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1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要提高创新能力就要有丰厚的基础知识。就初中语文而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这必须以学好语文基础知识为前提。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采取分步骤、分年级、分类别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时,要注意对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复习,并对小学和初中语文知识的差别进行讲解,以此导入初中语文的知识点和知识类别;经过一年的学习到八年级时,则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查找相关的知识点并进行分类和归纳,让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而到了初中的最后一年,则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分类和归纳总结。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的最终目的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这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听和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准、听懂字音和字意的基础上,对语句进行综合分析,即学生在听懂和了解基本意思的同时还要听出“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以达到训练学生“听的能力”的目的。二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准确说出字音字意、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如通过演讲、课文复述、看图作文、口头作文以及故事简介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通过预习性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找出生词、说明文章体裁和特点等,学生在反复训练后,就能熟练掌握语文知识,语文阅读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四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每周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以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同时给学生讲解写作知识,从文章结构、语句、标点符号、前后呼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系统掌握写作技巧和要领,使每名学生都能写出语句通畅、主题明确的文章。

3结语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新课标 ; 高考语文 ; 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39-01

语文是每一个中国学生的必修课,在每年的高考中是作为开考的标志性科目存在着,其考试的内容也是被讨论得最多的,由此可见其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高考语文复习主要是老师们按照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将高中语文所涉略的各类考点分门别类的整理、疏通。并在此基础上,将各个知识点一一突破,夯实其语文基础。最后将这些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和素养。

语文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提高高考语文复习质量,就应当根据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及考纲的变化,理解新的高考精神,从实际学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制定相应的计划,安排好各个考点的复习。

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推陈出新,并注重回归课本,抓住语文学习的本质

一直以来,在高考升学率的重压之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练习。对考点反复练习,总结经验,将学生训练成为解题得分的高手,而忽略了语文学习的本身在于语言的运用和交流,以及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了解。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学生们渐渐失去那股子对语文的热情和灵性,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学习,有的甚至对阅读产生了抵触,失去了情感的共鸣,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然而,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是: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这与我们的语文学习的宗旨完全一致。因而,在面对高考语文复习的实际情况时,老师应该将“练”和“读”结合起来一起实施。在“练”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希望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在“读”的过程中,不仅要诵读、吟咏,培养学生语感,情感共鸣。还要多读,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有益身心的读物。比如说《读者》、《青年博览》、《视野》、《美文》、《语文报》等报刊杂志,其文章短小精悍,富有哲理,言辞优美,阅读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多角度理解和思考,发散思维,积累作文素材。[2,3]

针对高考语文复习,我们一方面要根据《新课标》的实际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注重以高中语文教材为蓝本,回归课本去复习。

“回归课本”除了需要提升对课本本身所包含的字音、字形 、字义和名家名篇之类的能力层次低的识记性内容的巩固外,还应该包括理解、分析 、 鉴赏、 表达应用、探究等较高能力的提升,能够举一反三。例如利用课本中所学习的解析古诗词的方法去鉴赏、分析课外的诗歌;运用古文学习中所积累的古文知识点去翻译和理解课外的古文阅读;将自己在课本中积累的字词句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另外,语文复习时还要将课后的课外阅读也一并纳入,因为在名家名句填空的选考题部分可能会涉及这一部分知识的考察。

二、夯实基础,明确重点

众所周知,高考的第一轮复习是针对各科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在高考复习中尤为重要,根据《新课标》的考纲安排,字音、字义、字形、病句、标点符号、文学常识、语言运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以及写作仍是高考语文考察的几个方面。在复习时,老师要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点的复习和衔接,面面俱到,各个击破,引导学生找出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学生则要积极配合老师,在复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善于积累和灵活运用,按照自己真实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尽最大努力去夯实基础,力争在考试时不心虚、不焦虑。

高考语文的复习还要注重明确重点,任何一个科目都有自己的重难点,语文也不例外,区分出重难点,有利于复习计划的安排,调整复习时间。从历年来的高考试卷可看出,其阅读和作文所占分值的比例是绝对的,同时也是最能区分出考生语文能力的部分,尤其是作文,其语文功底一看便知。所以,我们在备考时必须重视这两部分的复习。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方面,可以加大阅读量,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来训练,总结出合理有效的方法或规律,运用到其他文章的分析上。比如可以从整体上先了解整篇文章的体裁、结构和作者背景,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后,再结合训练时碰到此类文章如何应对的经验和方法来具体分析。也可以根据试卷的侧重点来实际考量,揣摩出题者的意图进行下一步分析。古文阅读方面,主要还是多读多记,回归课本。因为古文阅读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和翻译的考查,都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其解决办法基本类似,只要古文基础扎实,应对高考不是困难。[4]

作文的写作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训练。由于高考作文绝大多数都是自选文体,所以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较为擅长的文体多多练习。如擅长想象的同学,可以尝试小说体裁;擅长实事求是的,可以尝试议论文、杂文等体裁;文学功底好的同学可以尝试散文等体裁。

三、系统复习,综合运用

每年的高考,是出题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的一场就较量。尤其是语文考试,纵观五千年来的华夏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且不说现代文阅读的可考范围有多广,就说古文阅读和诗歌鉴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一些经典之作,可用来考试的地方不胜枚举,多如牛毛,不若理科考试那么固定,所以,对于语文的复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系统的复习,并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不能暗藏侥幸。一定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掌握好最基础的知识点和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考试的过程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总之,高考语文的复习要顾虑到方方面面,既要考虑新课标的要求,又要帮助考生在考试中从容淡定的应考。语文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巩固,要注意的是回归课本,创新固本;稳扎稳打,夯实基础;灵活运用,系统复习。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标准》(语文).

[2] 杨勤霞,抓根固本全面出击快乐学习[J].语数外学习,2013(09).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 动力 方法

谈到语文教学我想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感慨良多,首先,我们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作为语文老师谁也不敢说自己对所教的知识无所不知;其次,每一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生长环境、自身性格和兴趣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样的方法未必能够取得相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作为教师也得与时俱进,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适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得自己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法。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摸索,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现在拿来与诸位分享交流一下。

就语文学科而言,试题的考察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考察,因此语文教学不太适合用题海战术,鉴于前面提到的学生普遍感觉语文成绩提升慢,效果不明显,因此所用与其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教师要做好课堂设计。

(一)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乌申斯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布鲁纳:“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极其重要,如果一个学生讨厌语文,即使为了考试勉强的死记硬背知识点做大量模拟题,表面的应付也不会提高他的成绩。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喜欢上语文,而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靠自己的知识储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语文学科博大精深的学问,尤其是语文阅读题中涉及到的知识五花八门,虽然不深奥,但教师自己首先得有所了解,对其都能说出所以然,才能以自己的知识征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信任和敬仰。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一个"杂家",这并不是说要丢下本职工作去研究其他内容,而是平时要注意多读多看多了解。语文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更新,试题内容越来越多样性,与时俱进。例如曾出现这样的试题:分析一段周杰伦的歌词,写出它的修辞特点。如果老师都不知道周杰伦是何许人也,也没有听过他的歌,那对此就会遇到尴尬,学生也会觉得老师很落伍,但是如果老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能够娓娓道来,并举一反三,不仅能丰富所讲知识,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二)结合语文教学,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注如学习动力,例如:读歌词,写100字左右的点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面对这首歌词,都会心潮澎湃,在学习压力和老师以及家长的殷殷期盼中,一种青春的奋发激情油然而生,在写下那些感慨和青春宣言后,也会在这种激情的鼓舞下,奋发向上,勇往直前!

(三)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由“跟着老师学”变为“自己主动学”。

在开始,学生都容易有依赖心理和应付心里,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留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作业做完了人物就完成了,缺乏自主学习的医院和兴趣,作为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上把知识点教给学生,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主动学和被动的接受,那效果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要求,例如很多学生迷恋电子小说,我们可以让其在阅读的时候,不仅仅欣赏小说的精彩情节,还要注意学习和摘录其中优美的文句和写作手法,定期组织美文鉴赏会和班里的同学一起讨论和分享。

(四)戒骄戒躁,善于总结方法。语文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和其他学科不一样,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抱着坚持不懈的心态,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一些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学会理解和灵活运用,面对考试,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总结规律,总结各类题型的出题特点,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列出重难点,在目标明确后力求逐个击破。

作文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科的成绩,真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这一点,搜集和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作文训练也是常抓不懈,但是,是否每次训练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还是在做机械循环徒劳无功呢?所以我们要先把各类专题分门别类的理清楚,再找到解决的办法,因此我制定了开展下列专题学习的训练:

1.“实词、虚词、成语的正确使用”专题,为作文储备充足的词汇。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时常感到可气又可笑,那些词不达意,望文生义的现象频频出现,不禁感叹学生的词汇贫乏。再就是受现在不规范商业用语的影响严重,一些成语严重“畸形”:某消炎药的广告--快治人口(脍炙人口);某热水器的广告用词---随心所浴(随心所欲)等等,这种变形的用词举不胜举,虽然这些广告是利用人们熟悉的成语达到消费者记住商品的目的,但是很多青少年因此被误导,把错误的用词当成正确的来使用,一旦在头脑中先入为主,再要进行纠正就会比较困难,还会给他们造成困扰,经常会觉得很混乱不知道到底哪个是正确的用词,继而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错,在这方面要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加深记忆。

2.“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使用一般都不太重视,经常有的学生作文“一逗到底”,逻辑关系混乱。这项训练可以和阅读理解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在阅读短文时,用心体验标点符号是如何使用的,

3.“病句辨析和修改”专题训练。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在做专门修改错字、病句训练时都完成得很好,但是一到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就完全忘记了,错字连篇,形形的病句层出不穷,究其根源,是“学”与“用”严重脱节,所以一定要训练他们学以致用。

4.“名人名句、诗词引用”专题训练,为丰富作文素材做储备。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字:初中数学学习 问题对策

初中阶段的数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前后联系十分紧密。八年级数学的难点最多,九年级数学的考点最多。很多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不注意方法的培养和习惯的规范,缺乏足够的训练,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八年级,九年级数学的学习。

这里试列举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缺乏知识点间联系和知识体系的系统,缺乏文字叙述与数学语言间的翻译,因此对知识点的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不能进行数学归纳,往往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不能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根本谈不上举一反三。

3、解题时,运算能力差,细节问题多,规范性欠佳,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不能通过解题提高能力,达到解题的目的。

4、知识点不熟悉,方法生疏,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目前考试节奏和要求。

5、对生活中,身边的事物缺乏认识,不能学以致用,因此对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存在“天然恐惧”。

以上这些问题虽然不是重大知识点问题,看似细微,但是如果在七年级学习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在七年级下期和八年级的学习阶段,大部分学生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影响初中阶段数学整体学习。相反,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些问题,打好七年级数学基础,八年级,九年级的学习就变成只是知识点的增多,深度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没有变化,学生很容易适应,学习自然轻松。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初中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学好数学呢?

一、重视概念公式性质法则的教学

很多刚进入七年级阶段的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学习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中,很多学生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单项式”,“非零数的次数是零”;负指数、零指数的概念中,很多学生容易忽略底数不能是零;。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孤立的看待每个概念和公式,同时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例如,“平行线和相交线”,“三角形”这两章中的许多性质、概念、判定不能前后连贯,形成系统,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部分学生不重视对数学公式,性质,概念,法则的记忆,认为数学和语文、英语不同,不需要记忆。然而如果不能将一些公式、运算法则烂熟于心,又怎能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归纳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教学中,侧重归纳方法的分析以及数学模型的应用教学;注重“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教学;侧重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应用教学;注重“分类讨论”思想的教学。同时,告诉学生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就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的问题不会做时,还需要从那些方面补救或加强,这样就掌握了数学学科的学习窍门。

三、精简习题,收集学生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类型;有的放矢,精心讲评

学生做题,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里的不足,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学生只追求做题的数量,不追求做题的质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做题或作业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教师应该收集自己学生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要把典型错误对应到每个学生,在课堂讲评或个别辅导时就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四、鼓励学生多问,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讨论

老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大胆质疑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应告诉学生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该学科失去兴趣,直到放弃学习。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问;同时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学生问题都表现出极大热情,并及时解答;对学习进步大的学生,及时从好学多问角度表扬。讨论是另一种重要学习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可以是某种方法的讨论。当然无论是那种形式的讨论教师都要进行合理的引导,适时而恰当的小结,做到有利、有理、有序;课外的讨论就应该不拘形式,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置身于平等的师生或朋友似的讨论中,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同时给以引导,讲解和解答,最后别忘了给予鼓励。

五、加强实战演习

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考试心态不好,容易紧张;鉴于这种问题,教师要淡化考试成绩,更不能按成绩排名,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把做作业和考试同样严格对待。另外,跟不上考试节奏,显得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知识点和方法不熟悉,另一方面缺乏大型考试来锻炼。知识点和方法可以通过日常教学加强训练;考试技巧方面就需要每次测验,都当作一次大考,师生都严格对待;同时,学校应不定期组织大型考试,从中帮助学生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应考试节奏。

六、结语

数学教师应该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言传身教之外,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把自己的人生观,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思想告诉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学习中经受过的挫折和教训,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老师,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真心,感知老师的真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心朋友,由此主动亲近老师,主动适应老师的教学,服从老师的管理。这方面的潜移默化对于初中学生尤其重要,应该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考 复习 考点 分工

一年一度的中考迫在眉睫,初三的师生均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有些学校马不停蹄地补课,认为复习时间多多益善。其实,回过头想,这是教学中的下策。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学的一个秘诀就是要“知道怎样聪明地花费时间”。对于初三的教学,更是如此。初三复习内容多,时间紧,如果不懂得“聪明地花费时间”, 整天书山题海,只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教师苦不堪言。因此,我们在组织初三复习时,必须讲究“章法”,紧扣教材的知识点,循序渐进,逐个突破,连点成线,构建学生的能力训练系统,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规律和方法。下面就笔者2010年带毕业班工作心得综述如下:

一、明确思路,有的放矢

在中考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之前,年级备课组长召集所有成员,仔细研究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势和特点。根据教育部关于中考改革的意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中考命题逐渐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更加强调积累,夯实基础;更加注重探究能力、迁移拓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信息筛选概括等能力的考查;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关注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创新思维;追求文化品位,关注人文素养,关注学生的道德水准和人生观、价值观;题型多样化,内容生活化,答案多元化。

从近年来很多省、市、地区的中考试卷题型来看,试题推陈出新,形式多样,除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语段阅读、写作等三大板块之外,一些省市还创造性地增加了书写题、读图题,等等,如咱们贵阳市,中考题就单独设计了书写题,要求考生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但是,无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没有变:知识与能力考点。对于语音、汉字、词语、修辞、文体文化常识等语文知识点以及相关语文能力训练的考查,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正是基于此,在复习中,我们确立了“确定考点――逐个突破――连点成线――模拟考场”的复习迎考思路,要求将各考点(知识点)具体到每一节课,一课一点,点点过关。

二、团结一心,分工协作

1、确定考点,连点成线

考点从何而来?考点来自教材。从七年级上到九年级下的初中六册语文教材,是中考命题的蓝本,它综合而全面地体现了初中语文能力训练要求和各类语文基础知识。

面对初中的六册教材, 首先,我们从不同的训练线索如语音、汉字、词语、修辞、文体文化常识等入手,把六册课本划分为不同的专题,进行系统的梳理,确立我们要着力复习掌握的知识点也就是考点。然后,我们对各个专题进行系统而细致的梳理和罗列,根据内在逻辑,将各个知识点(考点)连点成线,使我们要重点进行训练的知识点一目了然。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各个专题的知识点有了系统的认识,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必须掌握,哪些只需了解。

2、依点分工,条分缕析

在明确圈定了复习的范围和重点后,我们年级备课组商议把学生的复习分为以下块:

(一)基础知识复习。包括“语音”、“汉字”、“词语”、“辨析和修改病句”、“修辞手法”、“标点符号”、“语言表达运用”。

(二)背诵默写。包括初中六册课本中的名篇名句和必背课内古诗文、课外古诗文。

(三)文体文化常识、文学名著导读。

(四)图表漫画解读,口语交际。

(五)现代文阅读复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散文”六大块进行复习。

(六)古诗文阅读。包括古诗词曲和文言文。文言文立足教材,重点落在九上、九下两册书,在知识的梳理上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常见虚词”、“常见实词”、“重要句子翻译”等板块进行复习。

(七)作文复习。按作文题型分类: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五类。按题材范围的角度可归结为: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三类。

(八)综合性学习。以专题组成十一大板块,即专题一:农民工;专题二:生活中的语文;专题三:关注我们的社区;专题四:交通;专题五:环保(其中包括有本市最热门话题“三创一办”及“西南干旱”和“水是生命之源”等);专题六:走近孔孟;专题七:走近哥本哈根――关注气候变化;专题八:少数民族;专题九:上海世博会;专题十:地震、海啸;专题十一:国庆60周年。

(九)模拟考试。在确立好复习板块及内容后,我们即以初中六册课本为蓝本,依点分工,条分缕析地逐项开始复习。

比如:第一大板块是基础知识的复习,具体分工到教师,我们由陈老师负责“语音”部分,搜集散落在1-6册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字音及平时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编辑打印出来,供全年级共享,同时命好“语音”部分的考题,统一时间测试,统一阅卷,然后根据考查结果各班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在共享备课组的复习资源时,各位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做出有针对性的安排,但是须服从全年级的总体安排,不能影响全年级的复习进程。依此类推,第一板块结束后,进入第二板块复习,每个板块均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依点分工,条分缕析来开展复习。

三、精讲精练,逐点突破

为什么要精讲精练?语文,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技能,毫无疑问,它需要依靠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才能形成。但是,由于初三学习任务重、时间紧,不允许我们搞题山题海,搞车轮战术、疲劳战术,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必须抓住关键,把握规律,努力做到“精讲精练”,这样,既可以取得练的实效,又达到节省训练时间的目的,避免了疲劳战术。

“精讲精练”,讲什么,练什么?顾名思义,就是要紧紧围绕各个考点,讲精要之点、练关键之处,逐点讲练,逐点突破。在讲和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从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通过复习,学生得到的不再是零碎的语文知识,而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从现代文阅读复习中截取一个模块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

例一:景物描写,是中考常备餐,我们首先告诉学生,景物描写是指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对节气、气候、风物,景色等的描写。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气氛,揭示人物身份、地位、行动、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如: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中,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有力地烘托了杜小康恐惧、害怕的心理;鸭群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则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

我们总结,中考中关于景物描写常见的题型有三种: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景物描写。面对这种题型,学生就可以从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作答。

例二:诗歌艺术美鉴赏法,是阅读诗歌常用的重要方法。诗歌艺术技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情方式,二是表现手法。抒情方式首先是直接抒情,如《观刈麦》;其次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的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有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叙事抒情。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使至塞上》等。表现手法常有以动写静、以小写大、虚实结合、象征、联想、想象、衬托、对比,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等。

如:九年级上册《外国诗两首》中《蝈蝈与蛐蛐》,作者没有面面俱到地写一年四季、岁月轮回的大地上鸟虫鸣唱、歌声不断的场景,而是借助最炎热的夏季蝈蝈的乐音和极严寒的冬季蛐蛐的歌儿来表现一年中大自然中的歌声不断,突出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诗歌前后部分形成季节的对比,而在每一部分里又有衬托对比。首先是用“鸟儿因骄阳而昏晕”来衬托蝈蝈不怕炎热的性格,突出蝈蝈的形象;而后用“寂寞的冬天夜晚”、“昏昏欲睡中”的人们来衬托蛐蛐的不畏寒冷,在冬夜里还在唱歌。蝈蝈和蛐蛐是作者表达感情的载体。我们在教会学生上述方法后,要求学生从课本中找出一首诗,进行艺术鉴赏,从而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关注现实,注重创新

八上语文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艺考生 语文 总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7-01

一、艺考生的语文复习策略――以语文素质的培养为抓手

谈艺考生高考语文复习,就不能不谈到艺考生的语文素质。因为语文素质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整个语文复习过程中最可依靠的就是学生的语文素质。所以,即使艺考生的高考语文总复习,也应该从语文素质的培养入手,循序渐进的培养艺考生的语文素质。急功近利,考什么教什么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而语文素质的提高,只能凭借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优化,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潜移默化,逐步养成。

二、艺考生高考语文总复习的要求

艺考生高考语文总复习的要求主要有对语文知识的了解、理解、掌握三个方面,对于艺考生而言复习的重点是要求“理解”的知识点。

高考时,艺考生要重点把握住基础题,冲一冲中等题,提高题可以直接放弃。通常选择题的前5题、填空题的前3题、解答题的前2题都是基础题,能把握住这10道题就相当于已拿到了60分左右。在平时做练习卷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要求,尤其是在对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时间把控上不能超过70分钟,选择题和填空题分数共有70分,我们说占整张试卷的“半壁江山”,相对解答题而言,这两大题型又比较容易拿分,因此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分数很重要。

三、立足大局,明确高考语文复习的思路

语文学科,是一个科学的体系,高考语文的复习,首先要注意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从大局着眼,确立一个整体复习思路,作为艺考生高考语文总复习的指导性原则。

四、关于语文总复习的整体思路

1.树立教学相长的思想

这个思想就是立足于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每个老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参与,靠教师授课的优化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主动地、相互探索又相互配合的学习氛围。

2.确立合理量化是复习目标

首先在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历年艺考生的高考情况,学期伊始,就确定一个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又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两种。比如,三个月内,通过对高考考察的各个知识点的梳理,初步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取得什么样的分数。这个目标是量化的,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或超过这个目标。目标的确定,实际上也就确定了一个方向,树立了一个信念。

3.确定总复习的范畴

语文复习,虽然不能考什么教什么,但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确定一个复习范围。当然这个复习范围不是一个框子,而是一个具体的内容范畴。字音、字形、常见的易考的共有多少个;常见的近义词、常见的成语有哪些;这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范围。范围确定的准则,必须保证符合艺考生高考命题大纲。在这个基础上,延伸扩展,做到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

4.制定详尽的复习计划

艺考生高考总复习的计划,应该是一个详细的周密的真正具有指导性的计划。实践上包括了复习的全过程,对每一个时间段的教学内容、选用的试题、完成的时间、考试的安排,都有明确的规定。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节自习。这样就能使我们的语文复习完全按照事先预想的程序有条不紊的运行,避免了语文复习的盲目性。

5.创设轻松和谐的复习氛围

高考语文复习的最可贵的氛围就是和谐。老师之间的默契、师生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互相切磋,尤其是老师,在工作上应该做到不端架子,要为教学出金点子。对艺考生来说,打总体仗是最重要的,在高考语文复习上,要特别注意老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这种默契是一种动力。和谐才能出成绩。

五、做到三个服从

在整个语文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教师服从学生,教案服从课堂,节奏服从效果的“三服从”原则。“三服从”原则,也是从实效出发的原则,坚持这个原则,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利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强化复习的实效。

六、讲求四个贯穿

在整个语文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教师的创新意识、学生的独立意识、类型规律的探索和方法技巧的认同,贯穿于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讲授知识、讲解习题、讲评试卷,都必须坚持教师的创新引导,强化有效教学的作用,坚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帮助同学分析掌握规律,总结同类型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我们认为,只传授知识的教师,只能是一部活的字典或者是活的百科全书。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四个基本点,才是帮助学生寻找真理的上帝。

七、化整为零,细微处下功夫

有了一个可行的整体思路,仅仅是语文复习的一个总体的设想。在具体的语文复习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一种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复习流程。

八、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

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中,我们主张专题和综合的滚动式复习。把综合训练和专题训练交替进行,知识点专题训练的效果在综合训练中得到体现和验证。综合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或漏洞又在专题训练中得到补充和整改。滚动推进,收到很好的效果。

九、着力突出得分点

高考考查的内容中,有的层级较高,比如鉴赏,有的层级较低,比如识记。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我认为,较高层级的训练,学生不易掌握,花费时间多,收效甚微。所以,对这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强化式的训练模式。而对识记等诸如名句名篇、字形、成语等,则应该加大气度。强化式提高。本着志在必得的原则,着力突出这个得分点。这样做,对整体上提高成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个原则,向基础等级要分数,强化常规性的作文训练,强化规范训练,而决不让学生着眼于发展等级,建造空中楼阁。

十、强调规律性、方法性与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