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路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电路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电路总结

大学电路总结范文1

【关键词】 PCB 实验课 教学模式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和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PCB在电子元件产业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其全球产值占电子元件产业全球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是各个电子元件细分产业中比重最大的产业。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PCB产出国,PCB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至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未来的发展还需要我国PCB人的奋斗和努力。高校PCB实验课担当着为国家培养先进PCB工作者的重任,同时也为PCB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持。

西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PCB实验课程是由其电工电子部承担的。PCB实验课是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探索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其发展的几年中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探索了一些特色教学模式,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思路。

一、PCB课内教学模式改革

以往实验的课内教学模式多是“一讲一做一写”,老师讲或演示完实验步骤后、学生操作、最后书写实验报告。这样的旧模式普遍、普通,对于学生而言只是做了一次实验,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实验,吃透实验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改变旧模式探索新模式是必要的。以下两种课内模式是针对旧模式的不足而探索出的新教学模式。

1、“信息”模式

在当今,掌握即时有用的信息,利用信息为自己学习和工作服务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此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没有接触实验前先通过网络、书籍及其他信息途径了解PCB,然后再进入实验室操作,着重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资源查询并掌握自己所需知识的能力。

2、“个组”模式

通过信息途径了解PCB后,学生利用了解到的PCB知识,带着疑问,观看老师演示实验并听取老师对演示过程的讲解,在这过程中 “解答”疑问。

观看完演示实验后,学生以“个”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这种实验形式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实验,学生根据之前了解的PCB理论知识以及观看演示实验所留下的印象来完成实验。这种形式不仅让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思考问题的能力。

规定时间结束后,老师对学生实验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不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纠正错误的概念,强调注意事项。

随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实验展开研究、讨论、总结。这种实验形式是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发现自己实验中的不足,查漏补缺,通过大家的讨论研究来解决共同遇到的难题。交流结束后每个人再去完善自己的实验。这样一来能非常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二、创新PCB课外教学模式

除PCB课内模式转变外,一种新的PCB课外模式也被应用于教学中,这种模式简单概括为:PCB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掌握、融汇贯通,开阔学生眼界,丰富知识结构,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够更加灵活,更加实用。

1、“互助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两个独立实验学科联系起来,让一门实验课所学知识延伸到下一实验课中使用或者一门实验课的结果可以作为下门实验开始的前提。

西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PCB教研室经过几年的探索,认真总结,首先提出并应用这种特色教学模式。比如电工电子实验课和PCB实验课就是这种“互助教学”模式的典型。学生在PCB实验中完成一块单面板,又将这块电路板作为电工电子实验课的基础材料,在其电路板上面焊接、粘贴电子元器件,最终让电路板变成一个“活生生”会运行的电路系统。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新颖而且能激发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兴趣,学生在一个实验中完成的不再仅是一个实验结果,一份实验报告,而是能够服务于其他实验并对其他实验起到关键作用的“实验果实”。

2、“实验群”模式

这种模式其实是“互助教学”模式的延伸,它可以用图1来解释:A实验的结果可以在B实验中应用,B实验结果又可以用在C实验中,而C实验的结果又可以给A实验提供导向。

“实验群”模式在PCB实验课的应用也是有成熟案例的:PCB实验课做出的电路板可以在电工电子实验课中应用,制作成机器人实验课中符合机器人运行的电路系统,根据这种电路系统的不同要求再在PCB实验室做出满足要求的电路板。

这样一环扣一环的模式让三个本身独立的实验屹然变成产了一个实验集群,不仅丰富了每一单个实验内容,而且让三个实验所涵盖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互通。可见,“实验群”模式的效果要远大于独立实验,对学生知识层面的提升也是独立实验所无法达到的。

三、模式的整合

PCB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将这几种创新模式有效地整合为一套独有的教学模式体系,以课内课外模式的相互搭配来展开实验教学,从而真正从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方法进行改革,告别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开辟了特色教学的新篇章。

四、结论

本文总结了西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PCB实验课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探索出的新教学模式体系,其中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的改革。“全方位”提高了PCB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在今后更长的时间里,要不断深入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断探索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PCB教学的发展提供更新的思路,为培养学生实现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峰、巩海洪、曾波:印刷电路板(PCB)设计与制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曹丙霞、赵艳华:Protel 99SE原理图与PCB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 李云江:机器人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任峰亚:流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4,24(3).

[5] 包敬海:PCB电路设计课程改革中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3).

[6] 余波、沈介娥:基于工作工程的《PCB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J].科技信息,2012(1).

[7] 朱震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6(1).

[8] 师新民:基于WEB的大学英语辅助教学系统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26(3).

[9] 高喜才、窦娟、解盘石等:西部矿业工程力学教学与实验示范平台构建[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

大学电路总结范文2

关键词:二阶电路 暂态过程 状态轨迹

中图分类号:TM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037-02

1 引言

暂态过程是指存在电感或电容的电路在接通或断开电源的短暂时间内,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稳定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暂态过程。暂态过程一般很短,但出现在这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却非常重要。例如,某些暂态过程中出现比稳态时大数倍及数十倍的电压或电流。暂态过程的出现有利有弊,有时他能对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危险,有时又会在电路设计中发挥巨大作用。例如日光灯中的镇流器。因此,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中暂态过程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因为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是瞬间消失的过程,所以必须使过渡过程重复出现才能进行观察,故在实验中用信号发生器发生的方波代替直流电源的接通与断开,在方波的每一周期内,前半周期给电路输入脉冲信号,相当于电路与直流电源接通;后半周期对电路输入信号为零,相当于直流电源短路。只要方波半周期大于过渡过程实际的持续持续时间,则在方波的每个半个周期内出现一次过渡过程。前半周期为零状态响应,后半周期为零输入响应,于是可以观测到重复出现的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

2 二阶电路在方波激励下的暂态过程

2.1 实验原理

2.2 实验分析

2.3 实验总结

在本实验中,由于电路参数的不同,加之RLC电路中的两种不同的储能装置,其能量过度过程便不简单,可能是能量累积和释放,也可能是电容、电感间能量互相传递。接下来的分析我们分为两种情况讨论:电阻(电感线圈电阻和回路中其余电阻之和)较小和电阻较大的情况。前者能量消耗较小,所以主要能量改变过程是L和C之间的能量转换。后者能量消耗较大,所以大部分能量在第一、二次交换中就消耗掉了,只发生单向传递,即非震荡过程。

在电路发生振荡过程时,其振荡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衰减振荡: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振荡副度按指数规律减小,直至衰减到零。

(2)等幅振荡: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振荡副度保持不变,相当于电路中电阻为零,振荡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3)增幅振荡: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振荡副度指数规律增加,相当于电路中存在负电阻,振荡过程中逐点得到能量补充。所以,RLC二阶电路瞬态响应的各种形式与条件可以归结如下:

3 二阶电路在方波激励下的状态轨迹

3.1 实验原理

(1)相平面法。

用绘制在直角平面坐标上的表征变量及其变化速率间关系的轨迹来研究二阶自治系统的一种图解方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一大类非线性系统的运动。

(2)双踪示波器的使用。

3.2 状态轨迹的测量结果

3.3 实验总结

试验中,笔者分别在试验状态下测量了RLC串联电路中,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这三种状态下的状态轨迹。我们可利用状态轨迹确定电路动态过程的性质以及状态变量间的关系。这个实验是对分析二阶电路暂态过程的扩展,对二阶电路的过渡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植恒.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大学电路总结范文3

关键词:模电;数电;定义;特点;区别与联系

1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定义

模拟电路主要处理模拟信号,如果输入信号有一个微小的变化,输出信号必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变化。数字电路主要处理数字信号,它的变化只有高、低电平两个状态,如果输入信号发生一个微笑的变化,输出信号一般不会立即发生变化,需要累积到一定值输出端才会发生变化。

2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特点

1.模拟电路的特点:

①处理模拟信号,模拟信号即在时间和幅值上均连续的信号。在一个信号周期内,模拟电路的电流和电压保持持续变化。

②电路中元器件的动作方式为线性变化,如放大器。

③模拟电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应用十分广泛。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无线收发模块都是模拟电路。自然界中的物理量均为连续量,连续信号的处理离不开模拟电路。

④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微小变化而变化。

2.数字电路的特点:

①处理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即在时间和幅值上均离散的信号。在一个信号周期内,数字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呈现脉冲变化。

②数字电路可对数字信号进行算数运算及逻辑运算。基本逻辑运算有与或非三种,复合逻辑运算有常用的与非、或非、与或非、异或等等。因此,它具有逻辑推理和逻辑判断的能力。

③数字信号只有0、1两种状态,可用晶体管的饱和和截止分别表示,意味着其输出量不随输入量的微小变化而变化,需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数字电路实现简单,系统可靠,不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变化。

④数字电路的突出优点之一是集成度高,功耗低,速度快。用数字集成电路不仅缩小了体积,提高了生产技术,更推动了数字电路的发展。

3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

简单的来说,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信号的表达方式不同。自然界中许多物理量,如温度、压力等为连续变化,处理此种信号的电路为模拟电路。也有一种物理量,在时间和幅值上均不连续,处理此种信号的电路为数字电路。一个简单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如对光照强度的感受,模拟电路可直接处理信号,输出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数字电路则将此信号经过抽样、量化等一系列工作转化为数字信号方可处理。由此总结区别如下:

1.工作的信号不同。模拟电路处理的是模拟信号,一般都具有连续变化的特点;数字电路则处理的是数字信号,它的变化总发生在离散的瞬间,数字信号通常用脉冲的有无来表示,有脉冲为“1”――高电平,无脉冲则为“0”――低电平。

2.电路的作用不同。模拟电路是通过放大器等元器件实现模拟信号的比例放大,其要求输出信号尽量不失真;数字电路处理0、1两种电平的信号,实现输入输出的数字量之间一定的逻辑关系。

3.分析方法不同。模拟电路通常采用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如负反馈放大器的框图分析法,即把放大器分解成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两部分;数字电路的主要分析方法在组合逻辑电路中有逻辑关系式,真值表等,在时序逻辑电路中有状态转换真值表,状态转换图,卡诺图等。

4.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方式不同。模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呈持续变化的;数字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呈脉冲变化的。

5.三O管的工作状态不同。模拟电路中其作用是放大,这就意味着工作在放大区;数字电路中其相当于开关,这就意味着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即“0”、“1”状态。

4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联系

从我们可以直接看的到的层面上来说,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最直接联系就是它们同属于电子电路,只不过处理的信号不同罢了。对接触过数电和模电的我们都清楚,数电是建立在模电的基础之上,换句话来说,数字电路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模拟电路。模拟电路处理模拟信号,数字电路处理数字信号,但自然界中多为模拟量,所以数字信号通常由模拟信号获得,它是将模拟信号抽样后数字化得到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诸多联系总结如下:

1.它们的基本元器件大都相同,无论是模拟电路,还是数字电路,都是已三极管为基础,不断增加其他功能以实现复杂化。

2.数字电路是在模拟电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数字电路处理的数字信号也是由模拟信号经过采样、保持、量化、编码而来。

3.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转换器称为A/D转换器,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转换器称为D/A转换器。如果想要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那么在系统中置入A/D转换器再输入信号就可以了,反之,需要在系统中置入D/A转换器。举例来讲,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制量,如温度、压力等均为连续量,经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量即可用数字电路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王敏.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辨析[J].电子世界

2.张剑平.《模拟电子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3.朱定华.《现代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4.岳怡.《数字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大学电路总结范文4

1.1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即从功率器件介绍到典型电路及具体应用。但这种教学模式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大量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电力电子技术在工业生产、新能源发电、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应用。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实例,让学生明白电力电子技术其实与日常生活是紧密结合的,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1.2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传统教学方法过多地依赖理论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学习兴趣。因此,结合工科学习的特点,将现代电力电子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做项目”的模式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极大地提高系统调控能力。比如,蓄电池充电控制是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在电源技术中的典型应用。在教学一开始就提出实际问题:如何对蓄电池充电控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教师在此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1)交流电网对48V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需要用到AC/DC或AC/DC-DC/DC变换器,因此,需要学生掌握典型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开关管、二极管选型,电感、电容参数选取及设计。2)蓄电池的工作方式有恒流充电、恒压浮充电、均衡充电和放电。常采用恒流和恒压相结合的快速充电方法,需要采用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双闭环控制,即先以恒流充电至预定的电压值,然后改为恒压完成剩余的充电。因此,需要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前期所学的模拟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3)电路设计后,可以利用MATLAB、Saber等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电路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设计实验样机,实现所要求的蓄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培养学生在知识综合应用、系统设计、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

1.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涉及的电路和波形图多且复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演示增强学生对典型电路的感性认识[3]。同时,多媒体授课的信息量大,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创造最真实、直接、感性的学习情景。此外,网络教学可以弥补课内教学学时少的局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4]。南通大学校Blackboard网络平台提供了与课程相关的丰富的资源,包括教学资源(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等文件)、参考资源(学术论文、常用仿真软件、典型应用案例等信息)、复习思考题(作业讲解、自测等系统)。通过此平台,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创造“教”与“学”互动的网络教学环境。

2加强实践教学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性、实践性强,因此有必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

2.1课内实验教学

课内实验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项目遵循“理论分析仿真验证硬件实验测试波形数据分析总结”的模式,以此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实验作风。

2.2开放创新实验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性较强,如果完全依靠课内实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鼓励和支持一些优秀大学生多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是由学生主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课题项目。从项目选题、文献搜集、方案制订、可行性分析、仿真验证、实验调试、总结等方面组织学生独立开展工作,均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几乎每年都有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题目。因此,通过大赛,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此同时,要在有限的竞赛时间内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学会“面对问题、分析问题、给出新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和科研创新能力。

3总结

大学电路总结范文5

关键词:电路教学;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作者简介:单小琴(1986-),女,江苏大丰人,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系,助教。(江苏 南京 21004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27-02

电路课程是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更是自动化、电气等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后继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运动控制等专业课都以电路为基础,可见其重要性。其实在初中物理中学生就开始接触一些最基本的电路知识,所以电路课程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电路来源于物理,又不同于物理。物理更微观更抽象,电路虽然也有点抽象,但是毕竟已建立起电路模型,更接近真实。后继课程中的电子线路就是实际的器件了,比如二极管、三极管(或者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等都是实实在在的器件,但是要达到熟悉掌握的程度都要以学好电路为基础。

从目前各高校电路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电路是基础课,大多采用大班教学;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课堂采用“灌堂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采用现代多媒体,一节课下来学生感觉收获不多。笔者根据近两年的电路教学实践,针对目前电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分类

电路理论按研究方法可分为电路分析和电路综合两部分。电路分析是指给定电路参数和输入激励来求解输出响应,而网络综合则指给定输入激励和输出响应来求电路参数。当然电路分析更直接更基础,而网络综合则要考查学生应用型创新设计思维。而电路课程主要进行电路分析部分的教学。电路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电路模型的分析计算预测实际电路的特性,从而改进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和设计出新的电路。其主要任务是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电路分析的方法。从电路性质来分,主要分为几个大类:直流电路部分、动态电路部分、正弦交流部分和多端网络部分。其中直流电路部分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简单电阻电路分析、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理、运算放大器;动态电路部分即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正弦交流部分包括正弦电流电路基础、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含耦合电感的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多端网络即二端口网络中网络参数和端接电路的分析。

电路的经典理论已经非常精炼,没有可修改的地方,但是可以按照培养目标从突出各专业特色方面来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比如电气专业可以重点学习网络函数和频率响应方面的内容以弥补不开设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缺陷,将运算放大器的内容放到后续的模拟电子技术中重点讨论。总之,各个专业的授课内容尽量做到全中有重,在经典内容优化的基础上强调专业的特色。

二、教学方法的研究

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路理论与后继的电子线路课程相比还是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目前的电子电气技术迅速发展,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电路课程肯定不可能脱离专业学科的内容,而且学生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也会逐步加深对电路理论的理解。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电路理论联系起来,通过电路理论解决这些遇到的实际问题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电路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举个例子,在第一节课即电路的绪论中,从最朴实易懂的话语入手介绍电的基本应用。在现代人类生产、生活和科研活动中一刻也离不开电。信息的处理和传输也要靠电,计算机、通信网和无线电等无不以电作为信息的载体。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电,从探索物质粒子的加速器到探索宇宙天体的飞船和卫星,从研究可在人体血管内爬行的电机到研究可作为未来能源技术的受控核聚变装置,都需要电的支撑。人们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电路。实际电路是由电路元器件(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线圈、晶体管、变压器、电动机等)相连接而构成的。当电路通上电流就可以进行能量的转换、传递、分配和信号的处理。

在讲到电路可以实现能量的传输和转换时,让学生思考长距离的强电传输问题。从南京的发电厂所发出的电要输送到遥远的内蒙古该如何实现?学生讨论热烈,气氛很活跃,很显然激发起了他们的求知欲。发电厂只发220V的交流电,想要进行长距离的电能传输必须进行升压处理,比如通过升压变压器升到500kV,但是经过几百公里长距离的传输到了内蒙古,一个普通的家庭也只需要220V的交流电即可,所以还要通过降压变压器进行降压处理。提醒学生:高压线旁不安全,不能靠近;若走进高压,电磁漩涡会把人卷进去,跨步电压将是致命的;人离6~10kV的高压线路应10米远;不要湿手去摸灯口、开关和插座。再比如讲弱电的处理问题时可介绍一般大歌星开演唱会时都是自带大功率功放等音响设备的。从这些最朴素的例子中把抽象的电路理论变成容易理解和摸得着的现实问题,学生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有目的和针对性了。

2.重点难点的讲授和强化

对于电路理论第一章节中关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以及关联方向的知识点,学生开始不以为然,觉得很简单,但是在往后的解题中学生经常会在这个看似很简单的知识点上出问题,分不清电压和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如何判断,就是因为学习的时候掉以轻心,不把这个问题当回事,所以在解题的时候才会出错。一定要提醒学生这个知识点是重点,不要看似明白却不真正明白,敲响他们的警钟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同样对于基尔霍夫定律来说也是如此。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的两个定律,在介绍这个章节时一定要强调,虽然不难,但它们是研究电路理论和分析解题的指挥棒,不管多复杂多困难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列出电路的KCL和KVL方程,包括以后所学的各种电路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都是通过列出KCL、KVL方程整理而得。

再比如说,含受控源的电路分析是电路理论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见到受控源的电路就傻了眼,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克服对受控源的恐惧心理。可以采用受控源专题讲授方法,从它的定义来源、各种处理受控源的解题思路着手进行强化训练,想必经过一到两次专题训练,学生会对含受控源的电路分析有很大的收获。从定义入手,受控源不同于独立源,是一种非独立源,当一条支路上的电压或电流受其他支路上的电压或电流控制时就称为受控源。对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分析时常采用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包括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列写方程,在建立方程的时候对受控源的处理与相应的独立源一样对待,受控电压源当成独立电压源,受控电流源当成独立电流源,由于引进了控制量这个未知数,所以还要添加控制量与变量之间的补充方程。在用戴维南定理分析含受控源电路时,求开路电压时将受控源视作对应的独立源处理,但在求端口等效电阻时采用外加激励法,这是求解含受控源电路等效电阻的基本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一种理念:把受控源视作对应的独立源处理,注意控制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练习、不断强调,学生会渐渐解决电路学习中的难题了,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探索。

3.归纳总结法

对于电路课程来说,有很多知识前后都是连贯相同的。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总结归纳,更利于学生把前后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比如说在电路理论中,等效的概念经常出现。等效的定义为:如果一个端口网络在端口处的伏安关系和另一个端口网络在端口处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端口网络是等效的。从等效的概念推导出电阻的串并联、三角型—星型的变换以及电源的串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源。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更是利用等效的概念把由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实际电压源变换成由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并联而成的实际电流源,而不改变其端口处的伏安关系。后面二端口网络的等效同样遵循这个原理。所以说,一个共通的概念应该贯彻到电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电路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对偶。电路中某些元素之间的关系用它们的对偶元素对应地置换后所得到的新关系也一定成立。如电压与电流、电阻与电导、电感与电容、串联与并联、短路与开路、KCL与KVL等等。对这些对偶关系的总结有利于学生的对比记忆,更有助于消化。

三、多媒体和传统板书教学完美融合

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将教学素材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通过文字、图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但是由于电路课程的理论性,如果只是单纯地依赖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并不会很好。有些重要的公式推导、电路的分析还是要求教师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一笔一划地记下笔记,学习才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大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其学法。通过电路课程的教学,教给学生工科专业的思维方式,指导其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发现总结经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黄锦安.电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刘兴华,丁光彬,简新平.对电路教学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23(1).

大学电路总结范文6

    常设一个实验室,配有齐全的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常年对培训学生开放。按学生的层次不同,分别制订培训计划,周一下达培训设计内容,周末检查。指导老师每周按时对学生指导,采用老带新的方法。新生的培训从基本技能开始,进行一些常用电路安装、调试培训,由浅入深。老生的培训则采用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设计制作的内容相对复杂、难度较大。定期下达一个与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试题难度相近的电子系统设计制作任务,指导老师定时进行检查指导。

    2暑期集中培训

    对参加每年一届的省级竞赛的同学,其培训时间一般为期2-3个月,其中用一个月时间对常用电路设计知识进行培训。每周进行2次校内模拟竞赛,电路设计难度和制作时间与省级历届的题目相近。对参加每两年举行一届的全国小组竞赛的学生,其培训时间一般为3-5个月,充分利用暑期进行培训。要求每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查阅,电路系统设计,程序设计,电路安装、调试,设计报告等工作。培训后2个月,每2周进行一次模拟竞赛,进行电路设计制作,充分提高各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

    3加强培训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建立大学生竞赛培训指导教师的培育与团队建设中心。在竞赛组织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规模的研讨,集体讨论竞赛大纲、编写培训教材、完善培训方式。通过培训指导教师的共同参与,确定培训目标、内容及定位。支持培训指导教师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升竞赛水平。

    4竞赛技巧培训

    设计总结报告的撰写能力培训。竞赛最后提交的成果形式除设计作品之外还有设计总结报告部分。其撰写质量直接关系着竞赛的成绩,进行技术设计报告的规范性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包括结构安排、格式、文法与表达等。资料查阅能力培训。电子设计大赛涉及面广,哪些信息对竞赛更有效与有用,以及如何选择信息。进行资料查阅能力的培训,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的和必须掌握的信息,将对培训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团队协作能力培训。要求队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默契配合,要求队员平时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能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便于竞赛时能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