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 高校 学生 法律援助 诊所教育
一、研究背景
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广义上的法律援助主体并不限于政府,社会各界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之下均可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国务院于2003年7月2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8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在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后,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与社会混合型的法律援助运作模式。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晚,援助力量薄弱,法律援助供求严重失衡,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支撑。而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出现一方面对于缓解供求矛盾、补充政府法律援助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对于高校的法学教育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可以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然而,在现阶段,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发展还远不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障碍,由于缺乏制度化的机制来规范,法律援助的效果也受到影响。但可以预见的是,高校法律援助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对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现状
高校的法律援助活动与诊所式法律教育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由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诊所式法律教育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服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责任感;另一方面,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出现和普及也为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铺平了道路。
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的起步则相对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引进这种法学教育模式。2000年9月,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开设了诊所法律课程,并依托其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截至2012年12月,我国已有151个高校的法学院或法学系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这为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以武汉地区的高校为例,武汉大学199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2000年成立了“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中南民族大学于2004年12月成立了诊所法律教育中心,并依托该中心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华中科技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于2010年成立后与社区居委会有机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活动。
(一)武汉大学的法律援助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一批成立法律援助机构的高校之一,其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自1992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自身发展优势,在武汉群众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二十余年来,中心面向全国为社会弱者义务提供法律服务,许多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又无法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依法讨回了公道,走出了绝望和无助的困境。截至2012年12月,中心已接待咨询约50000余人次,回复信件近21000余件,电话咨询约38000余次,通过中心的网站提供法律意见1000余次,诉讼案件达18650余起,胜诉率达78%。现在的社会弱者权利与保护中心已经不依托于武汉大学,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社会团体,其发展模式在我国高校学生法律援助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律援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2000年5月成立了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窗口,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案件。截至2012年12月,中心共接待来访者9000余人次,回复电话、信件2000余件次,写作法律文书3000余份,各类案件1200余件,其中包括创中国民间法律援助标的额之最的阳新县8岁儿童石某某高压电电击人身损害赔偿案;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湖北某船厂150余名职工房屋纠纷集团诉讼案等重大案件,受益人群遍布全国各省市。中心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实现了尽最大努力,为最需要法律服务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以实现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稳定的目标。
(三)中南民族大学的法律援助
中南民族大学于2004年12月成立了诊所法律教育中心,它与中南民族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开展法律援助活动。通过法律援助维护少数民族的权利是中南民族大学法律诊所的特色之一。中心截至2012年12月已接受咨询2000余次,承办案件70余起,到社区服务8次,社会调查2次。其中办理的案件以劳务纠纷、合同纠纷、相邻权纠纷等案件居多。目前,中心已经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洪山区人民法院一起,就“少数民族及其他少数人语言法务翻译诊所援助教学法探索”课题进行调研,并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四)华中科技大学的法律援助
华中科技大学的法律援助中心于2010年成立,起步相对较晚,其最大的特色是依托于社区居委会开展法律服务,服务对象也仅限于该社区居民。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设立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与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居民委员会相互合作、相互配合,遴选课业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居委会为据点,为寻求法律帮助的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写作法律文书等服务。该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案件及接受咨询40余次,其中20余起为家庭和财产纠纷。该校法律援助中心运作资金主要是由该校法学院与居委会共同负担。由于资金短缺等限制,该中心遭遇了不能扩大受众、进行更深入的法律援助的尴尬。
三、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在补充法律援助资源,扶助弱势群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援助机构在诉讼中存在局限性
第一,目前我国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定位为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补充,却没有在立法上得到确认和支持,这一状况使得某些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遭遇诉讼时身份不明的尴尬和运作不畅通等问题。
第二,高校学生在提供法律援助时并不具有律师身份,他们只能是以一般公民的身份来办理具体案件,因此学生的调查取证权受到一定限制。由此可见,提供法律援助的学生,要想像律师一样开展法律实践,无论在法律规定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是不可能做到的。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对法律援助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巨大的障碍。
(二)对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成立具有特殊性,其依托的是高等院校,因而其首先要受高等院校的领导。其次,由于司法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全国法律援助工作,故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又应受司法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监督。这种双重管理模式有可能造成因管理权限不明确而带来的管理缺失或管理冲突。其负面效应在于,一方面使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运作缺乏合理规制,导致无序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管理和监督的不明确,会导致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缺乏社会支持,而生存艰难。
(三)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缺乏资金支持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遭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资金不足问题。这一问题在不同的高校存在的程度有所不同。有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可以获得外来援助,但是相关基金会对于受资助的高校法援组识的审查非常严格,因而获得资助的高校比较少。其他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学校团委、院、系资助(如中南民族大学获得学校专项拨款);社团会费;商家赞助(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通过拉外援的方式曾得商家赞助);各种基金会资助;律师事务所资助;社区组织临时性赞助(如华中科技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主要依托于社区居委会);律师赞助等等。经费不足使得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负担不起进行案件所需要的各种费用,不得已放弃了一些原本可以办理的援助案件,这直接影响了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健康、长足发展。
四、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完善
(一)完善法律援助立法
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就我国目前而言,法律援助缺乏系统明确的法律法规。除《法律援助条例》之外,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一般散见于《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中。尤其是在民间法律援助方面,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对民间法律援助组织进行规范。因此,这就需要完善我国法律援助立法,为高校法律援助确立法律依据。
首先,应对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地位予以确认。像武汉大学的社会弱者权利与保护中心这样成功注册的案例并不多见。只有立法确认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合法主体身份,进行统一注册登记管理,才是高校法律援助组织迈向规范化的第一步。
其次,开展法律援助的高校学生的资格问题应当明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从法律职业化教育的角度出发,承认提供法律援助的学生的“准律师”身份,使其在真正地从事法律职业之前,充分地参与法律实践,同时也为法律援助的高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二)建立高校与司法行政部门双层管理体制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高校内设机构,应当在日常工作、人事安排、行政管理等方面接受本校职能部门的领导,以便正常运转,获得支持。作为法律援助制度的一部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与司法行政部门加强沟通,在人员资格、场地、工作范围等问题上服从其管理,接受其业务指导和监督,从而保证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服务质量,杜绝低质量的法律援助机构出现。
(三)开拓多样化的经费来源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2
关键词: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质量体系;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145-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我国研究生将达到170万人,到2020年达到200万人。21世纪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2000年报名人数为39.2万,实际招生仅8.5万,2005年报名人数为117.2万,实际招生32.494万,2011年报名人数为151.2万,实际招生49.5万,2012年报名人数突破165万,实际招生51.7万,2013年报名人数达到176万,实际招生达到53.9万。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日趋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研究生人数处于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研究生人数,跻身于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然而,我国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在整体水平上并不是很乐观。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如:生源的质量、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大小、科学研究能力的强弱、毕业生学位论文的水平等等。研究生教育在每个国家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体系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规模,以及与之相伴的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成就,成为衡量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及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前景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条件下怎样保证与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立起比较科学和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一直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和行之有效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保证体系,对于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方面,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使我们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参考依据,做到有据可依,同时也是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的需要;另一方面,质量保障体系的完整对于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严格培养过程,重视过程培养,才能提高我们的研究生质量,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科技人才。基于这些,本文主要探讨一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质量体系指标。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指标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物质方面的因素,又有精神方面的因素;既包括生源质量,又包括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质量保证体系。
1.研究生课程学习的质量保证。研究生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环。目前,我院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学科方向选修课,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分、专业基础课4学分、专业课4学分、学科选修课不少于15学分。研究生选修课程一般根据研究生研究方向由指导教师确定,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尤其是学校对于跨学科的选修课更是有很多限制条件,从而使得绝大部分研究生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课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对于研究生教学,其教学方式与本科学生的教学不一样,研究生教学不可能像本科教学那样讲解得非常详细,它的知识面比较宽,问题比较深,涉及到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或者学生轮流讲授部分内容,教师再做总结,指出一些关键的问题及应注意的问题。因此有些课程的考核是采用写读书报告或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这样就会有评价标准的问题。一般来说,课程教学考核可以分为诊断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三种。诊断性考核通常是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确保教学工作适合大部分学生;形成性考核是对教学过得进行考核,可以采取考勤、作业评分、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堂小测验、回答问题效果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方式应该多采用;总结性考核是在一门课程结束的时候进行,通常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整体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某些学生平时不怎么读书,到考试的时候通过舞弊等方式也可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对于平时认真读书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考核方式应尽量少用。对于研究生教学来说,我们必须区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学科选修课的地位,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的重要性确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和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考核,确保研究生教学的质量。
2.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教学实践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评价材料应是申请硕士学位的必备材料之一。教学实践对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能力,了解高校教学规律,适应毕业后工作的要求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试讲本科生课程的若干章节、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指导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大多数学校不注重实践教学方面的培养,尽管在培养方案中有所要求,但基本上流于形式,最后填一个表格了事。因此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质量监控,建立有关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3.研究生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质量保证。文献综述是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寻找研究课题的重要过程。我们规定硕士研究生必须系统地查阅和分析与其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要求文献阅读量不少于一定篇数(通常为300~500篇),其中三分之一为外文文献。在进行文献综述的时候,严格要求研究生系统地阐述其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在文献综述中必须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们采用一定的措施鼓励研究生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能够指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有效的途径。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形成的开题报告应该高度重视选题工作。选题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和难度,这样写出的论文才可能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所选课题必须给研究生留下一定的创造空间使研究生有思考的余地和发挥其研究水平的空间。
4.研究生学术交流质量保证。研究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术讨论和学术会议,不仅要参加,还应该积极提问和做报告。这方面必须有具体的考核办法。
5.研究生中期考核内容及质量保证。为了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对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考核工作既是对研究生本人的检查,同时也能起到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的作用。考核的内应该具体,并且应该达到一定要求。
6.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质量保证。在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我院将统一组织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要求研究生将论文进展情况如实向考核小组汇报,按《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保存在学院研究生办。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将亮黄牌给予警告,并对其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其按时完成论文工作。
7.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证。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是对研究生今后进行独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训练,也是培养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必须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目前我院研究生论文评审采用盲审形式,要求提交两份论文,其中一份为校外专家评审,一份为校内专家评审。这种评审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也要注意评审过程中的人情问题。
三、结语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高校探讨的主题,是高校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更是国家科技、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和根本所在。本文仅仅初步探讨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和应注意的地方,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提高培养质量这一条主线,切实落实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我想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一定会不断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焦楚杰,张俊平,唐爱真.研究生培养质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
[2]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3]罗迎社,丁科,唐小弟,等.形成性考核模式培养地方院校工程力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探索与实践[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12.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武汉大学的相关实践为例进行研究,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紧扣社会需要,按照当前社会需求,推进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具体而言,就是学科点设置及培养模式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研究生培养过程要重视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研究生指导方式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跨越发展的紧迫要求。
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推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动“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国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高校由2004年的17所发展到2008年的56所,这些高校陆续公布了改革方案。但教育界和学术界对改革的思考和探索处于初级阶段,部分想法仍然停留在学校内部,就事论事。武汉大学也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4年率先实行2年制硕士,通过弹性培养的机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逐步建立了科学研究以导师为主导的责任制和与科研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导师责任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改革的核心。笔者对武汉大学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情况进行了较深入地调研,一个深切感受就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紧密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
一、学科点设置和培养模式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在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增进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强化全面质量观,把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国家和省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培养单位应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并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育中,学科点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要与社会经济结构、职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相适应。在就业形式日趋严峻的今天,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规模,主要取决于社会市场的需求状况。社会经济结构、职业结构是复杂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也应该是多样的。所以,硕士生学制改革必然导致培养模式的变革,培养目标从单一的学术型向应用型为主转变。
学校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应该根据相关政策,做到:一,及时调整招生政策,优先推荐推免生进行国际联合培养和硕博连读,打破过去不接受校外调剂生的惯例;二,培养部门积极制定有关培养机制改革等方面的文件及政策。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增设学科通开科200多门;三,由名师、国外专家进行专题讲(授)座,进行思维训练和方法熏陶。为了实现培养的目标,学校搭建起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平台,组建跨学科学位点科研机构,开设跨学科学位点推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例如:中部发展研究院、中国边界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等跨学科科研机构不仅使跨学科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带动了新一轮跨学科高层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要根据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多样化,必须注重培养通才型的(即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专业应用性人才)专才,以呈现多层次、多方式、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当然,以市场为导向并不等同于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而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香港各高校的就业辅导内容丰富、深人、实用,形式新颖,贴近学生,适应社会要求,必然受到学生和雇主的欢迎。各种辅导活动大胆引入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理念,具有时代进步性和创新性。
目前,武汉大学的研究生依招生情况的不同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大类,按培养目标的不同而分为学术型与应用(职业)型两类。以前,在学科点的设置方面,以纯粹理论科学探索为主、从学科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考虑得较多,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得较少。学校力图改革这种不能反映社会需要的学科点设置和管理方式。社会经济结构、职业结构是多样的,对高级人才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多形式的、多层次的。一般情况下,社会需要人才:如科学研究、工程(IT)技术、管理企业、管理社会。这四种人才大体可以归为理论研究型、实践应用型两类。这两类人才中,实践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大大高于理论研究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特别是有些学科博士生教育中,注重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忽视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学术型博士学位,忽视专业博士学位。这个问题不解决,研究生教育改革很难深入进行下去。
武汉大学就很重视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1981年11月,国家批准了文科第一批哲学(西方哲学)、法学(国际私法)博士专业学科点,为高校及各领域培养、提供了一批理论人才和部分专业实践人员,如社会科学研究员、高校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政府官员、政府政策研究人员等高级专门人才。到2003:年,我校已有36个培养单位建立了博士专业学科点,涵:盖了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十大学科门类。目前一级学科点达到28个,有203个学科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85个学科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29个。现在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万6千多人,而且多数学科中的(理工医类)研究生,2008年,选择(1+4)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约占研究生总数的8—10%,生物学科占60%左右,文科类研究生也有少量选择(1+4)攻读博士学位。医学部分(临床、口腔)专业实行专业博士学位,至今其它学科只有科学学术博士学位,没有专业博士学位。现在学校有专业硕士(EMBA、MBA、MPAce、MPM、MPA、JM、EDM、MFA、MPH、MAIBA、MDE、MM、IdSM、MTCSOL)学位14类,国家工程硕士设立40个领域,我校工程(MDE)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仅有21个领域。而这些专业硕士学位只能招收社会在职(非全日制)人员,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软件工程硕士(MSE)、建筑学硕士(MA)、汉语国际教育硕士(NTCSOL)招收双证学历硕士,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不需重新培训马上就适应工作环境,很受社会欢迎。但也有些学科点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多数研究生毕业以后学非所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研究生招生规模、人才培养目标,同样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定。研究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研究生人数过多,就会形成“教育过剩”,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对社会发展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这是十分正确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各类人才、各专业人才,创新对象不一,对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要求也不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同。我们要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和研讨,不能泛泛而论。
二、研究生培养过程要重视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撰写学位论文是关键环节。撰写学位论文的目的,首先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因而,在这一过程中要实现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撰写研究生论文,首先要确立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如文、史、哲、经、管、法等基础学科,应关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状况;数、理、化、工、医等基础学科应从自然科学、跨前沿边缘学科、世界先进科学研究中去寻找问题。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工程学科应到工业企业的实践中去寻找问题;社会学科面向社会,则要到社会发展实践中去寻找问题,医学学科更要到社会医院临床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发展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研究生论文还需要直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例如,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大批研究生论文中,有一些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过很大贡献,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必须看到,少数研究生论文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答辩以后,论文便束之高阁(放入学校图书馆和国家科技资料中心),利用、索引率较低,鲜有人问津。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脱离社会实际,对问题研究把握不准,泛泛而谈,缺乏深入探讨和研究。因此,必须改变培养方式,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有机结合。
现在,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探索,有些好的培养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北京××大学采用建立大学研究院制度的方式,改革研究生培养。这种研究院由学校牵头,在全国设立多个研究院,研究院属非法人实体,牵头大学以其法人资格代表研究院对外签约。××大学可以有多个研究院,每个研究院都以该校最优势学科专业所在学院为主。研究院的任务是实施研究生教学,这种教学主要围绕科研项目进行。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研究生,一般都被要求进入本学科专业的研究院学习一学年,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回校。研究生向研究院递交研究工作计划,通过研究院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才能进入。研究院开设提高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课程,经常性地举办研讨班、专题讲座班、研究实习班,帮助研究生向科学院及工业、科技、IT行业界等方面申请科研项目。这种研究院集中优势学科力量人力资源,综合科研力量和资源优势,取长补短,信息资源共享,与学校联合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提升竞争力和研究水平,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武汉大学也开始探索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如在深圳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广东惠州研究院、上海校友会、浙江温州(宁波)企业集团、华东地区苏州研究院、湖北宜昌研究院等建立创新实践基地,采用渐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课程选修、研发实验、研发实践、自主研发、自主创业等五个层次,逐步拓宽研究生视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只有从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结合出发,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改进培养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三、研究生指导方式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跨越发展的紧迫要求
现在,人类已经步人知识经济社会,信息资源、高尖端技术、新材料能源、生物工程的跨越发展,很多深层次的延伸及变革,只有在科学研究、工程教育、工业生产等紧密结合中才能实现。因而,教育方式也需要采用个人指导、班级授课、小组研讨、参与科学研究和试验等多种形式。另外,从知识增长速度来看,现代社会知识呈现不断更新增长,新知识结构层出不穷,教师和研究生往往同步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水平最高的导师电往往难以圆满解答研究生提出的问题。从实际上看,由于生源来自四面八方,相同专业的研究生在入学时知识结构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入学后,研究生从师的研究方向不同,必要知识准备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问题就要通过开设选修课来解决。为此,选修课的设置要有灵活性,根据研究生的不同需要来设置,因材施教。另外,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其中一种普遍的需求就是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④。因此,研究生指导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阶段,也应随之改革。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的目标指向,虽然要求研究生具有研究的合作意识和品格,并提倡形成研究生合作的学术气氛,但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共性化的研究生为旨归,而是使研究生在接受研究生教育阶段,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格、个性化的研究定向、个性化的研究视野和独立的思考,以获得独创的研究成果,从这一意义上讲,个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主体。这就要求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研究定向,设置具有弹性化的课程,使研究生的个性化得以凸显。
事实上,从培养范围来看,研究生指导方式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大致有三个方面培养模式:第一,“导师培养为主制”。这是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以导师培养为主制研究生教育模式——学生以科研助手的形式跟着导师在研究机构从事独立的研究工作,以取得有创见性的学术成果和标志学术水平的博(硕)士学位;第二,“学科本位制”。这种模式将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加工整合使之本土化,使研究生教育开始走出校门,聆听社会对大学的呼声,结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科发展规律,形成了学科和专业组织教学的研究生教育新模式,采用班级分组授课的形式培养研究生,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学效(率)益;第三,“学校本位制”。这种研究生教育模式,也可简单表述为“教、科、产、学、研”模式。大学、科学研究院、企业集团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这种模式的发展。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生态校园人工湿地系统雨水生物浮床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世纪之交,我国大学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有相当的差距,促使了我国大学校园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蓬勃发展。然而,在新落成的大量校园面前,我们感到了一些隐忧:某些校园高速而大规模建设,却忽视了保留校园用地的优越自然环境,只是简单地反映用地的坡向、水体等形式元素,而不是保护用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内涵;校园景观中美轮美奂的人工元素占据绝对优势,校园环境却显得冷漠并将师生隔绝于自然界之外或者简单地把校园当作公园,把校园当作城市小区,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得不到恰当的体现等等。这些隐忧引起了我们对校园规划的反思,校园的建设是否要以环境的衰退与生态平衡的破坏为代价?优美的自然环境与现代化的大学校园能否兼得?如何才能通过规划设计使环境的目标与功能的目标同时达到并且互相促进?水作为校园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生态校园规划建设中应考虑的问题。
2.校园人工湿地系统
2.1建筑大学人工湿地系统
人工湿地系统是指在人工模拟天然湿地的条件下,利用基质、水生(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关联,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净化污水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非常适合校园的污水处理。其优点将成为生态型校园污水处理的另一种选择。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核心是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该系统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好比一个“过滤器”,其本身就是可再生的资源,它是一个充分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中的自然条件净化污水的生态系统,具有高效、安全、可调控的特征。
2.2建大校园湿地系统改造建议
下图为校园人工湿地系统流程图,主要工艺过程由提升设备(包括提升装置、格栅、集水池)、人工湿地以及连接各工序的管渠等部分组成。
人工湿地系统流程图
校园雨水由雨水管网收集后,首先通过10mm的格栅去除树叶等大的漂浮物,然后进入地埋式沉砂池,以去除绝大部分的砂粒和悬浮固体。蓄水池的出水由泵和自流出水管根据池内水位控制。降雨期间蓄水池充满时,水经自流出水管溢流至景观湖体,旱季或雨天的蓄水水位达不到自流出水管水位时,蓄水池中的水先通过泵打入景观湖体,再从景观湖体自流进入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系统的各单体构筑物具有不同的进水特征,格栅和沉砂池接纳校园雨水管网汇集的全部径流;蓄水池同时担负调蓄、净化(沉淀)和溢流等三重功能;人工湿地在暴雨时处理经蓄水池净化后的雨水(雨小时调蓄池未充满)或承受自流雨水的冲击负荷,雨后则处理经蓄水池净化后的蓄存雨水和景观湖体的循环水量。
1)人工湿地设计
校园湿地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再回用于湖泊等景观水体,与传统注入清洁水置换湖水相比,能够节省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而净化后的雨水排入景观水体,减少了景观水体的环境污染程度,因减少污染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很大的。人工湿地运行费用低廉,直接、间接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净化雨水补给校园用水与人工湿地改善湖水,也使城市湖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为人们提供了环境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其社会效益显著。
(1)生物浮床
人工生物浮床又称为生态浮床、生物浮岛等。它是一种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以净化水质为主要目的的生态技术。它主要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削减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质,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生物浮床在净化水质的效果基础上还可以营造水上景观。因此,可选择在景观湖种植若干段生物浮床,可以对景观水体水质起到一定的净化和保持效果。
1)生物浮床植物配置
(1)植物品种选择原则:①适宜东北水系水质条件的水生或陆生植物品种;②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即个体分株快;③植物生长快、生长量大;④植株优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2)植物品种:结合沈阳市水系水质现状,通过品种、生长习性、气候变化、水质现状等调研分析,选择的植物品种有芦苇、蒿草。
2)人工生物浮床的构建
浮床设计原则:①材质比重小,绿色环保,防腐蚀,耐老化,可反复多次使用;②浮床床体具有较好的强度,能抵抗较大风浪冲击;③采用柔性连接,使浮床整体能随水体上下浮动;④浮床植物栽种孔穴,应满足植物生长期种植密度要求。
(2)岸边植物布置
对景观湖沿岸进行立体绿化,可以达到净化、改善水质,改善空气环境,改善河岸的自然状态,保持水土和降低洪涝灾害,增加绿地面积,丰富城市景观的目的。
1)植物选择的原则:
植物种类的不同主要在于不同的生长速率及向根部输送氧气的能力以及植物根际微生物的特性进而影响到污染物去除的能力。湿地植物还影响水的运动,植物密度与生活型都会影响到植物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带来悬浮颗粒吸附与沉降的差异。不同种类的植物其根系表面积和通气组织也有所不同,根系表面积影响微生物的附着,通气组织影响氧的释放,从而影响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
2)水生植物的布置
为了避免沿岸死水区发生富营养化,大部分岸边线设计使用以挺水植物为主导的水生植物群落来保持水质,并同时兼有景观效果、改善环境,保持水土的作
用。可供选择的植物:
3)湖岸防护绿地的布置
选择一些耐水湿的树种,其密集的根系能够给河岸一定的保护作用及显著的加固作用,以提高平均水位上下河岸的稳定性。堤岸的绿化种植方法有护岸造林、结合休闲观赏形式等,具体的绿化形式视绿带功能、宽度等而定。一般来说,中小湖体乔灌木的种植可规整些,株、行距可密些;硬体的驳岸护岸则应多考虑运用垂直绿化,以增加绿视效果。
3.结论
通过对校园景观水系的研究,对于解决寒冷地区人工生态湿地系统在校园应用,提出来相应的解决办法,采取合理的水生植物种植规划和水体浮岛的设计,将使校园的人工湿地系统有进一步改善的作用,对于进化水体和合理配置校园水资源也有一定的效益作用。
4.参考文献
1. 王品才,某生态校园雨水调蓄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天津大学研究生论文;
2. 杨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生态校园模式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论文;
3. 张磊、刘建民,国外生态校园的研究方向与建设实践,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5
关键词:研究生工作站;双导师;校企合作;研究生
作者简介:王博超(1980-),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工程师;卢占会(1964-),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教授。(河北保定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重点资助研究项目“适应国家需求构建新能源学科的导师队伍快速建设机制”、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编号:094572124D)和华北电力大学“211工程”三期专题资助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导师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4-02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党和国家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决策,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华北电力大学担负着为国家能源电力领域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人才的任务,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对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华北电力大学的实践,探索在校企全方位合作的背景下,以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学校和企业两位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研究生工作站是校企深入合作的平台
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业设立和建设,并由高校研究生导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共同指导下的研究生团队开展技术研发的机构,是高校与规模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博士后工作站的雏形和有益补充。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众多具备行业特色和背景的高校,纷纷结合学科优势和特色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为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面向社会的平台。
二、华北电力大学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的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的唯一以能源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了学校理事会。学校立足能源电力行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学校在大型电力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站,开创了“两段式双导师”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2005年11月,学校在河北电力研究院成立了首家校外研究生工作站,随后首批研究生进站,一年后顺利毕业出站并以良好的业务素质及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受到企业和社会认可。2007年,学校决定在全国电力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全面推行研究生工作站,形成基本覆盖学校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已经与河北电力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辽宁电力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集团、天威集团等52家电力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每年有300余名研究生进站接受联合培养。2010年11月,学校召开了首届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暨研究生工作站研讨会,国务院学位办以及研究生工作站领导参会,共商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共谋产学研创新体系和能源电力发展大计。
华北电力大学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产学研和人才培养上各自的优势,不断深化研究生工作站桥梁纽带作用,提升研究生工作站的功能,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以进站研究生为纽带,加强校企双方专家的深度交流,学校导师可以深入工程实际,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导师也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将积累的实践经验提炼和总结,实现理论升华,为推进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打下坚实基础。进站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并结合企业实际工程需要选派进站,在校企双方导师指导下,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围绕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大难题和预研问题开展科研和论文工作,加强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研究生在站期间,可以了解和感知企业文化,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广泛的实习实践活动,及早培养良好的就业观。企业也在指导进站研究生过程中,从传统的“招聘季”模式转变为提前关注“培育+招聘”的新模式,进一步优化了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三、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的启示
1.科研项目是校企合作的载体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归根结底是科研的合作。只有连续的适合的科研课题,才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和深入的保证。在研究生工作站,双方导师通过长期的交流和共事,增进了了解,大大提高了双方在科研合作方面的频率和成功率,从而不断加大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这样,必然会促进校企双方加大建设研究生工作站的力度,必然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然会提升进站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站所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2.双导师培养研究生是校企合作的最佳契合点
双导师是由理论知识丰富、了解学科前沿的大学教授与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科技创新精英组成的联合体。双导师充分吸纳了校外优秀人才为研究生教育所用,融合了两位导师的积极因素和能量。双导师合作指导研究生,使研究生既夯实了专业理论知识,又极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加了他们的社会经验。双导师的实施有效缓解了高校研究生师生比例失调的矛盾,吸纳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了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3.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要规范化和科学化
在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中,企业是建设的主体,而高校在合作中往往更加主动。这就要求高校在合作之初要选择管理水平高、懂法律、讲信誉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以保证在未来的合作中能够同舟共济。在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方面,学校要主动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华北电力大学在近几年逐步制定了校企联合研究生工作站设置与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校外培养基地建设及管理实施办法和外聘硕士生指导教师遴选聘任实施细则等文件;合作企业都成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专门管理机构,明确了负责人,出台了管理制度。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对工作站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和建设,为研究生工作站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了进站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机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各环节严格控制,派出导师赴站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专家组为在站研究生论文研究把关;建立了优秀企业专家定期进校做学术报告制度,充分利用企业专家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丰富经验,定期聘请企业专家来校做报告,为研究生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了校外工作站研究生党支部,为校外研究生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及时了解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把握当前的政策局势,锻炼自身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研究生工作站的终极目标
校企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增强了高校研究生导师和企业专家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以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基于共同的科研课题,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通过在站研究生团队或者直接与企业的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不断接触和解决研究领域的实际问题并与企业导师深入交流的基础上,研发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极大增强和提升;企业的技术专家队伍在合作过程中,吸收了专业技术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和思想,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业务水平。
校企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培养了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在工作站期间,以企业技术需求凝练成的科研课题为研究对象,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同时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理论性的科学研究,并以此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在站的工作和学习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四、结语
华北电力大学校外研究生工作站作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六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被诸多电力企业、科研院所所认可。在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中,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创造经济效益;学校整合了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增强了科研实力,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影响力;研究生通过在研究生工作站的工作和学习,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并为就业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学校导师和企业专家队伍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也都得到提高。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为高校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并真正实现了多赢。
参考文献:
[1]总书记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的讲话[R].
[2]华北电力大学以研究生工作站为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教育部简报,2011,(28).
[3]金红梅.基于对教学意义重新认识的研究生课程改进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37-41.
[4]曾兴雯,裴庆祺.加强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J].中国高教研究,2005,(1):30-32.
[5]周红康.双导师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06,(5):91-93.
[6]程萍.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154-155.
[7]吴菁.协作式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及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2):37-41.
建筑研究生论文范文6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提高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灌注桩是我国建筑和桥梁基础的主导桩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灌注桩缩劲补强、断桩面抽淤注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我国应运而生。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前进,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灌注桩施工经过多年的应用,以其单桩承载力大,对各种地质适应性强,无挤土效应,无振害等优点,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以往西北地区,建造高层建筑选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时,一般的方法是加大加深桩身,将桩穿越埋藏较浅的砂层,将桩端放在较深的砂层中,桩的长度就达30米—40米之多,这样不仅增大了投资,而且施工难度也增加了,延长了施工工期,同时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孔底沉渣和孔壁泥皮的缺陷而承载力提高的效率却不大。
而发展起来的后压浆技术对提高灌注桩承载力,降低工程造价,防止质量事故等,起到了有效作用。后压浆技术适用于泥浆护壁钻、挖 、冲孔灌注桩及干作业钻、挖孔灌注桩等桩基工程。
1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加固原理分析研究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技术是指成桩期间在桩底和桩侧预埋注浆管路和注浆装置,待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50%-80%(即成桩后3—21天),通过注浆管路,利用高压注浆泵注以水泥浆液,对孔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及桩底进行固化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技术方法。压浆分为桩端压浆和桩侧压浆两种。
图1 后压浆钻孔灌注桩作用机理详图
后压浆技术提高基桩承载力的机理如下:沉渣和松动土体被重新胶结,裂隙被充填,从而有效地提高桩底的刚度和强度。 因浆液的扩散渗透,在桩端附近形成一定范围的胶结囊体,增大持力层的受力面积,桩周(身)压浆会使桩土间界面的几何和力学条件得以改善,桩端压浆将使桩底沉渣、施工桩孔时桩端受到扰动的持力层得到有效的加固或压密起到了端承扩大头的作用。 在压力作用下,部分浆液沿桩土界面上浸,使下部桩体与泥皮及土体胶结成整体,使桩端下部桩侧摩阻力得到正常发挥。在浆液中掺入膨胀剂或采用膨胀水泥,桩底的胶结体在固结过程中产生微膨胀,对桩端产生一定的预压力,尤其是在高压作用下,桩端介质的压缩变形提前完成,减少了桩在同一桩顶荷载作用下的桩顶竖向位移,从而达到提高单桩承载力的目的。后压浆钻孔灌注桩优缺点尤其明显,优点:消除传统灌注桩工艺固有缺陷、能大幅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降低工程造价。缺点:受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制约以及随岩土工程特性的变化承载力提高幅度差别较大。
2案例分析
2.1普通钻孔灌注桩基桩平面设计布置
根据场地勘测建议项目一基桩采用普通的旋转钻孔灌注桩,具体设计参数为如下: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32.0 m ,桩顶标高为:-7.00 m ,桩径选用Φ700mm ,KN ,KN 。土层指标如下表:
表1 项目一(旋转钻孔灌注桩)土层指标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设计规范》公式,对于中小直径灌注桩公式如下:
,式中:
——单桩总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单桩总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周长(m);
——桩的横截面面积();
基桩总的根数确定n≥==251.896(根) 。
根据场地基坑为:40×40 m的基坑,各边均留出0.5m,每隔2.6m布置一根钻孔灌注桩,并且采用正方形布置,则每一水平行布置桩数为:= =15+1=16(根),则每一竖直行布置桩数为:==15+1=16(根)。
=16×16=256(根)>252(根),故基桩根数满足承载力要求 。
2.2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基桩平面设计布置
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项目二采用后压浆旋转钻孔灌注桩,桩长:27.0 m ,桩顶标高为:-7.00 m ,桩径选用Φ600 m ,=942166 KN ,=11200 KN。土层指标如下表:
表2 项目二(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土层指标
表中: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后压浆侧阻力增强系数;
——后压浆端阻力增强系数;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设计规范》后压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基桩总的根数确定n≥==195.904(根)。
根据场地基坑为:40×40 m的方形基坑,各边均留出0.5m,每隔3.0 m布置一根钻孔后压浆灌注桩,并且采用正方形布置,则每一水平行布置桩数为:==13+1=14(根),则每一竖直行布置桩数为:==13+1=14(根)。
=14×14=196≥195.904(根),故基桩根数满足承载力要求`。
3普通钻孔灌注桩与后压浆灌注桩对比分析
项目二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桩3根,检测照片见下图3所示,检测结果见图表:表3,表4,表 5 。
项目一普通钻孔灌注桩单桩抗压静载实验桩3根,检测结果分别为,检测桩1:=3510 KN , 检测桩2:=3680 KN , 检测桩3:=3700 KN ,
项目二与项目一单桩抗压承载力静载实验结果对比详见表5.7.
图2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实体检测
表3检测桩结果
表4 检测桩结果
表5 检测桩结果
表6项目二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静载实验结果
表8 项目一基桩与项目二基桩经济效益对比
4 结论
钻孔灌注桩采用后压浆技术,其技术经济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有部分水泥浆液沿桩周土软弱界面上返,超过10米以上,桩侧硬结土层一般在10 cm ,局部有时硬结土层可达到1m 以上,对于孔隙率为25%-33%之间的地基土,水泥浆液可以扩散到1.8-2.1 m ,水泥浆液深入到桩端土层至少1 m ,压浆后承载力提高的幅度大多数在25%-60%之间。
通过,,,以及各单桩静载力试验曲线形态,变化趋势,荷载及对应的桩顶沉降数据分析,各桩均未加载至破坏,荷载试验曲线多呈缓变形态,无陡降段出现,沉降较均匀。
在桩间土开挖过程中,局部发现桩间内有桩侧表面向桩身土中劈裂格压形成的水泥浆脉,从而增大了桩与土之间的抗剪强度。进而说明了后压浆技术对桩周土的改善作用,加强作用更为显著。项目易与项目二相邻,楼层 ,建筑物结构,高度,体形布局和占地面积等均相同。但是项目二基桩施工工期为68天,项目一基桩施工工期为54天。虽然普通钻孔灌注桩比后压浆钻孔灌注桩节约工期14天,但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比普通钻孔灌注桩节约工程总造价为:31.91% 。
参考文献:
[1] 张忠苗.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及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高文生(导师刘金砺).后压浆灌注桩单桩承载性状的研究[M].博士研究生论文,1997.
[4] 李继广,刘彦翔.后压浆技术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分析[J].水道港口,2010,12(5):48-51.
[5] 张世峰.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及其应用[J].2011,(2).
[6] 陈希哲.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 陈祖煜.渗透和固结计算中的孔隙水压力和超孔隙水压力.[J]水利水电研究院,1995.
[8] 张鹏.高压注浆桩应用与探讨[J].山西建筑,2005,31(16).
[9] 王秀哲,龚维明,桩端后注浆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J].施工技术,2004.
[10]李清鹏,钻孔后压浆技术应用研究[J],山西电力,2002,(10).
[11]王岩.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07,33(14):97-98
[12]庄心善,杨雪强,桩后压浆增强桩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1999,19(5):463-465
[13]张小冬,桩底压浆灌注桩工作机理探讨及在工程中的应用[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34(4):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