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旧项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旧项目范文1
2016年5月1日起,房地产行业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此前,房地产开发行业适应多年的营业税终结了,此前所设计的一些税收筹划路径不再适用。因此,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顺应国家政策的变化,并深入研究营业税,设计更合理的税收筹划路径,以保?C企业合理、科学地进行纳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依据国家的相关文件,实施增值税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旧项目即2015年5月1日以前开发的项目(以下简称旧项目),企业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计税,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如果选择了简易计税方法,企业在一年半得到期限内不能做出变更,对于2016年5月1日新开发的项目(以下简称新项目)就必须使用一般计税方法。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要适应“营改增”的政策,探讨合理的方法,以更好地进行税收筹划。
二、“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新旧项目的税收筹划
旧项目的税收筹划:对于2015年5月1日前的旧项目,比较适用简易计税方法,可以从以下的因素得出此结论。
(一)税率
“营改增”以后,房地产的老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有两档,分别是5%和11%。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营改增以后选择的是简易计税方法,那么相较于一般计税方法,其税率可降低6%。因此,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税负。
(二)增值税进项税专用发票的取得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税额计算主要是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开发的建安工程发票。但是,签订建安工程合同时,“营改增”这一变化并未被考虑在内。对于老项目,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要求开具进行增值税抵扣的专用发票,其税率也从3%提高到11%,这样将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更大的税务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筑施工企业也可能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增加工程结算价款,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如果不能跟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协调,很可能会造成双方的经济纠纷,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综述,对于房地产老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更适宜采用简单计税方法。
(三)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我国房地产价格在不断快速地增长,上涨了数倍。由于税负也是企业开发成本的一部分,那么为了缓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就要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也就是要把企业的税负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所以,对于老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采取简易计税方法。企业在选择计税方法的时候,还要考虑房地产的类型。对于商业地产、高档豪宅,其增值空间大,更应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而对于普通住宅和政府安居工程等一些增值幅度不大的工程,企业则要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增值税计税方法。
(四)会计核算方法
增值税与营业税相比较,其会计核算的难度与工作量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也不同,其也需要一个适应期。而简易计税方法相对于一般计税方法来说,会计核算的难度和工作量都比较小。因此笔者认为,“营改增”政策实施的最初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老项目的计税方法更适合采用简易计税方法。
三、新项目的税收筹划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2016年5月1日后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必须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因此,企业必须把这个时间节点前后的项目分开核算,包括各项收入、成本和费用等,以规避税收筹备造成的风险。
(一)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
营改增以后,需要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企业必须重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企业要加强日常经营活动的管理,提高其规范性与合理性,以尽可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抵扣,以减轻企业的税负。
1.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对税法的学习。由于全面实施增值税的时间不长,企业难以改变传统的经营习惯,适应营改增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加深对增值税的理解,增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
2.在签订合同时,重视在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方面的规定。建安工程的费用和建筑材料要进行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必须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来源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于建筑施工企业签订相关合同时要重视这方面的规定,注明建筑施工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改善企业的经营模式
营改增以后,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仍然采用承包商包工包料的经营模式的话,会加重企业的税负。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如果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若仍由承包方包工包料,承办方无法分开核算的时候,建筑施工企业应税劳务和货物销售的混合销售行为,则按照11%征收增值税,那么建筑企业会选择开具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此减少企业的税额,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税负也由此加重了。所以,房地产开发企业要重视完善企业的经营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
(三)明确新旧项目的费用划分依据
旧项目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而新项目必须要采用一般计税方法,这两种计税方法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企业要明确新旧项目费用的划分依据,使其既能准确地核算旧项目应纳税额,又能合理地进行新项目的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规避营改增带来的风险。有些同时涉及新老项目的成本费用,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在两者之间进行分摊,如果无法分辨成本费用得到归属则应全额由新项目承担,与之相对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全额抵扣。
新旧项目范文2
关键词 主持群 分工 搭配
当前,在电视或广播节目中,由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的现象越来越多,以至于在业界和学界,已经出现了“主持群”的说法。与以往个人独立主持或双人搭档主持不同。“所谓主持群,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特点鲜明的主持人按照特定规律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形式”,从主持人到主持群,是否代表了一种节目主持的新趋势?使用主持群的意义何在?有没有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研究。
一、主持群:现象简介
主持群现象是最近两三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节目主持形式,但启用多名主持人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得更远。九十年代央视的《正大综艺》节目就有两名演播室主持人和一名外景主持人。春节联欢晚会也一般由多人主持,较为固定的是四人或六人。但当时并没有“主持群”的说法。“主持群”概念的提出及流行,更多得益于最近两年形式新颖、异军突起的电视节目。上海smg的脱口秀节目《上班这点事》启用的是三人嘉宾主持群,其“轮流做主持,今天我当班”的形式曾让人耳目一新。安徽卫视《剧风行动》启用的是以周群为核心的多人主持群,该栏目和栏目主持已经在电视界小有名气。湖南卫视的王牌栏目《快乐大本营》播出至今,形成了何炅、谢娜等五人组成的“快乐家族”主持群,“快乐家族”这一组合名称颇能体现湖南卫视着力打造主持群的特别用心。最为极端的是《天天向上》,曾出现过八人同台主持的现象,目前,该节目较为固定的主持人是汪涵、欧弟等四人组成的主持群。随着拥有多名主持人的《奥运向前冲》、《挑战麦克风》、《智勇大冲关》、《震撼一条龙》、《非常周末》等节目的火爆,主持群现象已经成为近来异常突出的电视节目事件。
目前为止,使用主持群的节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综艺节目。多名主持人同台主持,相对来说有角色分工,有相互配合,每个主持人以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化的专长相互补充,激荡出更具效果的娱乐空间,形成多元丰富的主持氛围,因而对观众更具有吸引力。还有一类是大型直播节目。央视新闻频道在汶川地震时期制作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节目,连续多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新闻,有自岩松、张泉灵、张羽、敬一丹、李小萌、董倩、柴静、赵普、康辉、海霞、文静、李梓萌、郎永淳、耿萨等众多主持人轮番上阵。从地震现场到直播间,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记者之间无缝对接,维持了连续的高强度的直播节目的顺利进行。奥运会期间的奥运特别报道,也是多名主持人集体主持,多个演播现场共同报道。当然,严格来说,第一类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是集体亮相,同台主持,而第二类新闻直播节目的主持人是轮流上阵,分时段主持。后者似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群。但因为在一个节目中出现了强大的主持阵容。人们还是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主持群”的称呼。
二、主持群:诱因和效果
主持群现象何以在最近两年层出不穷?其诱因是什么?使用多名主持人的作用和意义何在?以下对此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首先,使用多名主持人有利于丰富主持风格、加强主持效果、提高主持质量、提升节目整体利益。一方面,多名主持人联袂主持可以为观众展示多元的、丰富的、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弥补单个主持人风格固定、主持单一的不足。因而使节目更具有吸引力。比如曹可凡和袁鸣共同主持《共度好时光》时,曹可凡显得温润儒雅,书卷气浓郁,而袁鸣则清新洒脱,洋溢着青春活力与动感。他们之间相对的一静一动,一稳重一活泼,形成了优化组合,恰到好处地产生了互补的主持效果,从而塑造出节目所需要的融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体的整体风格。。另一方面,节目主持过程中差错纰漏、失误风险、突发事件客观存在且在所难免,多名主持人搭档合作可以彼此帮衬、拾遗补缺,互相之间更好地圆场、补场、救场,使节目主持更加成功。
其次,使用多名主持人有利于主持人队伍建设。从节目主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主持人培育长效机制的建立来说,主持人队伍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节目中使用多名主持人,以老带新,以好带差,无疑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可行之道。比如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的主持群马可、李好、孙骁骁。马可和李好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名气,孙骁骁是新人。三人在同台主持的过程中,相互磨合,不断进步。随着孙骁骁主持经验的丰富,主持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成为湖南卫视和广大观众日益关注的新一代主持人。
再次,使用多名主持人可以满足日益丰富的节目形态的需要。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丰富,节目形态也日趋多样化。除单一的播音间或演播厅主持外,现场主持、外景主持、连线主持也越来越普遍。因为节目存在空间活动形态上的变化,启用多名主持人也就成为必然。比如《欢乐中国行》中,除了总主持董卿外,还有一名介绍主办方或主办地风土人情、经济文化情况的外景主持。新闻直播节目使用“记者连线”形式,由记者担任现场主持,可以将最新消息及时传递回来,提高了节目播出效率。记者型主持人成为主持群中的重要力量。
最后,使用多名主持人体现了科学的人性化的人事管理态度。节目主持工作精神压力大,劳动强度高,节奏变化快。很多主持人在节目之后都精力疲惫,甚至有人称“有身体被掏空的感觉”。使用多名主持人,可以相对减轻单个主持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是对主持人的人性化关怀。虽然吴小莉当年在凤凰卫视七十二小时带妆主持直播节目,其职业能力和工作态度令人赞赏;虽然少数知名主持人的确能凭个人实力圆满完成高强度的节目主持任务,如在2008年出色完成央视众多综艺节目主持的董卿和财经节目主持的芮成纲,但过度使用、过度消耗单个节目主持人绝不是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不利于劳动力的维护,也无益于主持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很多场合,尤其是在大型直播节目中,主持群是必然的选择。试想,如果没有白岩松、张泉灵、柴静等十几位主持人、记者的联袂主持,《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高强度、长时间直播可能很难产生如此成功的效果。因此,使用多名主持人,体现了对主持人作为劳动者的尊重,是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态度。
三、主持群:问题及思考
节目主持使用主持群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性,但其背后也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是主持群中主持人的选择与搭配问题。不是任意一群人站在舞台上就是主持群,一般来说,风格不同的主持人可以优势互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为节目主持增值增色不少。如果在一个主持群中,主持人之间在性别、性格、特长、外形、知识素养、反应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各有特色,相互补充,这样的组合应该容易成功。当然,如果主持人风格较相近或一致,只要分工明确、积极配合,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可以说个个都性格突出,外向活泼,所以他们五人有一个相对的分工。一般是何炅负责串联节目,掌控节目流程,把握节目节奏。谢娜则以幽默、搞怪、诙谐、出其不意吸引观众。海涛、吴昕等人则常成为被搞怪的对象,用模仿和其它表演激活气氛,给观众带来最大的娱乐效果。
其次是主持人在主持群中的个人定位问题。这也牵涉到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在主持群中,一般都有一个首席主持,或有总主持和分主持。不管自己主次如何,都应该从节目利益出发,既要发挥自己的最大才能,体现自己的潜在价值,也要为他人考虑,为其它主持人留有空间。大家齐心协力,和谐合作,使节目熠熠生辉。为了避免节目主持中的抢话、争斗或者冷场,主持人既不能以个人为中心,着力彰显自我。也不能因为自己台词少分工少而消极懈怠、逃避任务。只有明确个人定位,才能相互理解,相互磨合。宽容大度,形成默契自然、良性优化的主持人关系。
最后,主持群的使用是否符合节目制作运营理念的问题。业界有人明确反对主持群,称使用多个主持人不符合经济原则,很多时候一群主持人还给人闹哄哄的感觉,等等。客观来说,这些问题都现实尖锐。不能回避。随着节目市场化运作和品牌化运营的深化,是否使用主持人应以节目运营理念为指导。《开心辞典》、《鲁豫有约》、《杨澜访淡录》这类带有主持人深刻烙印的节目,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主持人和栏目的相互依存、良性互动,拥有节目的品牌特色和主持人品牌价值,在观众心目中有一个节目与主持人的认同心理,并不适合引入主持群。而对于某些节目,多名主持人之间的互动、表演和配合本身就是节目的一大看点,那么主持群就可以成为节目的卖点和特色。正如《天天向上》的制片人张一蓓所言:我们主持人有最大的优势,……,开始选这几个主持人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他们之间的一个互补和搭配。《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有湖南人、上海人、广东人、台湾人、日本人,既打女性市场,又打北方市场,又打海外市场。这就是节目定位和制作理念的问题。当然,节目制作理念是另一个大的问题,限于本文题旨,对此就不赘述了。
注释
新旧项目范文3
关键词:电力设计;项目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电力设计业务的不断增多,设计工作量也不断增大,长沙星电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以前项目信息的存储方式、传递方式、统计方式、获取方式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工作中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诸如:决策层与各职能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充分的信息交流,管理层无法及时了解工程进度等情况;设计过程中巨大的信息量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和整合,管理者无法获得更加精确的信息;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得不到有效执行;工作效率低、部分流程执行脱节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司的正常运转,想要全面改善公司项目管理的现状,就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造。经过调研后,该公司发现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设计项目管理软件主要面向的是大型综合类设计企业,环节多、流程复杂,难以适用于中小型专业设计企业,所以公司决定根据自身企业特点研发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电力设计项目管理系统。
一、问题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项目信息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该公司针对目前企业整体项目管理情况展开了全面的现状调查,总结并分析出存在以下问题。
1、存储方式原始,易出差错
由于之前公司采用的管理方式为分专业室单独记录项目信息,当各专业室相互之间缺少沟通或未及时更新项目信息时,经常会出现项目负责人统计错误、各专业室设计项目重复记录或漏录等问题,并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而逐月增加,大大影响了公司工作效率。
2、项目信息静态化,不便管理层决策
公司采用各专业室单独记录、统计项目信息的方式,在查询设计项目信息时统计表繁多、信息分散,总体了解公司内项目总体动向过程复杂,时间较长,无统一、简单、明了的管理平台,不便于管理层决策管理。
3、项目执行情况模糊
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设计需要各个专业室相互配合。由于公司从工程项目的立项、发任务单、确定各专业项目负责人等都是口头、文件传达,各自记录,无统一、直观的管理系统,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项目执行的动态,影响公司设计项目完成进度。
4、项目信息不透明
各专业室主任、设计人员只对自己承担哪些设计项目清楚,具体是否签订合同、是否到账、是否发图、分配了多少资金、产值及项目人力资源配置等问题都不了解,遇到此类问题时需要逐个询问,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各部门之间不必要的摩擦。通过对公司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合理的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功能和结构应当与公司组织整体机制相适应;操作流程应当符合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公司项目管理的方法;易学易用,便于公司全体人员使用;及时综合项目信息,提供实时、准确的项目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可分类查询的全部信息;对进度计划、工作、合同执行情况做出实时更新;设定统一的标准程序,便于绩效管理,降低人力及时间成本;具备开放性,便于和其他系统功能整合,容易升级。
二、系统研究与开发
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化技术对项目信息进行收集、存储、集中式管理,给项目设计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一个高效率信息沟通和协同工作的环境,即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可以提高项目执行率、项目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差错率,从而大大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项目管理成本、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1、勘测设计项目规章制度的完善
(1)规章制度制定流程
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流程如图1所示。
(2)公司规章制度内容
根据公司管理层办公会、项目系统小组研究分析重新梳理并确定了新修订的公司规章制度共53项,内容全面、规范、完整。此次公司规章制度的重新修订,不仅完善了设计项目管理制度,更使我公司开展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大大提升了公司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2、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
信息化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如图2所示。
除信息化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外,为使公司各类型项目流程清晰、分工明确,项目系统小组根据工程类型及专业的不同,制定了更为明确、细分的工作流程,如:10千伏输变电和业扩工程设计工作流程;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和业扩工程设计工作流程;埋管工程设计工作流程等。
3、系统开发
研究人员根据现状调查结果,以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为基础,联合软件开发公司设计项目管理系统,以实现公司项目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公司设计项目管理系统对于单个工程项目而言,是一个标准的、规范的、执行完整的操作系统;对总体工程项目而言,是一个信息综合的、完整的、准确的操作系统。它可以按照工程的类型、任务时间、合同执行情况、到账情况、绩效发放情况等来筛选、查找、统计工程。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内容。
(1)个人工作
个人工作界面默认显示个人所有未完成的设计项目,并可以根据每个人工作权限的不同来完成待办的设计、合同、绩效、图纸交付等工作,使得每位员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一目了然。
(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界面默认显示所有的已经输入系统的工程及相关信息。项目管理中所有工程的专业、工作权限的不同,显示的项目工程也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查看到与自己相关设计项目的合同状态、当前设计阶段、图纸发放等信息。专业主任可以查看到整个专业室的项目工程信息,公司领导可以查看到所有项目工程信息,方便领导决策。
(3)合同管理
此功能可显示所有工程合同完成状态,并通过筛选等功能可以方便快捷地筛选出同一合同状态的所有工程。
(4)系统维护
此功能菜单可以根据公司内部需要,随时创建、删除登入用户,使得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操作简便、灵活,充分满足公司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需求。
三、成果应用与分析
通过建立统一的设计项目管理系统,不仅完善了公司设计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了设计项目工作流程,更是对以前的设计项目做了全面、系统的清理,使得公司设计项目管理有了一个信息全面、实时更新、信息透明、操作灵活的项目管理平台。系统投入使用后,经过实际运行对比发现,该系统能集中原先分散的项目信息,明显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劳动,降低项目统计错误率,及时、直观地反应公司内项目总体情况和执行情况,从而提升了合同、绩效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公司项目设计工作效率和设计项目管理水平。
结束语
长沙星电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为提升项目管理工作水平,主持研发了电力设计项目管理信息化创新项目,并获得2014年度国家工程建设(勘察设计)优秀QC成果二等奖。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减少了设计项目统计差错,缩短了设计项目执行时间,提升了公司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绩效管理和资料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一整套规范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琰,马艳.电力设计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工程管理学报,2013,(3).
新旧项目范文4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投资控制体系;分离运作;代建收费标准
政府投资是整个社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体,对资源直接进行配置的投资行为,对于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益性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级政府一直以来对直接投资项目采用单一的“财政投资,政府管理”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在一个系统中完成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等过程,极易出现各环节责任模糊,利益不清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代建制管理模式,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的重要作用
代建制管理模式主要是指政府选择具有较高资质的项目管理公司担任项目代建人,由项目管理公司全权负责整个项目组织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确保政府投资项目中投资、管理、使用等各环节的相互独立,通过“他人”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控制和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具体而言,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管理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投资控制体系
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下,每个工程项目建设阶段都属于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投资限额制建立一套科学的投资控制体系。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从制定项目建议书、研究投资机会阶段就开始控制项目,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时,前期公司会根据国家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论证项目的投资以及规模等,为计划部门批复项目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会严格根据限额进行设计;项目施工过程中,代建单位会根据初步设计概算管理项目建设;竣工决算的过程中,仔细核算超出预期投资限额的部分,并且要求代建公司自己负责,如果决算比限额低,双方可根据合约的比例进行分配。这种投资控制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效率。
(二)使政府投资项目各阶段分离运作
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管理主要是在建设期间,分离出建设单位的职责,取而代之的是专业化程度更高的项目管理公司或者其他的建设单位,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以往管理模式中责任主体模糊、责任不明的弊端,通过合同的方式可以明确规定建设管理者、出资者以及使用方等各方主体的权利、责任以及义务。同时,项目代建制管理模式可以切断项目建设方和使用方的利益关系,使用方可以不用直接参与到项目建设后,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的政府部门会监督投资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这样就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严格控制项目的预期目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三)有助于高效整合资源,提高项目实际管理水平
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政府会以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的项目投资建设管理机构,这类机构往往会有很多专业人员,积累了大量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对于整个项目建设流程也比较熟悉。将投资项目委托给这种专业机构,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而且使用单位也可以不用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繁琐的项目管理业务中,可以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充分引入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竞争,市场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代建制管理模式下,项目投资方可以以招标的方式选择最合适的代建单位,而代建单位也可以以招标方式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供应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经过层层筛选,可以选择出最有利于实现投资项目预期目标的项目建设参与主体,不仅有助于提高代建单位的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整个代建水平。
二、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代建单位的法律地位问题
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代建单位承担项目法人的职能,这种情况以往的工程建设都没有,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关于代建单位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换言之,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中并未在法律上充分明确代建单位的地位,这样就不能得到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建设管理部门的客观支持和认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办理各种手续的过程中,可能有的部门不会承认建设单位的主体资格。
(二)代建单位培育的相关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实施代建制管理模式,将项目委托给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全权负责管理,但是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中并没有普及代建制管理模式,代建单位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也相对缺乏,项目管理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很多业主都不愿意将项目委托给代建单位。建设部曾经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企业项目管理体系以及组织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对低下,缺乏高素质的优秀项目管理人才,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代建制管理模式的顺利、高效开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代建单位的培育。
(三)代建收费标准问题
新旧项目范文5
关键词:创新创业项目;能力培养;影响;防灾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65-02
引言: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大学生毕业人数年年递增,而社会提供的职位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我国传统上仍以“吃皇粮”、“铁饭碗”作为就业出路,就业观念陈旧[1]。但根本上还是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尤其是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太弱,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各高校针对此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想方设法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制定大学生创新项目计划,以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2-5]。为此,教育部于2012年专门出台文件(教高函〔2012〕5号)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早在2008年,防灾科技学院就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于当年设立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专门拨出经费支持,之后每年申报一次,2012年后合并到教育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到2013年6月,防灾科技学院已有99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完成(其中有73个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学生已毕业参加工作),有近500名学生参与,极大地鼓舞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力。但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究竟有多大影响?对哪些能力影响较大?目前没有确切的答案。本文通过对防灾科技学院已参加工作的73名项目负责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希望回答上述问题。管中窥豹,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一、问卷样本设计
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作者多年的企业工作和高校工作经历,大学生应具备十种基本能力[1]。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对能力培养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专门分析和研究,认为应具备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论文及报告写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等,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见表格1。
二、样本数据采集
截至2013年6月,防灾科技学院已完成共99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近500名学生参与,其中有73项的项目负责学生已经毕业,参加工作。以此作为研究样本,通过E-mail或者QQ方式,共发放问卷73份,收回有效问卷69份,回收率达到94.5%。这些反馈问卷基本反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三、数据分析
从反馈问卷看,回答“很大提高”和“有提高”占绝大多数,其中有50.4%的学生回答“有提高”,有46.6%学生回答“很大提高”,二者之和为97%,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各种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对各种能力的回答分别如下: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经过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后,大学生的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有提高;而写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大部分有很大提高;而在组织和管理能力方面,均有8%的同学回答没有提高,反映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方面缺少培养,这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四、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为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训练机会,既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大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也是构建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的有益尝试。从防灾科技学院已完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调查反馈情况可以看出,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在所列出的十种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高,这反映出创新创业项目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覆盖面较低,仅有一小部分同学有机会参与,并且所申报项目存在质量不高、实用性差等缺点。对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增加创新创业计划的覆盖面,让大多数学生受益。
2.强化对申报项目的审查,尤其在项目理论性、实用性等方面应有新意,确保项目质量。
3.鼓励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强调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爱玲,李忠.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2).
[2]余奎,陆新,王一名,等.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8,(1).
[3]周步昆,朱晓丹,周萍,等.大学生参与校园创新项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4).
[4]何兴兵,林永慧.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高教论坛,2012,(4).
[5]齐迎春,黄莲,金敬福.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的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新旧项目范文6
摘 要 实施“2+1项目”,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而逐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本文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与“2+1项目”相结合,使“2+1项目”与学校日常的体育、艺术工作相融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加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体育 艺术 “2+1项目”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受高科技技术发展及网络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出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肥胖问题。据科学家调查对待肥胖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预防,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是预防和控制肥胖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本文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与“2+1项目”相结合,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与丰富来更好地推进“2+1项目”开展,提高“2+1项目”开展的效果。
一、体育、艺术“2+1项目内涵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探索知识,同时他们善于进行自我调节、控制,发挥最大的自身潜能,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创造性是学生自主性充分发挥的结果。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简单地说,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活动。”合作的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有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2+1项目”与新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操作实施方法
(一)认定的形式和依据
1.任课教师提供成绩册认定“2+1项目”的技能考核达标成绩。
2.学校组织学生现场测试,按成绩认定相应项目的达标成绩。
3.学生参加区级以上考核或竞赛合格证书或获奖证书直接认定相应项目达标等级。
(二)做好“四结合”,保证“2+1项目”顺利实施
1.“2+1项目”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体育工作的主阵地,我校严格按照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制定各个阶段的计划,认真备课。根据我校统一选的一项内容和学生选报上来的项目,结合我校各个年级的体育教学计划,把有关的项目,融入到体育教学计划当中去,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多种教学手段、新学习方式的运用,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保护方法,练习方法等,使同学们在课下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练习,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
2.“2+1项目”与学校群体活动相结合
学校的群体活动是学生在学校活动一小时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充分利用好大课间,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进行练习,也可以互相结伴合作、探究地练习,增进不同水平的学生交流,提高练习效果。学校还组织各种竞赛,把“2+1”里面相关的内容加进去,检验学生练习的效果,给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空间,提高学生练习、锻炼的积极性。
3.“2+1项目”与体质健康标准结合
充分利用《体育健康标准锻炼手册》指导学生锻炼,并使家长和学生有效掌握并监控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4.“2+1项目”与课余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我们还抓好课余训练,这一更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形式,结合我校课余训练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水平,并可以参加区级以上的竞赛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以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一)创新学习方式与“2+1项目”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终身体育意识,自我发展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体现了教育“关注人的未来发展”目的。
(二)新的学习方式与“2+1项目”的结合,通过实践表明效果是好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得到发展,取得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预期效果。
(三)新的学习方式与“2+1项目”的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加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新的学习方式与“2+1项目”的结合,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并且有效地强化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丽娟.中学体育艺术2+1项目的具体化措施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3).
[2] 郑雷.影响滁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类项目实施因素的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