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职烹饪专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烹饪专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烹饪 餐饮业 教学方法
实施烹饪专业课程改革,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把教学三件事当作一件事来做,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1、推进公共课程的改革
课改是一项整体工程,不只囿于专业课程的改革。专业课程设置不仅需要调整原有德育课程采用高中德育课本的教学安排,使德育课程设置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更贴近,还需要补充德育实践课程内容,改变单一的说课教学形式,通过德育实践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创业意识,并真实考核学生的态度、行为、价值观等。文化课程需要从内容上寻找突破口,改革普通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应贴近专业、职业,激发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也切实解决专业、职业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数学课内容可围绕“数”展开,提高学生的运算、统计能力,并结合餐饮企业管理中的成本费用、利润管理的数学实际应用组织教学内容,为厨房生产管理服务。语文课离不开字、词、句、章语言文字基本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改革还在于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力求能从浩瀚的饮食文化中按诗歌、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选择符合语文教学的名家文章,充实到语文教学内容中去,使语文教学与专业需要结合更紧密,也可通过辅导学生专业文章的习作,提高学生阅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为学生专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体育课应该根据烹饪专业特点,加强身体素质的针对性教学,如应加强学生手臂力、腿力的训练,以适应专业技能训练。诸如此类的公共课程改革,需要公共课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尝试、持之以恒,付出艰辛的劳动。
2、突破以教为主的模式,实现师生互动、引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新跨越
在烹饪教育中,不少人认为教师是“教”知识的,学生是来“装”知识的,这是“授业、传道、解惑”的古风遗韵,是“以教为主”理念的惯性使然。与现代教育观念相比较,其焦点在于对学生的培养是基于知识掌握的多少还是基于能力的强弱。与此相联系,前者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完全以权威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学习的模式是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答笔记。而现代教学的核心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让学生在信息的海洋里广泛涉猎多元化知识和技能,以自己的发展、潜能和兴趣爱好为选择,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行思考、探讨和研究,运用现有知识,验证已有结论,创新发展理论、思维和技能,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提高能力。要而言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要求与能力提高了。这就要求烹饪专业的教学由传承知识转向激发创新,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搞好课堂精讲与导向的同时,用更多的课时进行教学互动。
3、突破传统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实现专兼职教师相结合、产学合作教育的新跨越
在职业学校教师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烹饪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烹饪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专职教师队伍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为教师个体,每一个都有其独具的学科专长、技能专长和素养优势,但作为教师群体,必须是复合型的全才结构模式,这对于培养复合型餐饮烹饪人才尤其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烹饪教育的建设和发展。首先,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学缘结构、技能结构、任职经历结构科学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不仅如此,这支队伍还应该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与企业和实践密切结合型的队伍,职业学校要加大这方面的规划和投入。其次是建设一支“不求名册所有,只求育人所用”的校外兼职老师队伍。第三是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4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强化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如职业工作的基本规范,职业技能基本功,培养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技能规范。推陈出新,改革旧的烹饪教学内容,以新设计、新原料、新手段、新方法改革专业教学,如分子美食、低温烹调技术的运用。我们要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改革传统教学以教师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和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项目课程教学,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呈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开展课堂技能竞赛、学生菜点创新设计、社会调研等,加快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我校专业师生在近年来职业学校烹饪技能竞赛中屡获大奖,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成绩普遍提高。
中职烹饪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职语文 职业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114-03
立足于专业能力之外的其他通用职业能力,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口语交际、独立学习、与人合作等能力,可以满足岗位调动和适应环境的需要。目前,很多企业和学生都希望中职语文教学积极寻求衔接和拓展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期待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本文结合学生、企业的现实需求,提出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中职语文社会能力教学操作性策略,为中职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概念界定
能力本位(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英文的“Competency”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胜任能力”的意思。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内外对职业能力本位的内涵已经达成基本共识:“职业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它不应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而应视为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即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本位,指的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形成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而组织教学内容。德国把职业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社会能力是“处理社会关系、理解奉献与矛盾、与他人负责地最佳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社会能力体现的是一种人格态度和情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社会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质等。
人文素质,包括具有健康的职业情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对自然、社会、人生等具有强烈的情怀,自觉丰富文化积累等。
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听和说,能根据语境,借助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达和交流,提高交际效果。
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指语段写作和篇章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晰、正确地遣词造句。
二、中职语文社会能力目标实现策略
(一)人文素质目标实现策略。人文素质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一个人的民族意识、职业素质、道德素质、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文化修养等多方面,主要有反思性教学和积淀性教学等两个实现策略。
1.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简而言之是指通过案例对比,反思和修正个人见识、行为。在中职语文中,反思性教学主要是通过比照感悟散文、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文言文等文章中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有益的对话,切身感悟作者写作的情感基础、作者的行文路线和情感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比照,把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素质、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内化为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反思性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反思认识并端正个人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反思性教学上不能依赖于讲授文本本身或原理性的知识,而是采取角色扮演、辩论等切身体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反思和规范自身的相关意识和行为。
例如《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第六枚戒指》《二十年以后》,文本主人公分别对应珠宝管理员、警察两个岗位。其中,《第六枚戒指》主要讲述的是一名珠宝管理实习生在忙乱中碰落了六枚戒指。有一枚戒指找不到了,但是主人公准确猜测到是谁捡到了戒指。这位主人公不动声色,她用真诚、朴实的话语和行为感动了那位企图把戒指占为己有的男人。文中的人物结局圆满,全文充满了温暖、理解、宽容的人性情怀。《二十年以后》讲述的是一对情同手足的童年朋友吉米和鲍勃,在二十年以后如约赴会后的情景。吉米成了警察,而鲍勃则变成了在逃通缉犯。吉米在确认曾经的好友鲍勃就是警方通缉之人后,大公无私却也不忍心亲自动手,因此让另一名便衣警察以他的名义与鲍勃相认后逮捕了鲍勃。前者对陌生人以宽恕之心感化,后者对昔日的好友坚守职业道德予以逮捕,不一样的行业文化和道德,体现着不一样的为人处世原则。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以改编剧本的形式演示一遍主要剧情,允许学生在剧情中有适当的想象发挥空间。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剧评,对“宽容”和“坚守”两种态度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假设了没有对拾戒的男人进行善良的劝说而是直接报案、假设鲍勃没有被逮捕及所引发的后果。在辩证交流中,学生了解了两个行业的职责和文化的差异,认识到不同职业、不同对象、不同性质的事情也影响着做事的态度和行为。通过这样的反思,学生内心高度认识了职业思想道德和职业行为,认可了健康的职业情感和价值取向。
2.积淀性教学。积淀性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对个人今后或终身发展、素质提升有利的知识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具有升值潜能的知识教学。主要包括古代诗文、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等作品的基本常识和科技知识。
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呢?因为这些知识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获知广博的世界。积淀性教学方式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方面,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列提纲、做笔记、写心得等阅读方法,收集和积累基本常识和科技知识,加强学习交流和心得共享,提高人文素质。例如在《〈论语〉五则》的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现状和行业发展写心得,充分讨论孔子对于学习和修养观点的意义,感悟孔子的伟大哲学思想,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感情,从而促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丰富历史文化积累,筑劳民族精神和民族基因。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专业发展需求拓展课外阅读书目,定期开展书目交流会,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形成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助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人际交往能力目标实现策略。中职语文教学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主要集中于“听”和“说”两个方面。听,包括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包括说普通话,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接待、洽谈、答询、协商、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根据语境,借助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交际效果。
1.“听”能力的培养。听是实现人际交往的重要基础,也是中职语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听力有两个层次:一是基本层次,教给学生听力方法,训练听力技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听懂交谈的内容;二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在听的过程中能够有目的地预测、思考和获取信息,就相关职业话题进行交际。
为了完成以上任务,一方面,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有效设计适合相应专业学生的口语教学任务,设置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针对性的听力能力。
例如,笔者在组织“学会倾听”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的教学内容时,针对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特点,以提高单向性接受信息、培养学生养成倾听习惯为目标,设计了“古代宴饮礼仪”这个材料,要求学生认真倾听背景材料,用笔记录关键信息,倾听完成后,完成问题。背景材料如下: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人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如今,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等。
―― 节选自《中餐用餐礼仪》
学生“听”了之后需要完成的问题:(1)根据材料,提炼“汉族古代宴饮礼仪”的关键信息。(2)若干组学生分别演绎主人和宾客,展示古代宴饮礼仪,比较各组在表情、举止、礼仪等方面的表现。
2.“说”能力的培养。“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职场工作、社会交际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当前中职语文主要采用普通话教学,因此养成说普通话和用普通话表达观点对中职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难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说”能力培养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掌握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接待、洽谈、答询、协商、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情境的方法和技能;二是有一定的交际策略,能够审时度势,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推进交际活动顺利开展。
例如,在设计“介绍”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的教学内容时,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两个层次的内容:初级层次是保证学生中规中矩完成任务。由教师提供一份某款汽车的图片,然后选一位学生扮演顾客,另一位学生扮演营销员,模仿推销场景。扮演营销员的学生从汽车的外观、动力、安全、舒适、超值性等五个方面介绍推销车辆。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说”的能力。设计突发事件,让台下的学生对台上扮演学生的举止礼仪进行观察,演示结束后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并结合课文观点得出结论,加深印象。
又如,以餐厅场景发生的接待为例,设计“服务员与顾客”这个材料,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内容:一是找两名学生演示设定的对话,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对话过程,并思考其对话过程中语气、语调、举止等方面信息是否符合礼仪;二是找若干组学生在相同的职业情境下,现场即兴对话,临时制造突发事故,让学生切实感受具体情境下应规范的言行举止,培养掌握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准确接受、理解、判断和处理所听到的言语信息的能力。案例材料如下:
服务员:先生,早上好,请问您几位?
顾客:一位。
服务员:好的。这是菜单,请您看看要吃什么?
顾客:好。给我几分钟,让我看一下。
服务员:您慢慢看。我等会儿就过来。
(过了一会儿)
服务员:先生,请问现在可以帮您点菜了吗?
顾客:可以了。我要来一份排骨汤和香菇炒鸡肉。另外,给我上一碗饭,谢谢你。
服务员:一份排骨汤、香菇炒鸡肉和一碗饭。
顾客:是的。
服务员:先生,你要什么饮料吗?我们这里有各种鲜榨果蔬饮料。
顾客:我要淮山汁。
服务员:好的,先生,淮山汁一份。
顾客:谢谢你。
服务员:不客气。您点的东西15分钟左右就会送过来。请先喝杯茶,稍等。
顾客:好的。
―― 教师示例
(三)语言表达能力目标实现策略。由于口头表达已经划分到人际交往能力中,应用文写作能力划分到专业技能领域,因此,此处语言表达能力集中指向的是文艺文的书面写作上。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文艺文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语段写作,能围绕中心,条理清晰、正确地遣词造句;二是篇章写作,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篇章写作,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思想健康;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当前的中职生对语文学习热情不高,对写作更是怀有畏难情绪。为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热情,写作教学只能从学生生活、专业入手,让学生有话能写,有话可写。例如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优秀的句子、段落等片段,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和专业,运用例文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让学生有章可循,现学现用写作技巧,培养写作习惯。
1.进行模拟写作训练,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仿写是一种思维模拟训练活动,是自由写作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由文章赏析到仿写、自由表达是培养和发展写作能力的基本路径。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根据个人经历和专业特长,有意识地去仿写经典句式和段落,不仅能够让枯燥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篇章,从句子到段落进行解读和仿写;写作过程从模仿到熟悉,再由熟悉到创作,写作思维、技巧和习惯都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例如,在《我喜欢出发》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在解读文中排比修辞手法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专业对应行业领域,仿写例句――“没有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等,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专业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2.口头与书面结合,训练学生的成篇速度和能力。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中,将口头作文与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构思,然后在班上或小组内进行口头作文。例如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限定构思时间,要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即兴解说一个知名的汽车品牌、一辆汽车或某个汽车部件,要求烹饪专业的学生即兴说明一个地方的食俗、一种炊具、一种食物或者某种食物的烹饪方法,要求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学生即兴说明一部经典的动漫影视剧、一个编剧情节或一个影视剧人物等。即兴解说之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点评或提问,让学生发现各自在用词、形式、结构、逻辑等方面的错误,组织学生在随后的时间里对解说词进行编辑和修改,重新考虑用词、句法和衔接关系,以书面的形式重新输出。通过此举,学生的选词用词、结构布局、形象构思等方面的成篇速度和能力将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由准确表达的速度和能力。
3.提供有效反馈,确保学生明确努力方向。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长期依靠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写作都做出具体反馈并不现实。但是,如果教师不反馈信息,或者对信息反馈不及时,都会影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效果。如何改善这种局面?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总结,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共同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在课堂上反馈,并提供改正的策略;另一方面,制作写作评价与反馈表,让学生掌握写作评价方式方法,通过自评和互评,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赵蒙成,孙丽丽.20世纪美国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嬗变[J].职业技术教育,2012(7)
[2]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邢辉.职业教育发展论纲――透视北京职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4]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
中职烹饪专业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创业教育 创业课程 创业环境 创业实践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素质创业者为目标,大力尝试并推进创业教育,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本人从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创业教育环境建设和创业实践活动开展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1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中职教育为保证创业教育的正常有效进行,首先应在中职教育中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创业课程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信心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实务知识教育,要把“工商税务”、“市场经济”、“经济法律”、“金融保险”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创业课程作为创业教育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同时也决定着中职学校的生存空间和发展价值。我校创业教育中,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课,每周2节,共40学时。同时,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需要有鲜活的教育内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编写了《创业典型案例》、《就业创业指南》、《创业心理疏导》等校本教材,增加了学生创业教育读物,也为教师进行创业教育时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材料。通过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意识,熏陶学生的创业品质。
2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创业教育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固定不变,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通过探索,使知识结构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创业知识更需要注重针对性,模块化教学体系,打破原来的学科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岗位各项知识、技能的要求为主线,确立若干等级教学模块,进行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一项或多项针对性技能的练习,提升职业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因而,在创业教育中应以教学项目和教学模块代替课程,保证实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创业教育中,应以工学结合的“大课堂”代替固定的教室,所谓“大课堂”即将教室、实训室、实习基地有机结合。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创业各项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为主线进行教学与实践,突出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除在课堂学习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每学期都应安排4周左右的时间去实训基地和工商企业分别进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强化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岗位实习,以实习基地作为课堂。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双重指导,通过企业调研分析、营销策划等活动,使产学更好地结合,并以企业的实习鉴定作为取得相应学分的评价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有利于创业素质的养成。
3创业教育环境的建设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要求知行合一。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特定课程模式,也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
因此,根据同学们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中职学校应通过创业教育环境的建设,有的放矢地进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促进创业教育中各种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学生在学习有关职业、择业、创业、社会等有关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活动,把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心理、职业能力及求职技巧等的培训变成在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动。
创业教育环境建设首先要加强创业文化建设。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同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周边环境处理要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做好创业教育宣传。利用学校宣传栏、校园简报、校园网和学生社团组织等,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创业方面的知识宣传。同时,在学校布置一些鼓动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誓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举办一些内容形式都具创业意识的活动,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展示创业型教育队伍形象,开展典型创业者的报告会,讲述优秀毕业生的创业历程。从而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励创业精神。
中职烹饪专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潜能教学”;职教梦想;教学体系;教学实践;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4C-0044-04
一、启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也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会学会――只要全心全意向他提供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1]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多元性、整体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可开发性。这说明所有的孩子都有禀赋、所有的学生都能成功。教育的任务就是挖掘他们的优势智能是什么,并使这些优势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以“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秉承“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校训,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牢固树立“进扬州旅游商贸学校都是才,出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必有用”的人才观和“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的一切都是我的责任”的育人观,构建了“潜能教学”体系:“造名师”发掘教师潜能――教师潜能助学;“抓课堂”发挥教学潜能――教学潜能促学;“赛比拼”激发比赛潜能――比赛潜能励学;“分教考”开发考评潜能――考评潜能督学;“兴教研”挖掘教研潜能――教研潜能导学;“拓资源”开拓资源潜能――资源潜能活学。学校围绕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目标,形成了挖掘中职生学习潜能的教学“工艺”流程。
二、筑梦
(一)“造名师”发掘教师潜能――教师潜能助学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提升整个学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首先要发掘教师潜能。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建设智慧教师团队和名师团队作为本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着力培育特色教师,努力打造名师团队。
1.培育名师有梯度。2013年,学校启动了“一二三名师工程”。即启动培养“全国名师10名、全省名师20名、全市名师30名”的名师工程。为培养各级各类名师,激发青年教师的成长动力,学校除了安排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各类教师培训以外,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主题培训活动,主要培训项目为教学设计、说课、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等。学校仅2014年就安排212人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师资培训,856人次15个项目的青年教师主题培训活动。
2.打造名师重“三引”。为培养名师和大师,学校以职教发展的战略视野大兴“三引工程”。即通过引智入校、引企入校、引技入校,引进专业和行业名师、大师通过助力特色品牌建设,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扬州剪纸、玉雕、漆器、“三把刀”、泥塑、木偶剧、弹词、清曲、古筝、茶道、歌舞茉莉花等都是独具经典的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学校定期邀请文化工艺名师、大师对青年教师培训和指导。如学前专业每学期邀请江苏幼儿教育名师沐文扬作专业讲座,让学前专业青年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开阔教育视野;长期聘请中国烹饪大师陈恩德培训烹饪专业青年教师,加速提升烹饪专业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
“名师工程”启动以来,青年教师在学习培训中拓展了视野、提升了素养、激发了潜能,涌现出了一批小有名气的青年教师,如导游名师濮德锁,烹饪名师仲玉梅、王爱红等等。
(二)“抓课堂”发挥教学潜能――教学潜能促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就必须深挖课堂教学潜能,向课堂要效益、要质量。为挖掘课堂教学潜能,学校一方面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定期与不定期举办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1.制度管理课堂。首先,学校制定并完善了一套规范的上课仪式制度,通过规范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确保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其次,修订和完善了备课制度和督导反馈制度,做到备课有要求,检查随机化;督导有保障,反馈常态化。再次,为提升系/部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务处每周二定期召开由各系/部主任参加的教学会议。参会人员还包括分管教学的校长、各教研组组长。会议内容主要是梳理全校教学工作,交流工作进程,反馈督导意见,提出整改建议,进行工作布置。课堂教学督导、反馈结果与教师考核相挂钩。
2.活动助力教学。自2009年起,学校每学期定期举办“潜能课堂”主题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三个维度挖掘课堂教学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系/部各专业不定期举办以技能展示为主题的课堂活动,如烹饪系/部每学期举办一次“炫动美食节”课堂技能展示活动、旅游系/部每学期举办“歌吹扬州”的课堂导游技能展示活动等。单招系/部还探索出“3+4”课堂教学模式、“‘双师’协同”课堂教学模式。主题课堂教学和专业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促进教师进一步研究教法学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赛比拼”激发比赛潜能――比赛潜能励学
“普高有高考,职校有大赛”。中职教育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校高度重视各级各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敢赛、敢比、敢拼,在比赛中找回自信,提升技能水平。
1.搭建平台比技艺。为激发学生潜能,学校对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赛事采取了集中培训、团队作战、反复磨练、分层展示、不断优化的比赛策略,确保了学校在各类大赛中始终居于省市同类学校的领先地位。特别是技能大赛,学校为学生精心打造了三个平台:上半年的技能“双杯赛”、下半年的“技能大比武月”和每周三的“校园梦想秀”。三大技能平台确保了学生“日日有练习、周周有展示、月月有比拼”,让学生学技能、练技能、磨技能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外,学校每个学期期末考试还增设技能考试,如此技能比拼,让技能上手、进口、入脑、驻心已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2.师生同台赛“双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定期举办的技能比赛大舞台――“双杯赛”,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双杯赛”是指一、二年级学生的“能手杯”、三年级学生的“成才杯”,比赛以展示专业、展示技能、展示自我为主题。如今的“双杯赛”已成为学校学生展示技能、比拼技能、展示自信的大舞台,也成为每年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前的“练兵场”、“演习场”。近几年,随着教师技能大赛要求的提高,更随着学校青年教师团队的不断壮大,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已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学校于是在“双杯赛”中增加了教师技能比赛的内容,师生同台比技能,创设了师生练技能、赛技能的和谐氛围,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爱技能、学技能、练技能的兴趣。
(四)“分教考”开发考评潜能――考评潜能督学
学校重视教学评价机制建设,构建了“4A”(德育、学习、实训、实习)发展性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考试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一环,中职校要重视考试对教学的检测、评价、督导功能。为挖掘职教考评潜能,学校于2013年提出并践行教考分离制度,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制定考试大纲。为推进考试制度改革,实行教考分离,同时为了学进程、教学内容,统一考试标准,梳理课程教学要求,学校制定了校本考试大纲。学校聘请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指导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课程调整,论证各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考试大纲。
2.落实考试标准。期中考试实行校内背对背出卷制度。单招班采用扬州市联考试卷;语数外各科,一年级任课教师出二年级试题,二年级任课教师出一年级试题,分A/B卷。期末考试由学校组织专家出题,试卷在校外印刷封装。70%左右试题来自于平时的“周周练”内容,30%的内容来自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或课程考试大纲的拓展与延伸。语数外统考,专业理论课抽测,专业技能课则基于工作过程确定项目和内容,并专门聘请考试评委。
3.改革阅卷流程。为保证成绩客观化,学校打破以往各教研组批改本组科目考试试卷的做法,实现组组(教研组)随机批改,批改时采取流水阅卷,专人登分。如此阅卷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科学生的学业水平,也量化地呈现教师教学质态、系/部及班主任管理质态以及学生的学习质态,为教师考核及学科督教、督学提供有力依据。
4.增设技能考核。为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在每学期公共基础课期末考试前设定技能考核日,专项考核学生技能。各系/部会同专业教研组联合考核学生一学期所学技能,考核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需要补考。
(五)“兴教研”挖掘教研潜能――教研潜能导学
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必须大兴教科研工作,挖掘教研潜能。学校以课堂教学为教科研工作主阵地,提出了教科研工作要走“靠实研究、靠实推进、靠实发展”的“三靠”教科研路线。要求课堂教学改革、技能教学改革、实训模式改革必须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力争形成既符合教育规律、具备学校特色,又具推广价值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1.优化课程结构。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各系/部成立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学校根据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评估标准,重新修订专业课程实施性计划,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加强与现代企业、行业协会及行业专家的联系,弄清各专业具有核心价值的技能要求,提高其与市场的契合度,做到有考核、有特色,有成效。继续加大市场调研力度,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做到专业课程与市场接轨、与学生职业素养要求接轨、与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接轨。
2.举办“三说”教研活动。系/部和各教研组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三说”教研活动,即每一位教师认真研究,一说所任教班级的专业发展方向,二说学生发展所需的能力要求,三说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素养。“三说”活动教研优化了教师学科教学训练方案,促进了系/部认真研究市场发展动态、校内办学条件,积极谋划系/部发展愿景。
3.举行“三课”评比活动。为激发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潜能,学校定期举办“备课”“上课”“说课”的“三课”评比活动。此项活动是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潜能课堂”主题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各教研组、各系/部再评选出教研组和系/部前三名选手继续比拼。这项活动客观上促进了教研组和系/部的教学研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
4.加大科研培训。为加速教科研队伍的成长,提升教科研水平,学校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专家到校指导教科研工作。如学校在2014年就特别邀请了省级专家和教育部职教司的专家来校为学校科研团队在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师资建设、专业发展研究等方面作了重要指导。
(六)“拓资源”开拓资源潜能――资源潜能活学
挖掘教学潜能,离不开开发学校资源潜能。学校除了重视发掘教师、家长、社会、学生等人力资源的潜能,还重视开发校本课程、教学设备设施、网络信息化等非人力资源方面的潜能。
1.建设多功能硬件设施。2014年6月,学校服务实训楼开工建设。新建服务实训基地将进一步实现产、学、研、训、赛、考一体化,努力打造现代化“教学工厂”、“企业课堂”、“技能教室”或“技术设计服务区”,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实训实习服务。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导游服务等旅游服务类省品牌专业的教学潜能。
2.打造数字化智慧校园。学校制定了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的总目标:利用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范与完备通用的技术规范,构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扩展性强、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软件平台――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新型教育、学习、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信息化,为广大师生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
3.建设教学研赛录播室。为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进一步挖掘教学潜能,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已建成了公开课录播教室。这大大提升了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等的前期录像、后期制作能力和制作质量,为完成各种视频资源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校的“教、学、研、赛”一体化活动提供了现代化“武器”,有利于科研活动效率的提升。此外,录播室还是学生实验实习很好的场所。
三、圆梦
(一)教风、学风、校风日益改善
“潜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教风、学风和校风焕然一新,学生早读激情四射,上课认真专注,自修紧张安静,考试诚实守信,实习刻苦钻研,竞赛争创佳绩,创业有声有色。毕业生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迅速提升,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市赛、省赛、国赛成绩斐然
“潜能教学”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师生在省市技能大赛、国家技能大赛中硕果累累,使学校成为扬州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奖牌得主大户。2014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这是扬州市第一次获得信息化国赛金牌。截止2014年6月,师生共获省级技能大赛奖牌45枚,其中金牌12枚,银牌14枚;国家级技能大赛奖牌18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4枚。
(三)学生升学、就业、研修路路畅通
“潜能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近几年学生成人高考升学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单招升学率大专升学率保持在100%,本科升学率也逐年上升。尤其是在2014年,学校对口单招高考本科升学率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取得扬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毕业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每年还有不少学生赴日本、意大利留学研修。
“潜能教育”的成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3年来自省内外的到访参观交流和研讨会议达30批次。“潜能教学”更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肯定,截至2014年,学校连续7年被扬州市教育局授予“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称号;被江苏省省厅授予“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4年9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这是教育部对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潜能教育”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
中职烹饪专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开放大学;学校精细化管理;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64-03
宿迁开放大学围绕实施精细管理,提升办学内涵的目标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学校创建“国家级高水平示范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荣获市直教育系统目标考核优秀奖,办学实绩考评一等奖,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团省委评为“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国赛金牌教练罗义老师荣获“宿迁市最美教师”和“宿迁教育十佳教师”,“京东电商学院开启政校企合作新模式”被评为2016年度“宿迁教育发展十件大事”。
一、强化党性观念,“四带头”让党建工作亮起来
(一)领导带头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与普通教师结对共建、开展谈心谈话、实行公开承诺,积极参与“守纪律讲规矩,坚定理想信念”大讨论,确保学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二)干部带头开展“双述双争双评”活动
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述严述实,争当师德标兵,争当优秀教师”活动。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都要按照工作要求,对照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向学校党委述职,并接受老师和学生的“评议”。
(三)党员带头参与“四个一,四走进”活动
每个支部确立一个调研课题;每名党员联系一个班级;每名党员帮扶一名困难学生;每月开展一次谈话活动。在党员中开展“走进系部”、“走进班级”、“走进实训室”、“走进学生宿舍”的“四走进”活动。
(四)支部带头实行党员实绩公示制度
学校党委配齐配强各支部负责人,坚持把每月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一同检查、一同汇报、一同落实。坚持“党员实绩公示”制度,各支部的每名党员每月的工作实绩由支部汇总,张贴上墙,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责任心明显增强,充满团结和谐向上氛围。
二、强化发展意识,“四拓展”让办学空间宽起来
(一)拓展重点专业
学校依据国家级示范学校创建标准,深入分析现状,认真查摆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细化方案落实,积极争取资金,圆满完成汽车、建筑、机电、计算机、会计5个重点专业和数字校园、学生高素养养成两个特色项目的建设任务。
(二)拓展创建规模
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创建已顺利通过验收;同时,扩建建筑实训室、汽车实习工厂。“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两个创建项目已经创建成功。
(三)拓展办学方式
学校积极扩大办学途径,实施“1+1+1”办学模式,在办好大专、中专等全日制学历教育基础上,认真做好开放本科、专科学历教育工作;同时,积极开展送教下乡、送技术下乡,社区教育如火如荼,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
(四)拓展合作领域
学校与市住建局合作共建监测中心,与精科电气、可成科技、洋河集团、大地保险等45家企业密切合作,与宿迁市软件园、市建设局、市海事局等部门合作办学。江苏开放大学京东电商学院的创办,标志着政校企合作办学跃升到一个新的平台。学校认真落实三方协议内容,并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标准建成全国最大的京东校园运营中心、京东校园物流中心即京东派和“趣淘学”,真正意义上为京东电商学院学生提供了“四个有”,即有文凭、有技能、有工作、有钱花。2016年本专业招生500多人,社会影响巨大。
三、强化能力提升,“四突破”让教学质量高起来
教学管理坚持“现代规范、质量提升”的原则,全面实施电子教案,推进校级优质课、示范课、展评课建设,完善教育督导制度,通过狠抓教学管理促进质量提升。
(一)技能大赛求突破
学校坚持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促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创新方式,加大力度狠抓技能大赛,充分调动教职工和学生参赛的积极性。采取了“所有项目全面提升,试点目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中餐烹饪、汽车涂装、电子商务”等6个项目为重点突破项目。2016年,荣获国赛金、银、铜牌各1枚,荣获省赛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23枚,获得市赛金牌32枚,银牌33枚,铜牌25枚,获奖等次和获奖人数在全市遥遥领先。国际大赛成绩迈上新台阶,荣获“2016中餐烹饪世界锦标赛”果蔬雕刻项目银牌。荣获市政府颁发的技能大赛“国赛金牌奖”和“省赛金牌奖”。学校已连续两年成功承办省技能大赛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项目的比赛,是宿迁市唯一赛点。
(二)教师能力求突破
在江苏省“两课”评比中,获得省级示范课1个,省级研究课8个,获奖率100%;获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获省职业学校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二等奖;在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上,4位老师参赛,3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
(三)人才培养模式求突破
学校围绕宿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整合、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将“三创”教育、技能大赛成果融入教学。依据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完善了16个专业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中职“2.5+0.5”、高职“4.5+0.5”的教学安排,突出专业技能课教学,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修订汽车运用与维修、中餐烹饪、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2016年招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学生综合素质求突破
学校2016年对口单招专科以上上线通过率100%。学生参与校内技能比赛率100%。汽车、机电、烹饪、计算机等专业“双证书”率达100%。学生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精心组织2013级南信大机电班“3+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转段考试,本次考试27名学生有24人通过转段,通过率88.9%。
四、强化育人机制,“四提升”让学生管理活起来
围绕“规范常规管理,抓好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这一中心,切实抓好学生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
坚持以严格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为目的,以学生日常行为教育为核心,以感恩教育和养成教育为重点,以主题月活动为载体,以检查评比为手段,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为契机,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016年,有40多名学生受到省、市级表彰。
(二)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规范性
创新德育考核模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素养有了质的飞跃;建立学生管理标准流程,编制《学生管理手册》,制定《班主任一日常规》《学生工作基本流程》等10项制度。
(三)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以学生社团为抓手,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组建社团50个,学生参与率91%。宿舍管理实行“三查三评”,培养学生“文明、爱校、守纪、向善”的品德。学生宿舍实行智能化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学生管理创新案例荣获省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学生管理一等奖。
(四)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性
学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认真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力以赴做好创建的各项工作。强化校园卫生,按照创建标准改造食堂和学生宿舍,在学生宿舍区搭建晾晒场和乒乓球台,食堂设立消毒间,提升食堂宿舍的卫生和安全水平。加快“三个文明”建设步伐,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努力达到创建要求,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五、强化服务功能,“四延伸”让培训工作强起来
社会培训坚持“做大多元”的原则,在巩固传统的培训项目,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培训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把培训向系统外延伸
加强与住建、海事、人社等部门合作。经国家海事局批准,学校取得“内河液化气(LNG)燃料动力船船员特殊培训”项目资质,成为国内首批获准两家之一、江苏省唯一一家具备开展内河液化气(LNG)燃料动力船船员特殊培训资质的机构,开办内河船员培训3期、内河液化气(LNG)燃料动力船船员特培2期。组织计算机等级考试453人次;组织汽车驾驶、会计、机电技术等职业技能鉴定312名;组织普通话测试2期210人,组织英语4、6级考试,组织创业培训4个班120人。
(二)把培训向学历提升延伸
精心组织国家开放大学、江苏省开放大学及奥鹏学员的开放教育工作,学员报到率首次突破80%,稳固率达98%以上;采取多种措施,解决了部分教师网上教学困惑,推动网上教学的有效组织,完成开放学员本专科毕业设计选题审核、上报工作,组织420名学员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组织完成国家开放大学和江苏开放大学学员约两万门次的选课工作,完成江苏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毕业生数据初审、上报和毕业证、学位证办理等工作。
(三)把培向社区延伸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全民教育、努力提升居民素质的号召,学校与湖滨新区祥和社区、宿城区项里街道等社区签订共建协议,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清明节文明祭祀主题讲座、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及世界无烟日公益宣传教育等活动,使学校与社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把培训向农村延伸
中职烹饪专业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以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对其体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体育课中一般的身体训练内容很难满足学生职业需要,因此,探讨体育课中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满足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具有积极的意义。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以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对其体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们不仅要适应紧张而繁重的流水作业,承受机械的振荡和噪声的干扰,耐得住特殊气味以及高温、强冷的侵袭,还要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完成高精度的生产劳动任务。这就对未来的各类高职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们不仅仅只是要拥有较高的职业技术操作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较强的职业体能。对于一般身体训练的人,生产劳动中只能满足职业工作的一般要求,因为具体专业的身体活动部位基本上是局部的、重复的、固定持续的。如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所从事的各职业专业所需身体部位进行专门的训练,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体能,也能使他们更快地适应生产劳动岗位,提高个人的生产效率。
一、根据学生职业要求建立辅的职业化体能训练方法
职业体能训练要同学生所从事的专业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采取相应的辅助练习。辅助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在一般职业活动态度条件下和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下使用的运动技能。
例如:(1)机电专业。车工、切削工、铣工等职业需要发展躯干肌、肩带肌和脚掌肌力量以及平衡能力,一般耐力、下肢静力性耐力、上肢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注意力、目测力的专注。训练课中应适当加强各种走和左脚和右换跳跃;体操可以进行环、棒、实心球、爬绳、哑铃练习、头手倒立、滚翻、重物投掷目标以及装配和摆放物件等练习。田径运动可以进行篮球和手球练习。
(2)建筑专业。瓦工、木工、油漆工、粉刷工等职业需要发展肩带和下肢肌肉、前庭稳定性、静力耐力、灵敏性以及在高空和有限地点爬楼梯、爬竿、爬绳和跳跃时保持平衡的能力。训练课中应适当加强沿纵放、横放、斜放的梯上作攀爬练习、头手倒立和手倒立、肋木练习和爬绳练习、窄木行走、在不高处跳下练习、负重和对抗练习、竞技体操和技巧运动、跳水等。
(3)餐饮和驾驶专业。餐饮服务员、汽车司机等职业需要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上肢和肩带肌肉静力性耐力;一般耐力;简单和复杂反应以及注意力的转换能力。训练过程中应适当加强哑铃、实心球、橡皮缓冲练习;左右手同时运球;加速运球和听信号急停;听信号加速;听信号站立式起跑、蹲踞式;体操;篮球等。
(4)电子、计算机专业。无线电安装员、缝纫工、装配工、绘图员、打字员等职业需要发展一般耐力、注意力的专注、手指协调性、触觉的敏感性、动作的准确性、反应的速度。训练课中应适当加强200米跑、800米跑;跳绳;俯卧体后屈;体操凳练习;篮球运球、投篮;排球、乒乓球、手球等。
下面具体针对各行业的不同要求提出如下训练方法:
(1)车工、铣工、模具工和汽车流水线装配工。要求发展肩带、躯干肌及脚掌肌,发展一般耐力、下肢静力性耐力、平衡能力、上肢动作的协调性以及准确性、测力、注意力的专注。
训练内容:各种走、左换跳跃、体操棒、哑铃、实心球、爬绳、滚翻及头手倒立等。
(2)大小汽车驾驶员。要求发展上下肢的协调性、上肢及肩带肌肉的静力性耐力、腰背的支持耐力、各种条件下的注意力、反应力的转换能力等。
训练内容:哑铃练习、腰腹架练习、左右手同时运球、加速运球和听信号急停、听信号蹲踞、听信号加速等。
(3)电脑操作员、程序员。要求发展腰背肌肉静动性耐力、动作的准确性、手指的协调性、触觉的灵敏性、注意力的专注及反应力。
训练内容:200米跑、800米跑、跳绳、俯卧体后屈、体操器械练习、篮球运球与投篮、针对特制的固定物用力(推、顶、拉等)、在某一关节角度承受一定的重量、按摩头部(太阳穴、发下、前额、眼睛、耳朵、脸部、鼻子、颈部)等。
(4)高层清洗工、高空建筑工。要求发展肩带肌和下肢肌肉、前庭稳定性、灵敏性、静力性耐力、在高空爬楼梯、在爬绳和跳跃中保持平衡等。
训练内容:沿纵放、横放、斜放的梯子作攀爬练习、从不高处跳下练习、技巧运动等。
(5)电视、电脑等精密仪器维修工。要求发展手指的灵巧性、一般耐力、上肢静力性耐力。
训练内容:准确性和灵活性练习、手指抓放铅球、哑铃操、五指支撑俯卧撑、注意力游戏等。
二、建立专门体能训练与基础性素质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法
比如,进行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基础性的全身性练习,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人体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体长时间工作的重要条件。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而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所以速度素质也是人体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工作或运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也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也是决定提高人体长时间工作效率的因素。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进行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基础性的全身性素质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改造与创新的职业体能训练方法
职业体能训练还可以采用一些根据职业活动的特点进行改造和专门设计的练习。这些练习并不是简单形式上对劳动动作的模仿,而主要应有针对性地对职业必要的身体机能能力、运动能力及相关能力的练习。
以建筑、装饰等专业的学生为例,他们还可以采用沿纵放、斜放、横放的梯上做攀爬练习。再比如,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他们还可以进行颠木锅等练习。酒店宾馆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站姿和单手托托盘练习。汽修专业可以进行搬汽车轮胎练习。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职业特点进行身体练习。
四、设立多元体能训练教学模式
“1+1”模式:参照职业学校教学课程,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设置体育基础课或选项课教学,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就安排以职业实用性体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学。
“2+1”模式:在开设一学年体育选项课(学年制)或“基础课+选项课”(学期制)的基础上,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通过第三四学期职业实用性体育必选课形式(类似于专业实训课),修学一个学年或1个学分,主要进行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教育。
“3+1”模式:在开设三学期体育选项课或“基础课+选项课”的基础上,以同一专业或同类专业为基础,通过第四学期体育选修课(任选)一个学期或1个学分的形式,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教育。
“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建立以校际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
“短期实训”模式:利用短期培训、社会实践、教学实习等途径,对准职业人开展短期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秦巍峰.浅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用身体训练[j].中国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