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专业设置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专业设置调研报告范文1
【关键词】专业设计体系,会计专业,高职院校
当前,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到全面提升质量的改革发展新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提出了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然而随着高职教育规模地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却有下滑的趋势,而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更加严峻。因此在扩大高职招生的同时应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搞好专业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此,本课题组对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从会计专业的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生就业五个方面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深入开展研究,以期对现行高职会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设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课题组利用四个月的时间进行了一次针对《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设计体系构建研究》问题的大范围的调查。我们走访了众多企事业单位和省内的部分高职院校,对他们进行了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面向企事业单位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为90%,其中私营企业占59%,个体工商户占21%、国有企业占7%、集体企业占6%、行政事业单位占2%、三资企业占1%、其他类占3%,被调查者现任岗位中55%为普通财务人员、37%为财务主管或财务经理;面向高职院校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44份,回收率为88%,其中教授占5%、副教授占23%、讲师占48%、助教占18%,学历构成为硕士占70%、本科占30%。通过调查分析我们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与本科院校、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育是不同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通过学校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会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高达97%的企事业单位都认为设有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进行会计专业设计,而最主要的是要从专业定位方面(60%)、实践教学方面(67%)和学生就业(59%)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可见企事业单位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最为关心的。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适应会计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专业培养目标。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建立起“职业学历教育 + 职业认证+ 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理论 + 校内实训 + 校外实习”教学做用一体的全程渐进实践教学为基本途径的教学模式。要实现这一教学模式,我们应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要求设置会计专业课程。
1.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外界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2%的企事业单位愿意和院校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有58%的企事业单位认为可以考虑、需要进一步协商;在针对教师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教师认为学校课程的开发应有企业的共同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达到50%~80%的占20%,20%~50%的占36%,可见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还是有和院校合作的意向,共同来进行课程的开发建设。课程开发的具体形式有: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建立有行业和企业会计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2.构建基于岗位导向的课程模式
所谓基于岗位导向的课程模式,是指以工作岗位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目标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强化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对接,整合理论课与实践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这一课程模式具体到会计专业可以表述为,依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划分会计工作岗位,对每一岗位确定其职责,对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各个基本会计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操练和学习,学做相间,教学互动,最终完成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3.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高职会计教育应积极落实“双证书”乃至“多证书”制度,使学历教育课程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融通衔接,突出课程目标的职业化方向,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取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及用友 ERP等财务软件应用资格证书等),以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96%的企事业单位要求其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57%的企业要求具备计算机等级证书,可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调查的高职院校中有95%的院校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从业人员必须持有的市场“通行证”,对于学生的培养一定要落实“双证书”乃至“多证书”制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三、教学团队建设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建设一支会计专业理论扎实、会计实践技能丰富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团队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有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与课程改革要求存在差距。多数教师认为目前改革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兼职教师较少,占66%,教师和学生的师生比不合理,占48%。师资队伍问题困扰着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主要表现在:现在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理论水平,但在会计实践技能方面存在欠缺,有的教师自己不能独立处理会计实务,在教师队伍中,真正具备“双师” 能力的师资少,动手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具备按“任务驱动式”教学要求开发课程能力的教师不足,不能有效保证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全面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符合条件的兼任教师少,聘任难度大,因为他们大多在企业工作,对如何教学尚存不明确,教学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在教师培养与引进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内培外聘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1.积极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走出校门,深入生产一线,通过自修、顶岗培训等方式学习会计实践技能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实践知识,掌握新的知识、观点和理念,增强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2.积极引进聘请高等院校知名的专家、教授作为教学顾问,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或者企业里工作经验丰富的会计师等,到学校从事会计教育工作。
四、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条件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7%的企业愿意和院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会计专业人才,有58%的企业认为可以考虑、需要进一步协商,可见大多数的企业还是有和院校合作的意向,愿意和院校共同来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而不愿意合作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会计实习必然会得知一些企业的商业秘密,怕发生泄密的占91%。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同时,还要建立校内的实训基地,真实再现企业工作环境,既要有企业的文化氛围,又要反映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也要让会计工作的载体(如:各类凭证、账簿、报表、文件柜、打印机、装订机、财务软件、印章等)与实际工作要求一致,同时,设计的经济业务、会计工作外部环境(如政策法规等)也应该是源于真实的企业实际。在实训场所的设计上,要做到“实训场所即教室,教室即实训场所,实训场所即工作场所”,使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在项目中学习,在学习中做项目”,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会计人才培训基地。
五、以能力为本位,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7%和55%的企事业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是通过各种人才交流会和各种人才市场,可见做好就业工作,必须依靠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政府部门更要高度重视,给予政策支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1.完善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毕业生就业工作应按规定有序保质执行,就业信息能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时还要使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实现互动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向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信息和相关政策。努力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形成毕业生合理的地区、行业流向。
2.强化政府的就业引导力度,扩大就业规模。政府在学生就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应做好牵线搭台工作,给予政策指导,鼓励校企间加强合作,会同高校、企事业等单位,有针对性地做好高职毕业生的求职指导、就业服务、职业资格培训、就业见习等工作,及时做好就业形势分析。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府应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其创业提供便利。
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专业设计,全面完善专业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办出特色,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华,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探析[J] 职教论坛 2010(02)
[2]刘波,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走与就业相结合之路[J] 时代金融 2011(32)
专业设置调研报告范文2
——绥中县职业教育调研情况与分析
一、背景
200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为了做好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科学指定出全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措施,市局决定就教育均衡发展及布局调整、职业教育、教师编制结构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安全及教育纠风等几个方面工作进行调研.
二、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以绥中县唯一的一所职教中心为重点,另外抽调了绥中南线的万家中学,前卫中学,绥中西部山区的加碑岩联合学校,葛家九年一贯制学校和东部沿海的塔山中学,涵盖了绥中县职业教育的点与面.
调研主要采取听汇报、座谈、问卷、实地考察、提问相关问题,查要相关资料等形式.收回职业教育有关的基本情况的汇报材料一份,采集了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及其合理性;课程设置及其依据;教师学生,教学学习质量及其评价;学生就业及其质量;初中升入职业学校的情况等五大方面的情况.
三、绥中职业教育的有关情况
1,学校的基本情况
2,经费投入情况
近两年来,学校投入经费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增添实习实训设备等.校内设有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电工电子,电器运行与控制实验室,模拟餐厅,多媒体等专业教室.校外有园艺,旅游服务,学前教育,塑料成型加工技术,财会五个实习基地.校园网正常运行.
3,普惠制及学生职业资格认定情况
07年普惠制培训学员876人,毕业班学生全部参加市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格率达98%以上.
4,示范专业建设情况
5,出现问题
学校抓招生就业,抓教学管理,抓技能培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300名学生猛增到1500多名.学校的快速的发展,办学出现了一些问题:
(1),经费严重不足,教育附加费的30%不能全部投入,不能专款专用.
(2),师资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学校专业发展的需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任用制度应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政府投资,以满足学校实习实训的工作需要
(4),解决教学楼配套工程宿舍楼建设,解除学校管理与安全的隐患.
6,发展设想
四、结论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绥中县职教中心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1),政府加大了职教中心的资金,设备,教师的投入,使职教中心具备了发展的基本条件.
(2),绥中县教育行政部门,重视职教中心的招生工作,政策倾斜,给各初中学校下达升入职业学校的指标,以此增加各个中学中考的指标并把升入职业学校学生数作为考核中学校长的重要条件,有力地加快了职教中心的建设.
(3),学校拓展思路,适应市场需求,抢占市场,开辟多个专业,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要求.
(4),学校加大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学有所长提供保障.
(5),普惠制培训的逐步落实,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辐射功能的加大创造了条件.
(6),示范专业建设和打造为职业教育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
2,绥中县职教中心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矛盾
(1),政府资金投入的乏力,制约了学校的管理,辅助设施和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校发展遭遇瓶颈.
(2),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的紧缺,使学校实习实训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应给予允许招非师范毕业生来充实职教队伍的政策;评聘工作不能落实,难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专业设置受市场需求的制约,存在着各个学校设置专业及其合理性与教育行政部门能否管理制约的矛盾.
(4),学校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素质,用工需求开设和教学大纲,教学研训部门的统一要求相差甚远的矛盾.
(5),学校教师学生教学和学习质量存在着普遍较低的问题.
(6),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差,教学质量不高,技能培训不达标,不能完全和岗位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致使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存在着短期就业行为.
专业设置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缩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我们积极深入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调研,研究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1.调研内容。(1)调研目前企业人才学历层次和比例的基本情况。(2)调研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规格内涵的介定情况。
2.调研方法:调研组以座谈、数据统计、下发问卷等形式,对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及比例、专业人才比例、企业用工需求、合作办学等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企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用人需求现状分析
1.学历结构和比例分析。根据对某大型国有企业170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以得知其学历结构。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接近40%,成为企业技术工人的主体。职业学校学生除了能从事该企业基本组装等工种外,在专业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专业技能等级及对应的比例分析。根据对1700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人员根据从事的岗位不同,其职业资格证书一般分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两种。
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具有三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占21%,中级占46%,初级占22%,无技术资格占11%。企业技术工人持有五个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不同等级对应的比例如下,初级以下占72%、中级占14%、高级占10%、技师占3%、高级技师占1%,从初级到高级技师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布。目前企业的技术工人中,技术等级比例不够合理,初级及以下比例过大。
3.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与专业工种分析。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要不断更新、不断升级,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一切促使企业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但职业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差距,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同时,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还远远不够,部分企业急需专业工种有机械加工、农药化工、仪器仪表、锅炉、铸造、焊接、食品加工、话务员和营业员等,无论在质量与数量上职业学校都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1.企业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调查显示我市企业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初、中、高排列为74:16:10,按照国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结构,企业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2%。企业员工缺乏现代企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办学空间,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2.企业需求的专业工种和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错位。因为职业学校专业制约和市场用工需求有偏差,导致学生的就业率并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受企业的欢迎,造成招生与就业两大难。而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制约着自身发展,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员工素质有差距。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要求较高,但在部分就业的中职生的身上还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欠缺,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较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改革上进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调查企业中管理岗位的领导往往说不出我市各职业学校的特色或品牌专业,对于曾合作过的学校也只能说出与之合作的几个专业。根据国务院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提高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职业学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招生就业,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生产实践,都需要与企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四、对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加强校企专业对接。学校要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力求做到“设置一个专业,培养一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积极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针对企业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按企业需求实现校企联合,松散型、紧密型、合一型均可。
专业设置调研报告范文4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机电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从江苏省海安县发改委了解到,2010年1~4月份我县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99.78亿元,增长24.52%,占规模工业产值的35.9%。装备制造业规模企业达252家,比2009年底增加6家。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县工业最重要的一极。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我县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形成锻压类机械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电梯零部件、建材机械制造为主体的四大特色板块,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截止到3月份,板块内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开票销售37.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数的20.8%,比上年同比增长33.45%,成为全县发展态势最好的产业集群。
调研情况分析
2010年3月初,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组织多名专业教师对海安县具有代表性的机电类现代企业进行了调研。参加调研的教师对现代企业的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围绕在岗职校生的爱岗敬业、学习精神、知识应用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动手能力、职校生在企业成才的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与企业老总、人事主管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诚恳听取了企业界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调研企业情况简介江苏鹏飞集团是知名的水泥生产线出口制造商;江苏瑞安特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现代化综合机械制造公司,“亚洲第一杠”——“超长滚珠丝杆”是它的拳头产品;南通恒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内数控卷板机、高强度校平机、型材弯曲机的规模最大的制造基地;海安申菱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集机械、电子、化工、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江苏万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曲轴生产基地。这些企业的新型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占据企业设备的绝大部分,传统金工设备只占很小的比例;进口设备比例大,国产设备比例小。总体看,所调研的企业设备精度高,高新技术含量高,制造出的产品质量高,国际竞争力强,代表了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
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调研发现,这几家企业现有机电技术人才中绝大部分直接从中职、高职和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收,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和企业自行培养的人员较少。企业人才学历主要包括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中职学历等,人员整体平均年龄低。一线操作人员大部分是中职毕业生;一线管理人员是高职学生、专科生及少量中职生;技术岗位和决策层人员主要是本科生、硕士生。其中适合中等机电技术应用人才的主要工作岗位有:一线设备操作工、设备维护与维修工、机电产品装配调试工、产品质量检测员、生产一线管理员(如工段长、车间主任等)、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调研还发现企业对中职毕业生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如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具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基础技能;具有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应变、创新能力。
机电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是为生产一线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的基地,培养是否合格,关键看毕业生能否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机电专业是我校5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拳头专业,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人才。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先进设备的投入,对机电专业投资是最多的,其装备也是最先进的。虽然我校机电专业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机电专业已经是江苏省职业学校示范专业,我校也成为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
学生学习时间问题目前,学生素质不高与学生学习时间的缩减造成课程结构及设置难以达到规定要求有关。众所周知,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生,生源素质以及学习兴趣都较差,尤其机电类专业男学生调皮的居多。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是三年,而第三学年学生基本都在工作单位顶岗实习,这就使得学生需在两年内将所学专业的内容全部学完,势必造成很多学生由于接受能力有限学习跟不上,对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课程设置问题当前的课程设置还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与企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有很大的脱节。文化基础课的要求比较模糊;专业课内容重复,相互交叉;课程内容太难,脱离学生实际。传统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教材问题机电专业的教材未能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及时更新,与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与行业接轨、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实际、学校软硬件配备、服务区域经济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我校非常重视专业开发工作,根据海安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加专业适应性,努力使专业设置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专业设置上坚持稳定性、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着力打造我校机电一体化等相对稳定的骨干专业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新专业的开发工作,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如机电设备调试、模具设计、车工、钳工等。
教学目标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机电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从事机电技术相关工作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人员。针对不同的职业岗位,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有针对性。我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确立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改目标和思路,贯彻执行“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总体要求,成立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专业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以及专业课程开发团队,在经过广泛调查,听取各方面意见,并经过多次专门会议讨论后,对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进行了整体研究,提出教学指导方案研究与开发报告、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标准。教学目标具体到设备操作、设备维护与维修、机电产品装配调试、产品质量检测等职业岗位。如机床操作人员要以机床结构和操作为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能力培养;设备维护与维修人员应侧重于培养机械原理知识及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联调能力。
教学体制与模式应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做出调整应以职教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要求为指导,面向就业,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职业岗位技能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我校初步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按其课程性质和用途划分为五大模块:由德育课和文化基础课组成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岗位实践模块以及选修模块。每个模块中再设立若干个小项目模块,针对每个小项目模块设计出知识教学目标和技能教学目标,确定应开设的一体化项目模块课程。
教学内容应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教学内容应满足企业基本要求,体现“实用、够用、管用”原则,进行模块化、综合化整合,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动手锻炼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习基础、认识能力以及学生的认知习惯、兴趣为基本把握点,在教学内容上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这样可以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操作人才。
科学制定定向培养方案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向就业的、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磨练学生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职业学校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教书育人,更应该成为沟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最好桥梁,学校应当承担起协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这一社会责任。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据行业需要和岗位要求,建立了完善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定向培养模式,推进了海安人力资源建设步伐,大大缓解了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
我们以就业为导向来规划职业教育体系,相关职业课程均参照业内岗位规范和用人要求来建设,并随就业市场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更新。“立足实际,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保持强大活力的根本,也是我们不变的职教理念。我们的职业课程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大纲编制和教材设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用人单位需求为中心的实践型职业教育体系,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采用企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充分解决学生就业和单位用人的难题。我校先后为申菱电器、海建集团等多家企业进行了岗位培训,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制定定向培养计划,与企业共同编写岗位技能课程大纲,对学员进行定向培养,将岗位实训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员完成岗位教学阶段的学习,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参考文献
[1]海安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4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0-05-18].fgw.haian.gov.cn/zghaweb/infodetail/?InfoID=2670210b-7021-4ef0-aaee-8bf7ec0fc9d2&CategoryNum=004002.
专业设置调研报告范文5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落实机制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与合作机制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及对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创业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合作现状及对策 地缘经济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河池学院专业设置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引进思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人才招聘外包调研报告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思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建设刍议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服务业建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招商引资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问题再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8-2-27.
[4] 孙丽丽.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6(9):131-134.
[5] 孙健等.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3): 13-18.
[6] 蒋爱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新思路[J].创新,2009(3): 38-40.
专业设置调研报告范文6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业升级;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2002401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河南有了长足发展,截至2013年,河南的产业集群有洛阳装备制造、郑州纺织服装、漯河食品加工、航空港智能终端、许昌智能电网、郑汴汽车及零部件、三门峡黄金加工、濮阳油煤盐化工等322个,有120个百亿元以上特色产业集群。从长期来看,河南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受到省内资源环境的约束,传统的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式发展方式越来越无法继续生存下去,要想继续生存就要转变发展观念,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整合校企资源,促进产业升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形成新动力。通过职业教育改革,达到互利共赢,助推中原崛起,已成为必然选择。
职业教育与产业最近,产业的需求关系通常反映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上,职业教育对产业形态的发展变化最为敏锐。一方面,发展职业教育顺应产业需求,带动劳动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一定会助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最为根本的原动力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科学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联动升级机制,通过创业型职业教育发展,带动新兴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这些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迈进的必由之路。
在以创新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河南省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全省的职业教育以中、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技术培训学校、培训机构、中小学等相配合的职业教育基本形成。河南省的高等职业院校有56所,共设置专业1526个,覆盖了全部19个专业大类。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的论文及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对职业教育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机制形成的研究,已具备了现实与理论条件。
当前国内外企业都在积极地抢占市场、进行技术控制,比如在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械人等高科技领域。河南也不例外,在这同一起跑线上。如果不培养产业发展所需各类人才,不创新职业教育,不研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就会一直被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
而河南省的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办学条件较差;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与企业没有完善的互动机制;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漫长;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等。近年来,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质量下滑等原因,职业教育的发展已出现徘徊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的征兆。而在同时,由于产业集群缺乏创新平台,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比例非常低,许多企业内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中小企业多数没有核心技术,产品仅停留在低水平的往返式生产上。目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形成良性机制,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助推中原崛起,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构建产业的优化升级机制。
1 调整传统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首先,要适当压缩就业困难的相关专业,提高对涉农专业、农业职业学校的支持力度,培养满足现代农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次,针对河南省经济产业的转移和发展的重点,培养制造业、能源业、交通运输业等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高技术型人才。
2 构建创业型职业教育格局,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的先导产业,需要大批创业型人才为支撑。而创业型职业教育处于职业教育的高端层面,它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并源源不断为社会造就创业型领军人才,并经由他们的创业活动,引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催生新兴产业。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产业聚集和产业集群,去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所以,只有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构建创业型职业教育格局,才能引领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
3 重塑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河南省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人力资源结构存在问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素薄弱,同时,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要素也严重不足。这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创新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只有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塑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企业输送大批产业自主创新紧缺急需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才能最终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4 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内外运行机制
职业院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核心在于人的互动。要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必须建立双方人员的长期、稳定和制度化的联系。比如,学校教师可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企业挂职锻炼,学生以学员、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进行互动;可以邀请企业成功人士到学校讲学,聘请企业专业人士做兼职教师等。对于外部机制的建设,主要是政府要起激励、规范、约束、沟通的作用。比如在经费投入、政策引导与约束、行业中介、研究支持等方面提供外部保障。
总之,只有从职业教育引领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才能解决河南省产业集群所面临的问题。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构建创业型职业教育格局,引领新兴产业集群;重塑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职业院校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才能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和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使河南省产业由简单、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单一的、低级的结构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参考文献
[1]郑瑾.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联动机制研究[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2).
[2]《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战略专题调研组.河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调研报告[R].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