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个人读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个人读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评价体系实效性计划性终身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01

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目前,许多学校在语文课程安排中都开设了阅读课,但由于缺少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评价体系,致使阅读教学出现了不少乱象:内容选择随意,阅读课变成“放羊式”的放任自流;缺乏有效指导,阅读课变成漫无目的的走马观花;阅读目的模糊,阅读课变成“广种薄收”的盐碱地……

阅读课设立的重要意义是在制度上、时间上让学生的阅读得到保证,但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还需建立合理的阅读课程评价体系。

一、阅读指导,着眼实效性

学生有效阅读需要教师有效指导。因此,对于阅读课要建立一套适合校情、学情的指导课程的体系,这一体系中包括阅读指导课程的实施模式、实施方案、指导策略以及评价机制。

以制定“阅读课堂教学评价”为例,可以先制定“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十条评价标准”,包括:①着眼发展――倡导挖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②依学定教――倡导先学后教、先读后训、先放后扶的阅读教学模式;③充分读书――倡导阅读课要让学生充分读书;④尊重差异――倡导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学生;⑤发扬民主――倡导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⑥引导质疑――倡导学生主动质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⑦允许选择――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⑧强化语感――倡导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内化、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⑨以情感人――倡导以教师的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⑩鼓励创新――倡导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用规范、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十条标准”的基础上,再制定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课外阅读学习评价表。用多维评价引领阅读课的有效教学,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独立思考、独立感悟唤起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活动,使教师的阅读指导达到充分展现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实效。

总之,力求阅读指导的实效,必须全面更新学校阅读指导课程体系,立足课堂,让课堂成为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重要场所;教师引领,致力于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素质的培养;植根学生,让学生成为乐读、善读、有终身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的人;借力家长,让家长成为培养孩子阅读素质与技能的助教;创设环境,让学校、家庭创造适合学生自主阅读的环境。

二、阅读数量,立足计划性

多读书、读好书是非常重要的。但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一直存在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阅读无计划性、缺乏兴趣等诸多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初中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很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达到课程标准的数量要求甚至超过其要求,就需要在评价体系中将总量分阶段有计划地化解,并通过“学生阅读档案”辅助,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一)有计划分阶段实施

初中三年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初一到初三随着学习任务的日益加重,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到了初三,面临升学压力,过多的阅读量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有计划分阶段开展阅读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阅读评价对阅读数量的考评要突出有计划分阶段落实。具体分解,下面表格可供参考。

(三)建立个人阅读档案

在分阶段实施基础上,建立个人阅读档案,目的是跟踪学生阅读进程,为评价提供依据。以下是一个初二学生某学期的阅读档案(节选)。

姓名孙厚涵班级初二(3)班学号:20140312

时间书名(篇目)作者题材检查情况

2014.10.14《水浒传》施耐庵小说……

10.20……《呐喊》……鲁迅……小说…………

三、阅读习惯,注重终身性

阅读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会受用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默读注重速度与效率的结合

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两次默读速度的测试,测试成绩记入“学生个人阅读档案”。评价标准:每分钟600字为合格;每分钟700字为良好;每分钟800字为优秀。同时对默读效率进行书面测评,通过选择题、辨别题或问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

(二)朗读注重流畅程度和普通话标准程度

朗读评价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法,确定朗读水平的高低,分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四个等次。

(三)“圈、点、勾、画加批注”是读书的辅助手段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辅助手段主要用于课本教材的阅读以及学生自己阅读材料的学习。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

(四)读书笔记由硬性规定变为自觉行为

读书笔记的栏目设计包括字词园地、妙语佳句、收获乐园、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明确要求每个学生阅读课后,把所阅读的内容分别加以整理、摘录并写出阅读收获。语文教师按时收回批阅,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持之以恒,写读书笔记的硬性规定逐渐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阅读能力,突出综合性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范文2

一、以读书为支点,打造内涵型团队

一所学校要有可持续性发展,校园文化必是扎实而丰厚的,同时,浓厚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牛角中学把打造内涵型团队与读书润智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稳步发展的道路。

1. 主动阅读,建立制度。群雁高飞靠头雁,学校的领导班子带头创建了读书小组,校长亲任组长,班子成员是组员,建章立制,发放阅读资料,这个团队以学习理论、管理书籍为主,如《忠告中层》《给校长的100条建议》《学校管理50个建议》《以自由看待发展》等,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行政会上,定期召开读书沙龙,大家在一起,交流分享在书中吸取的教育管理知识,大家都边学习边思考,用理论去指导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起榜样作用,在全校读书沙龙中,全体行政首先带头,谈自己读书的体会,通过体会和谈今后的措施,实现了特色管理和有效管理。

2. 专业阅读,指导实践。意识的转变会促进个人的成长,让一所农村初中的教师转变理念,首要的就是专业引领,在这个平台上,学校把按不同学科组整合成学科团队,每个学科团队都制定好读书计划。根据学科特点,要求读与个人专业成长有关的书籍,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活动,通过统一阅读、小组讨论等形式确保读书、实践的效果。而有些是跟教师个人素养有关的,可以是共性的,学校便给每位老师统一购买。如佐藤学的《静静的革命》,周国平的《周国平看教育》,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等。在制度上,要求每位教师保证每学期必读2本以上的教育书籍,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撰写3篇以上的读书笔记。为了支持和鼓励阅读,学校每学期对教师的读书情况进行统计,包括阅读量、读书笔记的撰写以及读书交流展示等,每学期全校会议上都会举办二次以上的读书沙龙,举办优秀读书笔记评选,进行“我的教育故事”征文评选等,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3. 人文读,丰厚底蕴。对于班级管理,班主任肩负的教育工作更为重要,为此,学校成立了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德育读书团队,购买和推荐了中外文化、教育经典等大量的人文书籍给教师,特别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课室的奇迹》、《魏书生工作漫谈》等等,保证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们也自发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本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在“以爱促教,以细促实,以勤换实”的思想引领下,化爱于春雨,润物细无声,用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助其成长,促其成才。

二、以读书为起点,照亮前进的路

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学校以阅读为起点,丰厚学生精神食粮,点亮了学生们前进途中的一盏明灯。

1. 建立媒介,加强宣传。为突出浓郁的阅读文化,学校在走廊、宣传橱窗等醒目处张贴宣传“好书伴我成长”“我读书,我快乐,我进步”“诵读文化经典,享受智慧人生”“读书,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等阅读口号,使阅读的概念深入人心,融入思想,学校充实并打开图书馆、开放式书架等,鼓励学生主动打开书本,主动开始阅读。

利用好校广播站、书香校园宣传橱窗等宣传平台,开辟了“好书推荐”“读书心得”等栏目,推荐一些生动有趣又有意义的经典读物,介绍一些好的文章及读书方法,分享读书的经验感受,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 推荐好书,激发兴趣。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学校向学生们进行好书推荐,除了中考要求必读科目外,列出一个初中阶段必读书目,用这些名著的光辉照亮学生们的心灵,理解人生的美好。为让学生领略古代文化的灿烂,学校对不同年级分别制订阅读要求,初一学生通读《世说新语》,初二学生共读《史记》。同时,以“走进经典,打造书香校园”为阅读活动,编写了《国学经典晨读》校本教材,每天早上上课前,用十五分钟在全校开展了经典晨读,提高了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各班还利用阅读课开展读书交流会,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范文3

一、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

虽然新课标出台已有好几年了,但依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各年级学生的观察和调查显示,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兴趣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对考试知识的学习,不支持和鼓励学生花费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压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其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

2 阅读习惯不良

很多学生阅读没有计划,很多时候都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读,缺少深入地理解和整体的把握。这样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而且使阅读效率不高。同时,很多学生阅读都没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据调查显示,65%的学生对课外读物只是粗略看一遍,不懂得精读和范读,更不去作读书笔记。

3 阅读资源匮乏

在广大农村学校,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还十分有限,图书添置和更新跟不上学生阅读的需求,并且目前在学校图书室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好书也不多。另外,由于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很多家长没有多余的钱来为自己的孩子购买课外读物。

二、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为改变现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际,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笔者在此提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1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的要求之一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为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具体指导。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方法最主要的有浏览、略读、选读、速读、跳读和精读等,要使学生懂得在有限的时间里采用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纯真的感情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中,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2)要培养学生做阅读笔记的习惯。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鼓励学生养成在阅读时勤于动笔的习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思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而这些东西的出现常常是混乱、短暂和零碎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要随时记录下课外阅读中瞬间产生的“智慧的火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和妙句等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

2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制订计划,统筹安排。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随意性强。进行课外阅读必须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重点做到时间落实,列入课程表,雷打不动。还应把课外阅读计划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和作文配合,统筹安排。

(2)提高阅读认识。学生的课外阅读偏重于消遣类和中学生文选类的书籍。针对这种情况,或举办专题讲座,或进行个别交流,帮助学生辨明几种关系,以提高认识:一是消遣和求知的关系;二是流行与需要的关系;三是习作与杰作的关系。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范文4

《语文新课程标准》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若要问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有什么方法时,他们会说只是多看了些课外书。由此可见,课外书对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要解放自己,少些枯燥无味的讲授,少些机械重复的作业,多些时间给学生阅读,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兴趣。需要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协调合作,创设环境,既注重提高阅读质量,又注重扩大阅读数量。

但是,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关于这一点,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体会极为深刻。那么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广大中学生的渴望,我们语文老师该怎么办呢?

一、还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权利

学习语文,就好比在池里学习游泳,而一旦喜欢上了课外读物,并且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则好比我们来到江河湖海里搏击,获得的是真正的本领。教学实践表明,语文读写能力的获取,重要途径还是来自广泛的课外阅读。因为,学习语文,没有相当的语汇量和句式,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情操的陶冶就难以实现。广泛阅读,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和鉴赏水平。所以,我们应该突破课本框框,走出狭隘的课堂,开辟课外阅读这片新天地。

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各科的学习。我们语文界鼎鼎有名的专家――钱梦龙老师。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累计留级四次,但到了初中后,他对课外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了大量的书籍,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写作欲望,各科成绩随之提高。

二、教会学生选择适当的读物

“适当”指读物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与人性中最基本的最普通的情感息息相通,与学生的思维及心理特点相适应。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仍爱幻想,这就意味着他们仍爱读带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幻小说等,好奇又是他们的一大天性,因此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此阶段,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还可读一些具体形象的故事、寓言等。

三、传授学生合理的读书方法

有了好的课外阅读读物,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比如:

1.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地有价值地利用。

2.要学会动脑,勤于思考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英国诗人柯勒律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只要纯净的宝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范文5

一、目前农村初中阅读的现状

学生方面,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仅是依靠书本,电视、网络游戏已成当今学生钟爱。一到课余时间,大部分学生会沉溺于电视和网络之中,课余捧书求知的现象频临绝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校园,清晨、下午,总见到许多学生执书学习,或背读课本,或阅读课外读物,一派浓郁的读书氛围,洋溢于校园,时而还会传来琅琅书声。那真是多好的读书场景啊!可现在,新世纪农村校园课余难听到书声,难见到学生开卷阅读,学生一有时间就是泡网吧、玩手机、听mp3、仿明星,一点文质才气也没有,言行举止劳叉舞厌,文化素质极其低下,令人堪忧,语文阅读教学形势严峻。

教师方面,自认身处避远农村,职业竞争不强,无失业忧患,满足现状,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学习,不去读专业方面的书籍,致于文学书籍更是读得更少。教学上,不去探索新教法,知识陈旧迂腐,教法涛声依旧,课堂教学一成不变。对继续教育搞形式、走过场。由于不读书不学习,工作计划、总结、论文写作等教学材料不会写或懒得写,上网下载,应付差事,投机取巧,结果评职称论文因下载被取消的事屡见不鲜。教学质量低劣把罪过推给“两基”。教师自身阅读和读书尚且如此,学生读书阅读又如何养成习惯呢?语文阅读教学的土壤在何处?笔者认为,要做好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需抓好以下几点:

二、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是要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读书环境,创建书香校园。我国古代孟母三迁说明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之深,环境育人,环境成就人。要抓好语文阅读教学,学校书香氛围的大环境绝对不能缺少。如果校园读书氛围尚未形成,学生是无法静下心来看书的。学校教师在营造书香校园上应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师生共创浓厚的书香校园。学校要出台规章制度,规定教师每个月每个学期读书的数量,并检查读书笔记,还要求写随笔、写论文,将读书作写作活动列为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作为评优选模职务晋升的条件之一,用制度鞭策教师学习。同时,推广教师公开学习,在校园读书长廊、读书亭、花前树下读书,营造书香校园。将教师的读书经验推广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与教师一同读书学习,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三、要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提高图书借阅率。

随着“两基”的实现,学校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图书配置也相当丰富。可是,许多学校和图书只作摆设,没有发挥作用。学校要设法动员学生借阅、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图书借阅方面要创新方法,免去繁琐的登记、签字等手续。可在班级设立借书小组,由小组统计学生需要借阅的图书书目,然后统一到图书室借书给学生读,简化借书手续,给学生读书提供方便。

做好这两方面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解决了无书读的问题,为学生阅读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引导了。 三是要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有计划、有目的地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稳固的语文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自己的事……靠自己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动求知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养成学生主动感悟文本的良好习惯。

2.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语感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在语文素质中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用、多比较,语感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

3.强化学生课外阅读。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只是授与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而已,课堂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语文课的课时,应拿出若干让学生自由阅读经典、名作、名著,从书中去打开眼界,扩展胸襟,造就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精神。

4.在读中思考,感悟欣赏,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如果缺乏思考,就无法将书面死知识转化为被吸收了的活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要从纵横、从生活、从时空、从宏观、微观等角度思考,将书本知识活化为自己的知识。还要将知识进行感悟欣赏,让它完全被自己吸收,日积月累,语文素养就会提高。

四、要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爱语文,就要激发学生兴趣。而兴趣又往往是在一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培养起来的。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必不可少。如: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这些语文活动,学生要完成好,之前事必要精心准备,写演讲稿,故事搜集,朗读材料搜集,还要将它们理解透彻,有感而发。要完成好,就必然缺乏不了阅读的过程,并且要精读。在活动中学生有了兴趣,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五、注重古典文学阅读,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具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每个朝代都造就了个性鲜明的文学名家,出现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式样,古典名篇不计其数,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许多篇目至今广为流传。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它们推荐给学生,有的篇目要求精读,最好能熟读成诵,领悟其思想内涵,接受古文化熏陶。

初中个人读书计划范文6

【关键词】农村学生;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农村学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在课堂教学中较为被动。教师常常是独占课堂,以“灌输”为天职;学生则处于接受的位置,很难有真正的阅读实践,更难有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这样的结果,除了收效甚微之外,更大的危害是淡而无味的灌输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则产生隔膜乃至厌恶情绪,语文教学因而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阅读不仅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而且在整个语文教学实活动中,都处于中心环节的地位。因为,阅读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学习方式。阅读既是认识语言的过程,同时又是使用语言过程。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反过来,头脑积累的信息、知识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能力。同时,阅读还可为写作提供多方面的营养。

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特点,如何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课本资源,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中外名篇。有些文章,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理解其中的佳处、妙处,只能通过反复地阅读,才能有所意会。古典诗词、现代新诗自不必说,必须用大部分时间来诵读、品味;一些看似浅显的现代白话文,也要靠多读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才能感受到什么叫“言已尽而意无穷”。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先生学会读书,让学生“潜心会本文”。学语文重在语文实践,重在培养阅读习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变多余的分析讲解为学生扎实认真的读书训练。引导学生多读课本,熟读课文,精粹典范之文段还要尽量要求学生背诵。

二、利用《语文读本》,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读本》是与教材配套的读物,旨在拓展阅读,扩大视野。书中所收的文章与教材在的课文多有联系,有助于理解课文。例如,学习课文《我的老师》,可以阅读《语文读本》中的《给我三天视力》,有助于相互沟通;学习课文《济南的冬天》,可以阅读《语文读本》上的《济南的冬天》,有助于相互比勘。这不仅是阅读上的扩展,也提示一种阅读方法―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每篇文章后的“想一想,做一做”,意在引导阅读,迁移写作,提高综合语文素质。引导阅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感染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迁移写作,借鉴阅读中体会到的写作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教材的课文与《语文读本》的文章统筹规划,协调一致,有序推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通过《语文读本》的有效使用,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浓厚多了,自然而然,语文阅读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加强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上培养阅读能力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课堂的时间有限。只局限于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应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效果才会更好。

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二百六十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我要求学生结合每册课本的附录《名著引读》,制定读书计划。计划定好后,每周安排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时间,或交流读书体会,或由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有些名著,如《三国演义》中的字、词、句,学生不甚了解,教师适时地点拨,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熟读一部名著,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提高的也不仅是语文素养,更多的是阅读中获得了精神营养,引起学生对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思考,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良好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使学生阅读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就必须立足于平时扎扎实实的训练,就必须凭借教材及课外精粹阅读资料渗透知识点、能力点,强化导读,通过长期训练方能水到渠成。这也要求农村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不要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激发阅读兴趣,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总之,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阅读资源,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鼓励他们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样,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肯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