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范文1

(一)顶层设计存在短板

在我国文化馆事业发展中,一直没有设立国家文化馆。这与同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文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不同。缺少国家级文化馆,尤其是在今天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机构设置问题,其根本性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站)建设出现断层。没有国家级文化馆,公共文化馆(站)这个庞大的体系建设中,一是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实践平台,使全国文化馆(站)建设的标准化引领和示范性带动缺乏载体;二是国家在制定文化馆(站)发展政策中的“智库”作用缺位;三是缺乏系统性的资源信息“数据中枢”和推广平台。与我国同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图书、文博事业发展建设是从中央、省、市、县一体化设置不同,无论是在政策设计,还是在发展建设中都呈现出区域化现象,我国公共文化馆(站)设置则是以省级为“龙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是典型的“地方团队”,自身发育存在先天性不足。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事业发展参照系,文化馆(站)发展建设容易形成条块分割、区域阻隔和地区差别。比如全国文化馆的名称长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称谓,有的叫艺术馆,有的叫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如此杂乱的称谓,表现出文化馆(站)系统一体化连接不紧密的行业特性。

(二)政策导向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量最大、涵盖最广,深入社会最底层、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大众最直接的服务平台和重要载体。然而,庞大的机构阵容政策却显得长期助推乏力。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馆曾经走过了一段“以文养文”、“以文补文”的弯路,这段经历给文化馆(站)的功能发挥和职责履行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即使在回归公益过程中仍在遭受着历史阴影的困扰。当下,有些现象尤其值得关注:有的公共文化馆至今仍在实行自收自支的财政体制,在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已经整体退出体制之外的当下,这种现象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还有的基层公共文化馆至今没有财政户头,资金受上级主管部门完全控制,单位经费缺乏自主,公共资金(如免费开放经费)被随意截留、挪用,极大地影响到公共文化单位的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这些现象对公共文化馆(站)的定位和业务的有效开展均将产生负面效应。

(三)公共文化理论建设严重滞后

理论建设长期滞后,学术氛围逐渐缺失,将制约公共文化馆(站)事业的更大发展。公共文化馆(站)领域缺乏开展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对公共文化馆事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走势、存在问题以及典型经验等缺乏常态化调研机制和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国家层面没有权威性核心刊物,缺少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争鸣的学术阵地。没能造就一支稳定的专业化高端理论研究人才队伍,以提升文化馆事业的理论品格和学术气质,成为制约文化馆事业建设发展的最大短板。

(四)从业人员心理准备不够充分

当下公共文化领域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群众文化向公共文化发展转型。公共文化馆(站)的功能定位、服务方式与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式,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发生着颠覆性的改变。这种转型,对文化馆(站)充分履行职能职责形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现实挑战。特别是在政策环境还尚未发育成熟,基础性资源配置还没到位,文化体制改革刚开始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外部环境给文化馆(站)的职能发挥和工作开展形成的压力正在迅速扩大。

(五)传统工作方式亟待调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切实改变了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极大地扩展了公共文化的空间意识。过去所习惯的以阵地活动、馆舍服务为主的活动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功能发挥和服务面向的巨大障碍。公共文化对文化馆(站)发展是一次巨大革命。要求加快自身发展转型,从闭门办馆到把门打开,从固定馆舍服务向社会扩展的方向迈进,这是对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新的定位,要求公共文化馆(站)的工作面向和服务领域要从“点”调整为“面”,在服务方式上也要由面向“小众”而转变为面向“大众”,形成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社会发展提速,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地调整应对

(一)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当前农村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矛盾已从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到文化服务对象的参与缺位。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社会结构正在失衡,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留守人员中老人、妇女是目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负责农业生产劳动和养育后代的主要责任和繁重任务,享受文化服务和参与文化活动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相对缺乏,传统建设模式、集中活动方式,难以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基于农村分散居住、相距遥远的地理环境,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和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基本文化需求,无法适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

(二)城市社区人口不断“膨大化”

当前城乡的变化深度交织,传统欠账和新增问题不断迭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担负压力在逐渐加剧。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使城市人发式增长,过去由农村担负的文化发展压力正在向城市转移。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相对农村而言,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社区文化功能和作用还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近年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极不平衡,特别是中心城市尤如大海中的“孤岛”,领跑社区文化建设标准和发展走势。总体上来说,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社区比农村面临着更大的建设和发展压力。

(三)新城市群体进一步被“边缘化”

人口的流动不断加速,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形成新的城市群体,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特殊社会现象。随着新城市群体的出现,对制度设计、公共服务模式、文化权益保障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城市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为城市创造财富,是事实上城市人口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庞大的“城市群体”在城市资源配置中却被长期边缘化。新城市群体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还没有被广泛纳入保障范围,文化权益没有得到应有保障,这是未来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最关键、最紧迫、最直接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发展规划上,具体措施上加以研究和应对,促进全社会共享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政策落地生根。

三.文化馆(站)服务功能要从“关注脚下”向“服务天下”强力转型

(一)要创新服务模式

一是阵地服务标准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面对海量的公众需求,文化馆(站)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固定设施水平,提升服务理念,优化内设环境,推动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固定化、规模化、标准化、阵地化作用。切实将阵地建设成为区域协调“联络点”、规划统筹“大本营”、指导服务“中心站”、人才资源“信息库”。要加强阵地化建设和服务,在公众“进得来”、“留得下”、“受熏陶”上做文章,使阵地建设成为众望所归的文化乐园。二是流动服务常态化。转变服务方式是当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档升级的主题,要将单一的阵地服务转变为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点状布局与面的结构相一致、纵向流动与横向配送相衔接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和全覆盖的服务格局。流动文化服务应该成为当下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文化自愿者”服务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激活民间文化活力,吸引觉悟高、技能强、有专长的社会骨干力量参与文化传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流动文化服务,需要科学拟定规划,编制活动项目,配置优势团队,有计划、有目的、常态化地开展流动。

(二)要优化服务内容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转型升级,必须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服务品种的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定位与当下社会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唱歌跳舞的基础阶段。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充分履行服务职能,需要切实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优化配置结构、拓展服务领域、增加产品要素。在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上要采取内容广泛、门类齐全产品输送样式;在载体上要开展多种门类培训活动,积极储备社会文化活动人才,满足公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在容量上要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档次,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建立数字化传输和体验平台,打造文化信息快捷化、便利化的传输方式,充分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建设需要。

四.加快推进文化馆(站)自身建设的提档升级

文化创新发展是优胜劣汰的加速器。面对当下自身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种种任务,文化馆(站)需要加快转型、发展起跳,以补齐由于社会发展所牵引出的文化需求提升和时代进步所留下的建设短板。

(一)加强学术引领

理论建设是加强文化馆(站)建设的引路航标。理论建设滞后,学术氛围淡漠己成为制约文化馆(站)建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学科建设缺失,使公共文化专业人才正规化培养通道阻塞,人才建设缺乏机制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群众文化事业的“升级版”,是传统文化方式向现代社会文化服务理念转型的着力点,在这历史当口,对文化馆(站)自身建设和服务功能需要切实有效的科学引领。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提升理论品格、强化科研水平、增强学术氛围、构建科研队伍,是推进公共文化馆(站)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二)强化政策制导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彰显政府对公共文化政策保障十分关键。从制度设计上,公共文化馆(站)是承担政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和载体,其资源配置、运行机制都需要政策措施来调控和推动,政策的科学性和措施的有效性是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运转的基础,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保证。尤其是在事业发展、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产品供给和经费扶持等方面需要政策的强力支撑。

(三)完善层级示范

虽然我国文化馆(站)均是按照层级设置,但业务建设和运行机制缺乏实质性的工作衔接和机制保障。文化馆(站)的功能定位和业务工作的有效运转,需要构建一套标准明确、科学有序、操作性强的层级业务示范体系,在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应该明确各层级文化馆(站)之间的业务关系和各自职能。通过业务指导、样板示范、交流学习,形成一套运行有效、操作便捷的示范带动机制,推进文化馆(站)自身发展和业务建设的规范性、有序性发展。(四)开展馆际交流开展文化馆(站)馆际交流,促进相互往来,推动彼此借鉴吸收,不仅增进友谊,更重要的是对发展理念的提升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通道和有效方式。开展馆际交流是文化馆(站)事业健康发展不可惑缺的一种有效载体。交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股活水,通过交流学习,交换彼此的建设经验,借鉴对方的创新模式,分享发展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成果,使之成为取长补短,规避风险,提速发展的倍增器。

(五)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公共文化范文2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政策;博物馆

当前,人类社会日益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基石,文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工具,更是形成这些目标的基础。公共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范畴,在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益性、公开性等特征,它培养人们的公共观念、群体意识以及社会归属感,以群体性、共享性的设施及活动为基础,发展公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公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与变化,需以文化政策为引导,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构筑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及功能

公共文化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是指一种批判性的公共意见和舆论。阿伦特认为“公共性”是指一个场所中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看到和听到。概言之,公共性意指:1.公开性,公共性以环境的公开状态为条件。2.公共性表现为一种过程,即公共过程。公共过程是个体间身份差异与观念共识形成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3.公共性引发一种共同体的想象。公共文化则可视为以公共空间为载体,公众持续参与并形成、表达公众意见,具有公共性之价值属性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式。重视发展公共文化实质是尊重公民的文化平等权,包括“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的实现形式。公共文化服务被视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保障公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及服务的总和。以公共性为核心价值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三个层面:在物质层面,营造开放的、共享的、公益性的城市文化空间;在制度和组织层面,通过文化政策与公共参与建立民主机制;在精神层面,建立公正、平等的公共价值体系,促进公共精神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权利与文化需求,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培育公民文化素养;通过社会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积累更多文化福利,实现文化利益的全社会共享;通过公共文化活动与实践,传承、创新和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二是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与社会凝聚力,优化文化生态。公共文化服务引导提升公民素质、塑造行为规范,为提高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造良好的文化发展土壤;公共文化服务对文化空间具有再造作用,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公共文化产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构建区域文化的基础,促进社会发展。三是有助于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创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对于城市竞争力而言,创新能力、资金流量、人才密度、文化要素聚集程度等现代竞争力要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文化要素和人才要素已成为许多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公共文化服务有助于整合文化资源,涵养公民的文化消费习惯,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基本的文化土壤和智力保障,支持城市文化的创新能力,为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提供支撑。

2.当前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公共财政的支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一定发展,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总量偏少,比重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供给主体较单一,社会机构参与不足;三是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不均衡、覆盖人群较单一,公共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严重不均衡,尤其集中在赋闲的中老年群体;四是重设施轻内涵,重形象轻实效;五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公众参与度不高;六是基层公共文化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低;七是缺乏适应数字时代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断增大,但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的现状。

3.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中国博物馆现况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博物馆已经超越传统博物馆注重收藏、保存与研究馆内资源的范畴,转型为侧重论释与沟通文化,逐步将公共教育职能作为博物馆新发展语境下的努力方向,体现出博物馆从“对物的关怀”到“对人的关怀”的根本性转变,也使其承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成为服务于全体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力量。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认为:“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概念进行了修订,认为:“凡是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从博物馆类型看,中国博物馆在1988年前被划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三类,国家统计局也依此统计公布发展数字。在现阶段,中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和专家们参照国际上一般使用的分类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共四种类型。其中,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和美学价值;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发展或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综合类博物馆综合展示地方自然、历史、革命史、艺术方面的藏品。

从博物馆隶属关系角度划分,博物馆可分为国有和私营两大类。国有博物馆包括政府博物馆(国家、城市博物馆等)和公共机构博物馆(大学、社区、工会等)在内。私营博物馆则主要是由基金会、公司、社群、协会等机构运营或者个人所有的博物馆。

当前,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其一,博物馆数量快速增加。据统计,到1988年底,中国文化系统有903个博物馆,其中综合性博物馆为541个,专门性博物馆为156个,纪念性博物馆为206个。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2970座,其中包括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国有博物馆2161个,非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行业性国有博物馆490个,民办博物馆319个,是1978年的8倍,1949年的138倍。

其二,博物馆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建设了一大批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新馆、大馆。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利用和管理不断加强,博物馆加速融入社会,其公共文化服务特征日益彰显,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

其三,博物馆逐步实行免费开放。2008年1月,、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的相关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共享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与此同时,中国博物馆发展呈现了与公共文化服务一致的诸多问题:一是博物馆的类型结构不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博物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博物馆整体专业化水平相对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体现为:许多大、中型博物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一些小型博物馆硬件不足,藏品的保存和展示环境堪忧;不少民办博物馆公益意识淡薄,博物馆专业意识缺乏;一些陈列展览泛艺术化和视觉化的倾向,形式与内容脱节,既对观众产生误导,也造成很大的浪费。三是一些地方无视自身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盲目超前建新馆,甚至重复建设。四是博物馆在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独特作用尚未得到完全、良好地发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化政策是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重要工具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者,通过文化政策促进文化发展是政府的责任。

1.文化政策在公共文化建构中的功能

公共政策作为“对全社会的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公共政策是带着不同利益和偏好的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博弈的结果。不同的政治主体都对它赋予了不同的政治期望:对于作为政策制定主体的执政党及各级政府而言,公共政策是其变革社会、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公共政策是他们的利益诉求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公共政策对民众偏好的回应性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在现代社会,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来制定公共政策。因此,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特征备受关注,同时,由于公共政策是解决某一时期政策问题的工具,也使其具有动态性特征。

文化政策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多次文化政策国际性会议,引发了各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知识界对文化政策问题的关注和兴趣。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核心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将“文化政策和措施”定义为:指地方、国家、区域或国际层面上针对文化本身或为了对个人、群体或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产生直接影响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包括与创作、生产、传播、销售和享有文化活动、产品与服务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文化政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公共空间内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和管理,为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公共文化活动创造某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尊重和促进公民文化权利和国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建立文明传播的多样性格局。

2.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中的文化政策定位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对于社会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政策也日益成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重要工具。文化政策的目标指向为:一是作为实现国家或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配合并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社会福利的发展;二是尊重、保护和促进公民的各项文化权利;三是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四是鼓励创意、创新;五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利益。与此相联系,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中文化政策的定位为:

第一,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是指以文化政策为导向,赋予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享有并表达自己应有的文化权利。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强调公益性、基本性和均等性,主要是指文化政策导向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的一切文化服务和产品是以政府为主导、集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益;这些服务和产品的宗旨是满足所有公民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在我国所有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以及公民享受基本文化需求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其根本要义在于通过公益性的文化启蒙,让享有文化艺术权利成为人们的共识,形成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的凝聚力。为此,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更应该承担儿童和青年的文化艺术教育的义务,培养他们的文化权利意识,涵养他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使文化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交互性。

文化政策要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信息沟通的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交互性。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的供给与公众需求脱节这一严重问题,在政府主导的框架内,突出“按需供给”的理念,进一步改变现行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自上而下”为主的决策机制,建成政府主导与民众需求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机制。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使公共文化服务既体现政府的文化引导功能,又辅以必要的制度设计,吸引广大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如,以参与、自治、共享为理念,建立比较成熟的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形式及程序;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准入制度,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探索专业性文化资源的共建模式,实现公共文化供给服务的有效性。

第三,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体现在诸多方面。要以文化政策引导,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目标,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均衡共享,如整合图书、节庆、展览、群文演出活动、教育、人才等多种资源实现共享;要注重公共空间的结构均衡,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等在一定区域内分布均衡,并且其内部空间也要结构合理以利于发挥其服务职能;注重文化服务对象的结构均衡,要逐步改变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对象集中为中老年赋闲人群的状况,服务要向青少年倾斜,向城市的流动人口倾斜,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

第四,文化政策要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性需要拓展文化政策的范畴。要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通过文化政策的适度引导进行产业开发,使文化产业服务于公共文化的目的;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要通过文化政策创新打造综合管理系统,使各种公共和私人文化机构在协调的基础上,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注重公共文化服务融入数字文化时代,通过简化文化数字化、技术化过程,使各文化团体、个人发生关联,构建数字文化空间网络,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到社会的主流人群。

三、文化政策导向下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路径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以文化政策的赋权性、交互性、均衡性和综合性为引导,探索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载体的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发展路径。

首先,强化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

博物馆拥有典藏、教育、研究、展示和休闲等功能。公共教育功能体现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性和参与性,是公共文化精神价值的体现。早在19世纪的欧洲,博物馆就被理解为教育设施,成为与图书馆等机构同样的公众进行自我教育、获取知识的途径。到20世纪上半叶,欧洲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和补充,教育机构与博物馆之间逐步建立了组织结构上的联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新博物馆学理念的发展,终生教育的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博物馆与区域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其作为社会教育场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问题受到重视,形成了独特的公共教育功能:一是以审美教育作为知识认知的主导教育方式;二是尊重教育者的个体性差异,赋予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以尊重与自由,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同时让他们在互动与自我参与中获取知识。正如美国首都博物馆的托马斯·福特(Thomas Ford)认为:“所谓的博物馆教育就是让来博物馆的人自由参观、比较、提出问题、自己学习,而博物馆按照每个来馆者的需要、情趣,为其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服务。”

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具有普及性、长期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和文化认知为目的。博物馆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公共教育。如借助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项目,观众能够对博物馆的收藏及陈列展览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从中获取知识与体验;博物馆依照藏品、展览以及博物馆理念的差异性,采用讲解导览服务、公众讲座、出版物、文化活动、网上教育项目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存有差异,不同博物馆结合实际情况逐渐衍生出一些更为有效的教育项目模式。

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博物馆现状,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方式应进行积极探索:首先,博物馆应超越其本体空间,积极与学校、家庭、社区以及其他机构进行长期合作,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充分吸纳社会文化人才如高校的专业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提高博物馆公共教育的水平,并缓解博物馆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其次,注重博物馆教育中的普及性和专门性的关系,实行“因人施教、按需施教”。注重共同性和地域特色的关系,打造有地域特色的公共教育项目,形成地域文化认同;再次,博物馆应更多地引入商业管理模式,以高效的商业运作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辐射力的扩大,比如运用商业营销手段有效扩大宣传,吸引受众来到博物馆,开发、销售衍生产品,全程性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此外,博物馆应该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提供特别教育服务,努力帮助他们感受艺术,从艺术当中获取快乐与知识,体现博物馆的人文关怀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赋权性。

其次,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

公共性是公共文化服务建构的指向,但公共性的实现不一定只依靠由政府单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2002年10月28日颁布实施的新《文物保护法》第五章专门为民间收藏文物立法,明确许可民间收藏文物,从而结束了中国民间收藏无法可依的历史。2010年2月2日,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积极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民办博物馆的质量,这意味着将来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私人博物馆相配套的博物馆体系的形成。但是,民办博物馆在发展实践中还缺乏明晰的政策支撑;民办博物馆的日常运行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这一困境反映了非公机构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的共同问题。

构建社会多种机构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是公共文化制度层面的体现。民办博物馆相对国家综合博物馆而言具有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优势,是不同群体各自表达与展示的窗口,是民间资本进行长期积累和收藏以后,把个人的收藏拿出来,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将个人收藏与社会共享,变为社会共有的财富。民办博物馆的发展需要打通政策瓶颈。2012年“两会”期间,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吕建中提出尽快制定民营博物馆享受国有博物馆同等法律地位的实施细则的提案,主要体现在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来源、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所有权、民办博物馆藏品合法流通、民办博物馆财政支持等四个方面,需要具体落实。文化政策应发挥博弈平台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

第三。合理开发博物馆的公共空间。

公共文化范文3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73-02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公共事业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天,博物馆的保护、研究、展示空间从馆舍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从地上到地下、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置于博物馆的广义范畴,博物馆的专业功能和社会职能必然不断完善和提升、拓展和深化,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日益成为构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力量,成为保护遗产、服务社会的永久性机构和最佳场所。

一、博物馆应是城市文化进步的积极力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经济发展日益成为主线的当代社会,传统的博物馆如何加强自身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最大限度地展示一座城市的历史与当今风貌,文化因素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

(一)博物馆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物质基础

博物馆可以提供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所需要的条件,使其尽可能久的保存下来。海先生认为:“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存在的最后归宿,也是最好归宿”。收藏和保存文物标本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只有博物馆最广泛、最全面地保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发展的真实物证,并尽力把它永久的传递给后人。有了这些被保存的文化遗产为前提,博物馆就可以围绕馆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二)博物馆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代表

一座城市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的继承,人们了解一座城市,也总是从现存遗迹、遗物承载的文化,探索其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博物馆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种文化传承和汇集的媒介。博物馆已经逐渐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人类文明发展史需要博物馆作为载体去展示城市风采。

二、博物馆应是加强社会教育的积极力量

1880年美国学者詹金斯在其《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应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列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

(一)精美的陈展为公众拓展了社会教育领域

博物馆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实现方式,是由博物馆自身的功能特性决定的。大多数博物馆不仅有丰富的实物教学资料可供观众学习之用,而且可以给他们提供幽雅的环境和专业的人才支持。例如,在中国文字博物馆 “文字过大年”的展览中,用丰富精彩、欢乐喜庆的对联、年画、剪纸、灯谜等传统文字载体恭贺新春,并通过汉字起源、汉字六书、成语典故、唐诗宋词四个部分,感受古人的文字艺术。当学生们看到一个个立体的文字时,脑海中会浮现出课本上的字。可见,发挥博物馆特色,让文物“说话”,通过文物与课本的结合,给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二)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活动寓教于乐,拓展了教育的方式

博物馆的教育是在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探索和体验的学习模式。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博物馆发挥文物资源、教育资源和空间资源的优势,针对少年儿童的兴趣特点和个性需求,创设出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暑假期间博物馆举办的夏令营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们的欢迎,成为了博物馆教育的一个新方式。首都博物馆针对学生推出了“魅力北京”的夏令营活动,在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中,小伙伴们一起做门墩、堆城墙、当“九门提督”,可以实地参观正阳门、永定门、燕墩、辽金城垣历史博物馆、皇城艺术博物馆等北京城内外的人文景点,探访身边的北京城,使同学们了解北京的都城历史变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增加互动、动手的项目,提高观众参与度

博物馆增加观众互动、动手的项目,以激发观众的兴趣。如在举办“年俗展”时,请观众参与猜迷语、写春联的活动。要改变过去博物馆“禁止”的面孔,使观众与展品“零距离”接触,让孩子们可以亲手修复器物、铸造古钱币、制作铜镜,还可以学写甲骨文,用传统方法拓印字帖,在沙堆中模拟考古…,让各种人群都能在博物馆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

三、博物馆应是改善民众文化生活的积极力量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博物馆应发挥资源优势,体现公益特征。深入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积极拓宽服务渠道,创作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让公众公平、均等地共享历史文化资源,使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一)走出馆舍,资源共享

面对环境的变迁和社会的期待,博物馆不能在囿于过去所形成的传统框架,循规蹈矩的限定在馆舍之内或有限范围,而应创建和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宽阔的领域,进一步拉近和社会公众的距离,增强博物馆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走出馆舍,就是最大限度地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博物馆服务理念的实践转向。四川省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的农民进城难,进博物馆参观更是遥不可及,基层群众对流动博物馆的需求更为迫切。对此四川博物院率先启动“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并作为一个二级馆常设机构,尚属全国首创。整合、优化博物院原有的文物资源、教育资源等,通过社会赞助的车辆送展到农民的家门口,实实在在地让他们认识博物馆、享受博物馆。

理念一转就别见洞天,资源重整可成新曲。通过创办主题突出、形式灵活的流动展览,博物馆的资源也得到了开发利用,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近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享受博物馆,这也是博物馆走向大千世界的魅力所在。

(二)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的博物馆公众服务体系

1、提升博物馆的陈展服务水平

陈列展览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不同角度传播、普及该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大多数观众来讲,他们不可能对历史、考古等专业领域进行专门的学习和研究。因此,要使观众接收到丰富的文物信息,让他们感到参观的味道,就必需在诠释上多下功夫,改变辅助展品越少越好,说明文字越少越好的办展思路。文物说明要从名称时代出土地点的简单格式向更加通俗、生动和较为详细的阐释方向发展,尽量缩小学术语言与社会生活的距离,通过恰当的展示方式,更好的让文物说话。

2、讲解服务是观众与文物展示之间的桥梁

转变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使之更趋大众化,最大限度地与观众的认知结构相吻合,要努力做到:

(1)讲解词和讲解方式灵活多变

面对各个文化层次的观众,需要不同类型的讲解词,要深浅有度,详略得当。面对未成年观众时需要更亲切的语言,使同学们更快的融入博物馆的环境。讲解语言的表达是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能够使观众听明白并接受,进而产生兴趣与共鸣。

(2)建立不同类型的讲解队伍

由于受众群体的增多,讲解员难免会面对特殊群体,需要讲解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手语,甚至要懂得手语讲解。

建立起专职讲解、专家义务讲解、志愿者讲解以及语音导览系统四个层次组成的多元化讲解服务体系,打造出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修养、高超的讲解艺术和富有人文情怀的讲解导览团队。另外,博物馆要形成规模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成为博物馆服务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提供有创意的文化产品

博物馆以有代表性的藏品资源为依托,开发兼具实用、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品。上海博物馆是打造文化产品行业的龙头典范,编辑了介绍基本陈列和馆藏的《上海博物馆简介》、《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系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观众既可以把它当作参观博物馆的纪念品,又可以当作进一步了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教材,还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及文博系列学术论文集等学术性较强的书籍或刊物。开发了富有特色的复仿制青铜器、书画、玉器、丝巾、桌旗、名片盒、书签、行李牌等各类工艺品。

社会的进步决定了博物馆的服务方向,社会的进步决定了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博物馆让社会更和谐。为了人类文化的连续和理性的进步,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形成,博物馆将努力在公共服务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注定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管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公共文化范文4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豫东平原,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下辖6镇、10乡、1个工业区,总人口83.68万,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2.85亿元。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因处于嵩山山脉而得名,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下辖9镇、7乡、321个行政村,总人口59.34万。201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6.75亿元。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隅,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30个乡(镇)、630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73.41万,为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6.22亿元。

二、样本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业已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下,贫困地区党委、政府提高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两馆”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活动室)为阵地的三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兰考县积极引进社会各界力量,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三馆两场(兰宝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文化广场)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其中由深圳宝安市捐资500万元、总投资895万元建设的兰宝图书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天津图书馆、天津少儿图书馆援建的兰考分馆也已在焦裕禄纪念馆开馆。嵩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持资金,协调县配套资金,建成集文化馆、图书馆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固始县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设施,图书馆为国家二级馆、文化馆为国家三级馆,提升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三县都加大对乡镇、村级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其中兰考县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农家书屋34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458个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初步实现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嵩县、固始县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店覆盖率也大大提高。

2.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近年来,贫困地区文化部门直视现实,采取有效措施,举办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培养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兰考县以弘扬焦裕禄精神为主线开展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30集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在央视的热播,在整个兰考大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兰考还举办“迎新春百场大戏谢人民”活动,邀请全国优秀艺术表演团体前来演出,使著名表演艺术家与兰考人民零距离接触;“欢乐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全年演出近30场,“温暖冬天关爱农民工子女”乡村青年文化活动等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嵩县按照“政府主导,服务大众,群众受益”的思路,举办一系列“有规模、有影响、上水平”的文化活动,吸引全县群众广泛参与。“精彩嵩县”、“我们的节日”等活动演出50场,受益群众达30多万人次。“嵩州梨园”戏迷擂台赛,参赛人员300余名,观众3万多人次。固始县坚持“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积极扶持”的原则,积极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普及与发展,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廉政文化、社区文化等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县50多支上规模的民间文艺团体常年坚持开展演出活动,做到“群众文化天天演,广场文化日日新”。

三、样本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于其服务对象为社会全体,必须鲜明地体现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均等性,其建设的主体一定是各级政府。而大多数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高甚至紧张,使得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贫困地区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地方没有公共文化设施

受经济社会条件制约,经济发展基础好的乡镇、行政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室内外活动场所较为完善,群众文化生活开展较为丰富,群众对文化生活也较为满意。而经济落后的地方,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则较为落后,文化活动缺乏人气,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尤其是偏远山区,个别农村根本就没有公共文化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二)已有的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

1.乡镇综合文化站“空壳”化现象严重。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但在一些贫困地区,这些倡导往往都成了一句空喊的口号。乡镇文化站有名无实,设备陈旧落后,空空的书架上满是尘土,仅有的几本图书也是很多年前的,差不多已经沦为一个“空壳”。大多农民即使在农闲时节,也主要以串门聊天、看电视、打牌等方式消遣娱乐,就是有一部分农民看书、读报,也很少去乡镇文化站,甚至有的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服务机构。

2.农家书屋管理不善,利用率低。农家书屋虽然都建立起来了,而且每一个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但由于图书内容及管理等原因,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利用较差。在一些农家书屋,光盘没有开封、电脑没有打开、图书崭新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农家书屋没借书登记,最近的登记时间是几个月以前的,而且图书被借的多,归还的少。甚至有的农家书屋锁门而不能正常开放。

3.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投入大,效益小。这项工程国家投入巨大,但农民对国家的这种服务方式不太认同。即使在贫困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农村也多已经普及了电视、DVD播放,有的村甚至还连上了互联网,不断更新的文化传播形式,使得广播、露天电影等传统形式已没有多大吸引力。另外,实施“2131工程”,国家的愿望是好的,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一些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本就紧张,更不愿在这上面投入了。所以,现在农村看电影,不少是村内某一家遇到红白事,自己出资放的电影。

4.农村的健身器材疏于维护,破损严重。现在农村的常住人口,主要是妇女、老人、儿童,他们非常喜欢健身广场上的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式样新颖美观,简单易用,老少皆宜。当初在农村配备和安装这些健身器材时,往往都是临时性的,有的村还搞个活动仪式,但大多都没有告诉农民如何使用和维护,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自然破损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偷盗现象,这些设施也就越来越旧,越来越少。

(三)文化活动群众参与者年龄、性别失衡

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建设是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尤其是这些地区的边远农村。为了增加收入,青壮年人多选择外出打工,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体呈现出老龄化的特点。由于农村生产以体力为主,留守在家的老年男性,还需承担家庭的主要体力劳动,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他们眼中的“不务正业”的活动。加上目前的文化活动如广场舞等,多是适合女性健身,因此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体还呈现出以女性为主的特点。四、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对策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大力发展县、乡镇、村级文化设施,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将贫困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加强建设特别需要各级政府明确责任,统筹规划,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建议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加大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形成长效机制。项目经费应由中央财政扶持为主,地方财政为辅,县乡基层政府原则上“只出力不出钱”。

2.运用公共文化服务培育和塑造民族文化信仰

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面对不少人心灵空虚、精神迷茫,公共文化服务应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努力培育和塑造属于我们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信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热爱。同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群众实行“菜单式”文化服务,努力做到供需对路,满足群众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3.将对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文化关怀作为重大文化惠民项目

在贫困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多有年迈的祖父辈老人与孩子们在家生活。相比于成年人,孩子间的城乡差别要大许多,“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各级文化部门更应有实际行动。目前所举办的诸多文化活动,对象差不多都是成年人,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实则需要文化的滋养。建议从现在开始,国家新增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文化关怀项目,以国学诵读、文艺培训等为平台,利用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财政经费,从贫困地区农村开始,试点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艺术培训基地,让农村孩子在学校之外能够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4.将打造职业自豪感作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当中,文化人的社会地位很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业自豪感很强。然而,这种自豪感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物质需求和文化追求的多元关系中逐步呈减弱的趋势,许多老同志热爱文化工作的情结在年青一代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身上体现不多,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建议努力提高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共同关心扶持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尤其是在贫困地区,提高基层公共文化人才的待遇和地位,既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吸引人才的需要,更是开展志愿服务的需要。

5.将对基层文艺表演团体的扶持作为对贫困地区扶持内容之一

公共文化范文5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先进文化理论研究服务体系、文艺精品创作服务体系、文化知识传授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文化娱乐服务体系、文化传承服务体系、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等七个方面。然而海州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目前还处在建设起步阶段,还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认真总结,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为建设文化海州而加倍努力。

一、海州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海州文化体制概况

海州区有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目前只有新坝、锦屏、朐阳、洪门设文化服务中心,共有建筑面积2718平方米的办公、活动场所,有电影院5个(其中驻区单位2个、区属1个、镇属2个)。全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为海州区文化旅游局,设文化科(1人),辖文化馆(8人),文化市场稽查队(3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人),4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只有新坝镇、锦屏镇、朐阳街道办事处有专职人员。

2、事业概况

区文化馆曾因历史原因,原有的人员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曾一度造成工作处于半瘫痪状况。后针对馆内建筑老化,设施陈旧,器械破损等问题,投入了30万元对馆舍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并对原有的部分人员作了合理安置。目前,区文化馆的工作正常开展,已达到三级馆标准。全区5个影剧院受电影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普遍较差。目前,海州电影院已完成改制,海州电影院、锦屏电影院已租出改造为大型超市。基层文化中心普遍存在硬件设施落后,软件建设不全的现象,只有锦屏镇和新坝镇文化站条件基本符合文化站要求。

全区的文艺队伍不断壮大,文艺创作成果颇丰,具有海州特色的文化构架正在形成,辖有8个团体会员组织,有会员300多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广场文化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参与文化活动的团体近30个,有固定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20余个,宣传、文化部门利用春季踏青、夏季纳凉、秋季登高、冬季健身等组织各类活动,表演形式多达30余种。《海州五大宫调》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区已成立专门的演出团体对海州五大宫调进行传承和发扬。

二、海州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对文化馆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二是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参与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引进业主投资300多万元开办了多个歌舞娱乐场所;三是派专人深入乡镇、社区指导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和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

(二)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全区共有2处国家级、10处省级、14处市级、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古城名郡连云港”的发展方向,重视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逐步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我们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一步加大了对各类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一是全面复查全区地面文物,弄清全区地面文物现状;二是加强了省、市、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三是结合旅游开发,对孔望山摩崖造像和将军崖岩画等文物古迹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丰富旅游文物内容。

(三)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全区文化活动坚持重大节庆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专业文艺队伍与业余文艺队伍演出相结合,公益性演出与商业性演出相结合,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广场文化蓬勃发展,多形式、多层次地广泛开展了文化活动,促进了全民素质的提高。近年我区每年举办和参与的大规模群众性文化活动都达100余场次,一年一度的元旦、春节文化活动、连续七届的“连云港之春”旅游节庆活动、白虎山文化旅游庙会、连云港市先进文化进万家广场系列活动海州民间民俗文艺展演、海州武术节、连云港市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开闭幕式以及“三下乡”、“三送”等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海州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公共文化服务思想认识不足。多年以来,我区部分地方领导忙着抓经济建设,招商引资上项目,对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现象,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把文化建设只当作文化部门的事。没有意识到文化软实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没有树立起抓文化建设也是抓经济建设的观念,公共文化建设观念比较淡薄。在公共文化建设还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没有长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二)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区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总量逐年增加,但总体来看,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全区还没有区级图书馆,只有乡镇、农家书屋有少量图书,购书经费严重欠缺。区、乡镇两级的文化活动经费也没有列入相应的财政预算,只能靠临时申请拨款。

(三)政策性法规缺失。目前海州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相关制度还不健全。现有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特别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还很欠缺。

(四)专业文化人员严重匮乏。由于编制的原因,目前文化队伍年龄偏大,队伍老化。同时,用人机制不活,人才难进,冗员难出,文艺人才青黄不接,尖子人才匮乏,文艺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全区现有的专业文化、文艺人才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才只一人,全区乡镇文化站2个,基本是一站一人。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职能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在社会文化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和谐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客观需要,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职责所在,也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要克服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只当作文化部门的事,充分认识到抓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抓文化建设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识。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全区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发改委、财政局、文化旅游局、广电局等部门分工负责,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切实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力度。

(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体市民;打造文化名城,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参与。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我们要创新思维,尝试文化服务的新形式,积极探索诸如“文化部门组织策划、公共媒体宣传造势、企业社会大力支持、市民群众广泛参与”等新路子,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政府、社会、公众多赢的目的。

(三)建造文化精品创作机制辅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没有精品的文化是低层次的文化,这样的文化没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现在我区的文艺创作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我们要树立文化品牌意识,打造文化精品创作机制。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帮助,以文化馆(站)业务创作班子、群众文化艺术社团、民间群众文艺创作群体等为创作力量,促进创作繁荣,为人民群众打造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海州特色、富有时代意义的精神产品,努力在专业和群众文艺创作的质量和数量上取得突破。而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则需要通过创新文艺创作工作思路,寻找“穴位”,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发掘他们的创作潜力和激情,从而创作出精品。

(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社会文化场馆服务机制

公共文化范文6

一、进一步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工作的领导。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认真做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是各级建设和文化部门的共同职责。各级建设和文化部门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始终把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基层文化设施规划和建设工作。

二、认真做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要根据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人口结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沿革及文化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优化配置。搞好文化设施建设,首先必须做好文化设施的规划。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与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规定,制定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都必须按照规划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

三、加强城市居民住宅区的配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建、扩建、改建城市居民住宅区,必须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单位不得擅自改变配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规模、用地标准和功能。配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应当与居民住宅区主体工程的建设同步进行。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有关要求如期实施。

四、保证公共文化设施的用地并严格管理。文化设施是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因此,应保证公共文化设施用地,同时要加强文化设施用地的监督管理。对于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用地,不得随意改变使用性质,挪作他用。因城乡建设需要,确需改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用地或拆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必须先按法定程序调整规划,规划调整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占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用地或拆除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补救方案。

五、合理安排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在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功能。文化设施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有条件的地区,增加文化设施周围的绿化面积,逐步实现馆舍建筑的园林化,努力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活动环境。

上一篇保险市场

下一篇责任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