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文1

关键词: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2

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金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专项资金管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做好专项资金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金使用的针对性,通过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能够很好地引导资金流向需要的地方,满足相应的资金需求;二是有利于提升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其实就是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时效性、科学性加以核查,确保资金管理高质高效;三是有利于降低财政资金运营成本,优化社会资源,使得有效的社会资本得到最大程度的作用发挥。

一、当前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专项资金存在“专款不专用”的现象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指向的专项资金,本来是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却存在较为严重的资金滥用问题。首先,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像一个“大染缸”,为了所谓的灵活性、一致性,对所有进入资金库的经费“去标签化”,采取统收统支的方式进行资金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资金都不具备“专项”属性了,在使用上更多是以领导意志为转移,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放,看似以需求为导向,实则经不起审计考证,过于随意的操作会导致原本急需区域成为真空地带。其次,在当前中国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这既有利于统一管理但也存在过于层级化的问题,很多政策(包括资金)经过层层传达(拨付)之后往往会出现“资金流失”的现象,导致最后专项资金的使用无法支撑专项服务,专款专用成了一句口号。

(二)专项资金运转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专项资金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提高资金在管理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原因在于它的“专”与“快”,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资金运转效率低下的问题。首先是在资金的拨付流程上缺少时效性,从专项资金调查、立项到审批、拨付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在拨付手续上出现问题将会影响资金到位问题,对于有时间限制的专项资金来说这可能是致命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3年的H7N9预防专项资金拨付过程中就曾因为拨付不及时导致H7N9的预防工作开展受限,这与当前过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层级化管理弊端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对于基层单位这种问题就越突出。其次是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扎堆、闲置的问题,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不能很好地进行使用,导致资金进入闲置状态,经常出现因为怕资金回收才在最后期限内扎堆使用、突击使用,这不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运转的效率,也影响专项资金使用的质量,可想而知匆忙的资金使用必然会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率低下、质量低下。

(三)专项资金缺少有效可行的审计机制

之所以会出现“专款不专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有效审计。一是审计缺位,目前审计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非常不足,这源于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所以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金使用缺少相应的审计概念,更别说要细化到专门针对专项资金的审计。二是审计简单,目前某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计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财务核算,也就是重点只是针对单位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数据核对,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专款不专用”的一种纵容,正是因为审计不注重考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所以对于专款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就无法衡量,这也就失去了针对专项资金审计的意义。三是审计困难,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审计特别是有效审计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健全可行的审计制度,更需要一批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又能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审计工作的专业队伍,这在当前是相对比较缺少的,当然也缺少审计过程中的经费保障,种种原因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内部审计困难。

二、加强疾控中心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规范化: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建设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项资金被“去标签化”、“专款不专用”的问题,很重要的是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建设,从认知上、操作上进行建立相的使用规范。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认知强化专款专用的严肃性,既然采取专项资金的方式拨付资金,必然有其顶层设计的合理性,也证明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应的需求,至于因应每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专项性和灵活性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但是这就要求地方提供科学的更改依据并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提出申请,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提前做好预算(计划),因地制宜的提出资金使用安排,尽量避免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在资金拨付方式上要有一个规范化的流程,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当中要杜绝“谁有钱谁说话”的现象,对滥用权力的单位(领导)要严加惩处,对资金拨付的数目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公示公开,确保专项资金在从上而下流动的过程中保值足额。

(二)标准化: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效率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率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的标准化流程,进而促进资金运转效率的不断提升。一是专项资金的管理流程要标准化,不管是专项资金的调研、立项还是审批、拨付都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流程,确保专项资金管理(特别是拨付)只要按照流程化操作就没有问题、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有特别紧急的专项资金拨付要建立“紧急拨付绿色通道”,简化专项资金的拨付流程,采取直接拨付到位的方式缩短拨付时间。二是要建立专项资金使用安排的标准化,为了避免专项资金闲置、使用扎堆,需要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有一个标准化的使用规定,包括资金使用的时间跨度以及在各个时间段的资金投入安排要与业务工作的实际开展工作配套,对于闲置资金的界定与回收等方面可以有标准化的设定。之所以要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效率,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专项资金的运转效率,让专项资金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这其实也是在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制度化:完善专项资金审计制度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审计离不开对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只有把审计搬到制度化的层面才能真正推进审计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充分重视审计的重要性,对于事业单位属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能因为具备公益性就逃避审计工作,另外要把审计当成完善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而不是当成单位运营的一种负担,特别是对于专项资金的审计意义更大。其次,审计要兼顾数据核对与效益审计,一个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计机制不能只是关注数字还要看到效益,这就要求建立区别于企业的审计制度,一方面要有对资金使用的数据核对,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更加细化,要细化到专项资金的每一项经费支出,确保资金使用在数字上没有出入,这是最基本的;另外一方面要在数据核对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性、合理性、目的性、有效性”分析,凸显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最后,要加强审计保障,一是要有人员保障,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事业单位)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效益审计概念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有经费保障,要把关于审计的资金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预算当中,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限开展。

三、结语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的管理,是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保持专项资金的指向性、目的性;思考如何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加快资金运转的效率,降低资金管理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思考如何通过制度化的审计考核资金使用的合理性、目的性、有效性,彰显专项资金管理的效益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项资金管理不断朝着专业、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启.略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财务预算管理[J].中国经贸,2015(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文2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问题;对策;信息化管理

档案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资料,包括很多类别,比如单位经营档案、科技档案等,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应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为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信息支持的重要途径[1]。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而言,档案资源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资料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中各种疾病知识、传染病防疫方法等各种信息进行汇总之后产生的信息资源,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对各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和传染病防疫提供方法,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不断发展,产生的档案资料也越来越多,新时期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尤其是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发展,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新发展提供更多依据和资料。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工作混乱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对档案类型、档案的保存形式、档案的用途等都要进行确定,然后按照不同的档案类型进行分类收集、整理、管理、利用。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很多档案管理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导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1.2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大多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比较重视各项建设活动的开展,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导致各种档案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比如在进行档案管理时随意调用工作人员负责档案管理这项工作,没有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在工作时对公证文书立卷、归档和保管等工作的执行不到位。

1.3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制度不断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必须重视档案管理体系和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从而能够实现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当前很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一方面,缺乏相应的设施设备,例如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不完善、计算机设备的配备不足,都会导致档案管理水平较低[2]。另一方面,缺乏信息技术人才,当前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水平较低,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够,不能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种档案管理问题进行解决,因此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策略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不断发展,单位对疾病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产生的档案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类别越来越复杂,档案管理不仅能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临床研究更加深入地发展,还能促进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人类历史上的各种疑难病症的研究,从而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预防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必须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2.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制度是保障。信息化管理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不同,信息化管理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处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对此,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

2.1.1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进行规范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要按照信息化要求,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例如对档案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将不同类别的档案信息整理在不同的存储区中,便于中心的各个部门加强对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档案信息的利用[3]。

2.1.2要实现统一管理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个科室中会产生不同的档案信息,而且档案信息资源量巨大,为了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充分、统一利用,要积极调动各个部门,形成统一的档案管理理念,对自己科室产生的档案信息进行格式化,从而使得档案信息化管理更加规范,对数字化档案的形式、内容、存储方式等进行规定,从而使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能够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对各种档案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在数据库中录入的档案信息实现完全统一。

2.1.3建立数据库

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档案信息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对档案信息进行统一保存,进行集中化管理,并且要对中心内部的成员权限进行设置,从而确保不同权限的成员可以具有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的权限。

2.2加强档案安全管理

档案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医疗信息、物资信息、人事信息等各类信息档案的汇总,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因此面对的安全隐患也比较严重。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漏洞越来越多,而当前很多工作基本都在网络上进行,网络上经常容易出现信息泄露、信息丢失等问题,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而言是巨大的损失,也存在很大威胁,尤其是一些关于疾病的核心研究的数据,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安全保护。在信息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安全管理,对各种安全漏洞进行防范。为了实现安全管理,应该要加强对各种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比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攻击检测技术和数据恢复技术等,都可以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应用,对各种档案信息进行妥善保管。另外,对于不同等级的档案要实施不同的管理,比如一些机密档案,要进行绝密保存,一些非机密档案,则可以在内部系统公开查阅。

2.3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尤其是信息化意识不足,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因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产生阻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则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得他们能够掌握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高效管理。除了技能教育,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4]。另外,为了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壮大,还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招聘更多档案管理专业的学生充实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队伍中,学生队伍的思维比较开拓,对各种新技术的掌握程度较高,可以与一些年龄较大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互补,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进行相互帮助、相互进步,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资源对于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在信息化时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也要逐渐从传统的人工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针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必须要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进行档案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数字化档案的利用,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思静.新时期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工作[J].城建档案,2015(6):53-54.

[2]王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J].卷宗,2016(6).

[3]邹明涛.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6(3):90.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文3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承担疾病预防与控制、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专业技术机构,在疾病防控和研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疾病控制机构承担的职能不断细化,工作留存的档案资料数量庞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需紧跟时展步伐,加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结合疾控中心档案特点,加速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实现档案管理作用价值的充分发挥。

一、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目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管理模式凭借便捷、高效等优势特征,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方式,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显著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满足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

2.提高档案安全性

从疾控中心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入手分析,档案资源通常以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为主,纸质档案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损坏,因此安全性较差。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利用电子文件与信息数据逐步取代以往的纸质化档案,并在数据库中存储,可有效避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安全性能逐步提升,更符合档案管理要求,从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

3.提高档案利用价值

实现档案资源的整合优化与高效利用,是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纸质档案信息的查询检索等工作的难度较大,需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不利于档案资源内在价值的深入挖掘。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可通过关键词快速完成档案资源的搜索与提取,更利于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为确保信息化管理成效,需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实际上,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究其原因与疾控中心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不重视有关。另外,在投入方面严重缺乏,忽视对信息化管理设备及设施的建设配置,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展开缺乏基础支持,不利于达到理想的信息化管理效果。

2.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大部分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信息化管理工作形式化。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尚未制订,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展开缺乏制度化保障,档案管理主观随意,无法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普遍存在应用不合理或功能浅显等问题。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缺乏信息素养,无法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3.档案信息安全问题

受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系统易受到网络恶意攻击,出现档案信息被篡改或丢失等安全隐患。尤其是网络病毒侵入,会造成网络信息系统瘫痪,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加强安全隐患规避显得尤为重要。

4.档案管理员工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疾控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成效。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低,无法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主观能动性薄弱,专业知识技能更新缓慢,不利于推动档案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策略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疾控中心的领导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转变思想观念,增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根据档案工作的特征与管理要求,合理构建信息化设备,夯实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除引进硬件设施外,还需加强对软件设施的配置,合理开发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加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转型升级进程,切实满足档案管理需求。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需遵循“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发展战略,丰富建设内容体系,涵盖传统载体的数字化建设与增量电子文件的管理等内容。建设内容的落实,还需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保障,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现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档案数字化装置、档案信息化管理硬件设施等方面。比如,档案智能库房是实现档案管理的基础数字设备,涉及档案温湿度控制系统与档案智能密集架等功能模块。除此之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等软件系统。推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硬件设施的配置,但基础设施的配置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照搬照用,需根据疾控中心的档案工作实际情况,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及设备,从整体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以推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档案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复杂烦琐,通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强化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传统纸质载体档案的作用价值不能忽视,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推进,档案数字化与纸质档案共同存储,或是单独存储电子档案文件成为主流。疾控中心还需根据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加速档案数字化建设,扫描纸质档案,技术处理形成的图像文件,提高文件的可识别性。还可以利用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将图像文件转化为可检索的文字,以提高档案的检索便利度。尤其是档案全文检索的实现,更利于挖掘档案的利用价值;二是电子文件。在办公自动化工作进程中,电子文件的重要性逐步突出,同时电子文件的数量与类型逐步增多,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疾控中心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或购买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接各业务系统,实现电子文件的及时归档。

2.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还需加强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标准与规范,使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在制订信息化管理制度时,需依据疾控中心的实际情况与档案资源特征,确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更贴合档案管理要求,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价值,促使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合理分类整理与安全存储档案信息,实现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档案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规定与建设标准。但各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明显差异。在制订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时,首先,应从参照档案行业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建设标准,合法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使档案工作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其次,根据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现行的建设标准,适应疾控中心的长足发展需要,合理规范制订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加强对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本地疾控中心的工作特征与实际情况,加强对可行性资料数据的管理,完善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及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完整性及有效性,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加强安全管理

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加强对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整合,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疾病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信息,建立疾病信息数据库,整合相关的疾病信息与防控知识,建立完善的档案,进行安全存储,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完善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方案,规避档案工作的安全隐患,以确保信息安全与实体安全。在档案实体安全管理中,加强对档案库房的科学管理,规范落实档案“八防”措施,在档案管理各流程中,做到档案真实完整,尤其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或档案利用中,应当加强对档案的保护,以加速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应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保密规定,档案信息存储计算机与公共信息网络连接时,需经过安全保密审查。还要加强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管理,确保网络与使用过程的信息安全,同时加强计算机系统管理,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版本。计算机外送修理时,需做好计算机修理情况登记与数据内容清空处理,做到数据复制与异地保存。磁性载体定期抽样,机读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电子档案的信息技术管理中,可采取数据签名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和防火墙等技术。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管理措施,规避各种影响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以尽快实现网络传送与信息共享等目标。本着真实性、共享性、保密性的原则,进行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管理,切实维护档案网络安全。加强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包括存储环境、管理制度与技术管理等。在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一是明确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尤其是在电子档案的制作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其明确自身的责任范围,通过只读模式调阅档案信息,避免出现随意篡改信息等不良情况。二是及时保存电子档案信息,尤其是公文性电子档案,在确立后需减少变动,需要调整的档案应在部门审批后再进行改动,不断提高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指数。三是完善保管制度,电子档案归档后,设置相应的保护程序,使电子档案处于只读状态。定期检查档案信息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发现数据库出现问题,需将信息拷贝后再进行全面修复,使电子档案恢复如初。四是加强对电子档案活动的管理,采取访问用户的身份验证方式,避免非法访问用户的入侵。

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有专业性强、涉及环节多等特征,尤其是处于信息化时代,需根据用户的习惯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的便捷性,这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少、档案管理人员不被重视等问题,不利于档案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是应当引进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夯实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同时,建立竞争上岗与职务绩效挂钩机制,对责任意识不强与应付了事的人员施行降级或调岗等处理。唯有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与加强制度管理,才能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才的道德水平。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与职业道德素质,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利用职业道德准则,避免其做出违反法律制度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教育,使其掌握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家政策法规,明确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流程,并能够得心应手地管理各类别与各载体的档案。还应要求其掌握行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技术和新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四是加强思想转变,培育创新精神。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提升,拓展其知识面与眼界,多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掌握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加速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还要求其积极学习与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紧跟档案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与档案管理系统,以快速检索到所需的档案信息。通过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根据工作需要不断拓展软件与系统功能,以加速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四、总结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下,我国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利用数字化系统进行档案数据的精准、便捷查阅,实现档案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利于提高疾控中心的社会服务水平。疾病防控中心档案管理需向着信息化、网络化与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加强常规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挖掘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在档案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完善等方面加强创新,充分发挥疾病档案信息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韩晓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J].兰台内外,2021

[2]关莹莹.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1

[3]云丽娟.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转型[J].办公室业务,2021

[4]滕绍禹.基层疾控中心对健康教育应持的理念[J].江苏卫生保健,2004

[5]徐迅雷.当疾控中心也成了官僚机构[J].民主与科学,2004

[6]吴礼康.浅论疾控中心的窗口服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

[7]颜海英.加强县级疾控中心人才建设的思考[J].江苏卫生保健,2006

[8]刘云祥.试论疾控中心的现代化建设[J].江苏卫生保健,2007

[9]刘景一.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

[10]王轶晗,陈麓.基层疾控中心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

[11]罗利文.浅谈疾控中心档案现代化管理[J].中外医疗,2011

[12]罗瑞云.疾控中心后勤管理社会化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

[13]王红.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疾控中心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2

[14]田园,李清,钱巧.基于新形势的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文4

今年以来,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党风廉政建设的指示精神,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力度,纪检监察纠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落实反腐倡廉工作任务的重要制度。今年,我们结合中心实际,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责任制责任目标明确、责任人员明确、责任追究明确。把责任制的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中心党支部、各科室和班子成员个人。

1、落实“第一责任人”负责制。中心党政主要领导对反腐倡廉建设负总责,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党委委员和班子成员向党委负责。每季研究一次廉政建设工作,班子成员定期向党委汇报落实责任制的工作情况。

2、强化班子成员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一岗双责”,既要按照分工抓好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领域的反腐倡廉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文5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全面预算是指在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资源,对收入、支出及结余等各个环节进行的统筹计划和安排,根据预算安排各项支出,有利于建立预算控制系统,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是单位组织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通过编制预算、内部控制、考核业绩所进行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目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预防服务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在预防服务管理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就显得更为必要。

1.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结合国家的收费政策,对计划年度内的收入、支出、结余等诸方面做出预测,按照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年度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采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的一系列经济管理活动,它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报告和审计五个环节。它通过引导、控制和协调各部门的活动,考核和激励管理者及员工,从而达到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服务活动全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机制。

2.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体发展战略和年度发展计划具体化;其次,全面预算编制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了解,预算目标使每个部门都清楚认识到医院的总目标和各自的任务,更便于分工协作;第三,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绩效评价。科学的预算目标值可以成为绩效考核指标的比较标杆;第四,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起到收入提升与成本节约的功效。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收入、成本费用水平偏离预算指标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进而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第五,全面预算管理能起到激励员工、增强凝聚力的作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增强了员工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展的预见性,从而树立管理者和员工面向未来、共同发展的激情。

二、对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全面预算管理是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由于全面预算是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跟踪、全方位控制的运行机制,更要强调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为了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化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全面预算管理要以战略规划为前提

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战略,通常发展战略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命、战略等,一般只包括非常概括的预期收入和费用数额,年度全面预算则是通过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活动收入和费用的具体安排将战略落实为行动方案,对未来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使长远战略目标得以分阶段实现。因此,全面预算必须以战略计划为前提和指导,战略实施必须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支撑。

2.完善的组织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落到实处的保障

构建全面预算控制系统必须设立完整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部门共同参与,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各部门要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共同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预算决策机构、预算专职部门以及预算责任网络体系。

3.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全面预算的执行控制

全面预算控制的实质在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及时调控和业绩跟踪。预算调控即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日常监控、调整职能;业绩跟踪是跟踪关键业绩指标的达成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决策。但现实中不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虽有预算机构,但对预算的执行并未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严重削弱了预算控制职能,造成这种预算控制“软”约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面预算控制手段的落后,管理人员很难及时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一般要在每个月之后才能从财务报表中知道当月的财务状况。因而要使全面预算执行监控切实有效,要建立有效的、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对现有的业务、财务软件采集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的各种数据,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及时监控,发现异常,自动预警,还可以对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能够极大地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4.加强全面预算的考核与评价,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激励作用

除了要有一个严密的监控体系跟踪全面预算的执行进度和效果之外,同时还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让责任科室、员工明白单位希望他们做什么,做到之后的回报是什么。公正、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推动力,预算考评应与绩效考评相结合,以各级责任单位为考评对象,以关键业绩指标构建考评体系进行度量和评价。通过业绩实际完成情况与业绩目标的比较,确定差异并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据以评价各责任科室和个人的工作业绩,并与相应的激励制度挂钩。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抵御风险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史习民.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8.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文6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一体化服务;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71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94-02

2009年以来,国家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列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内容之一,而疾病预防控制又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政府公共职能落实的重要体现。随着公众对疾病预防控制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政府对惠及全民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网底,因其良好的可及性和广泛性,正越来越多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日益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惠及全民的落脚点。为了显著提高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质量和效率,使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更为科学、规范、全面、有序地开展,海拉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10年开始对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并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一体化服务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疾控中心与社区疾控工作一体化服务模式”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地处东北部,是呼伦贝尔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人口29万。2003年以来,海拉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围绕着以疾病监测为主的发现能力和以现场调查、实验室检验监测为主的处置能力不断得以加强建设,使疾病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传染病防控方面,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的发展;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快速蔓延,达国家控制目标;以布鲁氏杆菌病和碘缺乏病为主的地方病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随着健康教育工作步步深入,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逐年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本地区疾病谱、死亡谱发生根本的变化,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病死亡成上升趋势明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威胁,又使传染病预防控制形势不容乐观,疾控工作正面临着慢性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双重挑战。这些对于城乡社区疾病控制工作来说是新的课题和难题。所以,加强科学管理,建立新型的、运行规范的基层网络体系,提高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海拉尔地区城乡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此,海拉尔区疾控中心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起,对流行病、地方病、慢性病、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业务科室进行了技术和人员强化,并将工作职能进行了细化和责任分工。在区卫生局的支持协调下,疾控中心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职能交由海地区2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建立工作衔接机制,疾控中心负责责任区域内各社区中心(站)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一管理;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相关的业务工作,进行日常督导检查和培训工作。并将适宜城乡社区开展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交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网底作用;切实帮助社区解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困难与问题;积极主动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防保医生提供优质、便捷的业务指导服务。

2强化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2.1技术指导疾控中心每月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业务指导。及时识别与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出现的问题,同时将各机构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推广。确保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措施与目标得到有效落实。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实施、健康教育等工作。

2.2人员培训结合实际开展或协助社区开展公共卫生医生、信息员等的集中培训工作。对防保医生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每年不少于4期,使相关人员能明确疾病预防工作控制程序、目标要求和责任要求,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质量,并根据社区存在的主要业务问题,开展不定期的、针对性的专题培训。

2.3督导评估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建立定期督导制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各责任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逐项督查、考核和抽查。同时对本疾控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体会

3.1提升了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通过疾控中心与社区疾控工作一体化服务模式的开展,可统一组织协调疾控中心和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业务指导,提高计划性和合理性,节省人力物力资源,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海区疾控中心可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考核要求为框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合理的督导方式,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有效规范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时不断完善区疾控中心的业务和管理能力的建设。通过理论培训和大量的实践,疾控中心每一位成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

3.2进一步明确了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尽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已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但实际工作中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在认识上还未到位,认为是在帮疾控中心工作,需要加强督促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开展以来,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量都大有增加,尤其是疾控中心,既要做好常规工作,又要开展指导。随着一体化服务模式的不断深入,社区预防保健工作职能日渐突出,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切实感受到自己业务工作的提高,并且逐步认识到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自己必须承担的工作职责,这一点无疑使疾控中心从繁琐细致的具体工作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