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德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德育范文1
【关键词】德育教育 回归生活 研究 新成果
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兴山一中在育人工作中提出“让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进行了“德育生活化”的积极探索。从学生身边的小事、从正在发生的事情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可以感知、可以触摸,体验到德育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德育走进生活
让德育走进学校生活,是针对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通病而提出来的。学校德育大多数是以严格管理为手段,让学生符合学校秩序所需要的规范,是一种单边行为,其实质就是“让你按我的要求办”,这是学校德育目标中的一种误区。在德育方法上往往以空洞的说教来教化学生,十分生硬,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旦学生反感,教育者感到无能为力,德育也就显得极其软弱。再加上现在的学校德育是一种封闭条件下的单边活动,也显得非常脆弱,学生一旦走进社会生活,就出现了“5+2<0”的现象。
2.学校德育生活化
让德育走进生活,就是追求德育生活化。在学校德育生活工作中,除了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外,我们注重在吃穿住行、生活消费、为人处事、交往娱乐、课外学习、自我教育、处理信息、培养习惯、发展特长、增强体魄、磨练意志等自主行为中挖掘德育资源,编写德育校本材料,然后纳入教学课堂体系。这样把德育当“课”来修,把各种育人活动放到课程的高度,做到全方位,多渠道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把校园生活看作与数理化一样作为课程来重视,每周一个学时列入课表,并象课程一样去操作,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而争做合格的高中生。
在挖掘的同时,注重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在主体班会、道德法庭、升旗仪式、演讲会、心理咨询等活动中融合德育,培养学生讲求“诚信”,倡导“博爱”。在“文化科技节”、“体育艺术节”、“文艺晚会”、“八小竞赛”、“spa体育俱乐部”、“青春艺术团”、“合唱团”、“学生管乐队”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在建文化园,修楼亭,塑孔子像,书教育警示语,立名人雕像,绿化环境,美化校园等方面充实和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情景,拓展育人渠道,内化学生道德准则。在公益劳动、校内志愿者服务、社区参观调查、野外登山游览等很强的实践性情景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相应地形成分析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如我们利用每年的寒假、暑假时间,都要开展一些象“我给妈妈洗一次脚”、“走进边远乡村的农户家体验生活”、“到社会福利院服务”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感动自己的情景生活,达到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爸爸妈妈的目的。
3.把生活德育当课修
在编写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校园生活课程大纲》,由生活教师、班主任、德育辅导员分别授课并指导学生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
学生德育学分满分为100分,由基本学分(60分)、加减学分(20分)和奖励学分(20分)三部分构成。基本学分是每一位学生一学期里必须持有的基本学分,是学生良好道德的底线;加减学分是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各种生活活动评定的基本条件,达到合格者加相应学分,未达到合格者扣相应学分。具体内容有学校集体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两大部分;对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有良好表现的同学实行奖励学分。对学分等级评定在75分以下的同学定为不合格的同学,对他们进行德育学分补习。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自我教育,自主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否则毕业时不发放毕业证书。对当年没有拿到毕业证书的同学还要跟踪调查、考核,没有重大问题,到第二年由所在单位或所在的社区开出证明,才补发毕业证书。
4.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让德育回归生活,引领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大大培养了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终极目标。
通过合理安排学生日常生活,规范学生的各种活动,整合校园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在内容上具有层次性、系列性、前瞻性。它回答了被动管理中出现空洞说教的条条框框,它回答了传统的德育模式中由单项灌输向师生平等、生生平等交流转变;由校园、班级封闭式向全方位开放式转变;由传递德育知识向塑造高尚人格转变;由固定模式的教育化向个性化转变;由强迫性向自愿性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使学校有了一个安定、和谐的良好校风和学风。
通过德育生活化,把德育当课来修。学生在吃穿住行、生活消费、为人处事、交往娱乐、课外学习、集体活动等自主行为中培养独立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认识到身边的小事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均是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他们感受到德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体验到德育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也形成了教育的合力。为家长的合作创设了新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满意度,尤其是单亲、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以及家庭教育不良的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关心和帮助,这使学生家长真切地体会到学校、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爱,感受到自己的孩子在幸福中健康成长。
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必须面向生活,与生活接轨,只有这样,“德育回归生活”这种有效的载体和形式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该课题我们也还在探索阶段,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我们认为就方式方法而言,方向是对的,我们将不断探索,加强研究,深入实践,让德育生活化探索成为我校加强德育工作的一个突破口,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找到一个好的载体。
生活德育范文2
关键词:潜移默化;发现;精心;生活;沟通
中图分类号:G410
近段时间,青少年德育成为热门话题。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部长袁贵仁也强调,要创造性的将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抓实抓好。要把德育课程与解决现实思想道德问题结合起来,要以青少年不断扩展的生活经验作为成长的根基,解决好成长中的思想道德问题。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无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着。如何培养真正的合格人才就是我们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正像杜威所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体现着教育的终极目的。德育的特点决定了,德育不是政治课,德育不是说教,德育不能泛化,也不能量化。真正的德育应该只有一句话:回到生活,回到自然。①
一、抓好平时生活中的每次契机,让它成为德育工作的根基。
学生每天在校生活学习的时间肯定是超过八个小时的,他们一天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和同学,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说的就是集体的影响和班主任工作的润物细无声。班级里我们在用德育积分去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但这只是一种教育的方式,用它来代替德育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身边的素材。
二、精心组织学校的每次活动,让它成为德育工作的生长点。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除了学习文化知识,最主要的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利用他们学会的文化知识在社会中生存、发展。而学校组织的活动是培养他们的土壤。通过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学生们找到他们的特长,发挥他们的潜能。
在科技节,我们组织了名位“聪明屋”的班会,班会上学生们做了游戏,搞了活动,似乎只是玩的不亦乐乎,实际上科学的种子就在这里播种。一个学生的家长是化学老师,她为大家带来了名为“变色的火焰”和“巧写密文”的两个小魔术,学生们看着觉得很奇妙,她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原理,“化学”很有趣这一理念在很多学生中扎下了根,于是他们期待着初三的化学课。而另外两组同学的“神奇的小飞机”与“鸡蛋潜水艇”无疑让许多同学对物理又有了兴趣。可见学生参加活动并不是像有些老师形容的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在活动中不仅让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学习也是有促进作用的。正像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所提倡的“道德知识只有借助同别人的交往才能实现。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合理地组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②合理组织活动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是有意义的。
一年一次的春游无疑是学生的最爱,但是作为班主任也常听见学生说“又去××,真没意思。”春游不仅是去玩,它是学生接近自然,感受美最好的时机。这一次,我们去的目的地是北京植物园,很多学生早就去过很多次,但是通过了解,很多植物园的景点孩子们并没有听说过,于是我给每个小组打印了一份植物园地图,要求组长带领本组多去几个地方。我还为学生组织了爬山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先到指定地点的为胜利者,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和团队意识。我向学生宣布了活动的方案,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但当我说出最后的终点是樱桃沟的“一二·九纪念亭”时,学生很茫然,有人问我一二·九是什么节日,有人说是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为学生历史知识的贫乏而羞愧,于是我增加了新的活动,在“一二·九纪念亭”开小型班会,介绍“一二·九运动”和“一二·九纪念亭”的由来。通过这次活动达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而我的学生对于北京的植物园肯定有了更多的认识。去首都博物馆之前,我会找学生介绍首都博物馆的精髓之处,学生可以去那里寻宝,通过春游学生更多的了解了北京。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摄影水平很高,所以在出游之前,我让这些学生给班里其他同学讲讲自己的摄影心得,拍一张好照片不仅需要好的设备,好的技术,还需要发现美,观察自然的能力。我的学生不可能人人成为社会的精英,但是如果他是一个热爱生活,会生活的人,他们知道除了电视、电脑游戏外,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这不正是教育的目标吗?
三、做好与家长的有效沟通,让它成为德育工作的外延。
对于学生的成长,除了老师,最关心他的肯定是他的家长。家长是我们的伙伴,强有力的依靠。绝大部分家长密切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老师的言行不仅影响孩子,也在影响家长。例如,我前面提到的过生日,第一个拿到礼物的学生很是激动,而她的家长给我写了信,满页的纸上都是感激之情,家长对于你的小小举动的认可,对于你今后的教育也会多几分支持。在刚做班主任的时候,每个月我会出一份班级简报,把学校和班级最近的教育主题和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家长知道了学校的安排,会积极配合学校的活动,为班级的活动出谋划策。我还会为家长推荐好的教育方面的文章,让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多了一份自信,而家长也会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经验及时反馈给我。现在通讯的进步为家校联系提供了新的方式,博客、飞信,架设了沟通的桥梁,而沟通的都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教育也就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进行着。同时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有了及时的了解,也就多了理解和宽容,他们自然也就成为了我们坚强的后盾。
在学校学习知识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的个性的道德的形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学,这只不过是广义概念的教育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而已。”③作为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的德育教育。只要我们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会取得成效的。
参考文献
(1)雷振海/德育,从生活出发—中国教育报2011年11月16日总编七日谈
生活德育范文3
■ 生活德育的教育学基础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它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是并重的。要论证生活德育的可行性,就必须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这就不能不提到两位伟大的教育家所确立的教育命题,即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命题和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命题。它们很好地揭示了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是生活德育理论的重要依据。
1.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杜威针对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实际,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重要命题,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凸显在教育理论者和教育实践者面前。“教育即生活”强调了教育具有生活意义。杜威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学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所以,教育应该教会儿童生活、充实儿童生活,使儿童适应生活并创造新生活。
杜威的理论为生活德育的实施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首先,生活德育是提倡从受教育者实际生活出发而进行的道德教育。杜威认为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我们必须认识到道德原理与其他力量一样在相同的意义上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内在于社区生活和个体的足以对付工作的结构之中……根据这种信心行事的教师将发现一切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生活中的所有事件都要孕育着道德可能性”。这就说明道德教育可以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素材,使受教育者更加乐于接受。
其次,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就是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体验,进行应有的道德实践。“我认为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这使得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德育更有说服力。
最后,“教育即生活”强调了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生活的作用。其一,“学校的社会机构的首要职责就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其二,“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尽力排除现存环境中的丑陋现象,以免影响儿童的心理习惯”,即净化社会生活。其三,“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保证使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即平衡社会生活。其四,“学校还有一种功能。每个人所加入的社会环境有种种不同,每个人的倾向受到种种不同势力的影响,学校发挥着协调作用”,即协调社会生活。这与我们一再强调生活德育的目的不只是道德习惯、行为的养成,而是与美而善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生活德育是真正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适应生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的道德品质和能力。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命题。与杜威不同的是,这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生活,赋予生活以教育意义,通过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来获得教育,改造生活,更符合生活德育的内涵。
重读“生活即教育”命题,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比杜威更强调生活的重要性,有学者指出:“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和实践乃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德育理论的实质是生活德育论。”继承他这一思想遗产,对生活德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陶行之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的中心,同样也是道德教育的源泉与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没有生活做中心的道德教育也是死的、毫无生气的教育。这就表明,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生活,德育理论也是源于生活。要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必须紧密联系生活,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中心进行德育工作。
其次,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同样也是生活德育必须遵循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道德是实践性很强的意识,是要通过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也要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教。陶行知也坚信: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所以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一分而为二。生活德育的践行是必须抵制这类行为的。
最后,“生活即教育”命题的重要思想为生活德育指出了有效途径,即过集体生活,培养集体精神。受教育者通过过集体生活接受所需要的教育。这是因为学生不能离开集体生活,它是学生走向社会化道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须经过的历程。这就说明生活德育从受教育者的生活出发是有根据的,在进行生活德育过程中,千万不可忽略受教育者的集体生活,这个小集体可供研究的东西之多,对受教育者影响之大,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
总之,不论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观点:现实生活世界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立根之本:生活生成道德,道德为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学校道德生活的不断建构。
■ 生活德育的实施途径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们更好更道德地生活,因此,学校德育离不开与生活的血肉联系。由于生活本身充满着感性的直观和各种诱惑,为了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与互补,必须营造德育的生活氛围,让德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在德育中提升。
德育内容要生活化。德育的内容应源自青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这不仅是因为青少年儿童普遍长于形象思维的心理特点,还因为道德知识体系和道德推理能力的建构是遵循由近及远、由低级到高级、由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这样的逻辑路径,儒家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育序列就客观地反映了这一规律。据此,德育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儿童周边的现实生活―扩而展之的人类社会生活―升而提之的面向未来的可能生活”的路径,而不是从抽象的深奥的道德概念出发。我们是辩证唯物论者,不是机械唯物论者,因此,对生活的理解不应当是静态的、平面的。对小学生来说,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以及生产与消费、交往与礼仪等都可以成为德育的内容载体;而对于中学生而言,要实现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侧重点应转向对生活的审视、批判与超越,去引领他们追求一种高尚的生活、理想的生活。
生活德育范文4
[关键词]德育;生活 ;引导;超越
德育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人们更多的关注德育对生活的适应,一定程度上有让生活取代德育的危险。忽视了德育在生活中对人们的引领与超越作用。生活不是既定的客观存在,而是为个体实践所建构,这由生活的实践本性所决定。生活世界是根据每个人的意愿、实际遭遇去创造、建构的。德育在引领学生适应生活与超越生活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张力,不可偏废,不可走极端。回归生活的德育不是要单纯的回归现实生活,一味地迎合生活,消解于生活中。而是要人们对日常生活进行反思,让人们以一种理性的、自觉的心态去创造生活,建构可能生活,引导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一、 回归生活的德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回归生活的德育从理性过渡到了非理性的极端
针对以往的德育过于注重道德知识普及却使德育人格走向了迷失的缺陷,学者们提出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以日常生活世界所蕴含的感性思维取代科技所蕴含的工具理性思维,但把德育回归生活仅仅理解为回归日常生活,否定科学世界,是对现代德育的极大误解。德育始终处在感性与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割裂状态。“在缺乏引导的学生参与和感性体验中,经验性预示着学生对于德育内容可能有某种惰性认识,这可能使德育内容和活动的主旨消融在德育过程中,因而可能导致德育流于活动的生活化形式,变成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1]德育完全迎合生活,消解于生活中,德育作为教育的超越性被抹杀了,德育失去了自身生存的依据。
2.回归生活的德育易使学生陷入道德困惑,放弃道德理想
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提倡让学生亲自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生活,获取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实际生活的逻辑与德育的逻辑并不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他不像书本上知识固定不变的,而是复杂多样随时发生变化的,尤其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思想也呈现多元化。当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与现实生活体验发生碰撞、冲突时,他们就很难养成清晰、稳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陷入矛盾的、无所适从的困惑中。而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针对以往的教育过分地注重德育的意识形态作用,只强调从宏观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学生个体实际生活状态这一弊端,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直接面对现实的挑战。可是在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没有一定的道德辨别能力,就将学生放置社会的洪流中是非常危险的。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现实生活与自己的道德理想发生矛盾冲突时,选择放弃道德理想,无条件的迎合生活,让学校教育消融于生活中。
3.回归生活的德育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一直是德育改革的目标。一个只能顺从,听话于别人的人是没有自我的人,这样的人是不成功的,是没有思想的。所以,生活德育更加提倡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挥。可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人们误以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就是以学生个人为中心,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只讲竞争不讲合作,只注重物质追求忽视精神上的需要,使学生走向功利化,社会责任感下降。如果人们没有对一定的价值规范认可、信服,没有对要过有道德的生活进行思考和反思,就不可能真正成为道德生活自由自觉的主体。同时德育很多内容只是以“生活”的名义进入德育教材和活动中。没能很好的与学生的品德心理发展阶段相适应,出现德育内容简单化,德育过程随意化,德育目的庸俗化,忽视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增强,阻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二、 德育引导学生超越现实生活必要性
1.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道德从实质上看,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用以认识、肯定、发展、完善、超越自己的手段。”[2]德育引导学生实现对生活的超越,使学生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是由人所具有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所决定。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也在于人能通过自身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摆脱实然存在的束缚与限制,实现其应然性,从而使人的存在呈一种生成性与开放性,超越其他存在物的预成、封闭和宿命的存在方式。人所具有的应然性,使人总是不满足于它的实然性存在,在它的生存活动中要创造出有别于既有的实然的新的实然,要超越其对象物和各种对象性关系,要生产出新的对象物和对象性关系。人在自然生活发展状态下并不能满足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德育对学生生活引领的出现,就是让学生有自己的理想,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德育过程中的人的发展是一种在人有目的参与、干预下所发生的运动过程,改变人在生活当中由自然、自发状态下的发展结果。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应该是实然性回归与应然性回归的结合。德育既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其具备适应生活的能力,又要学生注重意义生活,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生活德育范文5
关键词:现代德育 生活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其真谛是教育从生活中来,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不能拒绝生活。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技巧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一、德育内容联系生活
德育课应当以育人为本,重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首先要改变德育内容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增加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证这些道德理论和规范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远离实际的空谈。其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纯粹的德育理论犹如无本之木,不可能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同时,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
二、德育方法贴近生活
德育的过程其实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实现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教育,它避免了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因此,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德育情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班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游戏娱乐、模拟操作、动手制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另外,教师应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到情感,并获得全面发展。
三、德育途径走向生活
德育的途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师要坚持“做中学”的思想,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杜威曾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感悟,学校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仍旧不能上升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提高,以学生的眼光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使德育途径走向生活,正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主管理、自主参与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履行社会责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接受磨炼,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
四、将德育主体引向生活
生活德育范文6
一、改善德育的心理环境,营造平等和谐的生活世界
有人说,当一个教师试图用某种观点去封闭学生的思想时,他就是在进行道德灌输。我们教育意识中的“禁止”“必须”“不可以”,正是在努力用一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或道德规范去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排除其他各种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养成”社会所认可的“正确”的道德品行,甚至将这些“训斥”“告诫”美其名曰“塑造”“培养”。这种意识表现了“以上对下”“权威与听从”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关系,使师生精神交流成为常态,才能让学生在自由、平等、安全的生活世界中受到教育。
1.建立对话关系的第一把金钥匙:打开“心”世界
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生成的。学生既是受社会道德影响的客体,更是有着自己道德结构的主体,按照主体教育思想,德育首先应“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积极主动的道德思维,在自我思辩中发展道德观点、道德推理与判断选择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永远处于“开放”的状态中,经分析、批判、检验,合理的接受,不合理的摒弃,并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如思品教学《讲谦让》一课,让学生明白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需要谦让品质,但是其思想行为目标导向并非要求学生无原则的时时处处讲谦让,过分纵容他人行为就成了一味的“忍让”,伤及了自己的原则与利益,这是不可取的;在机会面前是否讲谦让,这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不是将划一的标准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思索,学会判断,做出选择,形成真正的师生思想可以交流与碰撞的平等心理关系。
2.建立对话关系的第二把金钥匙:语言“人性”化
德育离不开语言。当我们还在以知识拥有者身份运用“告诉式”“指令性”语言对学生进行传授,要求其接受时,不妨来一些“协商性”“激励性”的“人”性语言,你会感受到师生的对话关系是多么的充满人情味、多么的美妙!“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上课了吗?”这种商量性的话语也许比命令式的“上课”更富有情感色彩;“我认为怎样,这只是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同学们的想法也很有自己的思想……”这类民主性激励与评议,远比“唯师独尊”的霸权式教育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只有在情感性、生命性的师生语言交往中,德育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
二、儿童的生活有多宽广,德育的途径亦有多宽广
现代生活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发展的教育,“活”的教育。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 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学”。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德育应该与生活接轨;既应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心现时生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出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德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学生生活,努力改善活动过程,让活动成为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活动,丰富其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
1.在课堂生活中感悟和体验。
学科本身就蕴涵着许多德育内容,如语文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感悟课文情境,在情感上同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这样才能收到陶冶情操、震撼心灵、影响一生的教育效果。数学课,要让学生多体验辩证的思想,严密的逻辑,精确、简洁的语言表达。社会课,要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环境保护的重要,等等。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地向后进生倾斜,让他们朗读和发言,让他们体验成功,寻找自信,缩短差距。
2.在课余生活中强化交往能力和做人准则。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现代德育学理论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显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因而,在课堂学习之余,师生在“生活”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在创造师生间交往关系的同时,也创造着生活,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从而也建构着自我。另外,通过生与生、生与他人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在自然、真实、直观的冲突交往和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何与他人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3.在家庭生活中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物质的贫乏、艰苦生活的磨练,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弥补了学校德育的薄弱。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家庭教育,往往生活中的困难、劳累和挫折都由家长代劳了。民谚说得好,“勤劳的母亲养了个懒女儿”,而这些孩子一旦进入社会,碰到困难、遇到挫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论是出于现实的需要,还是面向未来的要求,都应重视少年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4.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升德育素养。
社会生活呈现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社会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最生动鲜活的德育教材。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感悟,学校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仍旧不能上升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