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1

从国际环境教育发展来看,目前有很多国家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并把它列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环境教育得到极大的推动和发展。特别是在1987年国际环境教育与培训会议之后,环境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很多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教育框架,以多种形式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鼓励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技能,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环境教育主要通过学科课程渗透、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而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必然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这就要求地理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环境素质,结合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在地理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一、确立中学地理课的主体地位,实施中学环境教育

1.地理课程的环境化日益明显

中学地理课程近几年的变化反映了地理教育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虽然地理课程的历次改革主要从内容的更新或重新组合和数量的增减方面进行,在课程结构上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已经在内容的更新方面体现出来,即增加和强化了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教学。1997年新高中地理课程实验大纲,也是以加强环境学知识组织地理课程内容为特点的。

根据国家高中地理试验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是“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的。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侧重阐述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新教材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编者试图突破地理圈层的框架,从环境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的思路,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由远及近分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各个环境的特点,以及人类与各个环境的关系。对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则融入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编者认为这样的教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方向性”,而从实际上看,说这样的大纲“更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的方向性”也许更恰当。

同时,中学地理教育的环境化趋向并不只是从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反映出来,不少大、中学地理教师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认为“面对21世纪的地理,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21世纪地理教育的内容框架。”

2.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丰富

地理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与环境教育的内容类似,虽然教学目的有所不同,但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关系密切,而且多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可以借鉴环境教育的某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科学原理和所掌握的材料自己做出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地理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讲到城市化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在当地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如居住条件恶化、交通紊乱、噪声污染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等,使学生对当地城市化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另外,在讲到“全球变暖”时,可向学生补充“全球科学家基本公认,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容易频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这也是导致我国2008年南方雪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学以致用,真正体现“让学生学会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运用讲授法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目标进行环境教育

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或借助于教具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它能够比较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一方法可使教师在最短时间内在学生的配合下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积极发展学生的智力、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建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地理教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地理教学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强调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基本一致的,因此,环境教育应结合地理教学目标而进行。

中学环境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使他们通过教师的讲授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并鼓励学生以不同的观点从多方面说明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唤起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并付诸行动保护环境。

2、运用讨论法结合中学地理教材进行环境教育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全班或小组中针对某个环境问题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学生。如对环境现象的特征分析、环境问题因果关系的判断等问题可通过这种方法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方法传授有关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传统课堂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据调查,学生通过课堂从教师和教材中接受了大量的环境知识,却无助于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能力的养成。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重点应利用实例说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地关系,让环境意识植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这种教学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就环境问题畅所欲言,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心理学研究表明,责任心是个体产生良性态度和行为倾向的重要条件。当教师与学生经过充分交流达成对环境问题的共识后,学生就会树立起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的环境意识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环境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化静为动,将时空跨度较大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知识展现给学生。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化隐形为显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感知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通过播放沙尘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实况,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达到环境教育的良好效果。

4、提高中学地理教师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

对于担任环境教育核心工作的中学地理教师来说,应不断提高环境教育教学意识,增加环境科学的系统知识,促进知识更新,以适应环境教育的新需要,把环境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10倍至20倍。”教师的环境意识是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的前提、关键。只有提高地理教师的环境科学知识水平,并自觉地加入到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第一,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从训练教学基本功入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方面要加强教研工作,钻研教材,精通所教内容,才能充分利用教材蕴藏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教学,避免在地理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才能真正设计好教学过程,把环境教育融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多地向书本、实际、知者学习,做有心人,多积累报刊、杂志、新书上的新材料、新观点;或多渠道,多形式争取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

第二、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思想观念,重视环境教育,才能实现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所提出的把增强环境意识作为当今地理教育的最主要内容的目标。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2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引入有趣的历史故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之后,便有了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当学生发掘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魅力和乐趣之后,其历史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第二,引用历史故事,能够强化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寻找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每个时间段历史时间发生的关联,以优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程度;第三,应用历史故事,有利于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应用历史故事,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教师要保证所将历史故事的真实性,要确定其并不是虚构,不存在于历史长河中的事件,以使学生能够根据可靠的历史故事依据,来分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所选择的历史故事要具有针对性,一定要服从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可完全脱离课本。其次,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的时候,要先全面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历史基础来讲述学生容易理解的故事内容。要尽可能的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使学生能够根据历史故事中的所体现的生活现状来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选择的历史故事要具有趣味性,篇幅比较短而精湛。

三、应用历史故事改善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历史故事来开展趣味性导入教学活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导入法,有效的教学导入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利用历史故事的讲述,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较大的兴趣,从而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其能够追随教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要注意的是教师所采用的历史故事,篇幅不能过长,要选取最精华的部分,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而且选择的历史故事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不可脱离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要将历史故事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相结合,以保障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这一刻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英国皇室的认识和印象,然后引出英国历史上的一位国王——查理一世,并将查理一世被处死的故事概括的阐述于学生。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学生便会对查理一世被处死的具体原因及当时的背景环境产生兴趣,为此教师则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进入教学正题。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历史故事来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高中历史的学习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由于所学习的年代较为偏远,教学内容中的事件学生并未亲身经历过,还有大量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消极情绪,若不加以控制和改善,则不利于学生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为此,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的时候,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挥学生强大的记忆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刻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三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内容和特点,则可以为学生讲述与周公东征相关的故事,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西周所建立的分封制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形成背景、产生原因、具体内容和特点。

四、结束语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沉浸式 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

沉浸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某种日常活动时,会因为完全投入其中而忽略不相关的内容,由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进入一种所谓“沉浸”状态。沉浸理论对语文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语文教学中对沉浸理论的应用主要在于:努力营造沉浸的氛围,师生共同沉浸在纯粹的学习语文的环境中,进入全身心的状态,主动参与深刻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熏染,达到心灵上的高度愉悦,从而内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沉浸也可以有效地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以亲身体验延伸到课外学习中,在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时也能自觉地应用“沉浸式”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并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当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愉悦的、和谐的氛围之中时,学生的心智处于兴奋状态,阅读的感觉受到强烈的触发,思维趋于活跃,潜能得到最佳发挥,学习效果最好。因此,“沉浸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落脚点是让师生共同沉浸其中,在沉浸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的过程处理上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要素的作用,使得学生处于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充分感受和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如何建立语文课堂教学的沉浸模式,以沉浸理论来指导当下的语文教学,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让学生沉浸在经典之中,语文教师负有引导学生学习最纯正、最经典的祖国语言的责任,要创设环境,让学生浸润在生动精彩优美的语言氛围与正统高雅经典的艺术氛围中,让心灵沐浴在阳光之中,提高欣赏品位和艺术修养。第二,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从教师“教课文”向学生“学课文”的转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听、说、读、写、背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理解、积累生动精彩的语言,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沉浸于诵读中领会

我国古代启蒙教学十分重视诵读的作用,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所以古人说: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意思是说沉浸其中的诵读可以品味出文章的妙处,真正有所得。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感受到汉语的韵律美、诗文的意境美,还可以增进感悟,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过程,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凝固成文字之后,文字符号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使其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因而学生的朗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尝试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高度融合。

诵读不同于朗读,应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以体会作品丰富的内涵和情感为目的,重在“玩”,重在“品”。它是沉浸式的,是一种美读,是一种赏读,力图传达出文字的情趣,抒发出文本的情感,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读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听读、想读、赛读、示范读、配乐读等,这些方式应根据实际综合使用,以达到最优化的组合效果。

二、沉浸于语言中品味

词汇丰富、修辞优美、思想深邃是经典作品的特征。语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如何实现人情、意境的表达和营造的。经典语言是智慧的结晶,是语言艺术的模范,只有在语言的沉浸中,学生才真正感受到语言之妙,切实把握作品的内涵。

如《明天不封阳台》的第十段,“诚然,我们不可能重新回到……”至“……人类也在毁灭着自己”。这是一段极其精彩的议论和抒情,首先以设问的方式呼吁人们要爱护自然、关爱一切有益的生命,接着运用排比列举了不该发生的错误行为,最后以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诫人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索取无度,最终难逃自然的报复。

引导学生沉浸在作者营造的真切深沉的情感氛围之中,有助于对整个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将语言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三、沉浸于文本中探究

探究文本,才能让语文课变得丰满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沉浸于文本的探究中,带动引领学生的思考,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探究文本首先是要研究文本,对文本进行细读,而不能脱离文本,要深入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只有真切地感受文本产生的文化背景、时代风云,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个时代人的思想和情怀。如《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所表现的主题,就是在当今人与自然矛盾在逐渐激化,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仍不重视的背景下,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小处着手表达的却是一个严肃的主题。

探究文本要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文本,而不能似是而非,主观臆断或者先入为主,以现成的结论推导过程。对文本的理解,实际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过程,是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人的认识是多元的,每个人的感受体验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提倡多角度地有创造性地解读方式。但是,这不应该导致在道德和情感价值取向上的混乱。

在教授《明天不封阳台》时,在精读阶段,我们可以设置如下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导入:随着线索延续,“我”对封阳台问题的态度变化,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创设情境:请你浏览文章,并且结合文章内容对下列话题做出补充:明天要(不要)封阳台,因为……

归纳:明天要封阳台,因为这是计划安排明天还要封阳台吗?因为情感与现实有冲突明天不封阳台,因为这是为了儿子的爱心和“我”的心绪。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学历史;人文精神;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突出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由于中学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标,还要体现人文精神背后的人文理念。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理念,并在历史学习中努力挖掘各类人文内涵与评价系统,力争让学生学习到知识,感悟到人生。

一、打造人文精神的历史课堂

1.充实人文教学内容

由于历史知识依托人文精神而存在,历史课程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开启文明发展史,其中蕴含丰富文化遗产,所以要让学生从人文角度探寻问题,考虑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且关注中华民族的全人类发展历史,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新的课程发展中,历史教学呈现出多样化变化发展形势,这种形式不但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从历史必修课的角度探寻问题,目前由于人文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凸显出历史人物关系。教师面对此状况需要充分了解历史发展状况,并借用鲜活的例子让学生对品德教育有良好的认知,进而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如,我们在学习“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斗争”这课内容时,教材中对反侵略的民族英雄提及较少,但若想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从价值观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去涉及历史人物就不太可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补充相关的人物事迹,不要畏惧强权,其中可以给学生涉及的人物是林则徐的,或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邓世昌,以及誓死抗敌的左宝贵,这些人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抵御外族侵略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民族大义,这些人都具有坚韧的品质,可以称之为民族的英雄,教学中加入这些故事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有较大帮助,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人文教育法

若教学活动开展时,有人文知识却无人文的方法,历史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将变为一句空话。人文教育法主要是将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尊重学生教学主体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课堂上的辩论、讨论等,若从人文角度考虑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于小组让扛鲎樵钡乃平参差不齐,所以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能让学生在讨论中查缺补漏。小组内部的团结协作,让小组成员之间存有竞争和分工,这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有较大益处。比如,教学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罗列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并比较小组中观点罗列数目以及观点的价值。小组成员在竞争意识的推动下,全面总结教材内容,并查阅资料,通过积极思考,为小组“建言献策”。教师将零散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归纳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最后获得思考结果,然后系统深入的研究,带动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二、开展富有人文精神的课外活动

组织偏重学生个体化体验的一项课外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去图书馆阅读书籍,或者阅读课外的历史文学作品,教师给学生列出部分参考书目,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训练,通过开阔知识视野,观看相关题材的纪录片,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学生其实对历史的感知很少,加之历史毕竟久远,很多理念和思想现代人无法理解,因而就要运用直观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纪录片、书籍、图片是最好的展示方式,通过直观的展示,能丰富学生的个性化理念,让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发展意识。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材料,对历史有初步理解,然后查阅资料,了解当时中国的历史文化,教师组织课外历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可以讨论历史知识。如讨论宋朝的兵役制度,学生会思考,为何其他朝代的皇帝没有这么严格的监察制度,在宋朝其监察制度如此严格,那么就要探寻整个宋朝的历史,发现赵匡胤是一个将领,经历陈桥兵变以后登上皇位,可以说皇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对下属有极强的戒备心理,在宋朝范围内开展严格的监察制度,约束各级官员,也开启了换防制度,目的是防止官兵和当地的官员勾结,谋权篡位。虽然宋朝的监察制度为宋朝的管理带来很大隐患,导致官员冗杂,财政负担加大,但是换防制度的使用还具有历史意义,换防制度一方面是避免地方官员和当地军队来往过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军队熟悉不同地域的作战方式,便于发生战争后快速反应。

总之,历史是一门人文性浓厚的学科,其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初中历史教师为加强人文教育理念,就要运用人文教育方法充实人文教育内容,这也是历史教育的最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5

一、课文的时代背景

历史背景是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本中的大多数篇目都涉及所谓“历史背景”。而以“历史背景”之昏昏,就无法达于课文内容之昭昭。就拿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大都反映难懂。鲁迅先生的文章多为时而作,有感而发,内中蕴涵着他极为深刻的思想和丰富复杂的感情。鲁迅当时处在下,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不能够直接表达。加上学生的年龄、经历、思想水平、分析能力的限制,对有关史实不甚了了,加大了学习鲁迅先生文章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向学生介绍有关史实,弄清楚文章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写作意图。

二、课文当中涉及成语、典故、历史人物

中学课文里,有许多涉及历史典故。教学中,要言不烦地讲讲这些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历史故事,能使课堂气氛活跃,风趣开心,让学生在风趣轻松氛围中掌握知识、理解课文、积累写作素材。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仅一百多字的词就用了五个典故。五个典故五个历史人物五个历史事件,每个典故的运用都有明确的目的,都是词人的托古喻今,抒情言志,都写得凝练形象,情酣意深,能发人深省。岳珂在《程史:稼轩词》中说此词“微觉用事多”,整首词由五个典故构成似乎是太多了,但词人要反映复杂的事和思想感情,而且是带有启发性、警告性的,又不能讲得太肯定,只有用典是最好的方法。假如不向学生介绍辛弃疾当时的处境,北宋的形势,不解释典故的由来,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复杂心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三、文言部分

有一些课文的出处本身就属于《史》部,有许多课文,其出处就在于古文献中的《史》部,《史》部皆史。《左传》《国语》《战国策》既是历史著述,又是古代文学作品,人称“历史散文”。《史记》熔史、文于一炉,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如有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选自《后汉书》的《强项令》,选自《史记》的《细柳营》选自《战国策》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讲授文言文,重点在字、词、句与文言文的语法。但,如果教学仅限于此,不结合字、词、句、篇适当讲解有关史实典章,学生就无法真正弄懂课文,仅只能就字论字,达不到“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教学目的”。

四、文言文中一些字、词的古今义的差别,就是语言、文字自身演变的历史

中学教材中所说的古诗文,起自春秋,终至近代,前两千八百年,时代可谓久远了。选入教材的诗文近百篇,材料也比较丰富。如果从古代语文自身发展的角度,恰当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语言现象,探索发展规律,对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语言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否则就会古今不分,望文生义。词义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五、同一体裁的古文篇目都是按古及今的历史脉络编排语文课本中的古文部分,除诗歌外,都是按古及今的脉络编排,先秦两汉,再到魏晋南北朝,依次以降,一直到晚清。

另外,即使在同一朝代,结合作品比较而作串联性介绍,也可看出文学体裁的发展概况。

课文中的历史因素很多,但由于学生识记历史的程度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对这许多历史因素熟视无睹,避而不谈,不仅造成了学生因缺乏起码历史知识而导致知识结构畸形症,也由于摒弃历史因素于语文知识外,致使学生无法更深入更完整地掌握有关课文内容,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当务之急,是必须重视历史因素的教学,那么,如何加强历史因素的教学?

首先,学校、学生应正确对待历史教学,这两年历史与政治科合为综合科,成为中考科目,但仍得不到重视,特别是农村中学,没有专业的历史教师,常常是语文教师代替,而且开不够《大纲》规定的课时,不少教师认为九年级再背历史还来得及,历史课的教学也就随随便便。解决的办法是平等对待各个科目,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课时,配备合格的历史教师,向学生宣传历史的重要性。“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历史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与语文教师默契配合。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迁。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把古典诗歌引入中学历史教学。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内容的记忆,也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其次,根据课文里的历史因素,让学生在授课前查找有关资料,或教师补充历史史料,帮助学生预习。语文课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就经常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这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但知识讲得太多,训练太少,长此以往,又会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忽略了这些知识性问题,学生理解课文就会遇到障碍。如何妥善处理讲授知识和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读写训练这二者的关系,就成为语文课上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里,预习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材料,可让学生上网查阅,也可根据需要,印发给学生或通过课件展示。

第三,教师应广泛利用存在于语文教科书的历史因素,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授,教科书中的历史因素是不与历史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师不能守株待兔,坐等条件具备后,学生通过正常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的途径而使历史知识得以充实完善,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讲解,但也要有所侧重,不能因重视历史因素的介绍,而忽略课文的重点。第四,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在听、说、读、写中增进知识。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是用来认识世界感受万物的,单凭课堂教学,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就会有失偏颇,认识的不足也会造成课文理解的失误。这就得从课外摄取知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他们观察事物、评价事物的能力。

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时代风尚,让学生每学期读一部中外名著。在欣赏名著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情节、巧妙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记住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事迹。一学期一本名著,中学阶段六年十二学期十二本中外名著,不仅扩大了学生的文学视野,而且间接丰富了它们的文学史知识。这些,作为当代中学生,无论是他们面对高考,还是他们毕业走上社会,都是必须的。中学生光看还不够,还要多写、多记。再精彩的故事,再鲜明的人物,天长地久,也会慢慢遗忘,为了使所学的知识较长久地存留下来,建议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或是一本课外笔记,专记有启发意义的段落及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坚持下来,既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又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看到课文中的历史因素,学生根据储存的知识就会心领神会。不需要再费时寻找史料了。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6

一、改革教师观念,做创新型教师

传统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书面成绩高,而知识运用能力差,创新能力更是薄弱。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先转变教育观念,做创新型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将创教育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具有渊博的知识。要成为创新型教师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做一个学者。这样才能开阔教师的视野,扩展胸怀,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建立大语文观,由单一的课本传授转变为多样化、多途径的传授,才能转化为教育智慧,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2.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这样才能形成独特的、与现代教育相符合的教学思想与意识,增强自主性与创造性。

3.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教学实践就是产生创新的摇篮。只有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独特的见解,形成个性化的教育观,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观念,提炼出成熟的教学观。

二、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生主动求知的动力,自主探索的源泉,是最为积极活跃的成分。只有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才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才能有所创新。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时段。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满趣味性、艺术性与挑战性的导入,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要做到上课伊始趣已生,课中趣更浓,课末趣未尽。

1.多媒体导入。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可以化静止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化枯燥为生动,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导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设计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入“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以往的教学过于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参与,使课堂成了教师的一个人的课堂,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只是课堂的听众与附和者,教学氛围枯燥无味,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这样的教学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主动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才能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以学习主体地位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这样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与学习权,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质疑,营造创新氛围

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教材与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不允许学生对教材、对自己有任何怀疑,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于接受,习惯于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不会自己提问。这样的课堂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其实有着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不会提问,不会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提问,要让学生从“学答”转变为“学问”。在教学中,我总是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对文本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一起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全是有思考价值的,我们要注意引导,肤浅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深化,从而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错误的问题要注重引导,促进学生自我修正;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要引导学生课下再考虑。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肯定学生提问的勇气,注重引导,激起学生提问的动机,让学生勇于提问,学会提问,乐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