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民间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民间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范文1

前言

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个分支,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安徽传统文化的个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文化的交融,深深的打上了安徽地域浓厚色彩的烙印。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嬗变并从四个角度阐述了传统民间艺术的再现。

一、传统民间艺术的起源

第一,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安徽的历史文化发源较早,所以当时人们对自然、科技知识的认识层面还比较低,因此人类对于大自然有一种敬畏感,但是祖先们将自然界中人类不能解释得现象归结于神灵等。

第二,起源于安徽的民俗习惯。一方面安徽地区的民俗文化为民间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形式,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了人们的地域文化内容。

第三,起源于各种各样的喜庆色彩节日。在喜庆节日里,地区间流露着一种祥和、幸福的氛围,人们为了庆祝喜庆节日,会选择一些形式进行庆祝,营造或增添幸福、祥和的气氛,长此以往,传统民间艺术逐渐形成和发展。

第四,起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才能。民间艺术反映了基层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也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平。第五,起源于人们的发明与创造。安徽地区的人民经过长时间的发明和创造,促进了许多新事物的新生,从而推动了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原因,虽然不是固定的因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有安徽地域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民间嬗变

安徽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所以民间艺术在安徽的起源和发展较早,随着时间的演变,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壮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首先,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安徽的传统民间艺术就已经有了萌芽,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有安徽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

其次,发展阶段。从秦朝起始,直到唐代结束,这段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有了较好的发展,在唐代时期,民间艺术的发展一度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

再次,兴盛阶段。在北宋时期,出现了利于商品交换的纸币,从而促进了商业发展的繁荣,而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达到兴盛阶段,许多安徽地区的人们,为谋生计会发挥自身的才能和技能,制作工艺品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和民间艺术的发展。

最后,压力时期。安徽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无数次的融合与发展,传承至今,面临过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需要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合,以促使传统文化能够迅速提升,以新的精神面貌面临现阶段的挑战。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艺术再现

传统民间艺术经过不同时期的考验和挑战,以顽强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艺术的再现具有四点特征。

首先,具有历史传统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发展至今,虽然融入了一些现代色彩,但是仍然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其次,具有生活娱乐性。安徽传统民间艺术主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民间艺术更彰显生活的特色。此外,民间艺术的创作体现出创作艺人的情感。再次,具有多样性。安徽地区的各地各县的多种多样艺术门类都不断融合,使安徽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多样化。最后,具有独特性。随着安徽地区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发展,徽式特征更加凸显。

传统民间艺术范文2

1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民间艺术文化表征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据统计现存明、清古民居总计有7000栋,古村落100多处,形式多样,包括古城、古村镇、祠庙、书院、牌坊、园圃、戏台、桥梁、塔、亭、堤坝、井泉等,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徽派民居建筑风格。徽州人大部分以从商为主,而经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聚财,中国人认为“财”的根源就是“水”,因此在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中以天井为水之归属。徽州人建造天井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天降洪福,确保财源滚滚,而且民居的理水、采光、通风等都是在天井的基础上完成的。将天井的厅堂作为中心,以轴线为主,按照中轴对称的形式营建民居,四周通过建筑高墙来确保安全、私密。民居建筑如果是三间屋,那么天井就设置在厅前,如果是四合屋,那么天井就设置在厅中,这种设计方式会确保室内光线的充足,保证空气流通。在晴天时,阳光会通过天井渗入到堂前,被称为“洒金”;雨天时会有雨水落入,被称为“流银”。民居建筑中四周的屋顶都是向天井方向倾斜的,下雨时雨水会从四面八方流入到天井的堂屋前面,称之为“四水归堂”。明清时期,徽州商业鼎盛繁茂,“肥水不流外人田”、“财不外漏”等吉祥理念深入人心。此外,徽州传统民居大部分仍然采用铜钱形的地砖、门洞以及商子门,这不仅显示出了乡民的身份财力,也表达了逢凶化吉、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厅堂和厢房之间设计成为明暗对比的方式,明亮厅堂主要作为接待客人、供奉的场所,而厢房则作为暗室聚财,这些都是利用民间美术元素来祈求吉祥的体现[1]。作为东方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风水观念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及自然本身的和谐,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观念与民间艺术文化表征大致相同。儒商结合,官商结合的徽州乡民,特别重视风水。从汉代起,就有流传商家门不宜向南的说法,再加上五行学说影响,认为西属金,南属火,火克金,可见南向是不吉利的。所以,徽州传统民居建筑大部分都是依山傍水,顺着自然地形建设,房门基本没有南朝向,都是坐东南、朝西北,或者是在祠堂、街道的长短、水口的方位以及流水方向等进行民居建筑的构建,使其看上去更具整体感,充分彰显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徽州传统民居以黑白二色,极少彩画,充分借鉴民间艺术中八卦鱼的形象,也称为阴阳鱼,即一条白鱼、一条黑鱼(也可以其他动物图案)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圆形。乡民的观念中,只有阴阳双鱼相交在一起,才能实现多子多孙,繁衍后代,而旋转则代表着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2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民间艺术文化认同

对于民间艺术而言,其根本核心在于文化特色的认同,一旦失去特色,艺术也就失去了价值。徽州传统民居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主要取决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其保存的完整性,形式的多样性,风格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在于徽州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具有较强的民间艺术文化内涵。明清时期,徽商名声大振,致富之后,尊儒兴学,修建祠堂、民居、园林,铺路架桥,不仅造福桑梓,也是从商为官之士退休之后精神的寄托之地。因此,在进行民居建筑的设计时,一定要加入主人对住宅布局、内部装饰、厅堂布置以及结构的审美追求,使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功能性,还要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一个独具风格的建筑体系。比如,“五岳朝天”的马头墙是徽州民居建筑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体现出了徽州建筑设计的民间美术理念。山墙要高出屋顶、超出屋脊,以马头翘角阶梯形叠落在地面上,正对着高墙,通常以对称均衡的形式而存在,中间天井处较低,左右两侧高,因为尺度看上去非常合适,外型好似五座山峰,因此被称为“五岳朝天”。与家族建筑群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凌驾于住宅之上,从远处望去,有如青霭缭绕,近看则好比骏马仰首长嘶,有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态感,暗喻商人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表示徽州地区兴旺发达、生机勃勃。对于多进房屋来说,基本上采用逐渐抬高地坪的方法,使后进房屋高于前进房屋,一堂一升,比喻“步步高升”、“节节高声”,这样不仅充分符合民居建筑对通风、采光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徽州人在民间美术元素的影响下,希望能够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另外,在徽州民居建筑中,冰裂纹是窗格、隔门中最常见的装饰图案,这种装置图案具体为将一个等边六角形作为中心,周围用两根木条拼接成一个又一个的“人”字三角形,中间的等边六角形在其中被称为“玄机”,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个图案不仅展示了“六面和通,以人为本”的核心文化理念,其中也蕴涵着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取得成功的深意,鼓励后人要不断努力,从而出人头地[2]。

3徽州传统民居中的民间艺术文化混融

徽州民居建筑位于青山绿水、街巷交错、庭院深深的环境中,人们都过着其乐融融、小桥流水人家的太平日子。从外型上看,一层一层的马头墙比屋脊还要高,只能微微看见屋脊坡顶,而且黑白分明。翘角飞檐,将民居墙头和天空之间的轮廓线勾勒的非常明显,增添了空间中所包含的层次感和韵律感。从远处望去,徽州民居则是绿丛中的一片灰白,干干净净,既体现了和谐统一,又具有鲜明对比。通过上面的论述,民间艺术常用的五种“正色”(红、黄、黑、白、青)已经用到了三种,由于红、黄为官方规定的皇家专用的色彩,所以在民居建筑中不敢轻易使用。将黑、白、青搭配在一起,不仅能够暗示可贵的含义,还能起到教育后人黑白分明、清清白白做人的作用。徽州传统民居中森茂的祠堂、肃穆的牌坊及坐落有序的厅堂院落,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都体现出了民间艺术文化混融,流淌于徽州乡民的血液中。不管是民居建筑规划,还是平面结构布局,徽州传统民居建筑所体现出的建筑雕刻艺术被建筑界所重点关注。徽州传统民居已经不仅仅作为避风挡雨、御寒消暑寓所,它能够将徽州民间艺术最本质的魅力展示出来,并且在当下生态旅游开发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当今村镇规划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在徽州传统民居中,集中体现了徽州民间艺术文化的精髓,在彰显传统民居特色的同时,也突显了民间艺术文化的生命力。

4结语

民间艺术文化在徽州传统民居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体现出建筑的特点,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使其能够在现代民居建筑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作者:瞿朝祯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传统民间艺术范文3

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着“传统工艺+当代审美+地域特色+材料创新”的思路,一方面从纵向着重传统材料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强化传统视觉元素的提取与优化;另一方面更从横向的拓展其与社会相结合而产生具有现代装饰意味的新包装形式,通过高校课程的参与,为传统民间艺术提供再发展的切实条件,以保持其“生产性”或“实践性”,而不是将其“表演化”。

1.1工艺美的运用

民间艺术制作带有较强的感彩和经验性程式化造型特点,制造环境被限制在小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创立了“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物化创造“的民间造物原则。中国民间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存与统一,从加工工艺和材质上都是根据劳动人民自己的需求,从大自然从取材,对自然物质进行简单或复杂的加工利用,进行设计和创造的。

1.2地域生活美的再现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创造,与生活接近、重合的本元性质决定了民间艺术造物与生活的关系。广大劳动人民从生活的土壤里吸取艺术形式,使民间艺术造型更完善、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它表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中,通过提炼这种传统民间艺术风格的元素、合理地运用到形式美法则中,具体表现为在合乎主题的基础上达到深化和凸显的作用。我国南方的民间剪纸工艺与地域特征相结合,运用现代审美、以及图形正负形重组的现代表现手法,加强包装装饰效果。在表现上突出南方古代的雕镂工艺、南方民族服饰民俗、游灯观灯习俗的特点。现代剪纸保留了传统的技法、纹样、审美,又借助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某些表现形式与观念进行阐释创作。将现代剪纸应用在包装设计中,打破以往剪纸作品展览只局限于作品的平面展示,使剪纸艺术变成了三维的立体形象,它增加了剪纸的信息传递功能,对静态的平面剪纸结合三维的艺术展示有益的尝试,让剪纸真实地走入生活,进入市场。年画作为特有的地域民间艺术形式,它追求物象本身的结构,对线条做概括表现,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能够很协调的运用到包装设计中。茶叶包装运用民间年画的表现方法,将茶农耕种、采茶、晒茶、炒茶等制茶过程表现出来。在视觉上即保存了年画的“版”、“线”特征,又结合现代UV印刷技术,很好的以传统民间文化作为资源向现代艺术设计转化。

1.3地域纯朴美的体现

民间艺术中的质朴,即本色、本质的淳朴与率真。从民间艺术品的材料选择来看,多是随处可见的自然物质,如麻、土、木、石、棉、棕、竹、草等,外表看来质朴,但在创制的过程中包含了民众对材料的认识和开发利用。一套“文房四宝”包装,利用四君子之一“竹“子材料进行开发。制成的作品总体上体现出竹子自身的肌理、质地、纹饰、光泽、硬度等自然形态的特征,使主观创作意图与材料自然形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1.4情感美的流露

民间艺术的色彩、图案纹样,造型题材都与人们的观念情感相关联,反映了社会、自然与人类的联系,具有超出感性形象本来寓意之外的内涵。其寓意象征性的感性形象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延续性和集体性,得到了民众的集体认同。运用了广西壮族绣球中”并蒂花图案“,将代表爱情信物的绣球和绣花鞋联系在一起,依附壮族的”花婆信仰“,相信万物生灵信仰的延伸。从绣球的形和图案上进行创新,寻找新的形式,表达出”爱之花,情之果“的情感内涵。这里的图案将作为一种图形化语言,作为一种载体符号,表达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共同认同,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2.结论

传统民间艺术范文4

【关键词】民间艺术 美术教育 应用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年度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项目号:146242132)阶段性成果之一。

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实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

目前,包括剪纸、刺绣、泥塑、雕刻之类的传统民间艺术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研究的人越来越少,不仅潜在的经济价值无法得到挖掘,而且鲜明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价值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记录与传承,由此使诸多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日趋消亡的生存困境。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如何以挖掘传统民间艺术实用价值为核心目标,由此实现其创新与传承才是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获得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应用于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活动之中,正是建立在对于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文化、思想、艺术方面教育价值的挖掘与应用的基础之上而展开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专家、学者展开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活动,由此形成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而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掌握传统民间艺术,而且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之中,也能够进一步加以传播甚至是创新,从而实现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有效传承。

2.丰富美术专业学生的设计思想,提高其设计水平

自近代以来,我国美术教育活动开始朝着实用主义的方向进行转变,在与西方美术教育进行交流碰撞之后形成了更加西化的素描、速写、水粉、色彩、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之类的课程内容,也即是“现代美术热”。这虽然能够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美术设计思想与设计技巧,但却失去了对我国传统设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不仅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而且使其设计出的作品缺“地气”。在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反思之后所形成的“寻根热”日渐浓厚的情况下,此种美术教育现状极大地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工作质量情况。而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特定区域内的民众结合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思想、价值追求以及风俗习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化的艺术形式,蕴含着独特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技巧。

3.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和个人修养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不仅在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设计思想与设计技巧,而且还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民俗文化内涵以及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思想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还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其个人修养。

4.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在整体造型、题材内容、思想内涵方面具有丰富的趣味性特征,而且是在我国民间社会土生土长的,甚至是广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司空见惯的一些艺术形式,对于普通学生的心理与情感表现出天然的亲和力,能够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并产生视觉与心理方面的审美体验。据此,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引入美术教育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素描、速写、水粉、色彩、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之类的抽象性课程所带来的枯燥性与乏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1.以教学素材的形式引入美术课堂

此种方式主要是依据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民间艺术形式作为课堂中的教学素材或者是教学材料来使用,由此来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将传统的剪纸艺术、木雕、玉雕或者是布雕工艺引入到传统工艺课、造型课、民俗学之类的课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而又生动的认识,由此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其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一般来说,此种应用方式比较简单,主要由特定的美术课程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并加以处理,由此适应具体的课堂教学的需要。传统民间艺术虽然在课堂中处于附属性、协作性的位置,但同样展现了其良好的艺术教育价值和课堂教学效果。

2.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实施专门性教学

部分高校还可以立足于所在地域内的民间艺术形态发展现状,针对某一民间艺术形式,开设专门的课程。这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此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产生背景、历史文化内涵、工艺特点、审美效果与艺术价值等,而且还能够掌握系统的创作技巧,甚至能够进行工艺创作活动等,由此真正实现对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此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是具备地域优势,不仅能够方便地搜集所在地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料,而且也可以将一些民间艺人引入课堂,进行民间艺术教学活动,由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难点在于如何将所在地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源与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培养内容相衔接,并据此制订出科学、系统的民间艺术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

3.创办民间艺术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当前,高等院校除了可以开设民间艺术课程之外,还可以凭借所在区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源,创办一些个性突出而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民间艺术专业,由此培养研究、创作和传承此种民间艺术形式的专门人才。学校要能够综合考虑到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与实施方式等,另一方面要经过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方可进行具体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活动,因此,这需要学校能够进行系统的市场调研活动和精心的前期准备活动,由此建构起系统的专业建设方案,从而获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尤其是能够培养出获得社会认可和需要的民间艺术专门人才。

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建议

要想真正发挥传统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艺术传承和人才培养价值,除了需要各个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应用方式之外,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激励与指导作用。首先,我国教育部门一定要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民间艺术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需求与应用情况等,制定出细致、明确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措施,深化各个高校对于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文化价值、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艺术教育价值以及潜在的市场经济价值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民间艺术引入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发挥其应有的人才培养价值;另一方面还必须制订出清晰的监督与考核措施,包括对各个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监督与考核活动,从而避免出现教师引用传统民间艺术的积极性不高,流于形式,应付考核的现象,或者是忽视、遗漏部分传统民间艺术的情况等。这是顺利地实现传统民间艺术转化为可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并发挥其应有的多元价值。其次,国家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到所在区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源情况、高校情况等,围绕着民间艺术转变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教学课程以及具体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等主题,建构起包括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以及学校级课题在内的不同等级的课题立项体系,由此形成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活动,提高民间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质量和效率。

总体来说,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瑰宝。我国高等院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民间艺术形式的研究,顺利地将各个高校所在地域内的民间艺术资源转变为美术教学资源,从而在提高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传承区域民间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崔锦:《民间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8,10月版。

[2]陈卫和:《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5月版。

[3]毛翔:《浅谈民间艺术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

[4]杨琳:《民族民间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20期。

传统民间艺术范文5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包装设计;中国风

包装体现了社会文化现象,而每种文化现象都属于它特有的时代和民族。如今优秀的包装设计过程中,时代元素和民族元素都是较好的设计选材,因其体现了时代感,可以作为一个文化的代表符号,体现了民族感,印证了“越是民族才越是世界的”那句话。当下的世界主流是对健康和环保的追求。本文对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相关研究,现详述如下。

1 包装材料中所体现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

中国具有长久且丰富的人文历史。古往今来,一些传承下来的文化符号被一代又一代的人纪念,它们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文化背景,还承载了深厚的感情。古时候所运用的包装材料多为自然原生材料和自然再生材料,使用这些材料对售卖的产品进行包装,在一些传统符号较为明显商品中可经常见到。例如,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使用植物叶子将有着各种口味和色调馅心的雪白糯米团包裹起来,使用不同类型的捆扎方法进行包装,多包装为三角形或多角形。如此包装是我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结合自然美所创作的艺术结晶。这种包装材料的选用不仅使叶子的清香得以散发,还十分美观。古时候的人喜爱饮酒,创造了丰富的酒文化。酒最早是使用坛子盛酒,用草纸作为酒坛封口,并在草纸上加盖印章,这种包装形式深入人心,成为我国酒文化的经典符号。如今,这些取材于自然的原生材料和自然再生材料常运用与包装设计中,给人以丰富传统情感。常见的自然原生材材料有如木、竹、稻草、泥土等,再生材料有陶瓷、纸张、编织物等。这种包装的设计来源于人们生活经验的累积和质朴的审美观念,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在文化建设中,现代包装设计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2 包装外观中所体现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

2.1 装饰图形艺术元素

经过人对图形认知的相关科学研究,发现人们欣赏图形多靠的是直觉。科学研究表明人使用眼睛观看图形的过程中大脑整体处于放松状态,因此,图形具有使人愉悦的功能。在包装设计中使用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可以直接使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美好的愿望,主观地在受众意识中给予了商品生命力。

如今常用于商品设计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中,装饰图形不可或缺。当下深受人们喜爱的装饰图形是福禄寿喜的文字装饰图形。福禄寿喜字样在商品包装中字样图案花式繁多,有加入龙凤、仙人、松鹤等传统吉祥文化符合的组合字样的体现形式,还有年画、剪纸、对联等传统艺术体现形式;还用于酒的包装,如金六福、泸州老窖、小角楼等酒类的包装。金六福在包装设计中选用年画和大面积的红色,使其充满了民间艺术感。这些运用了传统民间艺术元素的包装很好地迎合了中国人的消费心理,以人们对美好寓意的喜爱为基础对包装进行设计。[1]

使用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图形的包装设计手法运用广泛,无论是作为包装的主体图形还是底纹,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和浓烈的情感,使人过目不忘。

2.2 书法艺术元素

中国华夏文化代表最为常见的符号即为汉字,汉字的发明凝结了华夏民族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华夏民族将其特有的文化理念和特有的文化视觉图形相结合,创造了汉字文化艺术。汉字具有独特视觉造型艺术感,内含了心理写实感和抽象感。与其他民族的文字相比,汉字要更加深刻和完美,因为汉字不仅体现华夏人民所特有的形象思维和审美,还具有其他艺术类别中所讲究的“形神兼备”和“意向表现”特征。当下所常见的书法艺术元素包装为中国风味立顿红茶。在立顿所推出中国风味的茶包系列中,包装最为醒目的部分为毛笔书写的汉字“茗闲情”。“茗闲情”三字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茶文化内涵,其毛笔字的传统艺术体现形式使中国茶文化情感扑面而来,这款具有东方情调的立顿茶包装系列得到了东西方人士的一致赞赏。庐山茶包装使用国画中的写意体现手法,将庐山地区的茶山简略的一笔带过,十分生动自然富有灵气。泸州老窖的包装商品名使用毛笔书写,其笔风有一种老而劲的感觉,加之使用中国画图形予以装饰,整体包装设计非常和谐。如不识得汉字,一望其包装图形也能知酒是中国传统地方民族特色口味,这归功于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2]

3 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中国古时候推崇以含蓄的方式表达情感。以儒家思想为代表,注重德治和人性,几千年来的潜移默化,华夏民族有了一套影响十分深远的人性化理论和观念。人们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论和观念。在包装设计中使用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则能强烈地体现这种理念。

包装是商品的衍生产品,一般情况下包装传达的信息主要是为了使消费者以最高的效率对商品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包装设计更趋向于与其他同种类不同风格商品区别开,能瞬间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能迅速地进行判断和识别。包装设计的关键在于色彩、文字、图形等,直接对商品内容和理念进行表达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层次需求受众的心理。包装的价值依附于商品,包装的设计和理念的体现可以对商品起到升值作用,直接目的在于吸引潜在的消费者,使之喜欢且认同商品,再进一步产生购买欲望,最后达到购买行为,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包装所在实际价值。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过程中,除了对商品物质有需求,还在心理上有一系列的需求,如自信、心情、满足、愿望等。优秀的包装设计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让心理需求附加值成为卖点。

4 结语

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如今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对所接触到的商品包装也有了更多的要求。优秀的包装设计中往往富有时代元素,在商品包装设计中经常体现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如包装材料和包装外观:取材于自然的原生材料和自然再生材料常运用与包装设计中,给人以丰富传统情感,常见的自然原生材材料有如木、竹、稻草、泥土等,再生材料有陶瓷、纸张、编织物等。这种包装的设计来源于人们生活经验的累积和质朴的审美观念,是传统体文化的体现;包装外观体现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主要分为装饰图形和书法。装饰图形,无论是作为包装的主体图形还是底纹,都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和浓烈的情感,而汉字则具有丰富的民族特征和情感。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物质的了解需求,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此,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是十分值得被推崇的。

参考文献:

[1] 李逸.黎锦图案艺术在海南本土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界,2014(12):93-93.

传统民间艺术范文6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当代设计;价值;发展

一、当代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应用现状

日本学者三木清先生在他的《哲学笔记》中曾经说过:“传统,这一用语意味着流传与被继承。……彻底死了的东西不能称为传统,只能称为遗物……”,又言:“传统的现代意义包含着未来的关系,通过行为使过去的传统与现代和未来相组合。”那么这意味着要将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再创造再设计,用当代观念的设计将过去与未来相联系,推动设计艺术的发展。那么这个“设计”不再是单纯、简单的传统形式,而是着眼于设计的前瞻性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重大值得深入探讨。

设计艺术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应用,既是民族文化个性的需要,也是推进民间艺术发展的有效方式。虽然该观点在设计界中得到普遍认同,但应用现状良莠不齐。在应用方法上常常停留于形的临摹,即对民间艺术形象剪切粘贴式的简单照搬。仅仅应用了传统民间艺术的造型形象,而未真正经过当代意识的思考和打磨。另一种则是伪民间艺术的大量产生。当设计者本身并未理解民间艺术所包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就采用了传统民艺的造型手法和色彩搭配体系,却未真正理解传统民间艺术其中传达的优秀民族内涵,这种不具有精神价值的移植必然无法适应当代设计艺术的需要。

总体而言,设计艺术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应用,其规范性、系统性和合理性都还存在不足之处。在训练方法上也存在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

二、当代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民间艺术合理有效的应用方法

(一)当代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造型元素和符号的现代化再应用

主要通过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了解、提炼、概括、重组等方式来来实现。这种再应用着意区分“模仿式的创造”和“创造式的模仿”这两种基本形态。前者是我们广大设计者需要排斥的照猫画虎似得照搬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和符号。后者则是强调二次创造,强调别开生面和创新性拓展。例如京剧中的脸谱形态的设计再利用,在早期人们往往停留在对传统脸谱形象的机械描摹。有甚者在对脸谱本身传达的人物个性气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便生搬硬套地拿来放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之中,把奸邪恶狠的戏剧角色用于温情博爱的公益宣传海报。这样的错误是不应该有的!只有了解所要借鉴事物的精神气度才有可能准确的传达出设计者自身的设计观点,只有了解之后才谈得上对其的提炼概括。仍以京剧脸谱为例,首先应把其视为独立的设计符号,在传统的脸谱上符号图形多以曲线造型为主,可先提炼概括成具有脸谱代表性的线条,将这些线条元素打散重构,重新赋予设计者当代的意识,进一步的以切割方法予以重新组合,平整理性的切割面与脸谱的曲线元素对比相应成趣。

因此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造型元素符号在当代设计艺术中应用,最重要的步骤即:了解――提炼――概括――重组。打破原有的、定式的传统格局,赋予新的画面主次结构、比例格局,灵活组成具有现代意识的设计形态。

(二)传统民间艺术的色彩表现于当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

谈及传统民间艺术的色彩表现于当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应先明确传统民间色彩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色彩是以“五行说”为核心的“五色”观念。五色即为:青、赤、金、白、黑。五色说是一个完整广泛的色彩体系,在我国的礼仪、婚嫁装饰、服装刺绣、戏剧脸谱以及宗教绘画中应用最多。因其以“五行”说为核心因而象征性的成为中国传统色彩的重要特征。传统色彩往往超脱了色彩本身的物理性质,被各种观念和审美意识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也同时具有了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人文艺术观念。

色彩作为一种抽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民艺中的意象性相结合,更能体现民族思想情感,也为象征性图形添加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契合了当代设计艺术中对传统民间艺术色彩应用的灵魂,即将设计色彩归为五色,并以五行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延伸应用于设计作品之中,使设计作品在观者第一眼看到就能体验到民族文化的色彩特征,而思索之后体味到其所传达民族审美情趣,明白当代性的外表之下所隐含的深深的文化意义,使传统民艺的色彩传达成为设计作品的内在思想。如同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所说:“色彩即是思想,色彩的总体性表明一种意义,没有这种意义,便一无美处。”

(三)当代艺术设计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的提出是中国传统图形再生必须经历的创造性变革过程,也是传统图形再创造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再造想象是对原有的传统素材及其内在包裹信息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讨,扩展其内涵的辐射范围,随后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现代意识的设计创新和想象。在民间艺术的流传史中,同一个图形元素可以引发无数个新的设计想象。回顾传统民间造型艺术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每个历史时期传统民间艺术图形的演变,都不是一个对原始母体的彻底否定的过程,而是以新的审美观念赋予其新的形式,使母体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

当代艺术设计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再造想象经历的正是这样一个对母体的“二次原创”的过程。这种“二次原创”是指在借鉴传统图形时,依据现代设计的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图形,并在原形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变异、加工使新的设计图形在设计实践中取得和谐美。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只有立足于原创才能发挥出设计者本身的智慧和才能,也才能使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在当代的设计艺术中得到升华。我们现在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元素虽然是当时时代的经典,但必然也包含了旧时代的陈旧观念,不可能照搬到当代中直接使用,这必然要经历一番取舍、提炼和再加工,才能使其符合当代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思想。

(四)当代设计艺术对传统民间艺术“平面化”特点的吸收

“平面化”是传统民间艺术图形造型的重要特征。从我们熟知的皮影、年画再到剪纸都是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表现的。雷圭元先生就曾总结出传统民间装饰图形的构成规律:“三体”格局观,即格律体、平视体、立视体。其中当属平视体即平面化对当代设计艺术的影响最大联系最紧密。

这种平视摈弃了空间前后的变化,以及形与形之间横向或纵向的排列,仅仅把形的大小变化依据归为对表现内容呈现。例如人可以比山大比树大,这样呈现的形与形之间相互独立互不遮挡。在当代设计艺术中,设计师作为独立的创作主体,在设计作品中必然要传达独特的个人审美意识。例如一张宣传保护鱼类的海报,在展现鱼与人类和谐畅游的场景,那么吸收传统民艺的平面化特点,就可以设计成将原本在体态上远远小于人类的小鱼,描绘成与人等大甚至大于人类的形象,以强调出对鱼类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鱼类对人生活和自然的重要性。诸如此类平面化的设计手法比比皆是。这种手法集中关注于事物形态本身,并且善于抓住形态的轮廓特征予以夸张描绘。其所表现的形态简练传神且生动活泼,富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装饰美感,最终形成有趣的令人深思的画面表现。

(五)借传统民间艺术之旧形开当代设计之新意

借传统民间艺术之旧形开当代设计之新意就是指借助于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某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样式进行新图形的再塑造。由于在传统民间艺术中有非常多的典型图形,一方面是具有突出的民族特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或地域特征,可直接被视为代表该民族的文化符号。另一方面这些旧的图形本身大多个性鲜明,样式独特运用到当代设计中可识别度极高。例如青花瓷、抓髻娃娃、京剧等,在应用上主要依靠这些典型图形的外在轮廓形象来糅合新的设计元素及理念,在保留一眼便能认出的典型形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这种方式在很多日本设计师中早有应用,如小岛良平在海报《产经观世能》中把传统能剧的面具和歌舞伎演员的外在轮廓形象相结合,简单明了的展现了日本元素文化符号的同时传达了他自己的设计审美观,让任何国家的观众都能第一眼识别出浓厚的日式美学。

正是由于传统民间造型样式独特富有内涵,借其形象再创造可以获得具有强说服力的设计表现。这种新形象的塑造赋予了当代设计独特的文化生命和文化内涵,这种巧妙的使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同生同构成为新的设计创作原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情感结晶。即使在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传统的民俗风情、节日传统仍然是维系人们情感的重要桥梁。然而古老的民间艺术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情感和物质需要。这时具有传统民间艺术意识的当代设计应运而生,它既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提升了现代人的生活品味,又传承了民族文化,张扬了民族个性,在世界的设计舞台发出充满自信的民族声音。

参考文献

[1] 赵农.民间艺术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2] 寻胜兰,彭琬玲.新民艺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 徐欣,吴轶博.重构传统图案[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