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众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众文化

民众文化范文1

    在农村存在的主要劳动力就是青年人,这些人作为主要的群体承担着整个家庭的全部的经营责任,同时由于自身年龄上的年轻化状态,所以也自然成为了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主要群体,而这些青年人其自身存在的独立自主意识变得越来越强,愿意主动参与文化,尽最大可能去改变农村中存在的落后发展状态,所以想要保证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可以将青年人纳入到主要的群体建设中,通过相对广义的科技文化知识来进一步促进青年人对于文化的感受。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主题,各级乡镇政府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三下乡活动,主要涉及到科技、文化以及卫生方面,这样农村中的男青年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专业型人才,而农村女青年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其自身的艺术文化素养以及水平,最终实现农村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有效结合。

    在农村中存在的部分老年人出现了较为强烈的封建迷信思想情况,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了限制性影响,老年人与社会时展之间存在的脱轨现象相对明显,所以在开展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老年人要尤为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其具备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多参与利于身心的文体活动,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夕阳红色彩。

民众文化范文2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族民间舞蹈是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及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下才、形成的独特的舞蹈艺术样式,它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成长,日益精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一最直观的形式表现出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深状态。因此,研究中国民间舞蹈的传承对探索中国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意义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倡导民族民间舞蹈的自然传承方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族人民文化艺术的结晶,在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舞蹈本身的艺术,在古代,我们没有专门的记录方法,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古代舞蹈家一招一式的教与后代来记录这个古老的艺术。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文化艺术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和心灵,我们在接受和学习新的事物的同时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也就失去了本身的吸引力。

二、引民族民间舞蹈在民众的自娱性活动中传承

古代,舞蹈通常是人们在节庆日和日常劳作时用来表达内心喜悦的一种方式。通常并不需要有专门的师傅教授,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时间久了自然也久掌握了。这种民间舞蹈因为主要是用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是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因此很多时候也存在这自编自导的情况。当然,也不乏会有新鲜元素的融入,将新鲜事物与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舞蹈形式。这是一种民族自身的传承方式,是我们无法阻止和改变的。我们要做的是记录他们的变化,在变化中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中国民间民族舞蹈的传承过程更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中国古代舞蹈文化最原始的素材,同时也让民族文化在社会的日益发展中不至于流失。对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我们要在尊重民族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使得我们能够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享受更多的视觉盛宴。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继承方式

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有很多种,但主要有一下几种形式。

第一,通过教学将民族民间舞蹈得以更广泛的发展。将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到艺术课堂的教育中。通过专业的教育教学机构针对各民族的不同的风格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以培养一批专业的舞蹈学生。现在社会岁然告诉发展,各种舞蹈形式也鳞次栉比,但是在全国的重大舞蹈比赛中还是将民族民间组合单独列为一项。这就是要求我们要更加注意继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第二,将民族民间舞蹈以表演的舞台表演的形式进行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更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因此我们要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其传承与发展。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以舞台为依托,用舞蹈的方式表现就就要求演员具有全方位的个人素质,能全面深刻的展示舞蹈的精髓。近几年比较受欢迎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作品如,《云南印象》和《母亲河》等都是比较原生态并且能全面表现民族自身魅力的作品。通过舞台形式的表现也能让这种民族艺术形式更广泛的深入民众心里。

第三,发展群众广泛参与的广场舞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注重物质文化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广场舞也营运而生,成为城市以至于乡村的常见舞蹈。广场舞主要是一些非专业人士娱乐休闲的方式,主要以锻炼放松为重要目的,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到广场舞中不但能锻炼身体同时也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更加深入的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

四、传承和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国家,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舞蹈文化也是如此。随着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展,国外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世界各地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国,随着奥运会申办成功,中国的民族文化开始流传在世界各地,作为以舞蹈为形式的民族文化载体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该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使民族民间舞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观众的品味、符合文化的传播。我们应该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民族文化作品,让世界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民族文化,促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更大的繁荣。

五、结语

总之,中国五千年璀璨文化中这颗闪烁的明珠,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它是我国人民拥有的文化财产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应该传承和发展,并沿着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而演变。作为舞蹈工作者应更深入地研究、探讨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方向,保护好传统的民间舞蹈文化遗产,编辑出体系完整的民间舞蹈教材,创作出更多受观众青睐的作品,从而推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全面发展,让这颗闪烁的明珠放射出更多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谢阳.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技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07(06):158-159.

[2]周易波.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新与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0,04(12):212-213.

民众文化范文3

美国人成功地在两岸中国人之间制造了“文明的冲突”,将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上“一分为二”,一步一步地将我们逼到武力统一的绝路,而我们却空有民族主义情绪,到现在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美国人的“维持现状”是什么用意?实际上是想继续利用文化上的分裂制造中国人的内耗,进一步消耗我们的力量。一些民间战略家看到了美国的用意,提出拿下台湾,以短痛取代长痛。这看起来有理,但实际上是下下策,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美国人为什么能制造中国人的内耗?原因在于中华文化失去了其力量,这个最有融合力的文化被我们自己破坏了。如果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大的战略思路也就清晰了。美国人要和我们玩时间游戏,为什么不跟它玩下去?他要“不统不独”,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一点解决文化上的分裂状况?为什么不进一步提高实力强化统一的基础?只要我们掌握了反制手段,这种状况就会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在新旧力量的较量中,新生力量是不害怕时间考验的,我们应该有和美国人玩时间游戏的勇气和自信。要相信中华文化的力量,也要相信中国的未来,完成文明的复兴、解决好自身的问题并保持实力的提高,这就在精神和物质上做好了统一的准备。

台湾大选之后,一些人断言武力成为解决的唯一手段,这种观点很危险。如果把武力看成是唯一可用的手段,那么最终必然要靠武力解决问题,这一点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果台湾最终要靠武力统一,那真是中华民族的灾难。现在都在讲“和平崛起”,但如果连和平统一的气魄和自信都没有,谈“和平崛起”还有什么意义?很多人认为拖下去对我们不利,这种观点让人难以理解,道义在我们这边,为什么害怕时间的考验?一些所谓的战略家缺乏勇气和智慧,对历史也没有感悟力,他们不去筹划和平统一的大战略,不能把握局势而是被动地被局势所牵引,总是过高地估计跳梁小丑的作用,好象李登辉、真的能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如果这些丑类真的能改变历史方向,那么历史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敬畏的地方。

从表面上看,除了武力和武力吓阻之外,我们确实没有什么办法去阻止,但战术总是受制于战略,没有和平统一的大战略,战术就极其匮乏。在觉得没有办法或无牌可出的情况下,人们却很少反思大思路是否正确,因此很容易陷入死胡同。“无牌可出”的局面是特定思维方式的结果,摆脱这种思维方式之后就会发现道路实际上还很宽广,问题也没有那么严重。“武力成为唯一手段”这种说法与其说是对未来的判断,还不如说是既定政策的结果。虽然我们一贯主张和平统一,但并没有真正利用“和平”的力量,采用的是以“力”促统的策略,或者说是以“强力”迫使对方“理性地”算计战争的结果。虽然武力只是针对和分裂势力的,但并没有真正把分子和台湾民众分开,这一点恰恰被李登辉、利用,他们把统独问题刻意歪曲成“专制”和“民主”的对立,挑拨民众抗拒“恶”势力。跳梁小丑反而有了“道德上的优势”,“中华”的代表除了武力之外只能以“自古以来”、“血脉相连”和“国际承认”这样的字眼与其对抗,这种局面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清楚,它不是什么经济或政治制度问题,而是认同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陆目前追求的只是一个统一的名号,已经没有可以继续让步的地方,但政府对抗的就是这个名号,在这种情况下去设计更宽松的制度框架还有什么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在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概念上下工夫,但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华认同,没有后者,即使能够用某种“松散”政治的形式将台湾放进去,还是“面和心不和”。中华认同是与文化、民族、政治和历史相关的概念,其基础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中国历史上,分裂的状况并不少见,但各个政权都把自己看成是正统的代表,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中国,但这个中国并不是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对对中华道德教化的认同。地域处于分裂的状态,但文化、思想上是统一的,这是最终能够实现统一的基础。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自己丧失了文化自信,因而不能充分利用“文化”或“和平”的力量,武力就成了唯一可用的手段。武力的作用是保证“和平统一”的底线(不独立)不被破坏,但要真正实现和平统一,必须解决中华认同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之所以难以解决,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实现“民主”,如果大陆也推行“民主”制度,也就不存在了。这实际上是想以“民主”解决认同问题。西式“民主”能不能解决国家认同问题?只要看看台湾的“民主”实践就知道了。它不但没有解决认同问题,反而被用来制造族群对立。如果将西式民主嫁接到大陆,的确“不存在”了,因为它将被阶级、族群对立掩盖。西式“民主”早已经沦落为一种政治形式,将它看成是统一的基础,就象将“用刀叉与食物作战”看成是吃饱的唯一方式一样,摆出的架势反而代替了本质。台湾的“民主”实践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大本不立,一切都没有着落,以形式“民主”解决社会整合和国家认同问题,是典型的缘木求鱼。

民众文化范文4

关键词:大众文化 民生新闻 反思

一、关于大众文化和民生新闻

大众文化主要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电子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例如叫座的电视剧、通俗小说、生活用品广告、畅销书、流行歌曲、电子游戏等。大众文化是个外来词,而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是随着社会结构转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不断得到发展。直接反映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观念和感受。同时,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转型,以大众文化为底色的民生新闻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可以说是大众文化催生了民生新闻的发展,同时民生新闻的发展也使得大众文化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和普及。走进百姓生活,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但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种种特性,使得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民生新闻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并且各家媒体还乐此不疲,不知从本质上去解决问题。

二、大众文化的特点

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复合体。由此大众文化就注定带有商业性、产业性、娱乐性、复制性、消费性和快餐性。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大众文化应该属于消费时代的产物,它是标准化、程式化和机械复制的产品。是刻板、琐碎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是文化商品化后的必然结果。大众文化张扬的平民意识、实际意识等商业精神和理念也符合现代人的一般消费观念。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约翰・菲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讲道:“一个文本要成为大众文化,它必须同时包含宰制的力量,以及反驳那些宰制力量的机会……大众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大众的,既包含着生产者的(创造自己的文化),也包含冒犯式的(抵抗宰制结构)”。虽然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差异,但是大众文化的确是个外来品,只不过在中国制度下有了它自己的特殊意义,但是对于一些本质的东西还是共存的……娱乐性,大众文化是“大众”自下而上的创造,是一种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映,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大众创造文化的和娱乐,就是这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去中心化”决定了大众文化的轻松、休闲的特质。

大众文化的复制性。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然免不掉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文化有得以发展和繁荣的载体和平台,所以技术性是大众文化的内在品质,而随之而来的复制性是这种内在品质的突出特征。所以在当今大众文化时代同质性现象严重也不是没有道理。

大众文化的快餐性。根据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大众文化是自下而上发起的对自上而下的宰制性力量进行抵抗的过程中由大众创造出来的。那么大众文化应该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不是有系统的文化行为,而且由于所谓大众的异质性和无规律性,就决定了大众文化不像精英文化那么有条理有秩序,所以大众文化就呈现出一种快餐性,成为一种快餐文化。

三、大众文化影响下民生新闻的不足

在当代大众文化环境下,民生新闻一时间成为社会热点,但是也发现很多民生新闻作品成了大众文化的牺牲品,他们打着“三贴近”的口号和各种体现平民意识和亲近民众的标语,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下成了一个幌子,名不副实。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对民生新闻的亲民意识的影响。综上所述,大众文化的商业性背景下的民生新闻也呈现出一种商业化特色,虽说媒体起喉舌作用,但是在当今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传媒体制之下,盈利、利润仍是各家媒体的追求。体现在民生新闻方面,媒体的确做到了从百姓生活人手,从身边小事人手,关心百姓生活冷暖,平民的生活小事开始进入媒体的视野,但是媒体对百姓日常生活的报道是否真的体现了亲民意识,是否真的体现了人文关怀?生活琐事、家长里短,原本是在百姓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现在却成了媒体在“民生新闻”的大旗帜之下的资源,并且由这些琐碎构成了民生新闻的主要内核。小事、小人物成了民生新闻的主角,民生新闻也就构成了一部由小人物写成的历史,但是历史却被镶嵌在更大的以成功人士为核心的历史讲述中,从而无助于老百姓真实生活的表达。媒体在“民生新闻”大潮中追求自己的利益,将能提高收视率、吸引受众眼球的百姓生活琐事用自己或更高层的人物话语表达出来。所谓的亲民意识也是泡沫般的梦幻,它追求一种看点,从而在利益和价值的取舍中忽略掉人文关怀。其实真正的牺牲者还是百姓,民生新闻提供了老百姓观看自己的空间,但事实上不但没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生活状态,反而自己的故事成了媒体的盈利工具。殊不知,在媒体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民生”两个字的时候,“新闻”的意义正在大打折扣。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对民生新闻娱乐趋势的影响。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导致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民生新闻也是如此。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一切的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民生新闻应该是关心百姓日常生活琐事,以平民视角、平民心态去看待事件、报道事件,但是在新闻娱乐化的大趋势之下,民生新闻也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即以短期效应、最大限度吸引受众眼球为目的。民生新闻的出发点仍然是百姓日常生活琐事,比较鲜明地突出了讲述对象,采用民生话题,暗示了讲述者与被讲述者的一致,但实际上呢?我们在看民生新闻时,应该思考一下,到底这个新闻、这个故事是谁在讲述,是以何种方式讲述的,它的事实是什么?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指出“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见,现在的民生新闻在暗示我们讲述者与被讲述者一致的同时。却在实际层面暗示观众不用思考,讲述者也在回避问题,到底是谁在讲述和怎样讲述的问题。媒体在不知不觉间的介入就忽略了民生新闻真正的民生内核。而是按照媒体的意志去发挥想象力。娱乐性地利用“民生”资源,用自己的讲述方式去娱乐大众、吸引大众。

大众文化的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真实性的影响。综上所述,技术发展使得大众文化具有复制的可能性,同样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文化背景下民生新闻的发展也呈现一种复制性、一种不真实性,这在原则宗旨方面也是有违民生新闻本质的。民生新闻努力隐去摄影机的存在,营造一种真实的现场感。但是仔细考虑当下民生新闻的节目形态。就会发现这种现场感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实现的,民生新闻中出现的主角通常是被“导演化”、“演员化”的,虽然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却也在技术和艺术的包装下按着媒体的讲述方式、按着媒体的呈现形式来表现的。电视画面上基本是记者和百姓同在,并且在记者或者说媒体的操纵下进行民生新闻的报道,这和真实呈现百姓民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建立在“包装”效果下的真实,是一种超真实,或者说是一种伪真实,是一种溢出轨道之外的真实,这种表现方式会催生真实的幻觉,但是,还是话语权的问题,话语权在无形之中被剥夺,成为无效,从而民生新闻真实再现百姓生活的“真实”也成为无效命题。

大众文化的快餐性对民生新闻的深度和价值的影响。大众文化不像精英文化那样有组织有秩序。大众文化更多地体现一种自发性,它是转瞬即逝的,它不断地、焦急地寻求新奇,呈现一种快餐性。在这种快餐文化的大背景下,目前的民生新闻不可否认仍然是一种经过合成加工的产品,但是它更多的是属于媒介自造而非民众创造,事实是当今传媒失去了原生态的产物,传媒在力图贴近民众的同时,事实上也在脱离民众,靠近一个面目模糊的大众,与其说它反映民众生活。不如说它给大众提供了谈资和消费的新生活,所以在这种环境和意识中。民生新闻必然会呈现一种快餐化,也即没营养。既然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必然在深度挖掘和深度再现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在价值的体现方面也是稀缺。

四、总结

民众文化范文5

近年来一些人士对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探究。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但可以从根本促进群众文化的进程,同时还对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群众文化建设的进程是加速社会文化传播及发展的主要路径,同时对群众的精神文化也能够有较大的促进。特别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传承环节其自身具有显著的民族历史文化特性,合理的与当代群众文化建设相结合,能够推动我国文化特色全面进程,可以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一、群众文化建设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基本功能

目前群众文化建设的全面进程已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群众文化本身就是对以往文化艺术的传承,不管在文化艺术的构架以及类型上,都能够利用群众活动去全面开展,进而去完成创新。从国内现阶段一些以常规形式传承的传统文化活动我们可以观察到,就算经过一定时间,一些文化活动在特性依然没有改变以往的风貌,比如国内一些地方所开展的赛龙舟就是典型的文化承递。同时还有一些民族传统佳节在历史过程中已变成被大众所接纳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不但可以体现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向全世界彰显了华夏文明丰盈的文化底蕴。就用户县农民画为例子,其发展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户县农民画结合了传统美术的一些艺术形式,让农民画焕然一新,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同时被一些学者所赞扬。因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艺术中包含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全面的展现给世人,不仅要进行传承及保护,同时还要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要将它融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环节之中。从群众文化特性视角来看,其有较为显著的唯一性、区域性以及民族性,这种特性在持续的发展中表现的非常明显。物质文化可以为群众活动的构建奠定路基,而制度文化被视为两者间的介质,可以把群众的相关规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历史文化的持续发展的浪潮,群众文化构建活动只有和常规的传统民族文化适应,才能够得以长久的生存及发展,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时代背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保与当下的社会背景相适应。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若想剖析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先要分析文化的基本理念,我们将文化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可以把社会经济构架及政治构建全面的体现出来,所以一个民族的发展要全面合理的运用文化功能。而有着显著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具备十分鲜明的民族色彩,其时代特点以及民族特点显而易见。一些民族文化在历史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其生命周期十分短暂,同时也有一些民族文化会出现形式上的变更。不过这种民族文化出现过,那么其必然存在一定的意义,且对社会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特别是可以传承至今的历史文化,这些至今仍被沿用的历史文化已经从根本影响了华夏文化艺术的进程。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数之不尽,且华夏文明文化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些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支持密不可分。换一种说法,即精神财富的构建与广大群众是不可分割的。不过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在世界文化背景的全面入侵下,仅保护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侧重于对我国各民族间的多样文化予以结合并持续完善,使其顺应时代的脚步。而想要促进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发展我们就要借助于群众文化活动,对现阶段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所提出的抢救为先,保护为主这一口号来看,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是重中之重。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承及保护,才能够在群众文化构建中结合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而全面深化我国的文化建设。

三、群众文化发展要依附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及创新

群众文化的构建具有显著的历史性,上文提及群众文化在以物质文化为核心的基础上,其内质也有一定的独立性,就算是传统经济被瓦解,依然不会遏制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所以群众文化发展环节我们要重视民族历史,以防文化与历史之间出现断层的情况。在实际继承文化遗产过程中,不但涵盖民族文化艺术,同时还包含民族文化艺术表现机制。换一个角度分析群众文化发展内容,不难发现其中包含了对劳动者的歌颂以及对真爱的赞誉,在未来的传承活动我们要对此类内容进行全面的深化。针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一些民族文化艺术结合了古代诗词以及戏曲等,这些均为群众艺术的产物,就算是传承到今天也没有在相关记载中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一些群众文化形式也保持着以往原汁原味的风貌。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民族文化遗产中也掺杂着一些负面的内容,比如迷信等,要对此类传统民族文化予以正确的传承。推动群众文化需要在继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革新。可以进行创新形式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让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变得多元化。所以,在创新的潮流中要将继承作为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予以创新,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全面促进群众文化长久的发展。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构建一定要依附于传统民族文化艺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无论在继承或是创新上都要和现阶段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在继承的过程中要规避其中的糟粕,将经典再升华,同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去完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在其表现形式上予以全面且持续的革新,长此以往能够从根本充实群众文化活动,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顾秋玲 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社保局

参考文献:

[1]姚培娟.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凯里舟溪镇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07):66-68.

[2]张波.以人为本,努力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浅议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探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J].网络财富,2013(01):42-45.

民众文化范文6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各种要素不断前进,然而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之中,并不是只有科技性的现代文化具有价值,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具有较高的地位,社会的优质文化应当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为了保证我国的群众文化获得较好的发展,我国的文化部门逐渐加强对民间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力度,通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来提升我国的文化建设水平,本文根据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了解情况,对其发展群众文化的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上一篇音乐文化

下一篇消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