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道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道德

传统道德范文1

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首先将“德行”列于首位。道德唯上,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讲道德有“不识一个字亦须堂堂正正做个人”的说法;做文章讲道德强调“文以载道”;做官要“为政以德”,教育以“德教为先”等等。其次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倡“修己”“克己”。而孟子的“反身而诚”、“求其放心”、“发人善端”都是强调应该发挥人的道德理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倡导克己自省、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知行相资等修身原则和方法,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要随时监督自己,严于律己。注重内省。这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诚实守信、以义为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无欺是人际交往的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承认人有义和利的双重需要,从不否定利的存在和价值,但是更加注重轻利重义的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大学生指出了一条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认为“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能违背诚信的原则,更不能违仁丢义。为利出卖灵魂、丧失人格、更是为人不耻。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中国传统道德中,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对仁有多方面的解释,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同时要尊重人,孔子说:“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强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人伦要求中提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左f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并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苟子认为礼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礼,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君臣父子等级的体现与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必备条件。《礼记·冠义》把礼当作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所以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让,礼之主也”。对人谦让,是礼的重要道德内涵。提倡“谦恭礼让”、“严己宽人”的处世哲学,达到“荣辱不惊”“弘毅坚韧”的人生境界,为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宽容忍耐、尊重他人、注重和谐的优秀品质,在学生中间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通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

4.“精忠报国、克己奉公”的爱国抱负和集体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中始终贯彻着一种“公忠”的道德原则,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群体为本位。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公”。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岳飞的“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品格;以及“饮雪吞毡,坚贞不屈”的苏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务感,所有这些都体现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克己奉公”,始终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张个人应该为国家民族利益尽职尽责,应以天下、国家的富强发展为已任,胸怀天下公而忘私。历代传颂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至理名言。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道:“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迂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名言。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有力写照。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既含有坚定的意志力、果敢力、笃实的行动力,又含有积极主动的追求精神,道出了作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力、能力和毅力不断地去超越自身,从而获得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同时,中国传统理论的“有为”精神。主张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实现,在人生舞台上能够有所“立”。对学生进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广世,向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品德与境界。孔子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应该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欲望,因为过分膨胀的物欲,会造成道德的堕落,所以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己不仅以粗粮冷水、曲眩而枕为乐,更赞赏以苦为乐、勤奋好学的弟子颜回。所以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易》指出“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佚则亡”。古代先贤们甚至进一步提出了勤俭节约的具体方法:朱柏庐在《冶家格言》中明确提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资冶通鉴》则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代先贤的名句佳篇和勤俭事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审美观、是非观,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承发扬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程馨莹,赵永强.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正蒙·近思录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范仲淹.岳阳楼记[A].历代文选(下)[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

[6]彦,夏伟东.传统与选择[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传统道德范文2

关键词:传统道德;颠覆;底线道德;建设

近年来,有关社会道德的负面话题此起彼伏,甚难将息。诸如车祸撞人能拿刀把被撞人捅死、18路人围观小女孩反复被车碾压不予施救、好心救人反被诬、医院看病钱不够又把装上的断指生生给卸下等骇人听闻、令人血脉贲张的热点“怪事”,不断挑战着我们的心理极限,一再证明着中华五千年来业已成为精神财富的“仁厚、正义、慈善、古道热肠”等传统道德正遭到前所未有的颠覆和践踏,也再次验证了当代道德建设的缺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致命伤”。因此,建设性地修复被玷污、被弱化以致被消解的传统道德,坚守住道德底线,逐步构建适合当前时代特点的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一、颠覆:传统道德危机四起

中华民族作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仁义民族”,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中,积淀了十分丰厚的道德资源,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传统道德最为深入人心,历久弥新,在中国民间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历史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然而,“道德”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历来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尤其是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转换、阶层转化的新时期,传统道德所赖以存在的旧有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均发生了动摇,并屡屡侵犯和解构着曾经神圣不可侵犯的传统道德本身。而近年来社会道德领域发生的一些焦点事件,正是这一现象的集中反映。

(一)袖手围观,正义古风成幻影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各种社会矛盾高发、频发期。对社会上频频发生的社会恶性事件,社会公众怀有怎样的价值判断,表现出怎样的道德行为,考量着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歹徒围殴没人伸出援手、公交车上目睹盗贼行窃无人制止以及10・13广东佛山女童“小悦悦”事件等众多冷酷的事实,说明社会公众的道德心已受到了冷漠、麻木的大面积“围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传统美德正被逼入一个死胡同。无独有偶,也是在10月13日当天发生的“西湖女侠”――乌拉圭人玛丽亚勇救落水女的行为,不仅让围观者皮袍下的“小”无所遁形,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并不新鲜的道德命题:我们该如何唤起人们心中的“道德律”?我们该如何拯救已成稀缺品的正义?

(二)良知沙化,古道热肠很受伤

孟子认为,人生而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公孙丑》),此“四心”者,也即人最起码的道德良知。应该说,具有这“四心”的人在历史上不乏其人,在当今社会也大有人在,并得到社会主义道德的大力弘扬。然而,一个令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市场经济的大潮在送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时,也同时裹挟了人们对道德的固有判断,社会良知已呈现明显的沙化倾向和趋势。不久前发生的安徽女搀扶老人反被诬、以及“小悦悦”事件中陈贤妹的救人动机受质疑等事件,使“遇人危难事该不该救”这一曾经不是问题的问题反而成了问题,并引发了一场范围深广的社会大讨论。不论当事人出于怎样的动机,但事件“不该有的续集”却“咬”伤了更多淳朴的善心,使古道热肠助人为乐的热情受到稀释,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伤天害理,职业操守成奇珍

一直以来,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良德并称为社会道德大厦的四大基本骨架。在人们有关社会职业的传统道德信仰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童叟无欺,公平交易”、“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等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近年来,近乎全景的社会广角镜却为我们照出了一桩桩的社会丑恶,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这些一直为人所不齿的历史沉渣似已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见利忘义思想也妖风日炽,占领了日益增广的社会空间。如商业领域不胜枚举的“苏丹红”、“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光明“112”特大制售伪劣产品案、“山西陈醋”等事件,医疗领域的“吃回扣”成风、过度医疗现象,教育领域的“绿领巾”事件、甘肃11・16特大校车事故,以及建设领域的“豆腐渣工程”、慈善领域的“郭美美事件”、司法领域的“串联,警匪一家”和学术领域的扎堆造假,等等,无数“恶人犯罪,社会埋单”的大量事实,不仅不断吞噬着关于职业操守的社会良知,“净土何在,良心何存”也已成了新时期人们对社会职业普遍的道德拷问。

(四)价值错位,是非美丑难辨真

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这些最基本的道德命题,社会价值观从未像今天这样乱象丛生。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组合和价值体认的解构重组,这既使新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应接不暇,力有不逮,也令旧有的社会道德与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横行了几百年的强大“推土机”不期而遇,并力量悬殊地败下阵来。如此情势下,“有钱即有理”、“有利即有理”大行其道,竟成了社会某些领域占主流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逻辑。如“宁可在宝马里哭泣,也不要在自行车后笑”、“范跑跑”事件,等等,无不极大地压迫着人们的道德承受力,传统的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已受到前所未有的消解和颠覆。而社会大量的冷酷现实是,因“义”而失“利”,为“利”得舍“义”;换言之,放弃良知和公理,你将盆满钵满,名利双收,否则将两手空空,一无所有。因此,在一些看似得逞并频频欢庆“胜利”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面前,是为心中的“真善美”而坚守,还是为眼前的“权钱利”而“失身”,似已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左右人们行为选择的一个最为两难的道德困境。

二、建设:有效遏制刻不容缓

在欢庆市场经济带来先进发展观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为传统道德的“全线告急”而扼腕慨叹。在此情况下,底线道德作为一种任何社会条件下都普遍提倡的道德规则得以进入人们的视线。“‘底线’是一种比喻,它是相对于道德的层次性而言的,指的是善的最低层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客观上存在着多层次性,其中既有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高尚道德,又有公私兼顾、利人利己的一般道德,也有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不道德。一定的社会对其所有成员规定着这么一个行为界限,这个界限把人们的行为分为道德与不道德。在这个界限内的行为属道德的行为,越过这个界限的行为则是不道德的行为;而这个界限本身即临界点的道德,就是底线道德。”“‘底线道德’是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履行的基本道德义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角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起码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无论怀抱什么样的人生理想、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都必须履行自己的基本义务,尽自己的本份。”可见,在新的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之时,我们唯有固守社会的道德底线,并堵上已然崩坏的“缺口”,方能拯救陷于危困中的传统道德。因此,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道德体系,底线道德建设应当是压倒一切的中心课题。

(一)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内化为全社会的道德信仰

康德认为,对于道德法则的敬重是惟一同时又无可置疑的动力。笔者认为,康德所说的“对道德法则的敬重”,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就是对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和奉行。而每个人的道德信仰来自于他长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道德信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坚定性。它是人们在面对贫困、艰难甚至死亡时所表现出的坚信真理和最高德行的信念,以及所表现出的发自内心、勇往直前的追求精神。失去信仰的支撑,道德就成为无源之水,只能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社会对象,不可能上升为人自觉的追求。而信仰支持和保证着道德,就会使得道德有了真正动力。因此,在底线道德建设中,我们应重点培养社会公众强烈而恒久的道德信仰,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等多种途径,并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爱岗、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植”入对人们道德信仰的教化和塑造之中,以道德信仰来引领全社会的道德实践。

(二)编制类似于《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底线道德规则》,明确底线的界限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目标、要求、任务、措施指明了路径,规范了全社会的道德建设,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针对当前底线道德屡受冲击的现状,迫切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制定能够约束并指导人们社会道德实践的《底线道德规则》,对底线道德的基本内涵、主要领域和界限、具体要求、实施举措等进行明确规定,为全社会坚守底线道德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路线图”。

(三)加大行业底线道德建设,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行业底线道德,如商业诚信、行医尚德、学术崇真等,是社会底线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并推动各行业结合实际,将职业底线道德建设作为本行业兴业创富的首要前提,并建立刚性的奖惩激励机制,坚决做到让恪守底线者得利,让踩踏底线者付出代价,逐步形成以德立业、以德养业、以德兴业、泽被社会、惠及百姓的良好行业风气,让假冒伪劣害人、伤天害理坑人的恶性事件逐渐无处可遁,销声匿迹。

(四)纳入地方政府规章,实现对底线道德恶性事件的区域治理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底线道德恶性事件,尤其是底线道德屡受冲击的“重灾区”,各地要结合底线道德领域的突出现象,制定出台相应的政府规章,加快建立底线道德恶性事件的问责制度,加大打击力度,严惩当事人,并与相关行业和部门一道,共同构建条块结合,块抓条保的底线道德“保护网”和“防火墙”。

(五)实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力求从源头上治理

任何一种道德最终能否为社会所接受,最终能否转化为社会成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实践,关键固然在于它能否反映社会道德关系的本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但这种道德究竟能够在多大范围、在何种程度上为人们所信奉和遵行,归根到底则取决于道德教育的成效如何。因此,要取得底线道德建设的实效,务须实施底线道德教育“进课堂”战略,坚持“源头治理,堵疏结合”的方针,在大、中、小学教育及各类职业教育中开设底线道德教育课程,并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好人生道德教育起点课,为社会输送大批知识先进、能力出众、道德过硬的“合格产品”。同时,还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社会教育,以补偏救弊,实现对日益扭曲的社会底线道德的矫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陈桂蓉.着眼道德生活的基础领地――略论底线道德[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5).

3.(德)康德著;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9.

4.魏长领.论道德信仰及其功能[J].道德与文明,2003(6).

5.刘苑.漫议道德信仰[J].道德与文明,2004(2).

6.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传统道德范文3

论文摘要: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是社会的细胞,所以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维系家庭关系和谐与稳定有两种力量,即法律的力量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力量。当代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青年人对家庭伦理道德的理解与运用关系着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关于当代青年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传承也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优秀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阐释

(一)父慈子孝在传统的家庭伦理中,亲子伦理是最基本的伦理关系,甚至被视为比夫妻、兄弟关系更为重要的家庭关系。“父子兄弟夫妇,人伦之大。一家之中,惟此三亲而已父子尤其本也。”(张履祥《训子语))传统家庭伦理强调的父慈子孝.既注重子女对长辈行“孝”。也强调长辈对子女的抚养、关心和爱护。“慈”德的内涵很丰富,主要包括养子、爱子、教子等方面。“孝”的内涵主要有孝养、孝敬、孝顺等。孔子说:“为人父。止于慈。(《札记·大学>)一父慈就是父对子物质上的供养、满足,精神上关爱,呵护,对子女承担起抚养教育的责任。父母对子女施以“慈道”,子女对父母则要尽以“孝道”。正因为“父慈”。所以“子孝”,子女要赡养父母。是理所应当的责任与义务。百善孝为先.父慈子孝是优秀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在儒家家庭伦理中。父慈子孝是对父子伦理的根本要求,它是家庭道德规范的最主要方面。只有在家庭道德中修以慈孝,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和谐家庭。兄友弟悌。兄友弟悌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又一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兄弟问的手足深情。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主要是指兄弟间的团结友爱。兄弟团结友爱是家庭和睦、家道昌盛的重要标志。颜之推说:“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絮,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随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颜氏家训·兄弟))兄弟姐妹乃手足同胞。是家庭重要的亲缘关系。悌就是处理兄弟关系的行为规范,它的具体内容是指兄友弟恭。“友”是兄对弟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兄长要爱护、关系弟;“恭”是弟对兄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弟对兄敬从、恭顺、谦恭而有礼。在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中.相对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而言,兄弟关系具有更多的平等因素,其道德规范包含着更多的合理因素,应在现代家庭以及社会中加以发扬。

(二)夫义妇顺。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对于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是十分注重的。《礼记·婚义》中说:“婚礼者,将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矣。故君重之。”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没有夫妇之间的婚姻便没有后代的延续,夫妻关系是各种家庭关系的基础。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夫妻关系中,丈夫处于主导地位,妻子处于服从的地位,是~种主从关系,在现代社会对这样的制度我们应该加以批判。当然在传统的夫妻伦理中也有许多值得歌颂的伦理准则,比如夫妻之间互相尊重,相敬如宾,同干共苦等。这些合理的因素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孑L子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札记·礼运》)传统家庭伦理十分强调夫妻合义而顺,男女婚配要考虑双方的性情和修养是否般配,追求“夫妇和顺,相敬如宾”,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注重夫妻双方的互敬互爱,以求家庭和谐。

二、当代青年的家庭道德观的特点及伦理分析

(一)当代青年家庭道德观的特点。婚姻和家庭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缔结了婚姻关系就意味着家庭的成立。然而作为婚姻主体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影响着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择偶标准和恋爱方式多样化。在社会转型期前,青年择偶一般都把家庭出身、政治面貌、经济条件社会关系作为主要标准。明显表现出以家庭利益为转移的倾向。然而现在的青年男女双方在择偶标准上更注重个人条件。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和婚姻自由理念的倡导。青年人的择偶标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注重个人条件,个人素质,把双方的感情放在首位。二是性观念较为开放。性是婚姻的自然基础,满足性需求是人们结成婚姻建立家庭的一个内在动因。传统社会对性的看法是性行为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忽视其在婚姻中的地位。三是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市场经济带来了平等、自由观念,反映在婚姻家庭中,夫妻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愿望,更加注重个性的和谐.强调爱情是婚姻的重要构成部分。青年人的家庭经济观主要表现在夫妻双方在各自财产的支配权上,夫妻之间有平等的财产分配权、继承权,注重在经济地位上的平等。同时,在家庭消费方面,青年人主张夫妻双方有平等的财产支配权。青年人的生育观已经摒弃了传统的传宗接代观念,大多数青年人认为生育一个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代的教育上,当然也有青年人为了自我的个人实现以及看到了婚姻家庭中的不和谐现象选择了不生育孩子。即“丁克家庭”。以达到实现自己理想的目的。总体上,当代青年人的家庭道德观有其进步的因素,摒弃了传统的一些旧思想。更加注重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爱情婚姻等合理的家庭道德观念。

(二)当代青年家庭道德观伦理分析。根据当代青年家庭道德观的特点,可以看出家庭道德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等。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由自由恋爱引起的婚外情,由性开放引起的婚前性行为等。这些弊端要求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家庭道德观。

首先在婚恋观上要端正恋爱态度,提倡文明交往,新时期的恋爱道德要求人们在恋爱中志同道合,共同发展。真正高尚的爱情和婚姻不仅是异性的吸引,更重要的是情操和志趣以及心里的一致与和谐。同时要求青年人要文明交往.要遵守社会公德,不要对他人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包括现代的恋爱不文明现象、婚外情、第三者等。

其次是在家庭经济关系上,由于受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一些青年人将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准则运用到家庭中来,如婚前财产公证还有“啃老”方式等。这是对我国传统家庭道德的一个挑战,在新时期我们要公正和合理的处理家庭中的经济问题,严格遵守“孝”的原则来处理在奉养老人的经济问题,以正确处理家庭经济关系。·在正确处理家庭经济关系的同时要大力弘扬“孝”的传统文化。最后在生育观方面。青年人要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关注下一代的道德培养,减少社会问题少年的出现。

三、新时期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

传统道德范文4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奋进精神;“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几千年悠悠历史,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而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利益成为竞相追逐的目标。“利字当头”的时代,官员腐败、学术不真、商人不诚、朋友不义等道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以权谋私、见死不救、制假卖假、学术腐败等乱象,出现了“道德失衡”、“道德缺失”等危机。传统道德资源丰富且自古以来崇尚道德的中国面临着“失德”的历史大背景。其次,中国传统道德本身具有局限性。列宁在《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一定的思想观点是在一定阶级的物质利益上产生并为其服务的。在阶级社会里,没有超阶级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中国传统道德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产物,并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条件。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传统道德现代转换的作用不容忽视。将传统道德资源进行有机地现代转换,对于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第一,传统道德资源现代化有利于个人优秀品格的塑造,在传统道德的指引下克服不良习气、改正不良行为,严于律己,不断进步。第二,传统道德资源的现代化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第三,传统道德资源现代化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第四,传统道德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其现代化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扬与弃

(一) 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继承

中国传统道德现代转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扬与弃的过程,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思想道德资源中蕴涵的深刻的智慧,对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个人的自我修养方面上来看,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此方面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源,对现代中国人提升自身素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华民族向来以注重自身修养而著称,修养一词包含举止仪表、学问技艺、政治思想、品德情操等多方面的陶冶、锻炼和造诣。概括地说,修养主要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经过长期努力勤奋修炼而获得某种品质或达到某种境界。传统道德的修身既包括外在礼仪也包括内心修养。《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先贤认为一个人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根本在于自己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即做一个君子,这样才能得到他人与社会的认可、赞美和欣赏,而一个没有修养的人既不懂得尊重别人,同样也不会获得他人的敬重。修身的过程是认识并改造自己的过程,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时,便去克服缺点弥补不足,从而使自己超越原来的自我,得到升华。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关于修身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孟子主张“存心养性”、“反身内省”;荀子从唯物主义出发,提出“化性起伪”、“积善成德”;宋代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大学》主张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等等,都对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好处,当加以弘扬。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上来看,中国传统道德中也有许多有利于今天的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孟子认为人有五个方面的人际关系,即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和朋友,而调节和规范这五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分别是亲、义、别、序、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家庭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统道德中有许多如何与家庭成员相处的规范。每个生命都是由父母孕育的,也是在父母精心照顾下成长的,子女理应尊敬父母、孝顺父母,传统道德及其重视这一点,甚至上升为孝道,汉代时与国家选官制度相联系,而由汉至宋,高等级墓葬的壁画几乎都有孝子图,即一些流传甚广的孝子故事,可见在古代社会父子关系是道德领域十分被看重的。《周易》有言,“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所以家庭中夫妻关系是根本。古代社会对男女双方规定了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男主外女主内,职责不同,相敬如宾,夫妻和美。家庭中与父子关系类似的就是兄弟关系,因为它同样具有血缘上的联系,我们今天还常用“手足”来比喻兄弟血脉相连。对于兄弟关系,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是“孝悌”,也就是年幼的弟弟尊敬顺从年长的哥哥。之所以形成这一规范与古代是宗法社会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维系古代社会的根本制度,在嫡长子继承制为准则的当时,兄长可能是家族的族长,也可能是家族未来的继承人,所谓“长兄如父”理应尊敬,传统道德也强调兄友弟恭,兄弟和睦。除上述外,还有许多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等等都是今天我们一举一动的规范和准则。

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方面来看,“忠”的道德准则贯穿古今。在原始社会,要忠于自己的部族,夏商时期则是忠于宗族,春秋战国时天下分裂,忠指的是各自的诸侯国家,秦汉以后,封建大一统国家逐渐形成,忠君爱国的思想也逐渐明确,到了元朝和清朝,忠则加入了民族的因素,可见不同的历史时期“忠”的具体对象有所不同,但是不可否认它的内涵是一致的,即把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之上,要报效国家。这种精神内核对于当代社会仍然是需要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等“忠”、“信”、“义”等精神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更是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二) 中国传统道德资源的现代转换

传统道德流传许久,自有其合理之处,但是传统道德资源中也有一部分与当今社会不适应的内容,我们应该将其赋予现代性的蕴涵。

从个人修养方面来看,虽然传统道德中对于个人德行的要求对今天个体规范自身仍有积极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古代社会“修身”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平天下”,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一直风行于整个古代社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做法,并不是出于本心的修炼。此外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传统道德中修身的方法也是不科学的,有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传统道德范文5

职业道德就客观方面而言,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劳动中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就主观方面而言,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经过职业活动实践和职业道德理想、意志培训,能达到的表现在职业工作上的道德品质状况。职业道德作为“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事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的道德要求,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生活中和职业关系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一定社会道德在特殊社会关系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表现在职业工作上的道德品质状况”,是人的一般道德品质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表明了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否具备了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内在的职业道德品质及其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职业道德含义的第一个方面是外在于人的一种行为标准,第二方面的含义是“行为标准”内化于人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对“行为标准”的认识、实践程度和品质。

职业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以后,有着长期发展的历史。它的发展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职业的种类不断增加,职业道德的种类也随之相应地增加;其二是每一种职业道德的内容,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职业活动方式的变化,在继承传统因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补充、丰富和发展,以反映职业关系中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如果把职业道德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不难看出,它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只获得初步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获得了系统的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将出现空前的繁荣。

职业道德同人们的职业生活密切相关,职业生活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道德心理的特殊倾向,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社会的正常运转借助于各种职业活动的进行,社会道德对社会的调控也必须依靠职业道德功效的发挥。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1)职业道德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突出标志,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职业道德是发展物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的精神动力。(3)职业道德是改进和完善人际关系,建立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手段。(4)职业道德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人们的人格,使人的价值得以全面实现的重要形式。

二、职业道德自身的规定性

职业道德中的准则规范是由社会生活的总体需要和各种具体利益以及具体活动的内容方式所决定的,是在长期的特殊职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职业分工使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发生了职业活动主体同职业活动的社会对象之间的关系,同一职业集团内部人和人的关系。这种与职业相关的特殊社会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道德规范来调整。而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由于有着特殊的活动方式,受过特殊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特殊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形成了特殊的职业责任心、职业荣誉感和职业纪律。他们逐渐认识到,为了履行本职业的责任和义务,维护本行业的荣誉与尊严,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该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不该做的。就是在这种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各种事业集团通过其中的代表人物的言论和行为示范,逐渐建立了一些为本职人员都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方面协调本职业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满足社会各方而对本职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协调本职业内部的相互关系,解决内部各种纠纷和矛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种职业的产生必然要求有一种相应的职业道德与之相配合。从事律师、医生、公务员等各种职业的人员必须要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但是影响职业道德的因素很多,同样的一种职业在受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制度等因素影响下,其所对应的职业道德中的准则规范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差别而不是完全一致。

三、传统文化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传统习俗氛围中,被前辈积累起来,传递下来的观念规范、习惯、礼仪、行为方式等等包围着,影响着,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把它们接受下来,形成与之一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就是人除本能以外的支配自己行为的第二天性。形成相应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人,同时又以这种既得的方式为标准去评价、衡量他人。由于传统习俗既有支配人行为的力量,又具有作为人们行为的衡量标准的意义,因而是社会纪律的一种形式。它既有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渗透其中,又是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补充。它作为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铭刻于人们心理意识中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自发地发生作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是一种调节控制人们行为、社会生活的现实的伦理力量。

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强调工作、清醒、节俭、节欲和严肃的人生态度,构成了美国社会人们所恪守的基本道德内容。清教徒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职业,每个人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人们努力的动力来自上帝的赐予,也是在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人们的努力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而是一种对社会的奉献。通过勤劳、诚实等美德获取财富是清教徒追求的目标。殖民地的牧师在布道中鼓励人们要勤奋。在“勤奋可能成为选民”与“懒惰必然成为弃民”之间,教民们必须选择勤奋工作。另外,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在清教传统中是被赞扬的,因为获取财富是成就非凡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而是选民的一个标志。

传统道德范文6

关键词:传统伦理道德;互联网;冲击

传统伦理道德的主要使命是调整和规范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使其合乎一定的秩序或利益。面临社会的转型与变革, 传统伦理道德常常会难以胜任其应有使命,所以,伦理道德也要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它必须接受和适应新生的事物、现象,调整自身的内容与形式;反过来,新生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原有伦理道德的约束。相对于传统伦理道德而言,互联网是一件全新的事物,它也受伦理道德的约束, 同时互联网也对传统伦理道德构成了多重冲击。

一、道德主体的缺席

在现实生活中, 人的主体地位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并且,人的名字总是同他们的社会地位、权力、收入、声望甚至性别、容貌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能被人们拿来和某人“对号入座”,总是能找到肇事者、参与者等相关的人物。因此,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主体通常是明显、确定的。然而,在互联网上,道德主体却往往模糊难辨,有“缺席”的倾向。

1. 主体的符号化

在互联网上,人们惯于展示的不再是容貌、衣着、谈吐、声望等现实生活中的特征,而是一串串符号。同样,人们的网络交往对象也只能是一串串符号。这些符号可以被赋予各种意义,包含各种信息,但要追究其深层信息很难,试图把网络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一一对应更是不可能,因为互联网具有跨越时空界限的特性, 常常使人和网结合表现出随机、偶然、毫无规律性。在网络社会中,绝大多数言论、行为,都无法归结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人,最多只能找到言论、行为的源头———某一串符号。

通常,现实生活中的人只有一个正当的名字、一个正当的身份,当他在某一确定的时间地点工作、学习时,他将无法再在另一时间、地点出现,即所谓“分身乏术”。而在网上,一个网民可以匿名, 也可以拥有任意多的网络名(或用户ID),可以赋予每一个网络名一种职业、一种性格,他能够在网络时空中任意驰骋,“分身有术”。多重身份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使人疲于奔命,在互联网上却是一种时尚。由行为主体的符号化所导致的身份多重、行为多变,使得主体自己也常常难以坚持固有的伦理道德观念。因为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常常是“情境主义”的,它们的适用性会根据时间、形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一旦改变的频率过快、幅度过大,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常常会显得无所适从。例如一个网民在虚拟社区A 中所感受到的是自我奋斗、自强不息;在虚拟社区B 中又被互相帮助、同舟共济所吸引; 在网站C 中又加入“强者为王”的游戏。在反差巨大的角色转换中,行为主体固有的基于身份的伦理道德观念会受到动摇。

相应地,现实生活中观点明确、立场坚定的道德主体也会随着符号化的过程陷入模糊、犹疑的境地,道德主体的伦理意识、道德标准与价值判断也会在符号化所造成的分裂、多元倾向中趋于淡薄,甚至产生回避、退缩的现象。

2. 人格的虚拟化

与主体符号化直接相关的一个现象是网络人格的虚拟化。随着三维动画及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互联网世界中的虚拟环境越来越逼真、富有吸引力。网民在日臻发达的网络社会中,也经历着种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想象的变化。主体身份的符号化使得网民有时几乎成为网络活动的“局外人”,他们进行网络活动时,只需借助键盘、鼠标等计算机设备来操纵那个在网上代表自己的符号,现实生活中“心动身随”的状况被改变。有的网民甚至常常觉得无法控制自己在网络交往中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强烈的人格观念、责任观念时常被网上的虚拟气氛冲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给予别人的印象、对自己的人格表现十分重视,总是竭力维护和争取尊严、荣誉,因而在日常行为中总是努力按照理想塑造自己的人格, 严格遵守生活中的种种准则、规范,唯恐自己的人格受损。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匿名、化名的机会,使人隐藏在电脑屏幕的一串串字符之中。由于身份可以被掩盖、伪装,所以很多人开始忽略自己的网络人格、忽略自己在网上的行为与表现。一些人甚至从根本上否认网络人格的存在。

人格“虚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会使原有的人格意识趋于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树立的人格理想对行为的影响力也趋于减弱。随心所欲、随波逐流在网络人格中所占的比重渐增,崇高、高尚、坚强等传统的人格塑造模式常常被忽略,表率、榜样的作用也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网络人格的虚拟化使得传统伦理道德常常难以确定所要引导、约束和规范的对象,道德主体与道德准则之间常常呈现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格局。

3. 自我豁免

在现实生活中,行为主体处在明确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之中, 极难摆脱相关人乃至公众的注意、监督与评价。网络行为主体的匿名、隐形,导致了颇多认识、判断方面的模糊与困惑。在多数情况下, 人们难以找到某一网络行为、网络事件的发起者与促成者。在网上,除了行为者本人,别人几乎无法对网络行为实施的时间、方式进行估计或干预。随着网民的数量呈指数上升的趋势,网络行为的“私人性”“自主性”也随之增多。即使一些网络管理者会对网络采取监控措施, 其力度也根本不足以干涉每一位网民的随机行为。并且,互联网中“信息自由”“保护隐私”等合理要求也常常助长了网络行为的任意性。

由此,网络行为使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面临困境:发生在互联网上的谎言、偷窃、欺诈等行为,其责任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传统意义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的接触,责任者之外的其他人根本无法像在现实社会中那样迅速、有针对性地产生道德反应、作出道德判断、采取道德措施。伦理道德规范的力量往往只能表现为行为者自身固有的“道德感”,体现在“道德的我”与“行为的我”的对峙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 行为者几乎可以随意地解释他所接受的伦理规范并用来为自己辩护,乃至频繁地实施“自我豁免权”:仅我一个人这么做,对整个网络的危害是微小的。并且,既然没有人知道危害由我造成, 那么规范对我个人而言便是无效的。[1]

“自我豁免”是“慎独”的反面,是网络主体符号化、人格虚拟化的产物。它时常会助长逃避道德责任、违背道德规范现象的发生,同时还会赋予这些行为以各种理由。黑客伦理中就包含了较为典型的“自我豁免”观念。在黑客看来,人们也许并不知道你在互联网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但是却可以知道你是个专家还是新手, 因为你在网上所表现的技能及熟练程度会说明一切。而计算机与电脑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崇尚智能、强调学习的世界, 所以这个世界里的逻辑是“因为我能够,所以我有权这么做”“即使我侵入你的主机是不恰当的,错误也在你,因为你没有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在难以确定规范对象、难以建立外在监督环境的情况下,“自我豁免”是道德主体有意缺席道德审判的最主要方式。

上一篇生态道德

下一篇建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