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慈母情深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慈母情深教案范文1
我还是试教了,是希望能给别人体面的感觉,让自己有流畅的错觉。这次教的是《慈母情深》,是在五年级大班中教的,感觉还不错,尽管是下午,尽管人数多,但他们的配合还很不错的,在理解上面也都比较到位。这让我感觉也对得起他们,不致于误人子弟了。于我,则是得到了不少的启示。收获之一便是有了大致的时间感,这堂课我是一点不拉地按教案一步步走下来的,因而真实地体现了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结果用了55分钟,已超出课堂15分钟,尽管学生学得认真、听得仔细,感情也较投入,也没有影响其它的课,但我觉得这堂课还可以精炼,还有不少地方我自己接得不够快,对步骤程序不够熟悉,有不少依赖了设计文本的东西阻碍了生成时的简约。还有一部分内容则是可以砍掉的,便只需去掉了。
其二是碰了壁。原本自己觉得很得意的设计没想到却破坏了整个效果,比如原想让学生在噪声里体会那种对话的困难和嘈杂的一段,却没料学生却走不进去,有个别竟还觉得对话分角色时称呼的好笑,有不少人走了进去,却没有将对话读好,不是太乱,就是没有大声地“喊”。当然,这跟音响设备不能放出震耳欲聋的噪声有关。
其三是发现了自己意外生成的能力。原本设计上的缺陷没有在设计时发现,却被我在课堂上自然地完美地演绎了,那些粗糙的东西在我的课堂现场里被自己还算不错的语言平滑地带过了,这不能不让我自己也感叹起来。我殊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在课堂上有这样的应付能力和即时生成能力。
其四,还是要谈自己准备的不足。生疏总是通病,这不仅是备课的生,而且是对课文理解的生。上课的时候,我总在寻找打动自己的那些情感,却怎么也找不到,我很奇怪:为什么在我一看到这篇文章时就有的那种感动,到现在越来越淡,甚而没有了呢?我也简直不敢想像连我自己都没有感动的情况下,我还怎么去感动我的学生。这生疏当然还体现在对设计的熟悉上,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自己也还得记清楚几个步骤,更重要的是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地作及时调整,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课堂上感觉真正是在上课,而不是在做课。
慈母情深教案范文2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打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探讨学生审美教育的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把它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人们对审美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心和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看,“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教育和教育思想基本上仍占据着主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学校审美教育的提倡、重视和研究,更有其迫切性和特殊的重要性。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语文学科与审美教育有着许多天然的联系,如都具有情感的、形象的、直觉的等特点。一方面,语文为语言文学,主要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工具,这使它不同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另一方面,语文虽不是独立的艺术门类,但作为语言文学,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审美性。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等都是文学体裁。这些都体现了语文学科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审美性的特点。
除此之外,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互为手段。语文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有力手段;反过来,审美教育也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手段,语文学科本来就兼具艺术性,语文教学必须融进美的因素,运用审美的把握方式,才符合它的学科特点,也才能使语文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鲜活生动起来。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联系,两者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1.钻研教材,发掘“美”
要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老师首先要有审美的眼光,要从美的角度研究教材,处理教学内容,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美的元素。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一本语文教材可以说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是一片五彩缤纷的美的天地:桂林山水、大海潮音、名胜古迹、异域风光——自然美令人赏心悦目;长城、颐和园、藏戏、吊脚楼——创造美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鲁迅、居里夫人——人物美催人奋发向上;《慈母情深》的母子情、《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子情、《难忘的启蒙》中的师生情——人性美真切动人……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中蕴含的各种美的元素细心品味,反复推敲,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元素融于教案中,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这种美。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应用的现代教育手段,其应用效果最好的即是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容量,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直观有效的信息展现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描写自然界美好的文章,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网络上搜集到的相关图片、歌曲等,按照审美教育需要制成flash,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文章所描写的事物、景色,真正理解文章作者所要展现的美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产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之情。这样运用现代给予技术使学生感受自然美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不单是要使学生能够感受自然美,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感受语言文字运用的美妙之处,这同样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都是教育工作者精心选编的,其中自然不乏语言优美的文章,因此,使学生感受语言运用的美妙也是审美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3.放飞想象,品味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品析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要领会意境,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径,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
例如教学《五彩池》一课,课文的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写了五彩池的形状大小和池水的颜色,其课文意境优美。我在让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后,放了一段五彩池风光的录像,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从而扩展思维想象五彩池的美,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这就是想象美。
4.拓展延伸,学习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审美教育的归宿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诱导他们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比如表演,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再创造;进行写作练习,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可采用续写式、仿写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训练。
美育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作欲,将单一的语文知识学习转换成全方位的真善美,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力、阅读力、写作力、表达力。因此,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慈母情深教案范文3
教师讲课心得体会1
我镇四位优秀青年教师在中心小学举行讲课比赛,为参加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做准备,四位参赛教师精心准备,为我们呈现了四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
韩雪老师执教的《酸的和甜的》
在自主识字环节,为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进行高效识字,韩老师采用了很多方法巧妙识字:
生活识字:从生活中的味道进行课前谈话,自然引入对“酸”认识,如:在平时生活中,你都在哪见过酸?
句中识字:如韩老师出示句子,学生先读句子,然后认读其中的词语: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引导认识“葡萄、狐狸”。
看字形识字:串字像什么?
规律识字:老师指大屏幕认识“狐狸猴”,引导孩子说“狐狸猴”有什么相同的部分,反犬旁的字还有哪些等,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汉字规律,牢记生字。
韩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朗读的训练,训练方式非常独特,孩子读书也非常有感情,抓重点词,理解句子。
陈燕老师执教的是《掌声》
课文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陈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情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
吴海员老师执教的《长城》
一堂课下来,我不但感受了吴老师那饱满的教学热情,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到了老师他那扎实的教学功底。老师的课堂教学,抓住了关键词“奇迹”,围绕这个词找重点句,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教学第3自然段上。而在教学这一段时,又主要是抓住了3个重要的句子。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3、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来进行解读这一段,重点非常突出。老师的课研究的主题是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时,老师能先抓句后抓词来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不但落实了教学重点,同时也为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本堂课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地方,值得学习。
胡芳红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如补充三个描写母亲形象的句子,课文以外的小说中的文字补充,音乐渲染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和感悟,在学生理解领悟的基础上指导读,显得那么自然,水到渠成。教师的语言朴实感人,毫不做作,富有感染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恰到好处,整堂课给人很舒服的感觉。
总之这四位老师的教学各有特色,整堂课都凝结着她们的智慧和汗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她们从这次活动中能收获很多,从她们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
教师讲课心得体会2
10月26日到10月30日,我有幸来到临沭县参加了市品生讲课比赛活动。纵观本次讲课比赛,各县区选手的整体实力越来越强,无论是讲课教师的个人素质,还是课的设计理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对品生课程生活性和活动性理念的把握都比较准确、到位。个人感觉在充分体现课程理念的同时,以下几个方面还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
一、教材把握的准确性
每位讲课教师在参赛之前,最先接触的是教材,教材解读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课的整体设计和课的成败,所以教材的准确把握很重要。
如《爱在我们身边》一课中,教师讲解了生活中父母的爱,老师的爱,社会的爱,层次比较清晰,但是本课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初步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感激,体验付出的快乐。对于教材的理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来把握教材。有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同伴的力量,进行教材解读的碰撞和交流,从中,你也会有所收获。
二、活动体验的目的性
本次参赛的课例,教师都能设计充分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充分地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但是个别活动的目的性不强,不能有效地把握教学目标。
如《努力就会有收获》一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形成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会有收获的意识,教师补充了女兵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训练的录像,录像中一个女兵为了训练,脚都磨破了,为了坚持训练,她竟然把靴子剪了个大洞,她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个活动的目的性特别强。接着,教师又让学生亲自进行了“勺子传球”的体验活动,刚刚形成的道德意识及时得到了巩固和提升,在活动中,学生也深刻感受到了努力的重要性。
三、活动体验的生活性
学生在进行活动体验的同时,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
如《生活真方便》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身边周围的设施给生活带来的方便,教师设计了“你言我语说方便”的活动,学生通过微信的方式把自己拍下的设施图片发给教师,教师把它做成课件展示给全体学生,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的设施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汇报的欲望,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汇报中,学生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生活设施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四、活动体验的实效性
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让活动流于形式。活动开展前,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发挥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活动;活动开展完以后,一定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同时,教师要注重活动开展中,学生的过程性表现,这些也可以作为课的有效补充,深化巩固学生的道德意识。
如《我在长大》一课中,教师把学生分为衣帽组、玩具组、身高体重组,让学生用自己所带的物品,试一试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玩一玩小时候的玩具,量一量自己的身高、体重,学生充分地自由活动,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全班汇报。接着,教师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本领,并且从懂事和感恩等层面展示了自己的长大。多个角度、层面的展示交流,学生充分意识到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如果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这样,活动的实效性会更强。
教师讲课心得体会3
参加这次比赛,我认为大赛有以下几个优点:
1、各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亲自参加听课活动。来助威来鼓舞士气。教学方法不一,大部分的课堂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2、参赛教师均备课充分,熟练掌握了授课的基本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强。特别是形式多样的分组教学是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
3、运用多种多样化的教具作为实施本堂课的辅助手段,使课堂直观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抽象与实在,课堂与课外联系起来。
4、本次比赛教案、教具全部都是自行设计制作的,比如刘XX老师的数学课,开始利用一个手工剪纸“囍”子来要同学认识到对称的感觉。无论从讲课内容、选材上都体现“教具”的辅助功能,有现场大量的图片资料等等,资源非常丰富。
5、参加这次比赛,学到了不少新的创新,在他们举手投足间我感受到他们风情幽默、激情上进。上课时口齿清晰,条理分明,很有水准。这种语言,学生喜欢,有亲和力。
6、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精湛的教学技艺,它更需要激情与活力。试想一位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没有激情的老师在课堂上怎么可能用自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的气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呢?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今天教师自己的状态良好,进入操场会容光焕发,思维敏捷,进而会带动学生的学习状态,会营造出一种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生的学习情绪高涨。
7、利用有限的时间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挖掘策略实质,用策略指导教学设计,认真备课,做好参加县优质评选活动的一切准备。课堂上活动在精不在多,活动要有层次,活动的目的要明确,要把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使课堂上的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最好设计一个大情境,把各个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任务中完成学习训练活动。
8、要注意思考课堂上的细节问题,从细微处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思考,细究深层次的原因。
9、评价不但要全面,而且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评价要与展示交流相结合,与竞争相结合,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机会,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面向全体。
10、课堂准备要充分,尤其是要备好学生,掌握所教年级的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特点,改进完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的效率,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
一、通过这次公开课,自己先是谈几点自己发现的差距:
1、老师的引 这是自己课后的最大感受,但也是最深的收获。通过听课,以及和自己的'课作比较。我发现自己的课在引导学生方面做得还很不足。老师讲课突出的是引导,虽然自己的话不多,但是却能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一步一步很有层次和节奏。而且孩子还可以在课堂上一直保持很好的积极性和精神状态。而回想自己的课堂,很多时间内其实是在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自己带到哪里,学生就跟到哪里。想放手让学生实践,但是缺少必要的经验和方法。孩子一节课的积极性,根本保持不了很长的时间。同样是教,同事是引导,而我却是在指挥。 所以,今后自己还要多向别的有经验的老师课堂学习,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实现自己的领悟。在向老教师的学习中,抓住引导的时机、关键词,同时借鉴不同专家的教学实例进行学习和对比。在对比中抓住相同点,反复琢磨、反复感悟。
2、教师用语上的问题 教师的用语对于教学有很大的意义。自己的课堂虽然可以实现控制,但是还不可以收放自如。所以不科学的操控,就很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该认真时不认真,该放松时却提了一股劲。这样一来,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一头雾水,仿佛凑热闹一样,学习的一些关键也许就没有抓住。
二、本次讲课活动自己的收获:
1、信心 比赛前总是想一些消极的东西,但是比赛后,自己一下子收获了那份久违的信心。虽说自己是年轻人,但是绝对不能妄自菲薄。有了压力,应该看成动力。只用勇敢地迎上去,才可以让自己的头抬起来。
2、贵在积累 我不可能让自己在两周内成为专家,所以今后要注意自己自身的积累。现在上课我们提倡学生一课一得,那我就要求自己一日几得。只要能促进自己的进步,自己就不要怕累,动起来,勤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