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外建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外建筑范文1
摘 要:设计作为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千百年来设计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风格、流派,产生了大量的设计作品,为后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设计实物。在这历史长河中研究中西方设计的异同是为了更好的继承与发展人类的文明成果。
关键词:设计;中西方;建筑
人类自进化成型后,设计便随之而产生了。人类的设计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纵观世界,无论中西方,人类的发展历程是那么的相似。由猿到猿人再到原始人类,由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走过的路是清晰可见的。
中西方在设计发展道路上有异有同。工具上,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原始陶瓷的出现,及后来金属器具的使用;建筑上,从原始穴居到巢居,到木构建筑,再到石构建筑,直至现在的钢筋混泥土大厦,发展过程在总体上是差不多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设计在具体实物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设计思路也更有所长。
以建筑为例,西方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而中方建筑则以土木结构为主。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之所以有所不同,其原因是多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是在于材料的供给上,这也是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带来的差异,西方多石料好开采,中方多木料好取用,因此有人称西方建筑为“石头的史书”,中国建筑则被称为“木头的史书”。除去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与不同的思想理念,这是不同的民族天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反映。西方人在原始经济中以狩猎为主,使得西方人形成了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重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的是“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一切”。中国则一直是以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方式的国家,造就了中国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生活方式。由此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观点。“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认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成员。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建筑的基本材料,正是源于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和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上看,中国建筑以其封闭的、群体的格局,在平面和地面同时铺开。从住宅到宫殿,从家祠到寺庙,几乎都是同样的格局,皆是一种类似于“四合院”的布局模式。中国建筑的美也是一种“集体”的美。如地方传统民居、道佛教寺庙、皇家宫殿等,都是以重重院落相叠加而构成的一定规模的建筑群体,各单体建筑有主有次的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是中国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的反映。西方建筑则与中国相反,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竖向发展。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是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不仅在科学领域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在建筑上也是如此,那时人们就开始使用柱廊与门窗增加建筑的透明度来与外界更好的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利用外部空间来扩展建筑体量,达到突出建筑实体形象的目的。这与西方人的外向型性格和注重科学民主的精神有关。
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横向空间,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竖向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而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更是高137米;中国北京明清紫禁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而已毁的唐朝长安大明宫面积更是达到3.2平方公里,是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五百个足球场。
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长时间的发展中,在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后,建筑业已经成为各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与精神象征。提到金字塔人们立即会想到埃及,同样的提到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中国。虽然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上有差异,但是人们都赋予了设计更多的含义或价值。
春夏秋冬,代辈更迭,在遥远的原始社会,祖先们掌握了搭建房屋的方法和手段,延续着他们的生活起居,辛苦劳作,生死与离别,悲戚与欢乐。随着人类祖先们的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化,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于是为了避免日晒雨淋,为了有一个能够容纳所有人的房子成了他们的需求,大型建筑开始产生。如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施用榫卯技术构筑的木结构建筑遗址。同时,图腾文化也开始在各地兴起,祭坛和神庙应运而生。如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的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巨石阵。
皇权和设计似乎从始至终都有着必然的联系,以统治者的意志为主要设计目的的设计文化一直是现代设计出现前的主要设计文化,为统治者服务的设计总是集中着全国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施工人员,当然,还有最好的设计者,最好的技术。那些精美绝伦,美不胜收的设计产品只出现在皇家,不管是西方还是中方皆是如此,奢侈华美的洛可可风格,精美繁复的清王朝用品,这些都是统治者的专享。而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为统治者们提供着奢华、舒适、悠闲、轻松生活的平民百姓们,他们穿着的衣物、使用的器具、居住的房屋,无一不是只能用实用来形容,毫无美感而言,建筑上更是如此,有的甚至无法为之遮风避雨。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中西方设计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设计风格发生了变化,中方开始现代设计之路,而在西方中国元素流行起来。当今世界的建筑更是如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般,到处充斥着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玻璃、瓷砖装饰的几何六面体的房子。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建筑遗物,大多成了供人们参观浏览的景点景区、书本影视中的艺术品。
现代社会中中西方设计的差异开始慢慢缩小,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齐发展着,无论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设计师们总是竭尽所能的为人们提供着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产品。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差异,也超越着人种与地域的差异,欧洲的优秀设计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而中国人的设计也走向了西方舞台。(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中外建筑范文2
关键词:中外乳品工业建筑;设计;异同
图1丹麦阿拉工厂全景
图2阿拉工厂奶粉塔
图3韩国汉城乳业四期工厂全景
1我国乳品工业的发展及乳品工业建筑的发展概况
近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乳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加快奶业发展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这对以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的乳业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乳业已成为中国现代化食品业之一,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近的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但在总的消费量、品种结构和企业规模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尚存在差距。一是在消费量上,国际年人均奶类产品占有量已达100kg以上,而中国还处在21.7kg的水平;二是在品种结构上,国外除了液态奶作为大众消费的主要产品之外,干酪、奶油也是大宗产品,但在中国只有液态奶是主要产品,干酪、奶油很少;三是企业规模也有差距。
由于中国乳业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已成为世界乳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些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量在显著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中国乳业发展的前景令人羡慕。传统的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现代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已被许多大型乳品生产企业掌握。中国乳品工程的建设进入了个快速发展期,乳品工业建筑的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大规模集成、多功能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环保、以人为本等设计理念已深入设计之中。中国的乳品建筑设计正在融入世界,代表了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发展,由于文化、环境、管理模式、设计理念等差别,中国乳品建筑与国外乳品建筑存在各种不同的特点,体现着有中国特色的乳品建筑的发展。
2中外乳品建筑的相同点
2.1依托建筑展现企业形象和实力
现代乳品建筑多以大规模集成形式,将所有的生产、供配系统、研发、办公基本上集中在一个主体建筑中,建筑体量大,体形变化丰富,功能特征明显。仅从建筑外形上就能体现工厂的生产规模、生产品种、管理模式等特征。建筑实际上就是一幅企业广告。
2.2采用高标准的食品卫生标准
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乳品企业的建筑设计标准体现向国际标准靠拢,加强乳制品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注重乳品供应链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推行GMP、HACCP、IS022000、ISO14001与ISO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系列标准。车间设有人员净化系统,化验室、中控室均按洁净区控制。
2.3注重展示区的设置
产品的展示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窗口,展示区域的设计趋向商业模式化,不仅有产品展示,更主要的是多媒体方式,企业期望将自身的发展、文化、现代管理注入消费者的心里,让消费者从观念上接受企业的文化,达到信任企业的产品。蒙牛、伊利、韩国首尔工厂都采用了多媒体室,设计就像一个小型的电影院,更多的是设置大面积的电视墙。观看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品味乳制品的芳香。
参观通道的设计体现的是人性化,蒙牛采用了参观平台和参观廊结合,伊利、韩国首尔工厂设置了最短的优化线路参观廊,参观廊直接进入生产的中心,整个生产过程毫不保留地展现给参观者,同时考虑到参观人群的多样性,配置参观小车、观光电梯,设置无障碍设施等。
此外,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参观廊的设计可与生产物流通道、管廊相结合,上层是参观廊,下层是生产通道和管廊。形状独特的参观走道图5按洁净要求控制的化验室图6报告厅图7多媒体展示厅图8旋转式消防梯图9参观大厅图10走道内采光图11不锈钢奶罐区图12简洁的办公区图13车间内展示区图14以功能为主的参观走道图15简洁的更衣间图16参观小车图17开敞式参观岛
3中外乳品建筑的不同点
发展的里程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在乳品建筑设计上的差异,欧洲丹麦乳品工厂注重工厂的选址,阿拉工厂就在一个远离市区的位置,无污染,空气、水源清洁,对乳品的生产质量有很好的保证。韩国汉城工厂选址在山岗上,以色列的工厂也是建在山地上,同样远离市区,有清洁的空气。而国内大部分乳品工厂在选址上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一般在各城市的工业园区,或在原老工厂改建,选址的过程多数受到政府、土地价格、地域的限制,很难考虑环境的因素。
欧洲乳品工厂建筑的整体设计注重功能性,配套、附属建筑的设计讲究的是实用,特别对动力站房的布置,靠近使用负荷区,减少动力的消耗。对建筑的形体、立面等因素不多加修饰。建筑整体造型服从功能,同时形体也体现功能。亚洲东方的乳品建筑,体现的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建筑师要用大手笔去刻画建筑的造型。在这点上韩国的建筑与国内的建筑有着共同之处。
国外工厂的人净系统简单,这与环境、设备的因素有很大关系,更衣的设计相对简单,在国内一般需要二次更衣,在国外工厂通常只设了一次更衣。
国外先进的控制技术和高效的管理工作,在工厂工作的管理职员较少,机构简单,导致需要办公面积小,信息化管理程度高。相反注重研发,销售,研发、销售建筑面积远远大于办公面积,阿拉工厂、韩城工厂生产管理基本上集中在中控室,办公区大量作为研发、销售。在国内建筑师对办公区的设计大动脑筋,要考虑机构的设计需要,各部门各类级别的办公场所。
中外建筑范文3
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建筑建构的方法和逻辑是由材料的性能决定的,所以,材料不同,建筑的结构就必然不同。所谓的“框架式结构”建筑体系,就是先用粗壮的木柱构成房屋的大致结构框架,使得主要木梁可以支撑整个房屋的重量,然后再用不同的木柱一步步搭建。因为主要的木梁承载了房屋的重量,所以四周的墙壁不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这便是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征。另一个方面来讲,以新为贵占据了中国人对建筑态度的绝大部分,西方人的话,他们则对古老的建筑非常着迷,还有就是西方建筑是西方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国家将自己崇尚的文化和都注入到建筑中,提神了建筑物的美感和文化色彩。欧洲建筑作为西方建筑的杰出代表,它表达了雕刻式建筑的追崇,欧洲建筑并不只有结构美,还充分展示了立体美学建筑。像加特农神庙等建筑的立体面上,常投以柱廊。柱式和柱廊的设立是为了换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表现人类的曲线美,从外观上来看,欧洲建筑十分追求完美。这也是建筑师们的创作冲动与情结之一,带着对雕塑美感的强烈追崇去展开他们的手臂。
建筑文化意念上的差异
中外建筑范文4
关键词:外墙保温材料选择 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降低了工程成本和房屋的建筑造价,达到了降低能源的作用。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外保温技术含量高,外保温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一、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
1.1保温材料对建筑的保温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务必要认真谨慎。常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挤密苯板,该材料密度大,导热系数非常小,与抗裂砂浆相比要相差30多倍;②聚苯板,该材料的导热系数也极小,稍高于挤密苯板,因此,就抗裂能力来讲,要比挤密苯板高;③聚苯颗粒,该材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胶粉料以及胶粉聚苯颗粒。胶粉材料通常采用熟石灰粉―粉煤灰―硅粉―水泥等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胶凝体系,其导热系数比前两者都要略高。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建筑所处的气候条件和建筑性质合理选择保温材料。
1.2增强网的选择
增强网材料是保温层的抗裂保护材料,在保温层外侧可以保护保温层不会出现开裂,这种材料在外墙保温技术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力学分析角度看,一方面增强网可以使受力面积增大,有效分散应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拉伸强度,使得原本会开裂的地方形成许多细小裂纹,减少较宽裂缝的出现。
1.3保护层材料的选择
水泥砂浆作为外墙施工材料具有强度高、干缩性大等特点,不能直接作用在保温层外表面,否则会出现开裂质量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砂浆中加入适量的纤维,提高砂浆的抗裂性,并在砂浆抹平后附加增强网或钢丝网片,并做好防腐处理。
二、外墙保温施工工艺
2.1施工工艺
外墙外保温的具体施工工艺对保温墙体施工的要求:清理并找平基层、对控制线进行弹挂、找平并安装底端的托板檐、准备材料和工具、配粘结胶的浆料、进行苯板粘帖、检查校平、对板缝进行填塞、打磨找平、安装分格缝或装饰线条、钉锚固钉、粘网格布、涂抹面胶、修补空洞、最后是保温层的验收。保温层的施工要在基层墙体完成施工并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开始进行。
2.2外墙外保温的组成和结构
粘结层:由粘结胶浆构成,可视需要附加锚钉,不符合要求的基面需要采用机械法固定;保温层:如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或挤塑板(XPS)等,厚度按设计要求选择;防护层:由抹面胶浆和玻璃纤维网格布组成;饰面层:可选用防开裂、抗水透气和耐候性好的外墙涂料。
2.3施工要求
保护层的铺设方法一般是“一布二浆”,其在施工时要先进行翻包网格布与加强网格布的铺设,并且在需要加强的部位的铺设方法为“两布三浆”,最后再进行墙面标准网的铺设施工。
2.4施工要点
施工现场的温度与墙体表面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的24小时之内不能小于5℃,施工时风力不能超过5级,基层的墙面一定要保持干燥,在阴雨天气中不能施工,在进行外墙施工时不能有交叉作业等。
三、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3.1施工准备
(1)做好外墙体平整工作,保证墙体平整度达到设计和施工要求。(2)做好外墙体上门窗、落水管、各种进户管线、消防梯、防盗窗预埋件的安装,防止在后期施工破坏保温层。(3)做好门窗和墙体连接处的预留工作,根据设计要求,一般留有30mm左右的保温厚度,并在缝隙中嵌填密封材料。(4)做好墙体与梁柱间的连接处理,一般可以利用钢丝网进行连接,减小裂缝的出现。(5)在施工前需要关注施工时的天气情况,保证环境温度≤5℃,风力≥5级不得施工,下雨天也不得进行施工。(6)做好施工机具设备的准备工作,施工常用的机械设备有砂浆搅拌机、垂直运输机械、水平运输车、手提搅拌器、射钉枪等,并做好施工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保证施工中不会出现问题。(7)做好各级技术交底工作,明确各个施工人员的职责,并做好质量检验标准管理,落实材料进场计划、材料堆放布置、制定施工计划等工作。
3.2外墙外保温
是在外墙的外侧设置保温隔热系统,使外墙外保温对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该方法是在墙的外侧设置保温隔热体系,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受到的温差作用小温度变形程度也小,能够对墙体结构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冷(热)桥进行有效的阻断。
3.3内外混合保温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对建筑物的保温作用能够发挥到最大,可以使用外保温施工作业的部位就使用外保温。从操作方面来说混合的保温措施能够让施工速度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够对外墙内保温无法保护到的部位进行有效的防护进而让建筑整体都处于保温中。内外混合保温法的缺点就是会对建筑的整体结构造成损害。长时间的温差结构会让建筑物出现裂缝,会让建筑结构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环境中,它的危害程度要比外墙内保温的大。
3.4整体保温
由于不完全外保温会使部分构件出现裂缝,所以为了避免产生裂缝,我们应该对建筑进行全面的保温。保温材料与外装饰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易产生外墙外保温开裂,因此可以减小建筑结构外保温材料同外装饰找平砂浆等,使材料产生逐层渐变,释放应力,以此来预防开裂。
四、外墙外保温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4.1 施工坏境要求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避免在阳光曝晒、寒冷及大风雨雪天施工,施工温度应控制在5-30℃之间。
4.2 施工前外墙保温对建筑物基层的要求
⑴外墙保温层与建筑墙体的粘结方法,主要有点边粘贴法和整面粘贴法二种,无论采用哪种施工方法均要求墙面有一定的干燥和清洁度(不能有污渍灰尘油污或脂肪类物质),以保证二种材料能可靠地粘结在一起。⑵墙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墙体表面应做到平整而毛糙,使粘结材料能牢固地附着在建筑物表面。墙体平整度要求≤1.0cm/2.0m(用直尺检查),墙体的强度是保温材料与墙体粘结的基础。
⑶门窗室外(门窗的)卷帘,特别是水平设置的盖板(窗台板、女儿墙盖顶板)等,都应在外保温体施工前完成,其它固定在外墙上的架体(固定管道、空调等)也应在外保温体施工前完成。⑷水平方向的构件(窗台、女儿墙盖板挑檐固定在外墙面构件用的支架等)施工时都应预留外保温体系所需要的施工厚度,并有滴水处理。
4.3 外墙保温板的安装
保温板的安装(粘贴)要求墙体平整干燥坚固,具有表面粘结能力如果墙体表面不符合保温板的安装要求(平整度大于1.0cm),可采取粘钉(或打膨胀钉)来固定保温板和纤维网,即采用点边粘贴法。平整度小于1.0cm时,可用面粘贴法。墙脚托架的固定:安装墙脚托架时,应先准确地标出托架的高度(根据设计),必须使脚托架保持水平固定时尽可能在端部第一个圆孔下钉,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在长度方向的变形;第二个钉可下在使托架在垂直方向可调的长孔中,这样便于托架在水平位置上作适当的调节;一般每米托架要求不少于三个钉的固定,最后一个下钉孔同第一个当墙平整度较差时,用垫片找平,不得随墙面安装托架。
4.4保温板外防护层的施工
防护层施工前,应对保温板的粘贴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有不足之处应当及时给予修补。使用的防护砂浆按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调配,施工不能在大风环境或夏天阳光直射墙面时进行,以免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失水而产生毛细裂缝。当环境温度低于5℃或空气中相对温度较大时,也不宜进行防护层的施工。
中外建筑范文5
【关键词】建筑设计业;差距分析;建议
1 我国建筑设计业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国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队伍数量、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发展,完成大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据统计,截止08年底,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总数为14667家,比2001年的11338家增加了29.36%,年均增长4.19%。值得注意的是06年仅比05年增长1.3%,而07年则反而比06年减少0.8%。近3年来,一共只增长了3%。
全行业08年度从业人数为124.9万,比01年的73.7万增加69.4%,年均增长9.9%。相对于企业数量06年1.3%的低增长率及07年0.8%的负增长,从业人数06年比05年增长了3.98%,而07年则比06年增长了4.87%。这就导致了企业平均从业人数在近年的增长加快(如下表1)
全行业08年完成的营业收入为5968.331亿元,比01年增长730.4%,年均增长104.3%,远高于同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为24.2%)。人均营业收入由2001年的9.75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47.78万元,增长率为390.1%,年均增长55.7%。
全行业06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291亿元,比01年增长29.3.3%,年均增长41.9%,人均实现利润25962元,产值利润率为7.8%。全行业06年完成的施工图投资额为35124.8亿元,比01年增长119.9%,年均增长17%,完成的施工图面积为26.9亿平方米,比01年增长229.9%,年均增长27%。从01年至06年,勘察设计咨询业增加25.8%的企业、增加52.1%的从业人员实现了全行业营业收入416.8%的增长。
2 我国建筑设计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分析
与国外领先的工程设计企业相比,差距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设计理念的差距
设计理念对工程设计的指导性非常突出。设计师们要确立一套自己的设计理念,一套能给自己建筑设计指引方向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理念。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因而体现在教育体制、思维模式和文化认知的不同,由此也导致了设计理念的差异。目前国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原创性,缺乏设计底蕴。
2.2 建筑技术与质量上存在差距
中国与国外先进设计水平的差距。比如日本建筑工程公司,通常集设计、科研、施工于一体,设计对科研提出要求,科研为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和难题攻关,工程细部问题再通过施工加以解决。技术开发、研究和应用管理成为有机整体。国外设计公司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积累和技术管理。国内,建筑工程设计企业对研究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成果的社会化程度都很低,设计与科研的脱节,设计与研究成果也存在问题。设计师在低收费、“赶”出图,所以鲜有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2.3 管理体制上存在差距
国外建筑行业经过百年的发展,体制都已成熟,完全适应各样的,不同需求的市场。我国现有设计单位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与国际市场处于封闭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才使设计单位发生显著变化,仍与国外设计企业差距甚大。
2.4 核心竞争力上存在差距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赖以生存的能力体现,并以此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国外许多建筑事务所,对某一类型的建筑比较执着,属于有自己专长的事务所。而中国大多数建筑工程设计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很难长期潜心研究某一种类型建筑,而是屈服于市场的压力只能是抓到什么干什么,其结果是对特定类型的建筑设计难有很深的造诣。
3 建议与结论
通过对我国建筑设计市场前景的分析及借鉴国外先进工程设计企业成功经验,对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3.1 充分利用境外企业对国内设计市场渗入的“机遇”
2008年,我国拥有建筑设计各类资质的外商投资设计企业138 家,港澳台137 家。其中相当一部分境外企业通过并购或资产重组,获得在华业务的资质、人才、渠道和市场。可以认为,境外企业占据国内的高端市场,许多城市标志性工程留下他们的身影。
3.2 大力推动设计企业在各种层面上的创新
对于建筑设计企业而言,通常不易形成专利或专有技术,创新是对于其成果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筑设计企业除了在产品、技术、应用以及设计管理等层面进行创新之外,还必须在经营理念、内部管理体制、营销模式等方面积极创新。这种情况下,建筑设计企业应该从转变观念,改革机制着手,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提供包括前期策划、项目咨询、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后续服务等在内的全程服务。设计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选择工程咨询公司或者工程管理公司模式改制,与国际接轨,在组织模式、人力资源计划、营销、设计管理等方面要进行相应调整。
3.3 进一步发挥高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3.1 高校优势学科与建筑设计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的前提是建立有效的校企沟通机制,通过有效沟通可以了解双方需求,发现和解决各自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3.3.2 企业和高校的发展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于高校而言,资金来源于国家,要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意识到学科对于企业确立产品、成本、品牌、创新、渠道优势等的重要作用,树立“发展学科就是发展产业,服务学科就是服务产业”的反哺意识。
3.3.3 加强校企之间的人才流动。这也是高校学科与设计企业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促进学科内的知识扩散溢出至企业,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推动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3.4 营造良好氛围,鼓励中小设计企业“做专做强”
中小设计企业是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主要力量,在营业收入、税收、吸引就业等方面都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也面临如前所述的诸多困境。同时政府应加大调研力度,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做到制订政策最大限度地贴近企业需求,调动其“做专做强”的积极性。
3.5 积极推动优质企业上市
对于大型院所而言,上市可以保证产业化投入规模,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在有效的社会监督中,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创新能力突出、专业化程度高的建筑事务所而言,上市一方面可以缓解发展中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做专做强”,另外也有利于企业规范经营和管理,提升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2009全国勘察设计企业名录
[2]外国建筑师中国作品选/刘尔明,羿风主编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3]易冰源,建筑设计公司的国际比较研究, 建筑经济,2002 .7 (总第237期)
作者简介
中外建筑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 外墙保温 施工技术 应用
一、 建筑工程中使用外墙保温施工技术的优越性
1、可以避免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消费者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对房子进行装修,采用外保温技术,在业主进行装修时不会担心破坏保温层,可以放心的进行装修。
2、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外保温技术将具有良好蓄热能力的墙体包围起来,这样当室内温度不稳定时,其可以有效的吸收或是释放热量,从而使室温趋于平衡,具有较好的舒适度。
3、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以前的传统性的建筑物,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对节能的需要很少进行考虑,对当前节能的要求都无法满足,所以在对这部分建筑物进行改造时,采用外保温技术,不仅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不会干扰到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建筑工程中比较常用的外墙外保温技术
1、外柱式外保温技术。使用外柱式外保温技术进行建筑工程墙体结构部分的施工与设计时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建筑工程中,外柱式外保温技术使用的施工材料主要有玻璃棉毡、岩棉以及聚苯乙烯泡沫板、钢网架夹芯墙板、混凝土复合聚苯保温板等。其中在进行建筑工程墙体结构部分施工中, 使用外保温技术进行建筑工程墙体结构部分施工中所需要使用的聚苯板的应用最为广泛,这与聚苯板本身所拥有的物理特征以及低成本有关。
2、 保温板与现浇混凝土一体浇筑保温技术.在进行建筑外墙混凝土的浇筑作业时,可以将保温材料提前铺设到模板内部,与外墙一起进行浇筑,浇筑完成之后进行养护,养护成型之后,此时的保温层已经和墙体成为一体了,有效减少了粘贴保温材料所需的花费,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 苯塑颗粒保温技术。苯塑颗粒保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苯塑制成粒径在1-4 毫米范围内的颗粒,再添加一些外加剂制成保温材料,然后将制成的保温材料喷涂到保温板上找平。这样做有效的避免了水泥砂浆在找平过程中由于厚度过大导致面层开裂等问题。在外墙外保温施工阶段,当喷涂苯塑颗粒时,首先要喷涂两遍,每次喷涂的厚度控制在15-20 毫米,并且要在第一遍干燥之后再进行第二遍喷涂操作,第二遍干燥之后才能开始下一环节的施工。该保温技术由于成本比较低,因此备受建筑行业喜爱。
4、 聚合物砂浆保温技术。聚合物砂浆保温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将保温材料用 6mm 左右的粘结胶浆直接粘贴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并在保温板材的外表面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加聚合物水泥砂浆抹灰。该过程的施工要求建筑物外墙表面保持干净无杂物,同时要求基层表面平整度的偏差控制在5 毫米以内,当超过这个范围时则应该进行二次抹灰矫正。在保温材料黏贴之前,要将界面剂涂抹在保温材料上,再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加聚合物水泥砂浆抹灰,以提高保温材料与砂浆的粘结强度。在进行基层墙体与保温材料粘结时,应该将粘结剂涂抹在保温材料的周围,厚度控制在10-15 毫米,宽度控制在50-60 毫米,然后借助靠尺均匀挤压保温材料,以提高保温材料的粘结度和垂直度。
4、 无溶剂聚氨酯喷涂法保温技术。无溶剂聚氨酯喷涂法主要是将发泡的聚氨酯喷刷在钢筋混凝土的外墙上,然后再选用苯塑颗粒保温浆进行找平施工,最后再用纤维布加聚合物砂浆做一个加强面层。虽然聚氨酯被认为是一种性能比较优异的保温材料,但是由于价格比较昂贵,会增加建筑物的施工成本,因此施工过程中经常选用两层的方法来降低施工成本,这样做不仅可以提供保温材料的粘结性,而且还大大提高了保温施工的质量。同时该保温技术的最外层使用的是纤维布加聚合物砂浆做成的面层,不仅有利于对外面墙体进行装饰施工,而且很好的确保了施工的质量。
三、建筑工程中外墙保温施工技术的应用
1、 合理的选择外墙外保温材料。用于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的材料很多,主要有陶粒混凝土保温板、聚苯乙烯板等。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粘胶剂将保温材料黏贴在墙体外侧,并将抗裂砂浆涂抹在保温材料的表面,然后贴上玻璃纤维布作为饰面。外墙外保温材料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往往需要较长的制作时间,而且施工起来难度比较大,需要建筑物主体验收完成之后在进行保温材料的施工。选择外墙外保温材料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进行外墙抹灰的操作,这样大大解决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进行建筑物外墙外保温施工时,要根据施工材料的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施工,有效的避免了热桥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能量损耗。
2、 对基层墙体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对基层进行硅酸盐或灰砂砖切块时,要对其基底的附着力大小进行严格的检验,如果基层墙体、粘结胶浆层受到严重破坏时,说明此次选用的保温材料不适用于该墙体。如果用中性洗涤剂清洗基层墙面时,应该先用清水进行冲刷,晒干之后,配置1:1 的粘结胶浆,然后将其涂抹在聚苯板上,厚度最好控制在13mm 左右,随后将聚苯板粘贴在基层墙面上,完成之后还要对其进行3 天的养护工作。
3、 特殊位置处理、网格布铺设以及装饰件的安装施工。在进行胶浆涂抹之前,要对聚苯板进行干燥处理,检查其表面是否平整,并且要将聚苯板板面上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清除掉。通过使用不锈钢的抹子,将胶浆涂抹到聚苯板上,并且涂抹的面积要稍微大于网格布的范围,控制其厚度在1.6mm 左右,然后将网格布压在胶浆之上,待到胶浆出现干硬之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涂浆,直至将网格布完全覆盖为止。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特殊位置,要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网格布及胶浆的施工。为了避免聚苯板出现下滑现象,可以在聚苯板下面放上合适的支撑块。聚苯板粘贴工序完成之后,借助墨线将保温材料粘贴的布置标好,然后按照图纸设计的要求利用开槽器进行凹线的切割,并且深度控制在20mm 以上。
4、 聚苯板的施工技术。首先沿着建筑物外墙的散水标高用墨线弹好散水水平线,并且设置好变形缝的位置,同时还要弹出变形缝、缝线的宽度线。聚苯板主要的粘贴施工工艺是:借助不锈钢的抹子,将粘结胶浆涂抹到聚苯板上,厚度和宽度分别控制在10mm 和50mm,如果选用的是标准尺寸的聚苯板,则应该在聚苯板中间部位设置8 个点,每个点的直径大约控制在10cm,厚度10mm 左右,并且将中心距控制在20cm 左右。在进行聚苯板粘贴施工时,应该在短时间内完成,同时在聚苯板施工粘贴之前,粘结胶浆不能出现结皮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聚苯板处的紧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外墙保温系统的材料在不断的变化,要根据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不同材料来对建筑外墙的保温系统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从而使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施工能够满足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实际要求,发挥外墙保温系统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