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育员家长会发言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育员家长会发言稿范文1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应用文》 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考核评价
一、中职《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
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对大多数幼师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在校很少专门学习有关幼师应用文写作,但幼儿园教师在学习工作中要完成大量文字工作,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急需学习《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学前教育应用文是一种应用文,指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学习者在学习、管理与组织幼儿保教活动中依据国家特定的公文体式,或者依据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处理事物,交流经验,互通信息,沟通关系时使用的一种书面工具。
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在培养幼师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除了会说唱弹跳等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基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该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与写作实例,使学生掌握便条、启事、通知等日常应用文写作,还要掌握幼儿教学活动中各种应用文写作,做到格式规范、文字简洁、内容具体,具有专业特点,旨在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近几年,《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课比例相对较高,笔者在教学实践及听取同行教学经验中了解到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相应的教材,该课程教学内容是根据目前使用的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单元教学“写作・应用文”内容选取的,没有专业针对性,致使与专业脱节,学生无法应对专业写作;运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法,教师讲,学生练,教学方式单一、老套,内容枯燥,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担任该课程的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凭着职业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应用文写作,但对专业内容知之甚少,很难做到具体内容指导。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借鉴“实践取向”对中职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教学做了改革。
“实践取向”是一种导向,指教师培养过程中以实践为导向,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取向”以行动导向,以生为本,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潜能。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紧扣幼师工作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师生互动、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指导写作实践,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每个学习任务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开辟一条从课本走向生本,从知识转向能力的教学之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二、中职《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选定中职学前教育应用文文种。笔者对本地多所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做了调查,并对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做了访谈,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为选定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文种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结合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情况,选取适合他们职业成长需要的文种。入职之前,即在学校学习期间,要会写见习心得、实习报告、求职信等,在职幼儿园教师要会各种教育活动计划、总结、幼儿观察记录、家园联系册、幼儿个案研究记录、幼教论文等文种写作,工作中还会遇到写通知、启事、申请书、感谢信、家长会发言稿,入职后继续教育要会写幼儿园教学观摩笔记、教学教育学结等文种。学习这些文种,学生在提高书面表达沟通能力的同时,获得初步间接职场体验,非常有利于培养职业意识。
(二)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尝试。教学改革力求使课堂摆脱应用文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及未来职业,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习兴趣。
1.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学生分组。为了便于课堂组织教学,先把全班学生分组,每组宜5~6人,形成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合作学习,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分组时可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要求优化分组。每组再选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且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用来组织协调组内学习,并能及时与老师沟通小组学习进展情况。
(2)与学生明确采用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法无外乎教师讲、学生写,因此课前有必要让学生明确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要怎么样上课,流程怎么样,学生要做什么,等等,从而使学生及时弄清状况,较快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3)教师课前要做大量调查准备工作,确定学习任务。通过对本地多所幼儿园教学工作的调查及对幼儿园教职工的访谈,明确幼儿园工作中的应用文写作对象、内容及特点,为设计教学内容提供可靠依据。
2.设定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学习任务依据的原则
(1)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设计与确定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必须涵盖,方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能力迁移。
(2)任务具有可行性。学习任务设计应依据学情及未来职业特点,难易适度,太容易没有成就感,太难丧失自信心,符合“跳跳能够得着的原则”。
(3)学习任务具有专业性。学习任务应扣住幼教职业特色,内容应来自幼教工作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3.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教师选定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制订计划、搜集信息、逐步实施、展示成果、评价反思等环节进行学习。
以《启事》写作为例。教学内容:《启事》写作,知识点有:了解《启事》的种类,掌握《启事》写作的格式及内容要求,重点学习《征稿启事》的写作。根据了解,他们在初中已经接触到《寻物启事》和《寻人启事》的写作,对基本格式已有所了解,可以自主地运用旧知识构建新的项目任务,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积累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依据以上选定项目任务的原则,确定学习任务:为阳光幼儿园园刊写一份《征稿启事》,完成的作品以A3纸大小的展板形式展示。要求:格式完整准确,主题鲜明,内容具体,语言简洁,具有幼教专业特点,字体美观,其他个性化设计可自由发挥。
制订计划。各小组领受任务,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制订计划,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优势和特长分配任务,细化到每个组员。教师可提供学习任务资料及方法:观看班级QQ群《启事》写作微课,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利用闲暇时间去幼儿园参观,请教学姐写作《启事》的经验等。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根据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写作,制作展板,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但一定要把握好指导尺度,不能重回传统课堂教学的老路。教给学生方法,尽量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互相合作,在质疑讨论中积累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成果展示,评价反思。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制作的《征稿启事》展板,详细介绍制作过程,讲解《征稿启事》的格式及内容,以及在布局、字体、插画等精彩之处,再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表扬中指正,有助于学生接受和提高。只有反思才会进步,要求学生讨论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及不足之处,以后努力的方向,并请小组代表发言。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感性升华到理性,为今后应用文写作积累经验和方法。
(2)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创设一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进入情景,模拟某一岗位或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模拟演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法。这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某些岗位或角色的处境、工作要领,模拟的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创新潜能。如《求职信》的写作,教师先创设一个招聘幼师的场景,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招聘启事》内容要求和已有书信知识写作《求职信》,然后各小组分别推荐2名学生代表扮演招聘方和求职方进行模拟应聘,其他学生认真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接着各组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学生再修改《求职信》。学生通过扮演岗位角色,发现求职信的写作内容应充实具体、实事求是,突出专业内容,语言要简洁朴实,感情要诚恳,举止大方,让招聘方不仅对自己的才华一目了然,还对自己的人品有所了解,这样受聘的机会就更多。
(3)利用各种有利于学生的条件指导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如写作《幼儿观察记录》,利用学生外出见习的机会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面对面接触幼儿,可以全方位观察幼儿的学习、生活,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学生下笔就有内容,再运用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分析,写作就不是苦差事。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幼儿活动录像,学生再分组讨论写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改革考核体系,变教师主评为师生多维评价,变期末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课程改革的首要因素应该进行评价考核体系的改革,考核是指挥棒,传统教学考核方法是期末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学期成绩,与平常有学没学、学好学坏没关系。新的考核方法是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包括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和作品完成情况评价,三个评价包含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评价,学生由被评价变为评价主体,提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评价表在每次学习任务前发放给学生。)教师从评价表中可以了解学生课内外情况,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有利于今后个别化指导,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期末考核占40%,以试卷笔试形式出现。
三、中职《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实践与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调控课堂的能力,否则会出现自由散漫的场面;其次,教师要经常下园了解情况,还可以请教专家指导,熟悉幼儿园教师工作内容,选定的学习任务才能贴近幼师工作;再次,小组学习时,并不一定各小组成员都会主动认真参与学习,教师要经常与小组长联系了解情况,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并给予特别指导。
总之,在《学前教育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调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凌静.职业教育“2W2H”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