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小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过程,而且也是小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活动。由此可见,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让他们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以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他们已经学习过的文化知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小学生自觉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运用实践进行操作,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还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善于站在小学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小学生真正养成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认真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引导小学生融入数学教学的情境中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是比较现实的,小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到数学知识,然后再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小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和他们已经学习的知识出发,尽量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此,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创设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充分激发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自觉地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当我们在进行有关统计的简单知识教学时,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准备去批发一批商品进行销售,但又不知购买哪种的商品容易销售,所以他打算做一次调查。教师引导小学生想方设法进行统计,并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或者调查到的结果,为他出谋划策。这样,小学生就会带着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和情境进行学习,也在不经意间激发了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拉近了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二、引导小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
其实,小学生的智慧都在他们的指尖上。因此,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就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想象更为丰富,而且还能够让他们获得直接的社会经验和亲身感受,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可见,对于小学生而言,积极引导他们动手操作与实践,无论是在知识上、能力上、情感上或者态度上,都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体验到学习小学数学的乐趣。比如在进行有关正方形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采用剪拼等方式把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在自己动手操作中明白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同正方形的边长、面积之间的关系。
三、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与学习
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与学习,是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之一。一般而言,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种对知识的需要与渴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求知者、发现者与探索者。实际上,当小学生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惑时,他们自主性探索与学习的欲望就极为强烈。比如当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学生对自己的玩具等感兴趣时,他们一般都会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但是,那不是在破坏,而是在进行探索与研究,那是他们求知欲望的表现。学习小学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小学生通过自主性探索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教师要积极创造一定的环境与氛围,合理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学习与探讨,进而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和探讨数学。一般情况,对于小学生是自己发明、自己创造的东西,那么他们的理解和认知就更为深刻、透彻。比如在教学有关比的性质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过的知识,对及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自主分析、探索,然后通过举例、证明等方式,不断总结规律,进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四、引导小学生运用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引导小学生运用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清楚,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作用,将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础。这就是说,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就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必然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及运用数学,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与自身成长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此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问题,让他们用身边的事和物,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有关知识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活动来进行,看谁算得准,算得快。这样,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进而深刻体会到小学数学的价值,进而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的主体即是小学生,在小学教学中也应把小学生放在首位,认真研究,从而找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小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小学生来进行的,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小,心理思维不成熟,对数学学习认知不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教授热情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对小学数学的认知。对今后数学的延伸学习造成影响。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九九乘法表时,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建立初步的乘法概念,而这些都有些理论化,比较没有趣味性,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稍微迎合W生的思维心理发展,就会让学生觉得上数学课很无聊、很枯燥,没有趣味。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应该时刻注意小学生的心理思维发展特点,适时的加入一点生动化的教学手段,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中除了考量学生的自身特点之外,还应注意小学数学的特征。小学数学有它本身的严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的特点,但是小学数学的教材编辑也有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在教材中加入了具有趣味性的图画和例子,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学生的阶段性特征为引导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提出:“以生为本,能力第一”的要求,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成熟,尚处于培养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以引导为主,在教授数学这门抽象的学科中,更是要重视概念引入的重要性。小学数学的概念引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对象的特殊性,还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概念引入的重要性。
概念引入,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时运用某种方法手段来引入概念,以便于教学对象更容易理解。比如说,小学数学加法的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加法的意义,就会用买东西的例子来引入加法的概念教学,因为买东西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将具体抽象的概念生活化,这也算是概念引入的一个好处,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概念引入主要的重要性。概念引入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就是小学生,而小学生有他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心里思维发展不稳定、不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有着无限的好奇心,总想着一探究竟。而教师就应该把握这个时期的机会,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以便于学生往后的数学学习。所以,一个良好的概念引入,不仅能够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还能够对学生现在和往后的学习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概念引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事物总有两面性,数学教学也影响着两个人,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概念引入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对教师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不再为抽象的概念如何被理解而困恼,还提升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良好的概念引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对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
三、多元教学,合理建构
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要求严格的学科,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就开始培育学生的逻辑性,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数学、认识数学、爱上数学。教学中,强调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从小培养学生对逻辑思维的培养,自主、创造性的学习。因此,可以借鉴下面的学习方法进行:
首先,设置疑问,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这个方法如今已经是比较普遍的方法了,好多数学老师都会在教学时,设置疑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数学学习的氛围中。其实,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概念引入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来寻找学生喜欢的点,进而导入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就必须面对小学生,面对他们的一切,包括他们的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好比较形象,在概念引入时,可以创立比较形象比较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好懂的概念。这不仅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也帮助教师的数学教学。
其次,简单的概念直接导入,复杂的概念就剖析引入。对于比较简单的概念,我们可以直接引入,开门见山的解释说明。不需要太多的手段方式去解释,解释的多了可能对小学生来说会产生反作用。对于复杂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来研究,一起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是也要注意主次关系,尽量抓主要意思,抓关键点,以便于小学生的理解。
最后就是让数学回归生活。小学数学是基础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因此,我们要创设数学知识应用的条件给学生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自己解决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具体的可感受、可体验的知识,让数学生活化。学生学习教学时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对学习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感彩,对一切陌生的事物深感好奇,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贴近生活,让他们早早的感受到数学的“有用性”,他们才会较快的进入学习角色,体验数学的魅力所在,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
总之,小学数学的多元教学是要和传统大满贯式的教学方式告别,变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位,教会学生寻求探究问题的方法,自主、合作的学习,用旧知识领会发现新知识,扩宽学习内容和学习渠道,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洪平.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4).
[2]罗乃忠.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内蒙古教育:D,2016(4).
[3]杨艳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趣谈[J].求知导刊,2016(15).
[4]郭瑞清.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6(26).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3
小学数学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多以图本并茂的形式展开,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还处于认知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是从最初的模仿能力教学、机械的技能训练教学等逐步向抽象的推理性教学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
而现代的数学课本正是根据这种转变规律,合理地在书本中穿插一些图片,其目的就是应用图片等形式降低教学的难度,在
图片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图片教学这一特点,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
二、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教学,体现数学的应用美
数学思想源自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处处有数学的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怎么应用公式和数学思维,还要知道学生在生活中怎么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直接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符号作为课堂教学。比如,生活中常见的人民币,可以做简单的加减算法教学;闹钟,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字教学和基本换算能力的培养等。
数学是生活相互交流的工具,只有让学生真正融入生活中进行交流和沟通,才会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之美,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语境,使数学更加有趣
多媒体技术的诞生,结束了单一的板书教课的时代,使得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模式也从以前单一枯燥的数学练习题训练,开始向基础题型为主,创新型教学为辅助的多种教学并存的模式转变。教学PPT等教学方式,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的教学内容甚至可以通过简单的动画体现出来,不仅大大降低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的难度,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声文等形式,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课堂当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又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数学实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生活中不断地拓展,让数学助学生放飞梦想。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4
关键词:情商 小学数学 教学
长期以来,人们对情商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系问题缺乏整体的认识,导致部分教师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智力因素,而不从情商方面找原因。我认为,情商对于人的影响力极大,学习成绩的好坏,事业的成败,都有情商的原因。探究学生情商与学习的关系,将会使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你豁然开朗,走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的困境,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前景。
一、情商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众所周知,情商包括人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一切活动是在人的意识调控下实现的,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有意识的,肯定的态度,就会积极主动地关注、参与。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即通常所说的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学生一旦树立了“我要学”的理念,就有了强大的内驱力。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教学双方就会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共同托起提高教学质量的太阳。
人对数学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只能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产生,并获得发展。小学生思维活跃,随意性大,自觉性较差。教师要注重情商因素,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学生情商因素,激发学生兴趣,效果不错。如讲解分数时,将一根绳子对折剪断,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和“二分之一”的概念,再将一半对折剪断,再对折再剪断,让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在教师引导下,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如让学生用硬纸做圆柱模型,从模型的开合中有了圆柱体与长方体的关系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圆柱体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根据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教学虽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其抽象性与概括性往往使部分学生感到乏味,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讲三角形内角和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考老师的游戏:课前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任意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上课时,随意叫学生说出自制三角形两个内角度数,老师都能准确答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当学生急切地想探索其中奥秘,积极投入学习新知识之际,我将定理:“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180°”写在黑板上。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就是根据这一定理,迅速准确得出已知两内角度数时的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的。
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情商因素,留下让学生思索探究的空间,即通常所说,“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让学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的兴趣,非常必要。如讲授圆面积后,让学生思考:半圆面积、扇形面积如何计算。这样,既引发学生探究和思考,又在成功后充分享受“跳一跳”摘下果子的愉悦,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健康成长。
教学实践证明,关注情商,利用情商因素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情商有助于发展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让学生走近数学,喜爱数学,学好数学。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发展和丰富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体验,充分利用情商因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智能,即由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乐观自信思想,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数学。要充分运用常识教育方法,不断激励学生进步,要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每个人的亲密关系,培养热爱数学的美好情感。
我担任班主任时,利用班会时间开展有关数学的即兴演讲活动。一位学生在演讲中声情并茂地说道:“假如没有数学,科学研究将无法进行,人类的生产活动将无法开展,生命将失去精彩,生活将失去韵味,世界将一片暗淡。”通过这样的活动和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数学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了学好数学的决心,从思想上完成了由“要我学数学”到“我要学数学”的转化,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社会生活及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如让学生称体重、量身高,从数据中体会健康之美。如让学生观察飞机、火车、汽车的运行,感受到速度之美。让学生对环绕速度(7.9km/s、第一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第三宇宙速度),认识人类航天之美。从买东西,购衣物,看建筑等活动中感受数学的精确完整……。数学之美无处不在,数学之美装点生活,数学之美激励人生,数学之美创造辉煌。
三、情商有助于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使学生锲而不舍地学习数学,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数学集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综合为一体,要学好数学,殊非易事。而学习的特性是日学日新,不像学技艺,可在不断重复中熟练,要学好数学,需要学生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自觉性、主动性、坚毅性和自制力。锲而不舍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在思考数学问题,就连卧病在床,也要思考,演算数学题,在数学领域刷新保持世界纪录,谱写一曲歌德猜想之歌。数学家华罗庚读大学时,每天凌晨4时起床学习,终成大器。霍金躺在轮椅上,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数学,研究物理,成为数学与物理学泰斗。所有数学家的成功,都是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的结果,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情商因素,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在教学实践中,随时掌握学生心态,充分利用情商因素,启动赏识教育机制,注重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结果,回报丰厚,学生数学成绩大面积大幅度提高,验证了“天道酬勤”的道理。
综上所述,情商与智商、德商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学习、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利用学生的情商因素,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对数学的良好情感,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产生学好数学的强大内驱力;有利于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总而言之,情商,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参考书目: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感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61
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提出问题
问题的发现建立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有问题才会去思考。我们都知道,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要想让学生通过问题来提高思维能力,这个问题必须有探究的价值,能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必须是学生切实感到困惑,想知道为什么,怎么办,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反之,如果问题只是为了走形式,没有一点探究的价值,就会影响课程价值的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提出好问题,对于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促进的作用。那么小学生怎样才能提出好问题呢?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提问的浓厚兴趣。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安分守己,做一个乖学生,这样下去,学生容易形成依赖心理,以后即使遇到问题也不去主动提问和思考,有了不同的见解也不敢提问,日积月累,学生会面临大量的困难,对学习丧失信心。实践证明,只有在最放松的状态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的创造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达到一触即发的效果。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把课堂的提问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有创新意识,教师就要及时肯定,使他们养成质疑的习惯,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问题,另外一方面,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教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开始,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没有问题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选择和学生贴近的生活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进而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比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先安排学生自主去超市购物,保留购物小票,并把它带到数学课堂上,在小组内交流在超市购买了哪些物品,然后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很快,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学们争论着,自主发现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式,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取长补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加强了课堂上的多向互动交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不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种多样,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才能以数学的角度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而灵活地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三、提高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多数学问题都是一题多解,学生探究的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可以以具体的问题为例子,引导他们从多个渠道去尝试解决,并把各种方法列举出来,看看哪个学生解题方法最多,最简单、有效,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因此,其数学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现在的辅导班盛行,学生在幼儿时期就接触到了数学基础知识,因此到了小学阶段,学生表现出的数学能力也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帮助,使不同学生都能获得进步。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善于鼓励和肯定学生,努力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树立其自信,促进学生身心综合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四、注重辅导,转化学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于学困生要做到多关心、多帮助、不放弃,让这部分后进生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关爱,感觉到班级的温暖,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困难的原因,坚持对症下药。抓住机会进行辅导,通过兵教兵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促使他们逐渐进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家长的监督和帮助下,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心理。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小学生对什么都感到好奇,都喜欢问为什么,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通过问题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小学生还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游戏贯穿在课堂活动中,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轻松地学到数学基础知识,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小学生还具有求异创新的特点,尤其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喜欢探索新知识,对学过的或者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太感兴趣,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总而言之,教师要做个有心人,通过一切教学手段,让学生愿学、乐学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和各抒己见,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正确的人格意识。同时,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数学课堂成为创造的课堂,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小学数学教学范文6
一、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
课堂是教学最直接最简便的学习场所。小学数学课堂用语结构要简单、易懂。教师在备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用纯正普通话、形象的语言、惟妙惟肖的神态模仿教材中的人物,使学生感受较为纯正的普通话,少受方言和母语的影响,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美。达到学生个个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目的。
二、教学中的非语言艺术。
教学中的非语言因素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有意作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的总和。教学非语言艺术是教师灵活巧妙地运用非语言进行表情达意,达到目标的一种创造性的行为。
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数学教学中的非语言表达是在真实、自然的现实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的非语言因素,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现象、思考数学问题,透彻领悟数学知识。
三、教学手段"灵活"的艺术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单调重复的教学手段自然无法给人以任何的美感,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必须随着教学目标的不同,而寻求最优的状态。"因此,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围绕一个"活"字,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动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具体地说,是教师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节奏、图像等手段,创造具体、形象、直观的审美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活动。
为达此目的,我认为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1、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选择教学手段。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利用讲故事、寓言,做点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利用卡片、实物、图画、幻灯、简笔画等手段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3、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数学知识。
四、教学中的情感艺术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的教,学生才会有感情的学,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情感因素的有机参与,做到以情为动力,以理为依托,情理交融,互相促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艺术节奏
所谓教学艺术节奏是指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旋律性变化。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整节课的节奏若能体现音乐性,就会给人以艺术享受。如果45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一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语速太快了,像放连珠炮一样,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因此,教师授课时的声调高低、速度都要适宜。讲到主要的地方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这些都是我们教学当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