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管理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构建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构建管理论文

构建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负面影响;双向转移模式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量的廉价的剩余劳动力由边际生产率低的农村向边际生产率高的城市转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达2亿人。而在这一期间,我国经济始终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着重要作用。据估计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约在1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另辟一条途径,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6%,有的地方超过50%,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而农村人多地少,要提高农民收入,只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这样可以把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是释放出来,重新配置到工业部门,促进了工业化,也促进了城市化。同时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最终消除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更多人主张采取积极的政策与措施去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性。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少去关注。而实际上进入2l世纪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所带来的积极的作用在逐步减弱,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经济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逐渐失去。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确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但由于制度因素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改革初期2.75:1扩大到现在的3.23:1。三是近几年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少了农民,提高了我国城市化水平,但出现大量占用农村耕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粮食生产安全受到威胁的现象,最终影响了我国工业化的实现。

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面临着困境与选择: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它事关我国工业化实现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负面的影响正逐步显露出来,尤其对农村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发展所带的作用减弱甚至消除。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人手,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双向转移模式。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对农村所产生的影响

(一)加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且他们大都有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据统计,在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中,从年龄结构看,16~30岁的占61%,31~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从受文化教育程度看,初中文化程度占66%,高中文化程度占11.5%,且这部分中有16%~30%的人接受过就业培训。同时他们与其父辈的“工农兼职”的“候鸟式”就业为主不同,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没有种过田,也不懂得种田,且也不想务农,土地情结淡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日趋城市化。因此他们大都愿意放弃土地并长期在城市生活。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5.14%的农民工设想未来在城市发展定居,只有28.55%农民工想以赚钱或学到技术后回家乡生活。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劳动者来说,有利于其自身发展;从社会来看,有利于人力资源在整个社会优化配置。但是对农村来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本来素质就比较低。据统计,在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5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动无疑加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一方面,对农村而言,青壮年劳动力是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其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更为缺乏并加剧较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失,从而对农业生产投入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对城市而言,青壮年劳动力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其素质相对较低,必然又影响农村劳动力再转移。这部分青壮年的劳动力在城市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餐饮等传统行业,从事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据统计,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占30.3%,建筑业占22.9%,餐饮、服务、批发零售业占21.7%,其他占25.1%。近年来,在广东、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现象,恰好说明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已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大量土地撂荒和农村耕地被占用。一方面,对不发达的边远农村来说,会造成土地撂荒。因为,一是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基本上不种田,也不懂得种田,已丧失了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同时对城市有着深厚依恋感,因此他们不愿回家种地。二是家庭留守成员基本上是儿童、妇女和老人,他们想种地,就需要雇工。而近年来在农村雇工费用却在逐年上升。根据调查,在2004年时,农村一个普通工一天工钱是20元,到2008年达到50元。一个技术工2004年一天工钱为50元,到2008年已为100元。因此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成本在上升。同时,由于石油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如饲料、化学肥料、农药、农用工具等价格上涨。由于以上诸种因素,导致农民种地不赚钱,从而出现大量土地抛荒的现象。

另一方面,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城市,使边远农村大量土地抛荒的同时,沿海发达的靠近城市的农村却出现大量耕地被挤占的现象。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加快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同时外出的务工农民在城市赚钱后回乡盖房,土地大量被占用。据统计,2003~2006年,中国净减少耕地6009.15万亩,年均减少耕地1000万亩以上。

(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单身流动为主。但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数量也在上升。据统计,现约有43%左右的流动是以家庭单位为主。这样,一方面,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妇女。据资料显示,我国有4000万留守儿童,2700万留守妇女。而家庭两地分居,加大婚姻危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乃至诱发留守儿童犯罪,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与其父母分开居住,他们间经济联系渐弱,使我国农村比城市更早步入老年社会。据统计,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占8%,而城市老年人口比重占6.7%的水平。由此产生老年养老等社会问题。

三、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向转移模式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要经历农业化、农业工业化、工业化的过程。在工业化过程中,每一个国家必然要面临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问题。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阶段,同样也面临这一问题。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面临的情况有所不同。美国现有人口3亿,日本人口也只有中国的1/10,韩国人口有4000多万人,首尔就占了一半。我国是人口大国,而且农业劳动力约有4.9亿。到目前为此,我国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左右,今后仍有约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转移。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为35%,但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70%~80%相比差距很大,即使与国际城市化平均水平50%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即使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仍会有4亿到5亿人居住在农村。我国城市化的任务是艰巨的,城市化过程是长期的。

因此,对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所带来的问题,要有一个足够、清醒的认识。不要认为只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把农民变成市民,就可以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事实上农民进城后,一方面,要考虑农民进城后,能否找到工作?收入如何?医疗、社会保险、子女教育等各方面保障如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在短期内所能解决的。如果过于积极、人为、盲目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会造成农民进城后失去土地而必须依赖城市就业而生活,就会打破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现阶段特有的社会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农民进城后给城市和农村所带来的上述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也影响我国工业化实现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应该根据经济发展要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地、有序向城市转移,同时还应是一个由农村向城市、再由城市向农村的双向流动模式,即建立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可进城、又可返乡的双向转移的模式。那么如何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向转移模式呢?

(一)增加农民收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极低的,低到零甚至负数生产率的过剩的“劳动力”,其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而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其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部门。由于城市中的工业部门中其劳动生产率高于农业生产部门,从而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也高于农业部门工资水平。两种工资水平的差异使“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并由此产生种种经济结果。只要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这一转移过程将持续下去,直到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尽为止。这时就会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二元经济结构就会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实现城乡同一。而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也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因素是: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以及在城市求职和获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

发展经济学家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归结于城乡收入差异。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原因也在于此。我国农业发展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收入低,而且也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收入。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为2936元,而城镇居民收入为9422元,农村居民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1/3。在中国3000万贫困人口,6000万处于温饱线上挣扎的人口中,大部分是在农村,是农民。所以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关键问题是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异。

(二)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要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具有新素质、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如上所述一方面,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本来较差,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最终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我国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严重不足,又加剧了这一状况。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农村和城市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经费差距整体为1:3,其中有些地方的最大差距则为1:11~1:12,农村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不足10元,而一些发达城市的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达700多元。目前城市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而农村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仅为28%。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年多,只相当于美国100年、日本45年以前的水平。

据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分析,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05%,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个百分点。所以发展教育对提高我国农民素质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农民素质高低。二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特别注意协调发展农村教育与农村就业间的关系。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不是十分完善,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偏低,还没有达到国际上的标准,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是缺失。占全国总人口近60%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基本上没有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这种状况导致许多家庭出现因学致贫、因病致贫,影响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农村建立起“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已在农村建立起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已覆盖1.8亿多人,但筹资力度小,保障作用还不是很大,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

(四)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多种经营发展,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带动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尽量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构建管理论文范文2

遵循以上企业资金管理的目标,要求在构建企业资金管理体系时,有效保证企业资金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效率性管理,具体的体系构建方法如下:

(一)事前防范体系

企业资金管理的事前防范,预算和融资是最为重要的举措,考虑到很多企业资金超预算的客观现象,我们在事前防范体系中,应深入剖析超预算的主因和诱因,具体的体系构建方法为:一是很多企业在制定资金预算方案时,缺乏对企业主客观市场的调查,同时未能辩证审视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所制定的资金预算方案,难免会在执行期间失效。在企业资金事前防范体系当中,企业不仅需要科学设置年度资金额度,还要将投资资金引流到企业重点业务上,争取通过银行贷款、集团内部贷款、融资租赁、对外担保等融资渠道,保持资金管理的弹性力度。二是在资金安全使用方面,收支两条线已是大多数企业保障资金安全的惯用手段,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提前构建安全有效的网络系统,实时监控资金的流向,譬如资金支付额度的审核、资金余缺的调剂、闲置资金的统一运作等,都要在事前防范体系中提前谋划。三是事前防范体系必须遵循整体资金的管理体制,根据资金管理的实际经验,笔者认为集中管理的体制,是维系资金事前防范管理的科学体制,适时包括筹资、融资、结算、投资等,都要遵循集中管理体制的统一性要求,才能保持企业的规模优势,并合理降低资金的成本和经营风险。

(二)事中控制体系

在做好企业资金事前防范工作的基础上,企业所构建的事中控制体系,应紧密围绕资金使用的安全、完整、效率等目标,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的效益和减少资金使用的受损程度。关于企业资金的事中控制体系,其内容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资金盗骗和挪用的风险控制,在资金高速流入和流出管理期间,乃至资金的闲置状态,都有可能被人以暗箱操作手段盗骗或者挪用,对于这些风险的控制,笔者认为资金使用实时监控是有效的方式,譬如在资金流入时,检查资金是否全部入账,杜绝“小金库”;在资金流出时,严格执行资金使用审批程序,杜绝资金体外循环。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变革中,传统资金管理手段,难以适应高效型的资金管理需求,无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动情况的掌握,还是对内部发展经营状态的掌握,涉及到的大量经营决策数据,信息管理技术都能够保证这些数据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为避免企业资金管理信息孤岛的形成,包括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资金监控管理的环节,要保持全部信息的畅通。三是业务流程重组,在企业经营期间,围绕企业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因地制宜的考虑业务流程的再设计,此时对应业务流程的资金准备额、使用方法、使用方向等,均可能进行重新调整,企业应进行内部全方位的有效沟通,以保持资金调整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灵活度。

(三)事后监督体系

在企业资金管理事后监督体系中,涉及到资金管理监督工作,一般由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包括企业的日常资金管理,以及企业重大经济活动背后的资金流入、调剂和流出,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必须秉着相应的监督职责,在严谨的监督程序条件下,审计经济业务活动涉及的各种资金状态,以便及时发现资金管理漏洞,并予以及时弥补。与此同时,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在资金管理监督中,同样不能够置身事外,而需要在本部门的业务范围内,将经济活动有关的各种资金变动信息,及时反馈给资金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包括资金结构状态、资金筹集量、资金需求量、资金比例控制、资金预算等,以便内部审计部门充分了解资金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和资金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作出资金预算管理的合理调整统筹,提前做好资金管理的调整措施,使得资金的使用更为科学、合理和有效。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在融资、存款、预算、结算等方面的资金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资金智能分析也要作为事后监督体系的主要技术手段,目的是保证资金管理流程更加清晰流畅,为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空间的拓展等,创造更多有利的资金条件。

二、结束语

构建管理论文范文3

目前,高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构建科学的、合理的音乐艺术管理课程体系。眼下对于音乐艺术管理是属于管理学还是艺术学,仍然存在着争议,本文借助艺术视角来分析音乐艺术管理课程体系的有关问题。我国高校设置了艺术管理学专业,人们认为该专业将管理学艺术化,这种过于单向性的思维,导致了音乐艺术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仅为“管理+艺术”,而对于“市场对接”这一特殊实践的意识相对比较淡薄。伴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管理专业的内涵也丰富了不少,配备的相关课程也较完善,目前高校课堂讲求资源共享和通力合作,已经逐渐打破了高校内的学科壁垒,有利于课程的多方位设置。值得注意的是,构建音乐艺术管理课程体系,不仅要满足一定的理论兴趣,还要让它服务于文化艺术生活。让学生成为不仅懂艺术,还要懂管理的全面人才是艺术管理学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可以为我们国家艺术文化产业方面提供优秀人才。

二、音乐艺术管理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1.学科定位较模糊自上世纪我国开设艺术管理专业以来,各大高校均开设了该门专业,但是他们的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均不一致,人们对于其学科定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部分研究者认为艺术管理是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属于管理学在艺术方面的拓展和应用,因而认为他是管理学。也有部分人员认为艺术管理属于艺术学,他只是借助管理学的手段和思路来处理艺术方面的问题。由于学科定位不准确,在构建理论体系及界定研究范围上也不相同,该情况说明我国需要进一步弄清艺术学科定位,明确课程设置,促进该学科的课程体系科学发展。

2.理论基础课与实践课相冲突所谓艺术管理,更多的是指市场营销、市场开发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平衡好理论基础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个问题尤为值得注意。然而,有些院校会用“管理与艺术”来简单带过,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运用中会出现各种困难。学生要想构建和管理自身的艺术功底,需要用较多的时间来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而管理和艺术时间也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如何在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寻找平衡点,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我国艺术管理专业的主要弊端是“重实践,轻理论”,人们应意识到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单纯的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为了就业而简单的设置市场化的课程。

3.课程设置不系统因学科设置不一致,导致了师资、教材配备不统一,部分院校会依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安排课程,而忽视了学生才是主体,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选择教材无体系性,教学目标不清晰,有些院校现有教材的广度及宽度均不一致。管理类、经济类、市场类等专业基础课程现在没有统一的使用标准,这是我国高校教材配备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应强化教材配置及课程体系的优化工作。

三、应对措施

准确进行学科定位艺术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学和管理学的结合,现在它更是形成了一门有学问的学科,不单具有应用性,而且又有交叉性和人文性,但是在侧重面上,更倾向于管理;它既具有管理学特性,又具有艺术学特性,但是两者不能机械地融合在一起,艺术学包含着较多的精神内容,也不能被管理学所覆盖。强化合作交流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国际交流的机会,研究国外较好高校的艺术发展过程,学习他们的优秀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在沿袭自身传统的同时,吸取西方的艺术教育资源,使异质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以此获取开放的心态和视野。

四、结语

构建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财务理论逻辑起点财务本金财务目标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对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的结果。财务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其功能在于界定财务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揭示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梳理财务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指导和推动财务实践的发展。

构建财务理论结构首先要解决如何确定逻辑起点问题。逻辑起点是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的出发点,即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逻辑起点对理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逻辑起点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构建财务理论结构首先必须正确选择逻辑起点。

一、构成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

1.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内生性。首先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范畴必须是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不能置身于理论体系之外,其次它是财务理论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财务理论体系中其他理论建立的基础,所以它应当具备高度的内在逻辑性。只有这样,它才可能成为整个财务理论研究的主线,从而使整个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一定的拓展性和推演性。

2.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需要其本身的可知性,如果研究起点本身就模糊,推理出的其他范畴就必然模糊,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也必然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3.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财务系统是一个由多要素有机构成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与财务环境之间存在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但财务系统与财务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必须要有一个中介,只有通过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连接,才能从复杂的会计环境抽象出某些内容供财务系统处理;也只有通过这个桥梁建立起来的财务系统才是严密而有用的财务系统,由此构建起来的财务理论体系才是严密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4.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现代财务理论研究不仅注重规范性研究,更注重实证性研究,从而使现代财务理论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因为财务理论是从财务实践中来,又反过来指导财务实践,并在财务实践中得到检验,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决定了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要在财务领域起到出发点和统驭的作用,还必须将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二、当前学术界对财务理论逻辑起点观点的评述

1.本质起点论。“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财务理论初建时期。当时对财务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财务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郭复初,1997)。”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本质是财务理论要素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本质是事务的内在联系,财务本质是财务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财务管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张兆国、宋丽梦、吴卫星,1999)。”、“以财务本质作为研究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正是理论结合实际,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的体现(杨淑娥、王爱芳,2000)。”虽然财务本质体现了财务的内在规律性,是推理论证其他范畴的基础之一。但由于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的理论范畴,它不能联系财务系统与财务环境、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并且它如同真理一样,无法让人们完全懂得,只能无限地接近,即不具可知性。因此不应将其作为逻辑起点。

2.环境起点论。“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财务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财务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财务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财务理论(陈兴述,2000)。”、“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相应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理论体系(王化成,2000)。”但笔者认为将其作为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因为财务环境只是研究财务理论的背景,是财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财务理论本身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素。而且,财务环境虽具有可知性,但它不能将其自身与财务系统联系起来,更不能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也不能推导出其他财务范畴。

3.假设起点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由于财务假设是人们根据客观环境作出的主观设定,故财务假设具有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的功能,并且具有可知性。但它并不能推导出其它财务范畴,即不是财务理论的基础要素。因此将其作为逻辑假设也是不合理的。

4.产权起点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意向经济管理活动,必然收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王仲兵,1994)。”但产权结构本身并不是一个财务范畴,无法从中推出其他财务范畴,更不用说对其他标准的满足了。

5.目标起点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我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理论结构应是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财务目标具有内生性,不是财务系统之外的范畴,而是财务理论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畴。”、“理财目标能够很好地联系财务系统和理财环境”、“理财目标能够将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较好地结合(李胜楠,2002)。”

6.本金起点论。“所谓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郭复初,1993)。”、“本金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本金起点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前述不同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郭复初,1997)。”

三、构建新的逻辑起点——本金与目标双起点论

通过对以上各种不同起点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以财务本金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以财务目标为财务应用理论的逻辑起点,并将其联系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下来构建新的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

1.财务本金是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本金是为进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本金的投入、产出与增值的过程是不断追求经济效率的过程,是本金的运动轨迹,也是财务资金区别于其他社会资金的规律性区别,由本金的概念可引出财务本质是本金的投入收益理论,从而贯穿与连接财务的内容、规律、职能、地位与作用等一系列概念与理论,即本金具有内生性,是推理论证其他财务基础理论范畴的基础。因此,将本金作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恰当的。

2.财务目标是财务应用理论的逻辑起点。首先,财务目标符合构成财务理论逻辑起点的四个基本标准,即:①财务目标是财务环境对财务系统的要求的反映,也是财务系统满足财务环境的要求的标准,因此财务目标能够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②财务目标在理论上部分的决定了财务系统实现财务目标所需的保证系统,包括财务假设、财务原则和财务方法,在实务上引导着财务系统的运行,因此财务目标是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的纽带。③不同的客观环境决定了不同的财务目标,但这种目标是客观需要在人的主观上的反应,它能为人们所知,因此财务目标具有可知性。④财务目标也是推理论证其他财务范畴的基础之一。其次,财务目标理论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系统与环境的结合而形成的,它最能反映财务应用理论的行为目的。第三,财务应用理论包括行为理论和规范理论,而财务目标是行为理论的活动起点和终点;而规范理论的作用是约束和激励财务行为,使其达到行为目标;以目标理论为起点能使行为理论和规范理论之间构成相互联系、逻辑严密的财务应用理论结构。由此可以看出财务目标作为整个财务系统运行的导向,能够成为财务运用理论的最高层次和逻辑起点。

3.财务本金和财务目标最终都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财务环境中。财务环境是研究财务理论的背景,是财务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并且和财务目标共同决定财务对象。因此,将财务本金和财务目标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下来构建新的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才能构建起系统完整的财务理论。

4.财务理论结构的构建

双逻辑起点论不仅可以弥补其他起点理论的不足,而且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金起点论和目标起点论的优势,使得以此构建的财务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内涵和层次更加清晰。现初步提出我国财务理论结构的框架构建:

财务环境

财务本金理论

财务基础理论

财务本质理论

财务职能理论

财务对象理论

财务环境理论

财务主体理论

财务假设理论

财务学科理论

财务发展史

行为理论

筹资理论与方法

投资理论与方法

收益分配理论与方法

财务目标理论

财务应用理论

规范理论

约束规范

组织规范

激励规则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德兴、王振玉.试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经济转论,2001:3:11~13

2、陈兴述.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与基本框架.理论探索,2000:7:8~10

3、郭复初等.财务通论.第1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212

4、李胜楠.试论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财会月刊,2002:1

5、陆建桥.试论财务假设.四川会计,1995:2

6、宋慧莉.财务理论逻辑起点及理论体系初探.财会研究,2003:2:32~34

7、王仲兵.诌议证券市场财务公开制度.黑龙江财专学报,1994:4

8、王化成.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财会月刊,2000:4

构建管理论文范文5

 

我国作为历史大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发展旅游行业。我国传统文化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的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无论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是对旅游行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旅游元素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经过历时的积淀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相应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人文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所以,可以影响旅游行业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就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通过二者的相辅相助,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并推动着旅游行业当中的人文资源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作用

 

旅游管理理念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旅游企业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同时注重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管理理念的当中。

 

(一)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树立正确旅游管理观念的重要思想。在旅游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应当与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保持一致。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重要管理思想,发挥以人为本思想的注重性,提倡贵民的民主思想,从而促进我国旅游行业可以持续发展。

 

(二)以和为贵的管理模式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家思想主张以和为贵,只有在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当中注入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才能提高旅游企业的凝聚力。只有打破传统的旅游管理模式,将旅游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传统的硬性管制的管理模式抛弃,采用含有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管理模式,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德服人,通过将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与以和为贵的管理模式结合起来,通过以德服人的管理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融入到旅游企业管理当中,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旅游行业持续发展。

 

三、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理论构建的影响

 

(一)加强旅游资源中精神文化的挖掘

 

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概念也不仅停留在对景色的欣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旅游区域的精神文明感受。所以,在对旅游企业管理理念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投入资金,满足当前人们的旅游需求。在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注重结合当地旅游特色以及传统文化,通过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历史建筑,应当注重定期进行维护,在挖掘其价值的过程中,注重对其中精神文化的挖掘,将历史建筑中含有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带动旅游行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对文化旅游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

 

旅游行业的发展会带动当地旅游区域附近的金融、食品、商贸、住宅等多方面共同发展。在对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体现出当地旅游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对历史性的建筑进行规划或者扩建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而不是对古城本身进行改造。在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将景区内部的绿地率与森林覆盖率设为规划建设的重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模式,对旅游区域进行实质规划,促进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

 

(三)做好传统文化旅游管理理论的推广工作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精髓,在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对旅游地区的旅游者、居民与相关工作者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将旅游推广融入到传统文化当红总,通过开展展会、文艺活动等形式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同时可以利用我国传统的节假日对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宣传,将传统节日当中的人文文化、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元素介绍给旅游者,在提高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人文。

 

四、结束语

 

旅游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旅游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注入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对旅游管理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企业应当深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文精神,做好旅游景点的规划与宣传工作,通过完善景点建设,不断的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促进旅游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构建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管理会计学企业核心能力作业链价值链

管理会计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并随广大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实践而不断充实和完善。但是基于管理实践而产生和发展的管理会计学一直存在许多重大而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会计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应如何架构等一直妨碍着对管理会计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管理会计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争议,主要在于其管理对象和目标的不明确。不同学者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判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容体系。

目前在理论界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课程体系;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以竞争优势的获得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增值为目的,站在战略角度架构管理会计体系。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型管理会计课程体系。

作为企业会计两大分支之一的管理会计在当代会计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管理会计学纳入到高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成为必然,如何设计和构建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管理会计的内涵并能够学以致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工作者从学生学习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了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大军老师、牛彦秀等老师编著的《管理会计》

(一)背景资资料

管理会计的产生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标准成本系统是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过度的分界点,成本性态分析则是管理会计的起点,因此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余绪婴)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更为重要,作为对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学对成本的分析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内容体系

全书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阐明以企业为主体,密切联系现代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等职能,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实用操作技术。本书第一部分交待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传统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讨论了管理会计各项职能在实践中的应用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最后集中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

(三)我认为本教材从中国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现代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在内容的组织、体系的安排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本书相对于传统的管理会计教材新增加了作业管理和战略管理会计,站在前沿的角度介绍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应该说是传统教学型管理会计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会计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对企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胡玉明老师编著的《高级管理会计》从环境入手,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线构造了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一)背景资料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我们面对一个崭新的经济环境,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具有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的特点;从微观上看,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有三种力量,它们或者独立或者合在一起,正在驱使今天的企业越来越深的陷入令多数大董事和经理惊恐的陌生境地。”(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1998)。这三种力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C,即顾客化(Customers)、竞争化(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面对这样的宏微观环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分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即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二)内容体系

胡玉明老师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培植和提升,构架了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在第一部分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本管理会计的新发展,讨论了21世纪成本管理会计会计主题的转变,构造了21世纪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构架,并以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依托分析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企业管理上的重大开拓性;第二部分对质量成本管理会计、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人力资本管理会计、企业激励机制与经理人激励报酬设计等进行了探讨;最后展示了中国企业成本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及特色。

(三)这种课程体系应该说以环境作为论述的起点,突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全面阐述了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核心能力的诊断、分析、培植和提升服务的方法,即采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并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介绍。有助于促进企业竭尽全力,鼓足干劲,沿着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塑造企业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21世纪的高级管理会计来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角度架构管理会计体系

自由贸易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使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采取差异化战略。孙茂竹老师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的角度构架了管理会计体系。

(一)背景资料

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并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分解为若干战略性相关的价值活动。每一种价值活动都会对相对成本地位产生影响,并成为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基础,供应商通过向企业出售一定产品对企业的价值链产生影响而企业通过向顾客销售产品又影响买方价值链,基于此我们将此概念推广并根据经营活动的有机联系,将价值链分为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

纵向价值链就是把供应商和顾客分别视为一个整体,它们之间通过彼此出售和购买产品的各种联系,构成的一种链条关系,这一关系可以向上延伸至最初原材料的最初生产者(或供应商)也可以向下延伸到最终产品的最终用户。这一概念将最终产品看做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是作业链中的一环或几环。这样企业可以从最基本原材料的取得到最终产品使用后废弃这一整体价值链的层次上分析产品的成本和收益,从合理分享利润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

横向价值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所有在一组相互平行的纵向价值链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具有潜在关系的链条。

企业内部价值链是纵向价值链分析和横向价值链分析的交叉点。它是提供给顾客的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与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一致。对该价值链形成的认识使企业的管理深入到作业这一层次,使企业能够在所有环节上对资源的耗费进行控制,提高价值增值水平,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

(二)内容体系

首先将管理会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把管理会计分为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企业管理会计和只对特殊情况适用的的高级管理会计。第二层是按价值链结构把企业管理会计分为战略管理会计和战术管理会计两部分,其中将企业纵向和横向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管理会计内容,内部价值链分析作为战术管理会计内容。第三层是战术管理会计部分将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并体现不同企业的特点和要求。

在章节上可以分成理论部分包括理论框架和价值链分析原理、价值链分析包括横向价值链和纵向价值链、决策分析包括品种决策分析、生产组织的决策分析、营销管理决策分析、服务管理决策分析、人力资本的决策分析。预算的编制和控制、管理会计报告和业绩评价。

(三)作者发展了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把企业内部价值链看做是提供给顾客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与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一致,进一步发展了纵向价值链观点,认为纵向价值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并提出了横向价值链,认为这种横向联系实际构成了产业的内部联系。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以竞争优势的获得为核心,以价值最大增值为目的,站在战略角度架构了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我们学习和应用管理会计学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上述不同管理会计学课程体系得分析,我们觉得在不同情况下,基于不同的考虑出现的管理会计学的课程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站在战略的角度构架我国管理会计学的课程体系。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管理会计学学科体系不规范,很多教材实际是管理会计方法和内容的混杂体,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把其内容串起来,体系残缺的事实面前,以作业链的设计和价值链的分析为主线,站在战略角度重新构架的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牛彦秀、王满编著《管理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胡玉明著《高级管理会计》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