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依法治县汇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依法治县汇报材料范文1
为认真抓好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依法治会水平,进一步增强全县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法制观念,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我们结合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就拓宽从源头加大对依法治县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开创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新局面。现将学习贯彻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明确依法治县工作职责
为更好地、顺利地开展好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县总工会及时贯彻部署有关法制工作任务。成立以工会主席为组长的“六五”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精心部署,合理安排,努力为全县广大职工群众服务。在机制上县总工会内部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抓好日常工作。
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不断提升干部自身素质
我们于元月8日,组织召开县总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学习贯彻了关于《法治建设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材料》及县委、县政府《关于表彰20__-20__年全县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通过组织学习,大家认为,我们要始终紧扣“依法维权,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主题,以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法律素质为目标,对工会的主要工作任务,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出新目标新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学习宣传工作,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意识,深入推进法制建设和“六五”普法工作,确保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取得新的成效。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扩大法制教育宣传形式
我们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地学习宣传,在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中营造浓厚的氛围。一是利用职工宣教阵地,在工会网站、工会信息等媒体广泛宣传普法工作,认真开展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江淮普法行”活动。二是通过职工文体活动,积极营造学习宣传的氛围。以形式多样的法制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以贯彻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全面推进“普法下基层、进企业”活动,不断提升全县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的自身素质。三是召开系统、行业工会负责人会议,对学习贯彻情况进行讨论交流,不断把学习贯彻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依法治县汇报材料范文2
根据主任会议的安排,我们这个调查组从10月13日至15日对全县“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听取了区司法局的汇报,还先后深入到黄金、桥头、四把、宝坛、乔善等乡镇,通过召开有乡镇有关领导、司法所所长、中小学校长、部分县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情况
2001年6月,自治县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决议》,我县“四五”普法工作正式启动。自治县人民政府按照《决议》要求,随即健全组织网络,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抓紧落实经费,加强队伍建设和骨干培训工作,及时征订发放教材、光盘、挂图等各类宣传教育材料,广泛深入地进行了宣传发动,认真落实了前期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自治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心,以服务县委“11237”工作新思路为目标,努力贯彻落实《决议》精神,坚持面向群众、突出重点、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指导全区广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在“三五”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增强和提高;各级政府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8月,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在我县召开了全市普法依法治理现场会议,我县的“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
1、领导重视。从我们调查到的情况来看,我县从县四家领导到部委办局领导以及基层领导对“四五”普法工作是重视的。在“四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的启动之初,县里就及时调整健全了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四家班子分管领导担任,县委办、政府办、政法部门、主要执法执纪部门和工青妇等24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由县委宣传部、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日常事务的具体组织实施及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行政村也相应成立了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形成了环环紧扣,层层落实的格局。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启动后,我县于2001年9月14日召开了全县“三五”普法总结暨“四五”普法启动工作大会,明确提出了开展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全县各级党委、政府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普法依法治理作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当作维护全县社会政治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了县、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在全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同时,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两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宝坛乡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还安排三千元普法经费。由于各级领导重视,促进了我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扎实而富有成效地开展。
2、措施得力。我县的“四五”普法工作有一个好的规划,明确了普法的重点对象和学习的重点内容,目标明确、突出采取四种形式和五个结合狠抓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四个形式即①是以“培养典型,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②是以专业法培训的形式,促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③是以法律知识竞赛及宣传月的形式,提高法制宣传的社会效果。④是以媒体传播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开辟宣传阵地。五个结合即①是坚持把普法同“严打”等专项整治斗争相结合。②是坚持把普法同调处“三大纠纷”、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相结合。③是坚持把普法同行业依法治理相结合。④是坚持把普法同提高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相结合。⑤是坚持把普法同“项目建县迎两节”相结合。同时,加强了人大和社会的监督力度,保证了我县“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效果明显。从调查的情况看,实施阶段工作势头较好,效果明显。一是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去年对县人大常委会拟任命的24个政府职能局正职人选和县委组织部公示拟任的86名正乡(科)级和副乡(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法律考试,2001年以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已有2.8万人次参加了年度普法考试,普法“三率”(参学率、参考率、考试合格率)均达到上级要求。县里还不定期地举办副经理以上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为单位及乡镇聘请常年法律顾问等,促进了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二是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所突破。到目前为止,全县中小学法制副校长总人数达221人,有效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法制教育工作体系,全县小学三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普遍受到法制教育,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下降。三是公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参与民主管理、履行法定义务、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我县坚持实施“八个一”工程,切实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力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聘请一个农户常年法律顾问“送法进万家”活动,各乡镇聘请农户常年法律顾问农户占全乡的比例虽然不大,但效果特别突出,如2003年黄金寨卜大桥建成后,因施工方原因造成黄金镇寨根屯400亩农田无法耕种,该屯群众放弃扣押近在咫尺的施工方的机械设备,而是通过法律顾问诉南宁某工程建筑公司民事损害赔偿,历经一、二审,该屯终于通过法律途径赢回了17万元农田损害赔偿。群众尝到了法律的甜头,如今寨根屯村民做什么事都想一想是不是合法了,村上原先带头打群架的路振文现变为带头执行法律、依法办事的标兵,全屯今年的农业税一天就能收齐了。
依据调查情况,调查组认为,自治县政府对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决议》的贯彻落实是重视的,全县的“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实施工作进展情况是好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学法用法初见成效,调查组表示满意。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加快,给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是乡镇司法所人员少,普法缺乏法律专业人才。我们调查到的五个乡镇每个乡镇司法所现仅有一人,平时单应付处理纠纷就忙不过来,特别像四把这些大乡镇,人口4万多,前两年司法所还有2-3人,去年后仅一人,地门支书,县人大代表廖乐反映,群众要求司法处理纠纷要排队,容易导致一些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于司法人员下去处理纠纷,平时群众到镇政府找,司法所经常是关门的,群众误认为司法人员病或其他原因呢!有时学校要求去上课都难以安排时间。
2、是工作发展不平衡式。从总体上看,“四五”普法依法治理能做到声势大、措施力、开展面广、形式新、效果好,是“一五”、“二五”及“三五”所不能比拟的。但工作发展也还不够平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村开展得比较好,企业和部分交通不便的村屯则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外来务工和流动人员中较难开展。例如四把镇,由于供销社已名存实亡,还有化工厂和化建厂也承包给个人,这一社两厂的普法工作很难开展。
3、是经费不足。由于“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普法工作量大面广,涉及问题多,我县财政县乡财政都十分困难,经费不足仍将成为制约工作开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普法办没有法制宣传专用车,没有专用的声像器材,桥头镇全镇共用一部吉普车,小煤窑治理等安全生产工作任务重,交通工具缺乏导致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能平衡发展,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死角和盲区。
4、是还存在部分单位领导和干部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思想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现象。黄金和下里等乡镇的个别领导对县普法办要求干部职工个人出钱征订的普法材料和考务费有看法,认为是增加干部职工的负担,工作配合得不够。
三、几点建议
1、依法增加和壮大基层司法人员和法律宣传队伍。
2、普法重点应面向农村和基层。加强对农民的普法教育,针对农村、农民的特点建立有效的宣传机制。要切实加强城镇居民、乡村农民、外出打工人员、企业下岗人员中的普法工作。
依法治县汇报材料范文3
一、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扎实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强化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营造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氛围,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措施
(一)抓好领导干部和职工学法,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法律素养
结合平工委(2016)16号文件内容,结合本单位实际,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单位中心组和党政办公会会前学法每年不少于4次;干部职工学法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全年学法不少于12次40学时。
(二)构建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增强法制意识
1、充分利用局内网、内部刊物、宣传墙、法治展板等宣传载体,为干部职工学法提供有利条件。在局域网站《政策法规》专页,有针对性地设置政策法规和知识问答,定期更新内容。
2、设置公告栏,张贴或发放政策法规宣传材料。
(三)开展专项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充分利用9.18统计公众开放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12.8统计法制宣传日及县法制办安排的其他宣传节点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及服务对象学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遵守纪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2、局领导干部每年向基层统计单位和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不少于2次,深入扶贫村、党员“双报到”等定点联系社区宣讲法律法规不少于2次,每人培训2名“法律明白人”。
3、坚持统计执法与普法相结合。立足统计调查对象的实际需求,强化行政指导,按照“教育指导为主,行政处罚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统计执法工作的宣传教育功能。
(四)评先树优
在局机关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工作人员、执法人员评选活动,年底对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三、工作要求
依法治县汇报材料范文4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接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政府部门及所任命干部的两项评议工作,已开展多年,从几年来的实践来看效果是明显的。
一是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的法制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县,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严格依法行政。当前,我国正逐步走向法制化,各项法律法规正在建立健全,特别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后,使我们政府工作更加有据可循、有法可依,但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为行政机关执法的范围很广、执法的内容很多、执法队伍也很庞大。这就使我们的执法工作容易出现偏差,如以言代法、越权执行等,有损于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是我们必须纠正和解决的问题。而人大开展述职评议正是把执法部门是否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法规作为重要内容的。通过评议,进一步增强政府部门和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执法自觉性和执法水平,监督政府部门严格依法行政。
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县人大常委会对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这是人大对国家行政机关履行监督职能的一部分。这种监督形式,实际上是把党的群众观点创造性地运用到人大监督的实践中来,把监督人与监督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评议,述职干部向县人大代表和县人大常委会进行全面汇报,实际上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汇报。不仅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也为我们提供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为民造福的机会,同时,也能更多地得到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对我们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往往也是人大监督的重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通过评议,可以帮助政府不断克服工作中的难点、缺点和不足,帮助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
三是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人大评议的内容之一,就是我们部门负责人和执法人员的勤政廉政情况。总的来看,我们政府部门和干部队伍的勤政廉政情况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某些部门、某些执法人员中,、奢侈浪费、作风浮夸等腐败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对此,群众是清楚的,是有意见的。开展述职评议,则是一种很好的廉政监督形式。通过评议,对被评议的部门和干部提出中肯、善意、客观、全面的意见和建议,这不仅是对我们政府部门和干部的督促,而且也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是一副很好的清醒剂,是保护我们干部,能促使我们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真正做到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版权所有
所以,我希望,这次被评的部门和干部,一定要提高认识,消除各种不正确的想法,积极、主动、自觉地接受评议。
二、要端正态度,积极配合搞好两项评议工作
今年评议工作,是在全县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我们一定要把评议工作同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讲政治的高度,积极配合搞好这次评议。被评干部要把整个评议过程作为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作为增强法制意识、公仆意识和创业的过程,作为促进和推动本部门工作的过程,认真加以对待。要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和整个评议工作的要求,在各个方面作好充分准备,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各项工作。要统筹兼顾部门日常工作和评议工作的关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制订好迎评计划,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配合。受评的两位局长,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消除各种顾虑,敞开思想,实事求是地总结个人工作,写好评议材料,实事求是地向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汇报会情况,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敢于亮丑,敢于揭短,深刻反省各自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切不可消极等待,力争做到未评先改。各个没有评议任务的部门和个人,也要以此为契机,认真回顾总结本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认真进行自查自纠,不断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使我们政府部门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三、要以述职评议为动力,努力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依法治县汇报材料范文5
尊敬的李副主任、各位领导:
正当全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之际,李副主任携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对此我谨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一万二千多各族干部群众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下面将我乡“五五”普法工作做以下汇报。
自“五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乡认真贯彻县委十届一次全会精神县第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福贡、和谐福贡、平安福贡”和“依法治县”等宏伟目标,以增强人的法制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的法律意识为重任,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大力抓了普法工作,促进了我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创建“平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构建科教兴乡、农业稳乡、产业强乡以及富裕和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福贡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北靠上帕镇,东临兰坪县,南接子里甲乡,西与缅甸毗邻。全乡总面积274.3平方公里。全乡辖6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受地理环境、自然历史和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低诸多因素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典型的高山峡谷,边疆贫困、民族宗教为一体的特困乡。我乡“五五”普法对象共有7350人,其中党政机关32人,事业人员136人,青少年学生682人,农村农业人员6500人。应参加考试人员168人。
二、领导重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直以来我乡党委政府将普法工作列入了全乡中心工作的重要议程,召开普法动员大会,部署全乡普法工作的开展,各行政村也相继召开普法动员会,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为了保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法律知识学习和普及活动的管理、指导,明确职责,我乡及时成立了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五五”普法工作。同时,各村也相应的成立了机构,配齐了人员。
三是精心制定普法工作要点。20__年是“五五”普法的起始之年,我乡制定了“五五”普法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开展“五五”普法工作,参照我乡“五五”普法实施方案,制定了年度“五五”普法工作规划。根据省州、县20__年普法要点精神,结合我乡实际,起草了《20__年××乡普法工作要点》,为全乡“五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着力抓好基层普法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村、法制宣传栏等传统普法阵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基层传统普法阵地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基层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职能,为全乡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和保障。
三、结合实际,普法工作开展有序
伴随着我乡村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对我们的普法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注重“三个有机结合”。
一是与解决全乡人民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我们注重把开展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在农村,主要是从抓好村庄整治入手,与普法工作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推进了村庄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在乡镇,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劳动法》、《婚姻法》、《物权法》等法律的宣传,有效的增强了居民自我权益保障意识,为城镇居民保障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与创建“民主法治村”有机结 合。我们坚持并深化“依法治理、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模式,通过层层试点、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全乡稳步推开了“民主法治村”试点创建工作,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我乡“五五”普法工作的内涵。目前,全乡3个行政村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
三是与“法律六进”工作有机结合。继续开展好普法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在我们政府机关里,每名机关干部都有一册《干部法律读本》进行学习,每周学习日都会相应学习法律知识,同时还自己学习《物权法》。在农村,我们开展好傈僳文“五五”普法进教堂活动,发放云南省法制宣传画50余份,福贡县土地、森林、计划生育、防范爱滋等法制宣传挂历2150余份,农村反警示教育图200余份,我乡司法所工作人员分别兼任行政村法律顾问,有效促进了农村普法工作的开展。在学校,我们主要通过警示教育、维护未成年合法权益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遵纪守法以及法制图片展等形式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
四、加强法制宣传力度,营造“五五”普法良好氛围。
为“五五”普法营造良好氛围。做好普法工作,不仅要有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宣传教育。今年我乡专门下乡2次进行“五五”普法宣传,村委会充分利用本文来源:文秘站 宗教节日群众聚会,大力宣传法律法规,从而使群众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增强“五五”普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我们十分注重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因应群众的实际需求,努力创新创优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五五”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找准最佳时机普法。抓住节假日,结合重大政策法律出台,集中时间、集中人员,深入村开展各类主题法制宣传活动。我乡还每月利用街天举办一次有关的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同时,针对我乡山高坡陡、环境恶劣,不能把法律宣传深入到每个村寨的情况,则通过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时,以案说法教育群众。二是利用各种纪念活动普法。以“124”法制宣传日为主线,利用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综治宣传月等活动,会同相关部门,面向广大群众,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的法律知识宣传普及。今年以来共举办法制宣传活动5次,就残疾人权益保障、《婚姻法》、《劳动法》、《治安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进行了宣传和现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五、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普法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五五”普法工作取得实效,我们注重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挖掘各方资源优势,形成齐抓共管、共举共的良好局面。在普法教育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和发动各方力量,帮助基层建立了一支支责任到人、任务明确、素质较高的群众身边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包括:充实完乡、村、组三级法制宣传员队伍,培养一批“学法用法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为我乡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留下一支不走的宣传工作队。
依法治县汇报材料范文6
挖掘自身优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实现小康乡镇
我们界牌镇位于天长市东面高邮湖畔,与江苏省菱塘回族乡毗邻。距县城25公里。三面环水,水资源非常丰富。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其中南尖村是全市唯一的回民村,1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294人。辖区内总面积63.6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达3万亩,可水产养殖面积1.3万多亩。全乡境内有5个自然形成的小湖泊和2个人工小水库,总蓄水面积1800亩,容量500万立方米。
全镇水资源丰富,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土质肥沃,尤其是水资源在全市28个乡镇中条件得天独厚,适应鱼、虾、蟹、田螺等各类水产养殖以及粮食、制种、蔬菜、花卉等多种农作物生长。
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我们利用自身优势,水陆一起来,搞两栖作战,党委政府主要起到了引导、组织、协调、服务的作用,以专业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村级集体积累和乡级财政收入为目的,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巩固乡版权所有镇机构改革成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了我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探索,不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一级机关要继续按照依法行政、精简、效能的要求,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增强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做好政府该做的事。要积极稳妥地开展区划调整工作,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乡镇区划,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乡镇行政管理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事业职能运作模式创新、所有制形式创新和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对于那些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必须由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要坚决稳住,政府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予以重点保障;对那些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社会力量承担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要坚决放开,促使其与财政脱钩,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决不能再走全部由政府包揽的老路。通过机构改革,我觉得我们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创新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步伐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理顺职责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机关、事业机构运行体系,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步伐,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一是机构交叉重叠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部门职能界定明晰、工作职责明确。二是实现了精兵简政,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了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竞争上岗磨练,乡镇机关干部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上下一致的服务意识、只争朝夕的效率意识明显增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蔚然成风。三是乡镇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行政效能明显提高。改革后,乡镇行政机关和事业站所减人不减事,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一人身兼数职,每人每岗都有明确的职责、严格的考核,容不得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从而加快了工作节奏,提高了工作效能。
2、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有调查材料显示,我国目前县乡两级财政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1%,但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占了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1%,乡镇平均每68个农民就要供养一名机关干部或事业人员,农民负担由此可见一斑。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减少支出超过20万元。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调整优化了干部队伍,激发增强了乡镇发展活力
长期以来,乡镇机构设置过多过滥、领导职数设置过多过滥、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过滥,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镇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全市发展的快慢。本次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在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队伍的基础上,建立充满活力的乡镇行政、事业管理运行体系,使得乡镇行政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使得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活力得到全面激发。乡镇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强了,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团结拼博的干劲更足了,乡镇统筹协调、快速发展的势头更猛了。
二、强化村民自治,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相继推出了诸如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推行村民自治、实行税费改革等重大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中,村民自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村级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而农村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以什么组织形式为基础,针对哪些事务,由谁来主导。但在国家《村委会组织法》修改之前,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民自治组织没有摆脱政府附属的性质,国家仍可直接具体管理、控制自治组织的活动。在这种体制下搞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目的当然是保障和维护这种体制。1998年修订了《村委会组织法》,把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领导"关系改为"指导"关系,政府不再干预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彻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自治组织民主决定自治范围内的各项事务。这一修改肯定了广大农民的自治实践,为推动新型的村民自治提供了政治体制上的条件和法律上的保障。至此,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的切入点和基本途径就找到了,即建立于村民自治这一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建立自治性质的民主组织形式,主体是全体村民,重点是关于自治的制度建设,主要任务是农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主要目标是扩大农民的直接民利,为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广大农民的自治实践,需要特别强调两个问题。第一,民主组织形式是个关键。虽然土地承包关系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及农民的承包化经营,为农民自我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制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由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特点,特别是乡镇一级习惯于任免村干部、下达各种指令干预农民承包关系和生产经营活动,农民以个人力量保障其经济利益是十分困难的。我国农村的生产力还处在不发达阶段,而农民的民利则更落后一些。他们不仅离参与国家管理尚有很大差距,甚至还没有真正达到管理自己事务的程度。之所以如此,关键就是没有建立起实现农民民利的组织形式,使农民的民利和其他权利无法具体落实。因此,应当依照法律把村民自治组织建立起来,把素质高、能力强、有水平、有威信的人推选进村委会,这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提。第二,强化直接民主是个核心。虽然有自治组织形式,但不能实现村民的直接民利,也是徒有其名,没有民主的作用。例如有些村委会还是个别人说了算,甚至理解成村民自治就是村主任自治或村委会自治,这就偏离了自治的性质。必须把"四民主两公开"作为实现村民自治的基本标准,让农民通过直接行使民利,在自治的形式下统一起来,克服分散性,积聚群众的力量,切实管理自己的事务。有了村民自治这个基础,才能为农民进一步介入管理国家事务提供政治条件,发挥农民在国家政治和决策中的作用。这就是村民自治在国家整体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伟大意义。以上说明,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途径,而且搞好村民自治对于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村民自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这几年的村民自治实践证明它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农村经过20多年改革,确立了集体土地家庭承包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等伟大成果。为了保障农村经济改革的成果,控制政府过度干预农民的权利,防止退回计划经济的老路,抵制少数农村干部违背党的政策的和违法行为,必须强化农民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另外,因共同的土地和经济关系而联系起来的农民,受深厚的农村文化和社会传统的影响,比城市居民更容易接受社区自治所形成的权威,也更倾向于经济和社会关系的稳定。由于这两个因素,农民有自发组织起来的强烈愿望,共同保护其经济利益。这种背景使村民自治必须要把农村一些最重要的权利作为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资格和权利;自行决定其市场活动的权利;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民主管理的权利;作为农村社区成员有管理本社区事务的权利。显而易见,村民自治是农民要求在市场经济中身份独立的一个明显标志。村民自治保障了农民的这种独立,也就保障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民追求民利的活动,而且还是把民利作为保障其经济权利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一旦经济权利成为村民在自治组织中的基本权利,村民自治的框架就基本建立起来了,因为自治组织统一承担了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有条件使农村实现协调发展。
根据这些情况,评价一个村的村民自治搞得是否成功,不是只看其制定了多少规章制度,关键要看它对农村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这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否巩固了农村改革的成果、稳定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维护了农民的利益、理顺了农村的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其次,是否巩固了农村家庭承包制度、保障了农民的经营自、保证了农民的市场主体的权利、分散了农民的市场风险、深化了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第三,是否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环境、鼓励农民为发展农村生产力创造新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从民主政治建设的角度看,实行村民自治的最重要意义是为改变政府以各种形式直接管理农民的传统模式提供了新的经验。我国两千多年以来,这个传统模式基本上处于一个超稳定状态,没有受到根本触动。即使最近20年农村实行经济改革,人们已经发现这个传统模式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却仍在普遍沿用,这已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村民自治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树立了一个严格法律实施或把法律作为治理工具的典型,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在今后很长时期都将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应当指出,搞依法治村是把实行村民自治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和主要标准之一。在这个特定实践范围内,依法治村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手段,是通过依法建立村民自治为农民的直接民主创设一种组织形式。由这个视角观察,依法治村显然比依法治县或依法治省的口号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因为后两者没有为社会提供新的民主组织形式,也没有改变组织法所设定的国家管理体制,主要是强调国家行为以法律为依据,其重点对象是国家行为的规则和方式,如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等等。可见,它们与村民自治基版权所有础上的依法治村模式有明显区别。一种是国家行为方式及其观念的转变,一种是农民民主组织形式的转变。前者属于国家管理体制问题,后者是社会政治基础建设问题。总之,村民自治顺应了我国农村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代要求,农村基层由国家管理向社会自我管理转变已成必然趋势,村民自治将成为农村基层社会自我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这种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的出现是农村社会形态已处在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农村家庭承包制在我国农村将作为基本经济关系长期存在,它为实行村民自治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而在农村从温饱到小康再到现代化的长期历史过程中,村民自治型社会管理模式都具有普遍适用性。村民自治的实践为正确处理农村中国家管理模式与自我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促进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非常成功的经验。
三、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引导农民入市场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这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运作,社会化服务,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最终使农产品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以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技术服务为合作基础的,要起好步,开好头,强筋壮骨,加快发展。一是要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长期以来,农产品卖难始终是农民群众头疼和担扰的一个问题,农民开发市场的能力低,农户分散经营,抵御商场风险的能力差,也始终是众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可能形成强大的市场开发,产品推销,价格协调能力,让千家万户的农产品集合成大批量市场畅销货源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获取较高的利润。“农合会”要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建立农民利益保护机制,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在市场的浪潮中做好“舵手”和“航标”。强化销售手段,不断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培育起一支实力强大的农民经纪人队伍,担负起及时销售农产品的责任,切实解决好农产品卖难问题,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通过交易的联合形成“航母效应”,实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提高农民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外开放的步伐。二是实现企业和农户的有效对接。发展行业经济和特色区域性产品,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在联合会与有实力龙头企业对接的同时,注重农民企业家的培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中,由于经营条件不同,经营内容不同,经营的方式也不同;至于什么样的经营规则能把双方的博弈关系处理好;全凭企业家,特别是农民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与农民在多次的市场交易中磨合确定的。在实践中,农业产业化出现的特点之一是,很多龙头企业由过去带动千家万户,逐渐变成带动大户、优势农户、企业与大户之间分工分业,许多大户在这种分工与协作中成长为企业家。在农业产业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有强大的优势力量,知道怎样和农民打交道。合作经济组织在培养农民企业家的过程中,便能逐步形成行业发展的壮大。使农民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个环节中获得利润,促进农民增收。
建好一个“桥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合等的市场主体,成为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的体制创新。造成新的市场主体,一靠市场,二靠政策。靠市场就是靠利益机制。只要有利可图,农民就会在技术,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自发地合作起来。而靠政策就是要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宽松的环境。进一步鼓励农民和企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正是有效地把这些组织融入到这个阵营里最好时机。也是政府和农民沟通、协商的“桥梁”性组织,它们都是代表农民的利益的,而在我国正是缺乏这样一个好的“桥梁”。为此,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心声与利益的代言人,与政府一道共同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业产业化的各个行业都融会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来,不断壮大行业发展的队伍,开创出一条形之效的,真正有内容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大市场的对接之路。
四、从当前乡镇角度看存在的几个问题
1、乡级财政基础薄弱,运行极度困难。
在财政运行方面,由于受地理区域限制,我镇乡镇企业发展还不十分令人满意,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历年陈欠债务给乡镇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乡镇机构改革后政府机构虽然得到了精简,但是文教口仍然存在人员过多、人头费用基数大,加之近年来逐步提高工资、补贴,乡镇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涉农收费,农业税逐步降低以致全面取消,对乡镇财力影响很大。乡镇财政赤字增多,有的乡镇负债重重,工资不能及时发放,县市补贴长期拖欠,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2、优化乡镇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与投入。
目前,我国乡镇初级卫生保健条件得到了基本的改善,乡镇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而计划生育服务设施的建设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浪费现象,96年我省开始建立乡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了迎接各级考核检查,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每年要花好几万的投入,有的几乎成了一所小医院,与现有的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人员不配套,每个乡镇只有两至三名计育员,又要人流、上环,还要承担大量的生殖健康检查及孕环检工作任务,试想,一所医院只有两名医生,工作又能如何循环?县级要求乡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使乡镇计生服务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的要求,并纳入年终乡镇人口目标考核,致使乡镇每年在计生投入上达到了乡镇财政无法承担的程度。我们认为此类重复建设的现象完全可以避免,乡镇应利用现有的医疗条件,在医院开展生殖健康及育龄妇女的生殖技术服务,避免乡镇服务所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
强化功能,推动改革。本着“少花钱、多办事,重管理、求实效”的原则,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投入效益,克服过去项目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实现运行效益最大化。以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切实解决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积极探索提高体系运转效能和支撑能力的新方法、新途径,合理调整管理机构和职能,理顺相互关系,提高运行效率。
3、建立和完善与村民自治相配套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