细骨料和水泥以及水用量比的增加。这些比例的增加最后导致了水泥砼在固结中体积变化的稳定性下降,抗压能力弱,就导致了裂缝产生。所以我们严格控制水泥砼结构中用料的比例,尽可能减少裂缝的出现。
水泥细度
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提高,水泥的细度在逐年的增高,水泥中的粗颗粒几乎很少甚至没有。但在工程上,存在的粗颗粒对水泥砼的稳定性和缓解裂缝的出现是很有效的。水泥细度的过渡增加反而导致了裂缝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水泥在溶于水后,放出热量的速度增加,温度骤升,使得没外表面产生了极大的温差。出现了裂缝现象。所以我们在水泥的选用过程中,不应盲目的追求其细度,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用适合该路面的水泥型号。
1.2 水泥砼的施工工艺
水泥砼搅拌时的时间要准确的掌握好,最长搅拌时间不能超过最短搅拌时间的三倍,振捣要均匀,严格避免超振和漏振[1]的现象出现。
在水泥砼搅拌的过程中,如果砼的温度过高,应及时的采取一些降温的措施。如果采用的是水降法,应准确的测量水的含量进行用量的调整,保证水灰的比值不变。
水泥砼路面施工前,要仔细对发电机、运输的车辆和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测,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其完好性。并且要在现场设有备用的施工设施,以免发生故障时影响正常的施工的进行。如遇情况停止施工后,重新铺设时,应按照路面裂缝的处理方式进行接缝继续铺设。
确保路面养生的质量,要采用优质的养护剂,或者采用传统的水养生。严格避免采用不用遮盖物的水养生法。
及时的对施工路面进行切缝处理。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温度状况来确定最早的切缝时间。最好采用多台切缝机同时作业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切缝深度是水泥砼板厚度的三分之一。不宜过深或过浅,因剩余部分会吸收高温产生的内应力,造成裂缝的出现。
要控制车辆运行的时间和通过路面的车流量。因刚施工建好的路面的强度还没有达到标准,过早的开放或超出其载重的范围会造成路面结构的损伤,过早出现裂缝。
如施工地点的昼夜温差较大,要在水泥砼表面整修的路段设有遮阳棚,避免阳光的直射,确保温度变化不大。
1.3 水泥砼施工缝、缩缝、胀缝的布置及施工措施
要及早的对后浇筑的路面进行切缝,来控制边界的问题。如果遇到有中央的隔离带的路缘时,要在水泥砼路面的结合处刷上沥青,使两个路面自由的伸缩。在所有的基层养护都结束后,要及时的对水泥砼路面进行浇筑,防止基层暴露产生干缩裂缝。如果出现这种干缩裂缝,要在浇筑前采取封闭裂缝的处理方式,避免影响到面板上,在出现微裂缝要及时采取填充的措施。
2. 水泥砼裂缝出现的处理办法
根据水泥砼的原材料性质和具体的施工工艺情况,水泥砼路面裂缝的修补方法如下:
2.1 表面封闭修补法
表面封闭修复主要指的是填缝和表面抹灰的方式来进行修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裂缝修补法。根据环境的不同,常采用的防水涂抹材料有聚合物水泥膏和薄膜等。这种填缝和表面涂抹的方式会增加耐久性和美观性,但对结构的整体性和强度作用很小[2]。
2.2 表面喷浆和表面黏贴修补法
表面喷浆是通过凿毛的处理来对表面的裂缝进行处理,在裂缝的表面喷上一层高强度的水泥砂浆保护裂缝的表面。可根据不同的部位、性质和修复的要求进行处理。
表面粘贴法主要指的是用胶黏剂把钢板和玻璃布等材料黏贴在裂缝处的水泥砼表面,进而达到修复裂缝的效果。它是一种使用广泛的修复方法。
2.3 灌浆、嵌缝封堵法
灌浆的方法目前主要被应用在对整个结构有影响或者是有防渗的要求的水泥砼裂缝修补中。主要是利用压力设备把材料压倒水泥砼的裂缝中,等压入的材料硬化后和水泥砼就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起到了加固和修补裂缝的效果。
封堵法修补裂缝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嵌缝法,这种方法在修补的时候会先沿着裂缝凿槽,槽型一般为V型或者是正梯形等。槽两边的水泥砼必须清理干净,填补水泥砼时要保证槽内湿润,用塑料材料填充时,要保证槽内干燥。
3.案例分析
某工地施工路段全长1km,设计结构层:60cm2:8灰土层+20cm灰土碎石(碎石含量大于80%)+30cm(8:17:85)二灰碎石+34cmC45水泥砼。施工工艺采用小型机具,C45商品砼,坍落度要求不大于80mm,由于工期紧,施工养护时间短,后期出现裂缝,存在温缩性裂缝和结构性贯通性裂缝,对裂缝的处理方式如下:
钢筋网的设置。裂缝修补的地方结构单薄,容易再次发生裂缝,要加强。在板面和底板的6毫米处设置一层钢筋网。钢筋网的规格是。平面的尺寸和修补板面的相同。
填充膨胀砼。填充的砼标号不能小于板面的设计标号C45。还要参加4%-7%的膨胀剂。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浇筑。
养生。槽型填充完成后,要禁止车辆的通行,在水泥砼的表面铺上厚度不小于10厘米的细砂进行养生,在两周后才能开放交通。
4. 结论
水泥砼路面裂缝的预防和修补技术水泥砼路面交通正常通行的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水泥砼路面裂缝的预防和修补的办法,并通过具体的实例给出了裂缝修补的方法,避免了由于裂缝产生的不必要的损失,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裂缝控制范文5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控制
一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成因
1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是由湿度变化引起的,它占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中的主要部分。我们知道,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材料,以天然砂、石为骨料加水搅拌,经过浇筑成型、凝结硬化形成的人工石材。在施工中,为保证其和易性,往往加入比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的水分多 4~5 倍的水。多出的这些水分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并在硬化过程中逐步蒸发,从而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大量毛细孔、空隙甚至孔洞,造成混凝土体积收缩。此外,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化作用和碳化作用也会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根据相关试验测定,混凝土最终收缩量约为0.04%~0.06%。可见,收缩是混凝土固有的物理特性,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大、水泥强度越高、骨料越少、环境温度越高、表面失水越大 ,则其收缩值越大 ,也越易产生收缩裂缝。根据收缩裂缝的形成机理与形成时间,工程中常见的收缩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和干燥收缩裂缝三类,此外,还有自身收缩(化学减缩)裂缝和碳化收缩裂缝。
1.1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发生在混凝土塑性阶段,终凝之前。其形成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浆体中水份流向表面并迅速蒸发,随着失水的增加,毛细负压产生的收缩力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尚未形成,从而致使混凝土构件表面开裂 。这种裂缝多出现在干热与刮风天气中,裂缝较浅,中间宽、两端细,长短不一,且互不连贯。
1.2沉降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约在混凝土浇筑后半小时发生,一直延续并在硬化时停止。其形成主要原因是浆体在浇捣后发生不均匀沉落,粗骨料下沉,水泥净浆上浮,当沉降受抑制(如钢筋或预埋件的阻挡)时使混凝土因剪切而开裂。此外在表面形成的浮浆层也会因泌水而开裂。这种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且沿主筋或箍筋通长方向分布,中间宽两端窄,是一种常见的早期裂缝,尤其在泵送施工中更常见。
1.3干燥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养护完以后才出现。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硬化后,水分蒸发引起混凝土表面干缩,当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时,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使混凝土表面被拉裂。干缩裂缝一般产生在表面很浅的位置,多沿构件短方向分布,呈平行线状或网状,严重时可贯穿整个构件截面。
1.4自身收缩裂缝:自身收缩裂缝与外界湿度变化无关,而是由于水泥熟料在水化反应的过程中,反应后生成物的平均密度变小而引起体系的体积收缩(称为化学减缩)所致。主要是由于自由水转化为水化产物的一部分,使它的比容降低1/4 (即0.25cm3/g)。因此,化学减缩量的大小取决于水泥水化产物中化学结合水量的多少。
1.5碳化收缩裂缝:碳化收缩裂缝是碳化作用所产生的游离态水蒸发,引起水泥浆体的收缩所致。碳化作用是指大气中的CO2在有水的条件下与水化产物作用生成CaCO3、铝胶、硅胶以及游离态水,这部分水蒸发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 (称为碳化收缩),其实质是碳酸对水泥石的腐蚀作用。一般水泥水化产物的碱度与空气中CO2浓度越高且湿度适中(50%左右)时,越容易发生碳化作用。因此,这种裂缝容易出现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而干燥或水饱和环境下不易出现;而且由于裂缝处析出的碳化产物将形成凝胶,阻止CO2进入,故一般仅发生在构件表面。
2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或季节温度变化过大而形成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的水化反应将放出大量的热(一般每克水泥可放出 502J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并在一定龄期出现温峰,之后温度下降。由于混凝土内部散热慢,而表面散热较快,必将在其内外形成一定的温差,为协调温度变形,混凝土表面将产生拉应力(即温度应力),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后将使其开裂。这种裂缝多为贯穿性的,而且比较深,严重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一般在工程施工结束几个月后出现。此外,在混凝土养护期间,若受到寒流的侵袭,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裂缝,但相对比较浅,危害性也较小。
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是建筑物建成后各部分发生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多为贯穿性的,其位置与沉陷方向一致。建筑物墙体的八字形或倒八字形的裂缝便是一种典型的沉陷裂缝。回填土未经夯实处理,地层中含有软弱下卧层,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地基被水(雨水、生活用水等)长期浸泡等原因,都将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开裂。另外在新建工程的地基施工中,若不做好必要的措施(如设挡土墙、地下连续墙),防止土坡失稳或地下水倒灌,会削弱相邻老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从而导致建筑物沉陷开裂。在混凝土施工中,因模板刚度不足、支撑间距过大、过早拆模等因素,也会出现沉陷裂缝。沉陷裂缝往往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并危及结构的耐久性。
二.混凝土常见裂缝控制措施
.1对收缩裂缝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1.1 掺加高效减水剂、泵送剂以尽量降低用水量; 施工时,下料不宜过快,并振捣密实。
1.2 对于早期收缩裂缝的防治,除加强早期养护外,宜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在材料上可掺加促凝剂,且宜采用早期强度高、保水性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对于干缩裂缝的防治,可以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材料上宜选用粉煤灰水泥或中低热水泥等干缩率小的品种。
1.3 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增大粗骨料的含量,且宜选用石灰岩作为粗骨料,因为它对收缩的抗裂性优于安山岩和砂岩;应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砂率不宜过大,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
1.4降低自身收缩裂缝的有效方法是尽量使用 C3A含量低的水泥,因为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 A的化学减缩量最大,是 C2 S的 3倍,C4 AF的5倍。
1.5 防止碳化收缩裂缝关键是降低生成物的碱度,对新浇混凝土做好湿水养护,而对使用当中的混凝土结构要尽量保持干燥,在 CO2等腐蚀性气体含量高的环境下要做好防腐措施 。
1.6 混凝土浇筑抹光后要及时用潮湿的草垫或塑料薄膜覆盖,风季施工时应设挡风设施。
2对温度裂缝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2.1在材料方面:宜采用粉煤灰水泥或 C3 A 和 C3 S 含量低的低热水泥, 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可掺加缓凝高效减水剂;对大体积混凝土,可适当掺入块石; 在拌和水中掺冰屑并对骨料进行喷水冷却。
2.2 在施工方面: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改进施工工艺,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在混凝土中布设水管循环导热或分块分层浇筑;改善结构约束条件,如较长结构要设温度缝或后浇带,在基岩上浇筑时,要铺50~100mm砂层以消除其嵌固作用。
2.3 在设计方面:主要是做好温度应力计算,根据可能产生的温度应力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适当地配置温度钢筋,分担混凝土温度应力。
2.4 此外,尚需加强混凝土养护,做好表面保温措施 (如蓄水养护或覆盖潮湿的草垫等),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以使混凝土表面缓慢散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控制入模温度,并进行测温跟踪,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25℃以内 。
3对沉陷裂缝的防治可采取以下措施:
3.1 在基础设计时确保持力层的承载力与地基的均匀受力,在层高不同的部位以及新老建筑物连接处设置沉降缝。
3.2 在施工中,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支撑可靠;另外,注意施工顺序,如先高层后低层,先主体后裙房。
3.3 施工前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尽量选择好的持力层,竣工后要避兔地基受到雨水等浸泡 。
4其他裂缝
除上述裂缝外,在结构的施工过程还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施工裂缝;在结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腐蚀裂缝。
4.1施工裂缝:施工裂缝是由于施工中操作不当或构件本身的刚度不够等因素引起的。如预应力工程中,张拉不当会使构件因尚末形成强度或强度不足而开裂;模板工程中,若混凝土与模板粘结则拆模或提升模板时易将混凝土拉裂;吊装工程中,会因构件侧向配筋少、刚度差或吊点不正确等因素而出现裂缝。防止这类裂缝的关键是严格按 照施工规范进行 ,如预应力张拉须在构件强度达到75%以上时进行,模板与混凝土间涂刷隔离剂,拆模或滑升时,先均匀松动,再缓慢拆离或提升。
4.2 腐蚀裂缝:腐蚀裂缝是由于结构长期处于腐蚀性气液的环境下引起的 ,它包括混凝土自身的腐蚀以及钢筋的锈蚀。这类裂缝往往是由于混凝土不密实所导致的,它们通常与干缩裂缝、温度裂缝等共同作用,导致裂缝不断扩展,最终削弱结构的耐久性。控制的措施主要是做好混凝土表面及钢筋的防腐处理,出现裂缝,应及时修补。此外,若混凝土骨料中存在碱活性成分、水泥中MgO含量过高(> 5 %)或UEA等膨胀剂掺量过多,则会因发生碱骨料反应或MgO的水化反应,生成膨胀性的凝胶,造成混凝土膨胀开裂,形成的多为网状或不规则裂缝。此类裂缝往往在结构竣工几年后才出现,因为上述化学反应极为缓慢。防治的关键是消除或降低混凝土中此类物质的存在。
三 裂缝的处理
混凝土结构一旦开裂应立即在鉴定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常用的修补方法有表面封闭法、压力灌浆法及填堵法。
1表面封闭法
针对宽度小于0.2mm的微裂缝,可将聚合物水泥膏、弹性密封胶或渗透性防水剂涂刷于裂缝表面,以恢复其防水性和耐久性。该法施工简单,但仅适用于浅裂缝。
1.1 工艺流程:表面刷毛并冲洗嵌补表面缺损 (可用环氧胶泥或乳胶水泥)选材涂复 。
1.2施工要点:①由于涂层较薄 ,应选用粘结力强且不宜老化的材料;②对活动裂缝,应采用延伸率较大的弹性材料;③涂复均匀,不得有气泡。
2 压力灌浆法
针对宽度大于0.3mm 且深度较大的裂缝,可将化学灌浆材料 (如聚氨酯、环氧树脂或水泥浆液)通过压力灌浆设备注入到裂缝深处,以恢复结构整体性、防水性及耐久性。
2.1 工艺流程:凿槽埋设浆嘴封缝密封检查配制浆液灌浆封孔灌浆质量检查 。
2.2 施工要点:①灌浆材料宜选用粘结力强、可灌性好的树脂类材料,通常选用环氧树脂; ②对于宽度大于2mm的特大裂缝可采用水泥类材料,对于活动性裂缝宜采用经稀释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③化学灌浆压力控制在0.2~0.4MPa,水泥浆灌浆压力控制在 0.4~0.8MPa ,增大压力并不提高灌浆速度,也不利于灌浆效果;④灌浆后,待浆液初凝而不外渗时,方可拆下灌浆嘴 (盒、管) 。
3填堵法
针对宽度大于0.5mm 的宽大裂缝或钢筋锈蚀裂缝,可沿裂缝将混凝土凿成“U”型或“V”型槽,然后嵌填修补材料,以恢复防水性、耐久性或部分恢复结构整体性。
3.1 工艺流程:凿槽基层处理(混凝土去污、钢筋除锈)涂刷结合剂(环氧树脂浆液)嵌填修补材料面层处理 。
裂缝控制范文6
关键词:建筑室内;墙面裂缝;原因;控制方法
建筑室内墙面出现了裂缝,既对室内美观性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影响建筑室内保温性,尤其是影响居民的生活情绪,因此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相关人员都应该采取必要的对策,防止建筑室内墙面出现裂缝。
一、墙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1、建筑结构地基沉降不均匀
建筑结构地基沉降不均匀导致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地基的土层分布不均匀,房屋承担的荷载差异较大,地基两头沉降多,中间沉降的少;当建筑物层数过多,底层的窗台较宽时,荷载就会通过窗间墙进行传递,导致窗台产生弯曲,进而产生裂缝;裂缝如果距离地基和门窗口比较近,就会使墙体受拱,导致中下部的墙体产生裂缝,进而产生水平裂缝。
2、环境温度的变化
首先,当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温度增减时,不同结构材料的温度变化参数存在差异,就会导致变形。但是钢筋混凝土和砌体之间又彼此受到制约,由此形成应力。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的变形程度远远大于砖砌体的变形,砖石砌体的收缩效果不佳,继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其次,当建筑物的长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由于温度差以及砌体收缩而导致竖向裂缝; 还有,由于屋顶及墙体的浇筑时间或是材料不同通常会导致温度变形差产生屋顶裂缝。
3、各种混凝土砌块的采用
部分混凝土砌块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开始浇水无法充分满足砌块对水的需要量,当在水泥砂浆中抹上适量的石灰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就会被墙面吸走,由此使得泥浆得不到充足的水分,泥浆的强度大大下降,粘结程度受到负面影响,继而产生裂缝,或导致脱落; 砌块与砌筑用水泥砂浆的导热系数与线膨胀系数存在很大差距,当外界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砌块吸收、释放的热量较普通砂浆少,造成砌块和普通抹灰砂浆之间出现较大温差,这种温差造成砌块的变形量要远不如普通抹灰砂浆的变形量,温差变形应力就会产生,进而发生变形的现象。
4、墙体的设计和施工原因
设计方面通常表现在技术不过关、材料选择不恰当等方面,这样无法保证墙体的强度,裂缝便会出现; 门窗洞口过大,在一层处会由于反作用力的作用导致窗下产生缝隙; 在一些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未给出详尽的说明,并且没有进行现场施工的指导。施工时墙体材料选用不合格,极易引起墙体泛碱,而导致腻子开裂。数据统计说明,有49.7%的建筑室内墙面裂缝的产生是由于施工导致的。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墙体砌筑工艺不恰当,使得墙体强度不高,从而产生裂缝。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未严格控制好砌体的含水量,使混凝土砌块吸水速度慢,并且事先没有进行浇水湿润的环节; 砌体的灰缝的饱和度与要求不符; 加气混凝土砌块与各处的连接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并且也没有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加强; 砌块的孔隙处充满尘土,表面的杂物未能清理干净; 砂浆的制作不达标,搅拌时间不符合规定,当砂浆从机器中拿出后在空气中搁置的时间过长; 门窗框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连接不够牢固。
二、建筑室内墙面裂缝的控制方法
1、尽可能的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
建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该科学选择持力层,最大程度的确保持力层受力,全方位考虑,优化基础设计方案。如果建筑地基比较软,或者是建筑物本身比较复杂,则施工人员需要预先设置沉降缝。设置沉降缝时,要保证沉降缝能够将地基有效的分开,以此保证每个部分都能够单独下降。如果是温度伸缩缝也能够应用沉降缝来替换。除此之外,圈梁的设计工作也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圈梁需要设置在檐口位置,如果无法设置在此,也可以设置在基础屋面位置。施工人员要进行转角砌筑时,应该也同时进行纵横墙交接砌筑,如果两者不能同时进行,墙体转角需要设置拉接筋。墙面洞口位置不能出现比较大开口,因为洞口比较大,还需要应用钢筋混凝土边框,以此来完成墙面加固,这样既浪费建筑材料,有不能完成保证墙体稳定性。
2、设置温度收缩缝
建筑室内墙面之所以会出现裂缝,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筑内外部存在着比较大温差,墙体结构出现了温度收缩情况,致使裂缝出现。气温变化时常会造成建筑室内墙面出现温度裂缝,而且气温变化程度越大,裂缝就越大。为此,施工人员施工期间,应该找到墙面由于气温变化而产生应力过于集中的位置,在此位置设计一个收缩缝。因为伸缩缝设置时,并不会对这基础造成任何的不良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只需要将室内墙面切断,借助收缩缝就可以避免墙面缝隙。
3、使用加气混凝土等砌块
建筑室内墙面砌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选择使用专门的砌筑材料,保证所应用的灰缝砂浆具有相应的饱和度。在挑选砌块时,施工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同时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市场声誉最好的生产厂家,以此保证砌块性能合格,如果砌块出现了明显的破损,要坚决弃之不用。施工人员要了解每种类型的砌块,砌筑之前,墙面需要预先进行湿润、清洗处理,通常情况下,砌块含水量应该达到15%,这样才能够满足建筑室内墙面的砌筑需求。砌块的导热系统不能过大,否则非常容易会出现开裂的情况,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应用墙体外挂钢丝网的方式,这样就能够防止开裂问题的出现。
4、控制砌块墙体质量
设计人员首先要进行实地勘察,按照建筑物形体要求,再选择相应的结构以及持力层,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才能够指导施工人员。上部结构简单; 主体上部结构和基础、围护墙和楼板连接的地方都应当进行加固工作; 洞口的大小要合理; 对一些需要细部处理的地方要标明详细的做法,尽量降低裂缝的产生。砌块进行正式砌筑前,应当首先进行浇水湿润,并且这项工作要提前进行,砌筑的过程中,同样也要进行浇水工作。对灰缝的厚度、平整度和饱和度进行严格控制。在砌筑工作的时候,要用原浆对缝隙进行填充工作,缝的深度一般是在3mm ~ 5 mm,以此对抹灰面进行良好的固定。对框架柱、构造柱的拉结筋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其数量及搁置位置的准确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建筑室内墙面裂缝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为了有效的避免室内墙面裂缝的出现,施工人员要掌握出现裂缝的原因,然后依据裂缝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对策。有些裂缝比较微小,施工人员只要使用乳胶漆就可以解决,而如果出现了局部脱离的情况,则应该进行预先的处理,要粉刷乳胶漆。
参考文献:
[1] 安明月,韩金峰,谭玲. 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及处理[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0(04)
[2] 宋力,顾一心. 不均匀沉降对建(构)筑物的危害及处理措施[J]. 山东建材. 2002(05)
[3] 韩民,郭洪刚,周建军,窦建华. 浅谈减少或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J]. 山东水利.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