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秋天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年级秋天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年级秋天的作文

三年级秋天的作文范文1

一、当前三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三年级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其一,写作模式陈旧。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依旧让学生用模仿的方法,这样虽然让学生写作起来没那么困难了,但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不能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充分地表达出来,导致一写作文就运用范文套用的方法,失去了写作的根本意义,而且还限制了字数,内容,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其二,不注重语言和素材的积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掌握丰富的词汇,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把好的句子,文章抄下来,让学生养成语言积累的好习惯,不要为了让学生为了完成检查而随便找一些素材抄下来,这样就失去了语言素材积累的真正意义。其三,批改不及时,不注重评讲。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留下的弊病: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老师批改完后,学生通常可得到老师的一个简单的评语,对于批改的分数学生看一下就不会再管了。

二、对学生写作指导策略

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行为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能够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基本特点,尽量以给予引导的方式,使得实际的作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朝着更高方向发展。尤其需要正确看待当前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存在的问题,继而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调整改善。笔者集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倡导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兴趣,激发写作的动力

兴趣是做任何事情的最好动力,所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做好适度的引导,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对课堂做好精心的准备,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1.上好第一堂作文课上好第一节课是大家都懂的道理,进入三年级,刚开始有作文课,学生会觉得作文课很神秘。因此,教师上好第一堂作文指导课意义重大,教师必须得十分重视,要做到精心备课,要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要让学生知道作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让第一堂作文课成为引起学生写作兴趣的第一步。2.创设写作情境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出作文题目,然后说说写作要求,接着学生开始写草稿,草稿完成后稍作修改,然后誊写、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感枯燥乏味,失去写作的兴趣。教学中,教师根据作文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写《春天的校园》,老师就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再到班上谈一谈,再写作;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明显可以降低作文难度,激发写作的兴趣。再如很多小学生对于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甚至常常会想象自己处于童话故事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去开展《童话故事》作文教学工作,鼓励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造不同的童话人物,实现不同童话故事的编写,可以是不同的主题,可以是任何动物或者人物,由此使得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实际的作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开展作文实践活动

以实践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要求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去观察,并且由此将其以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苏教版三年级《秋天》的作文题目,可以以开展秋游的方式来进行,鼓励学生去观察秋天的特征,看看花草树木,看看气候天气,看看天空田野,在这样的切实接触之后,学生会对于秋天形成更加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去进行写作,就不至于学生没有什么可以写了。

(三)评价激励,体验写作成功喜悦

三年级秋天的作文范文2

关键词:阅读教学;经典语段;习作起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34-01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规范性,缺乏生活经验和习作经验,常常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这一现状迫使作为教师的我们陷入沉思: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写作文,会写作文甚至爱写作文呢?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认真研读教材后,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篇文质兼美,意境隽永,尤其是其中的经典语段更是三年级学生习作起步的最佳范例。于是我做了《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书面表达》的小课题研究。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书面表达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增强习作信心,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那么怎样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书面表达呢?

1.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丰富语言

处于三年级年龄段的孩子特别爱动、好玩,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爱说、想说,喜爱表达,但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闻和表达心中的感悟。这些合适的语言从哪儿习得呢?当然应该在阅读中习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语言,让学生跟着作家学习遣词造句。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的最后一自然段:"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作者用一就话来表达对自己母校的赞美和怀念。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像作者一样赞美我们我们的学校。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 )小学。"学生们就会说:"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农民工子女)小学。""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所(干净整洁的)小学。"接着我又叫学生夸赞我们的家乡重庆,学生们就说出了这样的句子:"这就是我的家乡重庆,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这就是我的家乡重庆,一座美丽山城。"最后又叫他们夸赞自己想夸赞什么就夸赞什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中像这样的经典语言很多,如第二课《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中的"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第四自然段中的"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只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模仿,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悟了。

学生不但要学会表达心中的感悟,还要学会描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的第二自然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物。我在教学这一段时,不仅让学生背下这些语句,而且让学生练习像作者一样描写校园里的景物。

2.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观察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习作要求中段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就是将习作表达的视野引向生活,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发现与探索自然。三年级的学生在习作时不知道写什么,无话可说,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周围的事物,而是他们不知道怎样仔细观察,在他们的心中观察就是看一眼,当然就很少有新奇的发现,更没有想表达的冲动。要想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说,老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老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学生观察方法呢?当让步是习作指导时的空洞说教,而是在阅读教学利用可课文经典语段,引导学生揣摩,感悟作家观察事物时所用的方法,并拿来用在自己的观察中。

3.跟着课文经典语段学习构段方法

三年级秋天的作文范文3

三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6人。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所进步,但是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范,用词不准确,错别字多等等。这主要是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狠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分八组作文内容,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景的,有写活动的,有写物品的,让学生在各方面加以训练。在作文教学中,重点要通过读写例话的教学和基础训练的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践。

三年级上册安排了这样两次想象作文:一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因为写图画是要展开想象的。另一次是编一个童话故事。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让学生写记实的文章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实表达,要写真实的人,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说假话。而写想象的文章,那就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三年级的孩子由于受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想象合理方面的要求不要太高,学生只要敢于想象,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

三、教学目标

本册作文一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则观察日记,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自己去过的地方,编一个童话故事,自由习作。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四、教学措施

1、制定激励措施,每次作文都评选出优秀、良好、一班三个等级,利用晨间谈话或课前几分钟进行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作文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意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欣赏,使学生在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感到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2、利用好看图写话课本,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4、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听、说,教师要加强指导,同学互相评价、学习,让学生学会听、说的方法,并且多加练习。

三年级秋天的作文范文4

一、初次习作应联系生活实际选题,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拿到作文题目,一般会很盲目,觉得无话可说,无处下笔。因此,教师在初次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一定按照课本的编写要求指导学生习作,应选取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作文题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消除学生的畏惧盲目心理。

我第一次指导学生习作,选题是:“熟悉的一个人”,共设计了四个问题:(1)你最熟悉的人是谁?(2)他(她)的长相如何?(3)他(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你能通过一件事情来介绍一下他(她)的特点吗?设计这四个问题,目的是给予学生写作思路。

学生每天和父母、兄弟姐妹、同学、老师等接触,面对前两个问题,学生口若悬河,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其兴趣也在第一堂作文课上被调动起来。虽然在介绍外貌方面出现了介绍没有顺序,没有逻辑的情况,但其内容是真实的。之后,我指导学生按顺序,抓重点介绍,学生听后,马上整理思路,踊跃参与,都想展示一番。有个学生介绍到:我的爸爸今年四十六岁,头发却提前花白了。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长着一个红红的大嘴巴,左下巴一颗黑痣。他身高一米七,平时最爱穿西服了。

后两个问题是紧密相连的,部分学生能抓住某个特点说出一件事来,但出现语句不通,叙事过程不具体的问题。我告诉学生写事情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白你说了一件什么事。李怡天同学介绍到:爸爸的爱好就是看电视。每当下班回来,爸爸就用满是皱纹的手打开电视。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听写作业,我让爸爸给我听写生字 。爸爸说:“我开始读了。”我写完第一个字,说:“下一个。”我说了好几遍,只见他把语文书放在茶几上,却用心地看电视。唉,爸爸只把看电视放在心上。

通过这样的指导示范,学生感觉抓住特点介绍原来并不难,只要将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事例用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就好。学生有了第一次习作的成就感,信心大增,在习作讲评时,我将每个学生习作中的亮点指出来,来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再次习作时就不再有畏惧心理了。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捕捉写作素材。

为写好观察日记,我提前三周安排学生去观察自然中的景物,并把每天观察到的记录下来,之后将这些记录稍加整理,便可成文。薛凡琴介绍自家的小狗很有趣,她写道:

菲菲(狗名)有两大特点:吃和睡。菲菲什么都吃,不像其他狗,爱挑食。当然,它最爱吃火腿肠,一见火腿肠就像发了疯似地扑上去,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三两下几根火腿肠就不见了踪影。吃完后还会伸出小爪子,好像在说:“求求你,再给我一点,太好吃了。”菲菲可是个大懒虫,只要一睡觉,无论你怎样骚扰他,都休想把它叫醒。要是实在受不住了,它就会用乞求的眼神看你一下,让人再也不忍心打扰它了。

从她的文章中,我知道她观察仔细,所以才会把自家的小狗介绍得如此生动。

另外,我还让学生回家做一个密度实验,把鸡蛋放在加了水的水杯里(水高于过鸡蛋2cm),然后在水杯里慢慢加盐,看看有什么不同?并通过查资料、问家长等方法找出原因。我要求做实验时要详细记录过程,并按实验过程习作。

为使作文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我设计了护蛋活动,要求学生带生鸡蛋到学校,在一天里让鸡蛋完好无损。之后我指导学生习作《护蛋》,其中某位同学写道:

上课,我把鸡蛋放在口袋里,我很想看看它,可没有机会,就像妈妈上班时,心里很想宝宝,又不能离开。下课,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它看了看,呀,完好无损,我真高兴。护蛋,这个活动很好玩,也很累,因为我终于有了当妈妈的感觉!可我只当了一天,妈妈却要用一辈子呵护我,做妈妈真不容易,我要做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来报答妈妈的爱!

三、利用多媒体,拓宽思路,丰富视听体验

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写作思路。

三年级秋天的作文范文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维、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中年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作为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呢?

一、培养习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小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受兴趣的影响。因而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去诱发兴趣,利用写话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体味到成功的欢乐,从而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三年级的学生是学习习作起步阶段,课标已经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也就是心情作文,生活作文,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

二、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第11课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秋天的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读、比赛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唐诗三百首》、《名人名言》、《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摘抄优美段落,背诵名诗名篇,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生活中积淀素材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习作,就是用笔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运用生活中的材料。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淀素材。

1.捕捉镜头,抒发写作情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等。一天我正在上语文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鞭炮声及嘘嘘嚷嚷的声音,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转移,纷纷朝窗外看,只有一个学生头都没抬伏在桌子上放声大哭,同学们也都在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如果我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思路继续讲,要求他们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都会带着疑问没有心思听课了。于是我就停下来,询问那个学生,结果才知道原来是这个同学远在外地的外公前几天去世了他没去参加葬礼。当时我正在上《卡罗纳》这篇课文,我说“请大家来停下来,王昆同学也经历着卡罗纳同学的痛苦,我们来说一说他的神情、动作、以及我们同学们的感受。”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我给了学生5分钟相互交流的时间,然后请同学在全班讲。一个同学说:“我看见王昆同学虚弱的身体,痛苦的表情,我多么想帮助他啊,安慰他。让他不要伤心难过。”我又让学生把刚才看见的,自己想到的记下来,学生因为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亲自体验的,所以都写的很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中不常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去观察生活,去感受生活。

三年级秋天的作文范文6

1.由教师发给学生的照片激趣,让学生用一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手中的照片。

2、交流后,从照片上发现是秋季,点题。

3、庞老师真是太喜欢秋天了,想把它留住,就画了一幅画,小朋友们想看看我画的是什么吗?

二、指导学习果园图(教师挂图)。

1、提要求: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的什么。注意观察要有顺序,然后自己在下边练习说一说。

2、学生看、自由说。

3、指名交流,教师相机点评。(点评扣住————顺序、特点、具体)

如“具体”师引导:可以再观察细一点,从它的颜色、形状来说,比如它像什么呢?我们还可以用拟人句来说,让这个句子更形象。

小结:你从树的颜色、形状来表现了秋天的特点,说得更形象了,这就叫---“具体”

4、师:现在谁愿意连起来说一说?

5、师:除了图上看到的水果,生活中,秋天还有哪些水果也让你喜爱的?

你想用哪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

6、师:这么多种水果呀!真是一幅丰收的景象。

三、学生交流自己的图画,练习说。

1、下面,小朋友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像刚才那样给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你画的秋天,注意把景物的特点说出来,句子说具体。

2、指名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四、学生写。

1、同学们不仅画得美,还说得美,都用自己五彩的画笔,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果给你们的图画再配上几句美美的话岂不更美吗?

2、学生写,师巡视。

五、交流汇报写话。

1、全班汇报(请2人分别读自己的写话,师生互评。)

(1)、如果写的好的,师提出怎样完善。

(2)、如果写得不具体的,师找出问题,指明修改方法,可以由学生来帮助。

2、同桌交流、修改。

六、总结。

师:让我们把这美丽的秋天永远珍藏。小朋友们,只要平时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美。

评析如下:

这次习作的形式是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课前要布置学生准备一幅画,这幅画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画。所选的图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天的景物,也可以是人在秋季里活动的场面。

根据课程标准大纲的阶段要求,小学三年级上册的孩子,才从低段上升到三年级,习作主要是让孩子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让他们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因此,我们的设计理念是:

1、让学生能够由易到难,平缓地过渡,让他们感受到习作并不困难,从而顺利地由说到写,人人参与,不求每个孩子都写得很好,但求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培养他们习作的兴趣。

2、调动孩子已有的生活认知,对身边的事物能够回忆起来,愿意表达,并且能够在老师或他人的启发下,能够调动思维、打开思路,更加充分地认识和感受身边的事物。

3、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平时积累的语言,尝试着在说话和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材料,同时,在老师的讲课中,适当地积累一部分新的词句,学以致用。

4、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内容说清楚,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通过看、听、想、闻、尝、感受等等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把句子说具体、写具体,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5、充分利用学科之间的整合,图文并茂,将美术、语文、音乐以及自然学科之间合理的交融与整合,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语文素养。

所以,我们确立的教学目标为:

1、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景物,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乐画、愿写的情趣。

2、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其中,第1、2点又是教学的重难点。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在教学的时候,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情引趣,初步感受秋天

老师课前发下去的秋天的照片,丰富多彩,是很好的素材,既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对秋天的感性认识,又可以丰富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培养了美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回忆起平时积累的秋天的词句。让他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神奇。为后面观察图画和打开思路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指导观察教师图画,学习观察的方法和把句子说具体的方法。这是我在教学时的一个重点。

三年级的孩子大多数都能把自己在图上看到的事物说出来,但就是不能很好的把秋天的特点说具体,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在这一部分中,我注意了对学生观察图画要有一定顺序的指导,可以是从近到远,也可以是从远到近,还可以是从上到下等等,目的是要让孩子明白,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把你要表达的事物说清楚。同时,在这一部分中,更为突出的是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具体。采用了运用各种感官的方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秋天的特点。

例如:在指导学生观察大树叶子变黄了,叶子纷纷落下的情景时,学生普遍都知道说“秋天到了,大树的叶子变黄了,一片片地往下落”,说对没有呢?说对了,但是,不能只停留于此,于是,老师继续追问,“这些叶子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纷纷下落呢?”显然,是秋风吹拂,孩子们就会联想到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往下落的情景,而这些叶子在风儿吹拂下,在空中又像什么呢?就运用比喻的方式,把句子可以说得更具体了。这就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到了句子里面。

又如:在观察秋天水果成熟的时候,图上有的只是水果的颜色,而我们在教学时,就引导学生,不但要运用眼睛看,还可以用鼻子闻,闻闻是什么味道啊,甚至可以用嘴巴尝尝,其实就自然的融入了孩子的想象,这样说出来的句子不但能表现秋天的特点,而且更具体、丰富多彩了。他们学会这种方法以后,说其他水果的时候,就轻车熟路了。

三、学生运用方法练习写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