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议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现象议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现象议论文

社会现象议论文范文1

在利益分化和高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有效提高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质量的一个关键点是能否全面准确地

>> 共生理论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运用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可能自我理论及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在电力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法制利益理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浅析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及其在电影中的运用 社会情绪学习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锚理论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及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语块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及其在铁路系统员工薪酬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浅议语文单元教学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文化图式理论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探索 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房屋征收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2-17.

〔4〕Terje Aven, Ortwin Renn. Risk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Concepts, Guideline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2010.

〔5〕〔45〕王锋,胡象明.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新视野, 2012,(4).

〔6〕〔10〕〔14〕〔49〕〔美〕 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7,58,62-97,132-139.

〔7〕 〔美〕 迈克尔・A・希特,等编:布莱克威尔战略管理手册〔M〕.闫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49.

〔8〕Blair, Margaret M..Wealth Creation and Wealth Sharing: A Colloquium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 Washington,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6.

〔9〕〔18〕〔52〕 Mitchell A,Wood D.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m and what really cou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4):853-886.

〔11〕〔15〕Clarkson M. 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 20(1): 92-117.

〔12〕 王辉.从“企业依存”到“动态演化”――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献的回顾与评述〔J〕.经济管理,2003,(2).

〔13〕〔17〕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16〕Wheeler D, Maria S. Including the Stakeholders: The Business Case. Long Range Planning, 1998, 31(2): 201- 210.

〔19〕〔41〕胡象明, 唐波勇.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公共危机治理――以汶川“5.12”地震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0〕张洪波, 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基于整合视角的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3).

〔21〕李姝.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的实践及启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商业经济,2007,(10).

〔22〕宋建波,盛春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9,(10).

〔23〕王晓巍,陈慧.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11,(6).

〔24〕姜雨峰,田虹.利益相关者需求有助于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战略吗?――一项三维交互研究〔J〕. 财经论丛,2015,(4).

〔25〕胡赤弟.教育产权与大学制度相关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4.

〔26〕吕向东.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济,2006,(12).

〔27〕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

〔28〕焦笑南.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治理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29〕胡子祥.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1).

〔30〕郭华.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J〕.人文地理,2008,(2).

〔31〕Murphy P E. Tourism : A Community Approach〔M〕. New York: Methuen Inc, 1985:16.

〔32〕冯淑华.三百山旅游发展中流域利益主体关系的探讨〔J〕. 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5).

〔33〕黄昆. 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3,(9).

〔34〕刘军民,郇滢.利益相关者角度下的西汉帝陵当代价值分析〔J〕. 人文杂志,2015,(4).

〔35〕Stonich S. C. Political Ecology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1998,25,(1): 25-54.

〔36〕Holden A. In Need of New 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1): 94-108.

〔37〕王静.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以中国房地产利益集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7,(9).

〔38〕金艳荣.利害相关者参与公共决策:类型、过程与实现途径〔J〕.理论探讨,2014,(1).

〔39〕 王立,王峥,王永梅.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考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J〕.管理学刊,2012,(4).

〔40〕 王洛忠.我国转型期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一种利益分析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05,(8).

〔42〕孟晓华, 张曾.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以H石油公司渤海漏油事件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 2013,(3).

〔43〕林淞.群体性突发事件的CAS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管理学研究, 2011,(3).

〔44〕申霞. 基于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区域应急管理模式研究〔J〕.新视野,2012,(4).

〔46〕方洁,龚立群,魏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微博舆情中的用户分类研究〔J〕.情报科学,2014,(1).

〔47〕麻宝斌,杜平.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题、内容与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48〕邬晓燕,程苹.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科技风险认知与规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0〕Bourne L,Walker D H T. Visualizing stakeholder influence:Two Australian examples〔J〕.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2006,37 (1) : 5-12.

〔51〕何旭东.“利益相关者环”在工程项目关系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1,(17).

社会现象议论文范文2

一、审题:妙笔生花因审题

1.主旨领悟法。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蕴涵着材料的主旨。因此,考生可将其作为把握材料以及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2.由果溯因法。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考生审材料作文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根本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3.寓意揭示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考生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进而确定立意。

4.由物及人法。写材料作文时,考生要对叙述“物”的材料进行“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立意点。

二、立意:远近高低各不同

“意犹帅也”,文章讲求立意高远。考生立意时,要紧扣所给材料,多角度发散思维,同时要注意选材的新颖性。考生立意时要坚持下面的原则:时代社会是总纲,中心思想明(明确)深(深刻)康(健康)。考生可运用以下方法和技巧立意:一是明题依体凸中心,二是化大为小炼主旨,三是平中见奇出新意。高考作文立意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具有“过人之处”,这就要求考生必须从独特的角度揭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注意透过生活中的表面现象,抓住其本质,发现其所蕴涵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所言之”。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考虑:一是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二是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三是顺向立意与逆向立意,四是纵向立意与横向立意。

三、文体:文体不限出奇策

决定文体的主要因素是作文材料的倾向性,即文章的写作目的。考生在考场上选择文体之前,要先审准命题、话题或材料,弄清其自身所带有的文体倾向。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考生只有审准作文要求,分析材料中蕴涵的中心,准确立意,并考虑文体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能力,才能选择恰当的文体来表现立意。对于写作水平中等的考生来说,首选文体应该是议论文,因为议论文在体式上变化不多,主要以论理深刻、透辟取胜。把议论文作为主攻文体,考生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记叙文形式灵活,可表现丰富的内容,发挥余地大,易于感人,但这种文体对构思、语言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如果考生在思维和表达方面没有明显优势,最好不要写记叙文。散文最能体现考生的文化底蕴和才情,但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联想、想象能力,深厚的文学功底,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建议考生一般不要选用散文文体。如果考生在具体写作时需要写作散文,也最好写记叙性散文或议论性散文。一般而言,不同文体对应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与结构方式,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结构。考生可以通过范文结构分析来学习如何安排结构,然后逐步达到灵活运用、自由写作的程度,最好能够对结构模式加以变化,有一定的创新。

社会现象议论文范文3

1.命题模式异彩纷呈,但仍有规律可循。

可以预测的是,全国卷2006年仍然会重复昨天的故事一一考查话题作文,或者关系型,或者词语话题型。一方面是,话题作文有其优越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被抛弃;另一方面是,全国卷要发挥突出的导向作用,引导地方卷向全国卷靠拢,因而全国卷也不会轻易改变已经比较成熟的作文命题模式。但是,也可能有些变化,如在话题形式上,可能改关系型为词语型,或题意型;或者在话题材料的提供上改文字为图画(主要为漫画),或图文混合。

2.作文总体难度降低,可能限制某些文体。

2006年的高考作文有可能限制文体,也有可能以小作文的形式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考纲中将“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调整为“常用应用文”,可见“常用应用文”将进入命;题人员的视线;诗歌、戏剧等不属于“常用应用文”,在2006年的作文题;中将有可能受限。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议论文和“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5.突出思维考查,关注社会人文。

高考作文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看法、观点,自然涉及到考生的辩证思维,考生只有运用独特的、正确的思维来思考,才能得出新颖别致的观点来。同时,考生对生活有个性的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对生活有真情实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所以,备考时,要重视辩证原理的学习,要学会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并把这些用于作文实践中去。

2006年高考大纲解读:语文作文命题趋势

与2005年高考大纲相比,2006年高考大纲写作部分的要求,有几处变化,即:

①2005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2006年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将“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调整为“常用应用文”,更符合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实际,更能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起到良好的高中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②2005年发展等级的深刻这个考点的表述是:“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2006年调整为:“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将“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修改使原项目中的层次表述得更加清楚。“问题”改为“事物”,既科学,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扩大了内涵,更符合作文写作的实际;将“原因”改为“因果关系”,扩大了考查的力度,强调考生对事物不能只知其因,更要重视其果,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更要重视其发展过程,加大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考查目标更明确、具体。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的过程,因为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考查考生认知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考查考生认知事物的过程,即弄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此过程中考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有助于全面提高考生的素质。

社会现象议论文范文4

【关键词】命题规律 应对方法

一、熟悉高考写作命题规律

高考书面表达常见的体裁有书信(一般书信、求职信、推荐信、交友信、回信)、说明文(人物或单位介绍文)、记叙文、议论文(一般或比较议论文)、数据式图表作文等等。书面表达材料给定形式有图画式、图表式、要点式和表格式。词数为120左右。

二、掌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应对方法

1.掌握常见体裁书面表达的用语规律。书信写作应重视内容的表达,开头和结尾通常可使用Thank you for... I am very glad to... I look forward to...等客套语。写求职信时可用I learned from... that your company...(交待消息来源),I want to get...(表明求职心愿),I’m good at... and I do well in... (摆出自身优势),If I am hired, I will...(提出获职打算)/If you give me the position, please write to me/... My telephone number/... is...(请求答复联系)。

写人物界绍文时,可用She’s a/an... (职业),She’s... years old.(年龄),She’s... cm tall(身高),She’s healthy... (健康状况),Her hobby is... (业余爱好),She can get on well with others(为人处世),She loves... (敬业精神),She graduated from..., then she works as a/an... (个人简历)。

写单位介绍文时,常用Our... covers an area of ... square kms(面积).There are ... people in our...Trees and flowers can be seen ...(环境). It is very convenient for you to come to visit our ..., and you can take a bus…(交通)。

写比较式议论文时,可用Recently, we have held a discussion on whether we can ... Some students think that ... However, other students don’t think so ... In the opinion of me, we can...

2.掌握不同材料给定形式书面表达的写作特点。写表格式作文时应根据主题需要科学合理的表达表格内容。写要点式书面表达时应根据主题和线索需要,将所给要点重新进行组织整理,使之更连贯、更严密。写图画式作文时,应认真分析图示内容,把握好人物与人物、人物与时间、人物与地点、人物与画面之间的关系,详略得当的表达图画内容。

3.掌握不同体裁书面表达的语法规则。不同体裁的书面表达需用不同的语法规则。日记和一般记叙文事已发生,用一般过去时;人物和单位介绍文涉及一般现在、过去和将来时,现阶段状况用一般现在时,过去状况用一般过去时,憧憬未来用一般将来时。而通知多介绍未来活动,用一般现在时;比较式议论文多评论社会现象,用一般现在时。当然,时态的使用,应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还要把握动词、语态,注意主谓一致及名词单复数的正确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4.根据表达需要,合理使用过渡性词汇。众所周知,过渡性词汇可以使文章语句更通顺,叙述更合理,逻辑更严密,因此,写作时要合理使用过渡性词汇。平时要将表示转折、并列、递进、因果、条件、让步等关系的词汇进行归纳整理,分类汇总,以便实际写作时有选择性的加以使用。比如:what’s more... (表递进关系);because of... (表因果关系);as we all know... (表示普遍观点);in my opinion... (表达个人见解)等。这些过渡性词汇,在平时的写作中,学生就应有意识的加以使用。

5.恰当使用高级词汇、句式,提高表达档次。为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提高文章表达档次,写作时学生应学会使用高级词汇和句式的表达。比如:

(1)菜味好。

a: The dishes are good.

b: The dishes look inviting and taste delicious.

在这两个句子中,a 句简淡,b句对称紧凑,高级词汇inviting表明菜色赏心悦目,delicious表明菜味可口好吃。很显然,后句比前句上档次。

(2)很高兴再次收到你的来信。

a: I am very glad to hear from you again.

b: How nice to hear from you again!

b句为感叹句,感彩比用陈述句强烈。

(3)红玫瑰是杰克送给我的。

a: Jack sent me a red rose.

b: It was Jack who sent me a red rose.

b句运用了强调句型,更出色的表达了句意。

可见,要学会使用不同句式,如强调句、感叹句、倒装句或with 的复合结构等,使长短句结合,才能使你的文章突显文采,脱颖而出。

总之,只要学生树立自信,熟悉高考命题规律,掌握应对方法和写作策略,夯实基础,注重过程,强化训练,坚持不懈,写作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社会现象议论文范文5

一、有“我”

首先,要有“我”的见闻。文章开篇写作者“坐校车经过商厦时”,“化妆品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既符合扣题的基本要求,更是增强真实感,打破了传统议论文高高在上,大肆议论的弊端,让议论文食人间烟火,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下文的论述变得亲切。

议论类作文要以理服人,强调要有个性化的“我”的认知见解。文章从人人所能见到的化妆品广告牌着手,引发常人不一定会想到的有关“青春朽与不朽”的感悟,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接着文章论述“青春是一种情怀,一种状态。”不是“只停留在皮相之上”。如此感悟,自然引发“青春不朽”需要有“美丽情怀”的观点。如何拥有“美丽情怀”,要“多读书,多思考”。整篇文章理性十足,见识不凡。

当然,文章有意强调有“我”,用了“让我唏嘘不已”、“ 窃以为”、“我私下猜想”、“我想”等语言,也能增强文章的个性化特点,具有“我”的元素。

二、有“物”

议论类文章固然有独到的见解,但也必有“物”,要言之有据。

首先,切口要小。文章不可泛泛而谈,议论类文章同样如此。作文话题是:青春朽与不朽,文章选其一“青春不朽”,化大为小;再谈女人如何青春永驻,化虚为实,文章变得具体可感。

其次,论据丰富。古今中外,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古有李清照、卓文君、王昭君,今有林徽因、三毛,外有杜拉斯。

最后,举例典型、形象。所举事例都是女子,符合话题需要;人物事例的选择都重在女子具有“美丽情怀”,符合论证论点的需要。

“提鞋疾走”的动作突显出少女时代李清照的活泼天真;“半截藕臂轻露”的肖像刻画展现出卓文君的泼辣,让读者感受的卓文君的追求幸福的勇气;“未知的茫茫大漠”的背景渲染烘托出王昭君的无畏与坚毅。运用杜拉斯的事例,抓住典型语言,杜拉斯八十岁时仍能笑称:“我还年轻,青春正好,及时行乐!”让读者一下子就能理解“杜拉斯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涵养”“使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

三、有“理”

《书中自有颜如玉》采用层层推进的论证思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维三维度展开论述。首先由现实生活中的化妆品广告牌“不朽的容颜”谈及女子“为了追求不朽的容颜、不朽的青春,她们愿意打针,每天花许多时间保养,拍脸”的社会现象,引发读者思考“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围绕“青春是什么”的问题,以中国古代三个典型女子形象为例,提出“青春不朽”需要“美丽情怀”的中心论点。接着以杜拉斯、林徽因为例,从“为什么”的维度论证分析。最后从“怎样做”的角度,提出“女人,多读书,多思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全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次,剖析透彻。1.事理结合、由表及里,举例与分析紧密。例如,杜拉斯八十岁时仍能笑称:“我还年轻,青春正好,及时行乐!”事例简洁、典型,重在分析:八十岁的年龄,外表的青春肯定不在,但仍笑称“年轻”,可见是心理年轻。所以作者分析到“年轻导演欣赏她的绝不是皮相,也不是那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而是杜拉斯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涵养。正是这种美质,使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2.正反对比。从全文来看,将现实生活中的女子追求“不朽的容颜”与古代的李清照、卓文君、王昭君、杜拉斯、林徽因等注重“美丽情怀”而青春不朽形成鲜明对比,有力的证明只有加强内在修养,才能使青春不朽的观点。从局部来看,将“许多年华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却眼神空洞、语言乏味、满腹稻草。她们通晓最新的时尚潮流,但对文采、传统文化面色讪讪。”和所谓的“校花”们与林徽因对比,证明林徽因的美丽不朽不只是在外表上,更在内在的情怀、修养。

四、有“趣”

首先,议论类文章要关注当下,富有生活情趣。文章合为时而著,关注当下现实社会,思考现实状况。《书中自有颜如玉》关注的现实生活的普遍现象,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女子有爱美容,追求青春永驻的更高追求,但精神生活却极为贫乏,这类文章就极具吸引力。

其次,议论类文章要发人深思,具有思考理趣。文章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要有说服力。《书中自有颜如玉》说理严密,先写看到化妆品广告牌,想到女子追求不朽容颜的生活现象,接着提出青春不朽要有美丽情怀观点,接着举杜拉斯、林徽因等例,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最后得出结论,青春不朽要多读书、多思考。

社会现象议论文范文6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供材作文是高中生习作的常见形式。也是近几年来考试中常见的作文题型。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寓言故事、社会新闻或一幅漫画作品等材料,按照已列出的标题或按照要求自拟标题,进行习作或考试作文,大多是写结合记叙谈个人观点的议论文。

    供材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给学生提供审题、构思和发表议论的依据。学生依据所供的“原材料”,比较只面对一个议论的标题而言,容易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形象”,自然地产生联想,打开思路。这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必然地要“过渡”到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抽象逻辑思维活动。因为是供材作文,必须符合材料的要求;又因为是写议论文,必须按议论文的要求去审题、选材、组材和表达。

    实践证明:教学供材作文,指导学生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自己有所认识并且能够论证清楚的一个论点,是学生通过习作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议论表达能力的前提。怎样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有一个思维导向的问题。

    按照提炼论点的思维方向分类,大体上有以下四种导向形式:

            一、顺向思维

    “原材料”是正面褒扬的实例,而且作文命题是正面判断句式或短语。这样的供材作文,学生阅读“原材料”后的思维特征,大部分是调动自己感觉、知觉的同类材料,去论证标题确定的论点:一般很难提炼出一个既切合题旨,又有新意的论点。在“导向”教学中,可以循着“原材料”的直接指向,指导学生作顺向思维,使学生自然地说出相似的材料和自己的看法。他们这样说,不会感到困难。譬如写供材作文《愿做造桥人》,他们能读懂提供的材料:茅以升从小立志为祖国“造出长久不倒的坚固大桥”,经几十年奋斗,终成著名桥梁专家。他们也会从此例联想到茅以升成才后的事迹(如造南京长江大桥),联想到类似名人成才创业的事迹。教师针对学生“顺向思维”表达的看法,引导他们提炼出一个符合他们认识实际的论点,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有同学可在“顺向思维”的过程中,提炼出不同一般的见解:我愿人际和谐,做一个架设友谊之桥的人。“我学茅以升、更学上海造桥人。”大多能扣住“愿”、“做”两字进行论述,传输出较活泼的时代气息。

            二、反向思维

    供材作文的“原材料”如果是反面事例,或者是对所供材料以问句形式命题的,学生的思维如果是“顺向”的,往往是追究“反例”的根源,或者一味地对“原材料”质疑,而容易因阅历和认识的局限性,可能作出片面的偏激的结论。那么,一般的同学就会提出一个带片面性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论点。这类供材作文,教师应首先做好提炼论点的导向工作。我认为,主要应抓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对论题作正确的分析,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结合“原材料”进行“逆向思维”的指导。去年在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的观点时,同时也披露了一些忽视科技工作的现象。《解放日报》曾登过一则消息:某乡镇企业由于产品不对路,没有经费研制新产品,科技人员不得不改行。最后提出一个问题:“靠科技振兴经济难道只是一句空话?”老师就以这一问句作题,出了一个供材作文题目,在指导教学中,首先抓住题中“科技振兴经济”这个短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政治经济学常识,联系中外有关的实例,分析“科技”与“经济”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再进一步认识科技对发展经济的关键作用。然后,用这些认识去分析“原材料”,就把学生“追根”和“质疑”,从反面“逆向”地引导到“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上,对文题中“只是一句空话吗?”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答。经过“逆向思维”,学生大多能提炼出较正确较切实的论点,如“发展科技要有长远目标,振兴经济才不是一句空话”、“靠科技振兴经济,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科技人才对路,经济发展才能对路”等。

            三、双向思维

    供材作文中,有很多含蓄显示论点的客观性命题,如《谈谈“择善而从”》、《议“东施第二次仿效西施”》、《学然后知不足》、《徐洪刚的生命价值》这是倾向于褒扬的;《说“生日热”》、《漫话“自卑没有出路”》、《东坡错改诗》是倾向于批评的;《“我要学”与“要我学”》、《从课内到课外》、《“爱”的利弊》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在指导他们阅读、分析“原材料”时,注重从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起点进行“双向”思维的导向教学,对他们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帮助。同时为他们提炼出一个自己能把握的论点创造了条件。对此类供材作文的“双向”思维导向,既要达到帮助学生由“原材料”提炼出正确论点的目的,又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有利于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打开思路。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对“原材料”的分析,要以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依据,以便做到“思维导向”的有的放矢:(二)由正而反或由反而正,从一方面到另一方面的“双向思维”引导,必须以原作文命题的倾向为重点,即使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命题,也不可平均用力,而须有侧重点:(三)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双向思维”过程中,提炼出反映论题的新颖论点,但对其因个人体会局限而表述片面的文句,必须作引导,再加提炼,直至表述的论点理正句顺为止。抓住这三点,通过一两个学生的典型指导,对其他学生依据“原材料”,结合本人实际,提炼出切合题意的论点。

            四、多向思维

    所谓“多向思维”,实质上是指使思考中信息朝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引出更多的新信息的发散性思维。不过,在供材作文的指导中,由于受到“原材料”和作文命题的限制,是不可能“任其自然”的。进行“多向思维”导向的供材作文指导,也要针对“原材料”与“命题”的特点来选定。这类供材作文,多数在“材”和“题”上就不拘泥于一个指向,不局限于一个既定的理解,给学生留有可作出切题的多种解答,可作求异创新论述的余地。

    有这样一道作文题就只提供一幅漫画(见下图),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漫画、理解画中寓意,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根据个人认识,写出一个看法(论点)并具体地写出理由(论据),自拟作文题,写300字左右即可。”

    死里逃生

    (附图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