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创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创作

建筑创作范文1

摘要:建筑创作思维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思维过程,它常常具有猜测性和探索性。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结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教育和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实践,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从而发挥创作的主体能动性,提高思维想象能力,达到建筑作品的创新。

关键词:建筑创作  思维  徒手草图  工作模型  建筑理论

“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耶语)。

一、引言

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中国建筑教育的基础训练是传统的美术训练。由此,美术思维方式(西方古典审美价值系统)和美术设计训练(平面与立体构成),成为建筑教育的一部分。美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表现,那么,以美术训练为基础的建筑学同样强调表现,就是将建筑师工作的侧重定在表达与交流,而不是建筑本身的研究。这种本末倒置带来的结果是画面的质量与建筑的质量相混淆,甚至有时画面的质量凌驾于建筑的质量之上,同时,它把四维的建筑经验降为二维。这就造成建筑师更关注甚至只关注建筑的外部形象,淡化了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质,抹杀了建筑与美术,特别是与雕塑之间这一关键的差别。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重新确定建筑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应为基本建筑创作思维活动,即:确定材料、结构、建造及形式(包括界面的和空间的形式)的关系;确定房屋与基地(包括地形、环境、城市)的关系;确定使用的方式(包括人的时空经验与文化经验)的关系等。设计教学宜侧重设计信息的读解、设计思维的构成和设计语言的表达,本文从设计徒手草图、构筑建筑模型与建筑理论思考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建筑创作思维的有效途径。三者相辅相成,可有效地提高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设计徒手草图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是提高和开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也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另一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建筑创作范文2

关键词:贵州;地域文化;建筑;特色

引 言

民居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建筑要求必须适应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传统民居建筑中,像南方的依山伴水,北方的地区气候偏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更为平整使得民居建筑普遍强调向阳,并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

1 建筑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

地域建筑的特色是在地域文化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从建筑的外形到建筑的内部,都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各个方面。优秀而又充满当地特色的建筑作品能够从各个层面体现出当地群众的生活信仰。好的建筑作品能够赋予建筑环境不同的内涵,并且渲染出特定情况下的环境氛围,表现出地域的精神。建筑设计必须充分的考虑地域性和历史性。建筑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同时,应该深入地分析地域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特点,要从外形、习惯、空间和材料上,令人民群众能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地方的传统文化和特有的民俗精神可以延续和传承下去。

贵州历史悠久,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这片高原土地上,创建了贵州的史前文化。贵州的文化有着鲜明的特色,它的绚丽多彩、意蕴深厚令其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光流逝、历史变迁和文化演绎后,仍然具有着独特的风韵,在经历过几千年历史的翻云覆雨后,它那秀美的山川、独特的美景在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也是极具魅力的。

贵州的水族村寨的布局有着其鲜明的地域特点。水族村寨一般选择在平坝建村,或在半山腰台地建村,少数在山顶建村。村寨的规模大小不等,一般有十几户、几十户,少者只有几户,多者达上百户。水族是农耕民族,村寨大小要根据耕地面积而定,耕地集中面积大,则村寨大,耕地分散面积小,则村寨小。老寨大而新寨小。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村寨,都要有下列四个有利条件才可作为选择盖屋建寨的场所:一是容易获得水源的地方,二是有建筑房屋的竹、木等材料的处所,三是靠近耕地的地方,以便耕种,四是野兽出没较少的地方。

水族民居的底层作为饲养牲畜、家畜、家务劳作、存放家具什物之用。有牛猪圈、鸡笼、灶房、碓等。

居住层从平面组合来看,不外乎有五个基本单元素,即楼梯、堂屋、卧室、走廊、客厅。楼梯既是沟通上下层的交通手段,也是民居入口的标志。堂屋占平面面积的比重最大,是民居的中心。它直接楼梯相连,是通往卧室、客厅的必经之地。堂物设有祖宗牌位,祭祀神坛,在牌位常设一张供桌。堂屋门口一般有一段短廊,廊的一端连接楼梯,另一般通向晒台。前廊与堂屋有在门和么门,么门高一米左右,作用是档家禽。堂屋是举行活动主要场所,如过端节敲铜鼓。卧室是在堂物的一边,是家人睡觉的地方,一般外人不得入内。客厅在堂物的另一侧,设有火塘及客床,是就餐和客人留宿睡觉的地方。神龛背后有一间小屋,通常也作卧室用。晒台一般是房屋的附属品,与居住层一样高,作晒粮食、晾衣之用。水族村寨的布局如图1所示。

2 地域建筑创作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建筑的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自然环境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和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环境的好坏对于建筑的影响甚大。

2.1 建筑与气候

世界各地的民居俱不相同,都是在人类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演化而来的。那些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下的传统民居无一不表现出其特有的智慧。

贵州是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纬度偏低,所以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温暖舒适,加上山地自然条件和森林植被茂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2.2 建筑与地形、地貌

建筑的空间和形态与自然地理的风景特质保持着直接或象征性的联系。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到当地建筑的布局、传统技术与构造以及外观形象。建筑设计不能阻隔自然环境,建筑与自然环境场所应相互渗透,使人们强烈感受到建筑深深根植于自然所获得的某种生命力。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地势西高东低,多山多水,一直以来都比较落后与封闭,山区仍然保留着不少至今不被世人所知的村落。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逐渐被开发出来,而这些村落的房屋形态也以一种崭新的民居形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如图2所示。

2.3 建筑材料与地方特色

地域的材料和气候原因是形成地域之间不同的建筑特色的两个主要因素,材料和气候原因对建筑的风格和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筑的艺术主要表现为形体和空间的巧妙组合,整体和局部之前良好的比例关系,色彩和质感的妥善处理来获得。

因此,无论是建筑整体还是局部的处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筑材料的运用都是最主要的手段和表达方式。

3 地域建筑与技术的关系

从民居建筑的技术手段方面来看,地域的建筑应该利用唯物辩证观的观点来对待。传统的建筑物中大部分材料是来自大自然,像最早的竹屋、木屋到后来用石头、土等建筑材料等等。建筑的外形特征、空间构造和建筑材料的使用无一不受到经济水平和建筑水平的影响。建筑技术或是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了建筑的发展。

4 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

注重地域特色是当今现代主义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地域的建筑要以地域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为基本,在进行创新和传承。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尊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尊重历史特点、尊重环境因素、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和适应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域建筑的创作不仅仅是要尊重传统建筑,更不该只是对传统建筑进行简单的抄袭和模仿,要对其深层次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强调在保护传统、寻找传统的同时,要努力地探索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新风格,创造能够与传统结合统一的新建筑形式,来表达新的时代精神。

绥阳县自开展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近两年来,全县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重点突破、面上跟进、以“富”字当头,突出“黔北民居”建筑特色,丰富了“四在农家”创建的新内涵,设施不断完善的新农村建筑如图3所示。

4.1 “传统文化元素”新诠释

地域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贵州民居有一种格局,就是南方山区典型的穿斗结构及吊脚楼形式。一般建筑都是三层,底层是喂牲口的地方,二层是人居住的,三层是粮食及杂物堆放处,每家都有一个能眺望外景的出挑大阳台,设美人靠,屋顶形式很有特色。一边山坪面是一般的悬山,另一边则是歇山做法。也有的没有这一间,而是简单的加一间偏屋,一般加的这一间都作为灶房用。有大阳台的那间屋叫堂屋,是全家的中心。出挑部分的地面用木板,另一半落在地面上的用当地的石板,中间有地灶,是全家人取暖聊天的地方。贵州山区的村民在冬天几乎不干农活,整个冬天就是围在这种地灶边烤土豆、烤红薯、嗑瓜子,享受一年中难得的轻闲,谈过去的一年收入如何,谈东家道西家,畅想明年的收成比今年好。

4.2 “地域建筑”的延续和发展

地域性建筑创造应该反映历史与时代特征。建筑的物质形式是某种社会形态、经济、技术、文化的直观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理想,地域性建筑功能形式、风格以及空间秩序无不打上了历史与时代的烙印。“按照产业基础好的先行,沿207省道和主要县道先行,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先行的原则,开展‘黔北民居’创建活动”。

地域性建筑的创造,首先是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尊重地域自然地形的特征,尽量避免对于地形构造和地表肌理的破坏,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具有地域特征空间模式;合理利用材料和资源,提倡研究、使用地域性建筑材料,注重继承和保护与此相应的建造技术和传统。

阳春三月,走进诗乡绥阳,一条条连户水泥路在油菜花中阡陌交错,一幢幢“黔北民居”建筑风格的新房依山而建掩映在树丛竹林中,如图4所示。

5 结 语

纵观历史,在经过了百年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贯彻了坚持理性和功能主义的本质精神,加上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坚持与时俱进,对于国际教条化的设计原则和刻板、单调的建筑面貌进行发展和创造,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建筑创作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和稳定。

参考文献

[1]雷沐羲.地域文化对当代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0(S1).

[2]陈吟,唐孝祥.第二届岭南建筑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南方建筑.2010(06).

建筑创作范文3

关键词:建筑整体;建筑创作;设计;综合技术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整体设计更加重要,我们将结合实例,阐明建筑创作和综合技术是建筑整体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元素。高品位的建筑创作,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即未来的要求。这就是说,如何尽可能地节省自然资源,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何通过高质量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以降低建筑设备的使用数量和减少整个工程的费用。

综合新技术是充分发挥各学科技术特长,创造和运用新技术,并与外部空间、建筑体量、建筑构件之间的全面协同,从而降低设备和运行费用。每项建筑工程建设的成功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建筑创作是建筑师付出的智慧和期望,建筑工程设计是建筑、结构、设备专业赋出的艰辛和力量,建筑工程建成是设计、施工、安装、付出的辛勤和汗水。

在较早时期,我们对整体设计的概念有些粗浅的认识,自觉和不自觉地在工程设计中做了些工作,取得一些收获。本文着重论述建筑整体设计与建筑创作的综合技术,笔者以曾经做过的一个项目作为参考,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师为达到整体设计的优秀,在各阶段设计乃至建筑物建造全过程中都充当了创作者和协作者。我们在强调建筑整体设计的时代,建筑师们的创作观念和设计方法要有所突破,创作灵感迸发将更多地建立在建筑整体设计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要学会和提高建筑整设计的综合能力,运用新的设计观念,强调建筑创作的整体性。具备新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

当时,我们除精心刻画建筑形态和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交融外,为要达到建筑整体设计优秀之目的,我们要求建筑师根据地域和工程特点,向各专业提出以下要求:

(1)严格控制建筑总高度;

(2)创造有利于智能化的舒适的净空高度;

(3)满足业主需求的建筑面积;

(4)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投资;

(5)精心设计,运用推广新技术;

(6)各专业紧密合作,优化设计。

在综合技术上应推广运用建筑智能化技术,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平板结构技术和扁梁结构技术,底板温度配筋技术和地下室基坑围护新技术,微机控制STL冰蓄冷空调技术,复合式保温隔热墙体技术,组合式配电室等新技术,这些无疑将给建筑整体设计添注了新的生命力。

1、建筑智能化技术

智能建筑传入我国的初期,仅作为一种概念从国外传入,网络基于10BASE-T标准在国际上推行不久,使智能建筑的信息通讯骨架-综合布线系统成为一种趋势。为使建筑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当时以超前的眼光向甲方极力推荐和设计了综合布线系统,这在当地可谓比较早的采取该项技术设计的生活小区,而且生活小区临街有商业。

(1)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通讯传输网络,它使话音和数据通讯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和外部网络相连。它包括外部电信网络的连接点与内部信息工作区的话音式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的布线部位。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美国AT&T公司产品。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和设备间子系统组成。

(2)保安自动化系统

保安监控系统分成场所综合监控和生活区专用监控两个系统设备。生活区专用保安监控系统在门禁、小区广场、内部交通和入户门等进行严格控制,人员出入跟踪记录,在各相关房间设有摄像机、红外微波探测器,并设置监控自动化控制。

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师要完成完善室内环境设计,创造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开辟大小不等的室内外休闲空间,即绿色的中庭和屋面,为整天在自动化装备前工作的人们提供休息和调节的天地,同时在具体的地面、墙面和吊顶设计中都采用特殊的建筑构造节点。

2、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平板结构技术和扁梁结构技术

为满足建筑师提出的保证高度的要求,结构专业应设法减小结构构件高度,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平板结构技术和扁梁结构技术。

(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比普通梁板节约混凝土用量为15%,钢材用量节约27%,梁高减小300mm。

(2)采用扁梁结构比普通梁板节约混凝土用量约10%,钢材用量节约6.6%,梁高减小200mm。

在建筑总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上述结构可使整栋大楼增加一层建筑面积,具有良好的效益和效益。

3、底板温度配筋技术

在地下室设计中,对底板进行抗裂计算后,采取周边保温施工技术措施,取消了中间排温度应力钢筋,仅配置上下二排受力钢筋,这既节省了工程造价,又满足了地下室底板抗渗、抗裂的要求。

4、地下室基础围护设计和施工新技术

在围护桩设计中采用两项技术措施:

(1)悬臂受力围护钻孔桩设计采用单面加强配筋技术,节约钢材和节约投。

(2)降低围护桩顶标高与压梁技术,全部围护桩长减少1.5m,压梁标高低于自然地面1.5m,改变围护桩侧压力受力点高度,节约混凝土137.9立方米,钢材16.08t,经计算直接减少投资30.4万元。

5、冰蓄冷空调技术

冰蓄冷空调技术在我国尚属新技术,它的最大优点是移峰及节省运行费用。在设计中,蓄冰模式采用部分(分量)蓄冰模式,因为部分蓄冰制冷机利用率高,蓄冷设备容量小,比常规空调制冷机容量小30%-45%,是一种更经济有效的运行模式。为配合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实施,运用了智能化技术,对蓄冰空调系统采用了微机控制,主要任务有以下五方面:

(1)根据用户冷负荷的需求,按电费结构的特点,自动设置冰蓄冷系统最佳的运行方式,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

(2)充分利用蓄冷装置的容量,当日应尽量把所蓄冷量基本上全部用尽;

(3)自动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保障冰蓄冷系统主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4)自动记录系统运行的参数,显示系统运行流程图和打印系统运行参数报表;

(5)预测未来的供冷负荷,确定未来的优化运行方案。

冰蓄冷空调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表明控制系统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系统运行节能效果显著。

6、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

针对地区不同特点,冬季要采暖、夏季要降温的气候特点,特将本大楼围护结构设计成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即:装修、保温、隔热三者合体,更好地实现建筑节能。

复合型保温隔热墙体是结合立面造型特点,将立面装修设计成铝板,其构造为:在框架结构内填砌空心砖,在空心砖墙外侧干挂美国氟碳涂层亚光铝板。

铝板对太阳辐热有着高效的绝热性能,在同样的太阳辐射热作用下,由于外表面材料的性质、颜色和粗糙程度的不同,所能吸收热量有很大差别,这差别以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统(α)和材料辐射系统(Cλ)来表示:采用α和Cλ值小的外表面材料具有显著效果,铝板α、Cλ值小,其α=0.26,Cλ=0.4,浅灰色面砖α=0.56,Cλ=4.3。

铝板为干挂与空心砖间设有空气间层,因为铝板置于大气及空气间层中都有较好辐射换热条件,此构造在冬季对于室内采暖也起着高效绝热作用,因此,无论在夏季或是在冬季都能很好地实现建筑节能。

7、推广组合式配电室技术

考虑到一层铺面商业的“黄金”价值,设计中第一次尝试将变压器同低压配电设置于同一房间,组成组合式配电室,大大节省了变电所面积,并采用上下层布置,建成投运后的整个配变电系统,功能清楚,布局紧凑合理,系统调度灵活。这种技术在以后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已成为典范。

建筑创作范文4

【关键词】建筑;建筑创作;生态构思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面对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生态构思在建筑创作中越发得到关注与强调。2002年,柏林就以“资源与建筑”为主题召开了世界建筑师大会,明确赋予了建筑师的社会和职业责任。如今有关建筑的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建筑施工的生态技术上。

一、建筑创作的现状

社会上普遍认为建筑的高大、气派以及独特个性是业主的经济实力的表现,因而在此类建筑的建造上往往只考虑其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对生态代价却忽略不计,导致了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建筑创作的生态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内涵

通常情况下,建筑创作构思的来源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即功能构思、结构构思、形象构思、意境构思、技术构思和规则构思。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还应该包括环境构思和创意构思等。而实际上正是这些构思的相互协调与互补促进了建筑创作的丰富和完善。

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即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有意识的按照生态学原理与规律,通过生态的设计方法或者生态构造技术来完成建筑创作的构思与设计的过程。其中建筑师是建筑创作的执行者,需要拥有生态的建筑理念、专业修养以及综合能力,而建筑创作则是建筑师根据众多的客观设计依据,如日照、风向、风力,地质地貌,人文因素,物质条件等设计而成的作品。实际上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建筑的整体上进行考虑。主要包括建筑规模的合理性、建筑投资与效益平衡、建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资源与能源配套使用评估、生态技术与生态结构的合理性等。

第二,考虑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因素。如根据风向与朝向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根据气候特征进行除湿或增湿、降温或供暖、遮阴或散热等,充分利用大然大环境调节建筑小气候。

第三,考虑建筑使用的材料与设备,以及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如应选择具有强耐久性、本土化、能够再生与循环利用、耗能低、少危害、经济方便的材料和设备。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对水、土地和植被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充分利用地热、太阳能、风能和光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等。而对矿物燃料等非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第四,考虑建筑施工的生态性。如在建筑垃圾无毒害处理后排放,并创造无光污染、声音污染的良好物理环境等。

第五,综合考虑建筑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建筑创作时需要对地方的传统技术进行传承,并学习和吸收对地方传统建筑中的生态技术;对地方的古建筑和有价值的景观等进行保存与更新;对地区的生活方式进行优化等。

三、生态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筑创作中融合地形地貌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时需要根据建筑所在的地形地貌进行处理,如山地、平原、丘陵与河谷等。由于现代建筑技术的提高,较多的通过对地形改造来满足建筑建造的要求,然而过度的改造往往会自然造成严重的损害,进而引发滑坡、坍塌等自然灾害。因此,建筑在创作时应尽量适应地形,并减少对土壤、地质结构与植被的影响。建筑与地形地貌的融合中,“架空式”与“台阶式”是两种典型的设计方式。如某山地城市的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中,就有参赛方法通过架空方式将城市的主要道路和建筑架空在山地上,从而保持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天然的城市地面绿地系统,不仅达到了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增加了地表水的渗透与水汽的蒸发缓解了热岛效应。该方案中通过架空方式实现了建筑与地形之间的特殊结合,实现了对生态目标的追求。

(二)建筑创作中融合气候调节的生态构思

目前全球的现代建筑室内气候调节普遍是依靠空调来实现的,建筑特征趋于国际化,而缺少其独特而的地域特征。由于对低于生态气候的忽视,导致建筑的冷暖系统过多的消耗了能源,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而在建筑创作中融合气候调节的生态构思能够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对室内气候的改善。典型的地域气候包括干热气候与湿热气候,其中干热气候由于气温高湿度低,少雨温差大,通常考虑夏季降温问题;而湿热气候由于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量大,因此需要重视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在建筑创作中应根据地域的气候条件对建筑进行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合理的建筑形式与结构、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等。干热气候地域的建筑一般为南北朝向、减少东西向墙面积与门窗数量,增加辅助房间进行隔热;庭院设计可设计水池,种植绿植,增加水分的蒸发;采用高热容量建筑材料等;而湿热地域建筑则需要较大的窗口,增加排雨水的设计,采用浅色的外墙和屋顶等,从而减少热量的吸收,增加自然通风。如梅纳拉商厦就通过内外的双气候处理设计,将其变成了能够适应热带气候而耗能低的建筑。该建筑的绿色植被种植在内凹的平台上,呈螺旋式上升,从而形成了能够遮阳的自然环境,同时,由于东西朝向日晒较多,因此都采用遮阳百叶,而南北朝向则采用镀膜玻璃获得柔和采光与自然通风。

(三)建筑创作中融合水体的生态构思

建筑多靠近河流、海洋和护坡等自然水域,因此在现代建筑的创作中应该充分对水体进行融合,既利用水体实现对建筑景观的塑造,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也通过建筑的布置促进水体的自然循环。如靠近海洋和湖泊的建筑,由于海洋、湖泊具有巨大的蓄热能力,其水温保持在当地年平均温度左右,因此能够对临近区域的温度进行调节,而使建筑获得良好的小气候条件。此外,通过采用喷泉、喷雾和流水等人工水体也能够达到建筑环境改善的目的。

(四)建筑创作中融合绿化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中的绿化设计是目前比较广泛运用的一种设计手段,通过对建筑的绿化不仅能够对环境进行美化,同时还能够产生大量的生态效益。如释放氧气、吸收有毒气体,改善建筑和城市小气候、减少太阳辐射,降低城市污染等。建筑绿化通常包括建筑的室外绿化和建筑的室内绿化,室外绿化主要包括草木、花卉、园林等。其中尤以覆土建筑与建筑立体绿化为主,覆土建筑能够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对地形与植被进行保护,并且该类建筑冬暖夏凉,降低能力对能源的消耗;而建筑立体绿化则主要是在建筑墙面以及屋顶进行绿化。

(五)建筑创作中融合节能环保设计的生态构思

建筑创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的节能与环保,从而实现建筑的节水、节能。因此可推广运用节水设备,对水资源进行收集循环利用,如设计渗水槽、蓄水池等等。同时应推广使用生态环保材料,实现对建筑成本的控制并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材料选择上,遵循“适时、适度、适量、适价、适地”原则,充分运用生态理念,分析建筑材料可能对人和自然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再考虑材料的性能优劣,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选择环保型节能材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的探讨发现,如何将生态理论转化为生态构思的方法、技术和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的创作,并提高建筑师的生态构思手法,加深对生态设计的认识俨然成为了当下建筑创作中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杨震.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D].重庆大学,2003.

建筑创作范文5

【关键词】 云南本土建筑创作;地域关联;分析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各种建筑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建筑创作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建筑创作的本土化、地域性、本土建筑创作、地域主义建筑等理论与创作实践也逐年成为我国建筑界谈论的一个焦点。在进入了21世纪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的加速,位于我国西部的云南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云南地区建筑作品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建筑过于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视了应有的经济性以及本土化原则,这就导致建筑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这种现象与本土化和地域性的追求均出现了悖谬的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云南地区本土建筑创作与地域性的关系,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云南地区建筑创作的发展。

二、云南地区本土建筑创作与地域性的关联

(一) 云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建筑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之一,自然环境为建筑提供了物质基础,建筑活动也令自然环境逐渐的转化为人工环境,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人类建筑史实质上就是人们与自然对话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云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气候条件复杂、地理环境多样,全省面积为39.4平方公里,地处云贵高原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复杂,其西北部与地区相接、东南部与广西和贵州两省为邻,东南部靠近四川,西南部与越南、老挝、缅甸交界。整个地区的山区与河流呈现出南北的走势,整个地区被分为滇西以及滇东两地,两地的地理条件有着较大的不同,滇东地区平均海拔超过了2000m,滇西为横断式的山脉峡谷区,玉龙雪山、怒山、云岭等山脉以及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平行分布,导致云南地区崇山峻岭较多,且呈现出沟长谷深的地貌特征。由于受到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影响,云南地区的气候属于典型的高原季风性气候,全面温差较小、日夜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降水较多且分布均匀。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形成了如干栏式民居、土掌房以及由三坊或四坊围合而成的内向型院落式民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家庭人口的变化,民族内部的功能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建筑平面的布局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 云南地区本土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包括信仰、知识、法律、意识、道德习俗等社会成员的能力以及习惯,人类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文化、心物文化以及心理文化三个层面,建筑作为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过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多民族省份,在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多元化民族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兼容的文化特征。云南地区的建筑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建筑,如以彝族的土掌房为原型哈尼族形成了特有的“蘑菇房”,在相近的自然环境下人们所创造出的建筑物的风格并不相同,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建筑的形式是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合力的结果。就现阶段而言,云南地区的主要代表建筑物有土掌房、干栏式房屋以及合院式房屋等等,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都是在自然因素也文化因素的合力影响下行成。

(三) 云南地区本土建筑创作的技术

1. 建筑与技术

技术即根据自然科学原理以及生产实践经验发展出来的各种技能和工艺操作方法,也是人类生产力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们科学知识与生活、生产之间联系的渠道。建筑不仅是物质产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产品,技术作为保障建筑物承建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建筑物发展的基本动力。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种新的建筑形态以及建筑文化不断的出现,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文化与建筑技术也呈现出矛盾的关系,这种矛盾关系也促进这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技术与及时的结晶出现。

2. 云南地区民居的建筑策略

现代化技术对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以及价值观念等具有较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经济落后地区的表现更加的突出,由于先进的建筑技术与经济落后地区状况的适应性较小,往往会导致传统技术的意义遭受损害,因此,必须吸收传统的民间智慧,协调好建筑与经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土掌房建筑策略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失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为了适应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土掌房可以按照以下的策略进行建设:

首先,滇中地区的气候具有较大的差异,山区较多,因此,可以选择生土为建筑材料,这种材料不仅价格低廉,且保温和隔热的效果非常理想,在建筑物的设置上宜使用开小窗、筑后墙、大进深的修筑形式,并在建筑物的设置好天井,对格局进行科学的选择。其次,建筑的策略应该以“合理实用”为主,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同时内部应该使用柔性的连接方式,增强房屋的抗震性能。

2.2 干栏式房屋建筑策略

干栏式房屋最早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是云南滇东南傣族地区常见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材料,为两层建筑,上层主人,下层堆放杂物和放养动物,受到佛教建筑和汉式建筑的影响较大,这种建筑模式的适应性很强,可以适宜建筑与地热的山区,也适宜建造在湿润的坝区,干栏式房屋可以使用以下的策略进行建设:

由于滇东南地区气候湿热、雨林茂密,因此,可以使用当地的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使用“节点绑扎和周边支撑”的技术进行建造,同时,为了避免湿热气候带来的瘴气以及热度的困扰,可以在建筑物周围设置好围栏,以便满足居民的居住要求。

2.3 合院式房屋建筑策略

合院式房屋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在云南地区,合院式房屋主要分与在滇中、滇东以及滇西部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建筑文化,合院式房屋可以按照以下的建筑模式进行:

由于云南地域为地震多发区,因此,对于合院式房屋的建设,宜使用木构架结构体系,使用柔性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增加房屋的牢固性,对于的护体宜使用夯土墙,这种护体形式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重心;此外,由于云南地区春季多风,因此,建筑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防风作用,木材应该选择上粗下细的材料,以便增大构件之间的接触面,屋面则宜使用瓦相扣覆盖的方式。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居住房屋的介绍,可以得出,云南地区的文化特性以及自然条件对当地的建筑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乡土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地区之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当地居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在房屋的建筑中,应该将现代化的技术与当地的文化特征以及自然条件相结合,充分的应用其自然优势,提高云南地区房屋的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 奚雪垠.云南本土建筑创作与地域性的关联[硕士论文],昆明理工大学,2011,11(03)

[2] 白颖.地域建筑与本土关联—近期昆明本土建筑创作解析[期刊论文],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8,04(01)

建筑创作范文6

贝聿铭是享誉全球的美籍华裔建筑师,在四十的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贝聿铭在全球留下了大量的巨作,作为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他不仅继承和发扬了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特点,而且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典范。本文主要从历史文脉,中庭和光的设计、几何形体的运用三个方面来概述贝聿铭大师的建筑创作手法。

关键词历史文脉 中庭和光几何形体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是当今享誉全球的建筑师,在他的设计生涯中他共设计了70多件作品,获得了包括普利茨克奖在内的50多个奖项和荣誉,他的作品矗立在美国、法国、日本、德国、中国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贝聿铭向全世界展示了他非凡的的建筑创作思想和艺术风采。

贝聿铭在执业早期的时候曾追随过密斯,他早期的几件作品明显的带有密斯风格的印记。在材料的选用上,贝聿铭虽然也大量使用玻璃,但是贝聿铭用混凝土代替了密斯惯用的钢材。在后来的建筑实践中,贝聿铭逐渐摆脱了密斯这种“皮包骨”式的过于冷峻和不近人情的设计方式,开始探索将空间形式多样性与功能、技术和周围环境完美结合起来,力图创造出更加富有表情的建筑,逐渐形成了贝聿铭自己的建筑风格特点。贝聿铭的建筑创作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历史文脉而不拘泥于传统形式

贝聿铭作为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尊重历史,尊重文脉,但贝聿铭并没有把此作为他建筑创作的历史羁绊。这早在他1946年在哈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做的毕业设计上海美术馆上就深有体现,他在设计构思中刻意回避了中国传统建筑符号飞檐、斗拱、大屋顶等,而是发掘中国传统建筑最具本质的建筑元素进行创作,采用中国建筑特有的“墙”和“庭院”作为设计主题元素。这种手法既不失中国传统的元素,也很好的结合了现代建筑的形式。

再如后来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和法国卢浮宫改扩建工程,这两项工程的建设选址都是在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基地上进行,设计的难点不只在于用地的限制,更主要的是对于建筑形式的选择,怎样在一个代表国家形象的地理位置上做到与周围老建筑的协调统一。贝聿铭在这两项建筑创作中都没有因循守旧,也未沿袭周围建筑形式和采用原有的建筑符号,而是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胆创新。

在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中贝聿铭抛开了老馆的穹顶、拱券,柱式等古典的建筑元素,立足于建筑基地环境,将梯形的建筑基地分解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采用两个三角形构图,在平面上只是沿用了老馆的轴线,在平面布局的风格上与老馆迥异。在立面的处理上贝聿铭完全采用了现代的建筑形式,简洁大方,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点。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处理上,只是将檐口高度、贴面材料与老馆协调呼应。这不仅尊重了历史文脉,而且还为其注入了新的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使其更具活力。

如果说贝聿铭在东馆的设计上只是将轴线、檐口高度、贴面材料与老馆来呼应,那么在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贝聿铭的创造更加大胆。为了更好的尊重历史文脉,不对周围的历史环境造成破坏,贝聿铭将整个建筑完全放于地下,只是在地上做了一个完全透明的玻璃金字塔作为建筑的入口。放于地下是对原有建筑最好的尊重与保护,贝聿铭的这一创造惊人。玻璃金字塔入口,很好的解决了历史与现代的协调问题,时间证明贝聿铭的创造是成功的。

贝聿铭的这种对历史文脉的独特理解和解读对于我国在当代设计中尊重历史,沿袭文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值得当代建筑师借鉴与学习。

2.中庭和光的完美组合

纵观贝聿铭的设计作品会发现中庭是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光在贝聿铭的作品中一直扮演中重要的角色。贝聿铭在建筑用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他通过一系列作品而非个别作品诠释和体现了他在用光方面独到的设计理念。在光线的组织上贝聿铭通常都是和中庭结合,光线通过玻璃射进中庭,中庭变成了光庭。光和空间结合,使得空间变化多端。相比密斯的钢和玻璃组合,贝聿铭的中庭使建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贝聿铭的设计中,中庭扮演着共享空间的重要角色,中庭上面或有透明的玻璃采光顶,光线透过采光顶射进中庭,建筑内部空间呈现出不一样的韵味。在贝聿铭设计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处理上,贝聿铭精心构思,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高度交错相连,给人变幻莫测之感。阳光透过天窗泻下,使得内部空间更是清新雅致。三角形大厅作为展览中心,展厅围绕大厅布置。展览馆中央采用通透的玻璃采光顶,光线在内庭墙体上投下深深的阴影,通过光影变化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年中每时每刻的光影变化。光线使得虚与实的对比统一达到完美和谐,光作为设计中的重要媒介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见图2)在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贝聿铭几乎用了相同的手法,不仅很好的解决了地下采光的问题,而且也很好的烘托了建筑空间。

另外,在贝聿铭的中庭设计中多包涵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韵味。贝聿铭十岁随父亲来到上海,十八岁去美国留学,这十年间他住在苏州的狮子园中,贝聿铭可能由此和园林结下了深厚的情结,在贝聿铭作品中,对园林的难以割舍情怀处处流露,这也许是贝聿铭中庭设计的直接创作思想来源。

从伊弗森美术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到日本新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贝聿铭的园林情结处处都有体现。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建设基地位于北京长安街西单路口,天安门两侧建筑高度要控制,并且45米的高度要建17万平米的建筑,这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贝聿铭巧妙构思,将建筑中间挖空做成了中国园林形式,外面用透明玻璃为围合,这样大家从外向里看是空的,建筑体量轻盈了起来,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建筑的采光通风问题。在对中庭的处理上贝聿铭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几种元素――山、石、水、竹、窗。但是在尺度上相对江南园林都有所放大,竹子是最高最大的,石头没用太湖石而是去昆明采的,景窗也放大了好几倍,有几米高,“移竹当窗”透过景窗看到竹影婆娑。在这贝聿铭将中国古典的园林韵味表现的十足。(见图3)

3.简单几何形体的运用

贝聿铭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带着明显的现代建筑的印记。贝聿铭彻底摆脱了古典建筑的繁琐形式与装饰,在建筑创作中力求简洁,他的作品简洁而不简单。在建筑创作母题的选择上贝聿铭喜欢运用简单的几何形体,通过简单几何形体的组合拼接来表达他对建筑的理解。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的建筑形式符号在贝聿铭的设计中随处可见。

贝聿铭好像对三角形情有独钟。如果说做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基地所限,将梯形基地分解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在形体的处理上反复运用三角形母题,那么在卢浮宫改扩建中玻璃金字塔就很难说也是偶然了,他选用了几何形体中最为简洁的三角形来作为母题元素,以减小对历史环境的破坏。并且在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的设计上贝聿铭采用了四个高度递增的三棱柱“芝麻开花节节高”,中银大厦就像一个多面的水晶体矗立在高密度建筑群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圆形的几何元素,贝聿铭多用于门窗的设计中。中庭中的过渡空间的圆形门洞在北京香山饭店、日本新秀美术馆还有苏州博物馆等多处作品中都有运用。除此之外,建筑小品贝聿铭也做的韵味十足,例如圆形的落地灯(见图4)。

四边形的几何元素很多建筑师都在用,按说在贝聿铭的作品中运用应该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在贝聿铭的作品中却将简单的几何形体运用的如此简洁,与建筑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很好的融合起来。最为典型的应该属贝聿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设计的伊斯兰博物馆,在设计上贝聿铭运用了一系列的方形体块堆砌组合,造型简洁明快,创造了一个像“戴着面纱的神秘伊斯兰女郎”,(见图5)给建筑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这不知是贝聿铭的无心之笔还是有意为之,但是效果确是很好的。

结束语

贝聿铭曾这样说过“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我想他找到了,作为一个美籍华裔建筑师他既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又深刻理解现代建筑脉络,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很好的结合起来,并且在世界各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富有当地文化的作品。解读大师的作品,感受大师的建筑思想和艺术风采,希望在大师思想的引领下能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陈怡,香山饭店贝聿铭中国园林式建筑符号的应用,浙江万里学院学报,第 17 卷 第 3 期2004年6月

【2】姜晓彤,贝聿铭与他的北京中国银行总部大厦,山西建筑,第30卷第11期 2 0 0 4 年6 月

【3】林祖锐,万迈,贝聿铭建筑作品形式浅读,建筑与规划,2006 02-01 21-03

【4】冀华,贝聿铭建筑思想初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 第19 卷 第28 期

上一篇文物建筑

下一篇建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