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文化

城乡文化范文1

【关键词】城乡文化发展 统筹 动力 分析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明确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构成,形成合理的动力结构,是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应有之义。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源

原始动力: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一切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离不开人的客观参与和主观改造,因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原始动力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文化史上,人们在生存需求的驱动下,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创造了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为主的两大文化系统。特别是农耕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们在改造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进程中,结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持续地付出智慧,并将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各种悟性灌注其中,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不断改变生活习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是原发性的,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动力。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是很迫切的,也是很丰富的。一方面,源于对农耕文化的眷念和难以割舍,不希望长期认同和遵从的风俗、习惯、禁忌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被同质化,甚至是被遗弃。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文化生活多样化和浓郁的现代气息,他们对城市文化生活又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希望感受新奇的生活方式、新鲜的生活环境和新潮的文化氛围。

目标动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途径,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一个新课题、新工程,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同样需要重视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为此,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就成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方向性的,也是目标性的,其动力方向应该是与新农村建设一致的。如果忽视或淡化了这种需求动力,就会迷失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就会破坏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局面。通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可以将文化活动与农村各方面的教育活动如普法教育、农业科学普及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进行,从而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

保障动力:政府决策需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众多,如果不尽快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难以提高,农村经济也难以健康持续地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出台,虽然有农民精神需求和农村建设需求的动力因素,但依然也只能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提出,才能得以贯彻实施。所以,从某种角度讲,统筹城乡发展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强化。

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相对于农民精神需求(基础性需求)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目标性需求)而言,政府的执政需求只是一种外部需求,其所提供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是一种外部动力,是上述两种需求动力得以发挥作用的保障动力。这种保障动力主要表现在推动战略的选择和制度环境的改变,为此,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必须有恰当的角色定位,一方面需要发挥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作相应职能的转变。如果政府需求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和内部动力干预过多,甚至单方面地“改变”或“设计”上述两种动力的路线图,就可能会出现矫枉过正和事与愿违的结果。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分析的应用价值

有利于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离开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根本的着力点。文化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可以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集中农民的智慧,让他们的创造性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要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由农民群众说了算。过去,在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尽管出台了标准,搞了典型经验,但农民群众却似乎不感兴趣。

有利于找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虽然,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大的方向来讲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同时也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比如,在农民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引导农村其他价值体系,并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讲,一切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态都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方向,一切颓废、低级趣味和蒙昧落后的文化形态都必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所摈弃的。

有利于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政府的适度参与,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各要素的自然流动。为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不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统筹”,唯一需要的只是政府废除现有种种阻碍城乡文化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要素。只要不受干扰,要素的流动必然是双向的。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考虑制度的订立或废止,充分尊重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为农村文化建设搭建恰当的平台。切不能从城乡同质化的角度入手,简单地将城市的文化理念和设施向农村扩展,更不能以城市文化的某种标准搞“样板工程”。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路线图

培育原始动力市场。培育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原始动力市场,就是要了解、引导和强化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

一是做好两个调研。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另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状况。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的特点、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当前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内容。二是抓好两个引导。一方面要引导农民从低俗的精神文化需求向高尚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如下乡的文艺演出内容不能追求低级趣味,必须具备积极健康向上的艺术格调;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文化需求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关键要处理好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要采取一定的办法让农民学会包容多种文化。三是注重两个强化。首先要强化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充分尊重和参考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议题。

把准目标动力方向。为了保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关键在于抓好“四个一”的工作。

一是明确一个目标。就是要明确建设农村和谐文化这个目标。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农村文化是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重要任务。二是抓住一个核心。就是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三是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个原则。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原则,需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工作方向与新农村建设保持一致;坚持工作方法与新农村建设匹配;坚持工作进度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坚持工作实效与新农村建设合拍。四是突显一个特性。就是要突显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时代性。新农村文化建设强调一个“新”,这个“新”不仅仅是原有文化的完善,更多的是“统筹”城乡文化,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

城乡文化范文2

随着信息时代、电子时代的发展,城市居民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年轻一代以及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会更多地使用电子产品、网络资源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和知识。成都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41572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为16.7%;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353250人,占比16.7;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946832人,占35.2%;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3407433人,占24.2%。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必然带来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文化贫困人口”获取文化产品能力不足的情况,现有的图书馆(室)、美术馆、文化馆(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很多是农民工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使用的。

二、成都城乡一体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成都市政府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出台了一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示范效应的文化活动,初步探索了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道路。政策资金保障方面。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成都通过成立工作调协小组及各部门联合发文高效地推动了公共文化建设。同时,成都市建立了全覆盖、分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还设立了1亿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都市315个乡镇(街道)均建立最大4000平方米,平均8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配备了100多万元的设施设备,所有乡镇还配套建设了2000平方米以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另外,中心城区还将建295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以引导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规范建设、均衡布局,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服务内容方面。为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供给,成都市推出了如“文化四季风”、“金沙讲坛”、“百姓故事会”等文化活动,在一些企业或社区开始成立针对农民工的青工文化驿站,推行免费的社区教育,向市民提供优质的公益培训课程。专业队伍和志愿队伍建设方面。成都实施了“百千万工程”等项目培养文化建设人才。“百千万工程”就是开设100所以上的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和文化艺术辅导站,培训1000名以上持证上岗的文化艺术骨干辅导员队伍,吸收10000人以上的文化志愿者队伍。舆论宣传方面。成都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进行了多方面宣传,如在《成都日报》每月一期“报纸上的文化馆”专版,媒体滚动播出《成都公共文化公益广告》宣传视频,制作了《成都公共文化公益广告》30秒、15秒、5秒三个视频版本,在成都电视台、广播电台、公交、地铁、城市LED滚动播出,建立成都文化短信平台、成都文化微博等方式。监督考核方面。成都市将区(市)县公共文化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市委目督办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和群众满意度纳入第三方测评。市委、市政府还将重大文化活动及项目纳入“民生工程”,纳入各级目标管理;并建立了重大项目绩效考核机制。

三、成都城乡一体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框架,推动公共文化的各项立法进程

一是推动制订《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明确政府职能职责,明确责任主体,实现政府职能转化,明确市民文化权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鼓励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法治框架。二是推动对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相关内容进行立法。例如,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促进办法,以及相应的政府购买制度、税收优惠制度,对志愿组织发展的促进办法以及规范化、制度化的组织管理等。三是完善成都市现有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消除其中不匹配、相互冲突的条款,让现有政策可以落到实处。四是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及立法的理论研究,总结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规律,推动形成相对稳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

(二)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资源协调机制,制定公共文化发展中长期规划

一是要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政区公共文化资源协调机制,提高配置效能,实现优质文化资源流动共享。二是要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点规划》进行修编,基于城市空间及功能的不断变化,以及城市公共文化资源总体缺乏且分布不均的情况,突破部门格局、利益格局和行政格局,为未来城市公共文化发展留出发展空间。三是要制订《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对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及资源的省情调研和课题研究,摸清公共文化的家底,结合成都城市发展中长期规划、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对成都市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中长期规划,确立远景目标和近期任务。规划别要注意以下原则:第一,动态化发展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因地制宜建设基层社区文化设施。对发展中新区,要预留足够的文化空间;对正在变化和拆迁中的社区,多使用流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动态服务;对旧城区特别是设施明显匮乏的社区,要尽量协调公共文化场所或利用现有民营空置场所或设施,多提供流动服务。第二,差异化发展原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可设立老年人活动室或儿童阅读室;区级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可根据本地区行业、区位特点发展特色图书、特色文化馆藏;省、市级图书馆则走精品路线,发展精品馆藏。第三,一体化原则,推动系统内部、资源之间的整合、联动和共享。组建剧院、博物馆、出版发行、影院、影视产业、图书馆联盟,统筹现有文化资源;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集合功能,图书馆可以同时是社区活动中心、信息中心、教育中心、政府服务中心,博物馆可以同时是教育馆、活动室、探究地、休闲地。第四,均等化原则。要按照服务对象的喜好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考虑不同人群的工作生活特点,在不同的时间段提供服务项目,保障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利等。

(三)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建设机制,提高服务人才素质

人才吸引上,合理引入专业人才,鼓励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和个人参与基层文化服务,吸纳更多的文化志愿者;在人才培训上,采取蹲点指导、培训指导、城乡互动指导等方式,与社会培训机构(专业机构或公益组织)合作,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提供文化志愿者培训;在人才保障上,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职称制度,推进公益性文化机构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机制,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

建立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政府办文化、去行政化的问题。可借鉴日本的委托公益性财团法人管理办法,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独立经营管理,公益性、盈利性兼容并蓄,有效减轻财政负担和压力;建立文化非营利组织培育制度,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范围;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托管”制度,引入专业文化管理机构解决基层又管又办的难题;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共治分权”制度。对于文化资源的分配、文化事务的管理和文化服务的提供,形成基层党委和政府、农村居民、市场发展商、基层社区、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平等参与的共治格局以及分权模式。(五)建立有效的宣传推广渠道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示制度,公开服务时间、内容和程序;搭建统一资讯平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站,加强与媒体合作,开展对全市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剧场的集中统一宣传,每天最新展览、讲座和活动信息;延伸社区宣传渠道。透过红旗、互惠超市等社区零售店终端,配送文化信息宣传单,每月一换;在社区报栏张贴海报;利用短信、微信、微博、网络、报纸、宣传片等实现全方位覆盖;扩大对外影响力。加入全国、国际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联盟网站。

(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反馈和激励机制

城乡文化范文3

(一)农村文化对农业文明的挣脱与疏离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中国农村文化的根基。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农业文明的现代境遇不容乐观: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村庄文化日益萎缩,农村文化发展趋向失却了特色内涵的、与城市趋同的复制工业文明之路。在现代与传统的整合过程中,农村土生土长的文化资源日渐式微,不仅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农村传统文化活动也在社会转型中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一是生发于农业社会的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不充分,因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对农民失去了吸引力。二是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转变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实际需要,使其失去了对农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于是,疏离了农业文明的农村文化失去了发展特色,成了拥有现代化外壳的城市文化的翻版,城乡统筹成了城乡统一,不仅不能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反而会加重农民的文化匮乏和精神失落。“结果,维系传统村庄秩序的制度被破坏了,而现代的制度又生长不起来,农民合作不能达成,村庄共同体不能建立,在村民原子化的基础上,内生村庄秩序没有根基,村庄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也越来越不适合农民居住,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安身立命的场所。”[2]伴随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建设以农业文明基础,反映现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文化发展必须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保持农村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农业文明也需吸纳现念、科技革命成果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实现其现代转轨。

(二)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不均衡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文化差距不断拉大,发展不均衡特点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城乡文化资金投入失衡,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城乡文化消费失衡,城乡文化人才严重失衡。[3]“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4]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存在设施陈旧简陋,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文化教育设施匮乏,现代化的电视网、宽带网、通信网等网络设施严重不足。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原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悄然退出,而新的能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缺失。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城乡文化,逐步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断改造和解构着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日渐边缘化。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优势地位凸显,不断通过传媒、教育、市场、人口流动等各种途径向农村辐射,形成了对农村文化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却在机械接受、模仿城市文化中走入了迷失的误区,在对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和追随中失却了特色,面临着被强势城市文化挤压、挤占而萎缩、退却的困境。在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在农村文化中失却了表达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失去了对这种文化的认同,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文化重建精神家园。

(三)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出现,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引致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峻。“空心村”的出现客观上形成了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空心村”状态下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失,农村的留守群体“386199部队”对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偏低,已经建立起来的农村活动室,图书馆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成为花架子工程。由于工作、居住环境和现实生活心态的张力,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乡文化之外的文化流浪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离土离乡导致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农村文化建设难免流于空泛和形式。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还体现为农村文化发展中忽视主体文化需求,导致文化发展难以激发人的参与热情,或在参与中难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隐形主体缺位。这种隐性主体缺位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恶劣,往往虚耗了大量的文化投入,造成文化资源浪费,使农村文化发展流于形式化,文化建设效益低下。农村文化建设要依靠主体的自觉和能动参与才能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滞后固化了文化主体素质低下和能力不足问题,使农村陷入文化与人的疏离的恶性循环模式。文化发展主体的缺失和能力的匮乏使文化难以发挥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作用,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和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

二、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

文化发展是人类行为与环境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突破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困境,需要理清思路,抓住关键,选准切入点,实行重点突破,使人类行为在理性指导下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要求,推动农村文化进步与发展。

(一)以先进文化引领,形成冲破农村文化困境的精神支柱以先进文化作为观念指导,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发挥文化规范引导、凝心聚力功用,对于冲破转型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困境具有根本性意义。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因而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特点,当前中国先进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与体现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先进文化能为新农村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塑造合于时代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冲破社会转型下农村文化困境,切实发挥文化凝聚力作用,必须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为新农村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主体,树立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内聚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传承农业文明,发展乡土文化,夯实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的根基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生存之基。多元文化包围中农村文化的发展,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元素加以改造,在传承中弘扬、发展农村乡土文化,夯实农村文化根基。传承农业文明要注重结合运用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和现代需求进行现代价值挖掘,并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和生命力。要重视教育在当代农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倾斜性的政策吸引和制度供给形成稳定农村教育人才的保障机制,实现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还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现展,实现传统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创造性地转换传统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如农业文明中的群体和谐观念和道德教化,在现代社会中就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弥补现代文化的个体倾向和疏离状态,在调整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农业文明与农民现代生活联系,以市场经济,法制,科学等现代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丰富现代农村文化内容。

(三)以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提升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形成文化发展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多元文化共存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农村社会的现实影响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整合,以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当代中国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必须坚持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其甄别,发展,批判,净化功能,为农村文化顺利整合提供方向保证和可行路径。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农村文化资源整合,要在充分利用、整合传统与现代资源、城乡文化资源、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现代要素拓展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在整合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整体实力和水平,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的重要保证。创新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农村文化的兴衰关键。只有创新农村文化,才能把农村宝贵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生产力,形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力。农村文化创新要植根于农业文明和乡村传统文化,以城乡统筹下多种文化资源及其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广阔的文化市场为依托,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特色优势,真正实现城乡统筹下城乡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发展目标。农民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要以广大农民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文化发展反映和体现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培育其文化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农村文化发展价值追求文化是人的文化,发展农村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统筹下发展农村文化,要清醒认识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升农村文化内涵,满足农民在巨大的社会变动中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对送来的文化消化不良,文化公共产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文化发展的热情不高,文化发展中主体缺位现象较为突出。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与人的疏离问题,要渐次改变城乡二元体制这个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和能力素质不高的制度根源,在城乡统筹下通过“以工哺农”,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城乡统筹下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增强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实现文化主体的回归。实现主体回归,关键要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提升主体的文化能力,从根本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首先,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

城乡文化范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旅游文化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今天,农村旅游以其所特有的“原始性、乡土性、自然性、休闲性”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近几年,我国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先后确定为“华夏城乡游”、“中国乡村旅游年”以及“中国和谐城乡游”,掀起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不可否认,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旅游又是文化的载体。农村旅游旨在使游客了解农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缺乏农村文化的旅游势必是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农村文化是维系农村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所蕴藏的内涵通过农村旅游得以传承。由此可见,农村旅游与农村文化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当前,农村旅游开发重在开发人造景点,人工化倾向严重,缺乏文化内涵与乡村特色,严重违背农村旅游的本质。为确保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尊重农村历史发展、农民生活习惯以及风俗风情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农村文化特色魅力,并以此作为农村旅游开发的独特卖点。从这一角度上看,研究农村旅游文化的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村旅游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农村旅游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多数学者都赞同文化结构的三分法,即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它们既相互独立,有相互依存,共同沟通一个文化整体。关于农村旅游文化,同样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理解,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农村物质文化。它是指农村居民经过长时间的农村生活而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以及其表现的文化,它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实物,还包括具体实物的创造工艺或者技术等等。作为农民个体或者集体智慧的外显部分,农村物质文化涵盖了包括农村田园景观、农村建筑景观、农耕生活景观、农村饮食、农村物质艺术在内的多种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农村物质文化是人们体验农村旅游的直接方式,也是人们感受农村生活、欣赏农村景观、感受农村魅力的重要载体。第二,农村精神文化。它是指农村居民共同具有的心理特征、情感模式等等,集中表现在价值观等方面。区别于农村物质文化,农村精神文化具有隐蔽性,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体会、所领悟。实际上,农村精神文化是蕴含在物质文化之中的,它的主要内容有村落、民居的选址布局艺术、朴实的生活习俗、丰富的乡村口头艺术等。可以说,农村精神文化是人们体验农村旅游的重要动力,也是人们理解并体验农村文化的重要资源。第三,农村制度文化。它是农村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维护社会秩序而形成的,对个人具有一定规范性作用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以及其他社会规则。客观地讲,农村制度文化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主要包括农村节日文化、农村节日民俗活动、农村礼仪文化、农村权力制度文化等,而这些均可以成为代表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农村制度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农村文化,如果能够合理开发农村制度文化资源,并将其变为各种旅游产品,势必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进而为农村创造可观收益;人们在了解农村制度文化的过程中,也能够深刻感受到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性。

(二)农村旅游文化的特点

第一,原始性与自然性。农村部分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区域,是因为其所拥有的自然景观较为独特。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镇相比,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不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等,基本处于自然原始状态,当然,农村旅游区域也不例外。另外,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封闭,使得当地的乡风民俗得以完整传承。在发展农村旅游构成中,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借助于不同的开发模式、经营方式等打造农村旅游文化的独特性,凸显当地特色,以此来不断提高农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第二,渗透性和产业性。农村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才形成的,它不仅渗透在农村环境中的一切建筑中,还渗透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言行中。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旅游文化理应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并贯穿于整个农村旅游的全过程。另外,农村旅游文化不仅仅是农村的象征性符号,而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借助于农村旅游,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农产品的产量及附加值也有了明显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加工工业的加速发展,农村旅游还有效促进了农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三,脆弱性。农村旅游的过程就是不同文化相互接触、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多数情况下,农村旅游的旅游往往是城市居民,如果说游客所携带的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的话,那么农村旅游文化则应当被视为弱势文化。从某种程度上看,农村旅游活动容易使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造成强烈冲击,这是由文化自身的价值趋同性所决定的。对于农村景区的居民来说,无形中接受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可见,农村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二、城乡一体化与农村旅游

(一)城乡一体化为农村旅游创造有利条件

毋庸置疑,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发展关系到农村与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为落后。在倡导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在促进农村发展过程中做了积极努力,尤其针对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生态保护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这显然为农村整体规划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农村旅游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从另一角度上分析,城乡一体化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来促使农民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而确保整个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城乡一体化更加突出对农业发展的关注,更加注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在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公共卫生及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而这些均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民旅游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更多优良的环境与发展空间。

(二)农村旅游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村旅游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也有助于农村环境的改善。农村旅游能够促使更多的人走进自然、认识自然,进而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通过农村旅游,城镇居民能够将全新的思想理念、先进的文化知识、丰富的致富信息等带入农村地区,从而大大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还有助于帮助农民开阔眼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此同时,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农村地区除了需要在景点范围内营造更为优美的农业景观植物,还需要重视村舍、道路的美化,加强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并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这显然对提升农村环保意识、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具有积极作用的。通过农村旅游,农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民的文明程度有了一定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飞速发展。总而言之,农村旅游能够促进城乡对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并城乡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三、农村旅游文化开发中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旅游文化开发缺乏整体规划

现如今,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开发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存在极大盲目性,既没有合理规划,也没有清晰、具体的开发思路。地方政府也过于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匆忙上些“短、平、快”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这显然是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严重破坏。正是因为缺乏总体规划,才使得不同地区的各自为战,由此引发了如地区分布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环境污染严重、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受资金不足、旅游条件不够等素制约,一些政府在开发过程中,粗制滥造问题突出,忽略了品味与质量,人为破坏农村自然资源。

(二)农村旅游文化产品形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农村旅游活动依然集中在自然观光、果实采摘、餐饮、住宿等低层次的项目上,其中,以垂钓、赏花、采果为主的活动更是大同小异,多数游客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经常是围着果园闲逛一圈便草草了事,这种无聊、无趣的农村旅游形式容易造成游客滞留时间短、回游率低等问题。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景区的经营者愿意不惜重金兴建观光农庄、垂钓与农家乐餐饮等,可见,农村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层次不够丰富等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另外,个别地区为招揽游客,建立了民俗风情主题公园、农具展览馆、手工艺品展览馆等,但是大多以静态观赏为主,缺乏农业劳作、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参与性项目,无法满足游客较高层次的体验需求。

(三)农村旅游的特色民俗文化开发不足

一般而言,民俗文化就是一定区域内集居的民众所形成的风俗习惯或者生活习惯,一些如年节礼俗、婚丧民俗、地方戏曲、手工艺制作等都可以被纳入民俗文化的范畴。从特点上看,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普遍性、共享性、传承性等等。农村旅游是传播乡土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民俗文化是农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现如今,农村旅游大多集中在自然风光的观赏活动上,极少有民俗文化的体验式参与。这种对民俗文化的不重视,导致农村旅游文化缺乏应有的特色与影响力。与此同时,相关部门没有做好旅游宣传工作,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游客没有兴趣去了解民俗文化。

四、促进农村旅游文化发展的措施

(一)做好科学规划,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要发展农村旅游,就应当重视农村地方特色与乡土气息,彰显农村独特魅力。实际上,农村的自然风光、风景名胜以及农村文化,都是区别于其他乡村与城市的,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农村鲜明的地方特色来进行农村旅游开发。具体来说,政府旅游管理部门要在了解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围绕乡土文化这一核心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科学规划,着重从资源优势定位和旅游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努力营造一个符合当地特色的文化氛围。在这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应当秉持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具备长远目光,切忌不可急功近利,努力实现农村规模化发展以及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农村旅游文化的时候,资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基于此,建议拓展多种融资方式,实现全方位、多渠道引资。一方面,应当把握当前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时机,紧紧抓住各项政策,努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另一方面,应当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创新多种旅游项目,以此来吸引来自企业、民间等不同形式的投资。政府应当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常见的如小额贷款、基础设施建设、直接补贴、减免税费、开展培训等等,以此来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为培育农村旅游开发主体创造有利条件,并确保农村旅游发展利益惠及当地群众。

(二)注重本土文化宣传,塑造高品质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在发展农村旅游过程中,应当重视本土民俗文化宣传。例如,针对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出现的历史人物,建议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实地标明。当游客到达本地的时候,可以向其进行介绍。又如,针对当地的自然气候、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等等,进行详细地描述,并辅助搭配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进行宣传,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纵观全国各地农村地区,不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的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有的拥有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都可以被纳入农村旅游资源的范畴。然而,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远远不足,依然有众多宝贵资源处于沉睡状态,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这一角度上分析,在发展农村旅游文化的时候,应当找准特色文化定位,立足本地的特色文化,打造各具特色的地方旅游文化品牌,着力培育地域文化底蕴为支撑的特色品牌,提供别具一格的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品,以此带动区域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旅游品牌的核心文化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广告、电视、网络等宣传平台,进行农村旅游文化品牌的宣传,从而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三)实现生产与旅游同步,强调自然与人文并重

在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尊重传统,还要融合现代元素,力求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例如,在旅游接待设施方面,除了要突出传统古朴的特点之外,还需要添加一些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娱乐设施;在文化娱乐方面,既要突出当地乡风民俗,还应当融合现代娱乐形式。总而言之,只有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才能促使游客了解农村文化,提高游客对农村旅游的积极性。农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够有效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能够改变农村生产方式。从这一角度上分析,农村旅游文化具有生产性。为此,建议在开发农村旅游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生产文化为本,不断丰富生产文化的多样性,以此来降低农村旅游因脆弱性而受到的不利影响,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的顺利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不断丰富农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以此来吸引众多游客。总而言之,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发展应以生产文化带动旅游文化,以旅游文化促进生产文化,进而获得生产与旅游双丰收。除了要实现生产与旅游同步之外,还应当强调自然与人文并重。从自然层面考虑,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就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业场所以及生产资料等等。当游客数量过多、行为过激的时候,容易产生土地板结、采摘过度、草地枯死等现象。考虑到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建议适当控制游客规模,加大宣传力度,以此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针对个别游客的过激行为,建议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予以约束,同时,一旦出现游客规模与经济利益相冲突的情况,应当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利益。从人文层面考虑,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就是农村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风俗、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等。通常情况下,到农村旅游的游客大多数城市居民以及少部分外国人,他们拥有全新理念、先进文化以及丰富信息,这些无一不令农村居民所羡慕。在羡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争相模仿游客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同化现象。不可否认,文化差异的减小、行为习惯的趋同的确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还应当意识到文化价值趋同性的弊端,即农村旅游正在丧失文化吸引力。基于此,建议借助于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价值宣传,提高农民对本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农民自觉维护本土文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秋敏.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1(4).

[2]张善峰.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J].上海农业学报,2008(2).

[3]唐建军.论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J].池州师专学报,2004,(3).

[4]冯永红.浅谈乡村旅游文化建设[J].农业经济,2013(11).

城乡文化范文5

[关键词]都市茶文化;乡村茶文化;茶文化旅游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又有文人雅士提出“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又和艺术结缘,茶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功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开始追求养生保健、返璞归真和文化品位,而茶文化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种要求。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茶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茶文化旅游也应运而生。但目前国内对于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涉及较少,而且人们过于从微观上关注某个地区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类型大都是从表象研究茶文化活动对旅游的影响,缺少从深层次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问题。

本文以茶文化形态的区别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城乡茶文化的形态分别进行描述和概括,在此基础上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求城乡茶文化互补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茶文化旅游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渐兴起的一种文化旅游,是以茶叶资源为载体,以享受与茶叶资源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内容,以旅游为形式的一种文化专项旅游。茶叶资源多在农村,茶叶的消费多在城市,所以茶文化在乡村与城市都具有发展的条件,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即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开放性和感召力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激发茶文化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在城市。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和民俗性使得乡村茶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满足这种旅游欲望,茶文化旅游的资源在乡村。二者共同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茶文化发展的两种形态

(一)都市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的传统特色与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都市茶文化。都市本不是产茶地,但是因为都市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特别是文人雅士、知识分子比较多,他们在品饮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把对茶的认识上升到精神境界。他们喝茶讲究的是以“舆论倡导”相关群体,影响着其他人们。所以都市茶文化也称“艺术型”茶文化,由此决定了都市茶文化不可能仅仅发展到“实用型”为止,还会继续有所提高,有所突破。可以这样说,茶资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人”的参与,才逐步形成一个文化分支,也就是俗称的“雅文化”。

1 都市茶文化的特点

包容性与开放性。都市是各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地方,包括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各种茶文化的亲和力,无论是英国茶道还是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无论是高雅的茶艺还是各少数民族茶俗,凡是先进的、优秀的、经典的茶文化,都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感召力与辐射力。都市是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甚至是全国、世界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力。感召力表现在无论是本土的、还是他国的文化都会争相汇集;辐射力体现在文化的影响上,它不仅影响一个地区,甚至多个地区以及全国,全世界。我国的茶文化在历史上就已经走出国门,传向世界。如今上海少儿茶艺出访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国引起轰动,精彩的表演令观众称绝,同时在全国各地演出影响深远,香港等地还派专人来沪学习取经加以推广。

创造性与多样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都市茶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多样性与创造性的特质。都市人思想观念的更新较快,不断接受新文化、新事物,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势必不断赋予都市茶文化新的内涵、新的理念。过去闻所未闻的各种新品名茶、茶饮料、保健茶、减肥茶……还有茶艺展示、少儿茶艺、家庭茶艺、茶席设计等这些新名词接踵而来,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充分体现。

时尚性与休闲性。结合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精粹于一体的茶,无疑是这个社会里最具吸引力的饮品。去茶馆喝茶成了时下都市人最喜欢也最惬意的休闲活动。茶馆中文人雅士自不必说,其中不乏商贾白领,在这里,滚滚红尘、功名利禄挥洒脑后,轻啜杯中香茗,个中妙趣难以言传。都市茶文化满足了都市人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所以能蓬勃发展。

2 都市茶文化主要表现形式

都市茶文化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广泛贴近日常生活的层面、茶文化艺术形态的层面、与都市内涵和茶科学相结合的层面。

其一,茶的生活层面。茶与服务行业的结合,有悠久的历史。如曲艺演出采用传统的形式:剧场有茶水供应,如解放前上海成都北路的沧州剧场、八仙桥附近的“雅庐”等等。平时主要供应茶水,有时兼有戏曲清唱或曲艺演出。而如今城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是茶融入百姓生活最好的诠释。茶艺馆与传统老茶馆的区别在于,除了是一种商业性专用饮茶场所,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弘扬茶文化为主要目的,以品茗、赏艺为主要形式。由此也不难解释各种茶艺馆旅游线路何以得到大众的亲睐。都市不是产茶地,反而有多种名茶可供选择和消费。像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南京的玄武湖、武昌的滕王阁等处,都配有好茶供游客消费。

其二,茶的艺术层面。都市是茶文化发展的重地,也是艺术型茶文化发展的根据地。其表现形式包括各茶文化研究机构、茶报刊杂志、茶文学创作、茶戏曲、茶电视剧等。如20世纪中期的《茶馆》,20世纪末期的《茶人三部曲》,颇受人们欢迎,随着茶文化艺术作品的问世,人们喝茶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其三,茶的科学层面。茶文化与人们的消费观相关,它呼唤茶人以现代营销理念和良好的经营素质,不断地为茶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以此来影响茶的经营环境和氛围。如现在流行的袋泡茶、茶饮料、各种加工再加工茶类、琳琅满目的茶叶包装,企业开拓市场创新的做法对茶文化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对于茶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茶文化

乡村茶文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茶乡丰富的茶叶资源。茶树喜温、喜湿,不耐寒,不耐旱,只有高山云雾的滋养才会形成优秀的自然品质。所以茶叶一般都长在深山之中;二是茶农与茶树同生同长,在长期的种植和品饮过程中形成了对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比如过去在农村乡间的小路上,每隔五里、十里必有一个供人小憩、喝茶、对山歌的路亭,这就是乡村茶文化。

1 乡村茶文化的特点

自然性与生态性。陆羽《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野者上,园者次。”所以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产茶区特别是名茶产区一般都处于深山野外。“生于山野,得云雾之仙气,汲甘泉之灵性,因而,它得以成为天地间仙凡同享、雅俗共赏的灵物”。茶叶的自然之美,是其自然地理环境赋予茶的一种审美属性。我国道家学说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道家的“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与此不谋而合,给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高雅感觉。

原生性和民俗性。乡村茶文化内涵,尤其是茶与民俗、民风相结合的内容,由于很少受外来文化的侵犯,文化形态原始,很受游客欢迎,所以乡村茶文化不同于都市茶文化,它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也就是俗称的“俗文化”。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胼手胝足的农民为你沏上一杯茶,那种感动是在高档的茶馆里感受不到的。没有任何表演和修饰成分,有的只是劳动人民的淳朴和平实。

2 乡村茶文化的表现形式

生态观光茶园。“片片茶园绿如染,重重茶山接上天”,茶园为湖光山色增添了诗意。茶树虽然是一种经济作物,但跟一般农作物相比又有点像观赏植物,置身于自然盆景的茶园中更感到淡淡的茶香,让人陶醉。难怪唐代诗人刘禹锡能写出“人间何处是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如此美妙的诗句。这一切对久居钢筋水泥之中的人们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茶乡特色民俗。茶文化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茶乡民俗游之所以能吸引来自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游客,原因就在于其文化差异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吸引力。如白族三道茶、彝族盐茶、苗族虫茶,光是这些名字就已经勾起人的兴趣。而且这些民俗活动都有较强的民众参与性,游客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形成对生活、人生价值的真切体验,达到了文化旅游的最高境界。

茶文化遗址遗迹。茶乡劳动人民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以及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我国乃至世界流下了诸如茶事井泉、茶韵寺观、古老茶山、茶所遗址、纪茶碑刻等众多的茶文化遗迹。目前,现存于世,有较大影响,又在历史上有过重大作用的茶文化遗迹有近百处之多。在这些遗迹中,既有2000年以前的名山黄茶院、邛崃文君井等;又有1000年以前的天台山葛玄炼丹名圃、长兴贡茶院、云南野生大茶树林、茶马古道等。茶文化遗迹,既是宝贵的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和逆转的茶历史资源,更是人类的价值不可低估的一份文化遗产。大部分茶文化遗迹都散落在乡村,鲜为人知,这些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对茶研究者有着独特吸引力。

三、城乡茶文化互动推动茶文化旅游发展

(一)优势互补

都市茶文化和乡村茶文化各有特色,一雅一俗,构成了茶文化旅游的主要内容,满足着不同人群的需要,满足了茶文化旅游的不同细分市场。可以把这两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经典茶文化旅游线路,如都市茶馆游和乡村生态茶园游相结合等,游客也可以全面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

(二)统筹互动

1 都市茶文化的带动作用

首先,提高茶叶资源知名度,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广而告之。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茶博览会、名茶评比会等来打造名优茶的名气。上海茶文化节自1994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了来自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0多个国家的各界人士共140万人参加了历届文化节的系列活动,达到了“扩大影响、积聚人气、提升形象、体现实效”的效果。浙江新昌、开化、诸暨等地由于发展名优茶,在茶文化节亮相,并通过冠名活动、申请指定专用茶、与上海联合发展茶乡旅游等方式打响品牌知名度。200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前夕,举行了“上海一新昌、上海一安吉茶乡旅游首发式”,上海市民纷纷报名参加茶乡旅游活动。茶文化节的开展为乡村茶文化旅游开辟了新的客源市场。

其次,复兴茶文化,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旅游动机。都市中随处可见的茶艺馆、还有茶博物馆、甚至茶小说、茶戏剧都是普及茶文化的好方法,使得饮茶和品味茶文化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都市是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都市茶文化也代表了茶文化发展的最新形态。而都市又存在大量的潜在客源,如何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把这些潜在客源变成现实的乡村茶文化旅游者,使他们到茶乡去旅游,是都市茶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可以说,都市茶文化旅游打开了人们认识茶文化的窗口。

最后,改变农民的意识,增加开展乡村茶文化旅游的动机。通过都市茶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刺激农民的意识:没有种茶的地方茶叶都火了,种茶的地方茶叶还能不行?促使他们认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都市人的特权,农村文化也有自身的特点,有适应农村生活需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也非都市的专利,农村照样可以搞旅游,在开展茶文化旅游上甚至更有优势。近年来都市茶艺馆风风火火的开展,使得很多小镇和农村派专人去大城市的茶艺馆学艺、充电。他们也意识到,没有文化的内涵,旅游的生命力不会长久。

2 乡村茶文化是茶文化旅游的源泉和归宿

乡村茶文化的发展丰富了茶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了旅游的市场需求。茶叶资源是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本源。这主要体现在乡村茶文化的看点上。乡村茶文化的生态性、民俗性使得茶文化旅游资源极具观赏性、参与性。茶园更是美的,而且不同地域的茶树其特征不一,美态各异,例如,云南的野生大茶树、江西婺源的生态茶园、浙江安吉的白茶园等等,就有着各领的丰姿。至于各地民俗不同,由此衍生出来的不同茶俗,不同茶礼,不同茶点,则更是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乡村茶文化更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真正接触自然和理解自然的机会。比如采茶、炒茶,旅游者不仅零距离与吸天地之精华的茶树亲密接触,而且可以从中知晓采茶的技巧、炒茶的要领,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可以亲自参与体会各地茶俗,体验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城乡文化范文6

一、农民工促进了农村落后文化的消除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和制度体制的嬗变跃迁,日益改变着中国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催生着他们的现代文明意识。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就是这种改变与催生的产物。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城市打工就业,这本身就是现代文明意识的一种觉醒,而农民外出务工又是促进陈旧农村文化消除、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列宁早就指出,人口流动“创造了比资本主义前的宗法关系的停滞状态要高得不可比拟的生活条件。”“过惯了不受丈夫支配与帮助生活的索利加利奇妇女,与农业地带受残踏的农妇完全不同:她们是独立自主的……男女平等差不多在一切地方与一切方面都反映出来。”“‘迁移’意味着造成居民的流动。迁移是防止农民‘生苔’的极重要的因素之一,历史堆积在他们身上的苔藓太多了。不造成居民的流动,就不可能有居民的开化,而认为任何一所农村学校都能使人获得人们在独立认识南方和北方、农业和工业、首都和偏僻地方时所获得的知识,那就太天真了。”这其中,农民工流动对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因为非农产业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人们知道的新生事物越多,他们接受新的生活模式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乃是决定文化变革的最重要的单一因素。”二是提高了农民工的自我意识。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增长使农村青年强烈地渴望到城市去。三是增强了农民工的市场经济意识。定居式的人口具有墨守陈规、愚昧粗野、闭塞狭隘、安土重迁特征:而人口迁移则使劳动者的劳动在“市场上受到社会核算”,“把居民从偏僻的、落后的、被历史遗忘的穷乡僻壤中拉出来,卷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漩涡。它提高居民的文化程度及觉悟,使他们养成文明的习惯和需要。……他们不自觉地模仿到彼得堡谋生的人的外表与习惯,首都的光辉间接地也投射在他们身上。”因此,农民进城务工。经过都市文化的洗礼之后,他们获得了洗心革面的新生。当然,尽管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现代城市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熏陶,参与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实践,但这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当他们重返黄土地的时候,已经不再是旧的乡村文化之中的因子,而是播撒文明种子的播种机。

二、农民工推动了城市先进文化的传播

文化传播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口流动。现在传媒很发达,可以有很多途径实现文化的传播,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文化传播中,人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是最先进的工具所无法替代的。农民工作为城市和农村间的媒介,起着传播城市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现代文明首先是与城市文明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城市社会不仅是现代文明的产物,而且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现代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总是首先被城里人接受,然后才向农村辐射的。农民工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推动者,促进了农民的现代化。许多农民工进城后,学“城里的那一套”学得很快。他们在参加城市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学到新知识、新技能,逐步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和契约化社会关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实现了自身素质和精神风貌的现代化。终年在外风尘仆仆的农民工回到农村时,他们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的动态,更加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子女教育培养、少生优育等。事实证明,农民工在先进文化的传播中,具有党政领导、行政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发挥这种优势。

三、农民工推进了先进农民工群体文化的培育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变迁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城市的文化模式与生活方式。“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一旦置身于现代化的工业和其他现代环境中,会基本上顺应这种环境,经历人格上的改变,产生出具有某些‘共同性’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活动方式,成为现代的个人”。即使是“像送货员、街头小贩、三轮车夫、修补工人、服务员等”城市非产业工人,也“总是比一般农民更具有现代性”。农民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农民工群体文化的培育。