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场规划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1
根据项目用地布局以及规划目标,构建“一轴三点”的空间规划布局。一轴为森林公园,从诚德路中段开始贯穿基地至怡福路,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在2万平方米的森林绿轴内满布绿化,打造森林般的园林景观。三点为为企业总部办公塔楼的交通核心点,分别规划在天宁路、人昌路及怡福路中段,结合地下车库出入口,成为各总部办公的形象入口。“一轴三点”作为规划骨架,连接起了八栋高层办公楼及其商业裙房。八栋办公塔楼全部南向布置,与基地周边道路形成45度角。塔楼布置以争取最大景观面为原则。塔楼办公人员及车辆出入口与商业部分完全分隔,自成体系。而商业裙楼面向城市及规划的森林绿轴充分展开,获得最大商业展示面,在诚德路设置主入口,吸引人流进入基地内部,在怡福路两角位规划两个商业次入口。在基地内部营造完全步行绿色商业区域,结合森林绿轴的森林般景观园林,打造独特的内庭院式景观商业空间。利用2万m2的绿化形成有别于其他商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综合交通规划
项目的交通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内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项目毗邻广珠西线及佛山一环,东部距200m左右为105国道,交通便捷。为保证办公的私密性及商业的整体氛围,在天宁路、人昌路及怡福路中段规划设计机动车开口,结合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除可于办公塔楼大堂处回旋外,不能进入基地内部。
2.静态交通系统设计机动车停车主要以地下车库形式为主,辅以少量地面绿化停车。在天宁路、人昌路及怡福路中段规划设计的士停靠站。设置智能停车系统,让停泊车辆的人能准确找到车位,提高效率,节能减排。
3.人行交通系统设计基地内部完全为人行范围,在2万平方米的森林公园内设计宜人的人行系统,地下、地面步行通道以及地上高架步行系统通过设置台阶、楼梯、电梯、自动扶梯连成上下方便的立体的、连续不断的无障碍步行系统。
4.下沉广场设计下沉广场位于基地中部,开口于诚德路。以配套商业、停车场为主,整合商业、休闲、展示、绿化等功能于一体,形成立体商业模式,丰富商业空间,改善地下停车环境,拉动停车库人流进入商业体。
三、绿色建筑设计
项目包括了6栋高度100m的高层建筑和2栋138m的超高层建筑。除了常规的建筑功能和外观设计外,设计团队重视在设计中贯彻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采取了以下主要设计措施:优化大楼的朝向,最大限度面向南面,避免西向朝向的建筑;西、南立面采用遮阴处理,冬季获取太阳光用于保温;建筑设置空中庭院,有效组织自然通风;每栋建筑设置绿化屋面系统;提高大楼的隔热效果,有助于降低制冷负荷,协助雨水管理;雨水回收,为非饮用水需要提供了水源。通过以上措施处理,力争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一个集商业和办公两位一体的绿色建筑的典范。
四、景观设计
在设计团队看来,景观设计的核心是营造公共空间和营造自然互相融合,在景观设计中插入共享的公共空间,森林体验空间,与提供交流的场所互相穿插,相互融合。本项目规划按所处位置及功能的不同,通过轴线的控制,设置了既相互联系又具有统一性的三大景观区:
中央森林公园区域的核心是一个2万m2的中心绿化区域,也是一个多功能的公共开放的绿地。建筑周边的人性化小广场具有适当的引导性,将人们引导进入城市中的一片难能可贵的绿化休憩广场。充分考虑让顾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中央森林公园的重要作用,满足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渴望和追求。
五、结语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因素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广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为居民提供集会、交谈、休息等综合活动场所,对于城市总体建设和规划也越来越重要,同时,城市广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那么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应该将该城市所特有的人文风情和城市文化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城市广场设计的好坏对于城市的总体形象和空间结构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广场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的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对城市建设有积极意义的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一、城市广场的的含义和特点
广场的设置是以城市的功能为基础的,城市广场能够提供居民生活和工作的有效空间,而城市广场也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成为了人流聚集的地方,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出该城市的文化特色。
城市的建设产生了广场,广场的特征和形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建设而逐渐变化,对于城市而言,有几种分类形式,从性质上来看可分为:日常休闲广场、交通广场、商业购物广场等形式;从形状上来看可分为:形状规范的几何形广场、形状错乱的广场以及复合型广场等等。从目前的城市广场和空间发展方向而言,现代的广场更加多功能化、有序化,那么在对城市广场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其充分利用建筑空间的形态和要素。
二、目前我国城市广场规划中主要问题
1、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过程中,由于部分城市决策者只按照自己的主观思想考虑广场的规划设计,而没有征求广大市民群众的意愿,使得城市广场规划脱离了其实际意义。
2、对城市广场的整体设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其涉及的尺度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就能够减少一些不良现象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因此,合理规划城市广场不仅能够优化城市空间设计,还能提高广场的亲和力,突显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3、城市广场是城市文化历史的综合展现,也是城市形象的具体表现。城市广场规划要根据该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渲染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城市广场是突显城市化进程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在设计过程中要理性化,结合城市文化和社会进步发展的实际情况,让人们能够清晰的了解这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底蕴,充分展现城市广场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
三、城市广场规划的不同因素以及对城市的影响
1、广场植物绿化
在广场进行植物的绿化,能够充分吸引居民的注意力,例如广场中的景观、雕塑等建筑,都能感染路过或者活动的人群,广场中只有有居民的活动,才能具备生机活力,才能充分凸显广场的作用和吸引力。
如何让人们融入到广场的环境中,对广场进行绿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例如在草地上进行绿荫建设,在绿荫下安置长椅以供路人休息,人们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充分感受到绿化对人带来的舒适和安定感觉;又如在种植了草地的路上,最好避免采用质地较硬的砖进行铺设,可采用木条、木板进行铺设,若该城市的气候较热,那么木条还能够充分吸收路面热量,使行走的路人不会有过热的感觉。但是目前部分设计人员只关注植物的种类,却没有认识到这些植物的特性,例如某种植物对泥土的要求较高,但是当地的土质条件并不具备这种要求,那么这类植物就会因此死去。因此,有效地进行广场绿化,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工作是有重要意义的。
2、居民在广场中的行为
一般而言,人的需求有尊重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自我实现以及安全需求等几类。那么当人的生理需求满足了之后,其他方面的需求才会逐渐满足。
第一,对于生理需求而言,人们基本上都不愿意长时间呆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都希望在平日的休息时间进行娱乐休闲。例如在炎热的夏天,大人和孩童都能够在喷泉等水景中进行休闲和娱乐,对于喷泉而言,首先能够吸引路人前来观赏,还能帮助人们消暑纳凉。由于现今的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巨大,因此加强水景的趣味性就能够提升广场的活力和美感;又如将喷泉的喷水效果进行复杂化建设,就能有效吸引路人前来观赏,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放松自己。
第二,对于人民的安全需求而言,该项需求是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且需要更稳定和更具有层次性的要求。那么在城市广场中,对喷泉的建设都采用较浅的水体,这是为了保障前来休息的居民的人身安全。一般而言,人们潜意识中会认为湖水较深,那么在湖边活动时必然会担心落入水中,那么确保城市广场水体的深浅,就能有效规避人们的此类心理。
第三,人民的交往需求差异,一个部落群体的形成,主要原因来自于社会个体的需求。这种需求最主要的体现在人们的交往需求上,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地球村”都早已实现,那么人们的交往空间就更加宽广。在某种程度上,好的交往环境,能够影响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交往质量。因此在广场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水景设计更加融入到社交氛围中来。
3、水景对城市的影响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结构的设计中,城市广场的水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能够美化环境;另一方面,它能够让人们有亲近水的机会,并且得到了美的视觉享受。在设置水景时,要充分注意当地的地域以及文化特征,然后选择合理的形式。水景的形式主要有:人工湖、溪流、瀑布以及跌水。人们在游玩时不仅能够听到流水的声音,观赏到水的清澈,触摸到水的清凉,还能够净化心灵,远离城市纷扰。这样就达到了既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又满足了其触觉需要的目的。在一个城市空间中,城市广场极具艺术魅力和公共性,是反映一个城市文明与气氛的最佳开放空间,因此水景设计是广场中必要的要素。酷暑来临时,广场以及社区里的喷泉能够有效冲淡闷热感和炎热感,给人们提供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场所。同时,人们还能够在广场里嬉戏、游玩,为城市增添活力。这就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广场中水景的实用价值。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人们的心理和景观因素,为人们提供更具人性化和更适合人们休憩的城市广场设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将城市广场的有利因素充分应用,在设计人员、领导集团以及建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将城市的广场建设得更加健康、环保,城市广场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城市规划的完善,推动城市的发展。本文研究的是广场规划设计中的一些基本要素对城市广场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可知,按照以人为本,利用好积极的因素进行规划设计,对于对居民生活有利、对环保有效以及增强城市活力的广场规划建设是很重要的,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在广场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好处和实惠。
参考文献:
[1]张群成.传统的转换:民间美术在现代城市广场景观中的艺术构建[J].新美术,2013(03)
[2]刘兰凤,许洪元.聊城星光城市广场·会展办公公寓型钢混凝土连廊平台支设方案分析及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03)
[3]韦庆翠,杨闽.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探讨与分析——以江苏泰州市滨河广场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3(01)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两千多年前,广场在古希腊诞生。自此之后,城市广场就成为人们展开娱乐活动的场所,人们在此交往、休憩、观赏、娱乐,是一个公共的场所,更是为了增强与美化环境而创造出的重要景观,一定程度上,城市广场体现出的是一个城市的风貌,展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生活模式以及社会文化内涵。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繁荣发展,在许多城市掀起了兴建广场的热潮,当地政府将此作为政绩体现,但是由于城市文化的认知度,价值观的选择以及环境规划设计方向上的不同,经济基础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众多广场的兴建不尽人意。
1 城市广场的定义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出现广场。“Agora”意为“集中”,就是要将人群集中起来,所以广场的一大特点就是聚集了众多人群。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时间的推移,现代城市广场逐渐定义为为市民提供一个开放性空间的场所,它需要具备3个特性,即公共性、开放性、永久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特性,才能称之为城市广场。
2 城市广场的分类
2.1 按照历史时期分类有古代广场、中世纪广场、文艺复兴时期广场、17世纪和18世纪广场及现代广场。
2.2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分类有市政广场、纪念广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游憩广场、交通集散广场等。
2.3 按照形态分类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
2.4 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
2.5 按照广场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地位分为城市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社区广场3个级别。
3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要点
3.1 广场的面积与比例尺度
3.1.1 广场的面积。根据功能以及观赏要求的不同,广场的面积与形状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其面积大小还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影响。
功能要求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交通流量的大小、交通组织方式、车流运行规律等。由于影院、体育馆以及展览馆是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所以前面的集散广场一定要具有充分的开阔空间,使其在许可的聚集与疏散时间内让人流与车辆顺利通过。广场的面积还应该具有相应的附属设施场地。例如绿化、停车场、公共设施等。在观赏要求方面,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广场上的建筑。具有纪念性的、装饰性的建筑物应该满足良好的视线要求。对于体型较大的建筑,需要在主要立面的方向设置相应的广场。广场面积的大小还受用地条件、历史条件、环境条件、生活习惯条件的影响。
3.1.2 广场的比例尺度
广场的尺度应根据广场的功能、规模及人的活动要求,结合围合建筑物的尺度而确定。大而空旷的广场对人有排斥性,小而局促的广场则令人有压抑感,广场尺度应适中,以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
城市中心广场的适宜推荐指标:
(1)建筑物的高度同广场的长度比值为1:3~1:6;(2)视距与楼高的比值为1.5~2.5;(3)视距与楼高构成的视角为18°~27°。
3.2 广场的空间组织
广场的空间组织要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活动需要以及观赏需要。观赏又存在动与静之分。当人们的视线固定在一处景观上时,就是静态观赏;当人们从一处空间景观转向另一处空间景观时,便出现移步换景的动态景观。所以在广场的空间组织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动态的空间组织要求。
广场上的空间景色需要按照三个层次进行安排,分别是近景、中景以及远景。中景一般作为主景,需要看清全貌以及细部的色彩。远景可以作为背景,起到衬托作用,看得清轮廓即可。近景则是起框景、导景的作用,以增强广场景深的层次感。当安静的观赏时,空间层次处于稳定状态;移动观赏时,空间层次能够交替变化。有的时候要使单一的空间向多样的空间转移,使静观的视线向动观的视线转移,将一览无余的广场风景转变为层层引导、变化多端的广场景色。
3.3 广场上的建筑物和设施的布置
广场上的建筑物是让广场变得丰富多彩的重要元素。除了主建筑以外,其他的建筑以及各种设施在广场上矗立,构成了一个主次分明的有机结合体。不仅能够满足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需求,还能使交通路线以及景观视线、分期建设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广场由于功能、规模以及使用对象的不同,服务设施与规模也具有不同的类别。城市广场中需要安排的服务设施一般包括:
售货亭。售货亭的占地面积不需要过大,造型以轻快、色彩鲜明为主。有活动式与固定式两种类型。如果某一广场的地方特色突出,则可以选用具有特色的地方材料。
治安亭。应设置在兼顾全广场范围的地点,周围不应设置明显的视觉障碍物,其色彩不宜太强烈,夜间要有明显的灯光标志。
电话亭。应通透、小巧、色彩明快,不宜做全封闭式,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
标识。应把广场的重要服务设施、周围的车站、道路等标明,可采用路牌、地图的形式,设置在广场入口、广场与周围道路交叉口处以及售货亭、电话亭附近等。
3.4 广场的地面铺装与绿化
广场的地面是根据不同的要求而铺装的,如集会广场需有足够的面积容纳参加集会的人。广场的地面铺装要有适宜的排水坡度,能顺利地解决场面的排水问题。有时因铺装材料、施工技术和艺术处理等的要求,广场地面上需划分网格或各式图案,增强建筑物密切结合,以起引导、衬托的作用。广场上主要建筑物或纪念性建筑物四周应做重点处理,以示一般与特殊之别。在铺装时,要同时考虑地下沟管的埋设,沟管的位置要不影响场地的使用和便于检修。
4 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原则
4.1 市政广场设计一般比较强调空间构图,突出景观效果,同时更要便于公众使用,应增强广场功能和设施,提高广场的利用率。
4.2 纪念广场应能表现城市的历史和个性,其空间处理应满足气氛及象征意义的要求。广场中不宜布置广告牌、标语牌、宣传牌等。
4.3 文化广场必须留有足够的空地以开展文化活动,并根据人的行为特征和建筑物性质进行动静分区。广场中可安排露天或半露天的表演观赏区。
4.4 商业广场应合理连接和过渡广场及其周围的商业活动,可采用步行街形式或用连廊连系邻近的室内商场与露天、半露天市场。广场中需布置适宜人们休憩、交通和饮食的设施。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城市广场的建设需要遵循众多规则,并不是随意建造的,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要符合城市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雯.浅谈广场设计与城市形象[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S1).
[2]张诗逸.人性场所―探究广场的合理设计与规划[J].经营管理者,2010(4).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肌理;土地整合;经济价值;文化环境
解析大雁塔旧貌,我们不难得知,从上世纪中叶击打暮鼓,破败龟缩的大慈恩寺被农村包围,小麦种到了塔下,孤零零的一座古塔与周边的春晓园、蔷薇园、盆景园,被低矮的民房和风格各异的建筑环绕着、割裂着。大雁塔北边两侧的餐馆,大部分卫生条件很差,服务员穿着不整洁,桌面上沾满油渍,地上垃圾无人清理,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和布局,马路两侧相对陈旧的建筑和凌乱的布局,棚户散布、摊贩流窜、设施落后、交通堵塞、景致混乱、人车混流、环境脏乱,建筑形象参差不齐,那时有朋友来访,都认为难睹大雁塔真容。
西安市政府着重金和强有力的设计团队着力于整改和打造属于陕西的文化品牌。在城市肌理、城市风貌、土地价值的提升、文化的振兴等方面入手,进行饿周密而详尽的规划思路。而具体设计思路,本人归纳整理如下:
第一、继承传统街区肌理,传承历史风貌特色
肌理,是人的外表和内质美的综合标志。城市街区的肌理亦如人。表现在目睹触摸的方面,有建筑所展示的色彩、高度、立面、体量,建筑的尺度比例、生态环境的情状以及道路、桥梁、树木、花草、设施等;蕴含在城市中无形的又可以感受到的方面,则如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邻里关系、行为道德、礼仪风尚、文化宗教等。
西安在历史上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丰富的古代遗迹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标识性建筑物,有着丰富的城市肌理,来这里的人往往是想寻访昔日的历史痕迹,但西安目前仍是大古都小旅游的概念,许多文化至今仍埋藏在地下没有被展示和彰显出来。就如我们熟知的唐诗三百首,它仅仅是书面上的,如何才能真正的走进这昔日的辉煌当中去呢?2004年,以唐文化为主题的大雁塔北广场正式免费向西安市民和游客开放,打响了西安市城市经营的一炮。
大雁塔作为曲江文化旅游区的中心,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与城市北端的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西安市城市的一条“唐文化轴线”,这是西安市城市发展中不可复制的城市文脉的轴线。随着主轴线南伸。大唐不夜城的中间部位是一座以唐贞观之治盛世时期为题材的文化艺术广场;而到轴线的最南端,是以唐城墙博物馆作为结束,形成了一片气势恢宏的大唐风格的旅游商贸区。赋予了该区域以个性和巨大的吸引力。
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区域规划设计突出了遗址区域改造的文化主题,着力打造唐文化品牌,实行以文化遗迹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把大雁塔的历史遗迹、文物景点、传统商业街串联形成系统,以此体现古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方风貌。
第二、保护整合特色空间,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曲江,一个以盛唐文化、佛教文化、旅游商贸为主题的新兴特色空间。在东起马鸣路,西至长安南路,北起小寨东路,南到雁塔区南界的土地上,建成了由旅游、休闲功能,教育、科技功能,行政、会展功能,居住功能的综合社区。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2003年,基本形成对大慈恩寺周边环境的规划思路:雁塔南、北广场定位为佛文化、唐文化,雁塔西苑定位为陕西民俗大观园,雁塔东苑定位为陕西戏曲大观园,春晓园定位为陕西文学艺术大观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定位为“丝绸之路”雕塑园,大唐不夜城定位为中国第一个文化MALL,总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
在整体规划中我们明确了以大雁塔为核心,并沿南北轴线展开,形成一个约2.5 km2的“一级核心保护区”,总体是由“一寺、一城、两广场、四公园”所构成。即由北向南分别由:大雁塔北广场、慈恩寺、南广场,大唐不夜城,唐城墙遗址公园五个部分构成,东西两侧则是由原来的盆景园,春晓园和蔷薇国改造而成的“三园”工程。
在保护区中的主要视线范围内的建筑。沿街主体建筑的建筑形式均为地道的唐风建筑,利用街、巷、院落、连廊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有机的结串联起来。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古街风情,浓郁的民族气息,真正做到了修新如旧,让市井文化在建筑里面生长出来,使商业达到自然和谐、共存共荣,让消费者在里面一天体验一千年。成为曲江新区唐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内核”。
核心区部分为“二级保护区”,总占地面积也是2.5km2左右,建筑风格为略带些唐风建筑符号,成为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城市的过渡区域。一、二级保护区合称为“唐城区”,是曲江管委会确定的以大雁塔为中心的保护管理片区总占地面积约5km2左右。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及周边区域的改造,使城市中心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一种新的城市风貌逯渐代替了原有的低层高密度的城市肌理,具有历史文化标识作用的古建筑稀疏可辨,既满足了现代城市交通、体憩、观览等要求,又彰显这些历史建筑和风景名胜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一个相互融合,统一协调的整体。
第三、营造整体文化环境,焕发唐味文化活力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词:亚运会场馆;通信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2010年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期间,亚运会开闭幕式、各种精彩场面比赛的现场直播和录播,给世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亚运会的各项比赛和各种保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得到了亚组委和广大人民的肯定。这些,都有赖于全部场馆的通信有详尽完备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通信保障方案得以落实和贯彻。
中国电信是本届亚运会的高级战略合作伙伴,主导了所有场馆的通信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原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为本届运动会搭建了多种专网,有ADMIN系统专网、AGIS系统专网、广电专网、安保视频专网、VLAN网络、综合布线临时布线网络、800M集群网和CDMA无线室分、AG程控固话网等,并用上了包括EPON和GPON-FTTH、CDMA-3G无线通信、EPON-WLAN、以太网、VLAN、AG程控交换、ADSL、ISDN等的先进成熟技术,为广大运动员、工作人员、观众等提供优质高效的各种繁多的通信服务。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中数个专网作概述。
(一)运动会专网(AGIS)和组委会专网(Admin)
广州亚运会的通信主要体现了“数字亚运”的特点。数字亚运”信息系统目标是建立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强大、集成化的能承载比赛管理、比赛成绩管理、物流管理、安全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实现智能化应用、电子商务、公众综合信息服务、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安全视频监控、应急处理和综合指挥调度、统一新闻、统一信息门户等功能的网络平台。
亚运会信息系统具有10个分系统,分别承载在ADMIN系统专网和AGIS系统专网上,数字亚运信息系统分别承载在两个基础网络平台运动会专网(AGIS)和组委会专网(Admin)上面。运动会专网(AGIS)主要是为管理比赛专用,用来登记比赛成绩,及时计分的。组委会专网(Admin)是亚运会办公的专用网,用作办公、物流、综合指挥调度、新闻等用途。
承载在运动会专网(AGIS)上的信息系统有比赛管理系统(GMS)、比赛成绩系统(GRS)、INFO2010系统和记时计分系统(Timing&Scoring)。承载在组委会专网(Admin)上的信息系统包括组委会办公网络、物资物流系统(LOGISTICS)、指挥调度系统(CDS)、信息系统(IDS)、场馆技术系统和票务系统等。ADMIN光纤专网和AGIS光纤专网,需接入的比赛场馆共53个,非比赛场馆15个;汇聚场馆5个;核心场馆1个。
图1.1亚运agis专网组网方案
图1.2亚运admin专网组网方案
亚运专网采用三层网络结构,Admin专网和Agis专网物理隔离,走不同的纤芯。Agis专网核心层至汇聚层、汇聚层至接入层均是双路由接入,且是不同路径的双路由;Admin专网核心层至汇聚层双路由连接,汇聚层至接入层单路由连接。
核心层核心节点在天河体育中心主数据中心,主要考虑专网网承载的应用系统、视频监控主服务器等主要安装在天河体育中心内的数据中心,各场馆访问ADMIN网或者访问公网的流量,都必须经过天河体育中心;汇聚层根据地理位置和周边场馆数量的多寡,设置五个汇聚节点分别是天河体育中心主数据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白云新城馆群汇聚(广州体育馆)、大学城信息楼机楼、亚运城IBC&MPC;接入层是分布在全市及外市的场馆和非比赛场馆,按照地域不同分别接入不同的汇聚场馆。
每个路由的接入光纤芯数:Admin专网核心层到汇聚层2芯光纤,汇聚层到接入层2芯光纤;Agis专网核心层到汇聚层2芯光纤,汇聚层到接入层2芯光纤。
(二) 安保专网
安保专网是亚运会安保工作信息传输的重要网络,为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冗余性,全部采用双星型的网络结构,包括核心层至汇聚层、汇聚层至接入层。
各比赛场馆和非比赛场馆就近接入各汇聚点或者公安分局,实现网络汇聚,核心节点设在亚体主数据中心,亚体主数据中心与市公安局通过24芯光纤互联。
四大汇聚点分别是天河体育中心、奥体中心、大学城中心体育场、亚运城国际区,以及各公安分局等。
(1)安保数据网
图3.1亚运安保数据网络图
(2)安保视频专网:
图3.2亚运安保视频专网网络图
(四)媒体VLAN组网方案
亚运会VLAN网络由三层结构组成,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在中国电信马场机楼部署一主一备2台核心交换机,在MPC电信机房、天河宾馆、奥体中心场电信机房、海心沙电信机房各部署一主一备2台汇聚交换机,在奥体中心、游泳馆VALN接入点合计部署6台接入交换机以及1台备用接入交换机,在海心沙部署4台接入交换机以及4台备用接入交换机。
各通讯社在各场馆均能获得10Mbps VLAN专用带宽。各接入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之间通过光纤连接,配置GE带宽,满足各摄影位置接入带宽需求。对于奥体两个场馆,奥体游泳馆和中心体育场的各接入交换机均通过光纤连接到中心体育场电信机房的汇聚交换机。对于海心沙,各接入交换机均通过光纤连接至海心沙电信机房的汇聚交换机。
奥体中心、海心沙主用、备用汇聚交换机以及MPC、天河宾馆主用、备用汇聚交换机均配置GE光口,均通过双路由(每个路由2芯)光纤,直连马场机楼主用核心交换机。MPC、天河宾馆分别通过光纤+光电转换器和网线的方式,连接各通信社接入交换机。通过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对网络进行配置,对各场馆传输带宽进行限制。为各通讯社提供场馆端到媒体接入交换机10M带宽连接。各备用设备配置好数据,加电冷备。IBC/MPC汇聚交换机配置在主媒体中心电信机房(负一层),通过光纤+光电转换器连接至各媒体交换机。
。
图4.1广州亚运会VLAN媒体实时传输服务网络结构示意图
(六)WLAN组网方案
体育场及副场WLAN无线宽带采用集中控制型AP进行组网,上行接入方式则采用EPON的方式,其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6.1 WLAN接入方式示意图
体育场及副场采用室内AP直接覆盖方式,100mW集中控制型AP作为信号源,AP放置于天花板安装位置附近的天花有维修口或天花属于易拆卸型天花,并需要安装吸顶天线,天线采用外露安装方式,在其所在位置的天花上打一个小孔,供馈线穿过。
场馆WLAN上行采用EPON方式承载,AP上连至ONU,经ODN光网络接入至OLT设备,OLT汇聚后再接入电信IP城域网,为AP接入提供传输通道。WLAN业务与接入网业务共用OLT,占用其FTTH接入PON口,ODN采用1:8分光,WLAN业务与接入网业务之间采用VLAN区分。
连接,楼层交换机与信息点之间用六类线连接,并不超过90米。S9303接入层核心交换机通过广州电信的光缆网汇聚至天河体育中心汇聚机房,汇聚机房再连至天河体育中心亚体主数据机房(MDC)。Admin纤芯需求为:至天河体育中心亚体主数据机房核心节点(MDC)双路由各2芯光纤。AGIS纤芯需求为:至天河体育中心亚体主数据机房核心节点(MDC)双路由各2芯光纤。
(八)结束建议;1.大型活动,如运动会、嘉联华、博览会等场馆群,场馆的建设及通信的规划交付一定要提早,如提前一年至半年不等,越往后拖延会造成各方越被动。2.在成熟的条件下,运营商尽可能运用各种通信技术,提供种类繁多的业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3.对于十分重要的业务,比如现场直播等,需采取采用双路由,设备一加一热备份的方式互为备份,自动切换。
参考文献:
(1)储钟圻《现代通信应用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
(2)王孝明,等《三网融合之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广场规划设计范文6
关键词:城市建设广场建筑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城市寸土寸金,留那么多广场岂不浪费?或云: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吗?其实,这些都不成问题。如广场主体建筑向空中发展,地盘自然也就宽了;再如只要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把众多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和广大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融合起来,把国土规划、设计、建筑力量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刮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旋风。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亮丽起来,多一点绿树红花,多一点蓝天白云。
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一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出于商业目的而冠名为“××广场”,则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
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漂亮、越大越气派,那是错误的。大广场不仅在经济上花费巨大,而且在使用上也不方便;同时,广场尺寸不宜人,也很难设计出好的艺术效果。城市广场尺寸太大会缺乏活力和亲和力。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一般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一些。至于交通广场,面积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集会游行广场,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最多人数;影剧院、体育馆、展览观前的集散广场,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面积和应满足相应的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观赏要求方面还应考虑人们在广场上,对广场上主体建筑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
中外著名城市广场面积比较
国别广场名称面积(公顷)
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39.6
大同红旗广场2.9
太原“五一”广场6.3
天津海河广场1.6
郑州“二七”广场4.0
外国庞贝城中心广场0.39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0.54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28
巴黎协和广场4.28
莫斯科红场广场5.0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0.60
意大利罗马市政广场0.40
美国纽约济克非勒中心广场0.60
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40米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但由于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一是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合理规划,一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组织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
要切实实行规划城市专家咨询,实施规划群众参与,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34页。
[2]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58页。
[3]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中国工程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