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作品范文1
Kelth WiIliams已建的工程项目中,已荣获超过25个重要建筑设计大奖,他是唯一一个两次获得享有盛誉的“年度BD公共建筑设计师”大奖的设计师,获奖年份分别是2006年和2008年。第一本介绍他工作室作品的主要书籍名为《Keith WiIliams:具象的建筑》,该书由澳大利亚的Images Publishing有限公司出版,于2010年1月份登陆英国,并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发行。
本刊有幸与Kelth WiIliams建筑事务所建立了联系,并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本期我们重点介绍了Kelth WiIliams的几个已建和在建的文化博览建筑项目,透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深刻体会其“具象的建筑”。
独角兽剧院(伦敦,2001年~2005年,获奖项目已建成)
获得多项大奖的独角兽剧院(The Unicorn Theatre)专为儿童和年轻人服务,它位于Tooley大街,就在伦敦桥和泰晤土河附近。独角兽剧院是自1976年英国国庆日以来建造的唯一一座新的伦敦中心剧院。它设有一个能容纳320人的剧场、一个实验小剧场,教学场所以及排练场,公共休息区和咖啡厅,而且是全英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儿童戏剧教育研究机构。
独角兽剧团由Caryl于1947年创建,在两辆前军用防御卡车上开始了巡回演出。自1967年起,独角兽剧团与其它演出团体共用位于柯芬园的艺术剧院,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9年,那一年他终于获得一处属于自己的固定演出场地。在2000年下半年,独角兽剧团发起了一项欧洲范围内的建筑设计大赛,在此次大赛中,KeithWiIliams建筑事务所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获胜的设计作品受到艺术总监Tony Graham独创的剧院设计作品之影响,但同时也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灵感:谨慎参考国内类似项目的特点,对建筑内外部环境的仔细考量,以及从雕刻的角度来处理该项目的外形结构。
在我们工作室和独角兽剧院的共同合作下,最终的剧院大楼耗费五年时间终于完工。引用Graham给他的设计师做简报时的一句话:“(这座建筑)粗犷与美丽并存。”
就市区的景观而言,新的独角兽剧院延续了Toolev大街上多变的建筑风格,Foster and Partners公司的巨大的玻璃幕墙办公楼作为背景,将独角兽剧院与泰晤士河分割开来。
整座建筑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而这些设计实际上是经过建筑师深思熟虑的。新的剧院大楼就是一座不对称的展厅。建筑的外立面是开放性的,有的地方还采用了透明的设计,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大楼的核心区域向公众展示出来,但是,在建筑的某些部分成了坚实硬朗的外形,同时在上面精心设计了窗洞开启的位置和顶灯照射来对建筑表面加以点缀。这样的处理方式代表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就像以前在伦敦该地区的建筑先例一样,狭窄的街道和从前建在这里的仓库,以及附近19世纪的伦敦桥站的铁路高架桥。
L形的休息大厅内部采用透明设计,两边分别是Toolev大街和名为“独角兽之路”的人行小道,直通泰晤士河。休息大厅分为很多层次,并且采用透明设计,从里面你可以看到小剧场和巨型楼梯――它通往7m之上的维斯顿剧场(观众厅),维斯顿剧场覆盖着防氧化铜板,横跨在休息大厅和“独角兽之路”的上方,十分壮观。
建筑所用材料随意而又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加固了建筑的主体结构――每一个外立面都采用了抽象的不对称雕塑形构造。维斯顿剧场的镀铜材料与舞台上铺设的彩色釉面砖形成鲜明对比。剧场其他部分使用了亮面的涂料和蓝色的工程砖。
异常突出的观众厅,底部已经受到侵蚀的风格主义的角楼,他们都有巨大的建筑姿态,这些都说明新的剧院大楼是面向整座城市的,但是它在服务儿童方面又有很多特别的巧妙设计。舞台、包厢,座位,特别是观众厅本身的外形就来源于叙事故事,这一切都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座美轮美奂,独一无二的新剧院。
这座由Lord Attenborough于2005年12月1日剪彩开幕,总面积3650m2的剧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夺得多项大奖,并在2006年斯特灵大奖的倒数第二轮被列入候选名单之中。
韦克斯福德歌剧院(爱尔兰,2005年~2008年,已建成)
就如格莱德堡歌剧节(世界上最重要的歌剧节之一)在英格兰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一样,韦克斯福德歌剧节在爱尔兰也具有相当的文化影响力。因此,由我的工作室和爱尔兰政府(市政工程建筑师办公室)设计的总面积达7235m2的新的韦克斯福德歌剧院(Wexford Opera House),就成为了过去几年中爱尔兰最重要的艺术建筑工程项目。新的歌剧院位于中世纪沿海小镇的中心地带,就在前节日歌剧院的旧址上建造。在新歌剧院里,主表演厅的780个座位完全采用北美洲黑胡桃木的材质,除此之外,还设有设备齐全的舞台塔和后台,以及可移动的1 75个次众席,连同排练场地,演出设施,酒吧,咖啡厅和休闲场所等一应俱全。
总之,通过将自身与韦克斯福德中世纪中心地带(位于复原的斜坡状建筑群后面)的历史沧桑感相融合,新的歌剧院大楼保留了原先皇家剧院非比寻常的神秘与惊奇的元素,盛大的建筑规模以及其对韦克斯福德地区建筑风貌的贡献从斯拉尼河畔看去显得尤为明显。在韦克斯福德两座受Pugin启发建造的教堂和一座意大利风格的方济会寺院的旁边,全新的舞台塔矗立在地平线上。在充满历史感的城镇风景中,一座出人意料的新文化建筑诞生了。
观众厅内部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大提琴的形状和传统马蹄铁线条的歌剧厅空间,观众厅的座椅全部由美洲黑胡桃木制成,靠背镶有紫色皮革,看起来质感十足,非常符合其当代设计的理念。
尽管现阶段的设计构思以秋季歌剧节为主要对象,但是新的歌剧院旨在成为一个常年的艺术场所,为韦克斯福德歌剧节的附加演出和来访的各大团体服务。
这座著名的获奖建筑由爱尔兰总理Brian Cowen于2008年9月5日正式剪彩投入使用,科萨科夫的《雪之少女》于同年10月16日在该剧院开始演出,这也是首部在新剧院上演的歌剧。
新马洛剧院(坎特伯雷。英国,2007年~2011年。在建获奖项目)
新马洛剧院(New Marlowe lrhealre)是以与莎士比亚同时期来自坎特伯雷的著名都铎王朝剧作家Christopher Marlowe名字命名的新歌剧院,总面积4850m2,位于城市的历史核心区,将在目前的旧剧院所在地建造。
马洛剧院拥有为数众多的忠实观众,是这座城市及所在地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
成部分。现存剧院大楼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一座电影院改建而成,与其说它是一座英国最著名历史城区里的主剧院,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座低档花哨的海滨建筑。旧楼将被拆除,仅保留舞台塔的钢架结构和次舞台。新的马洛剧院将在原址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范围包括毗邻的拆迁区域――这片区域穿过城市中心,并将剧院所在地与Stour河畔连接起来。
新的大楼会设有可容纳1200名观众的观众厅,设有两层弧形楼座、舞台和乐池;此外,楼内还设有一个150个座位的小剧场、咖啡厅和酒吧,以及排练场和后台设施。建筑内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柱廊结构的玻璃休息大厅围绕而成,休息大厅也会将剧院新的公共空间和露台与Stour河相连。
新剧院大楼采用单一结构,但是在外形设计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目的是使这座建筑既可以在圣彼得教堂和Priam街其它已存建筑群中脱颖而出,同时也不会被重建的舞台塔的高尖顶喧宾夺主。一座高8m,改造过的柱廊环绕着玻璃休息大厅,它的功能在于可以使必要的大型组成部分如主礼堂和舞台塔与Friars街上2、3层的历史建筑物和谐共存。同时,它也为休息大厅的南面提供遮挡,防止阳光直射。
分为三层的休息厅将所有主要的公共区域和两个观众席结合起来。它在白天看起来像一条水晶缎带,而到了晚上则变化成一道光芒,它开放而又魅力十足,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以长期举行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潜在场所。
城中最高的建筑是教堂钟塔(Harry钟塔),而马洛剧院现有的舞台塔则是城中的第二高度。然而,舞台塔设计落成后,缺乏美感,它已经无法满足戏剧演出的需要。威廉姆斯决定要对舞台塔重新设计,使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并改变其矩形的外形轮廓,让它更加具有动感。因而,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将现有的舞台塔的高度增加到9m,做成塔尖的形状。由于施工地点毗邻一处世界遗产,因此该提案在城市里引发巨大的争议,但是其最终还是被采纳了。
在大教堂的对面,新的舞台塔看起来就像是一座高耸在城内的尖塔式建筑,同时它也并未掩盖中世纪教堂宗教建筑的光辉。
舞台塔表面会有银铝电镀层,距离电镀层500mm的地方会覆盖不锈钢丝网,这样不仅可以模糊舞台塔的形状,而且当白天和日落的时候,通过巧妙的反射云和日光,舞台塔表面会发出微微光芒。到了晚上,舞台塔会灯火通明,大大提升了戏剧效果,不仅感染了近在咫尺的观众,也感染了城内其他地方的人们。
与独角兽剧院提高主剧场设计标高的设计方式如出一辙,马洛剧院的第一层楼座也比入口处高出5.5m,这么做可以使休息大厅从下面经过,人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大河的美景。第一层楼座的表面覆盖着一层防氧化铜合金,在两个观众席之间造成视觉差的同时与城市红色和棕色的屋顶形成呼应。
奇切斯特区博物馆(英国。奇切斯特,2007年~2011年,在建获奖作品)
奇切斯特城全城被一面主体完好的中世纪城墙环绕,墙内的旧城被一条以中世纪市场十字架(旧时建于市场中用来张贴告示)为中心的十字形街道分割成大体面积相同的四部分。面积达1300m2的新切斯特区博物馆(Chichester District MuseumChichester)新址以及其周边26个住宅项目位于西北半区,在城市西部干线的西大街和中世纪教堂的上方。
从West北侧和耸立的中世纪钟楼开始,奇切斯特城的整体风格便开始发生了巨变。博物馆所在地的周边风貌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之间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那一时期很多街边的历史建筑都被拆除。因此,除了Tower Street南侧与博物馆对面的建筑外,只有极少数有一定代表性的建筑保留了下来。博物馆新址现为一处停车场(棕地),在它下面是罗马浴池的遗址。
作为回应,我为博物馆和住宅所做的设计旨在通过建设统一风格的街区,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建筑纹理,从而使Tower大街和Woolstaplers大街拥有全新整齐划一的街道风景。
这座罗马浴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9年~96年,罗马弗拉维亚时期。那时奇切斯特的罗马名字叫:Noviomagnus Regni,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将它发掘出来。在奇切斯特区博物馆的入口展厅处,作为博物馆固有的一部分,罗马浴池会在原址向公众展出。在考古展览区的上方是新的展厅。除了设立公共设施之外,博物馆还会包括永久性和临时性的展览、藏品收集,研讨机构、研究机构和图书馆区,以及一个学习室。
博物馆会拥有超过1000份的全球地质样本、8500个各个历史时期的手工制品、3600份以上的影像资料以及超过30X项考古成果,这些成果描述了奇切斯特地区自地质时代以来的历史变迁。
新的公共展览区垂直排列,分为三层,由一段楼梯相连,楼梯通往博物馆的最高处。在那里包括大教堂在内的城市景象尽收眼底。
整座城市的公共和宗教建筑,如市场十字架、大教堂和钟塔,这些都采用城市本地的白色石块作为建筑材质,另外一些则使用砖块再加以粉刷。新的博物馆表面将覆盖着仿旧的白色石材,从而使他在建筑性和文化性方面都能与奇切斯特宏伟的公共建筑传统相一致,并在Tower大街其他砖制建筑中脱颖而出。同时,住宅区的开发对博物馆的建筑风貌起到了辅助作用,他采用红砖建造,大楼顶部按照该城市典型的房顶形状进行设计。
博物馆和住宅楼都只有三层,与城市建筑的一般规模、与面向南方,在Tower大街东侧的注册文物建筑协调一致,他们覆盖着镀锌材质的屋顶也被解读为屋顶风景的一部分。在博物馆东侧末端,主立面包含着一座立方体形状的角楼,从而给街道的景色添加了更为丰富的元素,同时也使博物馆成为West大街和城市北城墙道路之间的标志。
新的博物馆的建成力图在现代与历史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这座建筑既表达了对城市自身历史遗产的自豪与尊重,同时也像其他城市一样,必须欣然接受文化的变迁。
托里诺文化中心(意大利。2001年,国际大赛获奖作品)
托里诺文化中心(Centro CuIturaIe di Torino Torino)是为意大利托诺里城设计的一座综合性艺术大楼。在此次国际大赛中,该设计方案是由项目赞助商ComunedI Torino挑选出的唯一一个来自英国设计师的作品。该建筑总面积为40000m2,包括一座新的城市图书馆和一座设有1200个座位的音乐厅。我们在该项目的环境与美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例如在楼体南立面内侧使用了遮阳百叶窗,我们在而后的阿斯龙市政大厅项目中也采用了相同的处理方式。
都灵市三面都环绕着阿尔卑斯山,宗教建筑是市内建筑的主体,此外还有数目可观的私人住宅,房屋。文化中心项目坐落在前工业区内,其前身为已破产的内比奥罗加工公司。我们并未将该建筑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进行设计,而是将它视为一座以图书馆和音乐厅为中心的全新综合体。整座大楼犹如
个“容器”,建筑内部规划充分考虑到了各个区域的功能性,虽然都被装入其中,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图书馆立方体”分为多层,不仅发挥着城市主要图书馆和艺术机构的作用,而且还担任着更为广泛的城市角色。一座巨型阶梯向上穿过中庭,将新的街面前院与大楼顶部的公共广场连接起来。楼顶花园广场意在成为一处全新的休闲场所,为都灵提供新的都市空间,它完全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城市,使人们在上面可以一览城市风光和阿尔卑斯山的美景。
中庭的垂直空间面积很大,不管是去楼顶广场的游人,还是通过安防系统进入到图书馆各层的读者,都会从这里经过,它也被当作是疏导人流的首要渠道。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多层图书馆代表了知识的层次感,设计直观,游客从入口处就可以一目了然。
“图书馆立方体”,作为整座大楼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成是对Torinese复兴时期意式建筑在当代的重新诠释。不同的是,这座意式建筑是为全体市民服务的,使他们能更好的获取信息,使知识和文化的所有权重新回到广大市民手中。这样的理念通过大楼外部通透的设计得以体现,精挑细选的建筑材料再加上自然光与人造光的交互映射,使整座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一座闪闪发光的巨大结晶体。
能容纳1200人的音乐厅的设计规划完成较晚,一座突起的新式花园将它与图书馆主楼和中庭分割开来。大厅位于复原的内比奥罗建筑的庭院内部,采用新式的玻璃环绕结构,这样就创造出了大量的内部空间,为戏剧及音乐演出提供了演出场地。
该建筑设计方案的精髓在于它与公共范畴的融合能力,鼓励来访者去体验新综合楼的各个方面,无论他是好奇的孩子,还是博学的学者亦或是意兴盎然的游客,同时,对那些只是想从楼顶广场俯瞰整个城市景观的人来说,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Keith Willilares建筑事务所
编译:苗淼,《建筑创作》杂志社英文编辑
许松华:《建筑创作》杂志社编辑
建筑作品范文2
关键字:解构主义、分解重构、作品解读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一.解构主义
1.解构主义的产生
现代主义出现之后,建筑风格曾长期单调统一,建筑师们力求多变,各种探索、尝试层出不穷——这些探索基本都是基于形式主义上的探索,都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和发展。解构主义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 ,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哲学理念。事实上,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尼采的叛逆思想——质疑理性,颠覆传统,以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和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7年前后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的概念,从字意上来讲,解构主义是指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同时,它的形式实际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2.解构主义的思想核心
解构主义认为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命题中森严的等级秩序是不合理的,它强调瓦解二元对立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采用分解、消减和移置的方法使二者势均力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解构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对即错的理论。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等等,我们不难看出解构主义具有较强烈的开拓意识,并以其激进,甚至是破坏性的思想及理论,尝试从根本上动摇或传统文化体,因而解构主义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便是对传统的审视与背叛、对社会的关注与批判,同时还有人们的争议和不理解。
3.解构主义对建筑的影响
被认为是激进的、非理性甚至是破坏性的解构主义合时宜的出现,使得建筑界突破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单调统一建筑形式,因其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具有强烈个性,在建筑设计领域被采用。解构主义认为,从古希腊的伊瑞克先神庙,到哥特时期的巴黎圣母院教堂,建筑的对比、张力、破裂的形象日益明显,解构主义就是要将建筑创作中那隐匿的、潜在的或被迫从属的形式特征加以强化,以正面的形式特征突出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伴随着创新,实践,解构主义建筑界出现了很多里程碑式的人物和作品,影响深远。
二.解构主义建筑师及其作品解读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虽然他们的作品的问世往往伴随着争议,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思想丰富了建筑设计框架,他们的作品为建筑样式的多样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人们打开了全新的建筑视野。他们的共同点是从整体上或部分地对建筑系统进行批判,寻求平衡性。其核心思想是克服约束和真正的阻碍,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断整个连续的“文本性”,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
1.弗兰克•盖里
弗兰克•盖里被认为世界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师,设计基本采用了解构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形态。他对于空间本事的重视,使他的建筑摆脱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所谓的总体性和功能性细节,而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感。
弗兰克•盖里作品解读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采用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整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虽然他的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总体形式,但本身却是一种新的形式。是解析了以后的结构。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没有任何人类建筑的杰作能像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烧。” ——拉斐尔·莫尼欧
1997年,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毕尔巴鄂横空出世,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让这个往昔辉煌的工业城市以旅游城市的面貌重新焕发光彩。
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位于勒维翁河滨,作为博物馆主入口的巨大中庭设有一系列曲线形天桥、玻璃电梯和楼梯塔,将集中于三个楼层上的展廊连接到一起。一个雕塑性的屋顶从中庭升起,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的光线倾泻到整个中庭内。该中庭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尺度,高于河面达50m以上,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这个独特的纪念性场所。
图1: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立面及平面(主中庭)
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曲面体组合而成,钛板总面积2.787万平方米,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以往实践毫无关联,脱离了任何习惯性的建筑经验。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盖里为解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的问题,将建筑穿越高架路下部。并在桥的另一端设计了一座高塔,使建筑对高架桥形成抱揽、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一体。
2.埃森曼
埃森曼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之一,他总是在建筑学设计和哲学理论中寻找一种平衡,但是人们总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工程的寓意。他的建筑思想,将传统理论的定义颠覆,取而代之的是突破建筑在传统论述的概念,提出建筑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主体与客体。埃森曼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
埃森曼作品解读
他的作品明快而简洁,主要工作是将建筑从以往的联系中释放出来。埃森曼坚信,建筑是自治的,是一块独立王国,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像上帝一样“建造”建筑,而是呈现它们,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
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的设计中,建筑仿佛一把扶梯或者脚手架,白色的三维的网格是一个步行的过道,横卧两个匿名的预先存在的结构中,与俄亥俄州首府网格一致,穿过现有的建筑,将校舍和哥伦布的城市建筑连接起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埃森曼式设计风格,在基地上产生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结合点。建筑单体代表了过去与未来的对抗,也代表了融合——代表未来的白色格架在南部和一个基地内曾经存在的军火库基址产生冲突;砖砌体代表了军火
图2: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库老城堡般的形象,但其形象不但被简化,而且被肢解和扭曲:塔体和圆拱等元素象被撕裂的一层皮。按文丘里的说法,灾难性的砖砌体“只是对原建筑物轮廓的歪曲而滑稽的模仿”,显然不是要唤起对历史的依恋。埃森曼一直对历史主义和风格传递信息这种想法表示怀疑,所以,“军火库”的肢解就是历史学家专业性思想的破裂。埃森曼通过分解表明历史的不连贯性和不可及性,而历史和未来,场地和非场地,建筑和非建筑正是埃森曼建筑的典型主题,在某种意义上,留存至今。
3.伯纳德.屈米
在屈米的理念中,建筑的角色不是表达现存的社会结构,而是作为一个质疑和校订的工具存在。他的作品强调建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他的设计往往暗示了一种较之惯常的生活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从美学和象征手法出发。建筑的责任从提供功能空间转向了组织社会活动。
图3:屈米和他的设计草图
屈米作品解读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屈米认为:“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某种形式,而是创造社会性的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并不是一种有关形式的知识,而是探索世界的知识形式。在屈米的众多作品中,巴黎的拉•维莱特公园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深刻的体现了屈米的解构主义精神。
拉•维莱特公园
在设计中,屈米追求一种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效果,他提出了一个空间上以建筑物为骨架、以人工化的自然要素为辅助、自然景观与建筑相互穿插的建筑式的景观设计方法, 采用了一种独立性很强的、非常结构化的布局方式, 以点、线、面三个分离的体系重叠在整个园址上,构图十分严谨和紧凑。
图4:拉•维莱特公园
人的参与让公园的张力释放——如果公园里没有人,公园永远是一座冷冰冰的雕塑。26个鲜红的folies除了作为标志点和某些特殊功能外,里面还安排了许多活动。作为信息中心、小卖饮食、咖啡吧、手工艺室、医务室之用 。
拉维莱特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绿地,公园中随时都充满着各种年龄、各种背景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屈米以独特的甚至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设计手法,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赏、宜游、宜动、宜乐的城市自然空间,公园充满了城市居民与各地游客互相看、同欢乐的乐趣与生机。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解构主义的探索,以及对以上当代知名解构大师及其作品的浅析,较深入的了解了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建筑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解构试图在一种纯几何语汇、纯结构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破坏创造出不纯的结构形式,从而使建筑语言变得更加丰富。以下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简要归纳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手法。
把建筑分解为功能及非功能部分
盖里在日本神户设计的鱼味餐厅,用一个尺度可与建筑相比的大鱼和餐厅并列在一起。同样的,他在洛杉矶的罗育拉法学院的设计中,用了许多“分解”的手法,如没有柱帽、柱础的“非柱廊”,没有扶手的“非栏杆”,没有钟的“非钟楼”等来提示“非”与“无”的存在。
在理性格局中陈列出非理性的建筑
屈米在巴黎拉维莱特公园方案中,在用理性的点、线、面组成的方格网交点上设置了一系列红色的“疯狂物”。据屈米自称,它们形象地显示了“存在”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延迟。
用分解及组合的形式来表现时间的非延续性
埃森曼在西柏林IBA社会住房设计中应用移位3.3度的红(代表“过去”)及白(代表“现在”)的方格来显示一种“反记忆”。
“解构”是一个文化时代性的特征。这个蔓生的时代没有一个明晰的起点,现在正在蔓延,也看不到终点。解构建筑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作为一种先锋建筑风格,追求标新立异,受到推崇和实践。然而解构建筑要做得成功也要有功力,有章法,有素养,决非可以随便模仿便成佳作。
参考文献:
[1]吴俏瑶:埃森曼建筑思想之哲学探源安徽建筑2011 年第6 期(总181 期)
[2]钟凯琳:伯纳德.屈米用建筑扭转公共空间的解构大师建筑大师viewer 2012年7月
[3]孙臣:探究-解构主义大众文艺
[4]郑朝灿、丁承朴:解构主义建筑在中国——以央视新大楼、广州歌剧院为例华中建筑 2011年6月
建筑作品范文3
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奥运建筑文学作品《觉建筑》出版三个月以来已经印刷两次,发行量达19000册。7月16日,北京作家协会和同心出版社联合召开《觉建筑》北京首发式。主办方表示,在北京奥运即将召开之际,此书是对北京奥运的最佳献礼。
《觉建筑》面世以来,业内对该书评价颇高。评论家孟繁华说,这样一个看起来枯燥无比的题材,在经过作者深入研究、采访、构思后,展示出来的竟是一部趣味盎然的作品。这是一部洋溢着时代意志和空间激情的作品,是一部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奥运建筑的盛宴。评论家贺绍俊十分赞赏《觉建筑》一书对建筑精神空间的挖掘。他说,当我们理解到建筑与社会与经济与文化的深厚密切的关系后,就会发现每一个新的建筑就是一个新的精神空间。以“鸟巢”为代表的一批北京奥运建筑,其社会和文化意义远远大于建筑本身。可以预想到在不久的将来,“鸟巢”会成为一个“新北京”、乃至一个“崛起的中国”的文化符号而流传到全世界,这就是北京奥运建筑的精神空间。曾哲通过对北京奥运建筑的深入了解,触摸到了这个带有浓郁的后现代性的新的精神空间,这种后现代性恰恰体现出中国一个后发国家果敢崛起的鲜明特色,对它的认识和阐释是在西方后现论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寻找它的最佳答案,这应该是中国的作家和学者的任务。
北京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青在首发式上告诉记者,《觉建筑》所获得的认可远远超出了当初的期待。她说,《觉建筑》是一部有关奥运建筑的不可多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它填补了世界奥运建筑文学的空白,也为中国纪实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可能性。同心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刘连枢也表示,出版社愿意进一步宣传和推广这部作品,并希望该书能够得到读者们的长久青睐,成为出版社的长销作品。
谈到作品取得的阶段性成绩,《觉建筑》作者曾哲说自己现在“荣幸又庆幸”。他说,《觉建筑》在结构上可能给读者带来一些不习惯,但他相信随着阅读上的调整和进入,阅读者会建筑起自己的理解方式,和作者产生真正的心灵上的撞击和交流,他对读者的理解力满怀信心。
建筑作品范文4
【关键词】建筑作品 著作权 对策
一、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现状
目前,从我国立法来看建筑作品仅指具有审美意义的表现形式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作品,与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分属不同的客体。近十几年来我国建筑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关的立法已明显滞后于社会实际情况。另外,我国作为《伯尔尼公约》的缔约国,现行立法中对建筑作品的定义及范畴规定并不一致,实际上并未满足履行签约国义务的要求。
笔者认为,我国在建筑作品著作权立法上的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建筑作品与美术作品仍有混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的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造型艺术作品,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根据上述定义,人们完全可以将建筑作品认定为美术作品。虽然现在二者被作为两类不同客体进行保护且分别定义,但只是形式上对其作出区分,并不能摆脱人们长久以来将建筑作品归类于美术作品的习惯性认识。这同时暴露出立法对建筑作品定义过于简单的缺点。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各式各样建筑设计作品的出现,建筑作品彻底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是立法必然要求。第二,建筑作品范畴规定不科学。我国对建筑作品采取狭义的定义,即建筑作品仅包括建筑物或构筑物等三维立体作品。因此,如果建筑物本身受著作权法保护,它的设计图无疑也应受著作权法保护。第三,缺少可操作条款。目前仅《著作权法》和《著作权实施条例》对建筑作品有规定,这几个条文仅仅规定了建筑作品的定义和范畴,这造成了理论界的争论和实务界的难题。对建筑作品的认定标准、侵权行为的认定及对权利人的救济方式等重要的问题都没有立法依据或在实践中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司法现状与不足
建筑作品的设计及建造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法官由于对建筑知识缺乏了解很难从专业的角度作出判断。因此在实践审判中出现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对独创性与艺术性的判断标准。独创性和艺术性是建筑作品必须具备的两个特征。首先艺术性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同样的一幢建筑物,有人认为具有审美意义而有人认为不具有审美意义,在实践中根本不可能设置一个衡量的标准。独立创作相对容易判断,而对于如何认定“创”的部分,我国立法上没有规定,司法上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标准。第二,缺乏实质性相似的判断标准。任何建筑作品都有借鉴前人优秀设计的部分,或者将别人的设计作品加入自己的美学构思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这是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将之称之为抄袭,否则就违背了著作权法鼓励创新的立法宗旨。可实践中的难题是建筑作品侵权总介于借鉴创新和完全抄袭之间,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如何判定两个作品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我国是个成文法国家,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案件审理,无论得出什么样的结果都很难避免争论和质疑。如奥运体育场“鸟巢”侵权案,虽然结果早已尘埃落定,但理论界仍在争论该案中被告的行为到底是侵权还是合理使用。
三、完善我国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一)重新定义建筑作品,扩大建筑作品的范畴
很多学者认同美国著作权法对建筑作品的定义,但各国立法都有其独特的背景。笔者建议应将建筑作品定义为以建筑物或构筑物表现出来的具有艺术特征且独立于实用功能的作品及与之相关的设计图和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建筑设计图实施的结果不是建筑作品而只是一般的建筑物,那么该设计图只能作为一般的图形作品进行保护。对建筑作品的范围,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广义的界定:包括建筑物及构筑物、建筑设计图(施工图)及建筑模型。其中建筑设计图包括设计草图、建筑施工图及效果图。同时将三者划为同一类客体进行保护。
(二)引入专家鉴定机制解决建筑作品认定问题
我国在判断建筑作品独创性的问题上,应当引入专家鉴定机制。专家应当在鉴定意见中详细写明涉案建筑的哪些部分具有独创性并对创作的程度进行分级说明,同时指出该独创性的部分是否独立于实用功能。专家的鉴定意见作为法官判断的重要参考,在没有足够理由支撑的情况不得专家的鉴定意见。至于涉案建筑是否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建筑作品,由法官依据独立完成加适量创作的标准原则、专家意见及其他证据综合考虑判断。
(三)立法上增加可操作性条款,实践中指导案例
有学者建议我国应当学习其他国家制定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单行法,这样可以加大对建筑作品的保护力度。笔者认为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参考外国立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通过司法解释来弥补立法不足。从国外经验及我国审判实际来看,建筑作品侵权案件中许多价值判断问题都不可避免的涉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最高人民法院有针对性的相关案例,首先给法官审判提供了借鉴,同时也减少了法官自由裁量全对案件结果的影响。
(四)完善著作权登记制度
对建筑作品来说,一旦发生侵权案件,建筑作品权利证书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某些国家规定,建筑作品必须到相关部分登记,否则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美国曾专门过建筑作品著作权登记规则。笔者认为,对建筑作品侵权仍适用自愿登记制度,但须完善审查流程,提高获取著作权权利证书的门槛。这一点可以参考专利相关法规中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流程,权利人在登记时需要提供建筑作品或模型作品的照片或视频资料,并明确说明就作品哪些部分进行登记。审查人员根据整体观感法判断独创性及审美意义,并决定是否授予权利证书。
参考文献:
[1]康佑发.建筑作品版权保护法律适用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
[2]卢海君.美国的建筑作品版权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法学,2010,(2).
建筑作品范文5
>> 建筑设计可持续应用思想的研究 古代仿生思想对当代陶瓷造型发展的启迪 对当代建筑大师费兰克・盖里作品的解读 对当代可持续建筑的设计途径的探讨 可持续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可持续建筑综合设计与过程的探究 可持续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中国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实践 当代艺术与仿生设计的结合 蛋壳与仿生建筑 解读“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 古典文学作品的当代解读 论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关系 简析当代城市可持续的土地规划 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 浅谈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仿生学与当代设计思考 可持续建筑 解读卡拉特拉瓦的人体仿生式建筑 建筑仿生学的发展与贡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图片来源
图1,图2来源:Claire Janisch. Lessons in Sustainability from Nature. /gltfca_march2008/20_janisch.pdf.]]。建筑业中,出现了效仿莲叶的免清洁涂料。在科技领域,效仿海豚的独特频率开发了高性能的水下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
3. 建筑仿生可持续思想
所有有生命的物质都具备着秩序、能量、反应、生长、自我繁衍、进化的主要特征,同时,生命体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依赖于自身成为生态系统内材料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部分。
秩序:所有的生命要素都存在秩序,秩序界定了对生命的探究。在这种约定下,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产生了协同效应。秩序 化的仿生建筑将像自然界一般,利用好自己有限的权利,防止内部的过度行为,以达到可持续的目的。
能量:生命体通过新陈代谢,收集、利用和储存能量。还通过使用其获得的能量来寻找更多的能量,并利用能量来维持体内热平衡。高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仿生学的零废物和共同进化原则来生产资源,这是实现建筑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反应:生命体时刻经历着大自然带来的挑战,也时刻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它们是所生存自然领域的专家,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在建筑应用中,建筑对环境影响的反应不可预见,通常是破坏性的。建筑物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作出反应:控制生物体,物质或能量的进入;建筑组成部分的移动和运动;构件属性的变化;空间属性的变化;内部环境的变化。
生长:生物体的生长体现在时间维度上的空间增长。建筑的生长存在于城市尺度,除了增加的概念,建筑尺度的生长,在材料或结构增长的意义上,被转移到一个实质环境中。生长的例子曾被发现在代谢主义运动和建筑结构主义中。
自我繁衍(可循环利用):生命由一些相同的要素组成,它们都是可降解的。生命体一旦死去,将直接为创造新生命提供关键要素,这样自然界的任何物质都能被循环利用。建筑都不能繁殖,但其元素可以重复使用或循环再造。仿生建筑将由可在新配置下重复使用的部件组成,或者至少可循环再造。
进化:进化的概念是缓慢渐进发展,生命的演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通过随机改变或渐进反应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然界通过合作与竞争,使得生物体更加适应自己生存领域的环境。随着仿生学的发展,人工进化策略的应用正慢慢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4. 建筑仿生设计作品解读
仿生建筑从生物体仿生、生物行为仿生、生态系统仿生三个方面的设计实践中不断努力地实现着可持续。
4.1生物体层面仿生
生物体仿生层面的建筑仿生主要是指模仿某一特定生物体,涉及模仿生物体的部分或整体。诸如动植物的结构构造及其原理,动物或人类的保护层――皮肤,又或者动物的有机神经系统及性能等。
新加坡艺术中心(图3)设计灵感来自北极熊。北极熊的皮肤是黑色的,白色毛发是半透明管状刚毛。刚毛竖起来时,光线穿透到黑色皮肤。寒冷情况下,毛发放平形成空气绝缘层。该赤道建筑依靠光电池替代“神经信号”,复杂曲面覆盖着V形铝片,角度安置排除直射阳光,并使尽可能多的天光进入室内,由此控制建筑内的巨大热量。铝片是可动的,由光伏电池引发、控制,使建筑更加适应当地气候。
4.2生物行为层面仿生
生物行为层次的建筑仿生是模仿生物体的行为,或以类似的方式模仿生物体或物种间的关系。生物体对其所生存的环境,有着自己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这些运行模式使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控制流动到其他物种的资源,也促进了其它物种生存,增加了养分循环并创造了物种间的互利关系。生物行为层面的建筑仿生比生物体层面的仿生更加增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津巴布韦哈拉雷东门大厦(图4)设计灵感来自白蚁丘稳定的内部热环境的被动通风和温度调节技术。非洲撒哈拉巨型白蚁丘通过连通的空间,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蚁穴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稳定在30℃上下。建筑师借用白蚁筑丘的自然智慧,从空间布局、细节设计、蓄热材料利用、立面肌理等方面,构建良好的被动式通风降温系统,来控制建筑的热过程。
4.3生态系统层面仿生
生态系统层次的建筑仿生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模仿,包括使其能够成功运作的共同原则。这类仿生学层次设计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用来与另两个层次的仿生相关联,还可以纳入现有已确立的不是明确仿生的可持续建筑方法,人类和非人类系统在此可以达到共赢。基于生态系统的仿生设计方法适用于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可以作为一个具体地方的真正可持续设计甚至再生设计的初始基准或目标。其最重要的优势是其对整体环境性能潜在的积极影响。但尚未得知能够表明过程或功能层次的生态系统综合仿生的建筑实例。
建筑作品范文6
1 前言
日本现代建筑文化飞速发展,在民族性与地域性方面的探索成果非常巨大。如何继承日本传统文化、探讨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是日本近代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以隈研吾(Kengo Kuma)为代表的新一代日本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探寻这种融合并取得了成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建筑师也面临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问题的困惑,也许我们能通过对隈研吾(Kengo Kuma)建筑设计作品的分析中得到一些进行新时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2 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日本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影响,尤其以其固有的建筑观和对外来文化共存并萃取的态度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当现代主义建筑运动进入古老文明的东方,日本建筑界发展并衍生出了多种创作理论和流派。老一辈建筑师村野藤吾始终和现代主义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在东西建筑思潮的碰撞中成为推动日本的现代建筑运动发展进程的主力。矶崎新以新的视觉语言来解释地域文脉。黑川纪章在西方新思想基础上表达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以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和最质朴的气质回归东方古禅。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作品多采用白色,轻盈剔透,似乎在用其他的材质模拟和纸,玻璃弱化了光而变得更加虚幻,禅思在他们的作品里深刻表达。
3 隈研吾及其建筑设计理念
隈研吾(Kengo Kuma)是当今日本建筑师的领军人物,他主张建筑融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他所思考的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他的建筑作品散发出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他运用木材、泥砖、竹子、石板、纸或玻璃等天然建材,结合水、光线与空气来创造建筑――创造出外表柔弱却耐震且让人感觉到传统建筑的温馨与美的“弱建筑”。隈研吾(KengoKuma)有许多的作品,如三得利美术馆、那须历史探访馆、莲屋、热海的“水/玻璃”住宅、广重博物馆、龟老山展望台……这些作品并非仅仅是一个个静态的呈现,从中可以看到他对于建筑的深层思考与其建筑理念的嬗变。透明性是隈研吾(Kengo Kuma)的主要设计理念之一。他期望将现代的高科技和传统的自然素材相结合,使这个并不年轻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再生。这也是传统性、地域性与先进性、全球性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隈研吾(Kengo Kuma)对传统的探索很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具体方法有两个:一是物理的方法,就是让建筑本体适应当地自然和传统文化:二是文化的方法,让传统文化、手工艺等在建筑中得以体现。他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诠释建筑的自然属性和日本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以隈研吾(Kengo Kuma)的“水/玻璃”住宅、码头町广重美术馆、高柳町社区中心为例,探讨隈研吾在现代建筑中对传统的表达。
4 “水/玻璃”住宅
这座由玻璃打造的透明房子位于日本静冈热海市一段运河的高崖之上,面向大海。这座别墅的景观厅仿佛一叶扁舟漂浮在大海上(图1、图2)。该厅由一块浮在水池上玻璃板作为地板,被安置在海岸边的悬崖上。地板的形状、质感、构造方式、微妙的高差变化、边缘的处理、材质的软硬等都被认真的推敲。室内家具的设计也采用轻盈坚韧的玻璃与钢,与建筑相融合成一个整体。墙体使用玻璃巧妙的设计,以地面为主要手法链接建筑主体与环境,仿佛墙从来没有出现。水消解了空间的边缘,建筑主体周边的人工水域与视线上的海景恰好形成水天一线美景。光线穿过有着不锈钢百叶隔栅部分的屋顶投射下来,在水平和竖直玻璃的作用下,使人在其中仿佛漂浮于云雾之中。在这样的空间里,材料的自身属性已经淹没在复合纹理的统一组织结构之中。建筑不再被作为被观赏的物品,而是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中,室内的观赏者也同时被‘隐身’于建筑与环境中。整个建筑由此而显现出安宁与沉默的气质,最终达到退隐。
这一空间设计理念来源于日本的传统建筑空间(图3)。在日本传统建筑中,各个领域是由不同形式的地面来界定的。地面是内部领域的标志,而外墙属于外部领域。在日本古代,各领域的划分就已经出现了,按照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土地面、地板和榻榻米,墙体不具备划分领域的功能,所以很多情况下墙体会被具有不确定性的拉门所取代。进入了陶山时代以后的“书院造”,地板成了满铺,不同领域的划分依旧是通过高差来表达,视线的高差的敏锐度同时得到加强。水/玻璃住宅景观厅以地面的变化为主要特色的设计手法来源于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反过来认识到自身传统的价值。
虽然隈研吾并没有使用日本传统建筑的建材,但“物”虽不同“神”却还在。他把日本建筑特有的东方神韵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把关注的焦点从建筑的“物质”转向了建筑的“神韵”――“禅”的意境,清贫、隐忍,天人合一。他脱离开对传统建筑符号的简单复制与拼贴,而在空间构成上延续对传统的记忆。水和玻璃这些物质表现出一种非时间性的永恒的特征,如同禅的通透澄明。地板、水与玻璃的完美融合,贯通了室内外,实现了空间的流动性,避免了物质性的存在,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
5 马头町广重美术馆
马头町广重美术馆是为城市青木设计的一个能够容纳日本美术史上一位浮世绘画家安藤广重精神和作品的美术馆(图4)。安藤广重的画作曾被大量发现于青木的住所。安藤广重浮世绘创作的特质就在于他对自然和自然界变化的关注,并且一以贯之的去表现介于光、风、雨和雾等自然元素不断地改变它们的特征和本质这一事实。广重美术馆的创作选择了用特别清晰的自然元素和色彩相结合来突显安腾广重的创作特色。美术馆在整体造型上延用了日本传统建筑抽象出来的简洁几何形体的印象。在美术馆屋顶的设计上,突出了日本传统建筑屋顶厚重而出檐深远的特征,使整个建筑从远处看谦卑的贴地而行,在建筑空间层次上充分表达了传统建筑内敛的气质(图5)。这个美术馆的整体与局部均采用了简单的形态元素,由很多木质栅格组成,屋顶和墙壁都是由木质栅格组成的,使整个建筑虽匍匐于地却不失轻盈(图6)。栅格的简单排列与组合,分割着建筑水平与垂直的大大小小的空间,建筑界面同时也变幻着虚实,丰富了空间层次。随着照进建筑来的光线的变化,栅格的特质也有着各种变化。有的时候,这些栅格比其他时候更生动鲜明的展示建筑的材料和色彩的特性,保持着日本传统建筑对于建筑材料质感的原生态展现的传统(图7)。通过巧妙地组合,建筑完全超越栅格系统成为一种光的“传感器”。
6 高柳町社区中心
这栋建筑位于高柳町的圆形村落,带有茅草的屋顶显示出传统建筑的轮廓。
(图8)村落中很多传统风格的房屋已经消失了,于是它成为圆形村落景色的象征性符号。这个建筑“雅致柔和”。它以和纸为主要表现特质,使时光倒流仿佛回到古代,勾起人们关于遥远古时代的温馨记忆。该建筑的用材是当地制造者Yasuo Kobayashi手工做出的和纸(图10)。双层和纸与木材代替玻璃和铝板,成为了建筑的主要围合材料。和纸以魔芋胶和柿漆做过防水处理,籍此发挥“脆弱材质”的轻薄、易折、半透明的特性。所有的内部建筑元素,像地板、墙壁等都覆以和纸。木材与纸的栅格式组合,柱与梁简洁明了的交接。纸与栅格或链接或交替或镂空的排列,给建筑室内带来的了若隐若现的景致,使该建筑无论从物理上、空间上还是精神上都表现出日本传统建筑中脆弱无常的美学观点。窗外的田野洋溢着生机勃勃的喜悦,光线透过纸张与栅格进入室内,使光线在室内柔和而腺胧。薄薄的纸墙轻盈脆弱,却真真实实的分离出建筑的内与外。内与外的通透,墙外的景致那么近在眼前却又远若天边般不可触及,仿佛一片“悟”的化境,再现了禅学中的索朴与冷寂(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