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道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道德范文1
论文内容摘要:生态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直接地根据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决定是否付诸某种行动与行为或者该如何行动与行为等。因此,明确生态道德规范的属性,遵循生态道德基本原则,建设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对生态道德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人们的生态行为起着直接的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完善生态道德规范有利于生态道德建设成果的巩固和实践。
一、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基本形态
(一)从生态道德的内涵来看,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的直接表现,没有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就无法表现自己,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皮亚杰曾说:“一切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生态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改造、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规范和规范在一定情境中告诉人们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或者不该如何行为、如何行动。如花园中“请爱护花草”、“请勿践踏草木”等警示标语。它直接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它以特有的方式维持和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内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的义务和责任,使个人的情感欲望获得某种生态道德理性,进而把初始的美好人性还给个人。同时,还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引导人们自我完善。所以,生态道德规范是生态道德首要的和根本的表现形态,离开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将是不完整的。
(二)从生态道德现象来看,生态道德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规范、生态道德实戏三种形态,但无论哪种形态都离不开生态道德规范形态的善恶评判标准。生态道德规范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人们的一种基本节制和约束。一个社会想要维持止常的运行,就必须有种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然后通过道德规范等价值导向来引导和统摄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使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的要求,从而形成社会前进所必需的推动合力。同理,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道德行为标准,它是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是客观的生态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实践活动的基本节制和约束。人类要想生存发展,人类社会要想存在发展,就必须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道德标准,并通过生态道德规范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态道德实践,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生态道德规范,一方面,它是一定时期人们在同自然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并以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形式固定下来的“应当”与“不应当”的规范;另一方面,它又是“必须这样”或“不能那样”的强制性行为准则的生态法规。因此,生态道德规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生态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四五千年前在人类历史上曾灿烂一时的“巴比伦文化”,由于植被破坏而销声匿迹了,世界最大的沙漠—撤哈拉大沙漠,几千年前曾是牧草青青、牛马肥壮的天然牧场,因过度放牧而变成沙海。20世纪以来,人类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同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 的生存和发展困境。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人类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终于从深层次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紧张,缘于人类对自然的失范行为,而这种失范行为背后隐藏的则是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缺失。因此,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规范应运而生。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二)生态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在人们社会生活的实戏中逐步形成的。生态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和生态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和概括;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是从一定社会或阶级利益出发,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标准,也是判断、评价人们生态行为善恶的标准。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们的主观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相互提升并最终达到统一。生态道德规范作为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反映,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为上反复实践这些生态道德要求,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法规和传统的方式固定下来。比如,臭氧是阻挡宇宙中紫外线的天然屏障,但由于现代化设备排出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消耗了臭氧,紫外线乘虚而入,侵害人体。二氧化碳的剧增,破坏了地球与外层空间的热交换平衡,使地球持续增温,南北极的冰雪也开始融化了,还有珍奇的动物绝迹,气候恶劣等等。人类在经受了惨痛的教训,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终于醒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善待生命是人类必需遵守的基本生态道德规范。此外,生态道德规范的形式、内容、要求等是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永恒不变、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阶级的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荣誉和耻辱等等的道德规范是不存在的。”
(三)生态道德规范提出主体的多样性。生态道德规范首先是由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思想家认识并提出的,他们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自觉认识,对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实践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出符合一定人类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准则,并加以倡导,逐步形成人们普遍遵守的生态道德规范。如: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则提出“敬义生命”的伦理学原则,明确指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以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位。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伦理原则”。其次,各国的政府、地方行政机关则是生态道德规范产生和普及的核心力量。诸如,我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论述了我国公民基本的生态道德行为准则:一是,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二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持续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三是,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上述三条生态道德行为标准,构成了当前我国最基本的公民生态道德规范,有力地促进了生态道德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
三、完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
生态道德规范体系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的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有机整体。它们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起着直接的调节、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它的实施和运用有利于巩固生态道德建设的成果,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与善恶,改变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观念,将保护生态、追求资源的永续利用、持续发展作为自身内在约束力的要求,为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自然机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合理的人文支持。
(一)完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意义。在当前,我国一些地方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一些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为此,迫切需要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规范,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进一步巩固生态道德建设的成果。 从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功能看,良好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有利于增强道德行为主体明辨是非和善恶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从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讲,生态道德规范体系能有效地规范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完善的生态道德规范体系能够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按照美的原则和规律,不失时机地把人们的审美情趣引导到尊重自然、珍惜生态、保护环境方面来,并使之形成一种社会氛围,带动每个人养成一种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高尚情操,唤起人们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从生态伦理出发,保护好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生存权,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应本着良好的道德意识做出限制危害程度的正确选择,从而自觉地摒弃那些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杀无辜的不道德行为。从而,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知识、生态道德能力与生态道德习惯,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更好地履行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二)健全生态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社会的、职业的、家庭的和个人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总结起来大概有:一是要热爱自然。要求人们在生命活动中的一切言论和行为,都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准则,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向自然奉献,在开发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力求维护生态平衡。凡有利于自然的事情,能够减轻或解除自然灾害的事情,就应该自觉努力去践行;一切有损自然的行为则应该避免和反对。二是要合理消费。把消费问题作为伦理道德来审视,作为道德要求来遵循。尽可能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合乎或不破坏生物圈的良险循环,使人类与自然之间成为亲密伙伴。要强调节约资源,倡导消费文明化、无害化,在利用资源时,节制开发,高效使用,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保持均衡协调,资源利用和消费活动不能对自然造成危害。三是适度发展。对人们的生产活动要从生态道德的视角加以调控,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多利用、再利用、少排放,将自然环境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加以保护,改变以破坏资源、过量消耗自然为代价或者“先破坏后治理”的生产发展模式。四是控制人口。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口问题是造成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的生育行为不只受到主观意愿的控制,也不再单纯地受社会控制,而且也受自然的控制。尤其在我国,如果不控制生育行为,实现生态道德利益公正的原则就是一句空话,人口的急增不仅无法实现人类代际间的利益公正,而且也必然加剧代内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不控制生育行为,要摆脱今天的生态危机是非常虚幻的。五是保护生态平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自身的快速发展,在对自然的开发力度加大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衡。因此,重视生态建设,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存家园,是每个人的应尽责任和道德义务。
生态道德范文2
生态文学将目光扩大到整个地球生物圈,让自然重新回到人类的阅读和生活体验,进一步确证生态的伦理,建立生态的价值体系。此刻,人的思维和认知必须要脱开“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方能获得对于生态的真正有意义的观察和理解。
生态伦理之一种,就是人考虑问题老是从人类的自我利益出发,或者从人类的发展、尊严和人的特殊于其它自然物的所谓“能力”出发,来权衡利弊,进行生态考虑。他们也提倡环境保护,打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幌子,不过潜在的立场还是首先为人类着想,将自然作为对立于人的“他者”。就像美国作家E・B・怀特所言:“我对人类感到悲观,因为它对于自己的利益太过于聪明。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使之屈服。”这种理念在本质上与真正的生态伦理相违背。真的生态伦理,应该是“生命主义”的,它把大自然及动植物置于和人一样的平等地位来考量,每一种生命的存在都体现了造物主的美意,都有其不可剥夺的生存权利。人类只是地球庞大生物圈中的一员,人类不是处在中心的、发号施令的地位,人类担当不了创造、保护和救赎的职责,人类要做的,是克制和收敛自己“征服自然”的野心、欲望,不去侵扰其它生命的合法存在。这种生态伦理被称为是“大地的伦理”。
“大地伦理”的确立,需要人们从内心深处消除那些自以为是的观念和行为,树立一种谦卑的姿态,尊重造物主的法则,与世间万物达成和解。这不仅是爱心、责任和良知的问题,更是一个信仰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内心里没有形成对于生态的生命主义信仰,那么,他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对动植物的态度,就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限的。有什么样的内心生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外界生态。世界上的恶,不义,非人道,破坏,攫取,剥夺,虐杀等等,难道不都是从人的内心里生出来的?我们有责任用美国哲学家约翰・麦克道威尔所谓的“内部经验”,去感触自然的痛苦,抚摸动植物的伤口,深入认知生物圈的共生关系,培养自己的内心生态的圆满境界。
对于文学而言,任务就更加重大。在中国古代文学里,我们尚且能看到“斧斤以时入山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的警句,能看到“池乃为鱼凿,林乃为禽栽”的人道风范,能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惊叹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怡然,能看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物我两忘之境界,何况今天,人类所面对的生态世界早已是充满危机,严重得不能再严重了。在国外,无论俄罗斯、北欧还是美国,优秀生态文学给我们的启示和净化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那些优秀文本的字里行间,都在尽量克制着人类的骄横与偏见,具备一颗“生态之心”。
其一,敬畏之心。
欧美生态文学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对造物自然有一颗敬畏之心。在基督教神学里,世界万物包括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大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均为上帝所造,上帝才是自然的主人。人同样作为上帝的所造物,不是在自然之外,更不是居于自然生物圈之上,人同样“处在造物之中”。造物自然归上帝所有,因此,人就无权为所欲为地攫取自然、剥夺生命,相反,人对自然要有敬畏,小心遵守与上帝的立约,做好万物看护者的角色,并“只能通过使世界完美才能完善自身”。
这一思想根深蒂固地贯穿在欧美生态文学之中。我们看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普里什文的《鸟儿不惊的地方》《大自然的日历》,就会深切感觉到他们的“神灵启示下的文学”与我们国内那些喊着环保的文学有何不同。如果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在宣教基督教“造物自然归谁所有”的同时,更多的是披露人类工业活动和化学物品对自然和生物链的严重戕害,以“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观点”开启了现代环境保护运动;那么,俄罗斯“伟大的牧神” 普里什文的文字,则更加渗透着一种天命意识,一种敬畏的气息。这位生活在苏联革命年代的农艺师,对你死我活的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一点都不感兴趣,他把大自然当作自己的避难所和老师,在俄罗斯广袤的平原和森林浆果、水滴的呼吸中,“激发起了对人类秘密的神圣敬仰”。
其二,对话之心。
人不光和人对话,人还要与自然对话。人与自然的对话体现了人处在“造物之中”的谦卑姿态,更是人的生命感觉向另一世界的诗意抒发,它会达到一种移情和通感,开启生态诗学的美妙门扉。甚至可以这样讲,不晓得与自然对话的人,不光写不好生态文学,连其他的文学也写不好。
海明威小说善于塑造“硬汉”形象,《老人与海》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圣地亚哥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故事,他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连同他梦见的金色沙滩上那个强有力的狮子,让无数读者受到鼓舞。不过,《老人与海》也可以从生态诗学的角度来解读。圣地亚哥是有一把硬骨头,饱经沧桑,性格却不服输,像渔船上的钓索一样结实坚韧。不过,他的出海捕鱼,绝不是为了要征服自然,要战天斗地与海洋过不去,而完全是为了养活自己,这跟羊要吃草、狼要吃肉一样,本质上属于不破坏生物圈的生态行为。而且我们发现,老人也将自己当作是这海洋生物链中谦卑的一员。他将海洋看做仁慈美丽的女性,“她给人或者不愿给人莫大的恩惠,如果她干出了任性或缺德的事儿来,那是因为她由不得自己。”他替海龟伤心,看到海面上的小燕鸥找不到食物,他就替鸟儿伤心,觉得“鸟儿的生活过得比我们的还要艰难”。老人和他的船被一条1500磅重、18英尺长的马林鱼在大海上拖着走了两天两夜,人跟鱼体力不断消耗,疲惫之极,在大海的夜空里抚慰他的,除了回忆往事,就是和那条企图搞垮他的庞然大鱼说话。他把兜圈子的鱼称为他的兄弟,沉着,惊人,崇高,是好样的,“你要把我害死啦,鱼啊。不过你有权利这样做。”不难看出,圣地亚哥是把海洋及其生物当作有知的生命来对待的,他理解它们的处境,尊重一条鱼作为鱼的“鱼格”、灵性及尊严。同样也因为一个渔夫的尊严,他必须捕获那条鱼。
其三,回归与和解之心。
生态道德范文3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性行为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生态道德范文4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生态道德观;道德教育。
引言。
生态道德观(生态伦理或生态和谐理论)是一门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和生态关系的新兴伦理学科。几十年来,生态伦理学在西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践成果,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我国目前在生态道德方面的理论研究水平不高,还没能形成体系,在德育教学中重视不够,在实践运用方面也落后于西方。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培养生态道德观,必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的范围之内,使其成为新德育的一部分。故此,本文就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的培养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生态道德观的由来。
生态道德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人类对于自身征服自然能力的认可与满足,另一方面又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身行为反思的结晶。反观人类与自然的交往史不难看出,一方面,人们习惯于把自然环境看作是人类活动的空间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与自然之间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完全可以不顾一切,不断地根据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待自然、改变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能力的限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下。农业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唤醒了全体民众、乃至统治者,不得不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把自然当做高高在上的神灵顶礼膜拜。在没有现代工业支撑下的小农经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微乎其微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了绿色和清洁的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在为人类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危机、土壤退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对人类的自身生存提出了挑战。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卡逊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辛格的解放动物的伦理学、丸山竹秋的地球伦理学、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构成了和谐伦理发展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为生态伦理学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么何为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观是指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在我国环境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环境现实认识有误、观念滞后等情况。建国后,国家生产全面恢复,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带着“人定胜天”的思想,受错误生态观的指导,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低效率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三江源的原始森林的消失,洞庭湖的水面积锐减等,这也没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落后的粗放的发展和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水土流失、污水横溢、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的快速消失等,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势在必行。
2.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要求必须培养生态道德观。
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种种弊端,具体表现在:
首先,理论研究滞后,思想上重视不够,学科体系不健全。有关生态知识的教材缺乏,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的教学;各种教材中有关生态的知识太少,且不系统;各种考试中有关生态知识的,少之甚少;德育对象仅限于学校里,忽视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公民生态知识得不到普及,从主观上制约生态道德观的养成,难以用生态道德观自律。其次,从教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生态知识的缺乏,学校的德育师资也显得薄弱,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缺失,生态道德观的养成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让生态道德观的培养变得迫在眉睫。
(二)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生态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一直居于次要的地位。结果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忽视。因此,必须认识到培养生态道德观的重要性。
1.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他们必须具备契合时展要求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素养。将生态伦理纳入德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权益,并通过自己的表率行为带动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
2.培养生态道德观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生态道德教育丰富了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通过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懂得人类应该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自觉维护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要形成对后代以及其他生命形式承担责任的道德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提升,还要在价值观念上有更新的认识,在道德情感上有更好的体验,在道德意志上更加坚定,从而促进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3.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道德素质的要求。首先,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越多的人,越需要以生态道德自律。其次,具有生态道德的高水平人才能影响公民道德的建设。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道德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性行为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象,只有比普通市民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才符合新形势下学校德育的目标。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观培养的策略。
生态道德范文5
1社会环境对生态道德建设的影响
在社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生态道德建设需要对已经具备固定模式的社会道德理念进行再造。这个整体的再造过程,要严格的依照生态道德的演变规律以及系统建设的发展诉求,要使得社会中的多个主体以及各行业领域都能够得到全面性的覆盖。并逐渐的形成一个可以依赖发展的建设系统,从而通过多方面的协力得到有效的推进。正是由于此,生态道德建设的影响力极为深远,是牵涉社会整体的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再造工程必然会触动社会环境中的特定状况,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以及消极影响。
2生态道德建设的环境影响因素
2.1体制环境因素
正如本文前面所述,生态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性质的系统工程,需要的是有组织的协力推进,这就要求这生态道德建设,必须构建出领导、管理以及组织等基础的体制[1]。就我国的社会建设以及发展而言,生态道德建设必须要党与政府互相作用,肩负起我国的生态道德建设重任,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构建出生态道德建设政治职能,领导能力越卓越,组织管理的效果越明显,对生态道德建设的贯彻落实越全面。同时生态道德建设还要求着社会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构建出基于生态道德文明的教育教学等社会发展体制的相应改变。生态道德建设工作是否能够得到全面的落实,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否属实,都受到体制以及社会发展规划的影响。
2.2法制环境因素
在人类生活的空间中,道德与法制的关系密不可分,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稳定繁荣都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密切配合。法律是硬性的社会规范,是他人制定出来的强制性律法,而道德是软性的社会规范,是自主的价值导向[2]。法律这种硬性的社会规范离不开社会群众自主产生的道德观念,离不开社会群众自发产生的自觉道德理念,而社会中良好价值导向的道德形成同样也离不开强制性的硬性法律社会规范,离不开社会群众对法律产生的敬畏感。生态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要构建合理的体制以及各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样需要法律的外在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生态道德规划逐渐演变成生态道德责任,从而激发社会群众对生态道德建设的热情,对生态道德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2.3经济环境因素
生态道德建设是社会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在实际的生态道德建设过程中,经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生态道德建设工作在经济发展领域中成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经济环境因素制约着生态道德建设,经济环境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生态道德建设遇到了极大的难题,如何引导经济环境从对经济利益的重视转向生态经济发展,是生态道德建设顺利在经济环境中开展的关键[3]。这就要求着经济市场要逐渐完善自身的秩序,国家加强对经济导向的多方面控制和管理,优化现有的经济制度,从而将生态道德建设逐渐融化到经济环境中,使得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成本核算等经济环境向生态道德建设方向推进。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道德的建设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中十分的重要,依赖于社会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生态道德建设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需要通过长远的规划,才能科学的推动生态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强对生态道德建设的各类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从而形成整体的战略发展体系,使得生态道德建设被有效的贯彻落实。
作者:付海燕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杨立新,张新宇,高原.论生态道德建设的环境影响因素[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10:35-38.
生态道德范文6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最早倡导者陈寿朋提出:“生态道德作为一种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1〕生态道德教育即是对公民进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教育过程。大力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对于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建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生态道德教育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理论上存在一些不足,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
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困惑在于:内容迷失,制度需要规范,内容单薄,方式单一,资源匮乏等。〔2〕还有学者认为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弊端主要有:“生态德育”的内容比重不足,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思路缺乏前瞻性和人文关怀,道德约束机制不完善,手段单一等。〔3〕上述学者的研究指出了我国当前生态道德教育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上。内容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单薄,亟待进一步丰富充实。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迷失,亟需进一步鉴别取舍。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比重偏低,需要加大比重手段上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教育手段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效果不明显。
要解决我国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问题,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必须以前瞻性的教育思路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手段,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一条可行之路。
国际环境协会前主席科罗拉多指出:“建立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契机和出路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4〕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更是不乏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其大部分内容与我国当前公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基本适应。我们应该大胆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生态思想,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生态思想融入到教育过程中。特别地,应该从内容和手段两个方面,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和生态手段,从而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手段,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否依然普遍地被现代国民认同和遵守,这种保存传统美德的信念和方式又是否符合时展的特征和社会进步的需求”。〔5〕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要流派――儒释道三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挖掘、学习和继承这些生态思想对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儒家文化生态内容的生态道德教育意义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主要在于阐述和论证“三纲八目”。三纲即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八目即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三纲八目”的核心在于修身和治国,其中的生态内容也非常丰富。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意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天、地、人实现有节制的互动,反对将人置于任意处置自然的地位。也就是说,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要遵守自然规律,在规律的限度内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经典《易经》首先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易经?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易经?序卦传》)这句话阐述了人产生于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易经?乾卦》曰:“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经?乾卦》)这句话阐述了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的身心规律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即是“天人合一”。高质量的人生在于实现“天人合一”,在于人向自然的回归。儒家至圣孔子曾经发出“知我者其天乎”的感叹,也显露出“五十而知天命”的豁达,从“天知我”到“我知天”显示了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发端。儒家亚圣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将人性和天统一起来,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北宋张载,他在《正蒙?乾称》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张载指出,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根本原因在于“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本质上的统一,因此人能够认识自然,认识自然和人自身达到极致便可以成为圣贤。随后,南宋朱熹指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人也;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朱子语类》卷十七)陆九渊更是描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6〕在“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之中人和自然乃至人和整个宇宙都合而为一,人和宇宙不分彼此,人和宇宙和谐共生。综上,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将人和自然、人和宇宙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7〕因此,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思想重要补充和有力佐证。
儒家主张“节用依时”。孔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依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8〕表达了勤俭节约,用之有度,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思想。同时,“不违农时”和“斧斤依时入山林”也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秦汉时期刘安提出了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指出了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超过自然规律的限度。还包含了爱护动物,保护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还是重要的生态手段和措施。儒家的“节用依时”思想反对奢侈浪费,反对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和破坏。对解决当今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意义。它为公民生态道德的形成提供了感性的材料,也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和措施。对于公民养成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的生态道德理念,增强公民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综合利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儒家主张“仁民爱物”。“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儒家的一切思想均是围绕“仁”展开的。“仁”更体现了儒家的生态理念。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仁”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人和人之间,也适用于人和自然之间。在人和人之间即是“仁民”,在人和自然之间即是“爱物”。要求将“仁”的原则从人类社会扩展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要求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万物。明学大师王阳明更是对此进行了形象描述了:“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大学问》)人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悯恤之心、顾惜之心的对象不是仅仅限于有生命的人类和动物,还包括无生命的草木和瓦石。达到这样修养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儒家的“仁民爱物”不仅承认植物、动物乃至整个自然界都有内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权利,而且也自觉地把人的天赋爱心由传统的人际道德向生态伦理扩展,从而构成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最主要的内容。儒家的“仁民爱物”思想是一种深厚而宽广的道德关怀。它对于培养公民的生态道德情怀,唤醒公民关爱动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生命教育的展开。
(二)释家文化的生态内容
释家主张“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利他施乐”、“净土理想”等。“众生平等”论证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平等。“大慈大悲”说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强大动力。“利他施乐”指明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切实行为。“净土理想”则建构出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模板。基于这些生态思想,释家还延伸出了一系列的生态实践。戒杀、放生、节俭、素食、饮茶、造林、护林便构成了释家生态实践的具体手段和措施。这些行为保护了动植物资源免受破坏,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释家文化的生态维护功能主要在公民旅游过程中实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深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接受了生态道德教育。游客漫步于名山大川、品尝着清香的素食、欣赏着反映高僧朴素生活的碑刻铭文,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不就是“诗意的栖居”吗?低碳、节能、节俭的生态消费理念很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